Workflow
信邦控股(01571)
icon
搜索文档
信邦控股(01571)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2 21:14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1,646,365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7%[2][4]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322,155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2%[2][6] - 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32.1分人民币,同比增长22.1%[2][8]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322,155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2%[17][2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总收入增至约人民币1,646.4百万元,同比增长8.6%[2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人民币322.2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22.2%[4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全面收益总额为人民币285.3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4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来自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净额为人民币420.8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47] 股息与盈利 - 中期股息为每股20.0港仙,同比增长100%[2] - 2024年中期股息为每股0.20港元,同比增长100%[20] - 2024年上半年中期股息为每股0.2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0.1港元增长100%[48] 现金与资产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978,016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6.6%[2][9] - 营运资金(流动资产减流动负债)为1,553,668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2][9] - 物业、厂房及设备为1,657,343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8%[2][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账面净值为人民币13.3百万元的使用权资产已质押给金融机构[53] 地区收入 - 中国地区收入为574,11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6%[16] - 北美地区收入为794,335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6%[16] - 欧洲地区收入为198,138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6%[1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来自中国市场的收入同比增长9.6%,达到人民币5.741亿元[3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来自北美市场的收入同比增长8.6%,达到人民币7.943亿元[3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来自其他地区的收入同比增长84.3%,主要得益于与日本一级供应商的合作项目[37] 成本与开支 - 2024年上半年销售成本为人民币1,031.6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2.2%,主要由于原材料成本上升至31.8%[39] - 2024年上半年员工成本增长1.1%,占销售成本的26.0%,收入增长8.6%[40] - 2024年上半年日常开支为人民币435.0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0.5%,主要由于折旧费用增加[40] - 2024年上半年销售及分销开支为人民币51.0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13.1%[43] - 2024年上半年行政开支为人民币191.9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0.7%[44] 毛利率与盈利能力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37.3%,较2023年上半年的33.4%有所提升[29] - 2024年上半年毛利率提高至37.3%,较2023年同期的33.4%有所增长[41] 生产与产能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电镀生产设施利用率为80.5%,较2023年上半年的83.0%略有下降[3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新无六价铬电镀线在九江生产基地完成安装,年产能约53,000平方米[3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电镀年化产能保持在约3.6百万平方米[3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平均产品良品率上升至93.9%,相比2023年的93.5%略有提升[32] 订单与销售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累计订单总额约为人民币105亿元,订单情况稳健[3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汽车零部件销售总量为约189.2百万件,较2023年上半年的193.5百万件减少4.3百万件[2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整体平均售价上升11.1%[2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平均售价同比增长11%,达到每件人民币8.70元[37] 贸易与应收应付款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为人民币798,236千元,较2023年底的人民币761,835千元有所增加[2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为人民币402,194千元,较2023年底的人民币397,653千元略有增加[25] 员工与薪酬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员工总数为5,398人,较2023年底的5,227人增加3.3%[5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薪酬及员工成本为人民币382.6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371.6百万元增长3.0%[57] 资本与投资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资本承担为人民币249.3百万元,主要用于建设和收购新生产基地及设施[5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资本支出主要用于现有生产设施添置设备及新生产设施的建设[5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未进行任何重大收购及出售附属公司[53] 风险与政策 - 2024年公司面临贸易壁垒增加,包括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100%关税及欧盟征收38%关税[3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未采取任何外币对冲政策,但持续监控外币汇兑风险[54] 董事会与治理 - 董事会成员包括执行董事马晓明、孟军、张玉敏、刘军、何晓律及蒋巍,以及独立非执行董事邓智伟、甘为民及曹立新教授[64] 市场预测 - 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将激增32%,到2030年预计将占据45%的市场份额[33] - 2024年中国汽车销量预计将增长4.7%,达到2670万辆[33] 其他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已发行股本为人民币87.5百万元,相当于100.0百万港元[5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共有12,330,000份购股权,全部已获归属[51]
信邦控股(01571)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9 20:05
财务表现 - 2023年公司总收入为人民币3,102.9百万元,同比增长7.6%[9] - 2023年公司毛利率为35.5%,较2022年的30.6%有所提升[3] - 2023年公司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人民币607.4百万元,同比增长40.8%[11] - 2023年公司总资产为人民币4,432,316千元,较2022年增长11.8%[3] - 2023年公司总负债为人民币957,058千元,较2022年减少8.4%[3] - 2023年公司每股收益为人民币61分,较2022年的43分增长41.9%[11] - 2023年公司税前溢利为人民币749,476千元,较2022年增长45.6%[3] - 2023年公司非控股权益为人民币-4,498千元,较2022年有所下降[3] - 2023年股东应占合并净利润为607.4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431.3亿元人民币增长40.8%[13] - 2023年运营现金流为898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449亿元人民币增长100%[14] - 2023年总股息为每股港元35分,占税后利润的53.6%,较2022年的每股港元19.89分增长76%[15] - 2023年信邦总收入达到人民币3102.9百万元,同比增长7.6%,创历史新高[71] - 2023年信邦毛利为人民币1103.0百万元,同比增长25.0%,毛利率提升至35.5%[71] - 2023年财政年度销售成本减少约人民币0.9百万元,主要由于原材料成本增长放缓至6.0%[88] - 2023年财政年度日常开支减少约人民币46.0百万元,主要由于模具及物流成本分别减少23.6%和23.9%[88] - 2023年财政年度毛利率为35.5%,较2022年的30.6%有所改善,毛利从人民币882.1百万元增至1,103.0百万元,增幅25.0%[92] - 2023年财政年度其他收入及收益从人民币80.3百万元增至120.8百万元,主要由于汇兑收益净额增加至76.7百万元[93] - 2023年财政年度销售及分销开支增加17.1%,达到人民币90.5百万元,主要由于差旅及客户会议增加[94] - 2023年财政年度行政开支增加5.0%至人民币370.8百万元,其中研发开支增加4.2%至76.2百万元[95][96] - 2023年财政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净额增加40.8%至人民币607.4百万元,主要由于收入增长7.6%及毛利增加[97] - 2023年财政年度每股基本盈利增长41.9%至人民币61分[98] - 2023年财政年度全面收入总额为人民币768.0百万元,其中溢利为604.7百万元[99] - 2023年财政年度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入为人民币897.6百万元,较2022年的449.3百万元显著增加[101] - 2023年财政年度资本开支为人民币262.1百万元,主要用于中国和墨西哥的新生产设施[108] - 2023年财政年度末期股息为每股0.25港元,实际派息比率为53.6%[110] - 公司已发行股本为人民币87.5百万元(相当于100.0百万港元),分为1,002,905,000股,每股面值0.1港元[117] - 2023年财政年度支付给外聘核数师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的酬金总额为2583千元人民币,其中核数服务2221千元人民币,非核数服务362千元人民币[173] - 公司计划续聘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的外聘核数师,需经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批准[174] - 公司董事会确认2023年财政年度财务报表现无重大不确定因素,公司持续经营能力未受影响[175] - 公司计划分派不少于各财政年度可供分派溢利的30%[187] 市场与销售 - 2023年中国电动汽车销量增长38%,达到950万辆[6] - 2023年美国销售在收入增长方面表现突出,同比增长15.4%[9] - 2023年全球轻型汽车销量预计达到75.3百万辆,较2022年增长11.9%[60] - 2023年美国轻型汽车新车总销量同比增长12.4%,从2022年的13.8百万辆增至2023年的15.5百万辆[61] - 2023年中国大陆汽车产销量首次突破30百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8.8百万辆[62] - 可持续能源汽车目前占汽车制造商全球销量的35%以上[63] - 2023年特斯拉Model Y有望成为全球最畅销汽车,得益于降价和创新[65] - 2023年汽车内饰创新显著,车载屏幕功能复杂化,与自动驾驶技术密切相关[66] - 2024年全球新车销量预计达到88.3百万辆,同比增长2.8%[75] - 2024年中国汽车销量预计达到31百万辆,同比增长3%,新能源车销量预计增长20%[78] - 2024年美国电动汽车销量预计同比增长16%,中国预计增长11.1%[69] - 2023年全球汽车销量增至7530万辆,同比增长11.9%[85] - 公司2023年财政年度销售额达到人民币3102.9百万元,同比增长7.6%,其中北美市场收入增长显著[86] - 2023年财政年度汽车装饰部件总销量减少14.9百万件,但平均售价上升至每件人民币7.87元,同比增长11.7%[87] - 北美地区2023年财政年度产品平均售价增长14.5%,创下历史新高[87] - 中国地区2023年财政年度收入较2022年增加人民币40.8百万元,同比增长3.8%[87] - 公司与万咖壹联有限公司合作的深圳合资公司成功与五家OEMs合作,覆盖约300万辆汽车,并已安装超过20万个QCARLINK平台终端[81] 生产与运营 - 马来西亚第二家海外生产工厂预计2025年底投入运营,资本预算为3亿元人民币[16] - 九江工厂于2023年完成建设,预计2024年下半年开始交付产品[17] - 2023年信邦电镀年化产能增至约3.6百万平方米,使用率为86.6%[73] - 2023年信邦整体良品率提高至93.5%,较2022年提升5.0个百分点[74] - 公司通过自动化举措减少人工劳动,2023年员工成本增长率维持在1.0%的低水平[88] - 公司2023年财政年度销售成本几乎控制在2022年水平,同时销售收入增长7.6%[90] 技术与创新 - 5G技术的整合为公司在智能汽车技术领域提供了新的增长机会[22] - 2023年汽车内饰创新显著,车载屏幕功能复杂化,与自动驾驶技术密切相关[66]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 - 张玉敏先生自2023年2月21日起担任公司行政总裁,负责监督中国惠州市龙华镇及龙溪镇附属公司的运营及管理[32] - 刘军先生自2023年2月21日起担任公司副行政总裁,负责监督中国惠州市建邦工业园区附属公司的运营及管理[35] - 何晓律先生负责公司日常销售及营销运营,尤其是监管海外附属公司的业务发展及策略[37][38] - 蒋巍先生负责监管公司运营及管理,拥有超过10年的制造行业管理经验[39][40] - 邓智伟先生自2017年6月5日起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超过20年的审计、会计及财务经验[42] - 曹立新教授自2017年6月5日起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专注于表面处理及电化电池领域的研究与教学[45] - 公司董事会负责整体管理,包括策略发展、业务计划、财务目标及资金投资建议[125] - 公司董事会已投放资源,考虑优先事项及措施,以发展持续计划并维护长期企业价值[126] - 公司董事会组成包括7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31]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在财务、法律及技术领域拥有广泛经验,为集团带来多元化专业知识[134] - 董事会确保至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且至少三分之一的董事会成员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36] - 董事会每年对独立非执行董事的独立性进行评估,以确保其持续独立判断[136] - 独立非执行董事的当前任期自2023年6月6日起为期三年[136] - 董事会于2023年财政年度共召开四次董事会会议、一次薪酬委员会会议、一次提名委员会会议及三次审核委员会会议[147] - 董事会主席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没有其他董事出席的会议[148] - 董事会拟于未来每年至少召开四次会议,主席拟每年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一次没有其他董事出席的会议[149] - 董事会成员有权寻求独立专业意见或服务,费用由公司承担[151] - 在涉及主要股东或董事的潜在利益冲突时,公司将举行董事会会议讨论及考虑有关事项[152] - 公司董事会成员在2023年财政年度共举行了4次董事会会议,所有执行董事均出席了全部会议[153] - 公司于2023年2月21日任命张玉敏先生为行政总裁[155] - 审核委员会在2023年财政年度召开了3次会议,主要职责包括检阅和讨论公司财务报告、评估外聘核数师的独立性等[162] - 薪酬委员会在2023年财政年度举行了一次会议,主要职责是检讨和釐定董事及高级管理层的薪酬政策[167] - 公司董事会主席马晓明先生负责确保董事获得准确、清晰、完整的资料,并维持良好的企业管治常规[156] - 审核委员会成员包括邓智伟先生、甘为民先生及曹立新教授,均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60] - 薪酬委员会成员包括马晓明先生、曹立新教授及邓智伟先生,其中曹立新教授为薪酬委员会主席[163] - 公司董事会倡导开诚布公的文化,促进独立非执行董事与执行董事之间的建设性关系[158] - 审核委员会在2023年财政年度与公司高级管理层及外聘核数师讨论了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经审核全年业绩[162] - 薪酬委员会负责建立透明的薪酬政策程序,确保董事或其联系人不得参与决定自身薪酬[165] - 2023年财政年度高级管理人员的年度薪酬范围为:1人0至100万元人民币,1人100万至150万元人民币,1人150万至200万元人民币[172]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薪酬包括薪金、实物利益及与集团表现挂钩的酌情花红[113] - 公司薪酬委员会参照可比公司薪酬、管理层投入时间及责任以及集团表现,确定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薪酬[114] - 公司于2023财年未面临任何重大诉讼或仲裁[120]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并在2023财年遵守该守则[122] - 公司董事会由九名董事组成,其中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八位男性董事,一位女性董事[189][190] - 公司员工性别比例为51.3%男性,48.7%女性,高级管理层中有一位女性[192] - 公司秘書區偉強先生在2023年財政年度接受不少於15小時之專業培訓[196] - 公司股东有权在股东大会上就重大事项提呈独立决议案,并以投票方式表决[197] - 持有不少于公司缴足股本十分之一的股东有权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98]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 公司已制定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制度,确保资产安全、会计记录准确及遵守法律法规[180] - 董事会认为公司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制度在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方面无重大缺陷[182] - 公司尚未成立内部审计部门,认为委任外聘独立专业人士执行内部审计服务更具成本效益[184] - 董事会将继续在审核委员会和外聘独立核数师的协助下,不断检讨和改善公司的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制度[185] 全球市场与行业趋势 - 中国在全球电动汽车销售中占据60%的市场份额[21] - 2023年全球轻型汽车销量预计达到75.3百万辆,较2022年增长11.9%[60] - 2023年美国轻型汽车新车总销量同比增长12.4%,从2022年的13.8百万辆增至2023年的15.5百万辆[61] - 2023年中国大陆汽车产销量首次突破30百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8.8百万辆[62] - 可持续能源汽车目前占汽车制造商全球销量的35%以上[63] - 2023年特斯拉Model Y有望成为全球最畅销汽车,得益于降价和创新[65] - 2023年汽车内饰创新显著,车载屏幕功能复杂化,与自动驾驶技术密切相关[66] - 2024年全球新车销量预计达到88.3百万辆,同比增长2.8%[75] - 2024年中国汽车销量预计达到31百万辆,同比增长3%,新能源车销量预计增长20%[78] - 2024年美国电动汽车销量预计同比增长16%,中国预计增长11.1%[69] - 2023年全球汽车销量增至7530万辆,同比增长11.9%[85] 未来展望与战略 - 信邦未来五年订单总额约为人民币106亿元[80] - 公司计划续聘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的外聘核数师,需经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批准[174] - 公司计划分派不少于各财政年度可供分派溢利的30%[187]
信邦控股(01571)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6 22:17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全年收入增加约7.6%至约人民币3,102.9百万元[1] - 毛利增加约25.0%至约人民币1,103.0百万元[2] - 公司綜合損益表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收入增加至3,102,923千元,毛利增至1,102,998千元[7] - 公司綜合損益表显示年内溢利为604,717千元,母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增至607,394千元[7] - 公司綜合財務狀況表显示非流動資產总值为2,140,981千元,流動資產总值为2,291,335千元[9] - 公司綜合財務狀況表显示資產淨值为3,475,258千元,總權益为3,475,258千元[10] - 全面收入总额增至768.0百万元,其中溢利为604.7百万元,其他全面收入为163.3百万元[74] - 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入增至897.6百万元[75] 公司业务情况 - 2023年来自中国、北美、欧洲和其他国家的收入分别为311.29亿、145.72亿、41.93亿和11.11亿人民币[20] - 2023年中国和其他国家的非流动资产分别为213.27亿和100.45亿人民币[21] - 未向任何单一客户销售额占总收入的10%以上[22] - 2023年来自客户合同的收入为310.29亿人民币,其中销售货品收入为20.38亿人民币[23] 汽车行业趋势 - 2023年全球轻型汽车销量预计将达到近75.3百万辆,较2022年增长11.9%[34] - 中国大陆汽车产销量首次突破30百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8.8百万辆[36] - 全球汽车制造商全球销量中,可持续能源汽车占比超过35%[37] - 美国推动市场转向电动汽车,欧盟要求2030年排放最后期限转向电动汽车[38] - 特斯拉的Model Y有望成为全球最畅销汽车,市场领导地位受到挑战[39] - 汽车内饰创新不断发展,融合了嵌入式信息娱乐用户界面、3D增强视图等技术[40] - 汽车行业面临挑战,包括电动汽车销量下降、供应链中断、材料成本上升等问题[41] 公司未来展望 - 2024年中国汽车行业汽车销量预计增长3%,乘用车销量增长3.1%[52]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增幅预计放缓至20%[52] - 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量预计增至约5.5百万辆[52] - 2024年信邦未来五年订单总额约为106亿元[54]
信邦控股(01571)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6 20:02
公司财务表现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录得未经审计收入约人民币1,515.4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5.8%[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擁有人應佔未经审计溢利约人民币263.7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53.1%[4] - 2023年上半年的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约人民币26.3分,较去年同期增加[4] - 2023年上半年的经营所得净现金流量为约人民币476.3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4] - 公司董事建议派付2023年上半年的中期股息每股10.0港仙[5] - 2023年上半年实现收入同期增长,总收入约人民币1,515.4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15.8%[17] - 信邦2023年上半年的毛利增加至约505.7百万元,毛利率为33.4%[19] - 2023年上半年的电镀产能使用率为83.0%,较2022年上半年的76.1%有所提高[21] - 2023年上半年收入增加约206.3百万元,增幅约15.8%至约1,515.4百万元[30] - 2023年上半年来自中国市场的收入较2022年同期增加人民币60.4百万元,增幅为13.0%[33] - 2023年上半年北美市场收入继续增加约161.6百万元,增幅约28.3%[33] - 2023年上半年所有地区的平均单价由6.78元增至7.83元,增幅约15.5%[3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国市场占销售收入的35%,北美洲占48%,欧洲占14%[3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直接原料占销售成本的30.8%,员工成本占26.3%,日常开支占42.9%[35] - 2023年上半年销售成本约为人民币1,009.7百万元,较2022年上半年增长约9.2%[36] - 2023年上半年毛利率提高至33.4%,较2022年上半年的29.4%有所增长[37] - 其他收入及收益大幅增加,主要由于美元对人民币升值,匯兌收益约为人民币44.3百万元[38] - 行政开支由2022年上半年的约人民币158.0百万元增加约22.3%至2023年上半年的约人民币193.3百万元[40] - 2023年上半年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约为人民币263.7百万元,较2022年上半年增长约53.1%[42] - 全面收益总额为约人民币442.4百万元,其中包括报告期间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和其他全面收益[43] - 报告期间本集团来自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淨额达约人民币476.3百万元,较2022年上半年有所增长[44] - 资产负债比率下降至4.5%,2023年上半年银行借款的年利率为1.8%至6.7%[45] - 董事会决定派付2023年上半年每股0.1港元的中期股息[46] 全球汽车行业展望 - 全球汽车行业面临挑战,但2023年有望逐步复苏,预计汽车总销量将增长5.1%[8] - 2022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超过1,000万辆,预计2023年电动汽车销量将增长35%[10] - 电动汽车市场份额快速增长,预计本年度将占据整个市场份额的18%[10] - 中国成为汽车行业佼佼者,2022年汽车出口量超过德国,2023年继续保持活跃[12] 公司股权结构及人员情况 - 2023年6月30日,Green Pinnacle实际持有736,186,750股股份,占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的73.41%[106] - 2023年6月30日,Mealth PTC受控制法团及受托人权益持有736,186,750股股份,占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的73.41%[106] - 2023年6月30日,Zhu Junhua配偶权益持有742,821,750股股份,占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的74.07%[106] - 2023年6月30日,Bull Capital China Growth Fund II, L.P.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63,500,000股股份,占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的6.33%[106] - 2023年6月30日,Bull Capital GP II Limited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63,500,000股股份,占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的6.33%[106] - 2023年6月30日,Bull Capital Partners Ltd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63,500,000股股份,占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的6.33%[106] - 2023年6月30日,Greater Talent Investments Limited实际持有63,500,000股股份,占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的6.33%[106] - 2023年6月30日,Peace World Investments Limited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63,500,000股股份,占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的6.33%[106] - 2023年6月30日,黄灌球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63,500,000股股份,占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的6.33%[106]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共有5,670名员工,其中在中国、香港、美国、德国和墨西哥分别雇用4,497名、6名、11名、19名和1,137名员工[110]
信邦控股(01571)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17 22:4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收入为15.15355亿元,2022年同期为13.09075亿元,同比增长15.76%[2] - 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2.63674亿元,2022年同期为1.72215亿元,同比增长53.11%[2] - 2023年上半年基本及摊薄盈利为每股0.263元,2022年同期为每股0.172元,同比增长52.91%[2] - 2023年中期股息为每股0.1港元,2022年为每股0.0513元[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为17.17905亿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为15.91392亿元,增长7.95%[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41025亿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为3.41535亿元,增长87.69%[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营运资金为12.78043亿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为11.02357亿元,增长15.94%[2]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5.05703亿元,2022年同期为3.84254亿元,同比增长31.61%[4]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3.20054亿元,2022年同期为2.07517亿元,同比增长54.23%[4] - 2023年上半年期内全面收入总额为4.41085亿元,2022年同期为1.92441亿元,同比增长129.21%[4] - 2023年上半年已售存货成本为10.09652亿元,2022年同期为9.24821亿元[15] - 2023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0.91754亿元,2022年同期为0.63814亿元[15] - 2023年上半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减值为0.07206亿元,2022年同期减值拨回为0.02563亿元[15] - 2023年上半年香港即期税项支出为2348万元,其他地方为3777.9万元,过往年度超额拨备为 - 162.6万元,递延税项为 - 192.9万元,税项支出总额为5770.4万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1417.6万元、1877.3万元、 - 439.9万元、800.3万元、3655.3万元[17] - 2023年8月17日董事会宣派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10港元,合共约人民币93,611,000元,2022年同期为人民币51,449,000元[18] - 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溢利分别为人民币263,674千元及172,215千元[20] - 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用于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的期内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1,002,905,000股[20] - 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分别为26.3分及17.2分[21]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扣除拨备)为人民币783,768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793,662千元[22]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人民币403,497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389,526千元[23] - 贸易应付款项中应付一间联营公司的款项2023年6月30日为人民币1,375,000元,2022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3,745,000元[2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总收入增至约15.15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约15.8%[27][32] - 2023年上半年总销量从约1.929亿件略增至约1.935亿件,增加约50万件[27] - 2023年上半年毛利增至约5.057亿人民币,毛利率为33.4%;2022年上半年毛利约为3.843亿人民币,毛利率为29.4%[27] - 2023年上半年电镀产能使用率为约83.0%,2022年上半年为约76.1%[29] - 2023年上半年平均产品良品率达约90.1%,2022年为约88.5%[29] - 2023年上半年中国市场汽车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8.8%,公司来自中国市场的收入较2022年上半年增加6040万元或13.0%[3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来自北美市场的收入较2022年上半年增加约1.616亿元或约28.3%[33] - 平均售价由2022年上半年的每件6.78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的每件7.83元,增幅约为15.5%[33] - 销售成本从2022年上半年约924.8百万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约1009.7百万元,增幅约9.2%[36] - 2023年上半年日常开支约432.9百万元,较2022年上半年增加约24.3百万元或约5.9%,折旧费用增加33.5%,模具及物流成本分别降低22.0%及20.4%[36] - 毛利率从2022年上半年的29.4%提高至2023年上半年的33.4%,毛利从约384.3百万元增至约505.7百万元,增幅约31.6%[37] - 其他收入及收益因美元对人民币升值大幅增加,2023年上半年汇兑收益约44.3百万元(2022年上半年:5.6百万元)[38]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2年上半年约38.4百万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约45.1百万元,增幅约17.4%[39] - 行政开支从2022年上半年约158.0百万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约193.3百万元,增幅约22.3%[40]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从2022年上半年约172.2百万元大幅增加约53.1%至2023年上半年约263.7百万元[4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盈利约为26.3分(2022年上半年:约17.2分)[42] - 公司拥有人应占全面收入总额从2022年上半年约193.7百万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约442.4百万元[4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其他全面收益约178.7百万元(2022年上半年:约21.5百万元),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上市股权投资公平值变动未变现亏损约3.6百万元(2022年上半年:亏损约1.2百万元)[43] - 2023年上半年集团来自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净额约为47630万元,2022年上半年约为22150万元[44] - 2023年6月30日银行借款约为14450万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14590万元,2023年7月已全额偿还7030万元短期银行贷款[44] - 2023年6月30日资产负债率降至4.5%,2022年12月31日为5.0%[44] - 2023年上半年银行借款年利率为1.8%至6.7%,2022年上半年为1.2%至2.4%[44] - 董事会决议派付2023年上半年中期股息每股0.1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每股0.0589港元[45]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本约为8750万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8750万元[49] - 2023年6月30日账面价值约1350万元的资产已质押,2022年12月31日为1370万元[50]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有5670名雇员,2022年12月31日为6059名,报告期薪酬及员工成本约为37160万元,2022年上半年约为33480万元[53] - 2023年6月30日及2022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承担分别约为13250万元及11750万元,无重大或然负债[52]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汽车装饰部件销售收入为15.15355亿元,2022年同期为13.09075亿元[13][14] - 2023年上半年来自客户合约收入总额为15.15355亿元,2022年同期为13.09075亿元[14] - 2023年上半年中国、北美、欧洲、其他国家市场收入分别为5.23805亿元、7.31487亿元、2.16778亿元、0.43285亿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4.6342亿元、5.69922亿元、2.24788亿元、0.50945亿元[14] 税务政策相关 - 香港利得税税率为16.5%,附属公司首笔200万港元应课税溢利按8.25%征收,其余按16.5%征收,内地两附属公司采用15%企业所得税税率[16] 会计准则应用 - 公司自2023年1月1日起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实务报告第2号之修订,预期影响年度综合财务报表的会计政策披露[11] - 公司对2023年1月1日或之后发生的会计政策变更及会计估计变更采用香港会计准则第8号之修订,对财务状况或业绩无影响[11] 行业市场预测 - 预计2023年汽车总销量将增长5.1%,达到8550万辆,2024年将增长3.3%,2025年将超9000万辆[24] - 预计2023年电动汽车销量将增长35%,达到1400万辆,市场份额将达18%,2022年为14%,2020年仅约4%[24] - 2022年中国出口汽车332万辆,成为第二大汽车出口国,2023年第一季度出口超日本居首[25] 产能相关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整体电镀产能及年化电镀产能略微增至约360万平方米[28] 购股权相关 - 2023年上半年3921300份购股权已获归属,6月30日共有13146000份购股,其中8440200份已获归属[48] 审核委员会相关 - 公司根据企业管治守则设立审核委员会,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57] - 审核委员会审阅集团2023年上半年未经审核中期简明综合财务资料[57] - 审核委员会信纳财务资料按适用会计准则编制,公平呈列集团2023年上半年财务状况及业绩[57] 信息披露相关 - 业绩公告须分别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刊载[58] - 公司报告期内的中期报告将寄发股东,并适时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刊载[58] 董事会组成相关 - 公告日期董事会由6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59]
信邦控股(01571)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4 20:06
公司财务表现 - 2022年财政年度,公司总收入约为人民币28.829亿元,同比增长24.7%[9] - 2022年财政年度,公司毛利润稳步回升,达到人民币882.1百万元,毛利率为30.6%[11] - 2022年财政年度,公司净利润达到人民币4.313亿元,同比增长100.4%[12] - 公司过去六个财政年度的运营现金流量呈现稳步增长趋势,2022年达到463百万人民币[15] - 公司2022年财政年度总销售件数增长约3.3%,总收入增长约24.7%[66] - 公司2022年财政年度毛利率为30.6%,较去年增长3%[68] - 公司2022年财政年度电镀年产能下降至约3.50百万平方米,产能使用率上升至约86.8%[69] - 公司2022年财政年度整体良品率为88.5%,略微下降至2021年的89.0%[70] - 公司2022年财政年度的毛利约为人民币882.1百万元,较2021年增加约244.7百万元,毛利率从27.6%增加至30.6%[86] - 2022年财政年度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淨額增加约100.4%,主要由收入增长、毛利增加、其他收入及收益增加等因素驱动[92] - 2022年财政年度全面收入总额为人民币507.1百万元,其中溢利为428.5百万元,其他全面收入为78.6百万元[95] - 2022年财政年度本集团来自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入为约449.3百万元,较2021年增加约314百万元[96] - 2022年12月31日,本集团有息银行借款为人民币145.9百万元,资产负债率为5.0%[97] - 2022年12月31日,本集团的銀行借款结余约为人民币145.9百万元,其中人民币70.2百万元按固定利率计息[99] - 2022年12月31日,本集团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主要以人民币、欧元和美元计值,合共约为人民币220.4百万元[100] - 2022年财政年度本集团的资本支出约为人民币167.2百万元,主要投资于新的生产设施以满足客户需求[104] - 公司在2022年12月31日的财务报告中显示,已经使用了全部所得款项,主要用于扩建生产设施、提升市场地位和研发能力等方面[106] - 董事会建议派发每股0.14港元的股息,派息比率为40.7%,并已支付中期股息每股5.13分[107]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业务结构逐步拓展和整合,新能源和OEM直销业务比例明显提升,出口业务比例达到历史最高水平[19] - 新能源汽车收入占比逐年增长,2022年达到15.82%[20] - OEM直销收入占比逐年增长,2022年达到4.84%[20] - 公司销售明细中,2022年北美市场占比显著增加至43.8%[21] - 公司产品组合中,2022年模具和注塑件占比显著增加至62.8%[21] - 公司未来五个财政年度拥有总价值约106亿元人民币的在手订单[23] - 公司计划在2025年底启动马来西亚工厂,预计总投资约30亿元人民币,具备注塑、电镀、喷涂和组装能力[28] 公司治理架构 - 马曉明先生为公司创始人之一,担任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负责制定和实施公司整体策略发展[33] - 孟軍先生为公司执行董事,主要负责监管公司整体营销运营和管理,拥有超过25年行业经验[34] - 张玉敏先生为公司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负责监督公司旗下附属公司的运营和管理事宜[36] - 刘军先生为公司执行董事兼副行政总裁,负责监督公司旗下附属公司的运营和管理事宜,拥有20年以上行业经验[38] - 何曉律先生为公司执行董事,主要负责公司日常销售和营销运营管理,拥有高级工商管理硕士学位[39] - 蔣巍先生为公司执行董事,主要负责监管公司的运营和管理,拥有行政管理文凭[40] - 鄧智偉先生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20年以上审计、会计和财务经验,曾担任多家上市公司的独立非执行董事[42] - 鄧先生持有多项专业资格和会员资格,包括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会员、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資深會員、香港會計师公會資深會员等[43] - 曹立新教授于2017年6月5日被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担任董事会薪酬委员会主席、审计委员会成员和提名委员会成员[44] - 曹教授在中國哈爾濱工業大學从事科学研究及教学工作,专注于表面处理及电化电池领域[45] - 甘为民先生于2017年6月5日被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担任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成员和提名委员会成员,持有中國浙江大學光學儀器工程學士学位[47] - 甘先生拥有中國律师资格,曾在多家律师事务所担任律师及合伙人,同时担任多家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50] - 楊前順博士为公司技术总监,负责产品技术及质量管理,拥有20年以上化学工程行业经验[51] - 劉少曼女士为公司副技术总监
信邦控股(01571)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28 22:43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收入增加约24.7%,从2021年约人民币2,312.5百万元增至2022年约人民币2,882.9百万元[2] - 毛利增加约38.4%,从2021年约人民币637.4百万元增至2022年约人民币882.1百万元[2]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增加约100.4%,从2021年约人民币215.2百万元增至2022年约人民币431.3百万元[2] - 每股基本盈利增加104.8%,从2021年约人民币21分增至2022年约人民币43分[2] - 资本开支减少约60.5%,从2021年约人民币423.7百万元减至2022年约人民币167.2百万元[2] - 综合资产净值增加约17.9%,从2021年约人民币2,475.3百万元增至2022年约人民币2,918.8百万元[2] - 2022年除税前溢利为人民币514,582千元,2021年为人民币256,743千元[4] - 2022年年内溢利为人民币428,491千元,2021年为人民币213,036千元[4] - 2022年资产净值为人民币2,918,801千元,2021年为人民币2,475,331千元[8] - 2022年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为2882866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2312468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67%[14] - 2022年销售工业产品收入为2882866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2312468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67%[16] - 2022年已售存货成本为2000753千元,2021年为1675106千元[19] - 2022年所得税支出总额为86091千元,2021年为43707千元[22] - 2022年用以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的母公司普通权益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为431296千元,2021年为215240千元[25] - 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扣除亏损拨备)为793662千元,2021年为612466千元[27] - 2022年贸易应付款项为389526千元,2021年为359021千元[28] - 2022年研发成本为73159千元,2021年为68703千元[19] - 2022年雇员福利开支(包括工资、薪金、以权益结算的购股权开支、退休计划供款等)为740754千元,2021年为622500千元[19] - 公司总销售件数从2021财年的约3.954亿件增加到2022财年的4.083亿件,增长约3.3%[31] - 公司2022财年总收入约为人民币28.829亿元,较2021财年同期增长约24.7%,2021财年约为人民币23.125亿元[31] - 公司2022财年毛利约为人民币8.821亿元,与去年增长38.4%,2021财年约为人民币6.374亿元[32] - 公司2022财年毛利率为30.6%,2021财年为27.6%[32] - 公司2022财年产能使用率上升至约86.8%,2021财年总体使用率为62.9%[32] - 公司2022财年整体良品率自2021财年的约89.0%略微下降0.5个百分点到88.5%[33] - 2022年公司收入约人民币28.83亿元,较2021年增加约人民币5.70亿元或约24.7%[36] - 2022年已售汽车饰件总数较2021年增加约1300万件或约3.3%,平均销售价格较2021年增加至每件约人民币7.06元或增加约20.7%[36] - 2022年销售成本约人民币20.01亿元,较2021年增加约人民币3.26亿元或约19.4%[40] - 2022年原材料成本按年增加37.4%,达人民币6.71亿元;员工成本增长率为19.5%;模具成本较去年下降19.7%[40] - 2022财年毛利约为8.821亿人民币,较2021财年减少约2.447亿人民币,但整体毛利增加38.4%,毛利率从27.6%增至30.6%[41] - 其他收入及收益从2021财年的约2110万人民币大幅增加至2022财年的约8030万人民币[42] - 2022财年销售及分销开支增加约1470万人民币或约23.5%至约7730万人民币[43] - 行政开支从2021财年的约3.336亿人民币增加约1950万人民币或约5.8%至2022财年的约3.531亿人民币[44]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净额从2021财年的约2.152亿人民币增加约100.4%至2022财年的约4.313亿人民币[46] - 2022财年全面收入总额为5.071亿人民币,2021财年为1.772亿人民币[48] - 2022财年来自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入为约4.493亿人民币,2021财年为约1.353亿人民币[49]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有息银行借款为1.459亿人民币,资产负债率为5.0%,2021年12月31日为5.3%[49] - 2022财年资本开支合共约为1.672亿人民币,2021财年为约4.237亿人民币[53]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有6059名雇员,较2021年的5851名增加,2022年薪酬及员工成本约为7.408亿人民币,较2021年的6.225亿人民币增加[57]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本约为8750万人民币,与2021年持平[59] 股息相关 - 建议末期股息为每股0.14港元[2] - 2022年中期股息为51449千元,建议末期股息为123157千元;2021年中期股息为45629千元,末期股息为18353千元[23] - 董事会建议派付2022年度末期股息每股0.14港元,连同中期股息,实际派息比率为40.7%,2022年纯利为4.285亿人民币[56] - 董事会建议向2023年6月15日在册股东派付2022年度末期股息每股0.14港元,预计2023年7月10日或前后派付[62] 各地区业务收入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中国地区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为1074520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989548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59%[14] - 2022年北美地区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为1263074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775449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2.88%[14] - 2022年欧洲地区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为434995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437182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50%[14] - 2022年其他国家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为110277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110289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01%[14] - 2022年中国地区非流动资为1211096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1303911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12%[15] - 2022年其他国家非流动资为761478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542966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24%[15] - 2022年中国汽车年出口量超300万辆,电动汽车销量约690万辆,同比增长93.4%,公司2023年将在中国电动汽车市场投入更多精力[35] - 2022年公司在北美收入首次超中国,北美产品平均销售价格增加40%以上,中国收入占比降至约37.3%,减少5.5个百分点[37] - 2022年中国地区收入为人民币10.75亿元,占比37.3%;北美地区收入为人民币12.63亿元,占比43.8%;欧洲地区收入为人民币4.35亿元,占比15.1%[38] 行业市场数据 - 2022年全球汽车销售量为6690万辆,与2021年总体持平,亚太地区年销售量同比增长8.6%,北美地区同比收缩 -7.1%,中国占全球汽车市场30%的销售量[29] - 2022年全球电动汽车销售量为780万辆,较2021年增长68%,首次在汽车行业实现约10%的全球市场份额[30][34] - 美国自2023年1月起在销售点为购买清洁能源车辆提供7500美元的电动汽车税收优惠,中国将新能源汽车购买者的税收减免及购买补贴延长至2023年底[30] 公司业务相关其他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电镀年产能下降至约350万平方米,2021年12月31日约为380万平方米[32] - 2023年1月1日到2027年底,公司未完成订单量约为人民币106亿元[35] - 公司与Wanka Online Inc.的深圳合资公司已与三家中国汽车制造商拓展业务,车内安装超50000个终端,平台有50个应用程序[35] - 公司预计2023年将面临供需平衡、成本上涨、消费者需求价格敏感等压力,回旋余地更小[36] 公司治理与合规 - 香港利得税税率为16.5%(2021年相同),一附属公司首2000000港元应课税溢利按8.25%(2021年相同)征税,余下按16.5%(2021年相同)征税;一符合中国内地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附属公司本年度按15%(2021年相同)缴企业所得税[21] - 2018年8月14日董事会授出可认购最多2294.6万股股份的购股权,2022年无授出购股情况[60] - 2022年度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赎回或出售公司上市证券情况[61] - 2022年度集团无涉及重大诉讼或仲裁[61] - 为确定2023年股东大会参会及投票资格,公司2023年5月29日至6月1日暂停股份过户登记[63] - 为确定收取建议末期股息资格,公司2023年6月12日至6月15日暂停股份过户登记[64]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的标准守则作为董事及高级管理层买卖公司证券的行为守则,全体董事2022财年已遵守该守则,未发现高级管理层有未遵守情况[66] - 董事会根据上市规则第3.21条成立审核委员会,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2022财年综合财务报表等内容[67] - 审核委员会检讨安永薪酬及独立身份,建议董事会续聘安永为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核数师,待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批准[67] - 集团2022财年综合财务状况表等数字获安永同意,与综合财务报表草案金额一致,安永执行工作不构成保证委聘[68] - 业绩公告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登载,2022财年年报将适时寄发股东并在上述网站登载[69] - 公告日期董事会由6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70] 首次公开售股款项使用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售股所得款项净额约为7.415亿人民币[5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所得款项净额7.415亿人民币已全部使用,其中墨西哥兴建新生产基地及投资生产设施及设备占比52.5%,金额为3.89亿人民币[55]
信邦控股(01571)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9-29 20:05
财务收益与溢利情况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录得未经审核收益约13.091亿元,较上一年同期增加约12.4%[4]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未经审核溢利约1.722亿元,较2021年同期增加约13.5%[4] - 2022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172元,2021年上半年为0.151元[4] - 2022年上半年收入增加约人民币1.443亿元或约12.4%,至约人民币13.091亿元[13]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从2021年上半年约1.517亿元增加约13.5%至2022年上半年约1.722亿元[2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13.09075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11.64818亿元增长12.4%;期内溢利为1.70964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1.50715亿元增长13.4%[41] - 2022年上半年来自客户合约收入为13.09075亿元,2021年同期为11.64818亿元[52][53] - 2022年上半年汽车装饰部件销售为13.09075亿元,2021年同期为11.64818亿元[52] - 2022年上半年母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172,215千元,2021年同期为151,661千元;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17.2分,2021年同期为15.1分[59] 现金流量情况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所得净现金流量约2.215亿元,2021年上半年约0.241亿元[4] - 2022年上半年集团来自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净额达约2.215亿元,2021年上半年约为2410万元[24]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净现金流量为221519千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24100千元人民币[46] - 2022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净现金流量为147448千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183281千元人民币[46] - 2022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净现金流量为72425千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所得净现金流量为70137千元人民币[46] - 2022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1646千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减少净额为89044千元人民币[46] - 2021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净现金流量为24100千元人民币[46] - 2021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净现金流量为183281千元人民币[46] 股息分配情况 - 公司董事建议派付2022年上半年中期股息每股0.0513元,2021年上半年为0.0454元[4] - 董事会决议派付2022年上半年股份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0513元(2021年上半年每股0.0454元)[25] - 中期股息将于2022年10月28日或前后派付,公司于2022年10月3日至7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26] - 2022年8月25日董事会宣派中期股息每股0.0513元,共约5144.9万元,2021年同期每股0.0454元,共约4562.9万元[57] 销售与市场情况 - 2022年上半年总销量件数由2021年上半年约2.083亿件减至约1.929亿件,减幅约为7.4%[7] - 2022年上半年来自中国的收入下降约人民币2200万元或4.5%,来自北美市场的收入大幅增加约人民币1.773亿元或约45.1%[14] - 平均售价由2021年上半年的每件人民币5.59元增加到2022年上半年的每件人民币6.78元,增幅达约21.3%[14] - 2022年上半年中国市场收入为4.6342亿元,2021年同期为4.85392亿元[53] - 2022年上半年北美市场收入为5.69922亿元,2021年同期为3.92644亿元[53] 产能与良品率情况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年化电镀产能维持稳定在约380万平方米[8] - 2022年上半年电镀产能使用率增加到约76.1%,2021年上半年为约66.7%[8] - 2022年上半年产品良品率提高至约89.9%,2021年为约89.5%[9] 行业市场动态 - 2022年上半年特斯拉全球交付超50万辆电动汽车,较2021年上半年增长46.3%[12]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修订对电动汽车销量的预测,可能销售550万辆,增长超56%[12] 业务拓展情况 - 公司首次将业务扩展到电镀及喷涂业务以外,在墨西哥工厂成功生产首个热压和低压注塑模产品[12] 成本与开支情况 - 2022年上半年销售成本为人民币9.24821亿元,2021年同期为人民币7.83553亿元[16] - 销售成本从2021年上半年约7.836亿元增加约1.412亿元或约18.0%至2022年上半年约9.248亿元[17] - 2022年上半年日常开支约4.086亿元,较2021年上半年约3.32亿元增加约7660万元或约23.1%,航运及交付成本大幅增加150%,公用事业成本激增约34.3%[17] - 2022年上半年员工成本较2021年上半年仅增长约9.6%(或约2200万元)[17]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1年上半年约3600万元增加约240万元或约6.7%至2022年上半年约3840万元[20] - 行政开支从2021年上半年约1.693亿元减少约1130万元或约6.7%至2022年上半年约1.58亿元[21] - 2022年上半年已售存货成本为9.24821亿元,2021年同期为7.83553亿元[54] - 2022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扣除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6381.4万元,2021年同期为5954.6万元[54] - 2022年上半年期内税项支出总额为3655.3万元,2021年同期为3346.4万元[56] 资产与负债情况 - 2022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9.29108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8.6397亿元增长3.5%;流动资产总值为16.55513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5.3545亿元增长7.8%[42]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总值为8.23319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8.11615亿元增长1.4%;非流动负债总额为0.91438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12474亿元下降18.7%[42][43] - 2022年6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为26.69864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4.75331亿元增长7.8%[43] - 2022年6月30日,账面价值合共约为1.289亿元的若干楼宇、使用权资产及机器已质押予金融机构,以担保一般银行贷款(2021年12月31日:账面价值为约0.012亿元的若干机器)[3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扣除拨备)为720,594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612,466千元[6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382,776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359,021千元;其中应付一间联营公司款项为2,539,000元,2021年12月31日为10,609,000元[62][6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为81,540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130,898千元[6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及2021年12月31日,法定股份数目均为20,000,000,000股,已发行及缴足股份数目均为1,002,905,000股[6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资本承担(已订约但尚未拨备)为203,447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189,347千元[6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金融资产总计905,095千元,金融负债总计628,649千元[72][73] - 与2021年12月31日相比,2022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从612,466千元增至720,594千元,增幅约17.65%[72][74] - 2022年6月30日衍生金融工具为3,431千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202千元增长约185.44%[72][74] - 2022年6月30日计息银行借款为81,540千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30,898千元减少约37.70%[73][75] - 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入的金融资产,2022年6月30日为9,284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10,520千元,减少约11.75%[76] - 2022年6月30日按公平值计量的资产中,第一级为10,753千元,第二级为1,962千元,总计12,715千元[79] - 2021年12月31日按公平值计量的资产中,第一级为10,531千元,第二级为1,191千元,总计11,722千元[8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金融资产及金融负债之公平值计量于第一级与第二级间无转拨,无转入或转出第三级[81] 资本开支与款项使用情况 - 集团未来资本开支主要与新生生产设施建设及投产有关,将由运营现金及上市所得款项净额拨付[34] - 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为8.55亿港元(相当于约人民币7.415亿元)[3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所得款项净额实际使用7.117亿元,未动用金额2980万元[36] - 扩充及改善中国生产设施方面,设立惠州新基地、兴建无锡新基地等项目已按计划金额完成使用[36] - 在墨西哥兴建新生产基地及投资生产设施及设备计划金额3.89亿元,已使用3.592亿元,未动用2980万元预计2022年末前用完[36] 贷款情况 - 公司于2022年7月4日从一位股东获得实际年利率为1.77%的5000万港元以港元计值的短期贷款,用作营运资金,该款项已于2022年8月23日全部偿还[39] - 公司于2022年8月11日从一家金融机构获得1000万欧元以欧元计值的银行贷款,用作营运资金[39] 重大事项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并无任何重大收购及出售附属公司[37] - 2022年6月30日及2021年12月31日,公司并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40] 权益情况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权益为2669864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1月1日的2475331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44]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总权益为2592556千元人民币[45] 税务情况 - 香港利得税税率为16.5%,附属公司首笔200万港元应课税溢利按8.25%征收,其余按16.5%征收[55] - 符合中国内地高新企业条件的附属公司采用15%企业所得税率[56] 物业交易情况 - 2022年上半年采购物业、厂房及设备项目成本为103,781,000元,2021年同期为186,343,000元;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项目总账面净值为2,162,000元,2021年同期为12,440,000元[64] 关联交易情况 - 2022年上半年向联营公司苏州市建邦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购买模具金额为11,415千元,2021年同期为14,997千元[69] 人员薪酬情况 - 2022年上半年主要管理人员薪酬总额为10,017千元,2021年同期为14,211千元[7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有6,392名雇员,2021年12月31日为5,851名[92] - 报告期内,公司薪酬及员工成本约为人民币334.8百万元,2021年上半年约为人民币321.6百万元[92] 证券交易情况 - 2022年上半年内,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93] 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董事会及管理层致力于维持高标准企业管治,2022年上半年遵守企业管治守则[94]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2022年上半年董事遵守该守则[95] - 自2021年年报刊发日期起至确定报告资料的最后实际可行日期,无董事或其须披露的履历资料变动[96] - 公司设立审核委员会,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已审阅2022年上半年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财务资料及中期报告[97] - 审核委员会信纳财务资料根据适用会计准则备制,公平呈列2022年上半年集团财务状况及业绩[97] 股东持股情况 - 截至2022年6月
信邦控股(01571)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4-26 16:36
财务数据 - 2021年公司收入为23.12468亿元,毛利为6.37362亿元,毛利率为27.6%,税前溢利为2.56743亿元,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2.1524亿元[4] - 2021年公司总资产为33.9942亿元,总负债为9.24089亿元,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24.78176亿元,非控股权益为 - 2845万元[5] - 2021年财政年度公司收入较2020年增长11.7%,达23.125亿元人民币[8] - 2021年财政年度公司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利润下降35.3%,至2.152亿元人民币[8] - 2021年下半年公司税后净利润约6230万元人民币,仅占全年的29.0%[8] - 公司2021年总销售件数从约34860万件增至39540万件,增长约13.4%,总收入增至约23.125亿元,较2020年增长约11.7%[28] - 2021年公司生产成本增加20.7%,毛利从约6.815亿元下降约6.5%至约6.374亿元[2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年化电镀产能减至约380万平方米,2021年产能使用率升至约62.9%,2020年为56.8%[29] - 2021年公司整体良品率从约89.5%降至89.0%,受墨西哥生产线效率影响[29] - 2021年公司收入从约20.694亿元增至约23.125亿元,已售汽车饰件总数增加约4680万件,平均销售单价降约1.5%[32] - 2021年中国轻型汽车销售同比增超6%,公司在华销量增约9220万元,平均售价增7.4%[32] - 2021年公司来自美国市场的收入及销量分别增加约17.7%及32.8%[32] - 2021年西欧汽车销售同比降2%,公司来自欧洲市场的收入仅增长2.6%或增加1120万元[32] - 2021财年公司收入23.12亿人民币,较2020财年的20.69亿人民币增长11.7%,其中中国区收入9.895亿人民币占42.8%,北美7.754亿人民币占33.5%,欧洲4.372亿人民币占18.9%,其他地区1.103亿人民币占4.8%[33] - 2021财年销售成本16.75亿人民币,较2020财年的13.88亿人民币增加20.7%,运输及交付成本增加4310万人民币或88.5%,员工成本增长16.2%[34] - 2021财年毛利6.374亿人民币,较2020财年减少4410万人民币,整体毛利下降6.5%,毛利率从32.9%降至27.6%[35] - 其他收入及收益从2020财年的2230万人民币略微减少到2021财年的2110万人民币[36] - 2021财年销售及分销开支增加560万人民币或9.8%至6260万人民币[37] - 2021财年行政开支增加4560万人民币或15.8%至3.336亿人民币,主要因员工成本、研发开支、汇兑亏损增加及拆除生产线产生额外亏损[38][39] - 2021财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净额从2020财年的3.324亿人民币下降35.3%至2.152亿人民币[39] - 2021财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盈利为21分,2020财年为33分[40] - 2021财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上涨2.4%,兑欧元汇率飙升8%以上,公司因超一半出口以该两种货币定价录得重大汇兑亏损[39] - 2021财年所得税增加约136%,因若干附属公司利润增加[39] - 2021财年全面收入总额为1.772亿人民币,2020财年为2.1亿人民币;溢利2.13亿人民币,2020财年为3.314亿人民币;其他全面亏损3590万人民币,2020财年为1.214亿人民币[41] - 2021财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约为1.353亿人民币,2020财年约为4.112亿人民币[42] - 2021年公司提取1.25亿港元无抵押银行贷款,2021年12月31日,集团计息银行借款为1.309亿人民币[42] - 2021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比率为5.3%,2020年12月31日为2.1%[42] - 2021财年银行及其他借款年利率介乎1.2%至2.4%,与2020财年相同[42]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承担为1.89347亿人民币,包括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1.52266亿人民币和向合营企业出资3708.1万人民币[43] - 2021财年集团资本开支约为4.237亿人民币,2020财年约为1.736亿人民币[46] - 公司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7.415亿人民币,截至2021年12月31日已使用6.788亿人民币,剩余6270万人民币预计2022年底用完[47][48] - 董事会建议派付2021年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1.83分,加上已付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4.54分,实际派息比率为30%[49]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无或然负债,德国附属公司质押账面净值约120万人民币的机器担保银行融资,2020年12月31日为370万人民币[45]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有5851名雇员,较2020年12月31日的5516名增加335名[50] - 2021财年薪酬及员工成本约为人民币62250万元,2020财年为人民币52150万元[50]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本约为人民币8750万元,与2020年12月31日持平[50] - 2018年8月14日授出可认购最多22946000股公司股份的购股权,2021财年无授出购股情况[51]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在万咖的股权投资为25789000股股份[52] - 2021财年持有万咖股份无股息收入,无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入的金融资产的收入或开支[53] - 2021财年万咖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入的金融资产公平值变动的未变现亏损约为人民币20万元,2020财年为人民币3020万元[54] - 2021年12月31日万咖股份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入的金融资产占总资产百分比为0.3%,2020年12月31日为0.4%[55] - 2021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为人民币6.12466亿元,占总资产18%[120] - 2021年公司收入为23.12468亿元,2020年为20.69366亿元[128] - 2021年公司年内溢利为2.13036亿元,2020年为3.3137亿元[128] - 2021年母公司普通权益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均为人民币21分,2020年为人民币33分[128] - 2021年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8.6397亿元,2020年为14.71215亿元[129] - 2021年流动资产总值为15.3545亿元,2020年为17.59921亿元[129] - 2021年流动负债总额为8.11615亿元,2020年为7.18989亿元[129] - 2021年流动净资产为7.23835亿元,2020年为10.40932亿元[129] - 2021年非流动负债总额为1.12474亿元,2020年为0.64257亿元[130] - 2021年资产净值为24.75331亿元,2020年为24.4789亿元[130] - 2021年总权益为24.75331亿元,2020年为24.4789亿元[130] - 2020年年内溢利332,426千元,2021年为215,240千元[131] - 2021年除税前溢利256,743千元,较2020年的349,852千元有所下降[132] - 2021年经营活动所得净现金流量135,274千元,2020年为411,158千元[132] - 2021年投资活动所用净现金流量416,835千元,2020年为194,287千元[132] - 2021年融资活动所用净现金流量103,486千元,2020年为112,294千元[133] - 2021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48,660千元,2020年末为538,978千元[133] - 2021年新银行贷款103,757千元,较2020年的48,965千元有所增加[133] - 2021年偿还银行贷款20,023千元,2020年为2,079千元[133] - 2021年已付股息153,140千元,2020年为126,366千元[133] 市场情况 - 2021年上半年公司业务强劲复苏,收入增幅高于2020年,但第三季度因半导体零件短缺行业增长放缓[7] - 2021年中国汽车销量为2628万辆,同比增长3.8%,整体销售增长主要由电动汽车强劲销售推动[7] - 2021年美国汽车销量强劲,欧洲市场接近年底时因半导体供应影响销量放缓,德国汽车销售额下降10%[7] - 2021年汽车行业恢复遇困难,主要挑战是库存紧张,供应链中断等致新车库存新低[27] - 2021年中国汽车销售打破三年低迷,售出2628万辆,较2020年增长3.8%,增长由新能源车推动[27] 业务发展 - 公司为电动汽车市场趋势和发展做好准备,新订单和来自电动汽车的收入对业绩产生积极影响[7] - 2022年1月1日至2026年12月31日,公司在手订单总额约105亿元人民币[12] - 2021年财政年度公司获得未来五年价值32亿元人民币的新订单[12] - 2021年财政年度公司资本支出约4.237亿元人民币,用于墨西哥和龙溪生产基地[14] - 墨西哥工厂已达盈亏平衡,预计处理更多美国市场尤其是电动汽车新订单[14] - 九江工厂预计2022年底或2023年初试运营[14] - 公司在惠州龙溪生产基地开始建设新的环保电镀生产线[14] - 公司在先进表面处理技术投入研发资源,巩固拓展传统业务并布局新领域[16] - 2021年深圳合资公司与万咖推出QCARLINK平台,已开发15个应用,预计2022年再推60个[31] 公司管理层 - 马晓明负责集团策略规划及发展,于2014年8月28日获委任为董事,2016年4月6日调任为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17] - 孟军负责监管集团整体营销运营及管理,于2016年4月6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拥有逾25年行业经验[17] - 张玉敏为集团副总裁,于2016年4月6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2006年4月加入集团[17] - 刘军为集团副总裁,于2016年4月6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2002年12月加入公司前身实体[18] - 何晓律负责集团日常销售及海外业务,于2016年4月6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2006年4月加入集团[18] - 蒋巍负责监管集团运营及管理,于2016年4月6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2004年3月加入集团,有逾10年管理经验[18] - 邓智伟于2017年6月5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审计、会计及财务方面有逾20年经验[19] - 曹立新教授于2017年6月5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自1994年10月起在哈工大(威海)从事科研及教学[21] - 邓智伟拥有多项专业资格及会员资格,如2003年9月成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等[20] - 过去三年,上述董事均无在其他上市公司担任董事职位的情况[17][18][19][20][21] - 甘为民于2017年6月5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在多家上市公司担任过独立董事,过去三年无其他上市公司董事任职[22][23][24] - 杨前顺博士为XPC技术总监,2012年9月加入集团,过去三年无其他上市公司董事任职[24] - 刘少曼女士为XPC副技术总监,自2014年1月起担任该职,过去三年无其他上市公司董事任职[24] - 李泽富先生为财务总监,2016年8月加入集团,过去三年无上市公司董事任职[25] - 区伟强先生于2016年4月6日获委任为公司秘书,过去三年无其他上市公司董事任职[26] 公司治理 - 2021财年公司遵守上市规则附录14所载企业管治守则第二部分的守则条文[58] - 2021财年董事会组成包括6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61]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遵守上市规则要求,董事会至少三分之一成员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且包括至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至少一名有相关专业知识的独立非执行董事[62] - 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自2020年6月6日起为期三年,各董事当前任期自2020年6月6日起计三年,须最少每三年于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席告退一次[62] - 刘军先生、何晓律先生及蒋巍先生将在2022年
信邦控股(01571) - 2021 - 中期财报
2021-09-27 16:31
财务收益与溢利情况 - 2021年上半年公司录得未经审核收益约11.648亿元,较2020年同期增加约42.5%[8]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未经审核溢利约1.517亿元,较2020年同期增加约142.3%[8] - 2021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151元,2020年上半年为0.062元[8] - 2021年上半年收入约人民币11.648亿元,增加约人民币3.475亿元或42.5%[15]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1.517亿人民币,较2020年上半年约6260万人民币大幅增加约142.3%[24]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增加约42.5%,毛利由2020年上半年约2.426亿人民币大幅增加约57.2%至约3.813亿人民币[24]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1164818千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为817256千元人民币[42] - 期内溢利为150715千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为62165千元人民币[42] - 母公司普通权益拥有人应占每股盈利基本及摊薄为人民币15.1分,2020年同期为人民币6.2分[42]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全面收入总额为141315千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为9964千元人民币[42] - 2021年上半年汽车装饰部件销售收入为1,164,818千元,2020年同期为817,256千元[53] - 2021年上半年来自客户合约收入总额为1164818千元,2020年同期为817256千元[55] - 2021年上半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的期内溢利为151661千元,2020年同期为62649千元[62] - 2021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15.1分,2020年同期为6.2分[63] 现金流量情况 - 2021年上半年经营所得净现金流量为0.241亿元,2020年上半年为1.614亿元[8] - 2021年上半年来自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约2410万人民币,2020年上半年约为1.614亿人民币[26]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得净现金流量为24,100千元,2020年同期为161,424千元[48]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用净现金流量为183,281千元,2020年同期为82,534千元[48]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得净现金流量为70,137千元,2020年同期为26,897千元[48] - 2021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为440,531千元,2020年同期为517,434千元[48] 销售与市场情况 - 2021年上半年总销量由2020年上半年约1.391亿件增加至2.083亿件,增加约49.7%[10] - 2021年上半年整体汽车装饰部件销售较2020年同期增加约6920万件或约49.7%[16] - 与2020年上半年相比,美国、中国、欧洲市场收入分别反弹49.3%、40.4%、31.2%[16] - 2021年上半年整体平均售价与2020年上半年相比下跌约每件人民币0.28元或约4.8%至每件人民币5.59元[16] 产能与良品率情况 - 2021年6月30日年化电镀产能减少至约378万平方米,2020年6月30日约为419万平方米[12] - 2021年上半年电镀产能使用率较2020年上半年的50.5%增加至约66.7%[12] - 2021年上半年产品良品率约为89.1%,与2020财年平均良品率88.9%相比无重大变动[13] 毛利与毛利率情况 - 2021年上半年毛利率增加3.0个百分点,毛利增加至约3.813亿元,2020年上半年约为2.426亿元[11] - 2021年上半年毛利为人民币3.813亿元,毛利率为32.7%;2020年上半年毛利为人民币2.426亿元,毛利率为29.7%[20] 订单情况 - 2021年6月30日,集团累计订单约人民币104亿元[13] - 2021年上半年已就未来五年电动汽车收到约人民币5.07亿元新订单[14] 成本与开支情况 - 2021年上半年销售成本约人民币7.836亿元,增加约人民币2.09亿元或约36.4%[19] - 2021年上半年销售及分销开支约3600万人民币,较2020年上半年约2890万人民币增加约710万人民币或约24.6%[22] - 2021年上半年行政开支约1.693亿人民币,较2020年上半年约1.582亿人民币增加约1110万人民币或约7.0%[23] - 2021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增加,因录得衍生金融工具公平值收益430万人民币,去年同期无此收益[21] - 2021年上半年已售存货成本为783553千元,2020年同期为574644千元[57] - 2021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总额为33464千元,2020年同期为1916千元[59] - 2021年上半年向苏州市建邦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购买模具金额为14,997千元,高于2020年同期的8,950千元[71] - 2021年上半年主要管理人员薪酬总额为14,211千元,高于2020年同期的12,223千元[72] 股息派发情况 - 公司董事建议派付2021年上半年中期股息每股0.0454元,2020年上半年为0.034元[8] - 董事会决定派发2021年上半年中期股息每股0.0454元人民币,2020年上半年为每股0.0340元人民币[27] - 2021年已宣派末期股息107511千元,2020年为92267千元;2021年宣派中期股息约45532000元,2020年为34099000元[60] 金融资产与负债情况 - 2021年6月30日共有1743.4万份购股期权,无购股期权已获归属[30] - 截至2021年6月30日,集团持有25,789,000股万咖股份权益投资,以“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计量的金融资产”入账[32] - 报告期内,未录得持有万咖25,789,000股股份的股息收入,无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计量的金融资产的收入或开支[33] - 截至2021年6月30日,万咖股份收市价为0.77港元,未变现公平值变动收益约为人民币330万元,2020年上半年为亏损人民币2370万元[34] - 2021年6月30日,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为人民币16,517千元,占总资产百分比为0.5%;2020年12月31日占比为0.4%[35] - 2021年6月30日银行借款1.467亿人民币,2020年12月31日为5020万人民币;资产负债比率为5.7%,2020年12月31日为2.1%[26] - 2021年上半年银行借款年利率为1.2%至2.7%,2020年上半年为1.2%至1.3%[26] - 于2021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561424千元人民币,2020年12月31日为1471215千元人民币[43] - 于2021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值为1915198千元人民币,2020年12月31日为1759921千元人民币[43] - 于2021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值为831018千元人民币,2020年12月31日为718989千元人民币[43] - 于2021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总额为53048千元人民币,2020年12月31日为64257千元人民币[44] - 于2021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2592556千元人民币,2020年12月31日为2447890千元人民币[44] - 于2021年6月30日,总权益为2592556千元人民币,2020年12月31日为2447890千元人民币[44] - 2021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扣除拨备)为616764千元,2020年12月31日为646004千元[65] - 2021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336,012千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268,503千元有所增加[66] - 截至2021年6月30日,长期银行贷款及即期部分(担保)为670千元,载有按要求还款条款之无抵押银行贷款为41,897千元,一年内到期还款之无抵押银行贷款为103,969千元[67] - 2021年6月30日金融资产总计1,175,541千元,金融负债总计566,041千元[74][75] - 2020年12月31日金融资产总计1,298,207千元[76]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金融负债总计434,253千元,其中贸易应付款项268,503千元、计入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之金融负债17,855千元等[77] - 2021年6月30日,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入的金融资产账面值为16,517千元,2020年12月31日为13,179千元;衍生金融工具账面值为6,999千元,2020年12月31日为4,981千元[79] - 2021年6月30日,计息银行借款账面值为146,674千元,2020年12月31日为50,227千元;衍生金融工具2020年12月31日账面值为2,317千元[79] - 2021年6月30日,按公平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总计23,516千元,其中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入的金融资产16,517千元、衍生金融工具6,999千元[82] - 2020年12月31日,按公平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总计18,160千元,其中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入的金融资产13,179千元、衍生金融工具4,981千元[83] - 2020年12月31日,按公平值计量的衍生金融工具负债总计2,317千元[84] 上市所得款项使用情况 - 集团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为85500万港元,相当于约人民币74150万元[3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所得款项净额实际使用人民币65940万元,未动用金额为人民币8210万元,墨西哥兴建新生产基地及投资生产设施预计于2022年末前悉數動用餘下所得款项[38] 公司业务与政策情况 - 公司主要从事制造及销售汽车及电子部件[49] - 中国政府旨在2025年前将新能源汽车比例按销量增加20%,美国目标2030年销售新车中一半为电动[14] - 集团若干资产以外币计值,目前未采取外币对冲政策,管理层持续监控外币汇兑风险[40] - 集团采取保守财政政策,通过评估客户财务状况减少信贷风险,董事会监控流动资金状况满足资金需求[40] - 公司贸易信贷期通常为一至三个月,设有信贷监控部门降低信贷风险[65] - 公司在不同地区的附属公司所得税税率不同,如美国31.0%、德国31.7%、中国一般25%,部分符合资格附属公司15%等[58] 公司股权结构情况 - 截至2021年6月30日,董事马晓明先生持有公司股份合计739,537,750股,占比73.74%[8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董事孟军先生持有公司股份482,000股,占比0.05%;张玉敏先生持有507,000股,占比0.05%[8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董事刘军先生持有公司股份107,000股,占比0.01%;何晓律先生持有96,000股,占比0.01%;蒋巍先生持有38,000股,占比0.01%[87] - 马晓明通过Green Pinnacle实益拥有734,186,750股股份,占比73.21%,其配偶Zhu Junhua被视为拥有739,537,750股股份,占比73.74%[88,94,95] - 孟军实益持有380,000股股份,行使购股权后可能获配最高102,000股相关股份[89] - 张玉敏实益持有400,000股股份,行使购股权后可能获配最高107,000股相关股份[89] - 多个主要股东(非董事)如Bull Capital相关主体、Greater Talent等持有63,500,000股股份,占比6.33%[94,95] 公司人员情况 - 2021年6月30日公司集团有6,466名雇员,较2020年12月31日的5,516名增加[96] - 报告期内薪酬及员工成本约为人民币321.6百万元,2020年上半年为人民币231.1百万元[96] - 公司雇员薪金取决于工种、层级和服务年资,享有社保等福利[96]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层报酬包括薪金、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