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科技租赁(01601)

搜索文档
中关村科技租赁(01601)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8 22:0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2年11月在北京成立,是中关村发展集团旗下上市平台,股份代号为1601.HK[5] - 公司聚焦支持中国硬科技企业,布局机器人及智能驾驶等多个硬科技赛道[5] - 公司首创科创企业主体成长性信用评级模型,构建全流程风控网络和自适应防控体系[6] - 公司开创股债联动实现产融结合业务落地,研发多种租赁产品矩阵[6] - 公司打造“设备融资租赁+战略级股权投资+场景化增值服务”三位一体模式[7] - 公司凭借三大核心竞争壁垒,深度参与新质生产力进程[7] - 公司将以“四大核心”为战略引擎,通过“五大体系”实现业务聚焦与转型[2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收入总额为743,146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656,943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13.12%[12] - 公司2024年净利润为226,104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95,917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15.41%[13] - 公司2024年权益总额为2,220,420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054,081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8.10%[14] - 公司2024年资产总额为10,914,89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9,428,623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15.76%[15] - 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为80.2%,较2023年的80.7%略有下降[16] - 2024年基本及稀释每股收益为0.20元,权益回报率为10.9%,总资产回报率为2.1%[16] - 2024年末每股净资产为1.94元,较2023年的1.80元有所增长[16] - 2024年净利润率为30.9%,净息差为4.1%,净利差为3.2%[16] - 2024年公司总资产规模突破130亿元,净资产突破25亿元,新增签约项目697个,服务科创企业累计突破2500家[17]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78亿元,同比增长5.27%,利润总额3.62亿元,同比增长4.42%[26] - 2024年公司收入为877,588千元,较2023年的833,627千元有所增长[34] - 2024年公司净利润为271,038千元,基本及稀释每股收益为0.20元[34] - 2024年公司权益回报率为10.9%,总资产回报率为2.1%[34] - 2024年公司净息差为4.1%,净利差为3.2%,净利润率为30.9%[3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为13,055,814千元,负债总额为10,474,439千元[40] - 2024年公司每股净资产为1.94元[40] - 2024年公司资产负债率为80.2%,风险资产权益比率为469.9%[40] - 2024年公司流动资金比率为124.5%,负债比率为310.2%[40] - 2024年公司不良资产率为1.8%,拨备覆盖率为207.5%[40] - 2024年度集团实现总收益8.776亿元,较上年增长5.3%;实现期内净利润2.71亿元,较上年增长4.3%[61] - 2024年度集团利息收入为7.299亿元,占收益总额的83.1%,较上年度增长5.5%[62] - 2024年度集团咨询费收入1.394亿元,较上年度减少1.6%[62] - 2024年度集团确认经营租赁收入840万元[62] - 2024年度集团人工智能行业利息及咨询费收入合计较上年同期增长39.0%[63] - 2024年度集团智能制造行业利息及咨询费收入较上年增长9.7%,双碳行业减少4.9%,医疗健康行业减少12.9%,新消费行业增长10.4%,其他行业减少34.4%[64] - 2024年集团总收益8.69227亿元,较2023年的8.33595亿元增长4.3%[68] - 2024年利息收入7.299亿元,较2023年的6.919亿元增加5.5%,占总收益83.1%[70] - 2024年生息资产平均余额117.585亿元,较2023年的108.372亿元上升8.5%,其中人工智能行业增长24.0%[72] - 2024年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为6.2%,较上年度的6.4%下降0.2个百分点,借款利息开支成本率由3.7%下降至3.4%[74] - 2024年咨询费收入1.394亿元,较2023年的1.417亿元减少1.6%,占总收益15.9%[75] - 2024年经营租赁收入840万元,较2023年的3.2万元增加26028.1%,占总收益1.0%[79] - 2024年利息开支2.861亿元,较上年度的2.928亿元减少2.3%[80] - 2024年发行债券利息开支较2023年增长22.5%,向关联方借款利息开支减少100.0%[82] - 2024年借款利息开支成本率为3.4%,较上年度下降0.3个百分点[83] - 2024年借款平均余额为6922401千元,利息开支为233266千元,成本率3.4%;2023年借款平均余额为6336411千元,利息开支为235329千元,成本率3.7%[84] - 2024年融资租赁净利差为3.2%,较上年度2.9%提升0.3个百分点;净息差为4.1%,较上年度3.9%上升0.2个百分点[88] - 2024年利息收入729856千元,同比增5.5%;利息开支286057千元,同比降2.3%;利息收入净额443799千元,同比增11.2%[89] - 2024年其他净收益为5.7百万元,较2023年32.825百万元降82.7%[93][94] - 2024年运营开支为166.4百万元,较上年度减少4.5百万元,降幅2.6%[95] - 2024年预期信用减值损失为79.0百万元,较上年度上升1.0%[98]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为90.5百万元,较上年度增加4.2百万元,增幅4.8%,有效税率25.0%[100] - 2024年利润为271.0百万元,较2023年增加11.2百万元,增幅4.3%[101]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20元,较2023年度上升0.01元[10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资产总额13055.8百万元,较上年末增加640.9百万元,增幅5.2%[10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总额为人民币13,055,814千元,较上年增长5.2%[10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贷款及应收款项净额为人民币11,947.0百万元,较上年末增幅3.3%[106] - 2024年人工智能贷款及应收款项新增人民币517.0百万元,增幅38.8%[108] - 贷款及应收款项净额行业分布中,双碳同比增长33.3%,智能制造同比下降16.5%[110] - 贷款及应收款项净额区域分布中,西南同比增长32.0%,华北同比下降12.6%[11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到期日在一年内的贷款及应收款项净额占比61.0%[112] - 贷款及应收款项到期情况中,3年及以上同比增长40.8%,1 - 2年同比下降5.1%[11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贷款及应收款项净额为11,946,960千元,较年初增长3.3%[12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不良资产为212,965千元,较年初增长8.4%;不良资产率为1.8%,较年初上升0.1个百分点[121] - 2024年正常类贷款及应收款项为10,854,839千元,比重90.8%,较2023年比重下降0.6%[121] - 2024年关注类贷款及应收款项为879,156千元,比重7.4%,较2023年比重上升2.3个百分点,金额增长49.6%[121][122] - 2024年次级类贷款及应收款项为39,898千元,比重0.3%,较2023年比重下降0.4%,金额下降48.1%[121] - 2024年可疑类贷款及应收款项为56,084千元,比重0.5%,较2023年比重上升0.1%,金额增长10.5%[121] - 2024年损失类贷款及应收款项为116,983千元,比重1.0%,较2023年比重上升0.4%,金额增长69.7%[121] - 2024年智能制造行业关注类资产占总关注类资产比重为25.4%,较上年度增加59.9%[122] - 2024年双碳行业关注类资产占总关注类资产比重为11.6%,较上年度减少4.8%;不良资产占总不良资产比重为29.2%,较上年度增加121.4%[122][128] - 2024年人工智能行业关注类资产占总关注类资产比重为16.9%,较上年度增加277.3%[125] - 集团生息资产拨备从2023年12月31日的3.628亿元增加7910万元,至2024年12月31日的4.419亿元[12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拨备覆盖率为207.5%,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22.9个百分点[12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第一、二、三阶段的贷款及应收款项预期信用损失率分别为0.3%、0.8%及37.5%,资产整体预期损失率提升至3.7%,较上年增幅达19.4%[13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第一阶段资产占比89.9%,较上年度下降3.4个百分点;第二、三阶段资产占比分别为1.1%、9.0%,较上年末上升0.3、3.1个百分点[13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以人民币计价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8.41亿元,受限制存款8580万元[13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应收账款余额为200万元,其他资产余额为9010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为1.108亿元,物业和设备余额为8090万元[13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对联营企业的投资额为3.028亿元,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余额为1320万元,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余额为120万元[13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形资产余额为2290万元[13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负债总额104.74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598亿元,增幅4.6%,借款占比76.5%[13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贷款余额为人民币33.45亿元,占借款总额的41.7%,较上年同期下降;资产支持证券余额占借款总额的45.7%,较上年同期上升;信用债券余额占借款总额的12.6%,较上年末同期上升[142] - 2024年较2023年,商业银行借款金额从47.52亿元降至33.45亿元,比重从64.1%降至41.7%,降幅29.6%;资产支持证券借款金额从22.61亿元增至36.57亿元,比重从30.5%增至45.7%,增幅61.7%;信用债券借款金额从3.998亿元增至10.06亿元,比重从5.4%增至12.6%,增幅151.7%;借款合计从74.13亿元增至80.08亿元,增幅8.0%[14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借款占借款总额的57.9%,较上年末下降26.4%;非流动借款占比42.1%,较上年末增长203.7%[14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贸易及其他负债合计为人民币24.43亿元,较上年末的人民币25.88亿元减少5.6%[14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权益总额人民币25.8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人民币1.811亿元,增幅7.5%[149] - 2024年度,集团资本开支为人民币1.189亿元,主要用于对外股权投资、业务运营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升级、经营租赁机器设备、办公和电子设备的购置[151] 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通过“产融结合”模式落地项目11个,经营租赁投放同比增长3.6倍,江西百通能源项目整体退出回报率约5.3倍[27] - 2024年公司全年融资突破100亿元,债券融资发行成本创新低,综合成本率降至2.8%[27] - 2024年公司年内新开发客户中85%来自目标产业领域[19] - 2024年公司近85%的新客户符合目标产业赛道[52] - 公司通过10余场推广活动积累潜在客户200余家,其中12家实现当期转化[52] - 2024年公司成功完成11个产融结合项目投放,带动租赁投放5.77亿元,同比增长30.3%[53] - 2024年
中关村科技租赁(01601)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31 20:29
集团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收入约人民币87760万元,较2023年增长约5.3%[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税前利润约人民币36150万元,较2023年增长约4.4%[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年度利润约人民币27100万元,较2023年增长约4.3%[3] - 于2024年12月31日,资产总额约人民币130.558亿元,较2023年增长约5.2%[3] - 于2024年12月31日,股东权益约人民币25.814亿元,较2023年增长约7.5%[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平均权益回报率为10.9%[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平均资产回报率为2.1%[3] - 董事会建议宣派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071元(含税)[3] - 2024年资产负债率为80.2%,较2023年的80.7%有所下降[11] - 2024年不良资产率为1.8%,较2023年的1.7%有所上升[11] - 2024年度集团实现总收益8.776亿元,较上年增长5.3%;期内净利润2.71亿元,较上年增长4.3%[28] - 2024年度集团利息收入为7.299亿元,占收益总额的83.1%,较上年度增长5.5%[29] - 2024年度集团咨询费收入1.394亿元,较上年度减少1.6%[29] - 2024年度集团确认经营租赁收入840万元[29] - 集团利息收入从2023年的6.919亿元增加5.5%至2024年的7.299亿元,占总收益的83.1%[35] - 集团生息资产平均余额从2023年的108.372亿元上升至2024年的117.585亿元,增幅8.5%,人工智能行业增长24.0%[37] - 2024年集团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为6.2%,较上年度的6.4%下降0.2个百分点,借款利息开支成本率由3.7%下降至3.4%[38] - 集团咨询费收入从2023年的1.417亿元减少1.6%至2024年的1.394亿元,占总收益的15.9%[39] - 集团经营租赁收入从2023年的3.2万元增加26028.1%至2024年的840万元,占总收益的1.0%[42] - 集团利息开支从2023年的2.928亿元减少2.3%至2024年的2.861亿元[43] - 2024年集团借款利息开支成本率为3.4%,较上年度下降0.3个百分点[46] - 2024年集团融资租赁净利差为3.2%,较上年度的2.9%提升0.3个百分点[52] - 2024年集团净息差为4.1%,较上年度的3.9%上升0.2个百分点[52] - 集团利息收入净额从2023年的3.991亿元增长11.2%至2024年的4.438亿元[54] - 2024年度集团其他净收益为570万元,较2023年的3282.5万元下降82.7%[59][60] - 2024年度集团运营开支为1.664亿元,较上年度减少450万元,降幅2.6%[61] - 2024年度集团预期信用减值损失为7900万元,较上年度上升1.0%[64] - 2024年度集团所得税开支为9050万元,较上年度增加420万元,增幅4.8%,有效税率为25.0%[67] - 2024年度集团利润为2.71亿元,较2023年增加1120万元,增幅4.3%[68] - 2024年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20元,较2023年度上升0.01元[7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总额130.55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409亿元,增幅5.2%[71] - 2024年利息收入为729,856千元,咨询费收入为139,371千元,经营租赁租金收入为8,361千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691,933千元、141,662千元、32千元[163] - 2024年税前利润为361,520千元,所得税费用为90,482千元,本年利润为271,038千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346,205千元、86,330千元、259,875千元[163] - 2024年每股收益(基本及稀释)为0.20元,2023年为0.19元[163]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中物业和设备为80,945千元,无形资产为22,872千元,贷款及应收款项为4,644,450千元等,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35,965千元、19,556千元、4,790,021千元等[165] - 2024年流动资产中贷款及应收款项为6,860,644千元,其他资产为86,995千元,应收账款为1,973千元等,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6,417,227千元、99,938千元、0千元等[165] - 2024年流动负债中借款为4,636,778千元,应交所得税为22,801千元,贸易及其他负债为1,664,718千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6,302,429千元、14,142千元、1,601,533千元[165] - 2024年流动资产╱(负债)净额为1,552,066千元,2023年为 - 719,559千元;2024年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6,731,517千元,2023年为4,496,769千元[165] - 2024年非流动负债为4150142千元,2023年为2096531千元[167] - 2024年净资产为2581375千元,2023年为2400238千元[167] - 2024年股东权益总额为2581375千元,2023年为2400238千元[167] - 2024年本年利润为271038千元,其他综合收益为766千元,综合收益总额为271804千元[169] - 2023年本年利润为259875千元,其他综合收益为 - 57千元,综合收益总额为259818千元[171]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136598千元,2023年为 - 635563千元[173] - 2024年投资活动使用的现金净额为 - 86592千元,2023年为 - 46270千元[173] - 2024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156377千元,2023年为682108千元[175]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205703千元,2023年为276千元[175] - 2024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40966千元,2023年末为635263千元[175]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度集团人工智能行业利息及咨询费收入合计较上年同期增长39.0%[31] - 2024年集团智能制造业利息及咨询费收入2.97372亿元,较上年增长9.7%[32] - 2024年集团双碳行业利息及咨询费收入1.83115亿元,较上年减少4.9%[32] - 2024年集团医疗健康行业利息及咨询费收入1.33258亿元,较上年减少12.9%[32] - 2024年集团新消费行业利息及咨询费收入1.22462亿元,较上年增长10.4%[32] - 2024年度集团与565位承租人签署697个融资租赁合同,截至2024年12月31日,在租承租人数量为1194,合同数量为1644[7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贷款及应收款项净额为119.47亿元,较上年末增幅3.3%[74] - 2024年度人工智能贷款及应收款项净额新增5.17亿元,增幅38.8%[7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智能制造业务贷款及应收款项净额为3617048千元,占比30.3%,较2023年下降16.5%[7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双碳业务贷款及应收款项净额为3066044千元,占比25.7%,较2023年增长33.3%[7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人工智能业务贷款及应收款项净额为1849660千元,占比15.5%,较2023年增长38.8%[7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华东地区贷款及应收款项净额为4654958千元,占比39.0%,较2023年增长16.7%[8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西南地区贷款及应收款项净额为512361千元,占比4.3%,较2023年增长32.0%[8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到期日在1年内的贷款及应收款项净额为7286730千元,占比61.0%,较2023年增长7.8%[8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到期日在3年及以上的贷款及应收款项净额为368525千元,占比3.1%,较2023年增长40.8%[83] 公司业务发展情况 - 2024年公司近85%的新客户符合目标产业赛道,通过10余场推广活动积累潜在客户200余家,其中12家实现当期转化[20] - 2024年公司成功完成11个产融结合项目投放,带动租赁投放5.77亿元,同比增长30.3%;经营租赁投放超6800万元,同比增加3.6倍[21] - 2024年公司全年融资100.84亿元,其中债券融资49.14亿元创历史新高,综合成本率降至2.8% [22] - 2024年公司布局机器人及智能驾驶等前沿产业,深耕硬科技产业生态[20] - 2024年公司在产融项目运营中为客户提供全周期增值服务,形成可复制推广的产融结合方法论[21] - 2024年公司优化主体信用评级模型6.0和科技小微评级模型2.0,提升信用风险管理能力[21] - 2024年公司实施重大项目交叉决策,引入赛道主责主任机制,加强租后风险评估和应对能力[21] - 2024年公司实施矩阵式管理架构改革,提升战略执行的组织效能[22] - 2024年公司持续推进数字化赋能建设,全面优化跨部门、跨任务协作流程[22] - 2024年公司与星油科技、天智航、仙途智能达成深度战略合作,未来三年将分别提供3亿元、持续、5亿元资金支持[24][25][27] 公司资产质量与拨备情况 - 2024年公司资产安全性良好,拨备覆盖率稳步提升,资产质量总体稳定[87] - 报告期内公司业务聚焦战略成效初显,优势赛道壁垒进一步巩固,业务保持高质量发展[88] -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完善风控策略体系,提升资产管理效能,不良资产处置能力稳步提升[90][91] - 截至2024年底,公司贷款及应收款项净额为11,946,960千元,较年初增长3.3%[93] - 2024年不良资产率为1.8%,较年初上升0.1个百分点,不良资产为212,965千元,较年初增长8.4%[93] - 2024年关注类资产占比7.4%,较上年末的5.1%上升2.3个百分点,规模为879,156千元,较上年增长49.6%[93][94] - 2024年智能制造行业关注类资产占比25.4%,较上年度增加59.9%,规模为223,136千元[96] - 2024年人工智能行业关注类资产占比16.9%,较上年度增加277.3%,规模为148,474千元[100] - 2024年双碳行业不良资产占比29.2%,较上年度增加121.4%,规模为62,286千元[100] - 公司生息资产拨备从2023年的362.8百万元增加79.1百万元,至2024年的441.9百万元[102] - 截至2024年底,公司拨备覆盖率为207.5%,较2023年增加22.9个百分点[102] - 2024年不良资产拨备为199,040千元,占比45.0%;正常、关注类资产拨备为242,826千元,占比55.0%[103] - 2024年贷款及应收款项拨备总计441,866千元,较2023年的362,846千元有所增加[10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第一、二、三阶段贷款及应收款项预期信用损失率分别为0.3%、0.8%及37.5%,资产整体预期损失率提升至3.7%,较上年增幅达19.4%[105][10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第一阶段资产占比89.9%,较上年度下降3.4个百分点;第二、三阶段资产占比分别为1.1%、9.0%,较上年末上升0.3个、3.1个百分点[105] 集团资产与负债结构情况 - 2024年1
中关村科技租赁(01601)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6 19:13
财务数据对比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入总额为423,564千元,2023年上半年为398,362千元[1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为137,256千元,2023年上半年为130,988千元[1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资产总额为11,489,268千元,2023年上半年为11,168,458千元[1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权益总额为2,446,827千元,2023年上半年为2,271,408千元[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资产负债率为79.7%,2023年为78.7%[9][1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每股净资产为1.84元,2023年为1.70元[13][1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入423,564千元,净利润137,256千元,基本及稀释每股收益0.10元[17] - 2024年6月30日,资产总额11,489,268千元,负债总额9,042,441千元,权益总额2,446,827千元,每股净资产1.84元[18] - 2024年6月30日,资产负债率78.7%,风险资产权益比率443.3%,流动资金比率119.0%,负债比率277.7%[18] - 2024年6月30日,不良资产率1.8%,拨备覆盖率204.5%[18] - 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利息收入36.59亿元,占比86.4%,同比增长10.5%[26][28][29] - 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咨询费收入5.41亿元,同比减少19.7%[26][28] - 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租赁收入0.36亿元,同比增长100%[26][28] - 报告期内,集团总收益4.236亿元,同比增长6.3%[26][27][28] - 报告期内,集团净利润1.373亿元,同比增长4.8%[27] - 生息资产平均余额从上年同期的10257.9百万元增至11113.1百万元,增幅8.3%[30] - 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为6.6%,较上年同期的6.5%提升0.1个百分点[32] - 咨询费收入由上年同期的67.4百万元下降19.7%至54.1百万元,占总收益12.8%[33] - 利息开支为146.4百万元,较上年同期的144.0百万元增加1.7%[34] - 借款利息开支成本率为3.5%,较上年同期减少[38] - 利息收入为365865千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5%[40] - 利息开支为146367千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40] - 利息收入净额为219498千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4%[40] - 净利息差为3.1%,较上年同期上升14.8%[40] - 净息差为4.0%,较上年同期上升5.3%[40] - 报告期内其他净收入为230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79.2%[41] - 报告期内经营开支为6850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60万元,降幅0.9%[42] - 报告期内预期信用减值损失为308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6%[43] - 报告期内所得税开支为459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80万元,增幅6.5%,实际税率为25.1%[47] - 报告期内利润为1.37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630万元,增幅4.8%[48] - 报告期内2024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10元,与上年同期持平[49] - 报告期末资产总额为114.893亿元,较上年末减少9.256亿元,降幅7.5%[51] - 报告期末贷款及应收款项净额为106.561亿元,较上年末降幅7.9%[52] - 贷款及应收款项净额从2023年末的115.70亿元降至2024年6月30日的106.56亿元,降幅7.9%[53][54][60] - 2024年6月30日,一年内到期的贷款及应收款项净额占比62.3%,较2023年末的58.4%提升1.8%[54] - 减值损失准备从2023年末的3.63亿元增至2024年6月30日的3.94亿元,增幅8.5%[53] - 贷款及应收款项账面价值从2023年末的112.07亿元降至2024年6月30日的102.62亿元,降幅8.4%[53] - 2024年6月30日不良资产为1.92亿元,不良资产率1.8%,较2023年末的1.7%略有上升[60] - 正常类贷款及应收款项从2023年末的107.86亿元降至2024年6月30日的97.47亿元,占比从93.2%降至91.5%,降幅9.6%[60] - 关注类贷款及应收款项从2023年末的5.88亿元增至2024年6月30日的7.16亿元,占比从5.1%升至6.7%,增幅21.9%[60] - 次级类贷款及应收款项从2023年末的0.77亿元降至2024年6月30日的0.56亿元,降幅27.2%[60] - 可疑类贷款及应收款项从2023年末的0.51亿元增至2024年6月30日的0.56亿元,增幅11.1%[60] - 损失类贷款及应收款项从2023年末的0.69亿元增至2024年6月30日的0.80亿元,增幅16.3%[60] - 2024年6月30日不良资产为160,480千元,占比40.8%;正常、关注类资产为233,140千元,占比59.2%;拨备总计393,620千元,占比100%[63] - 报告期末贷款及应收款项拨备覆盖率为204.5%,较上年末上升19.9个百分点[63] - 报告期末第一、二、三阶段贷款及应收款项预期信用损失率分别为0.4%、1.2%、41.7%,整体预期损失率由3.1%提高至3.7%[64] - 报告期末负债总额9,042.4百万元,较上年末减少972.2百万元,降幅9.7%[68] - 报告期末以人民币计价的借款为6,794.3百万元,较上年末减少618.3百万元,降幅8.3%[69] - 报告期末银行贷款余额为3123.2百万元,占借款总额46.0%,较上年末64.1%下降34.3%;资产支持证券余额占比48.1%,较上年末30.5%上升44.6%;超短融债券余额占比5.9%,较上年末5.4%上升0.4%[70] - 报告期末流动借款占借款总额66.3%,较上年末下降28.6%;非流动借款占比33.7%,较上年末上升106.4%[72] - 报告期末贸易及其他负债合计2239.3百万元,较上年末2587.8百万元下降13.5%[73] - 报告期末权益总额2446.8百万元,较上年末增加46.6百万元,增幅1.9%[74] - 2024年上半年收益423,564千元,2023年为398,362千元[120] - 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137,256千元,2023年为130,988千元[120]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4,500,129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5,216,328千元[121]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6,989,139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7,198,545千元[121]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5,871,828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7,918,104千元[121] - 2024年6月30日净资产2,446,827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2,400,238千元[121]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额847,082千元,2023年为 - 116,035千元[124]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使用现金净额76,509千元,2023年产生45,814千元[124] - 2024年上半年每股收益0.10元,与2023年持平[120] - 2024年上半年就上年度批准股息支出90,667千元,2023年为80,000千元[12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筹资活动使用现金净额为8.27721亿元,2023年同期产生现金净额为7124.3万元[125]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5714.8万元,2023年同期增加净额为102.2万元[12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为4.23564亿元,2023年同期为3.98362亿元[129] - 2024年上半年其他净收入为2312万元,2023年同期为1.1103亿元[130] - 2024年利息支出为1.46367亿元,2023年为1.4395亿元[131] - 2024年上半年员工成本为3738.7万元,2023年同期为3708.6万元[132] - 2024年上半年融资租赁利息收入为3202.2万元,2023年同期为2304.3万元[129] - 2024年上半年售后回租利息收入为2.96427亿元,2023年同期为2.76908亿元[129] - 2024年上半年知识产权租赁收入为3741.6万元,2023年同期为3101.1万元[129] - 2024年上半年经营租赁收入为358.7万元,2023年同期无此项收入[12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开支合计6.854亿元,2023年同期为6.9188亿元[13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预期信用损失模型下确认的减值净额为3.0774亿元,2023年同期为3.0004亿元[135] - 2024年上半年当期中国企业所得税准备4.4323亿元,2023年同期为4.9544亿元;递延所得税产生暂时性差异1622万元,2023年同期为 - 6376万元[136]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根据归属于公司股东应占净利润1.373亿元及中期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13.333亿股计算,2023年同期净利润为1.31亿元[13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物业和设备账面价值4.8285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3.5965亿元[138] - 2024年6月30日最低应收融资租赁款一年以内为8.28335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7.47018亿元[139]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融资租赁款净额为13.17613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12.81523亿元[139] - 2024年6月30日应收售后回租交易款为83.77455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91.3044亿元[139] - 2024年6月30日应收知识产权租赁交易款为9.6102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11.58131亿元[139] - 2024年6月30日贷款及应收款项合计102.62468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112.07248亿元[13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贷款及应收款项合计10,262,468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1,207,248千元有所下降[140]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融资租赁款净额合计1,317,613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281,523千元[140] - 2024年6月30日贷款及应收款项账面价值为9,708,827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758,594千元[142] - 2024年6月30日贷款及应收款项减值损失准备合计393,620千元,较2024年1月1日的362,846千元有所增加[14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其他资产合计85,061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00,118千元有所下降[144] - 2024年6月30日可抵扣增值税为70,643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79,233千元[144] - 2024年6月30日预付账款为10,302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6,029千元[144] - 2024年6月30日应收关联方账款为3,693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3,683千元[144] - 2024年6月30日其他应收款为269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993千元[144]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中的其他资产
中关村科技租赁(01601)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3 20:40
财务业绩 - 2024年上半年收入约人民币423.6百万元,同比增长约6.3%[3] - 2024年上半年税前利润约人民币183.2百万元,同比增长约5.2%[4] - 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约人民币137.3百万元,同比增长约4.8%[5] - 公司上半年实现总收益人民币423.6百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3%[31] - 利息收入为人民币365.9百万元,占收益总额的86.4%,较上年同期增长10.5%[32,33] - 咨询费收入为人民币54.1百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9.7%[32,33] - 确认经营租赁收入人民币3.6百万元[32,33] - 利息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10.5%至人民币365.9百万元,占总收益的86.4%[35] - 咨询费收入下降19.7%至人民币54.1百万元,主要由于客户需求下降[44] - 其他净收益下降79.2%至人民币2.3百万元,主要由于投资收益及增值税加计抵减收益下降[63,65] - 经营开支较上年同期减少0.9%至人民币68.5百万元[6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实现收益423,564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3%[17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37,256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8%[180] - 公司每股收益为0.10元人民币,与上年同期持平[182] 资产负债情况 - 2024年6月30日资产总额约人民币11,489.3百万元,较2023年末下降约7.5%[6] - 2024年6月30日股东权益约人民币2,446.8百万元,较2023年末增长约1.9%[7] - 2024年6月30日资产负债率为78.7%[14] - 2024年6月30日不良资产率为1.8%[14] - 2024年6月30日撥備覆蓋率為204.5%[14] - 公司资产总额为人民币11,489.3百万元,较上年末减少7.5%[79] - 贷款及应收款项净额为人民币10,262.5百万元,较上年末减少8.4%[79] - 贷款及应收款项到期1年内的占比为62.3%[8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贷款及应收款项净额为人民币106.56亿元,不良资产率为1.8%[10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贷款及应收款项撥備覆蓋率为204.5%,较上年末上升19.9个百分点[10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及第三阶段的贷款及应收款项之预期信用损失率分别为0.4%、1.2%及41.7%[10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578.1百万元,受限制存款为人民币63.3百万元[10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余额为人民币1.6百万元,主要为经营租赁形成的应收款项[10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资产余额为人民币85.1百万元,主要为向供货商预付的设备款与待抵扣增值税进项税等[110] - 于报告期末,本集团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为人民币90.9百万元[112] - 于报告期末,本集团物业和设备余额为人民币48.3百万元[113] - 于报告期末,本集团对联营企业的投资余额为人民币327.0百万元[114] - 于报告期末,本集团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余额为人民币12.2百万元[115] - 于报告期末,本集团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余额为人民币1.3百万元[116] - 于报告期末,本集团无形资产余额为人民币19.0百万元[117] - 于报告期末,本集团负债总额为人民币9,042.4百万元,较上年末减少9.7%[118] - 于报告期末,本集团借款余额为人民币6,794.3百万元,较上年末减少8.3%[121][122][123] - 于报告期末,本集团流动借款占借款总额的66.3%,较上年末下降28.6%[125][126] - 于报告期末,本集团贸易及其他负债为人民币2,239.3百万元,较上年末下降13.5%[128]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非流动资产总额为4,500,129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5,216,328千人民币下降13.7%[186]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流动资产总额为6,989,139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7,198,545千人民币下降2.9%[188,189]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流动负债总额为5,871,828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7,918,104千人民币下降25.9%[190,191]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非流动负债总额为3,170,613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2,096,531千人民币增加51.2%[192,193]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股东权益总额为2,446,827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2,400,238千人民币增加1.9%[196,197] 资产质量管理 - 公司密切监控租赁资产质量,实施五级分类管理[89] - 正常类贷款及应收款项租金一直准时支付或逾期不超过30日[90] - 关注类贷款及应收款项存在不利因素可能会对公司收回全部租赁款项的能力产生负面影响[91] - 资产管理措施,包括促进产业聚焦、推动业务模式转型、发挥公司信用发现核心能力优势、大力推进产融结合业务[96] - 持续完善风控策略体系,优化资产管理组织方式及流程,提升资产管控能力[98] - 加强对逾期项目的复盘总
中关村科技租赁(01601)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17 16:30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2年11月,专注于为中国高成长的科创企业提供设备租赁、知识产权租赁、股权投资和产融结合解决方案[6] - 公司以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为双轮驱动,构建了独特的竞争优势,致力于人工智能、双碳、医疗健康、智能制造和消费升级行业[7] - 公司已为近2,200家科创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融资总额超过450亿元人民币,其中超过50家客户成功上市[9] - 公司将持续深耕产融结合,为科技创新赋能,促进金融和科技产业深度融合,为产业发展创造更大的价值,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10] 财务表现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收入总额为833,627千元,净利润为259,875千元[14]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资产总额为12,414,873千元,权益总额为2,400,238千元[14] - 公司2023年税前利润同比增长约15.0%,权益回报率同比提高约0.6个百分点[16] 业务发展 - 公司全年实现租赁投放额85.93亿元,新增客户数292家,业务持续增长[19] - 公司连续三年获得国家级赛事承办权,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20] - 公司控制资产不良率在1.7%水平,资产质量保持稳定[21] 融资业务 - 公司全年实现融资人民币94.85亿元,发行公司首单信用债,获得AA+主体信用评级[31] - 公司成功发行首期信用债超短期融资券、ABS、ABN等产品,实现了境内外资银行人民币银团贷款规模化融资[46] 资产负债情况 - 公司资产总额在2023年达到12,414,873千元,较2022年增长13.75%[38] - 公司负债总额为10,014,635千元,较2022年增长15.34%[38] - 每股净资产为1.80元,较2022年增长7.78%[38] - 公司资产负债率为80.7%,较2022年略有上升[38] 风险管理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第一、第二、第三阶段的贷款及应收款项预期信用损失率分别为0.4%、1.0%、47.2%,整体预期损失率提升至3.1%[129] 员工管理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共有141名员工,员工成本约为人民币94.9百万元[173][175] - 公司员工保持稳定,超过48.94%的员工在岗司龄在5年以上,未发生重大劳资纠纷[174] - 公司建立了灵活高效的员工薪酬激励计划,根据业绩和工作表现晋升员工,尚未采纳股权计划[176]
中关村科技租赁(01601)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15 22:03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收入约8.336亿元,较2022年的约7.431亿元增长约12.2%[1] - 2023年公司税前利润约3.462亿元,较2022年的约3.011亿元增长约15.0%[1] - 2023年公司年度利润约2.599亿元,较2022年的约2.261亿元增长约14.9%[1] - 2023年末公司资产总额约124.149亿元,较2022年末的约109.149亿元增长约13.7%[1] - 2023年末公司股东权益约24.002亿元,较2022年末的约22.204亿元增长约8.1%[1] - 2023年公司平均权益回报率为11.2%[1] - 2023年公司平均资产回报率为2.2%[1] - 董事会建议宣派2023年末期股息每股0.068元(含税)[1] - 2023年总收益833,627千元,2022年为743,146千元,其中2023年融资租赁利息收入49,312千元、售后回租利息收入575,840千元等[127] - 2023年其他净收入32,825千元,2022年为15,342千元,如2023年增值税加计扣除21,349千元等[128] - 2023年利息开支292,824千元,2022年为272,493千元,借款开支2023年为215,144千元等[129] - 2023年员工成本小计94,945千元,2022年为87,595千元,薪金、花红和津贴2023年为73,317千元等[130] - 2023年其他项目开支中自有设备折旧1,349千元,2022年为748千元等[130] - 2023年减值损失计提78,254千元,2022年为49,580千元,贷款及应收款项减值2023年为78,174千元等[130] - 2023年公司合并损益表内所得税开支为86,330千元,2022年为74,996千元[131] - 2023年董事和监事薪酬合计6,447千元,2022年为5,422千元[133][134] - 2023年五名最高薪人士中4人酬金总额为4,756千元,2022年3人酬金总额为3,885千元[135] - 2023年公司股东应占利润为259,875千元,2022年为226,104千元[135] - 2023年公司股东应占基本及稀释每股收益为0.19元,2022年为0.17元[135] - 2023年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股权投资税后金额为 - 57千元,2022年为235千元[136] - 2023年物业和设备成本为67,288千元,2022年为64,551千元[137] - 2023年物业和设备累计折旧为31,323千元,2022年为28,201千元[137] - 2023年物业和设备账面价值净额为35,965千元,2022年为36,350千元[137] - 2023年末无形资产成本34,039千元,累计摊销14,483千元,账面价值19,556千元,较2022年末分别增长20%、15%、23%[138] - 2023年12月31日,应收融资租赁款总额1,412,516千元,净额1,281,523千元,较2022年分别增长47%、46%[139] - 2023年12月31日,贷款及应收款项11,570,094千元,减值准备362,846千元,总计11,207,248千元,较2022年分别增长14%、27%、14%[139] - 2023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4,790,021千元,流动资产6,417,227千元,总计11,207,248千元,较2022年分别增长13%、15%、14%[140] - 2023年和2022年12月31日,分别约2,918.1百万元和3,219.9百万元贷款及应收款项净额抵押作为借款抵押品[140] - 2023年和2022年12月31日,分别约1,159.6百万元和1,427.9百万元贷款及应收款项净额抵押作为资产支持证券抵押品[141] - 2023年和2022年12月31日,分别约1,291.1百万元和1,203.9百万元贷款及应收款项净额抵押作为资产支持票据抵押品[14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承租人保证金为1,318.3百万元,较2022年增长9%[143] - 2023年,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非上市股权证券为12,224千元,较2022年减少0.6%,收取股息0.2百万元[145] - 2023年和2022年合并财务报表中个别非重要关联方的账面总额分别为264,525千元、190,689千元,集团在该等联营公司中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份额总额分别为21,910千元、15,136千元[147] - 2023年和2022年其他资产总计分别为100,118千元、42,311千元,其中2023年增值税79,233千元、预付账款16,029千元等[147] - 2023年末和2022年末应交所得税分别为14,142千元、18,142千元,年度所得税准备分别为103,009千元、84,279千元[148] - 2023年12月31日和2022年12月31日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总计分别为92,540千元、75,843千元[148] - 2023年12月31日和2022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均为银行存款,分别为635,263千元、634,987千元[148] - 2023年1月1日融资活动产生的负债总计6,446,353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7,472,349千元,借款所得款项8,284,458千元,偿还借款7,263,866千元[149] - 2022年1月1日融资活动产生的负债总计5,429,754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6,446,353千元,借款所得款项6,023,675千元,偿还借款5,000,091千元[149] - 2023年12月31日租赁总现金流出为15,317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19,507千元[150] - 2023年12月31日借款总额为7,412,648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6,395,235千元[150] - 2023年12月31日应还借款一年內为6,302,429千元,一年后两年内为813,615千元,两年后五年内为296,604千元[159] - 2023年12月31日借款合同利率范围为2.60%-4.75%,2022年12月31日为3.65%-4.75%[159] - 2023年12月31日贸易及其他流动负债为1,601,533千元,非流动负债为986,312千元,总计2,587,845千元[159] - 2022年12月31日贸易及其他流动负债为1,263,411千元,非流动负债为1,017,687千元,总计2,281,098千元[159] - 信贷承诺准备2023年1月1日余额为36.4万元,计提8万元,12月31日余额为44.4万元;2022年1月1日余额为3万元,计提33.4万元,12月31日余额为36.4万元[160] - 租赁负债2023年12月31日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为2000.2万元,付款额总额为2092.5万元;2022年12月31日现值为3260.3万元,总额为3474.7万元[160] - 2022年权益总额从年初的20.53955亿元增至年末的22.20256亿元,2023年增至23.99958亿元[161] - 2024年公司拟向权益股东分配现金利润9067万元,2022年为8000万元[170] - 2023年核准和派发的上一财年末期股息为8000万元,2022年为6000万元[171] - 2023年股票增值权产生负债账面总额为0千元,2022年为646千元[175]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最大信用风险总计1.2256114亿元,2022年为1.0801316亿元[182] - 2023年12月31日贷款及应收款项总净额中1.03%来自最大客户,2022年为1.51%[183] - 2023年12月31日贷款及应收款项总净额中5.27%来自五大客户,2022年为5.52%[183] - 2023年末贷款及应收款项总额为124.63亿元,较2022年末的108.73亿元增长[192] - 2023年末贷款及应收款项整体预期信用损失率为3.14%,高于2022年的2.82%[192] - 2023年12个月预期信用损失余额为10.80亿元,高于2022年的9.56亿元[193] - 利率整体上升或下降100个基点,2023年对公司保留利润的潜在影响为±740.9万元[198] - 2023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35亿元[198] - 2023年末借款总额为74.23亿元[198] - 2023年末金融资产总值为131.63亿元,金融负债总额为97.79亿元,敞口净额为33.83亿元[198] - 2022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34,987千元人民币[199] - 2022年12月31日已抵押及受限制存款为53,754千元人民币[199] - 2022年12月31日贷款及应收款项总计10,872,502千元人民币[199] - 2022年12月31日金融资产总值为11,614,974千元人民币[199] - 2022年12月31日借款总计6,402,202千元人民币[199] - 2022年12月31日金融负债总额为8,593,416千元人民币[199] - 2022年12月31日敞口净额为3,021,558千元人民币[199] - 2023年12月31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为12,224千元人民币[200] - 2023年12月31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为1,317千元人民币[200] - 2022年12月31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合计为33,181千元人民币[200] 各业务线收入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利息收入为6.91933亿元,2022年为6.13397亿元[2] - 2023年咨询费收入为1.41662亿元,2022年为1.29749亿元[2] 公司现金流量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 635,563千元,2022年为 - 670,902千元[8] - 2023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 46,270千元,2022年为 - 68,217千元[8] - 2023年借款所得款项为8,284,458千元,2022年为6,023,675千元[9] - 2023年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682,108千元,2022年为723,935千元[9]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276千元,2022年为 - 15,176千元[9] - 2023年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34,987千元,年末为635,263千元;2022年初为650,163千元,年末为634,987千元[9] 公司历史沿革 - 公司于2019年8月16日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并更名,2020年1月21日H股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10] - 公司2012年成立,注册资本5亿元,2017年增资500万元,注册资本增至10亿元[161][162] - 2020年公司发行3.33334亿股H股,扣除费用后所得净额约4.117亿元,分别计入股本和资本公积[163][165] 会计政策相关 - 公司本会计期间采纳《国际会计准则第8号》《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准则[18] - 公司于2022年1月1日开始采用修订准则并确认与租赁相关的递延税[21] - 会计政策变更对现金流量及每股收益未产生重大影响[22] 资产折旧及使用年限相关 - 以经营租赁租出的机器
中关村科技租赁(01601)与北京威联德骨科订立融资租赁协议
智通财经· 2023-12-23 03:12
文章核心观点 中关村科技租赁与北京威联德骨科技术有限公司订立融资租赁协议,预期为公司带来稳定收入及现金流 [1][3] 分组1:融资租赁协议基本信息 - 2023年12月22日公司作为出租人与承租人北京威联德骨科技术有限公司订立融资租赁协议I和II [1] - 出租人购入承租人自有租赁资产I和II,转让价款分别为5001.38万元及5032.41万元 [1] - 出租人将租赁资产I及II租回给承租人,租赁期为24个月,总租赁款项均为5432.59万元,包括本金5000万元及利息收入(含增值税)432.59万元 [1] 分组2:租赁资产情况 - 租赁资产I为骨科临床业务项下相关生产设备,账面净值约为5001.38万元 [2] - 租赁资产II为骨科植入业务项下相关生产设备,账面净值约为5032.41万元 [2] 分组3:业务影响 - 公司主要业务为向客户提供融资租赁及咨询服务,订立协议为日常及一般业务 [3] - 订立协议预期将为公司带来稳定收入及现金流 [3]
中关村科技租赁(01601)与郑州沃特节能科技就高压辊磨机订立融资租赁协议
智通财经· 2023-12-20 04:59
核心观点 - 中关村科技租赁与郑州沃特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订立融资租赁协议III,涉及高压辊磨机的租赁,总租赁款项为人民币2220.37万元,租赁期为36个月[1] 融资租赁协议详情 - 出租人将购入承租人自有租赁资产III,转让价款为人民币2000万元,并将租赁资产III租回给承租人[1] - 总租赁款项包括融资租赁本金为人民币2000万元及融资租赁利息收入(含增值税)为人民币220.37万元[1] - 租赁资产III为高压辊磨机,账面净值约为人民币2044.32万元[2] 公司利益与业务策略 - 订立融资租赁协议将在租赁期内为公司带来收入和利润,符合公司业务发展策略[3] - 融资租赁协议基于正常商业条款订立,董事认为融资租赁协议的条款属公平合理,并符合公司及其股东的整体利益[3]
中关村科技租赁(01601)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15 16:40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2年11月,专注为中国高成长科创企业提供金融服务[12] 员工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共有137名雇员,较2022年12月31日的132名有所增加[5] - 约100.0%的雇员拥有学士及学士以上学位,约64.23%的雇员拥有硕士及硕士以上学位[5] - 约19.7%的雇员拥有中级及中级以上职称,约5.1%的雇员拥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5] 行业趋势 - 租赁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智能制造、新能源、新基建等领域成转型和优化布局重要方向[23] 战略规划 - 上半年公司优化形成“1+2+3”战略体系,完成主体战略转型规划和价值管理规划[25] 业务成果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为2000余家科创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融资总量超400亿元[33] - 公司创新性构建基于客户成长因子的信用评价体系,能发现和识别早期高成长科创企业[32] - 公司开创了“中关村科技租赁发展模式”[33] - 2023年上半年新增融资租赁客户168位,新增合同299个[95] 财务数据 - 收入与利润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入总额39.84亿元,净利润1.31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3.63亿元和1.12亿元有所增长[35][36] - 上半年公司收入同比增长9.9%,税前利润同比增长16.6%[44]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总收益3.98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9%[71]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净利润1.3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1%[71] - 利息收入为3.31亿元,占收益总额的83.1%,较上年同期增长10.6%[71] - 2023年上半年咨询费收入6.74亿元,其中政策咨询费收入4.82亿元占比71.5%,管理和业务咨询费收入1.92亿元占比28.5%,较2022年同期均有增长[78] - 2023年上半年利息开支1.4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8.1%,主要因融资租赁业务增长加大融资力度且利息开支成本率下行[78] - 2023年上半年利息收入3.31亿元,利息收入净额1.87亿元,分别较2022年同期增长10.6%和12.6%[83] - 2023年上半年其他净收益1110万元,较去年同期上升63.2%,其中投资收益增长1808.1%[85][8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利润1.3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910万元,增幅17.1%,所得税实际税率为24.8%[89] - 2023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10元,较上年同期上升,因公司盈利能力增强[90] 财务数据 - 资产与负债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1116.85亿元,权益总额22.71亿元[35][3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资产负债率79.7%,较2022年同期的77.8%有所上升[35][3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不良资产率1.6%,拨备覆盖率183.5%[39] - 生息资产平均余额由上年同期的88.659亿元上升至102.579亿元,增幅15.7%[51] - 报告期内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为6.5%,较上年同期的6.8%下降0.3个百分点[51] - 咨询费收入由上年同期的6330万元增加6.6%至6740万元,占总收益的16.9%[52] - 借款利息开支成本率为3.8%,较上年同期减少[59] - 上半年融资租赁业务投放约36.91亿元,同比增长15.0%[69] - 2023年上半年借款合计平均余额为61.51亿元,利息开支为1.16亿元,利息开支成本率为3.8%,较2022年有所下降[102] - 报告期内,集团净利差为2.7%,净息差为3.8%,较上年同期均有所上升[105] - 报告期内,集团运营开支为692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020万元,增幅17.4%[110] - 报告期内,集团所得税开支为495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160万元,增幅30.6%[116] - 报告期末,集团资产总额为111.6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54亿元,增幅2.3%[120] - 报告期末,贷款及应收款项为100.9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77亿元,增幅2.8%[120] - 报告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占资产总额的5.7%,贷款及应收款项占资产总额的90.4%[120] - 报告期末,到期日在一年内的贷款及应收款项净额占集团贷款及应收款项净额的58.9%[124] - 报告期内,集团减值损失合计为3000.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1.2%[115] - 正常类资产占比94.8%,与年初基本持平[131] - 生息资产拨备从上年末的2.847亿元增加3000万元,至报告期末的3.147亿元[132]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余额为3040万元,主要为预付设备款与待抵扣增值税进项税等[136] - 物业和设备余额为2890万元,主要为使用权资产、员工办公设备和计算器[137]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余额为1230万元,为对北京中关村协同创新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战略股权投资[138] - 无形资产余额为1590万元,主要为用于业务运营和风险管理职能的软件[139] - 以人民币计价的借款为6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047亿元,增幅3.2%[141] - 流动借款占借款总额的61.2%,较上年末上升3.8%[144] - 贷款及应收款项净额为104.1138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0%[148] - 2023年6月30日贷款及应收款项净额为104.11388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3.0%[156] - 报告期末贷款及应收款项拨备覆盖率为183.5%,较上年末上升9.8个百分点[159] - 报告期末第一、二、三阶段预期损失率分别为0.3%、1.4%、53.8%,整体预期损失率由2.8%提高至3.0%[161] - 报告期末以人民币计价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36亿元,受限存款为0.762亿元[163] - 报告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为0.822亿元,对合营/联营企业投资余额为1.883亿元[164] - 报告期末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余额为0.015亿元[165] - 报告期末负债总额为88.97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026亿元,增幅2.3%,借款占比74.2%[167] - 报告期末权益总额为22.71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0.51亿元,增幅2.3%[172] - 报告期内资本开支为0.013亿元,用于业务运营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升级等[173] - 2023年6月30日借款为6599968千元,占负债总额74.2%,较2022年末增长3.2%[191]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负债为2286001千元,占负债总额25.7%,较2022年末上升0.2%[191] - 2023年6月30日应交所得税为11081千元,占负债总额0.1%,较2022年末降低38.9%[191] - 2023年6月30日负债总额为8897050千元,较2022年末增长2.3%[191] - 报告期末银行贷款余额为2977.0百万元,占借款总额45.1%,较上年末略有上升[194] - 报告期末向关联方借款余额占借款总额9.3%,较上年末有所降低[194] - 报告期末资产支持证券余额占借款总额45.6%,较上年末略有上升[194] - 报告期末贸易及其他负债合计为2286.0百万元,较上年末上升0.2%[196] 融资情况 - 上半年公司实现融资40.69亿元,借款利息开支成本率降至3.8%[45] - 报告期内首笔境内外资金融机构银团业务落地,银团贷款总额8.1亿元[194] - 报告期内发行两期资产证券化产品,募集资金14.8亿元[194] 风险管理 - 公司建立了审慎、高效、创新的风险管理体系,涵盖信用风险和利率风险管理[174] - 公司不断优化逾期项目催收及决策机制,不良资产处置能力显著提升[154] 未来展望 - 预计未来随着集团资本实力充实,租赁业务规模发展、数字化能力提升,客户规模将扩大,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将增强[119]
中关村科技租赁(01601)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18 21:56
财务表现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关村科技租赁股份有限公司收入约398.4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约9.9%[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关村科技租赁股份有限公司税前利润约174.2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约16.6%[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关村科技租赁股份有限公司期内利润约131.0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约17.1%[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中关村科技租赁股份有限公司资产总额约11,168.5百万人民币,较去年末增长约2.3%[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中关村科技租赁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权益约2,271.4百万人民币,较去年末增长约2.3%[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关村科技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平均权益回报率为11.7%[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关村科技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平均总资产回报率为2.4%[1] - 2023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36,012千元,较1月1日的634,987千元略有增加[8] - 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116,035千元,较去年同期的231,985千元下降[8] - 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45,814千元,较去年同期的7,436千元增加[8] - 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71,243千元,较去年同期的419,545千元增加[8] 公司业务 - 公司主要业务为向客户提供融资租赁服务和相关咨询服务,收入主要来源于融资租赁利息收入和售后回租利息收入[20] - 公司其他净收入主要包括投资收益、增值税加计抵减、存款利息和政府补助,政府补助主要用于奖励为特定地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公司[21] 资产负债情况 - 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非流动资产总额为4,258,433千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0.9%[29] - 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最低应收融资租赁款现值为825,878千元,较去年同期减少了5.7%[30] - 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贷款及应收款项减值损失准备为314,676千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0.6%[30] - 公司负债结构中,非流动负债为2,562,904人民币千元,流动负债为4,037,064人民币千元[33] - 公司贸易及其他负债中,应付票据为588,795人民币千元,承租人保证金为464,308人民币千元[34] 股本及股东权益 - 公司股本历经多次增资,目前注册资本为10.0亿人民币[35] - 公司在2019年8月16日转为股份公司,更名为中关村科技租赁股份有限公司[36] - 公司在2020年1月21日在香港证券交易所公开发行333,334,000股H股,募集资金净额约为411.7百万人民币[37] 风险管理 - 公司建立了富有创新的风险管理体系,主要面临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外汇风险[119] - 信用风险管理包括严格的客户准入和科学的信用评价体系,以降低信用风险[120][121] - 全面的尽职调查体系对科技小微主体进行评价,以深度挖掘具有发展潜力的小微客户[123] - 公司通过多种方式的尽职调查,对承租人的基本情况、财务表现、信用记录进行深入分析[125] - 公司采用多人决策和专业化决策确保项目审批的严谨性和科学性[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