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循科技(01640)

搜索文档
千循科技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5146.9万元 同比大幅增加859.17%
智通财经· 2025-08-27 20:33
千循科技(01640)发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业绩,该集团期内取得收入6.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 864.17%;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5146.9万元,同比增加859.17%;每股基本盈利9.19分。 公告称,收入爆发式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于2024年8月收购的二手电子产品电子商务业务,于报告期内 确认收入约人民币6.26亿元。 2025年将是集团"战略换轨"的关键一年。集团计划短期以二手电子商务业务的高增长对冲广告业务疲 软,稳住基本盘;中期通过优化供应链及使用AI技术实现成本重构与效率跃升;长期构建"技术+供应链 +金融"三角壁垒,成为循环经济标杆级企业。 千循科技在二手3C电商业务领域积极创新,通过线上平台回收、渠道自助机回收、城市运营中心自营 门店回收等多元化的回收渠道,实现了二手3C产品的高效回收。千循优选城市运营中心正式运营3个 月,已经完成模型测试,单月现金流、净利润回正。同时,借助先进的AI技术和SaaS平台"分毫云",千 循科技为二手数码交易提供精准报价、智能同售、库存管理等一站式服务,极大地提升了交易效率与周 转效率。 作为集团多元化收入基础及拓展新市场的策略努力的一部分,集团在 ...
千循科技(01640)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7 20:14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完 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依賴該等內 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Qian Xun Technology Limited 千循科技有限公司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1640)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中期業績公告 千循科技有限公司(「本公司」)董事(「董事」)會(「董事會」)欣然宣佈本公司及其附屬公司(統稱「本集 團」)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回顧期」)未經審核綜合中期業績,連同2024年同期的比較數字如 下: 1 中期簡明綜合損益及其他全面收入表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 | | | 截至6月30日止六個月 | | | --- | --- | --- | --- | | | | 2025年 | 2024年 | | | 附註 | 人民幣千元 | 人民幣千元 | | | | (未經審核) | (未經審核) | | 收入 | 4 | 647,384 | 67,144 | | 收入成本 | | (619,750) | (6 ...
千循科技(01640)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8-13 12:01
配售股份及资金用途 - 配售股份数量为80,000,000股,配售价每股0.50港元[4] - 配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为39,400,000港元[4] - 所得款项净额中约23.60百万港元用于偿还银行借款[4] - 所得款项净额余下约15.8百万港元用作集团一般营运资金[4] - 所有所得款项已按拟定用途动用[4]
千循科技(01640) - 正面盈利预告
2025-07-31 19:01
业绩总结 - 预计2025年上半年除税后纯利4960 - 5360万元,去年同期540万元[3] - 预计2025年上半年收入不少于6.4亿元,较去年增853.8%[3] - 2024年8月收购业务确认收入不少于6.2亿元[3] - 预计2025年上半年有终止合并附属公司非经常性收益[3]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年8月底前刊发中期业绩公告[4]
恒生指数早盘跌1.11% CRO板块延续强势
智通财经· 2025-07-25 12:11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下跌1 11%至25383点 下跌284点 恒生科技指数下跌1 69% 早盘成交额达1510亿港元 [1] 医疗器械行业 - 国家药品集采政策明确反内卷 机构看好行业拐点机会 爱康医疗上涨7 93% 威高股份上涨4 37% [1] - 永胜医疗盈喜后涨幅超27% 销售订单增加带动收入上升 预计中期纯利同比增加超50% [2] - 归创通桥上涨2 6% 预计中期纯利同比增长66 9% 公司积极拥抱集采并布局海外市场 [6] CRO及创新药行业 - CRO概念股延续涨势 创新药政策有望持续发力 康龙化成上涨8 4% 昭衍新药上涨5 7% 药明生物上涨4 5% [2] 消费品行业 - 农夫山泉上涨3 56% 创三年半新高 机构预计公司上半年收入增长高于市场预期 [3] 物流及港口行业 - 中远海运港口上涨超4% 中远海运集团拟加入收购长和港口资产 [5] 锂矿行业 - 锂矿供给端扰动消息频出 天齐锂业上涨3 6% [7] 免税行业 - 中国中免回落逾6% 海南免税细则待公布 机构称封关运作对离岛免税业务影响呈两面性 [7] 科技行业 - 千循科技再跌超3% 较前高回撤23% 余伟文近期提及避免稳定币过度炒作 [8] 包装印刷行业 - 吉宏股份上涨16% 两大主要业务表现亮眼 预计上半年纯利增长最多65% [4]
千循科技(01640)与爱租机开展合作 打造全球首个“3C租赁资产通证化”产品
智通财经网· 2025-07-15 19:28
战略合作与业务创新 - 千循科技与爱租机达成战略合作,将利用RWA及区块链技术打造全球首个"3C租赁资产通证化"产品,聚焦手机及平板电脑租赁领域 [1] - 合作旨在探索香港稳定币在二手3C电子产品贸易中的结算应用,拓展RWA业务创新 [1] - 公司此前通过申请虚拟资产交易牌照进入虚拟资产交易市场,此次合作将进一步创新资产运营模式 [1] 技术实现与产品设计 - 解决方案通过区块链智能合约将租赁设备所有权切割为数字通证,投资者可最低以百元认购并分享租金及增值收益 [2] - "分毫云AI助手"实时采集128项设备参数,通过AI算法生成动态估值确保通证与实体资产锚定 [2] - 爱租机引入"芝麻信用+设备健康度"双维度评估体系,资产池设备合格率需达100% [3] 商业模式与经济效益 - 通证质押可为租赁客户提供30%租金减免优惠,投资者通过二级市场获得流动性 [3] - 合作使资产周转率提升40%,获客成本降低25% [3] - 首期计划投入5-10万台设备构建资产池,预计年交易额达3-5亿元 [4] 行业影响与未来规划 - 首创"设备全生命周期NFT",将租赁、维修、回收数据上链,为循环经济提供可追溯价值载体 [4] - 合作被视为RWA技术在二手3C租赁领域的重要实践,有望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 [4] - 未来计划将模式复制到笔记本电脑、无人机等品类,构建"万物可租、租即通证"生态 [4]
千循科技(01640)与路华证券达成深度战略合作 共拓虚拟资产与实体产业融合新路径
智通财经网· 2025-07-11 20:50
战略合作协议 - 千循科技与路华证券在香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涉及虚拟资产交易牌照申请、RWA业务及稳定币结算支付等领域 [1] - 合作旨在拓展业务边界、增加收入来源及提升利润,同时为行业生态构建注入新动能 [1] - 合作内容包括创新手机及平板电脑租赁资产运营模式,优化资源机供应链交易流程 [1] 虚拟资产与实体产业融合 - 千循科技创始人认为虚拟资产与实体产业融合是未来重要趋势,路华证券的金融资源与公司技术实力互补 [2] - 香港作为全球最大海外数码集散中心,年交易规模超千亿港元,部分客户因Swift结算限制使用USDT,千循海外每年收到2亿港元USDT [2] - 业内专家评价此次合作实现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为虚拟资产与实体产业协同发展提供可借鉴模式 [2] 业务协同与市场潜力 - RWA业务合作将为投资者提供全新投资产品,同时激活手机及平板电脑租赁市场 [1] - 稳定币结算支付合作将增强公司在资源机供应链的竞争力,强化客户关系 [1] - 路华证券负责人强调虚拟资产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合规与安全是核心,双方将共同推进香港虚拟资产市场健康发展 [2]
千循科技(01640)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9 10:52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4年公司收益为356,833千元,同比下降5.8%;毛利为22,496千元,同比下降4.5%[4] - 2024年除税前亏损为123,060千元,同比增长283.7%;年内亏损为123,711千元,同比增长429.8%[4] - 2024年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为25.81分,同比增长339.7%[4] - 集团年内营业收益约3.568亿人民币,较上年约3.787亿人民币同比下降约5.8%[43][47] - 电视广告服务业务收益约3920万人民币,较上年约1.624亿人民币同比下降约75.9%[48] - 数字广告服务业务收益约5190万人民币,较上年约1.882亿人民币同比下降约72.4%[48] - 户外广告服务收益约1230万人民币,较上年约1800万人民币同比下降约31.7%[39][45][48] - 其他广告服务收益约420万人民币,较上年约1020万人民币同比下降约58.8%[41][45][60] - 集团毛利及毛利率分别约2250万人民币及约6.3%,上年分别约2360万人民币及约6.2%[51][56] - 集团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约760万人民币,较上年约340万人民币同比增长123.5%[52][57] - 集团财务成本约490万人民币,较去年约730万人民币下降32.9%[6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及全面开支总额约1.237亿人民币,上年约2350万人民币[50][55] - 报告期内公司亏损及全面开支总额约为1.237亿元,去年约为2340万元,主要因计提贸易应收账款亏损拨备增加[64][71] - 年内公司融资成本约为490万元,去年约为730万元,同比减少32.9%,因借款结构变化银行借款减少[68] - 年内公司金融资产及合约资产净额亏损拨备计提约为1.252亿元,去年约为4090万元,因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6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4年电视广告服务收益为39,228千元,同比下降75.8%;数字广告服务收益为51,926千元,同比下降72.4%[5] - 2024年户外广告服务收益为12,251千元,同比下降31.8%;其他广告服务收益为4,241千元,同比下降58.4%[5] - 2024年二手电子产品电子商务业务收益为246,160千元;提供SaaS服务收益为3,027千元[5] - 2024年8月公司完成收购二手电子产品交易服务平台“千循科技”,收购后二手电子产品销售营业额约2.462亿元,SaaS服务收入约300万元[14] - 2024年公司广告业务收入和毛利下滑,收购二手电子产品交易和服务平台“千循科技”后,确认销售二手电子产品营业额约2.462亿元及SaaS服务收入约300万元[18] - 2024年电视广告服务收益约为人民币3920万元[29][35] - 2024年数字广告服务收益约为人民币5190万元[31][37] - 2024年户外广告服务业务收益约为人民币1230万元[33] - 二手电子产品电商业务产生销售营业额约2.462亿人民币及SaaS服务收入约300万人民币[42][46][6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预计2025年广告业务前景改善,将继续与优质流量平台合作,利用AI技术实现精准广告效果[16] - 公司计划利用配售所得款项发展广告业务,拓展中国二手电子产品平台业务,以及亚太、北美和中东地区的二手电子产品供应链业务[17] - 公司计划短期以二手电商业务高增长对冲广告业务疲软,中期通过供应链及AI技术实现成本重构与效率跃升,长期构建“技术+供应链+金融”三角壁垒[23][25] - 2025年集团预计广告业务前景明朗,将拓展合作、降本增效,还将利用配售资金发展业务并开拓二手电子产品供应链业务[99][100][105] - 2025年公司计划短期以二手电商业务对冲广告业务疲软,中期实现成本重构与效率提升,长期构建三角壁垒成为循环经济标杆企业[108][114] 其他财务数据 - 2025年2月28日公司成功配售本金总额2.57亿港元的可换股债券,加强了财务状况[17] - 2025年2月28日,公司成功配售本金总额为2.57亿港元之可换股债券,增强财务状况并部署资金发展业务[20] - 2024年按配售价每股0.50港元配售最多8000万股配售股份,6月7日完成[77][82] - 2024年8月13日完成收购创领集团有限公司全部已发行股份,总代价8260万港元[79][84] - 2025年2月28日成功发行及配售本金总额2.5663亿港元的可换股债券,全部转换将发行9870.3846万股[86] - 2025年2月28日公司成功配售本金总额为2.5663亿港元的可换股债券,换股后将配发及发行98703846股换股股份,分别占公告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约17.63%及扩大后已发行股份总数约14.98%[91]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人民币3400万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人民币1790万元[9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总额约为人民币4.592亿元,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约为人民币1.538亿元,非控股权益约为人民币3万元[93] - 年内集团就收购事项的应付或然代价产生或然负债约人民币2880万元[95] - 集团资产负债比率由2023年12月31日约81.5%下降至2024年12月31日约53.3%[96][102] 新产品推出 - 2025年3月,公司正式推出基于DeepSeek研发的行业首款二手3C智能决策引擎“分毫云AI助手”[21][25] - 2025年3月集团推出基于DeepSeek的二手3C智能决策引擎“分毫云AI助手”,提供全链条智能化AI服务[101][106][107][114] 公司股权及法律问题 - 2025年2月部分中国附属公司法定代表人被擅自变更,除领育(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外已恢复控制,该公司股权被秘密出售[110][111][112] - 公司已聘请法律顾问处理领育(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股权追回事宜,其股权已多次转让使法律程序复杂化[113] - 2025年2月7日前后,公司发现内地附属公司法定代表人未经授权变更,除领育北京外已恢复控制权,领育北京所有权于2月19日被秘密出售[116] - 领育北京股权经过三次转让,增加了公司追回股权的法律程序难度[117] - 2025年3月21日,北京瑞诚对王女士提起的法律诉讼被北京朝阳法院受理,案号为(2025)京0105民初49583号[118][12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领育北京净负债约为人民币45,345,000元[120][125] 公司治理与人员变动 - 孙常鹏38岁,2024年6月21日任公司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有丰富投资管理经验[129][130] - 冷学军42岁,负责集团财务事宜,2019年4月29日调任执行董事,有超10年广告行业经验[129][131] - 牛忠杰55岁,2024年6月21日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是审计和薪酬委员会成员[132] - 牛鍾洁先生55岁,2024年6月21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审核委员会及薪酬委员会成员[135] - 林藹茵女士50岁,2024年9月3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审核委员会主席及提名委员会成员[137] - 黃誠思先生50岁,2024年9月3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薪酬委员会主席、审核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成员[139] - 余健文先生52岁,于2024年9月3日获委任为公司公司秘书,有超26年财务等相关服务经验,现为网誉科技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兼公司秘书[145][146][147][148] - 除企业管治守则的守则条文第二部分的C.2.1外,公司于报告期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载守则条文[152][157] - 公司已采纳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行为守则,董事确认报告期遵守规定准则[153][158] - 董事会由2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成员间无重要或相关关系[159][163] - 孙长鹏自2025年3月1日起任董事会主席,公司未任命首席执行官,日常管理由执行董事负责[161] - 孙常鹏自2025年3月1日起担任董事会主席,公司未委任行政总裁,日常管理由执行董事领导[164] - 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代表超过三分之一的董事会人数,任期三年,每三年至少轮值退任一次[167][171] - 董事会负责集团整体领导、战略决策和业务监督,已将日常管理和运营权委托给高级管理层[172] - 董事会成立审计、薪酬和提名三个委员会,负责特定事务监督[172] - 企业管治守则规定每年至少举行四次董事会会议,约每季一次[174][179] - 公司定期举行董事会会议,定期会议提前不少于十四天通知,委员会会议提前七天通知[175][179] - 议程及董事会文件在会议前至少三天寄发给董事或委员会成员[175][179] - 董事会和委员会会议记录详细,草稿在会后合理时间内发送给董事供其提出修改[180] - 董事会会议记录可供董事查阅[180] - 董事会认为公司已形成充分权力制衡和保障措施,将定期检讨架构并适时变动[166][170] - 公司于2024年6月6日举行股东周年大会,报告期内举行十次董事会会议[182][184] - 王欣等多位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和股东大会,如王欣出席董事会会议10/10次、股东大会1/1次[182][184] - 董事会负责履行企业管治守则第二部分条文A.2.1条所载职能[185][190] - 公司董事会下设审计、薪酬和提名三个委员会[186][191] - 审计委员会由林蔼茵等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林蔼茵任主席[187][192] - 审计委员会主要职责是审查监督公司财务报告等,书面职权范围可在联交所和公司网站查阅[188][193][194] - 公司审计委员会职权范围符合企业管治守则第二部分守则条文D.3.3(e)(i)条规定[189][194] - 公司全面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第二部分守则条文C.5.1条,大致按季度每年召开至少四次董事会会议[181][183] - 报告期内董事会在定期会议检讨董事及高管培训等多项事宜[181][183] - 截至年报日期,董事会成员已审阅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情况及披露[181][183] - 报告期内举行三次审核委员会会议[195][197] - 林蔼茵、牛钟洁、黄诚思出席审核委员会会议的比例为100%[195][197] - 李雪、侯思明、吴科出席审核委员会会议的比例为100%[195][197] - 公司薪酬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196][198] - 报告期内举行一次薪酬委员会会议[199] - 吴科、王欣、侯思明出席薪酬委员会会议的比例为100%[199] - 审核委员会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12月31日经审核年度财报及2024年6月30日未经审核中期财报[195][197] - 审核委员会对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以及监察审计流程进行年度检讨[195][197] - 薪酬委员会职责包括向董事会建议董事和高管薪酬政策等[199] - 薪酬委员会书面职权范围可在证券交易所和公司网站获取[200]
千循科技(01640)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31 20:2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9年1月15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11月12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7] - 公告日期为2025年3月31日[90] - 公司执行董事为孙常鹏先生及冷学军先生[90]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林蔼茵女士、黄诚思先生及牛钟洁先生[90] - 千循科技有限公司主席兼执行董事为孙常鹏[8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收益为356,83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378,707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约5.77%[4] - 2024年毛利为22,496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3,565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约4.53%[4] - 2024年除税前亏损为123,060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32,069千元人民币,亏损扩大约283.73%[4] - 2024年本年度亏损及全面开支总额为123,711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3,351千元人民币,亏损扩大约430.65%[4] - 2024年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为25.81分人民币,2023年为5.87分人民币,亏损扩大约339.69%[4] - 2024年资产总值为459,186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575,656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约20.23%[5] - 2024年负债总额为305,389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392,883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约22.27%[6] - 2024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153,822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82,789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约15.84%[5]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123,702千元,2023年为23,471千元[28] - 2024年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479,344千股,2023年为400,000千股[28] - 2024年应收账款总计304,215千元,2023年为518,563千元[29] - 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总计97,873千元,2023年为195,476千元[31] - 2024年银行存款利息收入258千元,政府补助0千元,增值税的进项税额加计扣除0千元,出售一间附属公司之收益9,304千元,应付或然代价的公允价值变动 -2,412千元,其他446千元,总计7,596千元;2023年总计3,430千元[21]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亏损拨备计提80,240千元,其他应收款项及预付款项亏损拨备计提45,855千元,总计126,095千元;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亏损拨备计提49,572千元[23] - 2024年所得税开支651千元,2023年所得税抵免8,718千元[23] - 2024年总员工成本11,199千元,2023年为6,602千元[26] - 2024年公司营业收益约为人民币3.568亿元,2023年为约人民币3.787亿元,同比下降约5.8%[46]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及全面开支总额为1.237亿元,上年为2350万元[48] - 集团毛利和毛利率分别为2250万元和6.3%,上年分别为2360万元和6.2%[49] - 集团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为760万元,同比增长123.5%,主要来自出售附属公司收益[50] - 集团销售及营销开支为600万元,同比上涨130.8%,因员工差旅费增加[51] - 集团行政开支为1710万元,涨幅约108.5%,因员工人数增长[52] - 集团融资成本为490万元,同比减少32.9%,因借款结构变化银行借款减少[54] - 2024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账等为3.042亿元,较上年下降41.3%,因亏损拨备增加[59] - 2024年12月31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1.368亿元,同比下降35.1%[61]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人民币3400万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人民币1790万元[6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总额约为人民币4.592亿元,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约为人民币1.538亿元,非控股权益约为人民币30万元[68] - 集团的资产负债比率由2023年12月31日约81.5%下降至2024年12月31日约53.3%[71]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广告分部收益107,646千元,电子商务分部收益249,187千元,总计356,833千元;2023年广告分部收益378,707千元,总计378,707千元[14] - 2024年广告分部业绩亏损124,485千元,电子商务分部业绩盈利6,641千元,总计亏损117,844千元;2023年广告分部业绩亏损24,749千元,总计亏损24,749千元[14] - 2024年来自中国内地客户收益182,752千元,其他地区/国家收益174,081千元,总计356,833千元;2023年来自中国内地客户收益378,707千元[15] - 2024年客户A1收益75,536千元、客户B1收益52,456千元、客户C2收益44,314千元、客户D1收益36,811千元;2023年客户C2收益117,547千元[17] - 自2024年8月收购二手电子产品交易和服务平台“千循科技”以来,公司确认销售二手电子产品营业额约人民币2.462亿元及SaaS服务收入约人民币300万元[38] - 2024年电视广告服务收益约为人民币3920万元[39] - 2024年数字广告服务收益约为人民币5190万元[40] - 2024年户外广告服务业务收益约为人民币1230万元[42] - 2024年其他广告服务收益约为人民币420万元[44] - 2024年二手电子产品电商业务产生销售二手电子产品营业额约人民币2.462亿元及SaaS服务收入约人民币300万元,确认分部溢利金额约人民币660万元[45] - 电视、数字、户外和其他广告服务收益分别为3920万、5190万、1230万和420万元,同比下降75.9%、72.4%、31.7%和58.8%[47][53] 公司业务发展与收购事项 - 公司年内通过收购附属公司建立全新电子商务业务线[8] - 2024年7月24日公司签订协议收购千循国际100%股权,8月13日完成收购[32] - 千循国际按公允价值计量的可识别净资产总额为17,694千元,收购产生商誉67,477千元,代价总额85,171千元[34] - 收购千循国际支付代价中,已发行股份按公允价值为58,786千元,应付或然代价为26,385千元[34] - 公司成功发行及配售本金总额为2.5663亿港元(约合人民币2.36767亿元)的可换股债券,行使换股权后将配发及发行9870.3846万股转换股份,分别占公告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约17.63%及扩大后已发行股份总数约14.98%[35] - 2025年2月28日成功发行配售2.5663亿港元可换股债券,换股后相当于已发行股份17.63%及扩大后14.98%[66] - 2025年2月28日公司成功配售本金总额为2.57亿港元之可换股债券[74] - 2025年3月集团正式推出基于全球领先AI大模型DeepSeek研发的行业首款二手3C智能决策引擎「分毫云AI助手」[74] 公司法律与合规事项 - 2025年2月7日前后,公司发现数间内地附属公司法定代表人未经授权变更,除领育北京外已恢复控制权,领育北京所有权益于2月19日被秘密出售[77] - 2025年3月21日,北京瑞诚就王女士涉嫌不当行为对其提起的法律诉讼获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正式受理[79] 税务相关信息 - 西藏萬美2018 - 2030年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5%[24] - 合资格集团实体首200万港元溢利按8.25%税率缴税,超200万港元部分按16.5%税率缴税,不符合的按16.5%统一税率缴税[25] 其他信息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及其他准则修订本将于2027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预期影响未来损益表呈列及披露[11] - 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超90%非流动资产位于中国[1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一间间接全资中国附属公司负债净额约为人民币4534.5万元,其全部权益未经董事会批准已转让[36] - 年内集团就收购事项的应付或然代价产生或然负债约人民币2880万元[70] - 领育北京于2024年12月31日的负债净额约为人民币4534.5万元[80] - 公司于报告期间一直维持联交所证券上市规则规定的最低公众持股量25%[81]
千循科技(01640)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7 17:17
中国经济和广告市场表现 - 中国经济在2024年上半年持续呈现强劲复苏态势,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0%[8] - 中国广告市场整体呈现稳定增长态势,上半年同比增长2.7%[8] - 6月广告开支同比增长1.6%,进一步强化上半年增长势头[8] - 2024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实现5.0%的同比增长[12] - 2024年上半年广告市场整体表现出穩步增長態勢,同比增長達到2.7%[12] 广告主的市场表现 - 广告主更加注重广告投放效果和投资回报率,优化内部管理提升核心竞争力[10] - 广告主积极构建更加健康、透明、积极的市场生态,提升整体市场信心[10] 公司的业务表现 - 电视广告的品牌价值塑造能力受到广告主的广泛认可[14] - 公司整合优势,将电视广告业务转化升级至更加深入化的全方位传播服务[17] - 公司减少了对数字广告投放力度,加强互联网综艺内容的传播服务[18,19] - 公司持续加强并完善户外广告领域的市场深耕,为客户提供多样性场景以及场景整合传播解决方案[20] - 户外广告业务实现了显著增长,收益约为人民币12.3百万元[22] - 电视广告服务业务收益约为人民币16.3百万元[15] - 数字广告服务业务收益约为人民币17.9百万元[19] - 集团其他广告服务业务收益大幅增加约6,800%至人民幣20.7百萬元[37] - 集团戶外廣告服務業務收益增加53.8%至人民幣12.3百萬元[29] - 集團整體收益大幅下降約69.2%至人民幣67.1百萬元[30] - 集團電視廣告服務和數字廣告服務收益分別下降83.6%和83.8%[27][28] 公司的财务表现 - 集團毛利率上升至7.4%[38] - 集團行政開支增加32.7%主要由於行業服務費上升[41] - 集團融資成本增加11.1%至人民幣2.7百萬元[42] - 集團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及全面收益總額增加至人民幣5.4百萬元[37] - 集團其他收入、收益及虧損大幅下降93.0%主要由於稅收優惠政策取消[39] - 本集團撥回金融資產減值虧損約人民幣13.3百萬元[43] - 本集團所得稅開支約為人民幣4.2百萬元[43] - 本集團溢利及全面收益總額約為人民幣5.4百萬元[43] - 本集團遞延稅項資產較2023年12月31日下降約25.0%[43] - 本集團貿易應收賬款、預付款及其他應收賬款較2023年12月31日上升5.6%[43] - 本集團合約資產較2023年12月31日下降100%[43] - 本集團貿易及其他應付款項較2023年12月31日增加12.6%[49] - 本集團於2024年6月30日的銀行結餘及現金約為人民幣37.6百萬元[51] - 本集團出售上海凱倫廣告有限公司全部股權[47] - 本集团的资产负债比率由2023年12月31日的约81.5%下降至2024年6月30日的约49.0%,主要是由于回顾期内银行贷款减少[52] - 报告期内,本公司并无抵押任何固定资产作为借款担保[52] - 回顾期内,本集团并无任何其他重大资本支出和重大或然负债[52] - 本集团的核心交易以人民幣进行,经营业务的现金流量或流动资金受汇率波动影响有限,目前未从事外汇对冲活动[52] - 本集团面临银行结余及现金的现行市场利率波动导致的现金流量利率风险,但并无利率对冲政策[52] 人力资源管理 - 本集团为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为高管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包括薪资、绩效奖金、退休福利和长期激励计划[54] - 于2024年6月30日,本集团共有29名全职员工,较2023年6月30日减少1名,相关员工成本约为人民幣2.0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5.0%[55] 公司的收购与战略 - 本集团于2024年7月24日收购了创领集团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交易已于2024年8月13日完成[56] - 本集团将保持谨慎乐观的战略视野,精准把握市场机遇,持续优化业务结构,提升内容营销和整合传播的核心竞争力[59][60] - 本集团将深化电视广告业务的优势,同时加强互联网广告及营销服务能力,为客户提供全面的数字营销解决方案[61][62] - 集团将持续深化对多变市场环境的认知与洞察,加快业务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步伐[63] - 集团将积极拓展并扩大其互联网综艺整合营销业务版图,通过创新驱动,不断提升服务品质与效率[63] - 集团将维护并深化电视传播与内容营销传播的核心竞争优势,持续优化营销策略与媒体产品组合[63] - 集团将进一步强化互联网综艺内容的传播服务,通过创新互联网数字内容整合营销策略,不断提升互联网整合服务能力[63] - 集团将积极利用新技术探索新媒体广告形式,勇于创新,敢于突破,不断拓展广告新业务领域[66] - 集团将不遺余力地致力于提升營運效率,通過精細化管理、技術創新與流程優化等手段,不斷降低成本、提升服務質量與響應速度[65] - 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