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丰工业电子(01710)

搜索文档
致丰工业电子(01710)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4-21 17:0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1983年,是电子制造服务供应商,办事处在香港、爱尔兰及泰国,生产设施在中国、爱尔兰及泰国[11][12] - 公司主要附属公司致丰工程有限公司为香港首间取得工业4.0 1i级证书的工业电子供应商[11][12] - 股份代号为1710,每手买卖单位为4,000股[29][33] - 公司网站为http://www.trio-ieg.com,香港联合交易所网站为www.hkexnews.hk [27][31] 财报时间信息 - 财政年度结算日为2021年12月31日[27][31] - 公布全年业绩时间为2022年3月24日[27][31] - 年度报告及可持续发展报告上载网站时间为2022年4月21日[27][31] - 年度报告寄发日期为2022年4月22日[27][31] - 股东周年大会时间为2022年5月27日[27][31] 公司市值信息 - 于2021年12月31日的市值为1.72亿港元[29][33]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收益为744,067千港元,较2020年的701,699千港元增长6.0%[38] - 2021年毛利为139,329千港元,较2020年的182,487千港元下降23.6%[38] - 2021年除所得税前亏损15,495千港元,较2020年的溢利37,695千港元下降141.1%[38] - 2021年年内亏损10,584千港元,较2020年的溢利28,881千港元下降136.6%[38] - 2021年每股亏损1.06港仙,较2020年的每股盈利2.89港仙下降136.7%[38] - 2020年每股末期股息1.20港仙,中期股息0.80港仙,全年共2.00港仙,2021年无股息[38] - 2021年毛利率为8.9%,净利率为 - 1.4%;2020年毛利率为26.0%,净利率为4.1%[48] - 2021年流动比率为2.1倍,速动比率为1.1倍;2020年流动比率为2.8倍,速动比率为2.0倍[48] - 公司2021财年经营业绩未如理想,虽收益有6.0%的轻微增长,但业绩净额录得亏损1060万港元,上一年度则为溢利2890万港元[51][54] - 2021财年公司收益从2020财年的7.017亿港元增加6.0%至7.441亿港元[125][128][133][134] - 2021财年毛利率为18.7%,较2020年减少7.3个百分点[125][128] - 2021财年公司亏损1060万港元,2020年同期为溢利2890万港元[125][128] - 2021财年销售成本从2020财年的5.192亿港元增至6.047亿港元,增加16.5%[142][146] - 2021财年毛利为1.393亿港元,较2020年减少23.7%[143][146] - 2021财年毛利率从2020财年的26.0%减少7.3个百分点至18.7%[143][146] - 2021财年其他收入净额为320万港元,较2020财年减少8.0%[144][147] - 2021财年因COVID - 19宽减措施获政府补助减少270万港元[144][147] - 2021财年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账的金融资产产生公平值亏损净额50万港元[144][147] - 销售及分销费用由2020财年的1310万港元增加23.2%至2021财年的1610万港元[145][149] - 行政开支从2020财年的1.219亿港元增长6.7%至2021财年的1.301亿港元[150] - 其他经营开支净额从2020财年的670万港元减少27.1%至2021财年的490万港元[150] - 财务开支净额从2020财年的650万港元增加6.1%至2021财年的680万港元[150] - 2021财年所得税抵免为490万港元[150] - 公司2021财年亏损1060万港元,2020财年盈利2890万港元[15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净资产为2.654亿港元,2020年为2.923亿港元[153][15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现金及银行结余(含受限银行存款)为6890万港元,2020年为1.054亿港元[153][156] - 公司流动比率从2020年12月31日的2.8倍降至2021年12月31日的2.1倍[153][15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比率不适用于公司,2020年也不适用[153][156] - 2021年公司确认衍生金融工具收益80万港元,2020年为零[15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借款为1040万港元,2020年为880万港元[15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的13.3%来自最大客户,2020年为21.2% [163][16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的72.2%来自五大客户,2020年为62.4% [163][16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已订约但未发生的物业、厂房及设备资本开支为4.2万港元,2020年为147.3万港元[169]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不可撤销租赁合约未来租赁付款约为1.36473亿港元,2020年为零[169]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为10亿股,2020年为10亿股[169] - 2021财年公司资本结构无变动,股本仅包括普通股[169] - 2021财年公司无重大投资、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等事项,2020年也无[169]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2020年也无[169]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账的金融资产为910万港元(2020年:880万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为2490万港元(2020年:2170万港元),银行存款为610万港元(2020年:610万港元)已抵押作为银行借款担保[174][179]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员工总数约为1500名(2020年:约1500名)[175][180] - 2021财年,公司雇员福利开支总额(包括董事酬金)为1.79亿港元(2020年:1.615亿港元)[176][182] - 2021财年,购股期权计划无购股期权授出、行使或失效,截至2021年12月31日,无尚未行使购股期权(2020年:无)[177][182]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财年机电产品收益为3.315亿港元,较2020年上升2.6%[133][134] - 2021财年智能售卖系统收益较2020年增加2270万港元[133][134] - 2021财年欧洲地区收益6.16288亿港元,占比82.8%;2020年为5.53381亿港元,占比78.9%[136] - 2021财年北美地区收益9169.8万港元,占比12.3%;2020年为1.0159亿港元,占比14.5%[136] - 2021财年中国(包括香港)地区收益2524.6万港元,占比3.4%;2020年为3079.6万港元,占比4.4%[136] - 2021财年东南亚地区收益307.4万港元,占比0.4%;2020年为976.3万港元,占比1.4%[136] - 2021财年其他地区收益776.1万港元,占比1.1%;2020年为616.9万港元,占比0.8%[136] - 欧洲和北美在2021财年和2020财年分别合计占公司总收益的95.1%和93.4%[138][139] - 2021财年欧洲市场收益较2020年增加11.4%[138][139] - 2021财年北美和中国市场收益分别减少9.7%和18.0%[138][139] 业绩影响因素 - 供应链严重干扰是影响公司2021年业绩的主要因素,虽第四季度略有改善,但管理层来年仍持审慎态度[52][53][55] - 2021财年公司生产材料成本大幅飙升,与主要客户有补偿安排,但成本上升超一定范围需自行承担[58][59] - 2021财年公司货运及运输费较2020年增加36.5%,两年收益水平仅有轻微差别[61][62] - 2021财年公司直接劳工成本较2020年上升23.1%,毛利率按相若百分比减少[64][67] - 2021财年人民币兑美元及港元汇率强势,公司整体营运开支及支出增加[65][68] - 2021年多数地区经济较2020年有所改善,主要市场强劲复苏,但2022年可能更困难[66][69] - 物料短缺、供应链中断及劳工成本增加致生产成本上升,打击公司盈利能力及订单履约[198] - 公司制定措施减低不利影响,但仍受限量供应的物料价格上涨影响[198] - 数波COVID - 19疫情及经济环境不明朗影响营商气氛,削弱客户对自动化检测设备需求[198] - 部分公司在项目开发上更保守,暂停资本投资[198] 公司未来展望 - 公司短期内利润表现难以强劲回升,但员工应对突发状况能力增强[74][75] - 公司现有未交付订单数量远高于2021年1月,来年有机会取得更佳收益[74][75] - 公司已订立目标,将尽快恢复营运表现,并与持份者合作确保一切向好[76][77] - 招股章程业务策略为持续扩展欧洲市场客户群并在中国、美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开拓新市场[197] - 尽管受疫情影响实体营销活动受限,但公司营销团队通过数码及虚拟方式开拓市场,成功接洽欧美相关客户,部分客户已下试运订单,未来一年有望批量生产[197] 公司治理与社会责任 - 环境、社会及管治是公司业务管理的首要任务之一[76][77] - 公司不断识别和管控经营活动的环境影响,力求将影响减至最低[187][192] - 公司严格遵守劳动法规,定期完善员工福利,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与供应商维持良好关系,2021财年与供应商无重大纠纷[188][189][193] - 2021财年,公司在各主要方面遵守香港及其他适用司法管辖区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上市规则和证券及期货条例规定[185][186][191] 公司人员信息 - 黎耀華66岁,2015年4月加入公司,2016年4月15日起任董事,负责公司企业及策略发展[78] - 戴良林74岁,1985年10月加入公司,2016年4月15日获委任为董事,有逾45年电子行业经验[81][85] - Joseph Mac Carthy 56岁,1996年3月加入公司,2016年4月15日获委任为董事,从事电子及磁性产品设计工程行业逾30年[83][86] - 冯镇中79岁,2017年2月1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电子行业有逾40年经验[90][93] - 黎耀华1978年11月获香港理工学院会计学高级文凭,1988年9月成为香港会计师公会资深会员[78] - 戴良林1965年3月从香港世界电机工程学校获得文凭,曾在1976年10月 - 1983年任职于嘉和工程有限公司[82][85] - Joseph Mac Carthy 1985年获爱尔兰沃特福德理工学院电子工程国家文凭,2020年11月获委任为销售及技术主管[84][86][88] - 冯镇中1968年7月获英国North - East Essex Technical College工程学高级文凭,1978年11月获香港大学工程学理学硕士学位[91][93] - 冯镇中1983年1月成为香港工程师学会会员,1971年7月成为英国生产工程师学会会员[91][93] - 冯镇中1970年6月 - 1974年12月任Transelectronics Ltd.生产部经理,2006 - 2008年为香港电器业协会秘书[92][93] - 张建荣67岁,2017年2月10日任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审核委员会主席等[96][99] - 张建荣1979年6月获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商学士,1986年5月及2015年2月分别成为香港会计师公会会员及英格兰及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公会资深会员[97][99] - 张建荣现担任霸王国际(1338)、安宁控股(128)、建鹏控股(1722)独立非执行董事,2019年9月义务加入自强服务中心任董事[101][105] - 黄福霖67岁,2017年2月10日任独立非执行董事,为薪酬委员会主席等,有逾30年财务等领域经验[102][105] - 黄福霖19
致丰工业电子(01710) - 2021 - 中期财报
2021-09-20 16:57
Trio Industrial Electronics Group Limited 致豐工業電子集團有限公司 (Incorporated in Hong Kong with limited liability) ( 於香港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 Trio Industrial Electronics Group Limited 致豐工業電子集團有限公司 Interim Report 2021 中期報告 Stock Code 股份代號 : 1710 2021 INTERIM REPORT 中期報告 CONTENTS 目錄 Financial Highlights 2 財務摘要 Corporate Information 5 公司資料 Information for our Investors 6 投資者參考資料 Chairman's Statement 7 主席報告 Management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9 管理層討論及分析 Independent Auditor's Review Report 26 獨立核數師審閱報告 Interim Condensed Consolidate ...
致丰工业电子(01710) - 2020 - 年度财报
2021-04-19 17:1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1983年,是电子制造服务供应商,办事处位于香港、爱尔兰、德国及泰国,生产设施设于中国、爱尔兰及泰国[16][18] - 公司主要附属公司致丰工程有限公司是香港首间取得工业4.0 1i级证书的工业电子供应商[16][18] - 公司产品线包括机电产品、开关电源、智能充电器及智能售卖系统[17][18] - 公司执行董事为黎耀华(主席)、戴良林(行政总裁)、Joseph Mac Carthy[20]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冯镇中、张建荣、黄福霖[20]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香港九龙红磡民裕街51号凯旋工商中心2期5楼J室[20] - 公司网站为www.trio - ieg.com[20] - 公司审核委员会主席为张建荣,成员为冯镇中、黄福霖[20] - 公司薪酬委员会主席为黄福霖,成员为黎耀华、冯镇中、张建荣[20] - 公司提名委员会主席为冯镇中,成员为黎耀华、黄福霖[20] 公司管理层信息 - 黎耀华65岁,为公司主席兼执行董事,2015年4月加入集团,2016年4月15日起任公司董事,2021年3月1日起不再担任首席财务官[71] - 戴良林73岁,为行政总裁、执行董事及生产总监,1985年10月加入集团,1965年3月获香港世界电机工程学校文凭,电子行业经验逾45年[75][79] - Joseph Mac Carthy 55岁,为执行董事,2020年11月任销售及技术主管,1996年3月加入集团,电子及磁性产品设计工程行业经验逾30年[77][80] - 黎耀华1978年11月获香港理工学院会计学高级文凭,1988年9月获香港会计师公会资深会员资格[71] - 戴良林1976年10月至1983年在嘉和工程任职,嘉和1991年12月因债权人清盘解散[76][79] - Joseph Mac Carthy 1985年获爱尔兰沃特福德理工学院电子工程国家文凭[78][80] - 黎耀华1978年11月至1981年8月在容永道会计师事务所任职,1981年12月至1983年6月在A.S. Watson & Co., Limited任职,1983年创办黎耀华会计师事务所[71] - 戴良林1985年10月至1987年7月任致丰工程董事,1990年7月至今担任相同职位[75][79] - Joseph Mac Carthy 2003年10月起为致丰工程董事[77][80] - 冯镇中先生78岁,于2017年2月1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电子行业拥有逾40年经验[82] - 冯先生1968年7月取得英国工程学高级文凭,1978年11月取得香港大学工程学理学硕士学位[82] - 张建荣先生66岁,于2017年2月1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资讯科技等方面拥有逾31年经验[88] - 张先1979年6月获得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商学士学位,1986年5月及2015年2月分别成为相关会计师公会会员[89][91] - 张先1980年9月至1995年3月在容永道会计师事务所任职,1995年3月至1999年5月任合伙人[90][91] - 张先1999年2月起担任辉柏顾问有限公司的董事兼首席顾问[90][91] - 张先1999年8月至2015年8月担任信安信托(香港)有限公司独立董事[90][91] - 张先2003年11月至2018年1月担任交通银行信托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90][91] - 张先现为霸王国际等三家上市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2019年9月加入自强服务中心任董事[93][95] - 黄福霖先生66岁,于2017年2月1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商界财务等方面有约31年经验[94][95] - 黄先生于2015年4月至2016年6月担任温州康宁医院独立非执行董事[96] - 黄先生于1997年1月至2007年6月及2009年7月至2016年12月担任瑞安建业执行董事[96] - 黄先生于2009年7月至2016年12月担任瑞安建业首席财务官[96] - 黄先生于2013年7月至2016年12月担任瑞安建业董事总经理[96] - 黎先生61岁,于制造及工程领域有逾34年经验[99][104] - 黎先生于1993年7月完成三年兼读制电子工程课程[100][105] - 黎先生于1988年8月至1997年2月在泰国公司担任部门经理[101][105] - 黎先生于1998年11月加入集团担任工程师,2007年4月担任制造部总经理[101][105] - 罗先生42岁,于电子行业国际市场营销及业务发展有17年经验[102][105] - 罗先生于2001年7月获业务及市场营销高等国家文凭,2002年9月获工商管理文学学士学位[103][105] - 温美华女士37岁,2021年3月1日获委任为首席财务官[107] - Shahpour Javanmard Emamghissi先生64岁,2016年1月加入公司担任项目开发总监[107][110][113] - 胡慕雯女士42岁,2019年1月起担任市场营销部总监[111][112][114] - 罗先生自2018年1月起担任市场营销部总监[107] - 温女士在审计及认证、财务管理及企业管治方面拥有超10年经验[107] - Emamghissi先生在电子工程行业拥有超31年经验[107] - 胡女士在机电行业采购及供应链发展以及电子行业销售计划及国际营销业务发展方面有逾18年经验[11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财政年度结算日为2020年12月31日,公布全年业绩日期为2021年3月25日[25]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股份市值为1.9亿港元,股份代号1710,每手买卖单位4000股[25] - 2020年收益701,699千港元,较2019年的808,599千港元下降13.2%[28] - 2020年毛利182,487千港元,较2019年的191,053千港元下降4.5%[28] - 2020年除所得税前溢利37,695千港元,较2019年的24,311千港元增长55.1%[28] - 2020年年内溢利28,881千港元,较2019年的22,357千港元增长29.2%[28] - 2020年每股基本盈利2.89港仙,较2019年的2.24港仙增长29.0%[28] - 2020年每股股息2.00港仙,较2019年的1.60港仙增长25.0%[28] - 2020年人均销售额为59,000美元[33] - 2020年公司实施成本削减计划,11月多数运营部门达成目标,使利润较2019年增长29.2%[48] - 2020财政年度溢利较2019年增长29.2%[52] - 集团销售额较2019年下跌13.2%[49][52] - 2020年公司溢利优于2019财政年度[66] - 2020年公司收入为7.017亿港元,较2019年下降13.2%[116] - 2020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2890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29.2%[116] - 2020年上半年公司因生产设施和全球供应链临时中断,生产和交付延迟[116] - 2020年公司收益跌至7.017亿港元,较2019年下跌13.2%,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2890万港元,较2019年增加29.2%[117] - 2020和2019财年,欧洲及北美合计分别占总收益的93.4%和90.6%[139] - 2020财年来自中国(包括香港)的收益为3080万港元,较2019财年增加42.3%[139] - 2020财年销售成本较2019财年减少15.9%至5.192亿港元[141] - 2020财年毛利为1.825亿港元,较2019财年减少4.5%,毛利率为26.0%,较2019年增加2.4个百分点[141] - 2020财年其他收入净额较2019财年下降36.5%至340万港元[141] - 2020财年销售及分销费用较2019财年减少40.7%至1310万港元[141] - 2020财年行政开支较2019财年下降7.9%至1.219亿港元[144][149] - 2020财年其他经营开支净额较2019财年上升13.4%至670万港元[145][150] - 2020财年财务开支净额较2019财年下降45.1%至650万港元[146][151] - 2020财年公司利润较2019财年增加29.2%至2890万港元,净利润率从2.8%提升至4.1%[148] - 公司年内溢利从2019财年的2240万港元上升29.2%至2020财年的2890万港元,纯利率从2.8%提升至4.1%[153]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净资产为2.923亿港元(2019年:2.823亿港元),现金及银行结余(包括受限制银行存款)为1.054亿港元(2019年:1.039亿港元)[155] - 公司流动比率于2020年12月31日为2.8倍(2019年:3.0倍),资产负债比率不适用[155] - 公司2020财年无衍生金融工具收益或亏损,2019年同期确认亏损220万港元[159]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无新的远期外汇合约(2019年:无)[159]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借款为880万港元(2019年:1190万港元)[159]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最大客户占应收账款的21.2%(2019年:21.4%),五大客户占62.4%(2019年:64.8%)[162]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的21.2%(2019年:21.4%)应收自集团最大客户,62.4%(2019年:64.8%)应收自集团五大客户[165]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有10亿股已发行股份,与2019年持平[170]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账的金融资产880万港元(2019年:860万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2170万港元(2019年:2460万港元)以及银行存款610万港元(2019年:620万港元)已抵押作为银行借款担保[172]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无根据融资租赁持有的物业、厂房及设备,2019年为20万港元[172]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集团约有1500名雇员,2019年约为1700名[172] - 2020财年,集团雇员福利开支总额(包括董事酬金)为1.615亿港元,2019年为1.827亿港元[172] - 2020财年,集团并无重大收购或出售任何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2019年也无[170]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持有任何重大投资,2019年也无[170]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重大或然负债,2019年也无[17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机电产品收益3.232亿港元,与2019年相若;智能售卖系统收益4750万港元,较2019年增加83.0%[128][129] - 2020年智能充电器收益1.73965亿港元,占比24.8%;2019年为2.60743亿港元,占比32.2%[125] - 2020年开关电源收益1.5343亿港元,占比21.9%;2019年为1.85607亿港元,占比23.0%[125] - 2020年欧洲和北美市场合计占总收益的93.4%,2019年为90.6%[136] - 2020年中国(包括香港)市场收益3080万港元,较2019年增加42.3%[136] - 2020年公司东南亚市场收益976.3万港元,占比1.4%;2019年为3249.1万港元,占比4.0%[133] 公司运营与发展 - 2020年第三季度重组欧洲办事处及人员[55][56] - 公司在亚洲和欧洲各有三个运营据点[57] - 公司电子制造服务业务聚焦于新能源汽车充电、能源储存系统、医疗及保健产品和智能售卖系统四个主要范畴[57] - 公司计划维持稳健现金流及财务管理,采取有效成本控制措施[118] - 公司将进行人才及业务国际化布局,实现供应链及客户群多元化[118] - 公司会提升生产基地自动化及数字化水平,加强产品创新及发展[121][123] 公司合规与纠纷情况 - 2020财年公司在各主要方面遵守香港相关法例及法规
致丰工业电子(01710) - 2020 - 中期财报
2020-09-22 16:48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281,872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401,437千港元下降29.8%[6]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为67,157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96,645千港元下降30.5%[6]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1,851千港元,去年同期溢利17,889千港元,变动幅度为 -110.4%[6]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亏损2,367千港元,去年同期溢利14,704千港元,变动幅度为 -116.1%[6]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0.24港仙,去年同期盈利1.47港仙,变动幅度为 -116.3%[6]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中期每股股息为0.80港仙,与去年持平[6]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值为519,971千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515,235千港元增长0.9%[7]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负债总值为177,448千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162,744千港元增长9.0%[7]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为342,523千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352,491千港元下降2.8%[7]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342,523千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352,491千港元下降2.8%[7] - 2020年上半年公司收益较2019年上半年下降约30%[26][28]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较2019年同期减少29.8%,降至2.819亿港元[63][66][70] - 2020年上半年公司录得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240万港元,2019年同期则录得溢利1470万港元[63][66] - 2020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为2.819亿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4.014亿港元减少29.8%[73] - 2020年上半年销售成本为2.147亿港元,较2019年同期减少29.6%[90] - 2020年和2019年上半年毛利分别为6720万和9660万港元,2020年上半年毛利率为23.8%,较2019年减少0.3个百分点[91] - 其他收入净额从2019年上半年的350万港元下降68.3%至2020年同期的110万港元[92] - 销售及分销费用从2019年上半年的700万港元减少22.8%至2020年同期的540万港元[96] - 行政费用从2019年上半年的6820万港元下降13.4%至2020年同期的5910万港元[97] - 其他经营费用净额从2019年上半年的70万港元增加至2020年同期的290万港元[98] - 财务费用净额从2019年上半年的620万港元下降56.8%至2020年同期的270万港元[99] - 行政开支从2019年上半年的6820万港元减少13.4%至2020年同期的5910万港元[102] - 其他经营开支净额从2019年上半年的70万港元上升至2020年同期的290万港元[103] - 财务开支净额从2019年上半年的620万港元下降56.8%至2020年同期的270万港元[104] - 所得税开支从2019年上半年的320万港元减少83.8%至2020年同期的50万港元[105] - 2020年上半年公司亏损240万港元,而2019年同期盈利1470万港元[112][114]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2.759亿港元(2019年12月31日:2.823亿港元),现金及银行结余为1.424亿港元(2019年12月31日:1.039亿港元)[113][116] - 公司流动比率从2019年12月31日的3.0倍微幅减少至2020年6月30日的2.8倍[113][116] - 2020年上半年无衍生金融工具收益或亏损,2019年同期确认亏损100万港元[119][123]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无新的远期外汇合约(2019年12月31日:无)[119][123]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银行借款为1010万港元(2019年12月31日:1190万港元)[121][124] - 2020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的18.3%(2019年12月31日:21.4%)应收自公司最大客户,63.7%(2019年12月31日:64.8%)应收自五大客户[135][137] - 2020年6月30日,公司就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的资本承担为590万港元(2019年12月31日:无)[141] - 2020年6月30日,公司有10亿股已发行股份(2019年12月31日:10亿股)[141] - 2020年6月30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账的金融资产870万港元(2019年12月31日:860万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2410万港元(2019年12月31日:2460万港元)以及银行存款620万港元(2019年12月31日:620万港元)已抵押作为银行借款的担保[152][158] - 2020年6月30日,无根据融资租赁持有的物业、厂房及设备(2019年12月31日:20万港元)[153][158]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员工总数约为1500人(2019年12月31日:约1700人)[160]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员工福利总开支(包括董事酬金)达7250万港元(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9560万港元)[161] - 2020年6月30日,公司并无根据股份期权计划授出的任何尚未行使股份期权[162]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并无重大收购或出售任何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141] - 2020年6月30日,公司并无重大或然负债(2019年12月31日:无)[149][155] - 2020年6月30日公司约聘用1500名雇员,较2019年12月31日的约1700名有所减少[163]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雇员福利开支总额(包括董事酬金)为7250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9560万港元有所下降[163] 公司业务运营相关信息 - 2020年1月22日至3月中旬,公司位于中国广州南沙区的生产设施停工近两个月[25][27] - 自2020年4月起,公司每月溢利表现逐步改善[26][28] - 公司在农历新年后制定卫生措施及行政规则保护员工和访客健康,至今部分措施仍适度维持,无人感染COVID - 19[36][38] - 公司大量使用互联网设施控制运营和加强沟通[36][39] - 公司提前实施并广泛应用在家工作政策,取得满意效果[36][40] - 公司于2020年2月重组欧洲团队,精简组织结构,实施新职能[37][42] - 公司认为工业电子行业将是首批从不利经济环境中复苏的行业之一,原因包括政府量化宽松政策、基础设施投资和资本市场资金筹集[44][49] - 公司于2019年底正式推出德国品牌产品“德劲”,管理层预期该品牌业务策略将带来中长期重大收益[48][50] - 收益减少主要由于客户需求受疫情打击、经营及市场状况不利、中美贸易摩擦和生产设施及供应链中断,不过智能售卖系统销售额增长抵消部分减少[70] - 公司采取应对措施,包括采用保守库务政策、与各方保持紧密联系、实施成本控制、多元化供应链和客户群、拓展海外生产设施和投资智能生产技术[64][67] - 公司管理层保持财务稳定,追求更佳业务表现,寻找优质投资机会以维持长期业务发展[65][67] - 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公司常规销售及营销活动放缓,但在欧洲及美国获得几位新客户[169] - 公司北美地区销售持续受中美关系紧张影响,但疫情刺激了对高价值及/或高利润“新时代”产品的需求[170] - 中美贸易争端及疫情削弱营商和投资情绪,影响客户对自动化检测设备的需求,公司重新分配相关人才[170] - 2020年上半年,一名具备充电解决方案专业知识的独立顾问加入欧洲团队,拓宽公司销售网络[174] - 欧洲团队包括6名成员及5名独立顾问,将与现有营销团队合作拓展业务[174] - 位于中国广州南沙区的新生产基地开发进度因疫情落后,爱尔兰及泰国的生产设施扩建也受影响[174]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广州战略人才中心有9名雇员[175] - 2020年下半年世界、香港和公司面临高度不确定性,新冠疫情和中美关系仍是主要担忧[192] - 疫情推动全球对医疗及卫生产品、自动化及自助式解决方案、智能充电应用需求增长[193][195] - 2020年下半年世界、香港及公司面临高度不确定性[194] - 疫情和中美关系恶化是全球主要关注焦点[194] - 公司准备好迎接挑战,将维持业务表现并探索新商机[193][195] 公司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机电产品、智能充电器、开关电源、智能售卖系统和其他产品2020年销售额分别为123,333、76,268、69,926、9,714和2,631,占比分别为43.8%、27.1%、24.8%、3.4%和0.9%[72] - 欧洲、北美、东南亚、中国(包括香港)和其他地区2020年销售额分别为222,811、42,018、7,354、6,211和3,478千港元,占比分别为79.0%、14.9%、2.6%、2.2%和1.3%[77] 公司上市所得款项使用情况 - 发展新生产基地重新分配前实际所得款项净额为7780万港元,截至2020年6月30日已动用2940万港元,结余4840万港元,预计2023年末悉數動用[179] - 升级现有生产设施重新分配前实际所得款项净额为450万港元,截至2020年6月30日已动用430万港元,结余20万港元,预计2021年末悉數動用[179] - 在爱尔兰都柏林及法国巴黎建立办事处重新分配前实际所得款项净额为1130万港元,重新分配减少830万港元,截至2020年6月30日已动用300万港元,无结余[179] - 在中国广东省广州市建立战略人才中心重新分配前实际所得款项净额为1130万港元,重新分配减少500万港元,截至2020年6月30日已动用410万港元,结余220万港元,预计2022年末悉數動用[179] - 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重新分配前实际所得款项净额为510万港元,截至2020年6月30日已动用510万港元,无结余[179] - 在欧洲进行业务发展及营运重新分配所得款项净额为1330万港元,截至2020年6月30日已动用290万港元,结余1040万港元,预计2022年末悉數動用[179] - 截至2020年6月30日,上市所得款项净额总计1.1亿港元,已动用4880万港元,结余6120万港元[179] - 公司预计所得款项净额的剩余部分将在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动用[180] 公司股息及股份相关安排 - 公司将于2020年8月24日公布中期业绩,9月22日中期报告可在公司网站和港交所网站查看,9月23日寄发中期报告[20] - 公司除息日期为2020年9月21日,股份过户文件送达登记处截止时间为9月22日下午4:30前,10月22日或前后派发中期股息,财政年度结算日为12月31日[20] - 公司股份代号为1710,每手买卖单位为4000股,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市值为1.68亿港元[20] - 公司将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时间为2020年9月23日至9月25日[195][198] - 为符合获派中期股息资格,需在2020年9月22日下午4时30分前送交转让文件及股票[195][198] - 董事会宣派2020年上半年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8港仙,与2019年上半年相同[196][199] - 中期股息将于2020年10月22日或前后派付[196][199] - 2020年5月29日股东批准2019年度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8港仙,涉及800万港元[197][199] - 2019年度末期股息于2020年7月3日派付[197][199]
致丰工业电子(01710) - 2019 - 年度财报
2020-04-22 16:37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1983年,是电子制造服务供应商,总部位于香港,生产设施位于中国及爱尔兰,在爱尔兰及德国设有办事处[11][12] - 公司作为原始设备制造商,提供从采购原材料到交付产品的全面服务,产品包括机电产品、开关电源等,应用于可再生能源设施等多种工业电子设备[13][14] 财务报告及重要日期 - 公司财务年度截至2019年12月31日,于2020年3月23日公布全年业绩[22] - 公司年度报告于2020年4月22日可在公司网站和香港联交所网站查看,4月23日寄发[22] - 公司股东周年大会于2020年5月29日举行[22] - 公司除息日期为2020年6月16日,股份过户文件送达登记处以获派末期股息截止时间为2020年6月17日下午4:30前,末期股息于2020年7月3日派发[22] 公司股份信息 - 公司股份代号为1710,每手买卖单位为4,000股,于2019年12月31日的市值为2.5亿港元[2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收益为808,599千港元,较2018年的885,971千港元下降8.7%[25] - 2019年毛利为191,053千港元,较2018年的218,733千港元下降12.7%[25] - 2019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24,311千港元,较2018年的49,639千港元下降51.0%[25] - 2019年年内溢利为22,357千港元,较2018年的42,378千港元下降47.2%[25] - 2019年每股基本盈利为2.24港仙,较2018年的4.24港仙下降47.2%[25] - 2019年每股股息为1.60港仙,较2018年的2.60港仙下降38.5%[25] - 2019年人均销售额为59,000美元[28] - 2019年毛利率为23.7%,纯利率为2.8%[33][34] - 2019财年公司实现收益8.086亿港元,较2018财年的8.86亿港元减少8.7%[129][130] - 2019财年销售成本为6.175亿港元,较2018财年减少7.4%[142] - 2019财年和2018财年毛利分别为1.911亿港元和2.187亿港元,毛利率分别为23.6%和24.7%[142] - 其他收入净额由2018财年的520万港元增加3.2%至2019年同期的540万港元[142] - 销售及分销费用由2018财年的1530万港元增加44.0%至2019财年的2210万港元[142] - 行政开支由2018财年的1.395亿港元减少5.1%至2019财年的1.324亿港元[145] - 其他经营开支净额由2018财年的770万港元减少23.1%至2019财年的590万港元[147] - 2019财年财务开支净额为1180万港元,与2018财年相当[148] - 所得税开支由2018财年的730万港元减少73.1%至2019财年的200万港元[149] - 公司年度溢利由2018财年的4240万港元下跌47.2%至2019财年的2240万港元[150] - 纯利率由2018财年的4.8%下降至2019财年的2.8%[150]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净资产为2.823亿港元,2018年为2.976亿港元[155] - 2019年12月31日,现金及银行结余(含受限银行存款)为1.039亿港元,2018年为2.027亿港元[155]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为3.0倍,2018年为2.4倍[155] - 2019年,集团确认衍生金融工具亏损220万港元,2018年为零[158]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借款为1190万港元,2018年为3190万港元[158] - 2019年,集团最大客户占应收账款的21.4%,2018年为34.2%[161] - 2019年,集团五大客户占应收账款的64.8%,2018年为70.1%[161]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无有关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的资本承担,2018年为280万港元[162] - 2019财年,集团资本结构无变动,公司股本仅含普通股[162] - 2019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的21.4%(2018年:34.2%)应收自公司最大客户,64.8%(2018年:70.1%)应收自公司五大客户[163] - 2019年12月31日,公司有10亿股已发行股份,与2018年持平[166]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持有任何重大投资,2018年也无[166] - 2019财政年度,集团并无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2018年也无[166]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重大或然负债,2018年也无[166] - 2019年12月31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账的金融资产860万港元(2018年:680万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2460万港元(2018年:2480万港元)以及银行存款620万港元(2018年:810万港元)已抵押作银行借款担保[168]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根据融资租赁持有账面价值为20万港元(2018年:140万港元)的物业、厂房及设备[168]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约有1700名雇员(2018年:约1800名),2019财年雇员福利开支总额为1.827亿港元(2018年:1.938亿港元)[168]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向14名雇员(2018年:16名)授出购股期权以认购840万股普通股(2018年:970万股),归属期限于2020年12月28日结束[168] 业务影响因素 - 公司销售下滑主要因国际关系及宏观经济环境不利影响,如中美贸易争端和英国退欧[39][40] - 公司2019年销售额较2018财年下降8.7%,远低于原销售预算[39][40] - 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及英国脱欧谈判在2019年下半年持续,给全球经济带来不确定性及下行压力,影响集团收益[116] - 业务下行抵消了部分因零件供应稳定致材料价格下降和人民币、欧元贬值致经营成本减少的有利因素[116] - 市场情绪日益审慎,影响集团2019年度收益[116] - 受新冠疫情影响,公司在中国的生产设施产量出现短暂下降[122][123] - 中美贸易争端及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影响自动检测设备业务需求[182] 公司应对策略 - 公司管理层采取分析潜在危机、制定解决方案、确定业绩目标防线、建立警报系统等措施应对危机[42] - 公司运用“国际化”策略探索生产基地灵活性,决定在爱尔兰沃特福德设组装工厂、在泰国罗勇设大型工厂[42] - 集团管理层为应对困境采取优化营运资金并维持稳健现金流管理等五项策略[116] - 公司调派自动检测设备人才协助欧洲团队增强竞争优势[182] - 宏观经济及政治环境转差,公司将专注提高生产力和成本效率,寻找拓展机会[195] - 公司对未来中长期持审慎乐观态度,将巩固运营基础和业务组合,寻找优质投资机会[195] 公司附属公司情况 - 2019年公司主要附属公司致丰工程获工业4.0成熟度认可证书 - 1i级[44][45] 市场趋势与机会 - 2020年是大规模5G网络部署关键年度,公司预计电子设备需求将带来增长机会[47][48] 公司人员信息 - 黎耀华64岁,2015年4月加入集团,2016年4月15日起任公司董事,负责公司及策略发展、投资者关系和财务部门管理[79] - 戴良林72岁,1985年10月加入集团,2016年4月15日获委任为董事,在电子行业有逾45年经验[84][88] - 戴良林曾于1976年10月至1983年在Timco任职,Timco于1991年12月因债权人清盘解散[85][88] - Joseph Mac Carthy 54岁,1996年3月加入集团,2016年4月15日获委任为董事,从事相关行业逾30年[86][89] - 黎耀华1978年11月获香港理工学院会计学高级文凭,1988年9月获香港会计师公会资深会员资格[79] - 戴良林1965年3月从香港世界电机工程学校获得文凭[85][88] - Joseph Mac Carthy 1985年从爱尔兰沃特福德理工学院获得电子工程国家文凭[87][89] - 黎耀华1978年11月至1981年8月在容永道会计师事务所任职,1981年12月至1983年6月在A.S. Watson & Co., Limited任职[79] - 戴良林1985年10月至1987年7月任 Trio Engineering 董事,1990年7月至今担任相同职位[84][88] - Joseph Mac Carthy 1996年3月加入公司任顾问,2003年10月起为Trio Engineering董事[86][89] - Georges René Gener先生71岁,于2018年11月2日被委任为执行董事,2020年2月15日辞任,在工业电子行业有逾36年经验[91] - 冯镇中先生77岁,于2017年2月1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电子行业有逾40年经验[91] - 张建荣先生65岁,于2017年2月1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资讯科技、财务会计、审计及管理方面有逾31年经验[93] - Georges René Gener先生1970年获法国巴黎ESIGELEC Graduate School电机工程文凭,1990年获法国巴黎Institut de Controle de Gestion工商管理硕士学位[91] - 冯镇中先生1968年7月取得英国North - East Essex Technical College工程学高级文凭,1978年11月取得香港大学工程学理学硕士学位[91] - 张建荣先生1979年6月获得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商学士学位[93] - Georges René Gener先生1993 - 2000年任Myrra SAS营销总监,2000 - 2013年为Myrra主席及大股东[91] - 冯镇中先生1970年6月 - 1974年12月为Transelectronics Ltd.生产部门经理[93] - 张建荣先生1980年9月 - 1995年3月在容永道会计师事务所任职,1995年3月 - 1999年5月为合伙人[93] - 冯镇中先生2006 - 2008年为香港电器业协会秘书,2005年7月 - 2015年7月为香港工业总会第四分组执行委员会成员[93] - 张先生现为霸王国际(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1338)、安宁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128)及建鹏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1722)独立非执行董事,2019年9月起义务担任自强服务中心有限公司董事[95] - 黄福霖先生65岁,2017年2月1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商界财务管理等方面有约31年经验[95] - 黎锡标先生60岁,自2019年1月1日起为公司若干附属公司联席董事总经理,在制造及工程领域有逾34年经验[100] - 罗嘉祺先生41岁,自2019年1月1日起为公司若干附属公司联席董事总经理,在电子行业国际市场营销及业务发展方面有17年经验[102] - 温美华女士36岁,自2018年1月起任集团财务总监,自2019年1月1日起任公司秘书,在审计等方面有逾10年经验[105][107] - 沙赫普尔·贾万马尔德·埃马姆吉西先生63岁,在电子工程行业有逾31年经验,负责欧洲市场业务发展和产品设计监督[108] - 黄福霖先生1976年6月获City of London Polytechnic会计文凭,为英国及威尔士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及香港会计师公会资深会员[95] - 黎锡标先生1993年7月在泰国Kasetsart University完成三年兼读制电子工程课程[102] - 罗嘉祺先生2001年7月获业务及市场营销高等国家文凭,2002年9月获英国南安普敦学院工商管理文学学士学位[102] - 温美华女士2006年7月获香港树仁大学会计学商学士(荣誉)学位,2012年10月获香港理工大学企业管治硕士学位[106] - 罗先生自2006年2月加入集团担任营销主管,2012年9月起任市场营销部总经理,2018年1月起任市场营销部总监[110] - 温美华女士36岁,2015年3月加入集团出任助理财务总监,2018年1月起任集团财务总监,2019年1月1日起任公司公司秘书[110][111] - Shahpour Javanmard Emamghissi先生63岁,2016年1月正式加入集团担任项目开发总监,在电子工程行业拥有超过31年经验[111] - 胡慕雯女士41岁,2019年1月起任市场营销部总监,在机电行业采购及供应链发展等方面有逾18年经验[114]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财年机电产品收益3.23513亿港元,占比40.0%;2018财年为
致丰工业电子(01710) - 2019 - 中期财报
2019-09-24 16:3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401,437千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402,200千港元下降0.2%[5] - 同期,公司毛利96,645千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98,308千港元下降1.7%[5] - 除所得税前溢利17,889千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14,693千港元增长21.8%[5] - 期内溢利14,704千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10,415千港元增长41.2%[5] - 每股盈利(基本及摊薄)为1.47港仙,较2018年同期的1.04港仙增长41.3%[5]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值539,140千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573,573千港元下降6.0%[6] - 负债总值(188,714)千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221,678)千港元下降14.9%[6] - 资产净值350,426千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351,895千港元下降0.4%[6] - 2019年上半年公司销售略有放缓,利润和利润率较去年同期有所改善,主要因人民币兑港元贬值及部分原材料价格下降使运营成本降低[23]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溢利为1470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1040万港元增加41.2%[36] - 2019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益4.014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4.022亿港元减少0.2%[41][42] - 销售成本由2018年上半年的3.039亿港元增加0.3%至2019年同期的3.048亿港元[52] - 2019年和2018年上半年公司毛利分别为9660万港元和9830万港元,毛利率分别为24.1%和24.4%[52] - 其他收入净额由2018年上半年的290万港元增加18.0%至2019年同期的350万港元[52] - 2019年上半年销售及分销费用为700万港元,与2018年同期相比保持平稳[54] - 行政开支从2018年上半年的7190万港元下降5.1%至2019年同期的6820万港元[55] - 其他经营开支净额从2018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230万港元下降69.1%至2019年同期的70万港元[55] - 财务开支净额从2018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530万港元增加18.4%至2019年同期的620万港元[55] - 所得税开支从2018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430万港元下降25.5%至2019年同期的320万港元[55] - 公司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溢利为1470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1040万港元增长41.2%[60][62] - 纯利率从2018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2.6%增加至2019年同期的3.7%[60][62] - 2019年6月30日及2018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分别为2.893亿港元及2.976亿港元[61][64] - 2019年6月30日及2018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分别为1.247亿港元及2.027亿港元[61][64] - 公司流动比率维持稳定,2019年6月30日为2.7倍,2018年12月31日为2.4倍[61][64] - 2019年6月30日及2018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均不适用[61][64]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衍生金融工具亏损100万港元,2018年同期为零[66]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未偿还远期外汇合约名义本金约为7030万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零[66]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银行借款为3490万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3190万港元[66] - 截至2019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的36.8%(2018年12月31日:34.2%)应收自最大客户,75.9%(2018年12月31日:70.1%)应收自五大客户[71][75]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就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的资本承担为160万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280万港元[78]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账的金融资产为680万港元(2018年12月31日:680万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为2430万港元(2018年12月31日:2480万港元),银行存款为810万港元(2018年12月31日:810万港元)已抵押作为银行借款担保[80] - 截至2019年6月30日,集团根据融资租赁持有账面价值为97万港元的物业、厂房及设备(2018年12月31日:140万港元)[80]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雇员福利开支总额(包括董事酬金)为9560万港元(截至2018年6月30日止六个月:9440万港元)[80] - 截至2019年6月30日,集团向15名雇员(2018年12月31日:16名)授出购股权,以认购公司共910万股普通股(2018年12月31日:970万股)[81][82] - 董事会宣派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8港仙,2018年同期为零,将于2019年10月16日或前后派付[106] - 2019年5月30日,股东批准就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分派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1.8港仙,涉及1800万港元,并于2019年6月19日派付[106]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401,437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402,200千港元[113] - 2019年上半年毛利为96,645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98,308千港元[113] - 2019年上半年经营溢利为24,135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19,969千港元[113] - 2019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14,704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10,415千港元[113] - 2019年上半年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1.47港仙,2018年同期为1.04港仙[113] - 截至2019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83,035千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58,042千港元[115]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456,105千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515,531千港元[115]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166,789千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217,943千港元[115] - 截至2019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350,426千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351,895千港元[115] - 截至2019年6月30日,股本为281,507千港元,与2018年12月31日持平[115]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溢利为14,704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10,415千港元[118] - 2019年6月30日公司总权益为350,426千港元,2018年6月30日为324,790千港元[118] - 2019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54,872千港元,2018年同期所得现金净额为3,901千港元[120] - 2019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5,101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4,259千港元[120] - 2019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9,459千港元,2018年同期所得现金净额为7,490千港元[120] - 2019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14,798千港元,2018年6月30日为168,676千港元[120] - 2019年上半年已付股息18,000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20,000千港元[118] - 2019年上半年法定储备拨款5,682千港元[118] - 2019年上半年实现重估盈余57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55千港元[118] - 2019年上半年外汇兑换率变动影响为 - 6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 - 82千港元[120] - 2019年上半年货品销售收入为401,437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402,200千港元[185] - 2019年上半年佣金收入43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45千港元;金融资产公平值收益83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44千港元;外汇亏损363千港元,2018年同期收益733千港元;政府补助1,597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1,322千港元;报废物料收入1,593千港元,2018年同期无此项收入;杂项收入499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781千港元[185] - 2019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净额为3,452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2,925千港元[185] - 2019年上半年雇员福利开支(包括董事酬金)为95,572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94,359千港元[188] - 2019年上半年核数师薪酬为1,294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1,614千港元[188] - 2019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5,463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5,093千港元[188] - 2019年上半年使用权资产折旧为3,092千港元,2018年无此项[188] - 2019年上半年保险开支摊销为15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6千港元[188] - 截至2019年6月30日,位于香港的土地及楼宇账面价值为24,332,000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24,850,000港元[180][181] - 2019年上半年银行利息收入为57万港元,其他利息收入为4.3万港元,财务收入总计61.3万港元;2018年同期银行利息收入为32.8万港元,其他利息收入为7.7万港元,财务收入总计40.5万港元[191] - 2019年上半年银行借款利息为338.8万港元,租赁负债利息为46.8万港元,其他财务开支(银行收费和融资租赁收费)为300.3万港元,财务开支总计685.9万港元;2018年同期银行借款利息为297.1万港元,其他财务开支(银行收费和融资租赁收费)为27.1万港元,财务开支总计568.1万港元[191] - 2019年上半年财务开支净额为624.6万港元,2018年同期为527.6万港元[191] - 2019年上半年即期所得税中,香港为174.3万港元,中国为118.8万港元,其他司法权区为7.5万港元,总计300.6万港元,过往年度超额拨备19.3万港元,递延税项为37.2万港元,所得税开支为318.5万港元;2018年同期即期所得税为427.8万港元,所得税开支为427.8万港元[192] - 2019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1788.9万港元,按16.5%税率计算之税项为295.1万港元;2018年同期除所得税前溢利为1469.3万港元,按16.5%税率计算之税项为242.4万港元[199] - 2019年上半年其他国家不同税率的影响为 - 10.3万港元,2018年同期为14.5万港元[199] - 2019年上半年毋须课税收入为 - 27.8万港元,2018年同期为 - 17.4万港元[199] - 2019年上半年并无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之税项亏损为2.6万港元,2018年同期为130.1万港元[199]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机电产品2019年销售额为1.64298亿港元,占比40.9%;2018年为1.75193亿港元,占比43.5%[40] - 智能充电器2019年销售额为1.4209亿港元,占比35.4%;2018年为1.27306亿港元,占比31.6%[40] - 欧洲和北美是公司最大的两个海外市场,2019年和2018年分别占总收益的92.0%和91.3%[46][50] - 2019年上半年欧洲市场收益为2.99661亿港元,占比74.6%;2018年为2.75717亿港元,占比68.6%[45] - 2019年上半年北美市场收益为6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