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丰工业电子(01710)

搜索文档
致丰工业电子(01710.HK)拟8月28日举行董事会会议以审批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8-15 18:41
公司财务安排 - 董事会会议将于2025年8月28日举行 [1] - 会议将审议批准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未经审核中期业绩 [1] - 会议将考虑派付中期股息事宜 [1]
致丰工业电子(01710) - 董事会会议日期
2025-08-15 18:30
会议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8日举行董事会会议[3] - 会议将考虑及批准公司2025年上半年未经审核综合中期业绩[3] - 会议将考虑派付中期股息(如有)[3] 董事会成员 - 公告日期董事会有执行董事黄思齐、刘云、梁德豪[5] - 公告日期董事会有非执行董事关德深[5] - 公告日期董事会有独立非执行董事简伯昌、黄国权、包敬焘[5]
致丰工业电子(01710) - 截至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止月份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5 18:03
股份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31日,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10亿股,库存股份0,总数10亿股[2] - 本月底可能发行或转让股份总数1亿股[3] 期权情况 - 2025年5月27日购股议案下,上月底和本月底股份期权数均为0[3] - 本月行使期权发行新股和转让库存股份数均为0[3] 利润情况 - 本月行使期权利润为FF301[4][5]
致丰工业电子(01710) - 董事名单及其角色与职能
2025-08-01 18:24
董事会成员 - 致豐工業電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会成员名单自2025年8月1日起生效[2] - 董事会主席及执行董事为黄思齐[2] - 执行董事还有刘云、梁德豪[2] - 非执行董事为关德深[2] - 独立非执行董事包括简伯昌、黄国权、包敬焘[2] 董事会委员会 - 董事会设有审核、薪酬、提名、风险管理委员会[3] - 黄思齐是提名委员会成员、风险管理委员会主席[3] - 刘云是提名委员会成员[3] - 简伯昌是薪酬委员会主席[3] - 黄国权是审核委员会主席[3]
致丰工业电子:梁德豪将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
智通财经· 2025-07-31 21:45
人事变动 - 戴良林辞任公司执行董事及上市规则第3.05条项下授权代表 自2025年7月31日起生效 [1] - 梁德豪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 自2025年8月1日起生效 [1] - 执行董事刘云获委任为上市规则第3.05条项下授权代表 自2025年7月31日起生效 [1] 顾问委聘 - 全资附属公司致丰工程与戴良林订立咨询协议 委聘其为集团顾问 [1] - 顾问委聘期自2025年8月1日开始至2027年12月31日届满 为期约2年5个月 [1]
致丰工业电子(01710):梁德豪将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
智通财经网· 2025-07-31 21:41
人事变动 - 戴良林辞任公司执行董事及上市规则第3.05条项下公司授权代表 自2025年7月31日起生效 [1] - 梁德豪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 自2025年8月1日起生效 [1] - 执行董事刘云获委任为上市规则第3.05条项下公司授权代表 自2025年7月31日起生效 [1] 顾问委聘 - 全资附属公司致丰工程与戴良林订立咨询协议 委聘其为集团顾问 [1] - 顾问委聘期自2025年8月1日开始至2027年12月31日届满 为期约2年5个月 [1]
致丰工业电子(01710) - 董事名单及其角色与职能
2025-07-31 21:33
致豐工業電子集團有限公司之董事會(「董事會」)成員載列如下,自二零二五年七 月三十一日起生效: | | | TRIO INDUSTRIAL ELECTRONICS GROUP LIMITED 致豐工業電子集團有限公司 (於香港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1710) 董事名單及其角色與職能 | | 委員會 | | | | 風險管理 | | --- | --- | --- | --- | --- | --- | | 董事 | | 審核委員會 | 薪酬委員會 | 提名委員會 | 委員會 | | 黃思齊 | | | 成員 | 成員 | 主席 | | 劉雲 | | | | 成員 | | | 關德深 | | | 成員 | | | | 簡伯昌 | | 成員 | 主席 | 成員 | 成員 | | 黃國權 | | 主席 | 成員 | 成員 | 成員 | | 包敬燾 | | 成員 | 成員 | 主席 | | 香港 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 劉雲 執行董事 關德深 非執行董事 簡伯昌 獨立非執行董事 黃國權 獨立非執行董事 包敬燾 獨立非執行董事 董事會設有四個委員會。下表提供董事會成員在此等委員會中所擔任職位的資料。 ...
致丰工业电子(01710) - (1)执行董事及授权代表辞任;(2)委任执行董事;(3)委任授权代表...
2025-07-31 21:29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之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 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會就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 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TRIO INDUSTRIAL ELECTRONICS GROUP LIMITED 致豐工業電子集團有限公司 (於香港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1710) (1)執行董事及授權代表辭任; (2)委任執行董事; (3)委任授權代表;及 (4)持續關連交易-諮詢協議 董事會謹此宣佈: 作為控股股東之一及於過去12個月作為董事的戴先生為本公司關連人士,因 此,根據上市規則第14A章,諮詢協議構成本公司之持續關連交易。 由於有關諮詢協議項下擬進行交易之一項或多項適用百分比率(定義見上市規 則)超過0.1%但低於5%,故諮詢協議項下擬進行交易須遵守上市規則第14A章 項下之申報、公告及年度審閱規定,但獲豁免遵守通函及股東批准規定。 執行董事及授權代表辭任 董事會謹此宣佈,戴先生因其退休而減少投入的時間而已辭任執行董事及上市規 則第3.05條項下本公司授權代表,自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起生效。 戴先生已確認 ...
致丰工业电子(01710)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5 21:56
财务表现:2024年收益与利润 - 2024年收益为10.075亿港元,同比下降13.2%[31] - 公司总收益从11.602亿港元下降至10.075亿港元,同比减少1.527亿港元(-13.2%)[114] - 2024年毛利为1.875亿港元,同比下降18.4%[31] - 毛利下降18.4%至1.875亿港元,毛利率下降1.2个百分点至18.6%[121][125] - 2024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735万港元,同比下降87.2%[31] - 2024年年内溢利为855.8万港元,同比下降81.8%[31] - 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大幅下降至約860万港元,对比2023财年约4710万港元[104][105] - 2024年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0.86港仙,同比下降81.7%[31] - 2024年毛利率为18.6%,纯利率为0.8%[43] 财务表现:成本与费用 - 销售成本下降11.9%至8.201亿港元[120][124] - 行政开支增长10.0%至1.652亿港元[128][133] - 财务开支从1120万港元降至1100万港元,减少1.2%[136] - 员工总数1310人(2023年:1560人),员工福利开支总额1.831亿港元(2023年:1.926亿港元)[183] - 公司员工总数从2023年的1,560名减少至2024年的1,310名,降幅约16%[188] - 雇员福利开支总额(含董事薪酬)由2023年的1.926亿港元降至2024年的1.831亿港元,降幅约4.9%[188] 财务表现:其他财务数据 - 财务收入增长274.8%至500万港元[130] - 财务收入从130万港元增至500万港元,增长274.8%[135] - 其他经营净收入增长300%至680万港元[129][134] - 所得税项由费用1030万港元转为信用120万港元[132] - 所得税从开支1030万港元转为抵免120万港元[137] - 2024年拟派末期股息为每股1.2港仙[31] - 2024年流动比率为1.6倍,速动比率为1.2倍[42] - 流动比率从2.9降至2.2[142] - 流动资产净额从3.3亿港元降至3.172亿港元[142] - 银行借款从2070万港元增至2130万港元[138][152] - 未提取借款融资从2.204亿港元降至1.615亿港元[13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7750万港元增至1.565亿港元[138] - 所有银行借款均采用浮动利率[152] - 最大客户应收账款占比45.6%,前五大客户占比84.2%[155] - 最大客户应收贸易账款占比45.6%,五大客户合计占比84.2%,显示信贷风险集中[157] - 已签约但未确认负债的物业、厂房及设备资本开支为13.9万港元(2023年:480万港元)[168] - 未确认租赁负债的不可撤销租赁未来最低付款总额为36.2万港元(2023年:15.2万港元)[168] - 或然负债涉及劳动纠纷,潜在支付金额约600万港元[171] - 抵押资产包括1930万港元物业厂房设备(2023年:2290万港元)及1540万港元银行存款(2023年:1650万港元)[180] - 已发行股份10亿股(2023年:10亿股)[162]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为零港元(2023年:190万港元)[180] - 资本开支同比减少97.1%,从480万港元降至13.9万港元[168] - 银行存款抵押品同比减少6.7%,从1650万港元降至1540万港元[180] 业务线表现:产品收益 - 2024年智能充电器销售占比32.8%,智能售賣系统占比27.1%[35] - 智能售賣系統收益大幅下降21.4%至3.205亿港元,佔總收益31.8%[108] - 開關電源收益劇烈下降47.2%至1.569亿港元,佔總收益15.6%[108] - 智能充電器收益強勁增長42.6%至1.925亿港元,佔總收益19.1%[108] - 機電產品收益增長5.0%至3.306亿港元,佔總收益32.8%[108] 地区市场表现 - 2024年欧洲市场销售占比89.1%,中国(包括香港)占比2.1%[36] - 欧洲市场收益下降14.4%至8.858亿港元,占收益比重87.9%[114][116] - 北美市场收益下降22.2%至6552万港元,占收益比重6.5%[114][116] - 中国市场收益增长37.7%至2828万港元,占比提升至2.8%[114] 公司背景与业务 - 公司于1983年创立,总部位于香港,是一家领先的电子制造服务(EMS)提供商[8][13] - 公司产品为定制工业电子零件及产品,专注于电子制造服务(EMS)[8][13] - 公司产品组合包括机电产品、开关电源、智能充电器和智能售卖系统,广泛应用于游戏娱乐、医疗保健、电讯、商业货运、保安控制及新能源行业[10] - 公司产品组合包含机电产品智能充电器开关电源及智能售卖系统[49] - 公司企业愿景为“注动力、建未来”(Powering the eWorld)[10][13] - 公司长期致力于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及为持份者创造价值[12][14] - 公司通过40多年行业经验成为欧美市场领先工业电子零件及产品制造商[49] 生产设施与全球布局 - 公司于中国、泰国及爱尔兰共和国设有生产设施,建立了强大的全球影响力[8] - 公司位于泰國的新生產設施於2024财年投入運營[103][105] - 公司租賃的英國廠房將於2025年上半年投入運營[103][105] - 公司主要附属公司Trio Engineering是香港首家获得工业4.0 1级认证的工业电子供应商[9] 新能源业务发展 - 公司积极拓展新能源业务以配合全球可持续发展举措及中国“一带一路”策略[11][13] - 公司在中亚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建立了三个模范电动汽车充电站,配备Deltrix品牌充电器、储能系统、数码广告屏及智能洗车设施[11] - 公司正推动“大亚洲新能源商务圈”战略发展,旨在整合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能源储存、数码广告及智能服务解决方案[12] - 公司在中亞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建立三個模範電動汽車充電站[99][101] - 公司在中國杭州及哈薩克斯坦設立新能源業務專門辦事處[99][101] - 公司已在哈萨克斯坦约140个中石油加油站部署电动汽车充电及数字广告设施[48][50] - 公司已在阿拉木图建立3个模范电动汽车充电站[48][50] - 公司计划将新能源业务扩展至乌兹别克斯坦并建立智能充电站及电动无人驾驶重卡生产设施[54][57] - 公司正进军香港及东南亚市场初期重点为泰国和印尼[55][57] - 公司正开发整合太阳能及储能系统的智能充电站以创建综合生态系统[53][57] - 公司正推进横跨多区域的"大亚洲新能源商务圈"战略网络开发[56][57] 管理层与董事会变动 - 黄思齐先生于2022年11月加入公司并于2022年12月16日获委任为副主席兼执行董事[64] - 黄思齐先生自2023年1月31日起调任董事会主席并负责企业及策略业务发展[64] - 戴良林先生拥有逾45年电子行业经验并自1985年10月加入公司[66] - 戴良林先生于2016年4月15日获委任为董事并于2022年9月1日辞任行政总裁[66] - 刘云女士于2024年10月28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并在金融及法律领域拥有近20年经验[68][69] - 罗嘉祺先生于2022年9月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并在电子行业拥有逾20年国际营销经验[73] - 关德深先生于2022年9月1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并为公司创始人之一[75] - 关德深先生在电子行业拥有逾30年经验并曾担任董事会主席及行政总裁[75] - 简伯昌先生于2024年5月28日被任命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超过35年房地产金融、零售、投资和基金管理经验[78] - 黄国权先生于2024年8月28日被任命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28年银行经验和15年投资及资产管理经验[83] - 叶华明先生于2024年10月28日被任命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工作超过26年,其中9年担任合伙人[84] - 关灿光先生于2024年7月2日辞任行政总裁,拥有超过40年电子行业经验[87][88] - 梁德豪先生于2023年1月31日被任命为首席财务官,拥有超过25年审计、会计和财务管理经验[89] - 张静静女士于2024年7月2日被任命为行政总裁,拥有超过15年金融、高科技行业和全球市场经验[92][94] 业务展望与策略 - 公司电子制造服务业务预计随经济企稳及利率缓和将逐步复苏[52][57] - 公司2024年因客户调整采购策略及管理库存导致订单减少尤其智能售卖系统及开关电源[49] 购股权计划 - 购股权计划授权限额为70,000,000份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7%(2023-2024年保持不变)[189][192][194] - 所有购股权计划行权后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公司上市时已发行股份的10%[193][195] - 任何12个月内向个人授予的购股权涉及股份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的1%[196][199] - 向大股东或独立非执行董事授予购股权若涉及股份超0.1%且总值超500万港元需股东会批准[197][199] - 购股权授予价格需不低于授予日收盘价或前五个交易日平均收盘价的较高者[198][200] - 接受购股权时参与者需支付1港元作为对价[198][200] - 购股权要约接受期不少于3个营业日[198][200] - 2024财政年度未授予、行使或失效任何购股权[189]
致丰工业电子(01710)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8 19:35
公司整体财务状况变化 - 公司2024财年由上半年亏损约2590万港元转为全年溢利约860万港元[2] - 2024财年收益约10.075亿港元,较2023财年减少约13.2%[2] - 2024财年毛利约1.875亿港元,较2023财年减少约18.4%,毛利率降至18.6%[2] - 2024财年除所得税前溢利约730万港元,2023财年约5740万港元[2] - 2024财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860万港元,2023财年约4710万港元[2] - 2024财年公司收益约10.075亿港元,较2023财年的约11.602亿港元减少约13.2%[41][44][45][46][47] - 2024财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860万港元,较2023财年的约4710万港元下降[43] - 2024财年销售成本约8.201亿港元,较2023财年的约9.304亿港元减少11.9%[48] - 2024财年毛利约1.875亿港元,较2023财年减少约18.4%,毛利率由2023财年的19.8%降至2024财年的18.6%[50] - 2024财年其他收入约440万港元,较2023财年的约460万港元下滑,主要因中国政府补助减少,但报废物料收入增加约120万港元抵减部分降幅[51] - 2024财年销售及分销费用约2010万港元,较2023财年的约1860万港元增加,主要因货运及运输成本和电动汽车充电器检验认证费用增加,部分被销售减少致佣金减少抵减[52] - 2024财年行政开支约1.652亿港元,较2023财年的约1.502亿港元增加约10.0%,主要因员工薪金及津贴上升和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增加[53] - 其他经营收入净额从2023财年约170万港元增至2024财年约680万港元[54] - 财务收入从2023财年约130万港元增加约274.8%至2024财年约500万港元[55] - 财务开支从2023财年约1120万港元减少约1.2%至2024财年约1100万港元[56] - 2024财年所得税抵免为约120万港元,2023财年所得税开支为约1030万港元[57]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855.8万港元,2023年为4714.9万港元;每股基本盈利0.86港仙,2023年为4.71港仙[23] 资产与负债情况变化 - 2024年末非流动资产为243609千港元,2023年末为179924千港元[4] - 2024年末流动资产为574081千港元,2023年末为502846千港元[4] - 2024年末流动负债为256867千港元,2023年末为172866千港元[4] - 2024年末非流动负债为143286千港元,2023年末为99169千港元[5] - 2024年末资产净值为417537千港元,2023年末为410735千港元[5] - 2024年12月31日,位于香港的土地及楼宇账面价值为19,340,000港元,2023年为22,900,000港元[17]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2.5138亿港元,净额2.4909亿港元;2023年分别为2.01358亿港元和1.97545亿港元[26] - 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1.74487亿港元,2023年为1.02959亿港元[28] - 2024年合约负债2053.4万港元,2023年为1686.5万港元[29] - 2024年计入年初合约负债结余的已确认销售货品收益690.6万港元,2023年为2867.2万港元[33] - 2024年有抵押银行借款2125万港元,2023年为2065.7万港元[35] - 2024年银行借款实际年利率为6.23%,2023年为7.82%[38] - 2024年已发行及缴足股份数目10亿股,金额2.81507亿港元,与2023年相同[38] - 2024年12月31日银行借款约2130万港元(2023年约2070万港元),未提取借款融资约16150万港元(2023年约22040万港元),受限制银行存款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5650万港元(2023年约7750万港元)[58]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净额约31720万港元(2023年约33000万港元),流动比率从2023年12月31日的2.9降至2024年12月31日的2.2[59] - 2024年12月31日最大客户及五大客户的应收贸易账款分别占总额的45.6%(2023年49.0%)及84.2%(2023年81.0%)[65]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有10亿股已发行股份(2023年10亿股)[68] - 2024年12月31日已订约但未确认负债的物业、厂房及设备资本开支金额为13.9万港元(2023年480万港元)[71] - 2024年12月31日不可撤销租赁下未确认租赁负债的未来最低租赁付款总额为36.2万港元(2023年15.2万港元)[7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或然负债潜在未贴现付款总额估计约为600万港元,2023年无重大或然负债[73][74] - 2024年12月31日物业、厂房及设备约1930万港元(2023年约2290万港元)、银行存款约1540万港元(2023年约1650万港元)、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账的金融资产为零港元(2023年约190万港元)已抵押[76] 业务线收益情况变化 - 2024年和2023年,客户A收益分别为320,481千港元和403,793千港元,客户B分别为187,719千港元和131,899千港元等[15] - 2024年和2023年,欧洲收益分别为885,793千港元和1,034,228千港元,北美分别为65,522千港元和84,189千港元等[16] - 2024年货品销售收益为1,007,545千港元,2023年为1,160,211千港元[18] - 2024财年机电产品收益3.306亿港元,占比32.8%,较2023财年增加5.0%;智能售賣系统收益3.205亿港元,占比31.8%,较2023财年减少21.4%;智能充電器收益1.925亿港元,占比19.1%,较2023财年增加42.6%;开关电源收益1.569亿港元,占比15.6%,较2023财年减少47.2%;其他收益703.2万港元,占比0.7%,较2023财年增加26.4%[44] - 2024财年欧洲收益8.858亿港元,占比87.9%,较2023财年减少14.4%;北美收益6552.2万港元,占比6.5%,较2023财年减少22.2%;中国(包括香港)收益2827.7万港元,占比2.8%,较2023财年增加37.7%;东南亚收益653.9万港元,占比0.7%,较2023财年减少12.8%;其他收益2141.4万港元,占比2.1%,较2023财年增加55.6%[46] 公司业务发展与战略 - 公司战略性多元化发展至新能源领域,在哈萨克斯坦开展业务,建设三个电动汽车充电站,还扩大全球产能[42] - 2024财年集团因全球经济放缓暂停自动化检测设备业务扩展计划,重新分配资源加强核心工业电子制造服务[78] - 2023财年集团在泰国现有生产设施附近租赁厂房,该设施于2024年下半年投入运营[80] - 2024年集团在英国租赁厂房,预计2025年上半年投入运营[80] - 电子制造服务业务2024年下半年表现强劲使全年扭亏为盈[85] - 公司与Sinooil合作在哈萨克斯坦约140个加油站设立电动汽车充电站及数码广告设施,已在阿拉木图建立3个示范充电站[85] - 公司将新能源业务扩展至乌兹别克斯坦,计划建立智能充电站及建造电动无人驾驶重卡生产设施[86] - 公司新能源业务扩展至香港及东南亚,初期重点在泰国及印尼市场[86] 股息分配情况 - 建议派发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1.2港仙,股息总额1200万港元,2023年为零[25] - 董事会建议向股东派付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1.2港仙,2023年无派息[87] - 待股东批准后,拟派末期股息预期于2025年7月14日支付给6月27日在册股东[87] - 公司将于2025年5月22日至27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以确定股东出席股东大会资格,于2025年6月25日至27日暂停办理以确定股东接收末期股息资格[88] 会计准则相关 - 公司于2024年1月1日开始的年度报告期间应用多项新修订准则,预计对过往、当前及未来期间无重大影响[10][11]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将于2027年1月1日生效,公司将追溯应用,重列2026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的比较资料[12] 人员与组织相关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共聘用1310名雇员(2023年为1560名)[77] - 2024财年集团雇员福利开支总额(包括董事薪酬)约为1.831亿港元(2023年约为1.926亿港元)[77] - 2024年12月31日战略人才中心聘用18名雇员[81] - 张静静女士自2025年3月28日起辞任公司行政总裁,公司正物色合适人选填补空缺[96] - 公告日期,董事会包括4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99] 资金使用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上市所得款项净额1.1亿港元已悉数动用,其中2023年底已动用8580万港元,2024年动用2420万港元[82][83][84] - 发展新生产基地原实际所得款项净额7780万港元,2023年底已动用5360万港元,2024年动用2420万港元[82] - 分项目1原实际所得款项净额5420万港元,2023年重新分配后为4090万港元,2023年底已动用2980万港元,2024年动用1110万港元[82] - 分项目3原实际所得款项净额920万港元,2023年重新分配后为2250万港元,2023年底已动用940万港元,2024年动用1310万港元[83] 其他事项 - 符合香港利得税两级制的集团实体,首2,000,000港元估计应课税溢利税率为8.25%,超过部分为16.5%[21] - 过往年度综合财务报表若干金额重新分类,对2023年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39] - 公司在2024财政年度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89] - 2024财政年度后至公告日期无影响集团的重大事件[90] - 公司2024财政年度遵守所有企业管治守则的守则条文[92] - 所有董事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至公告日期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规定[93] - 审核委员会于2017年10月27日成立,现有三名成员,已审阅集团2024年度初步业绩公告及综合财务报表[94] - 独立核数师认可集团2024年度初步公告所载综合财务状况表等数字与综合财务报表金额相符[95] - 董事会计划终止现有购股计划并采纳新购股计划,需经股东大会普通决议案批准[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