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好医生(01833)

搜索文档
泉果基金经理刚登峰管理的泉果思源三年持有期混合C(018330)近一年回报达11.02%
新浪财经· 2025-06-10 14:03
基金概况 - 泉果思源三年持有期混合C(基金代码:018330)成立于2023年6月2日,为混合型基金,基金经理为刚登峰,总管理规模达21.38亿元 [1] - 基金投资策略为通过公司基本面研究精选优质上市公司,目标为长期稳健增值 [1] - 截至2025年6月9日,该基金近一年回报达11.02%,跑赢中证混合型基金指数(8.77%)及同类均值 [1] 基金经理背景 - 刚登峰为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硕士,16年证券从业经历,曾任东方证券资管研究员、投资经理等职 [1] - 2015-2022年管理多只东方红系列混合型基金,包括东方红睿丰、东方红策略精选等产品 [1] - 2023年6月起担任泉果思源系列基金经理,同时管理同系列A类份额(代码018329,近一年收益11.48%) [2] 投资方向与行业观点 - 技术创新领域:重点布局AI产业链,包括港股互联网龙头、软件公司及消费电子企业,看好2025年终端智能化产品突破 [2] - 新能源行业:锂电龙头已走出周期底部,2025年增长有望加速,基金保持较高仓位配置 [2] - 自动驾驶:进入产业化关键期,投资组合涵盖技术型零部件厂商及整车企业 [2] - 传统行业:电解铝、钢铁、光伏等领域供给侧政策或推动产能优化,头部企业存在阶段性机会 [2] - 房地产:一二线二手房市场回暖,行业集中度提升后幸存企业利润率或修复 [2]
AI驱动医疗数字化加速 平安健康(01833)医险协同+AI赋能获大行看多
智通财经网· 2025-05-29 13:53
中国医疗健康行业趋势 - 行业现已至风险/回报平衡点,主要受AI等市场β因素推动 [1] - 行业进入盈利与估值匹配阶段,受益于AI技术政策支持及消费升级 [1] - 医疗数字化成为国际金融机构关注重点,摩根大通全球峰会将其列为核心讨论领域 [1] 平安健康业务表现 - 公司利用与平安集团并表优势,通过医险协同为金融客户提供增值服务 [1] - F端(金融客户)及B端(企业客户)业务预计实现双位数增长 [1] - AI技术持续优化,应用于智能问诊、健康管理等场景,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1][2] - 大摩维持公司"平配"评级,目标价7.5港元 [1] 中国经济与港股市场展望 - 摩根大通上调中国全年GDP增速预测至4.8%,消费和投资因政策支持增强 [2] - 医疗健康行业受益于政策红利和市场需求提升 [2] - 2023年三季度起香港市场跑赢亚洲其他市场,MSCI中国指数盈利预期从14%上调至16% [2] - 摩根大通看好港股表现,尤其互联网与医疗两大高成长行业 [2] 行业竞争与商业模式 - 主要平台企业采取不同商业模式和竞争策略,推动医疗数字化趋势下的盈收加速 [1] - 平安健康作为互联网医疗代表企业,其AI应用与行业发展趋势高度契合 [2]
提供更高效的健康管理解决方案,平安健康与高和药业签约
搜狐财经· 2025-05-22 23:29
战略合作 - 平安健康与高和医药就可复美品牌达成战略合作,标志着公司在医疗健康器械领域的战略布局进入新阶段[1] - 双方将共同推动重组胶原蛋白及相关产品的创新应用,目标是提供更丰富、便利、智能且高效的健康管理解决方案[1] 公司优势与布局 - 平安健康凭借支付方资源、供应商网络、服务标准体系及生态资源等核心优势,已成为国内领先的医疗健康养老管理服务商[3] - 此次合作将进一步完善公司在医疗健康器械领域的布局,重点推动消费医疗类器械产品在商保场景下的运用[3] 可复美品牌背景 - 可复美为巨子生物旗下核心品牌,创立于2011年,以重组胶原蛋白为核心技术成分,专注于解决皮肤问题[3] - 品牌从医疗器械延伸至功效护肤品领域,产品覆盖从敷料到日常护理,已获得市场广泛认可[3] 高和医药角色 - 高和医药是可复美零售药店渠道全国总经销商,经过四年深耕运作,已赢得市场高度认可[3] - 此次合作中,双方将探索重组胶原蛋白在健康管理、疾病预防及医疗康复中的创新应用[3] 合作目标与展望 - 平安健康计划整合高和医药的终端能力、可复美技术优势及自身资源平台,推动重组胶原蛋白产品的临床应用与市场推广[4] - 合作旨在为用户提供更精准、高效的健康解决方案及更优质的产品服务体验[4]
平安健康牵手诺和诺德,共拓百亿减重市场新蓝海
格隆汇· 2025-05-15 17:19
全球肥胖症管理政策与市场趋势 - WHO计划首次将GLP-1受体激动剂等减肥药纳入《基本药物目录》(EML),预计最早8月出台,标志着肥胖症正式纳入慢性病管理体系[1][3] - 中国国家卫健委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计划,2024年12月发布《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强化慢性病防治关口前移[4] - 中国成年肥胖人口(BMI≥25)超2.4亿,预计2030年达3.5亿,方正证券预计2030年国内GLP-1减重药物市场规模超378.52亿元[4] - 巴克莱银行预计2030年全球减重药物市场规模将增至1500亿美元,需求覆盖药物治疗、健康管理、健身服务等多领域[4] 诺和诺德的市场地位与战略 - 诺和诺德2025Q1减肥药司美格鲁肽全球销售额超过K药成为"药王",全球约10亿肥胖症患者中仅数百万人接受治疗[6] - 公司技术壁垒高,正在加速市场扩张,与平安健康合作可整合资源提升数据支持与创新思路[6][7] 平安健康的医疗资源与业务布局 - 公司拥有5万名内外部医生团队,2900位签约专家医生,合作医院近4000家,链接药店23.5万家[7] - 家庭医生服务超200万客户,会员权益用户数超1400万,2025Q1企业客户数超2100家且B端付费用户同比增长45%[7] - 花旗指出其医疗数据库涵盖疾病/处方/个人健康等多维度数据,中信证券看好其AI大模型提升服务效能的潜力[7] 战略合作的价值创造 - 双方构建"认知提升—诊疗干预—长期管理"全周期服务闭环,推动科学减重理念普及[1][7] - 合作打破传统医疗与健康管理界限,未来可能结合AI/大数据开发智能减肥产品与服务[7] - 创新模式可能实现"药丸联动智能设备监测代谢+保险理赔+定制食谱"的精准健康工程[9]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检测发现65款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移动应用
央视网· 2025-05-12 11:53
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通报 核心观点 - 国家网络安全通报中心依据《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检测发现65款移动应用存在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涉及隐私政策缺失、未明示收集目的、未获用户单独同意等12类问题 [1] - 上期通报的67款应用中仍有31款未完成整改,已被应用分发平台下架 [8] 问题分类及涉事应用 隐私政策透明度不足 - 9款应用首次运行时未通过弹窗提示隐私政策,或以默认勾选方式获取用户同意,包括《雷石KTV》《Faceu激萌》《股票通》等 [1] - 43款应用未完整列明第三方插件收集个人信息范围,涉及《回森》《波点音乐》《幸福里》等主流应用 [2] - 5款应用完全无隐私政策,均为奇瑞/长安预装应用如《AI智教》《天气》 [8] 用户授权机制缺陷 - 16款应用向第三方提供信息时未告知接收方详情或取得单独同意,包括《淘小说》《爱奇艺》《平安健康》等 [3] - 4款应用未经同意即开始收集信息或开启权限,如《云掌财经》《乡助》 [4] - 32款应用未提供撤回同意的便捷途径,含《波点音乐》《爱奇艺》《天天跳绳》等 [5] 数据安全管理疏漏 - 15款应用未采取加密或去标识化措施,包括《云掌财经》《雷石KTV》《普益基金》等 [7] - 7款应用处理敏感信息时未取得单独同意或告知影响,如《生活服务》《宜优选》 [6] - 2款应用违规收集未成年人信息且未获监护人同意,为《红板报》和倍业聚合SDK [6][7] 用户权利保障缺失 - 9款应用设置不合理账号注销条件或未及时处理请求,如《淘小说》《爱奇艺》《应用商店》 [4] - 3款应用未按时处理投诉举报,包括《雷石KTV》《爱奇艺》 [5] - 6款应用自动化营销时未提供拒绝选项,涉及《纵横小说》《最美天气》等 [6]
中信建投:医险协同模式推进营收稳步增长 维持平安健康“买入”评级
智通财经· 2025-05-08 09:26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Q1实现营收10.6亿元,同比增长26%,经调整净利润0.58亿元,收入利润维持快速增长 [1] - 预计2025-2027年实现营收53.3、59.2以及66.6亿元,同比增速为11%、11%以及12% [1] 业务模式与战略发展 - 保险+医养会员、医疗理赔协同等创新业务模式快速增长,推动F端业务快速发展 [1][2] - B端业务持续推进"商保+健康保障委托+医疗健康服务"产品,25Q1累计服务企业客户超2100家,付费用户数同比增长超45%,F端+B端企康业务营收增长超43% [2] - 推出名医AI助理服务"平安芯医",覆盖20余个真实医疗场景,提供在线咨询、线下就医协助等服务 [2] 集团协同与并表影响 - 平安集团对平安健康的持股比例上升至52.7%,并表后强化公司作为平安集团医疗养老生态圈旗舰的定位 [3] - 使用公司服务的平安集团个人综合金融客户,客均AUM为其他客户的1.6倍,客均合同数为3.9倍 [3] - 24年F端付费用户3135万人,在平安集团2.4亿个人金融用户中渗透率约13%,中长期渗透率仍有提升空间 [3] - 24年B端累计服务企业2049家,同比增长36%,其中86%客户来自平安集团渠道,平安集团医疗健康相关付费企业客户超5.6万 [3] 未来展望 - 战略转型在23年调整完成,24年重回增长轨道,25年并表后业务协同进一步加强 [4] - F端业务通过新模式落地和客户渗透率提高有望加速增长,B端业务通过集团渠道和自主拓展持续成长 [4] - 信息化技术提升效率和优化费用,收入有望实现双位数增长,利润率持续改善 [4]
花旗看好中国医疗健康板块 AI赋能驱动平安健康(01833)成首选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4-28 18:44
中国医疗健康行业整体表现 - 近期中国医疗健康板块整体上涨 创新药和生物科技公司表现突出 [1] - 投资者更加注重长期投资 对中国市场越来越乐观 [1] - 中国医疗健康行业受美国关税影响相对较小 创新突破将推动龙头企业长期增长 [1] 医保/定价改革与政策影响 - 中国积极的结构性医保/定价改革将扩大商业保险支付能力 降低创新药定价压力 [1] - 针对特定中国公司的《生物安全法案》再次出现的可能性较低 [1] 子行业表现与投资机会 - 医疗服务/药房/中药/在线医疗子行业几乎没有或完全没有美国敞口 [2] - 消费相关企业如爱美客、华熙生物、爱尔眼科和通策医疗依赖于国内消费刺激政策 [2] - 药房行业2025年将进一步走弱 龙头企业如益丰药房将专注于利润率提高而非营收扩张 [2] - 在线医疗企业如阿里健康、平安健康和医渡科技是具有盈利能力提升的AI概念股 [2] 花旗推荐的首选股 - 翰森制药(03692)、石药集团(01093)、康方生物(09926)、信达生物(01801)、三生制药(01530)、迈瑞医疗(300760SZ)、微创医疗机器人(02252)、药明康德(02359)、药明生物(02269)、平安健康(01833) [1] 平安健康的具体分析 - 平安健康2025年一季度实现收入约10625亿元 同比增长258% 净利润33188万元 同比扭亏为盈 经调整后净利润为57861万元 同比扭亏为盈 [3] - 花旗给予平安健康12港元的目标价 基于对集团各项业务的净现值加总分析 [4] - 平安健康三大前瞻性潜在催化剂:2025年盈亏平衡后盈利能力提升 2025年公布更多AI相关技术细节 2025年2月起平安集团整合协同效应增强或有潜在资产注入 [4] 平安健康财务预测 - 2024年营收4808亿元 2025E营收5585亿元(同比增长162%) 2026E营收6616亿元(同比增长185%) [3] - 2024年净利润95亿元 2025E净利润206亿元(同比增长1167%) 2026E净利润314亿元(同比增长523%) [3] - 2024年PE为1551X 2025E PE为716X 2026E PE为470X [3]
一季度营收净利双增,平安健康“穿越”周期的“底层算法”
搜狐财经· 2025-04-27 14:43
行业趋势与战略布局 - 医疗健康行业面临需求升级与老龄化交织的挑战,医险协同成为必然趋势,需通过科技赋能服务创新来构建护城河 [1] - 全国卫生总费用突破9万亿元,传统单一保险赔付模式难以满足多元化健康保障需求 [1] - 行业多数企业停留在基础资源对接的浅层次协同,如京东健康、阿里健康聚焦线上平台与药品零售,医险合作限于产品嵌入或问诊流程对接 [1] 公司核心竞争力 - 公司依托集团"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优势,构建"保险保障+医疗服务+健康管理"三位一体深度协同生态,覆盖全健康周期 [1] - 截至2025年3月末,集团近2.45亿个人客户中63%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 [1][6] - 公司医险协同模式实现疾病预防、精准诊疗到术后康养的全周期健康护航,形成差异化竞争壁垒 [1][4] 财务表现与增长动力 - 2025年一季度收入10.62亿元同比增长25.8%,调整后净利润0.58亿元,实现营收净利双增 [2][4] - 2024年首次实现全年盈利,营收48.08亿元,净利润0.88亿元,调整后净利润1.58亿元 [4] - 养老服务板块2024年营收2.827亿元同比增413.5%,毛利8233.4万元同比增1089.5%,成为增长引擎 [14] 业务模式与客户覆盖 - F端通过"保险+医养会员""医疗理赔协同"等方式与集团金融主业深度协同,B端服务2100家企业客户,企康业务收入同比增43% [5] - 2025年一季度B端付费用户数同比增超45%,居家养老服务覆盖全国75个城市,累计服务19万客户 [5][12] - 客均合同数3.37个、客均AUM6.12万元,为无生态圈服务客户的1.6倍和4.0倍 [6] 养老服务创新 - 推出"保险+居家养老"模式,构建"智能管家+生活管家+医生管家"三位一体服务体系 [12] - "护联体"提供10项居家康复护理服务,"住联体"推出"573"居家安全改造方案,"乐联体"满足精神需求如"伴游"服务 [12][14] - 2025年一季度居家养老权益用户数较2024年末增长15% [14] 技术与社会责任 - 家庭医生品牌"平安家医"获国际认证,建立"11312"主动健康管理体系 [8] - 2024年MSCI ESG评级跃升至AA级,成为全球医疗保健设备行业第一 [2] - 2024年家庭医生服务超209万保单客户,形成就医保障闭环 [7]
平安好医生造血能力扎心?高管高薪酬VS业绩扑街真相
凤凰网财经· 2025-04-26 21:12
财务表现 - 2024年总收入48.08亿元 同比增长2.9% [1] - 全年盈利8832.2万元 首次实现全面盈利 [1] - 累计亏损71.33亿元 较2023年亏损减少8142.8万元 [2][3] - 储备从2023年的20.50亿元降至2024年的10.72亿元 [3] 高管薪酬 - 董事长李斗总薪酬1457.7万元(工资550万元+现金酬金907.7万元) [3] - 总裁吴军总薪酬809.1万元(工资177万元+现金酬金632.1万元) [3] - 执行董事绩效奖金明细:李斗130.1万元 吴军324.2万元 [4] 客户结构 - 企业客户总数2049家 同比增长35.9% [4] - 86%企业客户依赖平安集团渠道 自主拓展仅占14% [4] - 业务独立性受市场质疑 客户集中度风险凸显 [4] 公司背景 - 2014年成立 为平安集团医疗养老生态圈旗舰 [4] - 2018年港交所上市 2020年纳入恒生科技指数 [4]
平安好医生独立造血能力待考 高管薪酬与业绩是否匹配
中国经济网· 2025-04-25 16:55
财务表现 - 2024年总收入48.08亿元,同比增长2.9% [1] - 全年盈利8832.2万元,首次实现全面盈利 [1] - 截至2024年末累计亏损71.33亿元 [2] - 储备从2023年的20,497,766下降至2024年的10,722,077 [3] - 累计亏损从2023年的7,214,170减少至2024年的7,132,742 [3] 高管薪酬 - 董事长李斗工资及薪金550万元,现金支付酬金合计907.7万元 [3] - 总裁吴军工资及薪金177万元,现金支付酬金合计632.1万元 [3] - 董事长李斗绩效奖金130.1万元,其他社保成本等128.3万元 [4] - 总裁吴军绩效奖金324.2万元,其他社保成本等89.1万元 [4] 客户结构 - 2024年末累计服务企业客户2049家,同比增长35.9% [5] - 86%客户来自平安集团渠道,14%来自自主拓展渠道 [5] - 企业客户结构呈现高度集中特征 [4] 公司背景 - 成立于2014年,为平安集团医疗养老生态圈旗舰 [5] - 2018年5月4日在港交所上市 [5] - 2020年7月纳入恒生科技指数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