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脑洞科技(02203)
icon
搜索文档
港股异动丨脑机接口概念股拉升 南京熊猫电子涨超10% 脑动极光涨1.6%
格隆汇· 2025-08-12 10:29
行业政策与规划 - 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7年突破关键技术并建立技术、产业和标准体系,到2030年培育2-3家全球领军企业 [1] - 政策引导和科研创新有望使中国在全球脑机接口竞争中占据重要地位 [1] - 近期脑机接口领域在政策、技术、资本和医疗应用方面均取得突破性进展,技术正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商用阶段 [1] 市场表现 - 港股脑机概念股集体拉升,南京熊猫电子涨超10%领涨,脑洞科技涨7%,微创脑科学涨5%,脑动极光涨1.6% [1] - 南京熊猫电子股价最新报5.880港元,涨幅10.11% [1] - 脑洞科技股价最新报0.230港元,涨幅6.98% [1] - 微创脑科学股价最新报16.020港元,涨幅4.98% [1] - 脑动极光-B股价最新报5.150港元,涨幅1.58% [1] 行业前景与商业化 - 脑机接口赛道应用场景多元化、产品及研发路径丰富,未来潜在空间巨大 [1] - 在产品注册及医保立项政策加持下,行业有望加速实现商业化普及 [1] - 全球产品研发布局企业众多,国内头部企业已在非侵入式领域取得多项技术突破 [1] - 国内企业产品将迎来巨大商业化潜力 [1]
港股半导体股走强,华虹半导体涨超5%
格隆汇APP· 2025-08-04 15:29
港股半导体股表现 - 港股半导体板块整体走强,多只个股涨幅显著 [1] - 顺泰控股涨7.83%至0.124港元,总市值3.02亿港元 [2] - 英诺赛科涨7.90%至62.150港元,总市值555.87亿港元 [2] - 上海复旦涨6.18%至33.180港元,总市值272.55亿港元 [2] - 华虹半导体涨5.96%至41.800港元,总市值721.92亿港元 [2] - 美佳音控股涨4.44%至0.470港元,总市值2.44亿港元 [2] - 中芯国际涨2.80%至51.450港元,总市值4108.83亿港元 [2] - 脑洞科技涨2.65%至0.194港元,总市值1.55亿港元 [2] - 晶门半导体涨2.25%至0.455港元,总市值11.36亿港元 [2] - 中电华大科技涨2.11%至1.450港元,总市值29.43亿港元 [2]
港股半导体股走强,顺泰控股、英诺赛科涨超7%,上海复旦涨超6%,华虹半导体涨超5%,中芯国际、晶门半导体涨超2%
格隆汇· 2025-08-04 11:32
港股半导体板块表现 - 港股半导体股整体走强 顺泰控股涨7.83% 英诺赛科涨7.90% 上海复旦涨6.18% 华虹半导体涨5.96% 美佳音控股涨4.44% 中芯国际涨2.80% 脑洞科技涨2.65% 晶门半导体涨2.25% 中电华大科技涨2.11% [1][2] 重点公司股价及市值数据 - 顺泰控股最新价0.124港元 总市值3.02亿港元 [2] - 英诺赛科最新价62.150港元 总市值555.87亿港元 [2] - 上海复旦最新价33.180港元 总市值272.55亿港元 [2] - 华虹半导体最新价41.800港元 总市值721.92亿港元 [2] - 中芯国际最新价51.450港元 总市值4108.83亿港元 [2] - 晶门半导体最新价0.455港元 总市值11.36亿港元 [2] - 中电华大科技最新价1.450港元 总市值29.43亿港元 [2]
脑洞科技(02203) - 截至2025年7月31日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1 16:33
FF301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7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脑洞科技有限公司(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8月1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2203 | 說明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2,000,000,000 | HKD | | 0.01 HKD | | 2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HKD | | | | 本月底結存 | | | 2,000,000,000 | HKD | | 0.01 HKD | | 20,000,000 | 本月底法定/註冊 ...
港股半导体股集体下挫,贝克微(02149.HK)、华虹半导体(01347.HK)跌超6%,先思行(00595.HK)、脑洞科技(02203.HK)、中芯国际(00981.HK)跌超3%。
快讯· 2025-04-25 10:07
文章核心观点 港股半导体股集体下挫 [1] 分组1 - 贝克微、华虹半导体跌超6% [1] - 先思行、脑洞科技、中芯国际跌超3% [1]
脑洞科技(02203)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17 19:29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4年9月10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股份于主板上市,股份代号为2203[6][9] - 公司主要从事组装、封装及销售自行生产的分立半导体及买卖第三方半导体,还从事宽带基础设施建设及提供智能场域综合解决方案[6]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集团从事半导体生产买卖、宽带基础设施建设及智能场域应用综合解决方案提供[87] 各条业务线营业额变化 - 与上一财政年度相比,公司来自半导体生产及买卖的营业额减少约52.0%[12] - 公司宽带基础设施及智能场域业务通过广州织网开展,该业务营业额较上一财政年度减少7.8%[13][14] - 集团半导体生产及买卖的营业额较上一财政年度同期减少约52.1%,其中生产业务营业额较去年同期减少约40.5%,买卖业务营业额较去年同期减少约64.5%[26] - 公司本期营业额12000万港元,较上一财年减少10080万港元或45.7%,主要因半导体业务营业额减少[37] - 广州织网集团本期宽带基础设施及智能场域分部营业额346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减少830万港元或19.3%,因项目减少[37] - 半导体业务本期总营业额854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减少9260万港元或52.0%,因全球经济和市场停滞、需求疲软[37] - 公司本期自行生产半导体销售额550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减少3750万港元或41%;买卖半导体营业额304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减少5510万港元或64.4%[38] 业务发展策略 - 公司已加强成本管理监测,对新项目采取更严格竞标策略,将资源分配至利润更高及现金流更稳定的项目[14] - 广州织网整合内部资源发展智能产品销售业务,成功进入海外市场[14] - 公司决定涉足战略投资业务[14] - 集团对半导体业务采取审慎做法,可能因应市场状况控制业务营运、重新分配资源至智能产品贸易业务并探索科技创新机会[16][27] - 集团将把握智能生活领域技术应用需求,广州织网致力于成为智能场域解决方案集成商并向海外扩张智能产品业务[19] - 集团将继续寻求收购目标,集中在智能生活相关技术、人工智能及物联网领域电子零件以及高潜力成长型企业[19] - 集团将持续监测市场和行业趋势,把握技术创新投资机会,考虑多元化创新科技及Web 3.0领域投资[19] - 集团半导体业务面临挑战,客户下达新订单谨慎,集团或暂停业务以减少损失并重新分配资源[72] - 中国“十四五规划”支持下,集团将把握智能生活领域技术应用需求[72] - 广州织网致力于成为智能场域解决方案集成商,扩张智能产品业务至海外市场[73] - 集团将继续寻找收购目标,集中在智能生活相关技术、电子零件及成长型企业[73] - 集团将监测市场趋势,把握技术创新投资机会,考虑多元化创新科技及Web 3.0领域投资[73] 业务面临挑战 - 集团全资附属公司广州织网因中国房地产行业流动性紧张及电讯行业政策影响,宽带基础设施建设及智能场域解决方案市场需求和营业额降低[22] - 全球经济环境不可捉摸,集团半导体业务面临中美贸易紧张、地缘政治冲突、高通胀及加息等挑战[16] 投资业务情况 - 集团于期间投资上市股本证券,包括美国、中国内地及香港上市的领先科技公司及优质大型公司[15][29] - 公司本期以32350万港元购入上市股本证券,出售账面总值33340万港元的部分股权,变现亏损净额2030万港元,未变现亏损1110万港元[30] - 2024年和2023年1月1日上市股本证券账面价值分别为6927.6万港元和7058.2万港元,12月31日分别为4822.8万港元和6927.6万港元[3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贝壳控股(联交所)股份成本998.3万港元,公平值696.8万港元,公平值变动亏损301.5万港元;贝壳控股(纳斯达克)股份成本2222.4万港元,公平值1784.2万港元,公平值变动亏损438.2万港元[3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Robinhood Markets股份成本1697.5万港元,公平值1823.4万港元,公平值变动收益125.9万港元;IB组合投资股份成本563.7万港元,公平值518.4万港元,公平值变动亏损45.3万港元[3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出售部分上市股本证券产生已变现亏损净额约2030万港元,所持上市股本证券公平值亏损约1110万港元,总计约3140万港元[4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本期毛利(计提存货拨备前)67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减少2160万港元或76.3%;整体毛利率(计提存货拨备前)5.6%,较上一年度减少7.2个百分点[39] - 公司因半导体业务表现不佳,本期计提存货拨备1320万港元[43] - 本期集团销售及分销成本约700万港元,较2023年的约900万港元减少约200万港元或22.2%[45] - 本期集团行政开支约5340万港元,较2023年的约5040万港元增加约300万港元或6.0%[46] - 本期集团贸易应收款项、合约资产及应收关联公司款项(贸易性质)减值亏损共约830万港元,2023年为40万港元[47] - 本期公司计提厂房及设备以及使用权资产减值亏损130万港元,2023年为910万港元[54] - 本期集团所得税开支约1940万港元,2023年所得税抵免约260万港元[55] - 本期集团亏损净额约1.279亿港元,2023年亏损净额约3410万港元[5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尚未偿还资本承担约330万港元,与2023年持平[58]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分别约23%及29%的销售按相关集团实体功能货币以外的货币计值,分别约3%及2%的采购并非按相关集团实体功能货币计值[65] - 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集团以外币计值的货币资产分别为8331.3万港元及9324万港元,货币负债分别为61.7万港元及388.3万港元[66]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员工成本(含董事酬金)分别约为4230万港元及4490万港元[67]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本期(2024年)末期股息,2023年也无派息[69] - 考虑累计亏损,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配股东储备总额为零港元(2023年:零港元)[9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任何投资物业[95] 公司人员及薪酬情况 - 张量先生43岁,有逾19年中国房地产行业经验,担任公司主席及执行董事[74] - 许亮先生49岁,拥有前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经验,现为天津听雨拾花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77] - 张俊文38岁,2023年3月加入集团任财务总监,此前在汇景控股等公司任职[81] - 李强43岁,2022年2月加入集团,在电信等领域有超20年经验[80] - 张一波43岁,2018年6月9日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有资产及上市公司管理投资经验[79] - 2024年,酬金在零至1,000,000港元的非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有4人,2023年为2人;1,000,001港元至1,500,000港元的2023年有2人,2024年为0人[10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执行董事张量先生透过Yoho Bravo Limited持有599,658,00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74.96%[113][115] - 万朵女士于2024年10月31日辞任执行董事[104] - 有关董事及集团五名最高薪人士的薪酬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5[108] 公司治理相关 - 公司将在2025年举行的应届股东周年大会提名膺选连任的董事,无不可于一年内免付赔偿(法定赔偿除外)而终止的服务合约[106] - 公司在本期为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购买责任保险[107] - 本期公司董事或控股股东及其紧密联系人无竞争权益及利益冲突[118] - 本期公司无订立或存有有关全部或重大部分业务的管理及行政合约(非服务合约)[119] - 集团五大客户占本期总营业额约60.0%(2023年:64.2%),最大客户占本期总营业额约18.4%(2023年:24.1%)[128] - 集团五大供应商占本期总采购额约85.5%(2023年:79.6%),最大供应商占本期总采购额约51.3%(2023年:61.3%)[128] - 截至2022 - 2024年各年度根据新建建设服务框架协议应收实地集团公司服务费合计最多为人民币800万元(约980万港元)[132] - 本期广州织网自实地收取建设服务费约850万港元(2023年:860万港元)[133] - 截至2027年各年,2025年建设服务框架协议项下建议年度上限不得超人民币800万元(约870万港元)[134] - 2025年3月31日,公司将来自最终控股方本金1亿港元贷款交换为相同本金永续资本证券[141] - 公司维持上市规则规定不少于已发行股份25%的公众持股量[139] - 本期集团无慈善捐款(2023年:零港元)[140] - 新建建设服务框架协议及2025年建设服务框架协议拟进行交易适用百分比率均低于25%且年度上限低于1000万港元[133][136] - 公司接获各独立非执行董事年度独立性确认,认为其为独立人士[138] - 公司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提呈决议案,重新委任信永中和(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为核数师[144] - 自2021年2月1日起,公司行政总裁职位一直悬空[145] - 本期内仅举行2次常规董事会会议,但董事会认为已举行足够会议[146] - 公司董事会由1名执行(张量先生)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许亮先生、陈晰先生、张一波女士)组成,万朵女士于2024年10月31日辞任[150] - 各独立非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一年期委任函,期满可自动续期一年,可提前三个月通知终止;各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特定年期服务合约,可提前三个月通知终止[153] - 董事须依细则每隔三年最少轮值退任一次[153] - 本期内,张量、许亮、陈晰、张一波参与培训或阅读材料,万朵女士因已辞任不适用[154] - 董事会成立审核、提名及薪酬三个委员会,并制订书面职权范围[157] - 公司于2015年9月23日成立审核委员会,截至2024年12月31日由许亮、陈晰、张一波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许亮为主席[158] - 审核委员会主要职责为就外聘核数师相关事宜提意见、检讨及监察财务报表等、监督财务汇报等制度[158] - 审核委员会于本期举行2次会议[159] - 提名委员会于本期举行1次会议,截至2024年12月31日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60][161] - 薪酬委员会于本期举行1次会议,截至2024年12月31日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61][164] - 董事会于本期举行3次会议,举行1次股东大会(2024年5月22日股东周年大会)[164][16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审计服务应付费用约为830,000港元,非审计服务应付费用约为197,800港元[170] - 本期公司委聘GIL (HK) Limited的黄荻女士为公司秘书,其遵守了上市规则第3.29条相关专业培训规定[171][172] - 企业管治守则规定每年最少举行四次定期董事会会议,大约每季一次[167] - 董事知悉对编制集团本期综合财务报表的责任[173] - 管理层负责维持合适有效的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董事会负责至少每年检讨及监察其有效性[175] - 公司风险管理系统包括识别、评估、管理三个层面[175] - 公司制定符合COSO框架的内部监控系统,由监控环境、风险评估等五部分组成[177][180] - 公司委聘外部独立顾问对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进行半年一次独立审阅,审阅计划获董事会及其审核委员会批准[178] - 董事会及其审核委员会每半年审阅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的足够性及有效性,未发现重大内部监控瑕疵[182] - 一名或多名股份持有人持有公司实缴股本不少于十分之一,有权要求董事会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83] - 董事会批准并采纳提名政策,明确提名候选人的原则和程序[187] - 集团批准并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从多方面考虑董事会成员组合[188] - 2024年1月1日至10月31日,董事会由五名董事组成,其中两名女性;于朵女士辞任后,董事会由四名董事组成,其中一名女性[191] - 公司将继续实施提名政策挑选无性别限制的合适人选[19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员工(包括管理层)男女性别比例为1.20:1[193] - 公司建立有效机制支持董事会保持高度独立,且每年检讨董事会独立性机制成效,认为机制有效[194] - 董事会批准及采纳股息政策,派付股息时需考虑公司及集团多方面因素,且受法律法规等限制,会不时检讨并酌情更新政策,不保证指定报告期派付具体金额股息[196][197][200] - 公司与投资者建立不同通讯途径,包括在联交所及公司网站刊发报告等,维持高度透明,且认为渠道可接收股东反馈[198] - 公司已分别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刊载组织章程大纲及细则,本期无修订[199] 购股计划情况 - 公司于2015年9月23日采纳购股计划,自2015年10月9日起10年期内有效[98] - 购股计划可供发行股份总数为80,000,000股,占报告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101] - 2024年1月1日及12月31日,购股计划可供授出的购股权数目为80,000,000份,且无服务商分项
合肥天使基金,投了“脑洞科技”天使+轮 | 融中投资周报
搜狐财经· 2025-04-13 17:43
医疗健康行业 - 炜璨医疗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由元禾原点和诺庾资本联合领投,南京江北科投跟投,资金用于产品上市、研发及项目落地,公司专注微创植入式给药装置新技术研发与应用 [3] - 爱连健康完成Pre - A轮融资,夏尔巴投资独家注资,资金投向到家医护服务体系升级与AI中台建设,是数字化医疗健康服务平台 [4] - 睿健医药完成B + 轮融资,数月内两轮超亿元融资合计超2亿元,由丰川资本领投,荷塘创投跟投 [5] - 中盛溯源B轮融资收官,累计融资2.35亿元,追加融资由广药资本等联合参与,资金用于临床管线开发及产品商业化 [8] - 影禾医脉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由远毅资本领投,老股东持续加码,融资后加速医学影像基座模型迭代等 [20] 智能科技行业 - 辅易航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由毅达资本与清科产投联合领投,资金用于AI感知技术研发及量产,定位智能感知核心业务 [6][7] - 星尘智能连续完成A及A + 轮融资数亿元,由锦秋基金、蚂蚁集团领投,推动通用具身智能技术应用 [10] - 穹彻智能完成数亿元Pre - A++轮融资,多家知名投资机构加入,老股东追投,加速具身智能领域突破及商业化应用 [11] - 爱芯元智完成超十亿元C轮融资,投资方众多,资金用于人工智能芯片研发、产品量产及市场推广 [14] - 脑洞科技完成天使 + 轮融资,由合肥天使投资基金投资,利用数字化手段降低加工制造门槛,平台交付零件超30万件 [16] - 众擎机器人完成近2亿元Pre - A轮融资,由Stone Venture领投,老股东加码 [19] 半导体行业 - 崇辉半导体完成B轮融资,由尚颀资本、广州粤财联合领投,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产能扩张与技术升级 [12] 机器人行业 - 鹿明机器人半年内连获两轮近亿元融资,天使 + 轮由普华资本等投资,天使轮由英诺天使基金等投资,资金用于技术研发等 [13] 农业科技行业 - 前海粤十完成B轮融资,由多家国资领投,跨域资本跟投,成为集齐“三农”全链条国有资本的冷链数字科技平台 [9] 工业制造行业 - 华诚领航完成数千万元融资,由多家基金共同投资,陕西科控基金跟投,资金用于研发等,掌握高端电磁阀核心技术 [17] - 麦孚精密完成5000万元A轮融资,由湖北国众私募基金管理领投,资金用于核心技术研发等 [21] 能源行业 - 镁源动力完成数千万元股权融资,由中财融商、合肥创新投共同投资,将建设安徽万吨级及浙江百吨级生产线 [22] 新能源汽车行业 - 京西智行获深圳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5亿元投资,促进技术应用,带动行业发展 [23] 矿业科技行业 - 凌云智矿完成种子轮融资,由光源旗下基金联合企业家投资,融资后推动AI辅助勘探技术创新等 [18]
脑洞科技(02203)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31 21:18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额为119,991千港元,2023年为220,807千港元,同比下降约45.66%[2] - 2024年年内亏损为127,879千港元,2023年为34,116千港元,亏损同比扩大约274.83%[2] - 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为15.98港仙,2023年为4.26港仙,亏损同比扩大约275.12%[2]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31,462千港元,2023年为63,888千港元,同比下降约50.75%[3] - 2024年流动资产为121,278千港元,2023年为215,308千港元,同比下降约43.67%[3] - 2024年流动负债为211,128千港元,2023年为124,195千港元,同比上升约70.00%[3] - 2024年流动负债净值为 - 89,850千港元,2023年为91,113千港元,同比由正转负[3] - 2024年非流动负债为681千港元,2023年为88,239千港元,同比下降约99.23%[4] - 2024年净资产为 - 59,069千港元,2023年为66,762千港元,同比由正转负[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年内亏损约1.27879亿港元[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及资产亏绌分别约为8985万港元及5906.9万港元[8] - 2024年公司总营业额为119,991千港元,2023年为220,807千港元[16] - 2024年公司除税前亏损为108,468千港元,2023年为36,676千港元[16] - 2024年公司即期税项为79千港元,2023年为52千港元;递延税项为19,332千港元,2023年为 - 2,612千港元[17] - 2024年员工成本总额为42,342千港元,2023年为44,905千港元[20] - 2024年用以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的亏损为127,879千港元,2023年为34,116千港元[22]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为38,115千港元,2023年为65,814千港元[23]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扣除减值拨备)0 - 30日为10,166千港元,31 - 90日为8,666千港元,91 - 365日为9,461千港元,超过365日为4,489千港元;2023年对应分别为24,362千港元、18,503千港元、4,700千港元、6,164千港元[25]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为43,896千港元,2023年为71,095千港元[25] - 2024年应付账款32,908千港元,2023年为47,937千港元,其中三个月以内2024年为7,820千港元,2023年为19,938千港元;四至六个月2024年为5,815千港元,2023年为1,253千港元;七至十二个月2024年为10,531千港元,2023年为3,645千港元;超过一年2024年为8,742千港元,2023年为23,101千港元[26] - 集团期间营业额约1.2亿港元,较上一财年减少约1.008亿港元或45.7%,主要因半导体业务营业额减少[41] - 集团期间毛利(计提存货拨备前)约670万港元,较2023年减少约2160万港元或76.3%,因半导体和宽带业务营业额及毛利减少[44] - 集团期间整体毛利率(计提存货拨备前)约5.6%,较2023年减少约7.2个百分点[45] - 集团本期销售及分销成本约700万港元,较2023年的约900万港元减少约200万港元或22.2%[49] - 集团本期行政开支约5340万港元,较2023年的约5040万港元增加约300万港元或6.0%,主要因研发费用减少约120万港元、银行手续费增加约110万港元、法律费用增加约50万港元[50] - 集团本期贸易应收款项、合约资产及应收关联公司款项(贸易性质)减值亏损约830万港元,2023年为减值亏损40万港元[52] - 集团本期厂房及设备以及使用权资产减值亏损130万港元,2023年为910万港元[55] - 集团本期所得税开支约1940万港元,2023年所得税抵免约260万港元,变动因对未来盈利能力估计变动终止确认先前确认的递延税项资产[56] - 本期间亏损净额约为1.279亿港元,2023年亏损净额约为3410万港元[5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尚未偿还资本承担约为330万港元,与2023年持平[58] - 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集团均无未偿还银行借贷[59] - 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集团均无抵押任何资产[60] - 2024年及2023年,集团分别约23%及29%的销售按功能货币以外的货币计值,分别约3%及2%的采购并非按功能货币计值[6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美元资产账面值为8328.9万港元,负债为61万港元;人民币资产账面值为2.4万港元,负债为0.7万港元[63]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员工成本分别约为4230万港元及4490万港元[64] - 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产生综合亏损约1.27879亿港元[8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的流动负债净额及资产亏绌分别为约8985万港元及5906.9万港元[8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电子产品生产营业额为5.5034亿港元,2023年为9.2493亿港元[14] - 2024年电子产品贸易营业额为3.0361亿港元,2023年为8.5453亿港元[14] - 2024年宽带基础设施建设服务营业额为1.9078亿港元,2023年为2.0657亿港元[14] - 2024年宽带基础设施经营租赁固定租赁付款为39万港元,2023年为251.6万港元[14] - 疫情后监管政策不利影响,中国房地产行业流动性紧张,广州织网宽带基础设施建设及智能场域解决方案市场需求和营业额降低[28] - 中国政府电讯行业政策使公司面临挑战,网络提速降费政策对宽带基础设施行业盈利能力构成压力[29] - 疫情后高科技产品应用带动全球半导体行业需求,但公司作为供应链下游参与者面临激烈竞争,业务流失未回暖[30][31] - 本期间公司半导体业务受多种因素影响,生产及买卖营业额较上一财政年度同期减少约52.1%[32] - 来自半导体生产的营业额较去年同期减少约40.5%[33] - 来自半导体买卖的营业额较去年同期减少约64.5%[33] - 全球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和地缘政治复杂性致经济复苏缓慢,半导体客户新订单减量,公司对该业务采取审慎做法[34] - 广州织网集团宽带基础设施及智能场域分部期间营业额约3460万港元,较2023年减少约830万港元或19.3%,因项目减少[41] - 半导体业务期间总营业额约8540万港元,较2023年减少约9260万港元或52.0%[42] - 集团自行生产半导体销售营业额约5500万港元,较2023年减少约3750万港元或41%[42] - 集团买卖半导体期间营业额约3040万港元,较2023年减少约5510万港元或64.4%[43] - 广州织网集团本期毛利(计提存货拨备前)约1000万港元,较2023年的约1640万港元减少约640万港元或39.0%,毛利率分别为约28.9%及38.3%[46] - 集团半导体业务本期毛损(计提存货拨备前)约330万港元,2023年毛利(计提存货拨备前)约1190万港元,毛利减少约1520万港元或127.8%,毛利率从约6.7%降至约 - 3.8%,减少约10.5个百分点,2024年存货拨备1320万港元[47] 战略投资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公司开展战略投资业务,本期间投资上市股本证券[35][36] - 集团期间购入上市股本证券总成本约32350万港元,出售账面总值约33340万港元部分股权,销售款项净额约33170万港元,变现亏损净额约2030万港元,未变现亏损约1110万港元[37] - 2024年和2023年1月1日上市股本证券账面价值分别为6927.6万港元和7058.2万港元,12月31日分别为4822.8万港元和6927.6万港元[38] - 2024年12月31日,贝壳控股(港交所)股份成本998.3万港元,公平值696.8万港元,公平值变动亏损301.5万港元;贝壳控股(纳斯达克)股份成本2222.4万港元,公平值1784.2万港元,公平值变动亏损438.2万港元;Robinhood Markets股份成本1697.5万港元,公平值1823.4万港元,公平值变动收益125.9万港元;IB组合投资股份成本563.7万港元,公平值518.4万港元,公平值变动亏损45.3万港元[3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出售部分上市股本证券变现亏损净额约2030万港元,所持上市股本证券公平值亏损约1110万港元,总计约3140万港元[48] 公司业务结构 - 公司主要从事投资控股业务,附属公司从事电子电气部件生产买卖及宽带相关服务[6] 公司资金相关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来自最终控股股东及关联公司的贷款分别约为1.16276亿港元及4459.8万港元[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仅约为2656.8万港元[8] - 2025年3月31日,公司向张先生发行本金1亿港元的永续证券交换等额贷款[8] - 关联公司同意在2025年12月31日前及集团具备适当财务状况前,不要求偿还约4459.8万港元贷款[8] - 2025年3月31日,公司将来自最终控股方本金1亿港元的贷款交换为相同本金的永续资本证券[27] 税务政策 - 中国附属公司税率自2008年1月1日起为25%[18] - 香港利得税两级制下,合资格法团首2,000,000港元溢利按8.25%缴税,超过部分按16.5%缴税;不符合的实体按16.5%缴税[19] 公司人员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聘用267名全职雇员,约97.0%在中国聘用,约3.0%在香港聘用[64] 股息政策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本期间的末期股息,2023年也未派付[67] 公司业务前景与策略 - 来年全球经济环境复杂,集团半导体业务前景充满挑战[68] - 集团面临客户提高技术标准和市场竞争加剧挑战,将加强生产流程和质量控制[69] - 集团将把握智能生活领域快速增长的技术应用需求[70] - 集团致力于成为智能场域解决方案集成商,将继续寻求收购目标[71] 公司证券交易情况 - 本期间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72] 公司管理层情况 - 公司自2021年2月1日起行政总裁职位一直悬空,董事会认为目前安排恰当[74] - 本期间主席因业务安排未与独立非执行董事单独举行会议,但公司认为沟通渠道足够[75] - 本期间仅举行2次常规董事会会议,董事会认为已举行足够会议[76] 公司会议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5月21日在香港举行股东周年大会[77] - 公司将于2025年5月16日至21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78] - 公司将于2025年5月21日举行股东周年大会[82] 公司组织架构 - 审核委员会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许亮先生为审核委员会主席[79] - 董事会包括执行董事张量先生以及独立非执行董事许亮先生、陈晰先生及张一波女士[83] 公司其他信息 - 公告日期为2025年3月31日[83] - 公司股份每股面值0.01港元[84]
脑洞科技(02203)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7 16:39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营业额为83,084千港元,同比下降37.5%[2]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10,938千港元,同比下降53.6%[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652千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亏损18,417千港元大幅改善[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每股盈利为0.08港仙,相比2023年同期的每股亏损2.3港仙显著改善[2] - 公司二零二四年上半年除稅前溢利為1,102千港元,相比去年同期虧損16,980千港元,實現扭虧為盈[6] - 公司本期间营业额为83.1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7.5%,主要由于半导体业务营业额减少[51] - 公司本期间毛利为10.9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9.6%,整体毛利率为13.2%,较去年同期下降4.5个百分点[52] - 公司本期间溢利净额为0.7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亏损净额18.4百万港元增加19.1百万港元[57] - 公司本期间销售及分销成本为3.8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9.5%,主要由于第三方代理佣金开支减少[54] - 公司本期间行政开支为24.6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2%,主要由于员工成本减少[55] - 公司本期间所得税开支为0.5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0.9百万港元[56] - 公司本期间录得已变现收益净额41.1百万港元,公平值亏损20.5百万港元,其他收益总额20.6百万港元[53] 资产与负债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总资产为249,042千港元,较2023年底增长15.7%[3]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现金及银行结余为45,838千港元,较2023年底增长7.9%[3]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流动负债为121,277千港元,较2023年底下降2.3%[3] - 公司总资产为308,255千港元,同比增长10.4%[15] - 公司总负债为237,027千港元,同比增长11.6%[15]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无未偿还银行借贷,资产负债比率为零[58] 现金流 - 公司二零二四年上半年經營活動所用現金淨額為24,642千港元,去年同期則產生現金淨額23,179千港元[6] - 公司二零二四年上半年投資活動產生現金淨額844千港元,去年同期為1,213千港元[7] - 公司二零二四年上半年融資活動產生現金淨額26,583千港元,去年同期則使用現金淨額7,348千港元[7] - 公司二零二四年上半年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增加淨額為2,785千港元,去年同期為17,044千港元[7] - 公司二零二四年上半年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45,838千港元,去年同期為44,825千港元[7] 业务分部表现 - 公司主要業務包括生產及買賣半導體、寬帶基礎設施建設及為智能場域應用提供綜合解決方案[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总收入为83,084千港元,同比下降36.0%[13] - 电子产品生产分部收入为34,559千港元,同比下降40.3%[13] - 电子产品贸易分部收入为22,859千港元,同比下降56.5%[13] - 宽带基础设施及智能场域分部收入为24,713千港元,同比增长23.5%[13] - 公司半导体业务营业额较上一财政年度同期减少约48.0%,其中生产半导体业务营业额减少约40.3%,买卖半导体业务营业额减少约56.5%[45] - 公司宽带基础设施及智能场域业务受到中国房地产行业去杠杆化政策的影响,导致项目竣工期延长,且宽带基础设施行业盈利能力面临下调压力[43] - 公司半导体业务面临全球贸易争端和地缘政治复杂化的不确定性,客户订单全面反弹仍不确定[46] 投资与金融资产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来自最终控股方的贷款增加29,058千港元,达到112,407千港元[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储备增加4,466千港元,达到63,228千港元[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汇兑亏损382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1,369%[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資產的公平值變動為-20,505千港元,去年同期為15,478千港元[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數字資產公平值變動為-3,243千港元,去年同期為0千港元[6] - 数字资产公平值变动收益为20,505千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12,235千港元[16] - 公司融资成本为4,755千港元,同比增长23.6%[16] - 公司递延税项为450千港元,同比下降68.3%[18] - 公司以总购入成本约2.965亿港元购上市股本证券及期权,并出售账面总值约2.493亿港元的上市股本证券,实现净收益约4110万港元[50] - 公司确认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平值变动产生的未变现亏损约2060万港元[50] - 公司未持有任何加密货币,但看好未来虚拟资产进入Web 3.0及元宇宙领域的前景,计划适时增加对加密货币的投资[48][49] - 公司战略投资业务旨在多元化创新科技领域的投资布局,本期间投资上市股本证券及期权[47] - 公司将继续密切监控和评估投资表现,并对投资组合进行及时调整以提高回报[50] 员工与管理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员工成本为22.3百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25.2百万港元[64] - 公司2024年6月30日员工总数为300人,其中96.7%在中国聘用,3.3%在香港聘用[64] - 公司主要管理人员薪酬由董事会参考个人表现及市场趋势厘定[37] - 公司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分离,行政总裁职位自2021年2月1日起一直悬空[74] - 公司管理层每月未向全体董事会成员提供更新资料,但会根据业务情况不时提供业务更新[74] - 公司董事会认为目前的管理安排有助于维持政策延续性及营运稳定[74] 其他财务信息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约21.2%的销售以外币计值,2023年同期为28.2%[6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约2.3%的采购以外币计值,与2023年同期持平[62] - 公司2024年6月30日外币计值的货币资产为106,999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93,294千港元[62] - 公司2024年6月30日外币计值的货币负债为2,193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843千港元[62] - 公司未建议2024年上半年派付中期股息[66] - 公司未订立或存在任何重大业务管理及行政合约[72] - 公司董事或控股股东及其紧密联系人未在与公司业务相竞争的业务中拥有任何权益[73] - 公司购股权计划自2015年10月9日起10年内有效,但自采纳以来未授出任何购股权[76] - 公司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监督财务报告及内部监控系统[77]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在本期间内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78] - 公司购股权计划项下可供授出或发行的购股权数目在2024年1月1日及2024年6月30日均为零[76] - 公司审核委员会已审阅本报告及本期间未经审核的简明综合财务业绩,认为其符合适用会计准则[77] 关联公司与控股方 - 公司来自最终控股方的贷款中,未偿还贷款本金额为127,722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99,072千港元有所增加[39] - 公司来自最终控股方的贷款实际年利率为9.43%[39] - 公司来自直接控股公司的贷款已全数偿还,未偿还贷款本金额为零[38] - 公司应收关联公司款项(贸易性质)中,遵义实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应收款项为3,287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442千港元有所减少[35] - 公司来自关联公司的贷款中,广州普及房地产代理有限公司的未偿还贷款本金额为15,175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5,283千港元略有减少[39] - 广州富力集团及其附属公司、合营企业及联营公司的服务费收入为3,956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4,927千港元有所下降[35] - 公司宽带基础设施建设服务收入中,贵州花博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贡献最大,达1,515千港元[34] 未来发展与战略 - 公司未来将重点发展智慧生活领域技术应用,并寻求相关技术、人工智能及物联网领域的收购目标[67] - 公司执行董事张量先生通过Yoho Bravo Limited持有公司74.96%的股份[68][69] - 公司未建议2024年上半年派付中期股息[66] - 公司未订立或存在任何重大业务管理及行政合约[72] - 公司董事或控股股东及其紧密联系人未在与公司业务相竞争的业务中拥有任何权益[73] - 公司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分离,行政总裁职位自2021年2月1日起一直悬空[74] - 公司管理层每月未向全体董事会成员提供更新资料,但会根据业务情况不时提供业务更新[74] - 公司购股权计划自2015年10月9日起10年内有效,但自采纳以来未授出任何购股权[76] - 公司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监督财务报告及内部监控系统[77]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在本期间内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78] - 公司董事会认为目前的管理安排有助于维持政策延续性及营运稳定[74] - 公司购股权计划项下可供授出或发行的购股权数目在2024年1月1日及2024年6月30日均为零[76] - 公司审核委员会已审阅本报告及本期间未经审核的简明综合财务业绩,认为其符合适用会计准则[77]
脑洞科技(02203)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1 19:05
财务数据对比 - 2024年上半年营业额8308.4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13285.5万港元[1] - 2024年上半年毛利1093.8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2358.1万港元[1]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110.2万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1698万港元[2] - 2024年上半年期内溢利65.2万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1841.7万港元[2]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5921.3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388.8万港元[3]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24904.2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1530.8万港元[3]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12127.7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2419.5万港元[3] - 2024年6月30日流动净资产12776.5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9111.3万港元[3]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2464.2万港元,2023年同期产生现金净额2317.9万港元[5] - 2024年上半年每股溢利0.08港仙,2023年同期亏损2.3港仙[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84.4万港元,2023年为121.3万港元[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2658.3万港元,2023年为 - 734.8万港元[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278.5万港元,2023年为1704.4万港元[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总收益8.3084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13.0942亿港元[11][12] - 2024年上半年生产、贸易、宽带基础设施及智能场域分部收入分别为3.4559亿、2.2859亿、2.5666亿港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5.7930亿、5.2507亿、2.2418亿港元[13] - 2024年上半年生产、贸易、宽带基础设施及智能场域分部(亏损)溢利分别为 - 0.1956亿、0.0721亿、0.3605亿港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0.9583亿、0.4472亿、0.3037亿港元[13]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30.8255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7.9196亿港元[14]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负债23.7027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1.2434亿港元[14] - 2024年上半年数字资产公平值变动为0,2023年同期为0.3243亿港元[16] - 2024年上半年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公平值变动为2.0505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 - 1.5478亿港元[16]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0.4755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0.3848亿港元[17]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中即期税项为0,递延税项为0.0450亿港元;2023年同期即期税项为0.0018亿港元,递延税项为0.1437亿港元[18]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0.1102亿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1.6980亿港元[1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确认为开支之存货金额为57,41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97,814千港元;研发成本为2,23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855千港元;员工成本总额为22,30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3,336千港元[20] - 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为652,000港元,2023年为亏损18,417,000港元;用以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溢利╱(亏损)之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800,000,000 [20] - 本期无派发或建议派发中期股息,2023年同期也无[22] - 本期集团收购厂房及设备约273,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4,746,000港元;出售厂房及设备产生收益净额约为885,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4,006,000港元;撇销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约为3,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7,000港元[23]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为71,051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5,814千港元[24] - 2024年6月30日客户合约及经营租赁产生之应收贸易款项总额分别约为78,631,000港元和1,484,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分别为67,093,000港元和3,529,000港元[24] - 2024年6月30日0至30日应收贸易款项(扣除减值拨备)为28,823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4,362千港元;31至90日为24,649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8,503千港元[27] - 2024年6月30日91至365日应收贸易款项(扣除减值拨备)为2,819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700千港元;超过365日为7,049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164千港元[27] - 2024年6月30日应付贸易款项为50,643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7,937千港元[28] - 2024年6月30日应付收购厂房及设备款项为67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0[28] - 2024年6月30日计入其他应付款项之应付来自一间直接控股公司之贷款之利息约为零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79,000港元[28]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已订约但未在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业绩拨备之有关收购厂房及设备以及宽带基础设施建设之资本承担约为3,174,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339,000港元[31] - 公司本期营业额约8310万港元,较上一财政年度同期减少约4980万港元或37.5%,主要因半导体业务营业额减少[40] - 半导体业务本期总营业额约574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5300万港元或48.0%[40] - 公司自行生产半导体销售营业额本期约346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2330万港元或40.3%[40] - 公司买卖半导体营业额本期约229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2960万港元或56.5%[40] - 广州织网集团本期宽带基础设施及智能场域分部营业额约257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330万港元或14.5%[40] - 公司本期毛利约109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1170万港元或49.6%,主要因半导体业务营业额及毛利率减少[41] - 公司本期整体毛利率约13.2%,较去年同期降低约4.5个百分点[42] - 半导体业务本期毛利约8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1260万港元或94.0%,毛利率降至约1.4%[42] - 广州织网集团本期毛利约1010万港元,与去年同期相当,毛利率降至约41.0%[42] - 销售及分销成本约为38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0万港元或9.5%[44] - 行政开支约为246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10万港元或4.2%[45] - 所得税开支约为50万港元,去年同期约为140万港元[46] - 本期溢利净额约为7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加约1910万港元[47] - 2024年6月30日,未偿还资本承担约为39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30万港元[48]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分别约21.2%及28.2%的销售按外币计值[52]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分别约2.3%的采购并非按功能货币计值[52]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员工成本分别约为2230万港元及2520万港元[54]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4年9月10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17年起于联交所上市[7] - 公司主要从事投资控股,附属公司业务包括生产及买卖半导体等[7] - 公司可呈报及经营分部包括生产、贸易、宽带基础设施及智能场域、战略投资分部[10] 财务编制基础 - 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业绩以港元呈列,按历史成本基准编制[8] - 本期集团首次应用多项新订或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无重大影响[8][9] 税率情况 - 香港利得税两级制下,合格法团首200万港元应评税利润按8.25%缴税,超过部分按16.5%缴税,不符合的实体按16.5%统一税率缴税;中国附属公司税率为25%,广州织网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享受15%优惠税率[19] 业务挑战与机遇 - 集团宽带基础设施及智能场域业务受中国房地产行业政策及“网络提速降费”政策影响,面临挑战[34] - 集团半导体业务处于供应链下游,面临激烈竞争[36] - 本期间集团生产及买卖半导体所得营业额较上一财政年度同期减少约48.0%[36] - 本期间生产半导体业务的营业额较上一财政年度同期减少约40.3%[36] - 本期间买卖半导体所得营业额较上一财政年度同期减少约56.5%[36] - 集团半导体客户普遍已减缓其新购买,客户订单的全面反弹仍不确定[36] - 未来一年全球经济环境复杂,集团各业务前景具挑战性[56] - 集团会把握智慧生活领域技术应用需求,为业务发展带来新增长点[56] - 集团致力于成为综合智慧领域解决方案提供商,寻找智慧生活等相关领域收购目标[56] - 中美贸易紧张等因素影响集团半导体客户订单计划,集团面临客户技术标准提高等挑战[57] - 集团将关注环球市场和创科行业趋势,考虑在创新技术和Web 3.0领域多元化投资[58] 证券交易情况 - 公司本期以约2.965亿港元购入上市股本证券及期权,出售账面总值约2.493亿港元的上市股本证券,变现收益净额约4110万港元,未变现亏损约2060万港元[39] 信贷政策 - 集团给予生产及贸易分部客户最高90日信贷期,宽带基础设施及智能场域分部客户信贷期按双方协定[25] 资产相关情况 - 2024年6月30日及2023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率均为零[49]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并无抵押任何资产[50]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并无重大或然负债[52] 员工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有300名全职员工,约96.7%在中国聘用,约3.3%在香港聘用[54] 股息政策 - 董事会不建议就本期支付任何中期股息(2023年6月30日:无)[55] 公司架构与治理 - 公司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区分,行政总裁职位自2021年2月1日起悬空[61] - 董事会认为目前安排恰当,随业务发展将检讨公司架构是否变动[61] - 公司未按企业管治守则每月向董事会成员提供更新资料,而是不时提供业务资料[62] - 公司于2015年9月23日成立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许亮先生为委员会主席[63]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公告及集团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业绩,认为编制已遵守适用会计准则并作出充足披露[63] 证券买卖情况 - 公司及附属公司在本期内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64] 时间界定与董事会成员 - 本期指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66] - 公告日期董事会包括执行董事张量先生及万朵女士,以及独立非执行董事许亮先生、陈晰先生及张一波女士[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