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升能集团(02459)
icon
搜索文档
升能集团(02459)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1 22:37
公司财务业绩 - 2023财年公司收益约7230万美元,较2022财年减少约37.4%[2][3] - 2023财年公司毛利率为1.2%,较2022财年的22.5%大幅下跌[2][4] - 2023财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1547.6万美元,2022财年则为溢利749.6万美元[2] - 2023财年公司石墨电极销量较2022财年减少29.6%[3] - 2023财年公司存货拨备约330万美元,2022财年为零美元[4] - 2023财年公司产生上市开支约170万美元,2022财年约为120万美元[4] - 2023财年公司宣派及支付酌情上市花红300万美元[4] - 2023财年收益约7230万美元,较2022财年的约1.155亿美元减少,主要因销量从约24184公吨减至约17015公吨,石墨电极平均售价从每公吨4777美元降至每公吨4249美元[8] - 2023财年销售成本约7150万美元,较2022财年的约8950万美元减少,受销量减少、每公吨平均销售成本增加及存货拨备约330万美元影响[9] - 2023财年毛利约80万美元,较2022财年的约2600万美元大幅减少,毛利率从约22.5%降至约1.2%;经调整毛利约410万美元,经调整毛利率约5.7%[10] - 2023财年行政开支总额约1210万美元,较2022财年增加约32.5%,因上市后持续合规成本和员工成本增加[11] - 2023财年财务成本370万美元,较2022财年的约260万美元增加,因2022财年提取贷款及2023财年取得新贷款[12] - 2023财年上市开支约170万美元,较2022财年的约120万美元增加,因公司股份于2023年1月17日在港交所上市产生包销相关开支[13] - 2023财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约1550万美元,主要因毛利大幅减少、行政开支增加、财务成本增加及支付雇员酌情花红,部分被所得税抵免抵销[14] - 2023财年经调整纯损1077.6万美元,2022财年经调整纯利869.4万美元[15] - 2023财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610万美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1500万美元、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3800万美元[17] - 2023财年收益72,292千美元,较2022年的115,521千美元下降37.42%;年内亏损15,476千美元,2022年则溢利7,496千美元[28] - 2023年换算海外业务的汇兑差异为1,806千美元,2022年为 - 9,895千美元[29] - 2023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为118,638千美元,较2022年的107,037千美元增长10.84%[30] - 2023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为107,416千美元,较2022年的98,814千美元增长8.70%[30] - 2023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为62,571千美元,较2022年的45,523千美元增长37.45%[30] - 2023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净值为44,845千美元,较2022年的53,291千美元下降15.85%[30] - 2023年12月31日非流动负债为14,990千美元,较2022年的27,411千美元下降45.31%[32]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148,493千美元,较2022年的132,917千美元增长11.72%[31] - 2023年和2022年来自外部客户的收益分别为72,292千美元和115,521千美元,其中美洲地区从33,484千美元降至19,326千美元,EMEA地区从51,664千美元降至38,319千美元,中国地区从27,871千美元降至12,907千美元,亚太区(不包括中国)从2,502千美元降至1,740千美元[39] - 2023年和2022年非流动资产分别为115,191千美元和104,738千美元,其中美洲地区从202千美元降至78千美元,EMEA地区从50,739千美元降至50,241千美元,中国地区从52,168千美元增至64,836千美元,亚太区(不包括中国)从1,629千美元降至36千美元[40] - 2023年客户A收益为12,599千美元,2022年为14,421千美元;2022年客户B收益为13,184千美元,2023年相应收益未贡献集团总收益的10%以上[41]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分别确认收益409,000美元及40,000美元,并于相关期初计入合约负债[42] - 2023年和2022年其他收入分别为691千美元和358千美元,其中银行利息收入从23千美元增至389千美元,分租利息收入从2千美元降至1千美元,政府补助从218千美元增至283千美元,其他从115千美元降至18千美元[44] - 2023年和2022年已售存货成本分别为68,160千美元和89,493千美元,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分别为4,075千美元和3,660千美元,使用权资产折旧分别为796千美元和811千美元,无形资产摊销均为279千美元[45] - 2023年雇员福利开支总额为9,999千美元,2022年为5,262千美元,本年度金额包括酌情上市花红开支3,045,000美元[45] - 2023年和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减值分别为59千美元和211千美元,存货撇减2023年为3,291千美元[45] - 2023年和2022年财务成本分别为3,653千美元和2,626千美元,其中租赁负债利息从93千美元增至128千美元,银行借款利息从541千美元增至813千美元,其他借款利息从1,242千美元增至2,368千美元[48] - 收购一间附属公司的未结付结余之利息2022年为70千美元,2023年为0[48] - 2023年所得税抵免开支为685万美元,2022年为开支169.2万美元[52] - 2023年和2022年公司均未向股东宣派股息[53]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1547.6万美元,2022年溢利749.6万美元[54] - 2023年用于计算每股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992442740股,2022年为827600000股[55] - 2023年末贸易应收款项为1295万美元,2022年末为2104.6万美元[57] - 2023年末贸易应收款项26%和71%分别来自最大及五大客户,2022年为21%和66%[58] - 2023年末贸易应付款项为7200千美元,2022年为12314千美元,其中未逾期款项从10982千美元降至5678千美元[59] 行业市场情况 - 2023年世界粗钢产量呈下降趋势,其中北美洲及欧盟较2022年分别下降1.7%及7.4%[3] - 未来三年全球炼钢新增产能将超1.2亿吨,电弧炉项目占总量约50.5%[5] 公司业务发展 - 2023年12月公司开展棕地GAM项目,总实际合成GAM年产能达20000公吨[6] - 2023年5月16日,公司与辉县市人民政府成立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亿元,辉县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出资51%,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高硕资本有限公司出资37%[22][23] - 2023年7月6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收购太谷资产,代价约为人民币8050万元,50%已支付[24] - 2023年11月13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受让保昌于转售协议项下的所有权利、义务及权益,总代价为550万美元[25] - 2023年12月22日完成转让,代价股份已发行及配发[26]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无占总资产超5%的重大投资[27] 公司资金状况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2960万美元,2022年同期为1170万美元[18]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约为3870万美元,2022年同期为3020万美元[18]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权益与负债总额分别约为1.485亿美元及7760万美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1.329亿美元及7290万美元[18] - 集团资产负债率由2022年12月31日的约22.7%升至2023年12月31日的约26.1%[19] - 2023财年,集团资本支出约为1360万美元[21] - 2023年12月31日,账面价值分别约为2270万美元、1010万美元及320万美元的若干物业、厂房及设备、贸易应收款项及工业租赁用地已抵押[22] 公司税务情况 - 香港利得税按16.5%计提,一家附属公司首笔200万港元应税溢利按8.25%征税,其余按16.5%征税[49] - 美国联邦企业所得税按最高21%征收,公司美国附属公司可结转约2195.2万美元净经营亏损获约461万美元退税[49] - 中国内地附属公司一般按25%缴纳企业所得税,一家附属公司享15%优惠税率[50] - 意大利附属公司按24.0%和3.9%缴纳企业所得税及生产活动地区税[50] 公司人员情况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聘用211名员工,2022年为220名;2023财年员工成本约为1440万美元,2022年为960万美元[63] 公司治理与合规 - 2023年5月19日起,Peter Brendon Wyllie先生获委任为董事会主席,符合企业管治守则规定[64] - 自上市日期起至2023年12月31日,董事已遵守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65] - 公司已成立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检讨会计原则及惯例等事项[6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年度综合财务报表数字与经审核金额相符[67] - 自上市日期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68] 公司信息披露 - 全年业绩公告已刊登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69] - 2023财政年度年报将寄发股东并登载于相关网站[69]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8年6月26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23年1月17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33]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集团主要从事生产及销售石墨电极,2023年度主要业务无重大变动[33] 财务报表编制 - 本年度编制综合财务报表时首次应用多项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除部分披露影响外,对财务状况及表现无重大影响[35] - 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实务报告第2号修订本对会计政策披露造成影响,但对财务状况及表现无重大影响[36] - 综合财务报表按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编制,按历史成本基准编制,部分按重估金额或公平值计量[37] 经营分部情况 - 集团主要从事石墨电极制造及销售,因资源整合无法获取具体经营分部财务资料,未呈列经营分部资料[38]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使用情况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8670万港元,已按招股章程用途动用[61] - 支付收购太谷资产收购价占所得款项净额34.8%即6500万港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已动用4420万港元,预计2025年上半年动用完毕[62] - 升级厂房及生产系统占所得款项净额55.2%即10300万港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已动用2880万港元,预计2025年上半年动用完毕[62] - 营运及一般企业用途资金占所得款项净额10%即1870万港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已全部动用[62]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3财年宣派末期股息,2022财年亦为零美元[64]
升能集团(02459)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6 17:20
全球市场及生产情况 - 公司是全球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的制造商,客户遍布全球超过25个国家[5] - 公司在2021年全球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制造商中排名第七,市场份额约为1.4%[7] - 公司在意大利和中国设有生产设施,实际年产能分别为21,000公吨和14,000公吨[8] - 公司设有专注于美洲、EMEA、亚太区和中国市场的区域销售团队,以服务和支持各个不同地区的客户[9] - 中國電弧爐使用率有恢復迹象,廢鋼價格攀升,美國鋼鐵生產設施使用率提升[20] - 本集團實施產能擴張計劃,收購生產設施及簽訂合資協議,目標將年產能擴大至68,000公噸[21] - 公司收购目标资产,包括土地、建筑、设施和无形资产,预计将增加石墨电极年产能[53] 财务表现及展望 - 本集團於二零二三年上半年錄得收益約43.7百萬美元,較去年下跌約26.8%[15] -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虧損約為4.2百萬美元,若撇除非經常性上市開支及花紅開支,仍保持盈利[17] - 本集團對未來業務前景保持樂觀,認為碳中和趨勢將成為增長動力[19] - 收益由59.7百萬美元減少至43.7百萬美元,主要因銷量及平均售價下降[24] - 本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每股基本及攤薄(虧損)盈利为4,224千美元,较二零二二年的6,533千美元下降[117] - 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昇能集团有限公司收入为43,685千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7.1%[77] - 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昇能集团有限公司净利润为(9,063)千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13.9%[77] 资产及负债情况 - 本集团于2023年6月30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28.3百万美元[35] - 本集团于2023年6月30日的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约为30.0百万美元[36] - 本集团的资产负债率由2022年底的约22.7%下降至2023年底的约18.8%[38] - 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昇能集团有限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8,344千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43.9%[79] - 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昇能集团有限公司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11,607千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3%[79] - 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昇能集团有限公司流动资产总值为117,921千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9.3%[79] - 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昇能集团有限公司流动负债总额为52,780千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5.8%[79] - 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昇能集团有限公司非流动负债总额为17,444千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6.4%[80] - 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昇能集团有限公司资产净值为159,304千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9.6%[80] 公司治理及其他 - 公司更换了核数师,委任德勤为新核数师[55] - 公司聘任劉智仁先生为公司唯一公司秘书[59] - 侯皓瀧先生持有公司股份750,000,0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75%[48] - 公司实施了购股权计划,最高可发行100,000,000股股份,截至报告期结束尚未行使购股权[52] - 公司股份于2023年1月17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额外发行172,400,000股普通股,股本及股份溢价分别增加1,724,000美元和33,640,000美元[doc id='142']
升能集团(02459)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9 21:36
财务业绩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益约4370万美元,较2022年上半年下跌约26.8%[2][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约530.1万美元,较2022年上半年下跌65.9%,毛利率为12.1%,较2022年下降14.0%[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420万美元,而2022年上半年为溢利约650万美元;撇除非经常性开支后,2023年上半年拥有人应占溢利约50万美元[2][4] - 2023年上半年石墨电极销量较2022年上半年下跌22.9%,除美洲收益略有增长外,其他地区收益均有220 - 890万美元跌幅[3] - 公司总销售成本由2022年上半年的4410万美元减至2023年上半年的3840万美元[3] - 2023年上半年收益约4370万美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约5970万美元减少,销量从约12456公吨减至9603公吨,平均售价从约每公吨4793美元降至约每公吨4549美元[8] - 2023年上半年销售成本约3840万美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约4410万美元减少,销量从约12456公吨减至9603公吨,但平均销售成本从约每公吨3544美元增至约每公吨3997美元[9] - 2023年上半年毛利约530万美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约1560万美元减少,毛利率从约26.1%降至约12.1%[10] - 2023年上半年总财务成本约210万美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约100万美元增加约110万美元,因银行及其他借款的贷款利息增加[11] - 2023年上半年上市开支约170万美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约60万美元增加,因公司股份于2023年1月17日成功在港交所主板上市[1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420万美元,2022年上半年为溢利约650万美元,主要受毛利锐减等因素影响[13] - 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纯利2023年上半年为47.6万美元,2022年为709.2万美元[1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4368.5万美元,2022年同期为5970.6万美元[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亏损为906.3万美元,2022年同期溢利为793万美元[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422.4万美元,2022年同期溢利为653.3万美元[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全面开支总额为501.5万美元,2022年同期为308.8万美元[2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总收益43,685千美元,2022年同期为59,706千美元[36][38] - 2023年和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分别确认收益26,000美元及36,000美元,已计入合约负债[39] - 2023年上半年银行利息收入175千美元,2022年同期为6千美元[41] - 2023年上半年政府补助283千美元,2022年同期为189千美元[41]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463千美元,2022年同期为705千美元[41] - 美洲地区2023年上半年收益13,578千美元,2022年同期为12,989千美元[36] - EMEA地区2023年上半年收益23,272千美元,2022年同期为28,752千美元[36] - 中国地区2023年上半年收益6,771千美元,2022年同期为15,698千美元[36] - 亚太区(不包括中国)2023年上半年收益64千美元,2022年同期为2,267千美元[36] - 2023年上半年已售存货成本3838.4万美元,2022年为4414.2万美元[42] - 2023年上半年雇员福利开支总额566.7万美元,2022年为237.4万美元[42]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抵免开支483.9万美元,2022年为开支139.7万美元[46]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未向股东宣派股息[4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422.4万美元,2022年为溢利653.3万美元[48] - 用于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2023年为9.84760221亿股,2022年为8.276亿股[48] 财务状况 - 2023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2830万美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70万美元[16]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约为3000万美元,2022年12月31日为3020万美元[16]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权益与负债总额分别约为1.593亿美元及7020万美元,2022年12月31日分别为1.329亿美元及7290万美元[16] - 公司资产负债率由2022年12月31日的约22.7%降至2023年6月30日的约18.8%[17] - 报告期内公司资本支出约为270万美元[19]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并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20]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11607亿美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7037亿美元[26]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值为1.17921亿美元,2022年12月31日为0.98814亿美元[26]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0.5278亿美元,2022年12月31日为0.45523亿美元[26]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0.65141亿美元,2022年12月31日为0.53291亿美元[26]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总额为0.17444亿美元,2022年12月31日为0.27411亿美元[27] - 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1.59304亿美元,2022年12月31日为1.32917亿美元[27]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股本为1000万美元,2022年为11万美元[28]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储备为1.49304亿美元,2022年为1.32807亿美元[28] - 2023年6月30日按摊销成本列账的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为15,372千美元(2022年12月31日为16,955千美元),按公平值计入损益列账的贸易应收款项为15,114千美元(2022年12月31日为16,695千美元)[49] - 2023年6月30日持续确认的资产账面价值为0美元(2022年为617,000美元),相关的负债账面价值为0美元(2022年为506,000美元)[50] - 2023年6月30日及2022年12月31日,分别约16,954,000美元及14,843,000美元的若干贸易应收款项已抵押予第三方[50] - 2023年6月30日未逾期贸易应收款项为17,595千美元(2022年12月31日为18,242千美元),1个月内为1,103千美元(2022年12月31日为2,483千美元)[51]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9,851千美元(2022年12月31日为12,314千美元)[52]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09,224千美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4,738千美元[37] 上市相关 - 公司股份于2023年1月上市,有望提供多元融资选择并壮大客户基础[5] - 2023年1月17日公司股份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额外发行172,400,000股普通股,总代价为35,364,000美元[56] - 发行股份应占的交易成本3,962,000美元会于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股份溢价账中记入[56] - 公司股份自2023年1月17日上市,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1.867亿港元,按招股章程使用,用途无重大变动或延误[59][61] - 支付太谷资产收购价占所得款项净额34.8%即6500万港元,预计2024年上半年动用[60] - 升级集团厂房及资产生产系统占所得款项净额55.2%即1.03亿港元,已动用2880万港元,预计2025年上半年动用剩余7420万港元[60] - 营运及一般企业用途资金占所得款项净额10%即1870万港元,已全部动用[60] 行业环境 - 中国电弧炉使用率自2023年5月有恢复迹象,废钢价格于2023年第二季攀升,美国钢铁生产设施使用率从1月的72%提升至6月的78%[6] 产能扩张 - 公司继续实施产能扩张计划,收购山西太谷生产设施后年总产能将从35000公吨提升至46000公吨,与河南辉县合作目标是扩至68000公吨[6] - 2023年5月16日公司与辉县市政府成立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亿元[21] - 2023年7月6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以约8050万元人民币收购目标资产,完成后石墨电极年度实际产能预计由3.5万公吨增至4.6万公吨[57] 市场拓展 - 公司进军石墨负极材料市场,收到欧洲一家领先锂离子电池制造商首份采购订单,并在欧洲建立销售网络[7] - 公司已将自有资金投资于一家中国石墨负极材料公司,为未来业务成功奠定基础[7] 税务情况 - 香港利得税按16.5%税率计提,一家附属公司首200万港元应课税溢利按8.25%征税,其余按16.5%征税[44] - 美国应课税收入按最高21%税率征收联邦企业所得税,公司美国附属公司可结转约2195.2万美元净经营亏损获约461万美元税项抵免[44] - 中国内地附属公司按2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一家附属公司享15%优惠税率[45] - 意大利附属公司按24%和3.9%税率分别缴纳企业所得税及生产活动地区税[45] 股本变动 - 2022年12月19日公司股东决议增设4,970,000,000股股份,法定股本从300,000美元增加到50,000,000美元[54] - 2023年6月30日已发行股份数目为1,000,000,000股,股本为10,000千美元[55] - 2023年1月17日完成资本化发行,配发816,600,000股股份,导致股本及股份溢价分别增加及削减8,166,000美元[55] 核数师变动 - 2023年7月31日,因未就核数费用达成共识,安永辞任公司核数师,德勤获委任为新核数师至下届股东周年大会结束,更换核数师为有效控制成本[58] 员工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聘用206名员工,报告期间员工成本约830万美元,2022年上半年为450万美元[62] 企业管治 - 董事会在2023年及2022年上半年均未宣派中期股息[63] - 公司自上市日起至2023年6月30日遵守企业管治守则[63] - 2023年5月19日,Shen博士辞去董事会主席,Peter Brendon Wyllie先生获委任,变动符合守则规定[63]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的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行为守则,自2023年1月17日上市起至6月30日,董事遵守该守则[64] - 公司遵从上市规则第3.21条成立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65] - 审核委员会已与管理层及外部核数师商讨,并审阅集团2023年上半年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财务报表[65] - 公司核数师德勤已审阅及同意2023年上半年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财务资料,审阅报告将载入中期报告寄予股东[66] - 自上市日期起至公告日期,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67] - 中期业绩公告刊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中期报告将适时寄发股东并登载于上述网站[67] - 公告日期,董事会包括四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69] 业务概况 - 公司主要从事生产及销售石墨电极,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主要业务无重大变动[29]
升能集团(02459)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5 22:03
公司概况 - 公司是全球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制造商,客户遍布全球25个国家[4] - 公司致力于推动钢铁制造行业向电弧炉炼钢转型,以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5] - 公司在2021年全球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制造商中排名第七,市场份额约为1.4%[6] - 公司在意大利和中国设有生产设施,年产能分别为16,500公吨和14,000公吨[7] - 公司设有专注于美洲、EMEA、亚太区和中国市场的区域销售团队[8] 财务表现 - 本公司二零二二财政年度收入达到115,521千美元,同比增长6.3%[20] -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年內溢利为7,496千美元,同比增长70.8%[20] - 本公司二零二二财政年度毛利率为22.5%,较去年增加1.5%[20] - 公司在面对挑战的情况下,成功提高了石墨电极的平均售价,但销量有所下降[24] - 公司采取措施应对能源成本上涨,保障业务不受影响[25] 发展战略 - 公司计划收购太谷资产以提高生产能力支持扩张计划[14] - 全球经济逐步复苏,公司将利用资本市场机会促进业务扩张和客户群扩大[15] - 公司正探索进军石墨阳极市场,考虑自然增长和外部收购的方式[16] 市场前景 - 全球石墨电极行业逐步复苏,市场需求增长,环保政策推动电弧炉钢行业发展[31] - 石墨电极市场有望延续长期增长轨迹,随着全球电弧炉钢行业复苏[32] - 公司探索生产石墨负极材料业务,满足电动汽车和储能市场需求,加大研发力度[33] 主要人员 - Shen博士在美国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取得化学工程博士学位[53] - Adriaan Johannes Basson先生于2014年11月加入公司,担任董事和执行董事,负责优化公司制造、维护和运营程序及成本[54] - Basson先生在石墨电极行业和设备制造方面拥有超过44年经验,曾在GrafTech South Africa从事碳和石墨产品制造和供应工作[55] 股东及治理 - 公司股份于2023年1月上市,标志着重大里程碑,有望提供多元化融资选择,助力业务扩张[30] - 公司已成立审计委员会,其职权范围符合企业治理守则[146] - 公司的企业管治常规以企业管治守则所载原则及守则条文为基础,董事会认为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载的守则条文[141]
升能集团(02459)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29 22:5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8年6月26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23年1月17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26] - 公司主要活动为投资控股,集团主要从事制造及销售石墨电极[26] - 公司主要从事石墨电极制造及销售,因资源整合无法获取具体经营分部财务资料,未呈列经营分部资料[34] - 公司股份于2023年1月17日在港交所主板成功上市[54] - 公司股份自2023年1月17日起于联交所主板上市,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867亿港元[55] 财务报表编制基础 - 财务报表按历史成本法编制,以美元呈列,所有价值调整至最接近的千位数[27] - 综合财务报表包括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财务报表[28] - 附属公司业绩自集团获得控制权当日起综合入账,直至控制权终止当日为止[29] - 集团成员公司间交易的所有集团内部资产、负债等在综合入账时全额抵销[29] - 集团若失去附属公司控制权,会终止确认相关资产、负债等并确认收益或亏损[29] 会计准则应用 - 集团本年度财务报表首次采纳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30] - 公司对2022年1月1日或之后发生的业务合并前瞻性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修订本),因年内无业务合并未产生影响[31] - 公司对2021年1月1日或之后可供使用的物业、厂房及设备项目追溯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6号(修订本),因无销售项目未产生影响[32] - 公司前瞻性将香港会计准则第37号(修订本)应用于2022年1月1日尚未履行全部责任的合约,未识别亏损性合约未产生影响[32] - 公司自2022年1月1日起前瞻性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修订本),因年内未修改或交换金融负债未产生影响[33] - 公司移除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随附阐释范例13中有关租赁物业装修的出租人付款说明,消除潜在混淆[33] 公司整体财务业绩 - 2022财政年度公司收益约1.155亿美元,较去年增加约6.3%[2][3] - 2022财政年度毛利约2602.8万美元,较2021年增加14.0%,毛利率为22.5%,较2021年增加1.5%[2] - 2022财政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约749.6万美元,较2021年增加70.8%,纯利率为6.5%,较2021年增加2.5%[2] - 2022财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750万美元,较2021财年大幅增加约70.8%[6] - 2022财年除息税折旧及摊销前盈利(扣除上市开支前)约1780万美元,较2021财年增加约17.2%[6] - 2022财年石墨电极平均售价从每公吨3928美元升至4777美元,收益从约1.087亿美元增至约1.155亿美元[8] - 2022财年销售成本从约8590万美元增至约8950万美元,主要因石墨电极每公吨平均销售成本增加[9] - 2022财年毛利从约2280万美元增至约2600万美元,毛利率从约21.0%增至约22.5%[10] - 2022财年集团总财务成本约260万美元,较2021财年增加约60万美元[11] - 2022财年集团上市开支从约200万美元减至约120万美元[12]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170万美元[14]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约3020万美元(2021年:2030万美元)[15] - 集团资产负债率从2021年12月31日的约25%降至2022年12月31日的约23%,主要因偿还债务使总债务减少约10.1%[16] - 2022财年集团资本支出约为600万美元[18] - 2022年12月31日,账面价值分别约为3820万美元、1480万美元及330万美元的若干物业、厂房及设备、贸易应收款项及工业租赁用地已抵押以获计息借款[19] - 2022财年集团无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2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收益为1.15521亿美元,2021年为1.08694亿美元;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为749.6万美元,2021年为438.8万美元[2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全面收益/(亏损)总额为 - 207.2万美元,2021年为437.1万美元[22] - 2022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07037亿美元,2021年为1.16034亿美元;流动资产总值为9881.4万美元,2021年为1.06826亿美元[23] - 2022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总额为4552.3万美元,2021年为6119.3万美元;流动资产净值为5329.1万美元,2021年为4563.3万美元[23] - 2022年12月31日,总权益为1.32917亿美元,2021年为1.34989亿美元[24] - 2022年12月31日,非流动负债总额为2741.1万美元,2021年为2667.8万美元[25] 行业经济环境 - 2022年全球及中国经济增长率分别约为3.4%及3.0%,较2021年的约6.2%及8.4%有所减慢[3] - 2022年64个国家的世界粗钢产量较2021年减少4.3%,其中北美洲及中国的粗钢产量较2021年下降5.5%及2.1%[3] 石墨电极业务情况 - 2022财政年度石墨电极整体平均售价每公吨约4777美元,较2021财政年度增加21.6%[3] - 2022财政年度石墨电极整体销量约24184公吨,较2021财政年度的约27669公吨下跌[3] - 2022年销售石墨电极收益为115,521千美元,2021年为108,694千美元[38] 业务运营相关 - 公司以固定价格为意大利厂房获得能源供应至2023年12月[4] - 2022财政年度售予美国客户的产品全部由意大利厂房制造,无额外关税[5] - 2022财政年度产自中国的小直径接头反倾销税金额微小[5] 地区及客户收益情况 - 2022年来自美洲的外部客户收益为33484千美元,2021年为34358千美元[35] - 2022年来自EMEA的外部客户收益为51664千美元,2021年为41734千美元[35] - 2022年来自中国的外部客户收益为27871千美元,2021年为28602千美元[35] - 2022年来自亚太区(不包括中国)的外部客户收益为2502千美元,2021年为4000千美元[35] - 2022年来自客户A的收益为14,421千美元,2021年为13,132千美元;来自客户B的收益2022年为13,184千美元,2021年为13,403千美元[37] 其他财务数据 - 报告期内,2022年确认收益40,000美元,2021年为397,000美元[39] - 2022年其他收入及收益总额为651千美元,2021年为1,300千美元,其中银行利息收入2022年为23千美元,2021年为87千美元等[41] - 2022年集团除税前溢利相关计算中,已售存货成本为89,493千美元,2021年为85,864千美元;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2022年为3,660千美元,2021年为3,761千美元等[42] - 本年度若干政府补贴2,718,000美元计入已售存货成本[43] - 物业、厂房及设备及使用权资产年内若干折旧开支2022年为3,762,000美元,2021年为3,781,000美元,已计入已售存货成本[43] - 2022年财务成本为2626千美元,2021年为1988千美元[44] - 香港利得税按16.5%税率计提,一家附属公司首笔200万港元应税溢利按8.25%征税,其余按16.5%征税;美国最高按21%征联邦企业所得税;中国内地通常按25%,一家附属公司享15%优惠;意大利分别按24.0%和3.9%缴纳企业所得税及生产活动地区税[45] - 2022年年内税项开支总额为1692千美元,2021年为1766千美元[46] - 2022年公司未向股东宣派股息,2021年宣派及支付股息共1400万美元,每股1.4美元[47] - 2022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827600000股,对应盈利股份为7496股;2021年分别为801320795股和4388股[49] - 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扣除亏损拨备)为21046千美元,2021年为21849千美元[50] - 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中21%(2021年:17%)及66%(2021年:50%)分别来自最大及五大客户[51] - 2022年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为12314千美元,2021年为18985千美元[53] 所得款项用途 - 支付太谷资产收购价拟使用所得款项净额6500万港元,占总额34.8%,尚未动用[56] - 升级生产系统拟使用所得款项净额1.03亿港元,占总额55.2%,已动用2690万港元,尚未动用7610万港元[56] - 营运及一般企业用途资金拟使用所得款项净额1870万港元,占总额10%,已全部动用[56] 员工情况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约有210名员工,2022财年员工成本约为960万美元(2021年为1030万美元)[57] 股息分配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2财年宣派末期股息(2021年为1400万美元)[58] 企业管治 - 公司企业管治常规以企业管治守则为基础,但偏离守则第A.2.1条,董事会认为目前安排符合公司及股东整体利益[59] - 公司已采纳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自上市日期起至公告日期,董事已遵守该守则[60] - 董事会审核委员会由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检讨集团会计原则及惯例等事项[61] 证券交易情况 - 自上市日期起至公告日期,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63] 信息披露 - 全年业绩公告刊发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64] - 2022财政年度年报将寄发股东并登载于上述网站[64] 董事会构成 - 公告日期董事会包括4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64] 业务拓展计划 - 集团正探索石墨电极业务以外生产石墨负极材料的业务发展,并将加大研发力度[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