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上海电气(02727)
icon
搜索文档
上海电气:火电和核电订单高增,业绩不断修复
海通国际· 2024-07-15 08:3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净利润逐渐修复 - 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1148亿元,同比下滑2.4%,实现归母净利润2.85亿元,同比增加108% [4] - 2024Q1实现营收205.9亿元,同比下滑3.3%,归母净利润3201万元,同比下滑91.27% [4] - 2023年能源装备版块营收占比为33.93%,同比增加7.4pct;可再生能源装备版块营收占比为51.1%,同比增加3.4pct [4] 毛利率实现稳步提升 - 2023年综合毛利率为18.9%,较去年同期增长2.64pct,其中能源设备版块毛利率为19.66%,同比增加1.61pct [4] - 2024Q1公司毛利率达18.9%,同比增加2.25pct [4] 订单增长超营收,火电核电订单增速表现亮眼 - 2023年公司新增订单1372.1亿元,同比增长3%,超过营收增速 [5] - 能源装备订单中,核电和燃煤发电装备新增订单增速分别达到52.6%和84.2% [5] 资产减值和信用减值有所减少 - 2023年公司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增速为-0.1%,存货增速为5% [6] - 预计公司未来几年减值将回落 [6]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92.7/1242.0/1274.5亿元,归母净利润为6.12/11.07/16.24亿元 [7] - 根据DCF模型,目标价从2.37港元/股下调至2.02港元/股,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7]
上海电气(02727) - 2024 Q1 - 季度业绩
2024-04-29 21:02
营业总收入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总收入20,586,986千元,同比减少3.30%[8] - 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205.87亿元,2023年同期为212.90亿元,同比下降3.28%[16] 营业收入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20,446,608千元,同比减少3.31%[9] 净利润相关变化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009千元,同比减少91.27%[9] - 2024年第一季度净利润5.53亿元,2023年同期为6.93亿元,同比下降20.18%[17] - 2024年第一季度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00.9万元,2023年同期为3.67亿元,同比下降91.29%[17] - 2024年第一季度少数股东损益5.21亿元,2023年同期为3.26亿元,同比增长59.77%[17] - 2024年第一季度综合收益总额4.09亿元,2023年同期为6.29亿元,同比下降34.73%[17] 基本每股收益变化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0.0021元/股,同比减少91.06%[9] - 2024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0.0021元/股,2023年同期为0.0235元/股,同比下降90.64%[17] 资产相关变化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278,649,841千元,较上年度末减少1.63%[9] - 2024年资产总计27.86亿元,2023年为28.33亿元,同比下降1.63%[14] 所有者权益变化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52,700,043千元,较上年度末减少0.19%[9] - 2024年所有者权益合计7.72亿元,2023年为7.69亿元,同比增长0.41%[15]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51,591千元[10] 净利润下降原因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降主因是所持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波动损失增加,本期损失2.49亿元,上年同期收益3.15亿元[10][11]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变化 - 本报告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6%,较上年减少0.61个百分点[9]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6,932,238千元[9] - 2024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6,932,238千元,2023年同期为 - 9,230,945千元[20] 负债变化 - 2024年负债合计20.14亿元,2023年为20.63亿元,同比下降2.39%[15] 被合并方净利润 - 本期和上期被合并方实现的净利润均为0元[18]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变化 - 2024年第一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27,727,378千元,2023年同期为24,875,004千元[20]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变化 - 2024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28,964,683千元,2023年同期为25,982,534千元[20]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变化 - 2024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35,896,921千元,2023年同期为35,213,479千元[20]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变化 - 2024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3,770,615千元,2023年同期为3,308,145千元[20][21]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变化 - 2024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2,941,247千元,2023年同期为4,469,571千元[21]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变化 - 2024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29,368千元,2023年同期为 - 1,161,426千元[21]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变化 - 2024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6,258,630千元,2023年同期为3,707,886千元[21]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变化 - 2024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4,832,232千元,2023年同期为2,253,079千元[21]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变化 - 2024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26,398千元,2023年同期为1,454,807千元[21]
上海电气(02727)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5 16:33
财务业绩 - 2023年度營業總收入为1147.97亿元,同比下降2.4%[2] - 2023年度每股基本利润为0.018元,较上年同期每股基本亏损0.228元有所改善[2] - 2023年度股东应占利润为2.85亿元,较上年同期净亏损35.66亿元有显著增长[2] - 公司在手订单为2657.6亿元,其中能源设备订单为1531.3亿元,核电设备市场占有率居行业第一[7] 业务拓展 - 公司在核电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实现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商业运行,标志着我国在第四代核电技术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10] - 公司在电梯设备领域取得进展,推进用户全生命周期价值最大化的质量管理,推进具有成本竞争力的质量差异化战略[11] - 公司推进新能源产业布局,加快布局新能源产业,构建全方位新型电力系统和零碳产业园区整体解决方案[14] 高管变动 - 吴磊担任公司执行董事、董事长,持股数增加至79.75股[35] - 刘平担任公司执行董事、总裁,持股数增加至99.05股[35] - 朱兆开担任公司执行董事,持股数增加至110.06股[35]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由八名董事组成,包括三名执行董事和五名非执行董事[74] - 独立非执行董事在报告期内出席董事会并发表客观意见,促进董事会决策科学化和规范化[79] - 公司董事会认为公司已遵守企业治理政策,包括制定和检讨企业治理政策、监督员工操守和合规情况等[81] 社会责任 - 公司二零二三年度在公益項目、慈善捐赠、扶贫捐赠、教育资助等方面的支出总额约为人民币508.8万元[184] - 公司坚持可持续发展作为战略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宣导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构建绿色制造体系,走绿色发展之路[186]
上海电气(02727)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8 21:10
财务表现 - 2023年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營業總收入为人民幣1,147.97億元,同比下降2.4%[2] - 2023年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应占利润为人民幣2.85億元,上年同期股东应占亏损为人民幣35.66億元[2] - 2023年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增订单为人民幣1,372.1億元,同比增加3.0%[2] -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12月31日合并资产负债表显示流动资产合计为191,826,718千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6%[3] -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12月31日合并资产负债表显示非流动资产合计为91,439,849千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3%[4] -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12月31日合并资产负债表显示流动负债合计为167,724,581千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4] -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12月31日合并资产负债表显示非流动负债合计为38,615,346千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7.6%[4] -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12月31日合并资产负债表显示股东权益合计为76,926,640千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8.4%[4] - 2023年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營業總收入为114,797,077千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5%[5] - 2023年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净利润为2,154,926千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2.3%[5] -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为48,750千元,较上年的489,995千元有所下降[6] - 每股收益方面,基本每股收益为0.018元,稀释每股收益也为0.018元[6] 业务板块 - 上海电气集团主要从事能源装备业务、工业装备业务和集成服务业务[8] 公司治理 - 公司财务报表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编制,以持续经营为基础[11] 资金情况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銀行及其他借款总额为460.47亿人民币,比年初增加69.91亿人民币[2] - 公司负债比率为41.59%,比年初增加8.51个百分点[3] 未来发展 - 公司将募集资金用于科技创新和市场开拓,加快发展成为世界一流装备企业[6]
上海电气(02727):集优铭宇拟为内德控股向金融机构的借款提供担保
智通财经· 2024-01-30 18:45
文章核心观点 - 上海电气董事会审议通过子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借款议案并由另一子公司提供担保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借款主体相关 - 内德控股有限公司(Nedfast holdingB.V.)为上海集优铭宇机械科技有限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将进行借款 [1] 借款详情相关 - 借款总额不超过1.35亿欧元借款期限不超过三年借款利率约为Euribor+1.8% [1] 担保相关 - 上海集优铭宇机械科技有限公司为上述借款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担保期限不超过三年 [1]
上海电气(02727) - 2023 Q3 - 季度业绩
2023-10-30 17:37
财务表现 - 本季度營業總收入为252.93亿人民币,同比下降8.90%[9] - 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为23.09亿人民币[9] -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为-41.59亿人民币[9]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1元/股[9] - 非經常性損益項目合计442.18亿人民币[10] - 本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增长,主要原因包括提升管理效率和加大科研投入提高产品竞争力[11] - 稀釋每股收益增长,主要由于持有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11] - 經營活動产生的现金流量淨額增加,主要由于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增加[12] 资产负债表 - 流动资产合计为1973.36亿人民币,非流动资产合计为1973.36亿人民币[13] - 非流动资产合计为89,754,740千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14] - 流动负债合计为168,277,655千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0%[14] - 长期借款为29,281,200千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5.2%[16] - 流动资产合计为55,468,520千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2.0%[16] - 流动负债合计为55,690,021千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0%[17]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财务表现 -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營業總收入为783.7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0.40%[19] -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營業成本为764.6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0.48%[19] -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營業利潤为29.51亿人民币,去年同期为亏损2.13亿人民币[20] -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24.18亿人民币,去年同期为亏损2.79亿人民币[20] -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每股基本收益为0.05元[20] -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每股稀释收益为0.05元[21] -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下降9.09%[23] -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營業利潤为4.79亿人民币,去年同期为亏损11.56亿人民币[23] -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3.21亿人民币,去年同期为亏损11.19亿人民币[23] -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每股收益数据未提供[23]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现金流量表 -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89222.36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82535.83万元增长[25] -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93381.84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91053.17万元增长[25] -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2577.54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8741.02万元增长[26] -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2785.97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7404.18万元增长[26] -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22051.13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26162.32万元减少[27] -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5845.07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17674.34万元减少[27]
上海电气(02727)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6 17:09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为530.78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5.5%[7][15] - 2023年上半年股东应占利润为5.90亿元,上年同期股东应占亏损为9.91亿元[8][15] - 2023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0.04元,上年同期基本每股亏损0.06元[9][15] -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为17.9%,同比增加0.9个百分点[1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总资产2895.50亿元,较年初增加15.29亿元,增加0.5%[56] - 2023年1 - 6月营业收入528.60亿元,较2022年1 - 6月增长5.70%;营业成本435.70亿元,较2022年1 - 6月增长4.42%[54] - 2023年1 - 6月销售费用17.45亿元,较2022年1 - 6月增长10.86%;管理费用33.80亿元,较2022年1 - 6月下降1.94%[54] - 2023年1 - 6月研发费用23.27亿元,较2022年1 - 6月增长22.09%;财务费用2.91亿元,较2022年1 - 6月下降57.33%[54]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总负债为2045.93亿元,较年初增加107.66亿元,增幅5.6%[57]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为295.66亿元,较年初减少80.63亿元[58]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银行及其它借款和债券总额为478.38亿元,比年初增加87.82亿元[59]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负债比率为38.5%,比年初33.1%增加5.4个百分点[66] - 报告期内集团资本开支总额约为26.62亿元,2022年上半年为15.13亿元[68]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银行存款14.25亿元,较2022年末9.27亿元增加[65]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应收账款融资5.66亿元,较2022年末5.83亿元减少[65]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账面价值0.38亿元应收票据,较2022年末1.55亿元减少[65]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账面价值21.61亿元房产及设备抵押,较2022年末19.75亿元增加[65]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用以抵押的应收账款及长期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21.92亿元,较2022年末18.01亿元增加[65]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30.78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5.5%;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5.90亿元,上年同期净亏损9.91亿元[46] - 2023年中期公司资产总计289,550,199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88,020,852千元增长0.53%[139][145] - 2023年中期公司负债合计204,593,121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93,826,685千元增长5.55%[143] - 2023年中期公司股东权益合计84,957,078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94,194,167千元下降9.81%[144] - 2023年中期营业总收入53,077,946千元,较2022年的50,292,790千元增长5.54%[148] - 2023年中期营业总成本51,631,988千元,较2022年的49,602,344千元增长4.09%[148] - 2023年中期投资收益1,159,942千元,较2022年的435,495千元增长166.35%[149] - 2023年中期信用减值损失948,647千元,较2022年的1,112,059千元下降14.70%[149] - 2023年中期资产减值损失629,260千元,较2022年的344,192千元增长82.82%[149] - 2023年净利润为1486339千元,2022年净亏损为117551千元[150] - 2023年综合收益总额为1645349千元,2022年为 - 162千元[152]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04元,2022年为 - 0.06元[152]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59945582千元,现金流出小计为64275169千元,现金流量净额为 - 4329587千元;2022年对应数据分别为54996868千元、61619792千元、 - 6622924千元[160] - 2023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7317524千元,现金流出小计为7983947千元,现金流量净额为 - 666423千元;2022年对应数据分别为5367074千元、4291507千元、1075567千元[161] - 2023年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其他综合收益税后净额为141985千元,2022年为116750千元[152] - 2023年少数股东权益为31879358千元,2022年6月30日为39845769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39331854千元[156][158] - 2023年专项储备本期提取26234千元,本期使用24767千元;2022年对应数据分别为60256千元、45967千元[155][158] - 2023年与少数股东的权益性交易使权益减少10004215千元[158] - 2023年对少数股东分配利润996004千元[158]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2,554,877,上年同期为10,860,242;现金流出小计为(15,738,389),上年同期为(12,389,749);现金流量净额为(3,183,512),上年同期为(1,529,507)[16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额为(8,040,665),上年同期为(6,964,549);期初余额为43,785,108,上年同期为43,581,329;期末余额为35,744,443,上年同期为36,616,780[162] 订单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新增订单820.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8.4%[10][16]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手订单为2841.8亿元,较上年年末增长5.8%[16] - 新增订单中能源装备494.6亿元(核电设备78.2亿元,燃煤发电设备226.8亿元,储能设备62.1亿元,风电设备30.8亿元),工业装备214.3亿元,集成服务111.2亿元[16] - 在手订单中能源装备1655.4亿元(核电设备325.9亿元,燃煤发电设备701.0亿元,储能设备93.9亿元,风电设备260.3亿元),工业装备158.6亿元,集成服务1027.8亿元[16] 科技创新相关情况 - 2023年是公司的“科技创新年”,构建具有三个特征的开放创新体系[18] - 2022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中,公司共有5个项目分获一、二等奖[18] - 发布500kW/3000kWh液流储能系统,推出2000Nm³/h碱性电解槽产品且最大产氢量可扩容至2500Nm³/h,推出16+MW风机且容量可拓展到18MW[20] 业务发展目标 - 提出确保2030年前碳达峰,力争2035年前实现自身运营碳中和、2055年前全价值链碳中和的发展目标[24] 业务中标及项目成果 - 中标世界首台(套)在建300MW级压缩空气储能示范工程电机项目,中标甘肃定西压缩空气+锂电池组合式网侧共享储能电站创新示范项目[25] - 建成国内首应用于工业园区的“绿氢制 - 储 - 用”一体化示范项目,是国内规模最大的PEM电解水制氢系统多功能测试验证平台[27] - 电气风电连续八年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排名全国第一[28] - 在英国、日本等海外市场承接的多个光伏项目成功并网,承接全球装机容量最大、技术标准最高的迪拜光伏光热电站工程项目[29] - 核电业务继续保持综合市场占有率行业第一,参建的广西防城港核电站3号机组正式投产发电[32] - 在四代核电技术领域累计取得多个台套高温气冷堆主设备订单,先后中标多个项目[32] - 发力煤电“三改联动”市场,承接广东国粤韶关综合利用发电扩建项目,采用700MW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33] - 公司多个智能工厂入选上海市100家智能工厂,中标上海市杨浦区智慧管理平台项目[40] - 公司在叶片、轴承、紧固件、工具四大工业基础件业务领域的国内企业今年实现专精特新企业认定大满贯[36]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能源装备板块实现营业总收入256.77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5.8%,毛利率为19.4%,较上年同期上升2.2个百分点[48] - 工业装备板块实现营业总收入196.09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17.0%,毛利率为16.8%,较上年同期略有上升[49] - 集成服务板块实现营业总收入102.6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1.7%,毛利率为12.6%,较上年同期下降1.2个百分点[50]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2017年11月7日,公司完成向8名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30亿元人民币的A股股票[77] - 本年度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1.94亿元[79] - 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为27.09亿元,占比90.30%[80] - 已累计投入募集资金项目总额为29.36亿元[80] - 2018年,公司不再将25.54亿元募集资金投入共和新路等三个项目,含募集资金25.49亿元及利息0.05亿元[86] - 2019年,公司用3.42亿元和7.56亿元募集资金分别收购吴江太湖和宁波海锋环保公司100%股权[87] - 北内路创意产业园区改造项目投资总额调至1.3亿元,使用募集资金从2.26亿元调减为0.66亿元,委贷利率8%[88] - 公司用7.26亿元投资上海电气南通中央研究院项目,8.91亿元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88] - 2018年,公司用0.88亿元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项目的自筹资金[90] - 普华永道对募集资金先期投入情况审核,国泰君安对置换自筹资金出具意见[92] - 2018年1月22日公司董事会同意将不超20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1月23日使用,2019年1月14日归还[94] - 2019年1月18日公司董事会同意将不超25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1月21日使用,11月19日归还[96] - 2023年8月30日,公司同意将约0.62亿元节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16] 股权相关情况 - 2020年1月15日电气控股质押11.2亿股本公司A股股票,2021年3月15日质押2.54545455亿股,8月17日补充质押3000万股[99] - 2023年2月3日“20电气EB”到期摘牌,累计换股4.35478937亿股,2月7日解除6.84521063亿股质押,截至6月30日剩余质押2.84545455亿股[100] - 2023年3月14日公司将欣机公司100%股权转让给电气控股,代价为6.8691580411亿元[101] - 2023年3月29日公司完成收购上海电气实业等四家公司部分股权,转让价款合计100.04亿元[102]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调整赢合科技业绩承诺,2020 - 2023年累计净利润13.79亿元[103] - 2023年6月30日,A股股本12655327092股,占比81.23%;H股股本2924482000股,占比18.77%[120] - 上海市国资委在A股好仓占比68.10%、58.81%,H股好仓占比10.72%;上海电气控股集团在H股好仓占比9.60%、1.13%等[123] - 公司持有上海机电股份有限公司48.81%的股份,对其拥有实质控制权并纳入合并范围[175] - 公司持有上海电气输配电集团有限公司50%的股权以及1%的潜在认股权,将其认定为子公司并合并财务报表[176] - 公司持有深圳市赢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8.39%的股份,因第二、五大股东放弃19.01%股份表决权,对其拥有实质控制权并纳入合并范围[177] 法律诉讼及仲裁情况 - 通讯公司起诉首创公司等清偿货款约11.93亿元及违约金,2022年7月案件中止诉讼[104][105] - 通讯公司起诉哈工投资清偿货款3.929735亿元及违约金,2022年7月上诉案件中止诉讼[106] - 通讯公司起诉富申实业清偿货款约7.879562亿元及违约金,2022年7月相关案件中止诉讼[107] - 江苏中利申请撤诉并重新起诉通讯公司,要求支付货款等合计54434.8万元,案件中止诉讼[110] - 公司与Reliance UK签署的合同金额为13.11亿美元,公司已申请仲裁要求支付至少1.3532072842亿美元[
上海电气(02727)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30 19:56
财务表现 - 2023年上半年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營業總收入为人民幣530.78億元,较去年同期上升5.5%[2] - 2023年上半年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应占利润为人民幣5.90億元,去年同期股东应占亏损为人民幣9.91億元[2] - 2023年上半年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增订单为人民幣820.1億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8.4%[2] - 上海电气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利润总额为1,822,273千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18倍[7] - 每股基本收益为0.04元,较去年同期提升至0.04元[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为59,162,705千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6.1%[1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应付账款为59,471,514千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3.6%[13] - 上海电气集团发行的第一期中票面值为2,500,534千元,截至6月30日剩余应付金额为748,697千元[15] - 子公司上海电气风电集团发行的22滬风电MTN001面值为764,771千元,截至6月30日剩余应付金额为748,993千元[15] - 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期间,上海电气集团主营业务收入为50,414,230千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3.47%[19] - 主营业务收入中,销售商品占比最大,为38,980,719千元,工程建造和提供劳务分别为5,249,029千元和6,184,482千元[21] - 其他业务收入为2,445,677千元,其中销售商品及材料、出租固定资产、融资租赁收入等均有贡献[21] - 税金及附加方面,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教育费附加等共计317,148千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32.8%[24] - 所得税费用为335,934千元,按稅法及相关规定计算的当期所得税、遞延所得税等均有影响[25] - 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期间,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基本每股收益为人民币0.04元,相比2022年同期的人民币(0.06)元有所改善[28] 业务板块 - 上海电气集团的业务分为能源装备业务板块、工业装备业务板块和集成服务业务板块,分别涵盖核电设备、电梯、工业智能制造设备等领域[3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期间,上海电气集团各分部的营业收入分别为能源装备25.68亿元、工业装备19.61亿元、集成服务10.26亿元,合计53.08亿元[36] - 上海电气集团各分部的營業利潤分别为能源裝備51.83万元、工業裝備77.93万元、集成服務58.10万元,未分配的金額为298.94万元,合計1,857.55万元[36] 技术创新 - 上海电气集团积极推动科技创新,打造发展第一动力,致力于构建开放、协同、共赢的科技创新体系[45] - 上海电气在储能技术领域推出了500kW/3000kWh液流储能系统,展示技术实力[48] - 上海电气在氢能技术领域推出了2000Nm3/h碱性电解槽产品,满足大规模制氢需求[48] - 上海电气在风电技术领域推出了16+MW风机,是全球已中标最大单机容量的海上风电机组[48] - 上海电气积极进入异质结光伏产业,致力于推动绿电零碳产业落地[48] 可持续发展 - 公司积极推进“双碳”目标,力争2035年前实现自身运营碳中和[50] - 公司在储能领域积极布局多元储能技术路线,中标多个示范工程项目[51] - 公司在风电领域保持领先优势,连续八年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全国第一[54] - 公司在光伏领域承接多个海外光伏项目成功并网,承接迪拜光伏光热电站工程项目[55] 公司业务拓展 - 公司持续深耕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56] - 公司核电业务保持综合市场占有率行业第一,参建多个核电项目[57] - 公司在高效清洁能源领域不断刷新煤电机组全球最低煤耗纪录,承接多个高效清洁能源项目订单[58] - 公司在电梯设备领域推出首台10米/秒“菱云”系列超高速电梯[59] - 公司在工业基础件业务领域持续推进业务整合和产业协同,形成高质量的“专精特新”业务集群[60] - 公司在工业基础件领域获得专精特新企业认定大满贯,实现国内企业专精特新企业认定[61] - 公司在航空裝配製造線领域提供智能化解決方案,完成了10台PowerRACe重型機器人的交付[62] - 公司在智慧交通领域发布了TSTCBTC®3.0自主列車控制信号系统,提升列車控制效率[62] - 公司加快提升「數智化」能力,成功入选上海市100家智能工厂[63] 公司财务及股权变动 - 公司控股股东解除了部分股份的质押[64] - 公司完成20電氣EB的摘牌,累计換股435,478,937股[65] - 公司出售了欣機公司
上海电气:上海电气关于召开2022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预告的公告
2023-05-15 17:54
证券代码:601727 证券简称:上海电气 编号:临 2023-018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一、说明会类型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上海电气") 于2023年3月30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披露《上 海电气2022年年度报告》。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 指引第1号——规范运作》等相关规定,为使广大投资者更加全面、 深入地了解公司情况,公司将于2023年5月24日(星期三)召开上海 电气2022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与广大投资者进行充分交流,解答投 会议召开时间:2023年5月24日(星期三)16:00至17:00 会议召开地点: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路演中心 (http://roadshow.sseinfo.com/) 会议召开方式:上证路演中心网络互动 投资者可以在2023年5月17日(星期三)至2023年5月23日(星 期二)16:00前登录上证路演中心网站首页点击"提问预征集" 栏目或通过本公告中的联系人邮箱进行提问,公 ...
上海电气(02727)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6 16:50
财务数据 - 2022年度收入为117,623,118百万人民币,较2021年下降9.70%[27] - 2022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66,484千元,较2021年下降不适用[27] - 2022年度总资产为288,020,852千元,较2021年下降4.25%[27] - 2022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54,862,313千元,较2021年下降5.63%[27] - 2022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为3.51元/股,较2021年下降5.39%[27]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482,815千元,较2021年不适用[27] 订单和项目 - 2022年度新增订单总额为1332.7亿元人民币,其中能源装备订单为683.8亿元人民币,工业装备订单为421.2亿元人民币[5] - 公司在手订单为2685.3亿元人民币,其中能源装备订单为1554.4亿元人民币,工业装备订单为156.8亿元人民币[6] - 公司承接了迪拜光伏光热电站工程项目,部分机组已进入商业运行[8] - 公司成功中标哈萨克自治县110MW熔盐蒸汽发生系统成套项目[9] - 公司承接了总规模16万吨/日的山东裕龙石化热膜耦合海水淡化示范工程[12] 新技术研发 - 公司加速布局氢能领域,成立了上海氢器时代科技有限公司,全面构建氢能产业链核心竞争力[6] - 公司加速布局多元储能,包括电化学储能、熔盐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等领域[7] - 公司开发了第二代风冷锂电池储能系统产品、兆瓦级飞轮储能电机、压缩空气储能电机等一系列产品,打造新能源核心技术[11] 业务拓展 - 公司正在执行国粤韶关和郴州两个燃煤电厂的碳捕集项目,将具备10万吨/年二氧化碳捕捉和精制提纯到食品级干冰的能力[10] - 公司开发了触媒陶瓷纤维滤管烟气一体化超低排放技术及装备,可广泛应用于垃圾焚烧、烧结机、有色金属冶炼、焦化炉、玻璃窑、危废焚烧及生物质电厂等行业[140]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由八名董事组成,其中三名为执行董事,两名为非执行董事,三名为独立非执行董事[75] - 公司董事会成员具有不同专业背景,在企业管理、技术开发、财务管理、战略投资、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拥有专业知识[76] - 公司已采纳香港上市规则附录十内《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74] - 公司全体董事及监事确认在2022年全年已遵守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所载的规定[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