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润医药(03320)
icon
搜索文档
2023年报点评:内生外延扩充业务版图,资源协同实现可持续增长
海通国际· 2024-03-27 00:00
业绩总结 - 2023年全年收入为24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2%[2] - 毛利率为15.7%,主要受益于制药业务毛利率提升[3] - 净利润为77.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8%[5] - 制药业务收入为435亿元,各品类均实现收入增长[7] - 分销收入为2022亿元,进口业务收入约141亿元,医疗器械分销业务收入约323亿元[8] 未来展望 - 预计2024-2026年收入将分别为2710/2993/3298亿元人民币,对应增速分别为10.8%/10.4%/10.2%[15] - 预计华润医药2024/2025年的营收将分别达到271/299.3/329.8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将分别为4.287/4.749/5.241亿元人民币[28] 市场扩张和并购 - 预计2024年的市盈率为11倍,相对当前股价有57%的上涨空间[29] - 风险包括医保费控制、量价采购等行业政策风险、市场营销、并购整合不及预期风险、商誉减值风险、外汇风险[30] 其他新策略 - BUY评级表示股票未来12-18个月的总回报预计将超过相关广泛市场基准的回报[52] - NEUTRAL评级表示股票未来12-18个月的总回报预计将与相关广泛市场基准的回报持平[53] - SELL评级表示股票未来12-18个月的总回报预计将低于相关广泛市场基准的回报[53]
华润医药(03320)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6 12:05
公司业绩 - 公司二零二三年全年收入为244,703,884千元,较二零二二年增长12.2%[1] - 公司二零二三年全年毛利为38,337,486千元,较二零二二年增长14.1%[1] - 公司二零二三年全年净利润为7,775,003千元,较二零二二年增长16.8%[2] - 公司二零二三年每股盈利为0.61元,较二零二二年增长8.9%[2] 财务状况 - 公司流动资产总额为178,567,830人民币千元,较二零二二年增长了26,308,337人民币千元[4] - 公司流动负债总额为134,232,755人民币千元,较二零二二年增长了12,462,687人民币千元[4] - 公司资产净值为92,974,814人民币千元,较二零二二年增长了12,417,470人民币千元[5] 公司业务 - 公司主要从事医药和保健产品的制造、分销和零售[8] - 公司决定将财务报表的呈列货币从港元变更为人民币,以更准确地反映集团的财务表现[13][14] 并购与扩张 - 公司收购昆药集团28.00%股权,支付现金代价为2,611,800,000元[56] - 公司收购华润科伦51.00%股权,现金代价为885,000,000元[57] 研发与创新 - 公司在研发生物药物项目方面持续投入,目前共有28个项目,其中13个为生物新药[105] - 公司加速数字化转型,提供处方平台服务,承接互联网医院平台处方外流业务近5亿人民币,实现交易额约304亿元[118]
华润医药(03320)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7 16:34
公司概况 - 公司是中國前五大醫藥製造商兼中國前三大醫藥產品分銷商[2] - 公司於二零一六年十月在香港成功完成全球發售[3] - 公司生產超過782種藥品,產品組合包括化學藥品、中藥、生物藥以及營養保健品[4] 研发和生产 - 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具有五個獲國家認證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三個獲國家認證的企業技術中心,以及近70個獲省市級認證的研究中心[5] - 公司在中药领域持续深耕智能制造,结合医药产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借助数字化技术,持续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41] - 公司在产业链上游保护和发展中药材种业,开展道地药材良种繁育,从源头保障产品品质[40] 财务数据 - 2023年上半年,中国资源医药集团总收益达到港币138,940.1百万元,同比增长10.5%(以人民币计算增长17.9%)[27] - 2023年上半年,集团的三大业务分部(制药、医药分销、药品零售)收益分别占总收益的16.7%、79.6%和3.7%[27] - 2023年上半年,集团实现净利润港币5,693.2百万元,同比增长10.2%(以人民币口径增长17.1%)[29]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通过增资方式收购安徽立方药业有限公司51%股权,成为其控股股东,有助于快速搭建安徽省院外市场网络,打造院外市场竞争优势[72] - 公司计划与四川科伦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科伦集团”)达成投资合作,公司擬成為四川科倫醫貿集團有限公司(“科倫醫貿”)的控股股东,将在整体市场策略、学术推广、商务渠道整合等领域开展合作[72] 公司治理 - 公司已设立审计委员会,由六名成员组成,包括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审计委员会的首要职责是审查和监督公司的财务报告程序及内部监控[137] - 公司致力于维持高水平的企业治理,以保障股东权益并提升企业价值及问责性[132]
华润医药(03320) - 2023 Q2 - 业绩电话会
2023-08-31 15: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上半年公司总收入同比增长10.5%,达到1389.4亿港元,以人民币口径增长17.9% [2] - 规模净利润30.4亿港元,同比增长0.4%,以人民币口径增长6.7% [2] - 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影响,规模净利润以人民币口径同比实现稳健增长19.5% [2] - 整体毛利率为16.1%,同比提升0.3个百分点 [22] - 销售费用率为7.5%,同比增加0.3个百分点 [22] - 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0.02个百分点 [23] - 经营活动现金流为净流出42.9亿港元,同比增加10.4亿港元 [23] - 总资产规模达2727.5亿港元,以人民币口径较上年末增加16.7% [23] - 有息负债规模为775.4亿港元,以人民币口径较上年末增长29.6% [23] - 资产负债率和有息负债/权益比例较上年末分别增加2.4和6.6个百分点 [23] - 加权平均融资成本为3.2%,同比略微上升0.2个百分点 [24]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制药板块 - 收入254.5亿港元,同比增长14.8%,以人民币口径增长22.5% [3] - 毛利率为58.8%,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 [4] - 研发投入约10.5亿元,同比增长26% [4] - 10个产品获得药品注册批件,7个产品通过一致性评价 [5] 分销板块 - 收入1141.4亿港元,同比增长9.3%,以人民币口径增长16.7% [12] - 毛利率为6.1%,同比略下降0.2个百分点 [12] - 医药分销网络覆盖28个省份,客户数量超过14万家 [12] - 对基层医疗机构客户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约30% [12] - 医疗器械分销收入162亿元,同比增长13% [13] 零售板块 - 收入51.2亿港元,同比增长26.1%,以人民币口径增长34.6% [16] - 毛利4.1亿港元,同比增长19.1%,以人民币口径增长27.2% [16] - 自营零售药店809家,其中ETP专业药店253家 [16] - ETP业务收入约28亿元,同比增长14% [17]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中药OTC收入增长38%,中药处方药收入增长37.3% [3] - 化药OTC收入增长20.6% [3] - 生物药板块收入增长13.4% [3] - 感冒领域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超过50% [8] - 阿胶浆收入同比增长超过40% [8] - 凡是双鹤大输液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8% [8] - 替泥钵杆注射液收入增长超过270% [9] - 仁宁选媒原复合物市场份额达14% [9] - 桃花机收入增长近100% [11] - 院外渠道分销业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约19% [13] - 介入业务收入同比高速增长超过30% [13]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及行业竞争 - 坚持创新引领,推动产业升级和业务优化 [2] -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深化创新研发合作 [4][5] - 加强产能优化整合,推进大树叶重点制剂品种的生物基地整合 [6][7] - 加强中药材价格跟踪监控,应对中药材价格波动 [7] - 加快优质新品上市,丰富产品组合 [10] - 深度拓展数字化渠道,加强精准营销 [10] - 积极拥抱带量采购,加强学术营销体系建设 [10] - 加快外延发展,拓展网络布局,提升市场份额 [14][15] - 加强院外市场终端覆盖与业务挖掘 [12] - 加快医疗器械业务的研发能力和创新服务能力 [13] - 持续推进中医药全产业链价值链管理 [11] - 加强资源统筹协同,持续降本增效 [6][7] - 加强公司治理机制建设,提升管理水平 [18]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中国宏观经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药品审批政策强调以临床价值为导向 [2] - 疫情放开后,市场需求有所恢复,基层医疗市场也有所放开 [65][66] - 带量采购政策对公司影响有限,未来仍有较好的发展空间 [33][34] - 中药材价格波动对成本有一定影响,但公司采取了有效应对措施 [7] - 公司在创新药、疫苗、高端医疗器械等领域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53][54][55] - 血液制品和麻醉药品是国家战略性资源,公司有责任在这些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77][78][79] - 公司将继续推进国企改革,提升核心能力和功能,服务国家战略 [77][78][79][80][81][82]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Ellie Jiang 提问** 关于反腐对公司业务的影响 [28][29][30][31] **Jiazhen Zhao 回答** 反腐有利于规范行业秩序,有利于公司长期发展 [29][30][31] 问题2 **Yang Bai 提问** 关于配方颗粒业务和集采政策的影响 [33][34][35] **Jiazhen Zhao 回答** 配方颗粒业务有望保持较好发展,集采政策短期影响有限,公司有应对措施 [33][34][35] 问题3 **Joyce Ju 提问** 关于血液制品业务的发展计划 [68][69][70][71][72] **Lei Chen 回答** 公司将加大在血液制品领域的投入和
华润医药(03320)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31 12:03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138,940,062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25,716,477千港元增长10.52%[1] -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为22,340,66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9,831,681千港元,同比增长12.65%[1]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7,116,83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581,117千港元,增长8.14%[2] - 期内溢利为5,693,157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5,168,352千港元增长10.15%[2] - 2023年上半年全面收益总额为2,527,72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64,820千港元,大幅增长443.79%[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產总额为71,817,955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70,834,963千港元增长1.39%[4]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额为200,930,179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70,451,455千港元,增长17.88%[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159,731,127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36,319,157千港元增长17.17%[5]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总额为17,612,039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4,784,928千港元,增长19.12%[5] - 公司资产净值从2022年12月31日的90,182,333千港元增长至2023年6月30日的95,404,968千港元,增幅为5.79%[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总收益为138,940,06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25,716,477千港元,同比增长10.52%[19][20][21] - 2023年上半年集团除税前溢利为7,116,83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581,117千港元,同比增长8.14%[19][20]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为790,27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98,660千港元,同比增长13.11%[19][20][21]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不包括租赁负债利息)为1,574,13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322,556千港元,同比增长19.02%[19][20] - 2023年上半年分占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溢利为240,47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85,914千港元,同比增长29.34%[19][20]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为 - 47214.1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 - 35816.9万港元[22]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成本净额为135120.8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93246.1万港元,资本化利率为3.74%至4.65%[22]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相关的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03058.6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99149.8万港元[23]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总额为142367.9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41276.5万港元[23] - 2023年上半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303806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302504.6万港元[24] - 2023年公司董事不宣派中期股息,2022年确认2021年末期股息94237.7万港元,2023年确认2022年末期股息100520.2万港元[25] - 2023年上半年集团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约425629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93219万港元[26] - 2023年上半年集团出售资产账面净值约23939万港元,出售收益净额约2534万港元;2022年同期账面净值约31516万港元,出售收益净额约6742万港元[27] - 2023年6月30日其他流动/非流动金融资产总计3838822.3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583514.3万港元[28]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按公允价值计为3064294.9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663401.1万港元[28]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94,328,102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79,529,323千港元[31]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86,996,250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77,652,962千港元[33] - 2023年上半年集团总收益达138,940.1百万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增长10.5%(人民币口径增长17.9%)[40] - 报告期内集团毛利为223.407亿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增长12.7%,整体毛利率为16.1%,较2022年上半年提高0.3个百分点[41] - 2023年上半年集团净利润为56.932亿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增长10.2%[42] - 集团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30.381亿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增长0.4%,剔除一次性项目影响同比增长12.1%,每股基本盈利为0.48港元[43]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39.317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70.427亿港元[109] - 2023年6月30日,以人民币及港币计值的银行借款分别占集团银行借款总额约98.0%和2.0%,2022年12月31日分别为99.1%和0.9%[110]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比率为1.3:1,与2022年12月31日持平[111]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净负债权益比率为56.2%,2022年12月31日为49.6%[112] - 2023年上半年,集团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2.873亿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32.435亿港元;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3.053亿港元,2022年上半年所用现金净额为16.278亿港元;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16.119亿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65.931亿港元[113]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借款总额为678.601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56.134亿港元;其中16.86亿港元已质押,占借款总额2.5%,2022年12月31日分别为13.807亿港元和3.0%[115]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任何中期股息[121]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制造分部外部销售为23,179,85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0,053,033千港元,同比增长15.6%[19][20] - 2023年上半年分销分部外部销售为110,562,79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01,559,153千港元,同比增长8.87%[19][20] - 2023年上半年零售分部外部销售为5,122,36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060,863千港元,同比增长26.14%[19][20] - 2023年上半年其他业务外部销售为75,05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3,428千港元,同比增长72.81%[19][20] - 2023年上半年制药、医药分销、药品零售业务收益占比分别为16.7%、79.6%、3.7%[40] - 报告期内集团制药业务分部收益为254.519亿港元,同比增长14.8%,毛利率为58.8%,较上年同期上升0.6个百分点[45] - 制药业务中,中药业务收益为121.655亿港元,同比增长28.7%;化学药业务收益为104.426亿港元,同比增长3.3%;生物药业务收益为12.709亿港元,同比增长6.3%;营养保健品及其他业务收益为15.729亿港元,同比增长10.8%[47] - 中药非处方药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8.7%,处方药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8.6%[47] - 化学药非处方药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0%,处方药业务收入同比基本持平,原料药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9%[47] - 报告期内公司自我诊疗领域实现收入115亿元,同比增长约35%,感冒领域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超50%,阿胶浆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超40%[55] - 报告期内华润双鹤大输液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8%[55] - 华润三九2类新药水示踪用盐酸米托蒽醌注射液销售收入同比快速增长[56] - 华润双鹤疼痛领域用药普瑞巴林胶囊报告期内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5%[56] - 华润双鹤抗肿瘤用药替尼泊苷注射液报告期内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超270%[56] - 华润双鹤报告期内复产产品销售额约1.7亿元,“清利”实现销售收入约1800万元[56] - 华润博雅生物人凝血酶原复合物市场份额已提升至约14%[56] - 报告期内东阿阿胶阿胶粉销售收入同比翻倍[57] - 制药板块线上业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3%,桃花姬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近100%[59] - 报告期内,公司医药分销业务实现分部收益港币114,136.4百万元,同比增长9.3%(人民币口径增长16.7%),毛利率为6.1%,较上年同期微降0.2个百分点[70] - 报告期内,公司对基层医疗机构客户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约30%(人民币口径),院外渠道分销业务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约19%(人民币口径)[71] - 医疗器械分销业务收益约162亿元,同比增长13%,介入业务收益高速增长超30%,下游覆盖约2万家医院,已建立40家独立医疗器械公司[73] - 分销业务新增与罗氏、强生等药企战略合作,引进28个创新药产品,第七批集采区域平均产品获取率达61%,2023年上半年引进总销总代理品规超70个,进口产品销售额约67亿元[74] - 医药零售业务收益51.224亿港元,同比增长26.1%(人民币口径增长34.6%),毛利率为7.9%,较上年同期略降0.5个百分点[79] - 2023年上半年DTP业务收益约27.6亿元,同比增长约14%,报告期末共有809家自营零售药房,DTP专业药店总数达253家[79] - C端线上业务销售额同比增长23%(人民币口径)[84] 行业环境相关 - 2023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5%[35] - 2023年上半年医药制造业行业收入同比略下降2.9%[36] - 带量采购降幅仍在50%左右[38] 公司业务布局与合作 - 2023年8月华润医药商业拟收购华润博雅生物持有的广东复大医药75%股权,推动业务重组[49] - 华润医药产业基金与华润三九、华润双鹤在并购方面实现协同价值,并在多方面与集团实现业务协同[49] - 2023年1月公司完成收购昆药集团股份,成为其控股股东[51] - 2023年6月发布的“2022年度中国中药企业TOP100”排行榜中,华润三九、昆药集团、东阿阿胶、华润江中均上榜且排名前30位[51] - 2023年5月,华润医药商业增资收购安徽立方药业有限公司51%股权[72] - 2023年6月,华润医药商业与四川科伦实业集团达成投资合作,拟成为四川科伦医贸集团有限公司控股股东,还拟收购广东复大医药有限公司75%的股权[72] - 与全国70余家医疗机构签约超110个COE,新增与山东三家医院合作运营肺癌COE,与徐州儿童医院合作落地首个数疗法项目[75] - 与熠保科技在湖南省合作推出普惠门诊险,上线首周参保人数超11.5万,此模式已在多省份推广[76] - B2B线上平台“润药商城”业务覆盖24个省份,交易额约148亿元,订单数达89万张,承接互联网医院平台处方量约46万单[76] - 在“2022 - 2023年度中国药店单店榜100强(专业药房)”中占据54席,新引进六个DTP品规,7月引进伊基奥仑赛注射液[80] - 筹建DTP药学服务管理平台,提升专业服务能力[81] - 会员人数已超260万,与华润万家在广东开设近400家「润德万家」店[82] 公司研发情况 - 研发总支出约港币11.739亿元,同比增长16.9%(人民币口径增长26.0%)[60] - 新产品开发在研项目超300个,新药项目超100个[60] - 拥有五个国家认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个国家认证企业技术中心和近70个省市认证研发平台,研发人员超2400名[61] - 深圳研发中心生物创新药平台十个项目、化学创新药平台四个项目进展良好[62] - 华润双鹤两个核心化学创新药项目完成I期临床主体试验[62] - 2023年上半年十个
华润医药(03320)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6 16:36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7年,已发展成为中国前五大医药制造商和前三大医药产品分销商[9] - 公司拥有五个获国家认证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个获国家认证的企业技术中心以及近50个获省市级认证的研究中心,研发人员超过2,300名[9] - 公司经营着一个由超过200个物流中心构成的全国性分销网络,覆盖中国28个省、直轖市及自治区,客户数量约15万家[9] - 公司经营中国最大零售药房网络之一,拥有793家零售药房,其中包括228家DTP专业药房[9] - 公司以"华润堂"和"德信行"等全国或地区性的优质品牌经营零售药房[9] - 公司生产626种药品,产品组合包括化学药品、中药、生物药以及营养保健品,覆盖广泛治疗领域[9] - 公司拥有"999"、"东阿阿膠"、"双鶴"、"紫竹"、"江中"及"博雅"等多个知名品牌[9] - 公司未来将积极向健康管理和慢病管理产品延伸[9] - 公司于2016年10月在香港成功完成全球发售[9] - 公司于2022年1月14日委任白曉松先生为新任首席執行官[12] - 公司于2022年1月14日委任白晓松先生为主席,韩跃伟先生辞任[15] - 公司于2022年1月14日委任白晓松先生和翁菁雯女士为授权代表,韩跃伟先生辞任[15] - 公司主要银行包括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国家开发银行、招商银行、中国光大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兴业银行、瑞穗银行、三菱UFJ银行、华侨银行等[16] - 公司投资者关系顾问为縱橫財經公關顧問有限公司[16] - 公司股份代号为3320[16] - 公司主要股东为北京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持股约70.28%[17,18] - 公司非全资子公司为华润生物医药有限公司[18,19] - 公司组织章程细则于2022年5月27日经特别决议案采纳[19] - 公司董事会[19] - 公司业务包括医药制造、医药商业、医疗服务等多个领域[24] - 公司拥有多家上市公司子公司,包括华润三九、东阿阿膏、华润雙鶴等[24,26] - 公司持有华润医药产业基金27.5%权益,为公司联营公司[24] - 公司全资拥有华润紫竹、华润医药商业等子公司[24,26] - 公司控股股东为华润集团,华润集团持有公司控股权[24,25] 经营业绩 - 2022年中国GDP实现同比增长3.0%,经济总量达到人民币121万亿元[33] - 本集团2022年实现总收益2,541.064亿港元,同比增长7.3%[34] - 本集团2022年实现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41.474億港元,同比增長10.0%[34] - 本集团2022年研發支出25.458億港元,同比增長22.9%[34] - 本集团2022年实现净利润78.433亿港元,同比增长18.0%(人民币口径增长20.4%)[79] - 本集团2022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66港元,董事会建议派发每股0.16港元的末期股息[79]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國經濟韌性強,長期向好基本面不變[38] - 醫藥行業短期動能轉換、結構調整,產業升級和供給側改革不斷深化[38] - 中國醫藥市場剛性需求依然穩定,公司看好中國醫藥行業的發展前景和廣闊空間[38] 公司战略 - 公司將大力發展生物創新藥,積極佈局疫苗、高端醫療器械等領域[39] - 公司將推動中藥傳承與創新發展,以優勢產業為牽引、內部產業相協同[39] - 公司將不斷提升規模實力、創新能力、經營效率和市場競爭力[39] - 公司與深圳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簽署戰略合作協定[40] - 公司收購東營天東製藥有限公司31.25%股權[41] - 公司與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達成戰略合作,收購神舟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50.11%股權[42] - 公司與多家單位共同成立三個聯合創新中心,簽約八個生命健康合作項目[44] - 华润医药与上海复星医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创新药、生物药、医疗器械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45] 业务发展 - 华润三九入选2021年度"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厂"[48] - 华润三九、华润江中入选"科改示范企业"[49] - 华润三九、华润江中、东阿阿胶成为首批"中医药高品质发展促进共同体成员单位"[52] - 华润三九、华润双鹤、华润江中、东阿阿胶入选多项医药行业榜单[52,53,54,61] - 华润三九成为首家通过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四级评估的医药企业[57] - 华润医药位列"2022年医药工业综合竞争力百强榜"第七位[61] - 华润医药、华润双鹤、华润三九入选"央企ESG·治理先锋50指数"[61] - 华润江中入选"央企ESG·风险管理先锋50指数"[61] - 華潤醫藥榮獲「中國百強企業獎」和「中國道德企業獎」[63] - 華潤醫藥重獲納入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MSCI)中國指數[63] - 華潤雙鶴「智能倉儲」和「質量精準追溯」入選國家工信部2022年度智能製造優秀場景[64] - 華潤三九榮獲2022「金貴獎」年度可持續發展獎[64] - 華潤健康鄉村公益項目獲得「鄉村振興行動獎」[65] - 華潤醫藥獲工信部評為中國醫藥工業百強企業第二名[65] - 華潤醫藥獲「最佳資本市場溝通獎」[65][66] 财务数据 - 2022年集团收益达2,541.064亿港元,同比增长7.3%(人民币口径增长10.8%)[74] - 2022年集团毛利达391.348亿港元,同比增长10.6%(人民币口径增长14.2%),毛利率为15.4%[78] - 2022年集团实现净利润78.433亿港元,同比增长18.0%(人民币口径增长20.4%)[79] - 2022年集团实现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利润41.474亿港元,同比增长10.0%(人民币口径增长11.7%)[79] 业务板块表现 - 集团三大业务板块(制药、分销、零售)收入占比分别为15.8%、80.7%和3.5%[76] - 制药业务实现分部收益442.96亿港元,同比增长14.7%(人民币口径增长18.4%)[84] - 制药业务毛利率为57.3%,较上年同期微降0.3个百分点[84] - 中药业务收入212.37亿港元,同比增长12.2%(人民币口径增长15.8%)[95] - 化药业务收入180.30亿港元,同比增长12.3%(人民币口径增长15.9%)[95] - 生物药业务收入22.19亿港元,同比高速增长405.9%(人民币口径增长422.3%)[95] 创新发展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创新转型与对外合作[83] - 公司通过收购昆藥集團、神舟生物、天東製藥等方式,實現上游供應鏈、營銷平台、渠道終端等方面的有機結合,提升整體競爭力[98][99][100] - 公司與華潤三九、華潤醫藥商業共同戰略投資熠保科技,打造「城市健康保障平台」,推動健康險及創新醫療的普惠化[101] - 公司成為華潤博雅生物的控股股東,推動其制定「十四五」戰略發展規劃,並在上游資源、產能拓展、下游渠道等方面進行業務融合與資源整合[102] - 華潤博雅生物新設單採血漿站、新建智能工廠生產基地、獲得人凝血因子VIII藥品註冊證書等,產能和產品管線持續擴充[103][104] 中药业务 - 系统化升级中药业务全产业链,鞏固自我診療業務行業龍頭地位[108] - 加強藥材資源精益管理,提升中藥農業基礎能力及規範化水平[109] - 聚焦重點創新領域,持續構建具有炮製技術壁壘的核心品種[109] - 推進中藥製造智能化發展,打造中藥製造標杆示範[109] - 華潤江中持續提升藥材質量,建立藥材價格和流向監測體系[112] - 華潤江中積極探索並推進產業合作模式,加入湘贛粵港澳中醫藥全產業鏈協同發展聯盟[112] - 華潤江中著力於中醫藥創新研發和製造,推進綠色智能製造[112] - 東阿阿膠作為阿膠行業標準的制定者,實施產業鏈延伸、價值鏈提升、供應鏈貫通,引領細分行業發展[114] - 東阿阿膠在上游不斷提高源頭掌控力,全面實施中藥材質量管理規範,從源頭上控制原料質量[114] - 東阿阿膠在中游堅持高科技高標準,聚焦阿膠主業,開展多項臨床研究[114] - 東阿阿膠發展大健康服務業,以技術嫁接營銷,打造體驗旅遊特色產業鏈[114] 自我诊疗业务 - 華潤三九作為中國自我診療業務的行業龍頭,在品牌影響力、核心品類市場份額、渠道覆蓋等方面極具競爭力和領先優勢[115] - 華潤三九不斷補充自我診療產品,針對女性胃健康、兒科等細分市場推出新品[117] - 華潤三九與穩健醫療用品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拓展大健康產業領域[117] - 華潤江中完成多個新品上市培育,打造4個銷售收入超過人民幣千萬元的新品[117] - 東阿阿膠進一步拓展中式滋補品類,推出升級配方的阿膠紅棗黑芝麻丸及菊花蒲公英茶[117] 创新研发 - 公司持续完善原创生物药、改良型创新药以及生物类似药的布局,平衡中长期研发风险和价值[120] - 公司生物药板块共有10个在产产品,包括百傑依、瑞通立、佳林豪、貝飛達、人血白蛋白、靜注人免疫球蛋白、人凝血因子VIII等[120] - 公司与优銳生物医药科技达成全球首创精准靶向和整体免疫启动项目PTIA1的独家合作开发[120] - 公司与亦諾微医药签署合作协议,获得首创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溶瘤病毒产品在大中华区的独家合作开发权益[120] - 公司抗肿瘤和抗病毒创新技术平台取得进展,包括抗肿瘤新药DC05F01和抗新冠病毒口服药CX2101A[118] - 公司成立科技创新委员会,加强新药研发商业化能力[118] - 公司积极打造具有自主
华润医药(03320) - 2022 Q4 - 业绩电话会
2023-03-30 15: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实现收入2541.1亿港元,同比增长7.3%,按人民币口径增长10.8% [2][3] - 2022年实现净利润78.4亿港元,同比增长18%,实现规模净利润41.5亿港元,同比增长10%,按人民币口径增长11.7% [2][3] - 2022年每股基本盈利0.66港元,较2021年增加0.06港元,董事会建议派息每股0.16港元,派息率为25% [2][3] - 2022年综合毛利率为15.4%,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主要因为毛利率水平较高的制药业务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 [3] - 2022年费用管控良好,交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同比基本稳定,融资成本与负债规模亦管控得当,整体净财务费用率为0.8%,同比进一步下降0.1个百分点 [3][4] - 2022年利润规模增速超过收入端,整体净利率和规模净利率同比分别上升0.3个百分点和0.04个百分点,分别达到3.1%和1.6% [3] - 2022年全年实现经营性现金净流入126.3亿港元,同比基本保持稳定 [3][4] - 2022年末总资产规模2412.9亿港元,略下降2.9%,有息负债规模617.4亿港元,同比减少7.1% [3][4] - 2022年有息负债权益比率为68.5%,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ROE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至8.3% [4] - 2022年加权平均融资成本控制在3.1%,同比仅略有上升0.1个百分点 [4][5]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制药业务 - 2022年制药分部实现收入443亿港元,同比增长14.7% [6][7] - 目前在产626种产品,其中342种进入国家医保目录,152个产品在机药目录内,全年有70个产品销售规模过亿港元,同比增加8个,其中6个产品销售规模超过10亿港元 [6][7] - 中药业务实现收入212.4亿港元,同比增长12.2%,其中中药OTC收入同比增长19.8% [7] - 化药板块实现收入180.3亿港元,同比增长12.3%,其中化药OTC收入显著增长44% [7] - 生物药实现收入22.2亿港元,同比高速增长超过4倍,主要受益于2021年下半年完成的博雅生物以及海思制药的并购 [7][8] - 制药板块毛利和业绩同比分别增长14.1%和20.8% [7] 商业分销业务 - 2022年分销板块实现收益2112.91亿港元,同比增长6.1%,分部毛利130亿港元,同比增长5.2%,全年分销业务毛利率为6.2%,同比持平 [17][18] - 2022年分销网络已覆盖28个省份,客户数量约15万家,其中包括二三级医院超过9500家 [17][18] - 2022年实现第三方物流收入近4亿港元 [17][18] 医疗器械业务 - 2022年器械分销业务实现收益354亿港元,同比显著增长超过35%,其中IVD诊断试剂、骨科业务、介入业务收益均实现高速增长 [18][19] - 已设立7家专业检验机构,与近50家医院合作探索骨科手术保险 [19] - 2022年新增20余家厂商总代理业务,签订特许金产品18个,取得8个自有产品的注册证 [19] 零售业务 - 2022年零售板块实现收入88.4亿港元,同比增长16.2% [21] - 2022年DTP收入59亿港元,同比增长17%,占零售板块收入比重约67% [21] - 2022年末共有793家自有自营零售药房,其中DTP专药店228家,年内新增17家 [21] - 新建9家药诊康综合体药房,为客户提供智慧检测、线上问诊、慢病管理等综合服务 [22]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制药板块出口额近10亿港元 [13][14] - 2022年线上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4%,单九构建了专业的新媒体运营团队,线上B2C业务占CHC业务销售比重已超过4% [16] - 东欧阿交在线上对品牌目标人群进行分层精准营销,双十一期间线上交易额同比增长12%,紫竹玉亭金一亭产品线上销售同比增长36% [16]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及行业竞争 - 公司持续优化产品和业务结构,抵御带量采购对盈利能力的冲击 [7] - 积极把握产业整合机遇,持续补链强链固链严链,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优势,在中药、生物药、商业保险等领域加快并购步伐 [8][9][10] - 加快外延并购步伐,持续完善全产业链布局,丰富投资手段,布局优质创新赛道 [25] - 加大研发投入,持续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重大技术平台的建设,丰富创新产品管线,加快创新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和转化落地 [13][14][15] - 加快智能制造核心优势建设,持续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多家公司入选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16] - 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动线上线下一体化商业模式,建立西端仓储电商一体及数字化运营团队 [21][22] - 积极践行健康中国战略,以研发创新和投资并购为引擎,从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中获取支撑业务长期健康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 [24][25]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2年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和多重超预期因素的影响下,中国经济虽然承压前行但韧性强、潜力
华润医药(03320)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30 12:13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 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 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 失承擔任何責任。 (於香港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3320) 截 至 二 零 二 二 年 十 二 月 三 十 一 日 止 年 度 全 年 業 績 公 告 華潤醫藥集團有限公司(「本公司」或「華潤醫藥」)董事(「董事」)會(「董事會」) 欣然宣佈本公司及其附屬公司(「本集團」)截至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 日 止 年 度(「報 告 期 間」)之 經 審 核 綜 合 業 績,連 同 截 至 二 零 二 一 年 十 二 月 三十一日止年度的比較數據如下: 綜合損益表 截至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二零二二年 二零二一年 附註 港幣千元 港幣千元 收益 4 254,106,366 236,806,169 銷售成本 (214,971,606) (201,425,883) ...
华润医药(03320)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4-27 16:50
众公 華潤醫藥集團有限公司 China Resources Pharmaceutical Group Limited (Stock Code 股份代號 : 3320) 2021年報 Annual Report unce B r 19 - $60 19 0 T and Victorial ● o deli 目錄 CONTENTS | --- | --- | |-------|--------------------------------------------------------------------------------| | | | | 2 | 公司簡介 Corporate Profile | | 3 | 公司資料 Corporate Information | | 7 | 釋義 Definitions | | 12 | 主席報告 Chairman's Statement | | 15 | 全年大事紀要 Highlights of the Year | | 24 | 獎項 Awards | | 32 | 財務摘要 Financial Highlights | | 33 | 管理層討論及分析 M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