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景悠活(03913)

搜索文档
合景悠活:王中琦已辞任首席执行官
智通财经· 2025-09-15 17:45
人事变动 - 首席执行官王中琦辞任 自2025年9月15日起生效[1] - 辞任原因为投放更多时间于个人事务[1] - 集团总经理胡楠将接替负责整体管理和业务发展工作[1]
合景悠活(03913):王中琦已辞任首席执行官
智通财经网· 2025-09-15 17:38
人事变动 - 首席执行官王中琦辞任 自2025年9月15日起生效[1] - 辞任原因为投入更多时间处理个人事务[1] - 集团总经理胡楠将接替负责整体管理和业务发展工作[1]
合景悠活(03913.HK):王中琦辞任首席执行官
格隆汇· 2025-09-15 17:37
公司管理层变动 - 首席执行官王中琦辞任 自2025年9月15日起生效[1] - 辞任原因为投放更多时间处理个人事务[1] - 集团总经理胡楠将接替负责整体管理和业务发展工作[1]
合景悠活(03913) - 首席执行官辞任
2025-09-15 17:32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 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份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 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3913) 首席執行官辭任 合景悠活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本公司」,連同其附屬公司統稱「本集團」)董事(「董 事」)會(「董事會」)謹此宣佈,王中琦先生(「王先生」)已辭任本公司首席執行官(「首 席執行官」),以投放更多時間於其個人事務,自2025年9月15日起生效。 KWG Living Group Holdings Limited 合景悠活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王先生辭任後,本集團總經理胡楠先生(「胡先生」)將負責本集團整體管理和業務發 展工作。胡先生的履歷詳情如下: 胡先生,39歲,於2025年6月加入本集團擔任總經理。胡先生分別於2009年及2012 年在中國的武漢大學獲取土木工程學士學位及結構工程碩士學位。加入本集團前, 彼於2020年4月至2025年6月於龍湖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於聯交所上市的公司,股份 代號:960)分別擔任房地產開發片區總經理、物業管 ...
合景悠活(03913) - 截至2025年8月31日止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2 16:56
股本信息 - 本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1亿港元,股份10亿股,每股面值0.01港元[1] - 本月底已发行股份总数为20.25858916亿股,库存股份为0[2] 期权情况 - 上月底和本月底股份期权数目均为27万股,行使价8.964港元[3] - 本月行使期权所得资金总额为0港元[3] 股份变动 - 本月已发行股份和库存股份增减总额均为0股[5]
合景悠活(03913.HK)上半年盈转亏至2.77亿元 营收同比减少13.8%
格隆汇· 2025-08-27 19:5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约人民币16.58亿元,同比下降13.8% [1] - 净亏损约人民币2.77亿元,较2024年同期净利润状况呈现逆转 [1] 战略布局 - 延续聚焦四大区域、深耕高能级城市发展战略 [1] - 大湾区及长三角片区在管项目数量占比约为57% [1] - 一线、新一线及二线城市在管项目数量占比约为63% [1] 商业运营表现 - 购物中心总客流同比增长5%,整体出租率与收缴率保持稳定 [2] - 北京摩方客流量同比增长34%,销售额同比增长54% [2] - 对北京摩方B2层2400平方米空间进行全新改造,保留市井气息并设置主题场景 [2] 行业环境 - 国内消费市场在扩内需政策推动下有所增长 [2] - 消费者对情绪价值的付费意愿显现,市场主体积极探索消费潜力释放路径 [2] - 大数据应用持续渗透消费场景,商业运营团队通过场景化落地构建独特消费体验 [2]
合景悠活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亏损2.68亿元 同比盈转亏
智通财经· 2025-08-27 19:49
财务表现 - 收入16.58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13.79% [1] - 股东应占亏损2.68亿元人民币,上年同期为盈利5783.8万元人民币,同比由盈转亏 [1] - 每股基本亏损13.23分 [1]
合景悠活(03913)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亏损2.68亿元 同比盈转亏
智通财经网· 2025-08-27 19:48
财务表现 - 收入16.58亿元 同比减少13.79% [1] - 股东应占亏损2.68亿元 上年同期溢利5783.8万元 同比盈转亏 [1] - 每股基本亏损13.23分 [1] 经营期间 - 报告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 [1] - 业绩数据未经审核 [1]
合景悠活(03913)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7 19:42
收入和利润(同比) - 收入为人民币16.581亿元,同比下降13.8%[4] - 公司总收入同比下降13.8%至16.58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19.23亿元人民币)[17][1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人民币1,658.1百万元,同比下降13.8%[4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营收约人民币1,658.1百万元同比下降13.8%[50] - 公司总收入同比下降13.8%,从2024年上半年的19.23亿元人民币降至16.58亿元人民币[64][69] - 期内亏损为人民币2.766亿元,较去年同期盈利状况逆转[4] - 期内亏损2.77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盈利6989万元人民币)[17][1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为人民币276.6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净利润状况恶化[4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净亏损约人民币276.6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净利润状况逆转[50] - 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人民币2.766亿元[56] - 净亏损276.6百万元(去年同期净利润69.9百万元)[8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母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人民币268,121千元,2024年同期为利润57,838千元[32] 成本和费用(同比) - 销售成本为人民币12.393亿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13.594亿元有所下降[5] - 行政开支为人民币2.067亿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2.390亿元减少[5] - 其他开支净额为人民币3.703亿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2.204亿元大幅增加[5] - 员工福利开支同比下降6.0%至6.13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6.52亿元人民币)[26] - 2025年上半年整体营业成本同比下降8.8%[53] - 2025年上半年人力成本同比下降5.8%[53] - 2025年上半年行政管理费用同比下降13.5%[54] - 销售成本从1,359.4百万元减少120.1百万元至1,239.3百万元(降幅8.8%)[80] - 雇员福利开支为人民币613.1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9.0百万元[99] 毛利和毛利率(同比) - 毛利为人民币4.188亿元,同比下降25.7%[4] - 毛利从564.0百万元下降145.2百万元至418.8百万元(降幅25.7%),毛利率从29.3%降至25.3%[81] 住宅物管服务表现 - 住宅物管服务收入同比下降7.0%至8.34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8.97亿元人民币)[17][19] - 住宅业务收入同比下降7.0%,从8.97亿元人民币降至8.34亿元人民币,主要因预售管理和增值服务收入减少[65] - 住宅物业管理服务收入同比下降7.0%至约人民币834.0百万元[51] - 住宅业务中物业管理服务占比从81.7%提升至87.0%[70] - 住宅物业管理服务收入从733.1百万元轻微降至726.0百万元[72] 非住宅物管及商业运营表现 - 非住宅物管及商业运营收入同比下降19.7%至8.24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10.26亿元人民币)[17][19] - 非住宅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9.7%,从10.26亿元人民币降至8.24亿元人民币,主要因城市服务战略性收缩和合约条款调整[67] - 非住宅物业管理及商业营运服务收入同比下降19.7%至约人民币824.2百万元[52] - 非住宅物业管理及商业营运服务总收入从1,026.2百万元下降至824.2百万元(降幅19.7%)[74] - 物业管理服务(非住宅)收入从914.5百万元下降至748.7百万元(降幅18.1%)[77] - 商业物业管理服务收入同比下降31.8%,从2.57亿元人民币降至1.75亿元人民币[64] 公建及城市区域服务表现 - 公建及城市区域服务收入同比下降12.8%,从6.58亿元人民币降至5.73亿元人民币[64] 社区增值服务表现 - 社区增值服务收入同比下降39.0%,从1.20亿元人民币降至0.73亿元人民币[64][70] - 社区增值服务收入从119.9百万元大幅下降至73.1百万元(降幅39.0%)[73] 预售管理服务表现 - 预售管理服务收入同比下降21.1%,从0.44亿元人民币降至0.35亿元人民币[64][71] 分部业绩 - 分部业绩总额同比下降31.4%至2.69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3.92亿元人民币)[17][19] 大客户收入表现 - 来自最大客户合景泰富集团的收入同比下降50.7%至1.40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2.85亿元人民币)[21] 地区表现 - 大湾区非住宅收入同比下降25.4%,从4.13亿元人民币降至3.08亿元人民币[67] - 长三角地区非住宅收入同比下降17.8%,从3.29亿元人民币降至2.70亿元人民币[67] - 公司在大湾区及长三角片区在管项目数量占比约为57%,一线、新一线及二线城市在管项目数量占比约为63%[42] - 大湾区与长三角区域收入占比达63.4%[59] 购物中心运营表现 - 购物中心总客流同比增长5%出租率与收缴率保持稳定[44] - 北京摩方购物中心客流量同比增长34%销售额同比增长54%[44] 资产减值损失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损失激增86.7%至2.37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1.27亿元人民币)[26] - 商誉减值损失扩大52.3%至8445万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5544万元人民币)[2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商誉减值亏损为人民币84,450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55,442千元增加[36] - 贸易应收款项计提减值拨备约人民币2.372亿元[55] - 商誉计提减值约人民币8450万元[55] - 物业、厂房及设备计提减值约人民币2880万元[55] - 其他开支大幅上升68.0%至370.3百万元,主要包含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237.2百万元[84] 贸易应收款项 - 贸易应收款项为人民币28.452亿元,较期初人民币27.836亿元有所增加[7] - 公司2025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为人民币4,104,029千元,较2024年末的3,805,535千元增长7.8%[37] - 公司2025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减值拨备为人民币1,258,835千元,拨备覆盖率为30.7%[37] - 贸易应收款项为人民币2,845.2百万元,较2024年底增加61.6百万元或2.2%[90] 贸易应付款项 - 公司2025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为人民币663,243千元,较2024年末的609,032千元增长8.9%[39] - 贸易应付款项为人民币663.2百万元,较2024年底增加54.2百万元或8.9%[91] 现金及借贷状况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11.409亿元,较期初人民币11.456亿元略有下降[7] - 计息银行及其他借贷(流动+非流动)总额为人民币4.670亿元,较期初人民币5.241亿元减少[7][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轻微减少0.4%至1,140.9百万元[88] - 总借贷467.0百万元,其中132.3百万元需一年内偿还[89] - 公司处于净现金状态,负债比率不适用[92] - 上市所得款项净额剩余106.3百万港元未动用[98] 权益及合约负债 - 权益总额为人民币28.449亿元,较期初人民币31.421亿元下降[8] - 合约负债增长6.1%至2.86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2.69亿元人民币)[24] 商誉账面价值 - 公司2025年6月30日商誉账面净值为人民币629,446千元,较2024年末的713,896千元减少11.8%[33] 所得税支出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所得税支出为人民币112,439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28,741千元大幅增加[31] 递延税项资产 - 削减递延税项资产约人民币1.325亿元[55] 雇员情况 - 雇员人数为14,391人,较2024年底减少1,186人[99] 公司治理与人事变动 - 杨静波女士辞任执行董事及首席财务官自2025年6月20日起生效[111] - 陈文德先生获委任为执行董事自2025年6月20日起生效[111] 其他运营活动 - 合景商学苑学习平台累计观看量超15万人次[48] - 管家学院基础班及提升班覆盖住宅项目管家370人[48] 第三方收入占比 - 独立第三方收入占比从85.2%提升至91.5%[58] 其他财务事项 - 无重大或然负债[93] - 未进行外汇对冲活动[94] - 未宣派中期股息[100] - 无重大报告期后事项[106]
港股收评:连跌两日!恒指收跌1.27%,科技、金融股继续下挫
格隆汇· 2025-08-27 16:50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恒生指数下跌1.27%或323.16点至25201.76点[1][2] - 国企指数下跌1.40%或128.40点至9020.26点[1][2] - 恒生科技指数下跌1.47%或84.71点至5697.53点[1][2] - 南向资金净买入153.71亿港元[12] 科技股表现 - 大型科技股普遍下跌:快手跌3.35%[5][6]、美团跌3.08%[5][6]、京东跌2.49%[5][6]、百度跌1.85%[5][6]、网易跌1.73%[5][6]、腾讯跌1.72%[5][6] - 小米微跌0.56%[5][6] - 阿里巴巴逆势上涨0.16%[5][6] 金融板块表现 - 银行股下跌1.17%[2][4] - 保险股下跌1.90%[2][4] - 中资券商股普遍下跌:申万宏源跌6.02%[7]、东方证券跌5.78%[7]、中金公司跌5.64%[7]、华泰证券跌5.12%[7] - 证券及经纪板块下跌0.88%[4] 房地产相关板块 - 物管股大幅下跌:卓越商企服务跌16.08%[6]、德信服务集团跌13.43%[6]、合景悠活跌11.29%[6]、碧桂园服务跌11.11%[6] - 地产发展商板块下跌1.66%[4] - 华润万象生活跌9.08%[6]、雅生活服务跌8.79%[6] 医药板块表现 - 生物技术板块下跌3.87%[4] - 药品板块下跌4.46%[4] - 创新药概念股领跌:康诺亚-B跌8.59%[8][9]、金斯瑞生物科技跌7.42%[8][9]、康方生物跌7.10%[8][9] - 先声药业跌6.79%[8][9]、石药集团跌6.36%[8][9]、三生制药跌6.18%[8][9] 消费板块表现 - 新消费概念股走低:沪上阿姨跌5.84%[9][10]、巨子生物跌5.27%[9][10]、蜜雪集团跌5.27%[9][10]、奈雪的茶跌5.03%[9][10] - 非酒精饮料板块逆势上涨2.17%[4] - 泡泡玛特跌3.94%[9][10]、卫龙美味跌3.85%[9][10] 其他行业表现 - 汽车板块下跌1.88%[4] - 煤炭板块下跌1.47%[4] - 游戏软件板块下跌1.76%[4] - 电讯设备板块下跌0.53%[4] - 黄金及贵金属板块下跌0.56%[4] 逆势上涨板块 - 苹果概念股上涨:蓝思科技涨7.78%[11][12]、富智康集团涨1.93%[11][12]、高伟电子涨1.92%[11][12] - 加密货币概念股上扬:华检医疗涨4.51%[10][11]、国富量子涨3.26%[10][11] - 稀土概念股维持强势[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