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银行(06199)

搜索文档
贵州银行(06199)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30 21:00
公司基本信息 - 贵州银行公布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计的中期业绩[1] - 内资股和H股每股面值均为人民币1.00元[7][8] - 贵州银行H股上市日期为2019年12月30日[8] - 报告期为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9] - 报告日为2024年8月30日[9] - 贵州银行法定代表人为杨明尚先生[11] - 贵州银行传真号码为(86) 0851 - 86207999[11] - 贵州银行电子邮箱为irm@bgzchina.com[11] - 贵州银行电话为(86) 0851 - 86987798[11] - 贵州银行注册地址在中国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永昌路9号贵州银行总行大楼[11]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正式员工5487人,营业网点223家[1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利息净收入434258万元,较2023年下降13.77%[16]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96727万元,较2023年下降7.20%[16] - 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212250万元,较2023年下降3.80%[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资产总额58844054万元,较2023年末增长2.02%[1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发放贷款及垫款净额34865394万元,较2023年末增长5.03%[1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吸收存款37031241万元,较2023年末增长3.95%[17] - 2024年6月30日不良贷款率1.65%,较2023年末下降0.03%[17] - 2024年6月30日拨备覆盖率290.57%,较2023年末上升2.86%[17] - 2024年6月30日流动性覆盖率273.59%,较2023年末下降92.11%[17]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5884.41亿元,较年初增加116.55亿元,增幅2.02%;贷款总额3486.54亿元,较年初增加167.05亿元,增幅5.03%[23]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负债总额5381.33亿元,较年初增加97.65亿元,增幅1.85%;存款总额3703.12亿元,较年初增加140.66亿元,增幅3.95%[23]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67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63亿元,降幅7.20%;净利润21.23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0.84亿元,降幅3.80%[23] - 报告期内,公司基本每股收益0.14元,较去年同期减少0.01元,降幅6.67%;每股净资产3.45元,较去年同期增加0.23元,增幅7.14%[23]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贷款占资产总额的比例为59.25%,较年初提升1.7个百分点;存款占负债总额的比例为68.81%,较年初提升1.39个百分点[23]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对公基础客户10.94万户,较年初新增0.04万户,增幅0.39%;个人存款客户772.51万户,较年初新增8.46万户,增幅1.11%[23]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不良贷款率1.65%,较年初下降0.03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占比2.89%,较年初下降0.03个百分点[23]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拨备覆盖率290.57%,较年初增加2.86个百分点;拨贷比4.80%,较年初下降0.03个百分点[2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税前利润24.38亿元,同比下降5.17%;实现净利润21.23亿元,同比下降3.80%[40] - 2024年上半年利息净收入43.4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2.77%[42] - 2024年上半年利息收入109.57亿元,同比下降5.45%;利息支出66.14亿元,同比增长0.94%[41] -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3.08亿元,同比增长9.84%;手续费及佣金支出1.01亿元,同比增长28.82%[41] - 投资证券净收益8.88亿元,同比增长76.58%;其他营业收入0.25亿元,同比下降86.51%[41] - 2024年总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4.25%,较2023年的4.76%有所下降;总付息负债平均成本率2.50%,较2023年的2.60%有所下降[43][44] - 2024年净息差1.75%,较2023年的2.16%下降;净利息收益率1.68%,较2023年的2.07%下降[4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利息收入109.57亿元,同比减少6.32亿元,降幅5.45%[49] - 2024年上半年客户贷款利息收入为80.92亿元,同比减少5.02亿元,降幅5.85%[50] - 2024年上半年金融投资利息收入为24.87亿元,同比下降1.40亿元,降幅5.32%[52] - 2024年上半年利息支出66.14亿元,同比增加0.62亿元,增幅0.94%[56] - 2024年上半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2.06亿元,同比增加0.05亿元,增幅2.43%[63] - 2024年上半年交易净收益为5.06亿元,同比下降0.01亿元,降幅0.16%[65] - 2024年上半年投资证券净收益为8.88亿元,同比增加3.85亿元,增幅76.58%[66] - 2024年上半年其他营业收入为0.25亿元,同比下降1.58亿元,降幅86.51%[67] - 2024年上半年营业费用为16.13亿元,同比下降0.83亿元,降幅4.87%[68] - 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截至2024年规模为146931万元,净下降50246万元[4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业费用总额为16.13亿元,同比下降0.83亿元,降幅4.87%[6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减值损失为19.08亿元,同比下降2.48亿元,降幅11.48%[7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所得税为3.15亿元,同比下降0.49亿元,降幅13.49%[7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为5884.4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16.55亿元,增幅2.02%[7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为3486.5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67.05亿元,增幅5.03%[7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公司贷款及垫款为2861.9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32.34亿元,增幅4.85%[7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个人贷款为490.7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5.47亿元,增幅3.25%[7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为2035.30亿元,较上年末下降84.27亿元,降幅3.98%[8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员工成本为10.10亿元,同比下降0.32亿元,降幅3.08%[7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折旧与摊销为1.72亿元,同比下降0.19亿元,降幅9.80%[7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金融投资净额为2035.30亿元,2023年末为2119.57亿元[8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负债总额为5381.3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7.65亿元,增幅1.85%[8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客户存款为3703.1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40.66亿元,增幅3.95%[8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为265.1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1.36亿元,增幅4.47%[8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债券为873.23亿元,较上年末下降69.44亿元,降幅7.37%[9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权益总额为503.0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8.90亿元,增幅3.90%[91] - 2024年6月30日,中央及地方政府发行债券投资金额为841.51亿元,占比41.35%;2023年末金额为814.81亿元,占比38.44%[83] - 2024年6月30日,吸收存款金额为3703.12亿元,占负债总额比例68.81%;2023年末金额为3562.46亿元,占比67.42%[86] - 2024年6月30日,活期公司存款金额为855.14亿元,占客户存款比例23.09%;2023年末金额为859.81亿元,占比24.14%[88] - 2024年6月30日,其他权益工具金额为145.88亿元,占股东权益比例29.00%;2023年末金额为145.88亿元,占比30.13%[9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承兑汇票85.6973亿元,信用证8.1461亿元,信用卡承诺144.1005亿元,保函9.5451亿元,合计247.4890亿元;2023年12月31日对应数据分别为96.2707亿元、8.9988亿元、128.9129亿元、8.9440亿元、243.1264亿元[9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正常类贷款3328.1618亿元,占比95.46%;关注类贷款100.8044亿元,占比2.89%;次级类贷款13.3941亿元,占比0.38%;可疑类贷款9.0554亿元,占比0.26%;损失类贷款35.1237亿元,占比1.01%;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3486.5394亿元;不良贷款57.5732亿元,不良贷款率1.65%。2023年12月31日对应占比分别为95.40%、2.92%、0.30%、0.30%、1.08%、100.00%、1.68%[94]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不良贷款率及关注类贷款占比较年初有所下降,不良贷款率下降0.03个百分点至1.65%,关注类贷款占比下降0.03个百分点至2.89%[9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票据贴现133.8175亿元,占比3.84%;2023年12月31日为114.5753亿元,占比3.45%[9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金贷款1006.5561亿元,占比28.86%,不良贷款12.2317亿元,不良率1.22%;固定资产贷款1538.7846亿元,占比44.14%,不良贷款27.3868亿元,不良率1.78%;其他316.6141亿元,占比9.08%;公司贷款及垫款小计2861.9548亿元,占比82.08%,不良贷款39.6185亿元,不良率1.38%。2023年12月31日对应占比分别为27.50%、51.08%、3.65%、82.23%,不良率分别为0.79%、2.14%、0.04%、1.59%[9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个人住房按揭贷款231.3561亿元,占比6.63%,不良贷款3.7694亿元,不良率1.63%;个人经营性贷款145.2669亿元,占比4.17%,不良贷款8.3885亿元,不良率5.77%;个人消费贷款44.4938亿元,占比1.28%,不良贷款0.9586亿元,不良率2.15%;信用卡69.6503亿元,占比2.00%,不良贷款4.8382亿元,不良率6.95%;个人贷款及垫款小计490.7671亿元,占比14.08%,不良贷款17.9547亿元,不良率3.66%。2023年12月31日对应占比分别为6.49%、4.50%、0.89%、2.44%、14.32%,不良率分别为1.40%、3.38%、1.37%、4.62%、2.57%[97] -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截至报告期末贷款余额3486.54亿元,较年初增长167.05亿元,增幅5.03%[97]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贷款中公司贷款及垫款余额2861.95亿元,占比82.08%,较年初下降0.15个百分点[97]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贷款中个人贷款及垫款余额490.77亿元,占比14.08%,较年初下降0.24个百分点[97]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贷款中票据贴现余额133.82亿元,占比3.84%,较年初上升0.39个百分点[9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贷款总额3486.54亿元,较年初增长167.05亿元,不良率1.65%,较年初下降0.03个百分点[98][100][101]
贵州银行(06199)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8 18:3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2年9月28日在贵州省注册成立[4] - 公司于2012年10月11日正式挂牌成立,2019年12月30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6199.HK[18] - 公司H股上市日期为2019年12月30日[6] - 《公司章程》于2023年4月26日生效[4]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于2023年5月18日组建成立[4] - 贵州银保监局限2023年7月23日更名为贵州监管局[6] - 报告期为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期间[6] - 报告日为2024年3月28日[6] 公司荣誉与业务成果 - 获得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共青团中央、中国银行业协会等30余家单位颁发的奖项[11] - “四新”“四化”相关领域贷款余额位列全省金融业前列,成功发行全省首笔“三农”专项金融债券[11] - 成功落地全省首笔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碳减排支持贷款[11]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加额和增速均位列省内法人金融机构前列[11] - 建成投产智能微贷、惠农平台等21个项目,涵盖客户洞察等方面[11] - 开业惠农站点2100多家,实现全省乡(镇)一级全覆盖,办理各类交易近80万笔、金额15亿元[11] - 开展“三进三服务”岗位建功实践活动,推动解决一批重点难点问题[12] - 在《2023年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中,公司排名全球252位[18] - 在《2023年中国银行业100强榜单》中,公司排名第46位[18] - 公司是2022年度社会责任先锋银行[2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利息净收入87.5002亿元,较2022年的100.9421亿元下降13.32%[26] - 2023年净利润36.5333亿元,较2022年的38.2946亿元下降4.60%[26] - 2023年每股净资产3.32元,较2022年的3.01元增长10.27%[26] - 2023年平均总资产回报率0.66%,较2022年的0.74%下降0.08%[26] - 2023年资产总额5767.8603亿元,较2022年的5337.8134亿元增长8.06%[27] - 2023年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3319.4854亿元,较2022年的2935.2757亿元增长13.09%[27] - 2023年不良贷款率1.68%,较2022年的1.47%上升0.21%[27] - 2023年拨备覆盖率287.71%,较2022年的351.21%下降63.50%[27] - 2023年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1.25%,较2022年的11.20%上升0.05%[27] - 2023年流动性覆盖率365.70%,较2022年的419.41%下降53.71%[27]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5767.86亿元,较年初增长430.05亿元,增幅8.06%[35] - 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3319.49亿元,较年初增长384.21亿元,增幅13.09%[35] - 负债总额5283.68亿元,较年初增长385.57亿元,增幅7.87%[35] - 吸收存款3562.46亿元,较年初增长299.22亿元,增幅9.17%[35]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3.45亿元,同比减少6.45亿元,降幅5.38%[35] - 净利润36.53亿元,同比减少1.76亿元,降幅4.60%[35] - 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3.45亿元,实现税前利润40.37亿元,实现净利润36.53亿元,同比下降4.60%[58] - 2023年利息收入221.7862亿元,较2022年减少2.8844亿元,变动率-1.28%[58] - 2023年利息支出134.2860亿元,较2022年增加10.5575亿元,变动率8.53%[58] - 2023年交易净收益9.3825亿元,较2022年增加3.8990亿元,变动率71.10%[58] - 2023年投资证券净收益11.1199亿元,较2022年增加2.6645亿元,变动率31.51%[58] - 2023年其他营业收入2.0618亿元,较2022年增加0.6743亿元,变动率48.60%[58] - 2023年度公司利息净收入87.5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7.13%[60] - 2023年总生息资产平均余额4956.58亿元,利息收入221.79亿元,平均收益率4.47%;总付息负债平均余额5146.94亿元,利息支出134.29亿元,平均成本率2.61%[60] - 2023年净息差1.86%,净利息收益率1.77%,较2022年的2.28%和2.22%有所下降[60] - 2023年度公司实现利息收入221.79亿元,同比减少2.88亿元[64] - 2023年发放贷款及垫款利息收入163.80亿元,同比增加4.47亿元,增幅2.81%[65] - 2023年金融投资利息收入50.85亿元,同比下降7.45亿元,降幅12.79%[67] - 2023年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利息收入2.93亿元,同比下降0.03亿元,降幅1.17%[68] - 2023年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利息收入0.50亿元,同比增加0.19亿元[69] - 2023年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利息收入3.71亿元,同比下降0.06亿元,降幅1.59%[71] - 2023年度公司利息支出134.29亿元,同比增加10.56亿元,增幅8.53%[73] - 2023年公司已发行债券利息支出25.57亿元,同比增加4.39亿元,增幅20.72%[77] - 2023年公司向中央银行借款利息支出10.14亿元,同比增加0.28亿元,增幅2.82%[79] - 2023年公司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38亿元,同比下降0.25亿元[82] - 2023年公司交易净收益9.38亿元,同比增加3.90亿元,增幅71.10%[84] - 2023年公司投资证券净收益11.12亿元,同比增加2.66亿元,增幅31.51%[85] - 2023年公司营业费用39.70亿元,同比增加1.33亿元,增幅3.47%[88] - 2023年公司减值损失33.24亿元,同比下降5.32亿元,降幅13.80%[94] - 2023年公司所得税3.84亿元,同比下降0.86亿元,降幅18.25%[9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5767.8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30.05亿元,增幅8.06%[9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3319.4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84.21亿元,增幅13.09%[9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为3319.49亿元,较2022年末的2935.28亿元增加,其中公司贷款及垫款2729.61亿元,增幅9.07%;个人贷款及垫款475.30亿元,增幅22.18%[99][101][10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为2119.5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00.39亿元,增幅4.97%[10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投资804.07亿元,占比37.93%;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投资578.80亿元,占比27.31%;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投资736.70亿元,占比34.76%[10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债券投资中,中央及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券814.81亿元,占比38.44%;政策性银行发行的债券374.18亿元,占比17.65%;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79.81亿元,占比3.77%;企业发行的债券283.72亿元,占比13.39%[10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其他金融资产中,资产支持证券3.84亿元,占比0.18%;证券公司发行的收益凭证3.04亿元,占比0.14%;由公募基金管理人管理的投资基金434.86亿元,占比20.52%;股权投资0.38亿元,占比0.02%;资产管理公司和信托计划管理的投资管理产品84.37亿元,占比3.98%;私募债权融资计划0.90亿元,占比0.04%;其他债权类投资40.97亿元,占比1.93%[10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负债总额为5283.6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85.57亿元,增幅7.87%[10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向中央银行借款434.58亿元,占比8.22%;吸收存款3562.46亿元,占比67.42%;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253.82亿元,占比4.80%;拆入资金49.45亿元,占比0.94%;已发行债券942.68亿元,占比17.84%;其他负债40.69亿元,占比0.78%[11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客户存款为3562.4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99.22亿元,增幅9.17%[11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吸收存款总额为3562.46亿元,较2022年末的3263.24亿元有所增长[11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为253.8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1.54亿元,增幅9.27%[11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债券为942.6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4.77亿元,增幅11.18%[11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股东权益总额为484.1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4.47亿元,增幅10.11%[11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表外承诺金额合计243.13亿元[11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为3319.49亿元,较2022年末的2935.28亿元增长[11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不良贷款余额为55.68亿元,较年初增长12.46亿元,不良贷款率1.68%,较年初上升0.21个百分点[11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关注类贷款余额96.96亿元,较年初增长17.92亿元,占比2.92%,较年初上升0.23个百分点[118] - 2023年末公司活期公司存款859.81亿元,占比24.14%;活期零售存款418.57亿元,占比11.75%[112] - 2023年末公司定期公司存款822.51亿元,占比23.09%;定期零售存款1315.05亿元,占比36.91%[112] - 截至2023年末,公司贷款总额3319.49亿元,较年初增长384.21亿元,增幅13.09%[119] - 2023年除信用卡外各类贷款均有增长,个人消费贷款增幅最大,达981.89%[119] - 2023年末公司贷款及垫款总额2729.61亿元,占比82.23%,较年初降3.04个百分点[119] - 2023年末个人贷款及垫款余额475.30亿元,占比14.32%,较年初升1.08个百分点[119] - 2023年末票据贴现余额114.58亿元,占比3.45%,较年初升1.96个百分点[119] - 2023年末租赁及商务服务业贷款占比最大,为35.47%,较年初降5.82个百分点[120] - 2023年末房地产业贷款总额75.41亿元,较年初减26.61亿元,占比2.27%,较年初降1.21个百分点[120] - 2023年末房地产业贷款不良率40.39%,较年初升20.18个百分点[120] - 2023年末批发与零售业贷款占比11.57%,较年初升2.22个百分点[120] - 2023年末制造业贷款占比4.16%,较年初升1.57个百分点[120] - 截至2023年末贷款总额3319.49亿元,较2022年末2935.28亿元增长,不良贷款金额55.68亿元,不良率1.68%,较2022年末43.22亿元、1.47%上升[122] - 信用、保证、抵押贷款规模较年初增长,抵押及信用贷款不良率分别较年初上升3.81、0.54个百分点,保证贷款不良率较年初下降0.89个百分点[122][123] -
贵州银行(06199)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8 21:33
公司基本信息 - 贵州银行于2012年9月28日在贵州省注册成立[5] - 公司于2012年10月11日正式挂牌成立,2019年12月30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6199.HK[20] - 贵州银行H股上市日期为2019年12月30日[7] - 《公司章程》于2023年4月26日生效[5]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于2023年5月18日组建成立[5]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杨明尚先生,董事会秘书为周贵昌先生[19] - 报告期为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期间[7] - 报告日为2024年3月28日[7] - 贵州银行公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经审计年度业绩[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利息净收入87.5002亿元,较2022年的100.9421亿元下降13.32%[23] - 2023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3825亿元,较2022年的3.6313亿元下降6.85%[23] - 2023年营业收入113.4469亿元,较2022年的119.8998亿元下降5.38%[23] - 2023年净利润36.5333亿元,较2022年的38.2946亿元下降4.60%[23] - 2023年每股净资产3.32元,较2022年的3.01元增长10.27%[23] - 2023年资产总额5767.8603亿元,较2022年的5337.8134亿元增长8.06%[24] - 2023年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3319.4854亿元,较2022年的2935.2757亿元增长13.09%[24] - 2023年不良贷款率1.68%,较2022年的1.47%上升0.21%[24] - 2023年拨备覆盖率287.71%,较2022年的351.21%下降63.50%[24] - 2023年资本充足率13.30%,较2022年的13.82%下降0.52%[24]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5767.86亿元,较年初增长430.05亿元,增幅8.06%[31] - 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3319.49亿元,较年初增长384.21亿元,增幅13.09%[31] - 负债总额5283.68亿元,较年初增长385.57亿元,增幅7.87%[31] - 吸收存款3562.46亿元,较年初增长299.22亿元,增幅9.17%[31]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3.45亿元,同比减少6.45亿元,降幅5.38%[31] - 净利润36.53亿元,同比减少1.76亿元,降幅4.60%[31]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不良贷款率1.68%,逾期率1.94%,拨备覆盖率287.71%[32]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1.25%、12.16%、13.30%[32] - 全行贷款总额占总资产比57.55%,同比提升2.56个百分点[32] - 全行存款总额占总负债比67.42%,同比提升0.80个百分点,零售存款占存款总额比48.66%,同比提升2.97个百分点[32] - 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13.45亿元,税前利润40.37亿元,净利润36.53亿元,同比下降4.60%[52] - 2023年利息净收入87.5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7.13%,较2022年减少13.32% [53][54] - 2023年利息收入221.79亿元,同比减少2.88亿元,降幅1.28% [53][60] - 2023年客户贷款利息收入为163.80亿元,同比增加4.47亿元,增幅2.81% [61] - 2023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38.25百万元,较2022年减少6.85% [53] - 2023年交易净收益938.25百万元,较2022年增长71.10% [53] - 2023年投资证券净收益1111.99百万元,较2022年增长31.51% [53] - 2023年营业收入11344.69百万元,较2022年减少5.38% [53] - 2023年净利润3653.33百万元,较2022年减少4.60% [53] - 2023年净息差1.86%,较2022年的2.28%下降 [55] - 2023年净利息收益率1.77%,较2022年的2.22%下降 [55] - 2023年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平均余额3173.88亿元,利息收入163.80亿元,平均收益率5.16%,较2022年平均余额增加422.33亿元,利息收入增加4.47亿元,收益率下降0.63个百分点[62] - 2023年金融投资利息收入50.85亿元,同比下降7.45亿元,降幅12.79%[63] - 2023年利息支出134.29亿元,同比增加10.56亿元,增幅8.53%[67] - 2023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38亿元,同比下降0.25亿元,降幅6.85%[74][75] - 2023年交易净收益9.38亿元,同比增加3.90亿元,增幅71.10%[76] - 2023年投资证券净收益11.12亿元,同比增加2.66亿元,增幅31.51%[77] - 2023年营业费用39.70亿元,同比增加1.33亿元,增幅3.47%[79] - 2023年职工薪酬费用24.50亿元,同比增加0.92亿元,增幅3.91%[80] - 2023年资产减值损失合计33.24亿元,同比下降5.32亿元,降幅13.80%[83] - 2023年所得税3.84亿元,同比下降0.86亿元,降幅18.25%[84] - 2023年度公司减值损失为33.24亿元,同比下降5.32亿元,降幅13.80%[85] - 2023年度公司所得税为3.84亿元,同比下降0.86亿元,降幅18.25%[8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为5767.8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30.05亿元,增幅8.06%[8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为3319.4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84.21亿元,增幅13.09%[8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公司贷款总额为2729.6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27.05亿元,增幅9.07%[9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个人贷款为475.3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86.28亿元,增幅22.18%[9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为2119.5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00.39亿元,增幅4.97%[9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发放贷款及垫款净额占总资产比例为54.88%,金融投资占比为36.75%[8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发放贷款及垫款中公司贷款及垫款占比82.23%,个人贷款及垫款占比14.32%[8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金融投资中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投资占比37.93%[9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负债总额为5283.6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85.57亿元,增幅7.87%[9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客户存款为3562.4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99.22亿元,增幅9.17%[9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为253.8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1.54亿元,增幅9.27%[10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债券为942.6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4.77亿元,增幅11.18%[10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股东权益总额为484.1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4.47亿元,增幅10.11%[10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表外承诺金额合计243.13亿元,较2022年末的290.53亿元有所减少[106] - 截至2023年末,公司不良贷款余额55.68亿元,较年初增长12.46亿元,不良贷款率1.68%,较年初上升0.21个百分点[107] - 截至2023年末,公司关注类贷款余额96.96亿元,较年初增长17.92亿元,占比2.92%,较年初上升0.23个百分点[107] - 2023年末,公司正常类贷款占比95.40%,较2022年末的95.84%略有下降[107] - 截至2023年末,公司贷款总额3319.49亿元,较年初增长384.21亿元,增幅13.09%[108] - 2023年末,公司贷款及垫款总额2729.61亿元,占比82.23%,较年初下降3.04个百分点[108] - 2023年末,个人贷款及垫款余额475.30亿元,占比14.32%,较年初提升1.08个百分点[108] - 2023年末,票据贴现余额114.58亿元,占比3.45%,较年初提升1.96个百分点[108] - 2023年,除信用卡外各类贷款均有增长,个人消费贷款增长率最大,为981.89%[108] - 2023年末,租赁及商业服务业贷款占比最大,为35.47%,较年初下降5.82个百分点[109] - 2023年末,房地产业贷款总额75.41亿元,较年初减少26.61亿元,占比2.27%,较年初下降1.21个百分点[109] - 2023年末,房地产业贷款不良率为40.39%,较年初上升20.18个百分点[109] - 2023年末,批发与零售业贷款占比11.57%,较年初上升2.22个百分点[109] - 2023年末,制造业贷款占比4.16%,较年初上升1.57个百分点[109] - 2023年末贷款总额3319.49亿元,较2022年末的2935.28亿元增长,不良贷款金额55.68亿元,不良率1.68%,较2022年末的1.47%上升0.21个百分点[110] - 2023年末信用、保证、抵押贷款规模较年初增长,质押贷款规模下降;抵押及信用贷款不良率分别较年初上升3.81及0.54个百分点,保证贷款不良率较年初下降0.89个百分点[110] - 2023年末逾期贷款总额64.46亿元,较年初增长9.48亿元,逾期率1.94%,较年初上升0.07个百分点[111] - 2023年末3个月以内逾期贷款占比0.64%,较年初下降0.56个百分点;3个月以上1年以内逾期贷款占比0.93%,较年初上升0.54个百分点[111] - 2023年末最大单一借款人贷款总额38.58亿元,占贷款总额比重为1.16%,占资本净额比重为7.55%[112] - 2023年末最大十户借款人贷款总额合计242.15亿元,占贷款总额比重为7.30%,占资本净额比重为47.42%[112] - 2023年其他综合收益4.12亿元,2022年为 -3.70亿元 [118] - 2023年盈余公积29.77亿元,2022年为26.12亿元 [118] - 2023年未分配利润126.81亿元,2022年为109.01亿元 [118] - 2023年二级资本净额43.73亿元,2022年为68.30亿元 [11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各项存款余额3562.46亿元,较年初增加299.22亿元;个人存款余额1733.62亿元,较年初增加242.56亿元,市场占比提升1位[10] - 各项贷款总额3319.49亿元,较年初增加384.21亿元;实体经济融资余额较年初增加285.34亿元,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94.93亿元,绿色金融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55.64亿元[10] - “四新”“四化”相关领域贷款余额位列全省金融业前列,发行全省首笔“三农”专项金融债券[11] - 落地全省首笔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碳减排支持贷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加额和增速位列省内法人金融机构前列[11] - 建成投产智能微贷、惠农平台等21个数字化转型项目[12] - 开业惠农站点2100多家,实现全省乡(镇)一级全覆盖,办理各类交易近80万笔、金额15亿元[12] - 公司贷款总额2729.61亿元,较年初增长227.05亿元,增幅9.07%;公司存款总额1682.32亿元,较年初增长60.17亿元,增幅3.71%[33
贵州银行(06199)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13 17:59
公司概况 - 贵州银行成立于2012年10月11日,总部位于贵州省贵阳市,是由遵义市商业银行、安顺市商业银行、六盘水市商业银行合并重组而成[8] - 贵州银行于2019年12月30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号为6199.HK[8] -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国内结算、代理发行政府债券等金融业务[9] 财务表现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利润总额25.71亿元,净利润22.06亿元,平均总资产回报率0.80%,平均权益回报率9.71%[10] - 到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为5754.18亿元,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3209.91亿元,负债总额5284.97亿元,吸收存款总额3576.48亿元[10] - 利息净收入为5036.29百万元,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201.54百万元,营业收入为6429.95百万元,净利润为2206.35百万元[12] 业务发展 - 公司发展战略包括聚焦全省重点项目和特色产业,积极拓展农村市场,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加快数字化转型,夯实全面风险管理基础[14][15][16][17][18] - 公司持续推进鄉村振兴,累计掛牌开业惠农站点2,100家,助推脱贫攻坚和鄉村振兴[126] - 公司持续加大信贷资源对实体经济的倾斜力度,累计向中小工业企业投放62.11亿元[127] 风险管理 - 本行信用风险主要存在于贷款、金融投资、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业务[83] - 本行市场风险主要来自交易账簿,利率风险是主要市场风险,2023年市场风险管理要求明确,市场风险集中管理成效持续显现[87] - 本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体系持续完善,未发生重大技术风险事件和较大运营中断事件[91] 股东情况 - 贵州银行股本总额为14,588,046,744股,内资股占84.92%,H股占15.08%[132] - 贵州银行内资股股东总数为5,296户,包括国家股股东10户,国有法人股东62户,社会法人股东118户,自然人股东5,106户[132] - 贵州银行内资股前十大股东中,贵州省财政厅持股最多,占比18.29%[133]
贵州银行(06199)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31 18:41
财报基本信息 - 公司公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计的中期业绩[1] - 报告期为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9] - 报告日为2023年8月31日[9] 公司历史与重要事件 - 《公司章程》于2023年4月26日生效[7] - 2023年5月1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在原中国银保监会基础上组建成立[7] - 公司于2012年9月28日在中国贵州省注册成立[7] - 公司H股于2019年12月30日在香港联交所开始买卖[8] - 2023年7月20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贵州监管局正式挂牌[8] 股本与面值信息 - 内资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7] - H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7] 整体财务关键指标 - 报告期内公司利润总额25.71亿元,净利润22.06亿元,平均总资产回报率0.80%,平均权益回报率9.71%[14]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5754.18亿元,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3209.91亿元;负债总额5284.97亿元,吸收存款总额3576.48亿元[14] - 公司不良贷款率1.38%,拨备覆盖率367.84%,资本充足率13.24%[14] - 2023年上半年利息净收入50.3629亿元,较2022年下降0.40%;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0154亿元,较2022年下降19.85%[16] - 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4.2995亿元,较2022年增长6.90%;营业费用16.9535亿元,较2022年增长3.17%[16]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净资产3.22元,较2022年增长16.25%;基本每股收益0.15元,与2022年持平[1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5754.1814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7.80%;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3209.9128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9.36%[1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负债总额5284.9690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7.90%;吸收存款3576.4753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9.60%[1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不良贷款率1.38%,较2022年末下降0.09%;拨备覆盖率367.84%,较2022年末增长16.63%[1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资本充足率13.24%,较2022年末下降0.58%[17]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5754.18亿元,较年初增加416.37亿元,增幅7.80%;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3209.91亿元,较年初增加274.64亿元,增幅9.36%[25]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负债总额5284.97亿元,较年初增加386.86亿元,增幅7.90%;吸收存款3576.48亿元,较年初增加313.23亿元,增幅9.60%[25]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30亿元,同比增加4.15亿元,增幅6.90%;净利润22.06亿元,同比增加0.22亿元,增幅1.00%[26]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每股净资产3.22元,同比增幅16.25%;不良贷款率1.38%,较年初下降0.09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367.84%,较年初上升16.63个百分点[26][27] - 2023年上半年,税前利润25.71亿元,同比增加2.26%;净利润22.06亿元,同比增加1.00%[4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利息净收入50.3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8.33%[4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利息收入115.89亿元,同比增加5.07亿元,增幅4.58%[4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客户贷款利息收入为85.95亿元,同比增加9.11亿元,增幅11.86%[5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金融投资利息收入为26.27亿元[5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利息收入为1.45亿元,同比下降0.03亿元[51]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利息支出65.53亿元,同比增加5.27亿元,增幅8.75%[5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客户存款利息支出为44.08亿元,同比增加4.59亿元,增幅11.62%[5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利息支出为2.99亿元,同比下降0.36亿元,降幅10.70%[5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已发行债券利息支出为12.00亿元,同比增加1.17亿元,增幅10.85%[5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净息差2.16%,净利息收益率2.07%,较2022年同期均有所下降[47] - 2023年上半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2.02亿元,同比下降0.50亿元,降幅19.85%[61] - 2023年上半年交易净收益为5.07亿元,同比增加2.38亿元,增幅88.23%[61] - 2023年上半年投资证券净收益为5.03亿元,同比增加0.99亿元,增幅24.67%[62] - 2023年上半年其他营业收入为1.83亿元,同比增加1.48亿元[63] - 2023年上半年营业费用为16.95亿元,同比增加0.52亿元,增幅3.17%[64] - 2023年上半年减值损失为21.56亿元,同比增加2.92亿元,增幅15.69%[65]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为3.64亿元,同比增加0.35亿元,增幅10.62%[6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资产总额为5754.1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16.37亿元,增幅7.80%[6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为3209.9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74.64亿元,增幅9.36%[6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贷款及垫款为2695.7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93.22亿元,增幅7.72%[6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为2171.2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52.07亿元,增幅7.53%[6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负债总额为5284.9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86.86亿元,增幅7.90%[7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客户存款为3576.4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13.23亿元,增幅9.60%[7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为238.8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57亿元,增幅2.83%[7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债务证券为933.3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85.42亿元,增幅10.07%[7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权益总额为469.2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9.51亿元,增幅6.71%[75] - 2023年6月30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投资金额为791.724亿元,占比36.46%;上年末金额为721.1471亿元,占比35.72%[69] - 2023年6月30日,吸收存款金额为3576.4753亿元,占负债总额比例67.67%;上年末金额为3263.2445亿元,占比66.62%[72] - 2023年6月30日,活期公司存款金额为906.9588亿元,占客户存款比例25.36%;上年末金额为817.6133亿元,占比25.06%[7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表外承若金额合计271.4618亿元,上年末为290.5272亿元[7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3209.91亿元,较年初2935.28亿元增加,不良贷款余额44.17亿元,较年初增加0.95亿元,不良贷款率1.38%,较年初下降0.09个百分点[7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正常类贷款金额3082.02亿元,占比96.01%;关注类贷款金额83.73亿元,占比2.61%,较年初下降0.08个百分点[76]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贷款及垫款余额2695.78亿元,较年初增加193.22亿元,占比下降1.29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较年初下降0.14个百分点[77] - 截至报告期末,个人贷款及垫款余额439.13亿元,较年初增加50.10亿元,占比上升0.44个百分点,不良率较年初上升0.20个百分点[77] - 截至报告期末,票据贴现较年初增加31.31亿元,占比上升0.85个百分点[7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租赁及商业服务业贷款金额1239.55亿元,占比38.61%,不良贷款率0.71%[78] - 截至报告期末,房地产业贷款余额占全行贷款比重2.67%,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分别较年初降低4.21亿元和1.08个百分点[78] - 报告期内,批发及零售业、制造业贷款占比较年初分别增加1.67、1.17个百分点[79] - 报告期内,房地产业、采矿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服务业贷款不良率分别较年初下降1.08、0.88、0.10个百分点[79] - 报告期内,建筑业、批发及零售业、农、林、牧、渔业不良率较年初分别增加0.68、0.24、0.11个百分点[7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贷款总额3209.91亿元,不良贷款金额44.17亿元,不良率1.38%;较2022年末,贷款总额增加274.64亿元,不良贷款金额增加0.95亿元,不良率下降0.09个百分点[80] - 信用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90.56亿元,占比上升1.58个百分点,各类担保方式贷款不良率较年初基本保持稳定[8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逾期贷款余额59.76亿元,逾期率1.86%;较年初,逾期贷款余额增加4.78亿元,逾期率持平[81] - 逾期3个月以上1年以内、逾期3年以上贷款占比分较年初分别增加0.18、0.02个百分点,总体保持在可控范围内[8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最大单一借款人贷款余额40.16亿元,占贷款总额比重为1.25%,占资本净额比重为7.92%[8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最大十家单一借款人贷款总额258.98亿元,占贷款总额比重为8.06%,占资本净额比重为51.11%[82] - 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42.99亿元,税前利润257.06亿元;较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增加41.49亿元,税前利润增加5.69亿元[83][84]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公司存款1755.85亿元,较年初增加133.70亿元,增幅8.24%;公司贷款2695.78亿元,较年初增加193.22亿元,增幅7.72%[28]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公司贷款不良率1.23%,较年初下降0.14个百分点,降幅10.22%;对公客户数99465户,同比增幅11.19%[28] - 报告期内,公司新型工业化贷款余额225.07亿元,较年初增加48.15亿元,增幅27.22%;农业现代化贷款余额203.27亿元,较年初增加51.92亿元,增幅34.30%[29]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实体经济融资余额1974.72亿元,较年初增加214.02亿元,增幅12.16%;民营企业贷款余额503亿元,较年初增加67.32亿元,增幅15.45%[30]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绿色信贷余额508.79亿元,较年初增加42.49亿元;对公绿色贷款余额503.88亿元,较年初增加39.68亿元,增幅8.54%[31] - 报告期内,公司累计投放乡村振兴贷款143.01亿元;截至报告期末,乡村振兴贷款余额达591.39亿元,较年初增加81.90亿元,增幅16.08%[32] - 报告期末,全行机构存款余额655.06亿元[34] - 报告期内,零售银行业务收入13.77亿元,同比增加2.83亿元,增幅25.84%;税前利润8.62亿元,同比增加2.85亿元,增幅49.32%[35] - 报告期末,个人存款1668.74亿元,较年初增加177.68亿元,增幅11.92%;个人贷款439.13亿元,较年初增加50.10亿元,增幅12.88%[35] - 报告期内,向26001户小微客户投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194.25亿元;报告期末,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449.30亿元,较年初新增69.95亿元,增幅18.44%[37] - 报告期内,消费金融业务营业收入7.17亿元,同比增幅4.60%;报告期末,消费金融资产余额306.4亿元,较年初新增19.66亿元;累计发行信用卡82.91万张,同比增幅24.30%[38] - 报告期末,累计挂牌开业惠农站点2100家,惠农终端办理业务50.0
贵州银行(06199)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18 20:3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末全行资产总额5337.81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935.28亿元,各项存款余额3263.24亿元;全年营业收入119.9亿元,净利润38.29亿元,累计上缴税收23.84亿元;不良贷款率1.47%,拨备覆盖率351.21% [33]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5,337.81亿元,吸收存款总额3,263.24亿元,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2,935.28亿元,实现净利润38.29亿元,不良贷款率1.47% ,拨备覆盖率351.21%[43] - 2022年利息净收入为100.94亿元,较2021年增长6.09%[46] - 2022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3.63亿元,较2021年下降15.13%[46] - 2022年营业收入为119.90亿元,较2021年增长2.15%[46] - 2022年净利润为38.29亿元,较2021年增长3.34%[46] - 2022年资产总额为5337.81亿元,较2021年增长5.93%[47] - 2022年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为2935.28亿元,较2021年增长17.18%[47] - 2022年吸收存款为3263.24亿元,较2021年增长6.81%[47] - 2022年不良贷款率为1.47%,较2021年上升0.32个百分点[47] - 2022年拨备覆盖率为351.21%,较2021年下降75.20个百分点[47] - 2022年流动性覆盖率为419.41%,较2021年增长84.78%[47]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5337.81亿元,较年初增长299.01亿元,增幅5.93%[53] - 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为2935.28亿元,较年初增长430.41亿元,增幅17.18%[53] - 负债总额4898.11亿元,较年初增长249.18亿元,增幅5.36%[53] - 吸收存款3263.24亿元,较年初增长208.03亿元,增幅6.81%[53]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9.90亿元,同比增长2.53亿元,增幅2.15%[53] - 净利润38.29亿元,同比增长1.24亿元,增幅3.34%[53] - 平均总资产回报率0.74%,平均权益回报率9.23%[53]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1.20%、11.91%、13.82%[54] - 2022年税前利润42.99亿元,同比增长2.60%,净利润38.29亿元,同比增长3.34%[73] - 利息收入224.6706亿元,同比增加13.0864亿元,增幅6.18%[74] - 利息支出123.7285亿元,同比增加7.2892亿元,增幅6.26%[74] - 利息净收入100.9421亿元,同比增加5.7972亿元,增幅6.09%[74] - 营业收入119.8998亿元,同比增加2.5282亿元,增幅2.15%[74] - 2022年公司实现利息收入224.67亿元,同比增加13.09亿元,增幅6.18%[82] - 2022年公司客户贷款利息收入为159.33亿元,同比增加22.36亿元,增幅16.33%[83] - 2022年公司金融投资利息收入为58.30亿元,同比下降8.74亿元,降幅13.03%[83] - 2022年公司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利息收入为2.97亿元,同比下降0.44亿元,降幅12.79%[83] - 2022年公司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利息收入为0.30亿元,同比增加0.19亿元[83] - 2022年公司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利息收入为3.77亿元,同比下降0.29亿元,降幅7.03%[83] - 2022年公司利息支出123.73亿元,同比增加7.29亿元,增幅6.26%[86] - 2022年公司客户存款利息支出为82.73亿元,同比增加4.98亿元,增幅6.41%[86] - 2022年公司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利息支出为6.92亿元,同比下降1.22亿元,降幅14.99%[86] - 2022年公司已发行债券利息支出为21.18亿元,同比增加2.26亿元,增幅11.92%[88] - 2022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63亿元,同比下降0.65亿元,降幅15.13%[89][90] - 2022年交易净收益5.48亿元,同比下降2.52亿元,降幅31.49%[91] - 2022年证券投资净收益8.46亿元,同比下降0.80亿元,降幅8.65%[91] - 2022年营业费用38.37亿元,同比增加1.07亿元,增幅2.87%[92] - 2022年减值损失38.56亿元,同比下降0.44亿元,降幅1.13%[95] - 2022年所得税4.70亿元,同比减少0.15亿元,降幅3.07%[97] - 截至2022年末资产总额5337.8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99.01亿元,增幅5.93%[99] - 截至2022年末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2935.2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30.41亿元,增幅17.18%[101] - 2022年员工成本23.58亿元,同比增加0.89亿元,增幅3.90%[93] - 2022年折旧与摊销3.62亿元,同比下降0.88亿元,降幅19.60%[9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负债总额为4898.1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49.18亿元,增幅5.36%[11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客户存款为3263.2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08.03亿元,增幅6.81%[11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吸收存款总额为3263.24亿元,较2021年末的3055.21亿元有所增加[11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为232.28亿元,较上年末下降6.92亿元,降幅2.89%[11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债务证券为847.9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23.96亿元,增幅17.12%[11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股东权益总额为439.7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9.83亿元,增幅12.78%[11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表外承诺金额合计290.53亿元,较2021年末的251.51亿元有所增加[12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为2935.28亿元,较2021年末的2504.87亿元有所增加[121] - 2022年末公司不良贷款余额43.22亿元,较年初增加14.41亿元,不良贷款率1.47%,较年初增加0.32个百分点[121] - 2022年末公司关注类贷款余额79.04亿元,较年初增加29.58亿元,关注类贷款占比2.69%,较年初增加0.72个百分点[121] - 2022年末贷款总额2935.28亿元,较2021年末2504.87亿元增长17.18%,不良率1.47%,较2021年末1.15%增长0.32个百分点[122][124] - 公司贷款余额2502.56亿元,较年初增加372.47亿元,增速17.49%,不良率1.37%,较年初增长0.22个百分点[123] - 个人贷款余额389.02亿元,较年初增加49.89亿元,增速14.71%,不良率2.29%,较年初增加1.01个百分点[123] - 流动资金贷款金额714.10亿元,占比24.34%,不良率0.94%;2021年末金额597.65亿元,占比23.86%,不良率1.31%[122] - 固定资产贷款金额1682.24亿元,占比57.31%,不良率1.64%;2021年末金额1444.37亿元,占比57.66%,不良率1.15%[122] - 个人住房按揭贷款金额198.21亿元,占比6.75%,不良率1.53%;2021年末金额200.09亿元,占比7.99%,不良率0.26%[122] - 个人经营性贷款金额102.28亿元,占比3.48%,不良率3.64%;2021年末金额80.22亿元,占比3.20%,不良率3.91%[122] - 租赁及商务服务业贷款占比下降0.89个百分点,建筑业贷款占比下降0.64个百分点[124] - 批发及零售业贷款占比上升1.72个百分点,农林牧渔业贷款占比增长0.41个百分点,制造业贷款占比增长0.45个百分点[124] - 采矿业及农林牧渔业贷款不良率较年初分别下降9.38和5.64个百分点,房地产贷款不良率较年初大幅增长19.38个百分点[124] - 截至2022年末,贷款总额2935.28亿元,不良贷款总额43.22亿元,不良率1.47%;2021年末贷款总额2504.87亿元,不良贷款总额28.80亿元,不良率1.15%[125] - 2022年信用贷款及保证贷款占比分别较年初增长1.16和2.27个百分点,抵押贷款及质押贷款占比分别较年初下降1.68和1.75个百分点;信用贷款及保证贷款不良率分别较年初增长0.44和0.69个百分点,抵质押贷款不良率基本稳定[126] - 截至2022年末,未逾期贷款2880.30亿元,占比98.13%;逾期贷款54.98亿元,逾期率1.87%;较年初逾期贷款增加36.84亿元,逾期率增长1.15个百分点[127] - 截至报告期末,最大单一借款人贷款余额39.89亿元,占贷款总额比重1.36%,占资本净额比重8.10%;最大十家单一借款人贷款总额258.73亿元,占贷款总额比重8.81%[128] - 2022年公司银行业务、零售银行业务、资金业务、其他业务营业收入分别为662.91亿元、267.71亿元、267.10亿元、1.28亿元,合计1198.99亿元[129] - 2022年公司银行业务、零售银行业务、资金业务、其他业务营业费用分别为162.71亿元、140.75亿元、76.53亿元、3.69亿元,合计383.68亿元[129] - 2022年公司银行业务、零售银行业务、资金业务、其他业务资产减值损失分别为280.37亿元、44.70亿元、60.54亿元,合计385.61亿元[129] - 2022年公司银行业务、零售银行业务、资金业务、其他业务税前利润分别为219.83亿元、82.26亿元、130.04亿元、 - 2.19亿元,合计429.93亿元[129] - 2021年公司银行业务、零售银行业务、资金业务、其他业务营业收入分别为641.17亿元、271.22亿元、257.88亿元、3.45亿元,合计1173.72亿元[130] - 2021年公司银行业务、零售银行业务、资金业务、其他业务税前利润分别为221.17亿元、78.65亿元、108.03亿元、11.21亿元,合计419.05亿元[130] - 2022年公司银行业务营业收入662911万元,占比55.28%;零售银行业务267710万元,占比22.33%;资金业务267098万元,占比22.28%;其他业务1279万元,占比0.11%[131] - 2021年公司银行业务营业收入641168万元,占比54.63%;零售银行业务271221万元,占比23.11%;资金业务257880万元,占比21.97%;其他业务3447万元,占比0.29%[13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20%,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91%,资本充足率为13.82%;截至2021年12月31日,分别为11.79%、11.79%、13.78%[132][133] - 2022年核心一级资本总额中,股本1458805万元,资本公积可计入部分867009万元,其他综合收益 - 36978万元等,核心一级资本净额3992661万元[133] - 2021年核心一级资本总额中,股本1458805万元,资本公积可计入部分867009万元,其他综合收益10122万元等,核心一级资本净额3826885万元[133] - 2022年二级资本净额683046万元,总资本净额4925659万元,风险加权资产总额35634199万元[133] - 2021年二级资本净额646538万元,总资本净额4473423万元,风险加权资产
贵州银行(06199)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31 18:1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收入类 - 2022年利息净收入100.94亿元,同比增长6.09%[2] - 2022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63亿元,同比下降15.13%[2] - 2022年营业收入119.90亿元,同比增长2.15%[2] - 2022年利息净收入为10094212,较2021年的9514493增长6.1%[26] - 2022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363130,较2021年的427873下降15.1%[27] - 2022年交易净收益为548350,较2021年的800437下降31.5%[27] - 2022年证券投资净收益为845541,较2021年的925590下降8.6%[29] - 2022年营业收入11,989,976,2021年为11,737,163[49][50] - 2022年度利息净收入100.9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84.19%[72] - 2022年公司利息收入224.67亿元,同比增加13.09亿元,增幅6.18%[77] - 2022年发放贷款及垫款利息收入159.33亿元,同比增加22.36亿元,增幅16.33%[78] - 2022年金融投资利息收入58.30亿元,同比下降8.74亿元,降幅13.03%[79] - 2022年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利息收入2.97亿元,同比下降0.44亿元,降幅12.79%[81] - 2022年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利息收入0.30亿元,同比增加0.19亿元[82] - 2022年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利息收入3.77亿元,同比下降0.29亿元,降幅7.03%[83] - 2022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63亿元,同比下降0.65亿元,降幅15.13%[92] - 2022年交易净收益5.48亿元,同比下降2.52亿元,降幅31.49%[93] - 2022年证券投资净收益8.46亿元,同比下降0.80亿元,降幅8.65%[94] - 2022年利息净收入1009.42亿元,较2021年951.45亿元增长[132][133] - 2022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6.31亿元,较2021年42.79亿元下降[132][13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利润类 - 2022年净利润38.29亿元,同比增长3.34%[2] - 2022年净利润为3,829,455千元,较2021年的3,705,705千元增长3.34%[12] - 2022年综合收益总额为3,358,455千元,较2021年的4,151,190千元下降19.09%[12] - 2022年税前利润为4,299,342千元,较2021年的4,190,457千元增长2.60%[14] - 2022年实现净利润3,829.46百万元,年末可供分配利润10,901.00百万元[40] - 2022年税前营业利润4,299,342,2021年为4,190,457[49][50] - 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19.90亿元,同比增长2.53亿元,增幅2.15%;净利润38.29亿元,同比增长1.24亿元,增幅3.34%[67] - 2022年减值损失38.56亿元,同比下降0.44亿元,降幅1.13%[101] - 2022年所得税4.70亿元,同比减少0.15亿元,降幅3.07%[102] - 2022年公司银行、零售银行、资金业务、其他业务税前利润分别为219.83亿元、82.26亿元、130.04亿元、 - 2.19亿元,合计429.93亿元[132] - 2021年公司银行、零售银行、资金业务、其他业务税前利润分别为221.17亿元、78.65亿元、108.03亿元、11.21亿元,合计419.05亿元[13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资产类 - 2022年末资产总额5337.81亿元,同比增长5.93%[3] - 2022年末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2935.28亿元,同比增长17.18%[3] - 2022年末总资产为533,781,331千元,较2021年末的503,880,166千元增长5.93%[10] - 2022年末总权益为43,970,522千元,较2021年末的38,987,830千元增长12.78%[11] - 2022年发放贷款及垫款净增加额为43,105,483千元,较2021年的36,574,598千元增长17.86%[14] - 2022年发放贷款及垫款净额为279738679,较2021年的238834742增长17.1%[35] - 2022年金融投资合计为201918210,较2021年的189011893增长6.8%[36] - 2022年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投资合计70,392,189,2021年为78,014,210[38] - 2022年总资533,781,331,2021年为503,880,166[49][50] - 2022年信贷业务合约金额合计290.53亿元,2021年为251.51亿元[52] - 截至2022年末,资产总额5337.81亿元,较年初增长299.01亿元,增幅5.93%[66] - 2022年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为2935.28亿元,较年初增长430.41亿元,增幅17.18%[66] - 截至2022年末,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2935.2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30.41亿元,增幅17.18%[106] - 截至2022年末,公司贷款及垫款2502.5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72.47亿元,增幅17.49%[106] - 截至2022年末,个人贷款389.0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9.89亿元,增幅14.71%[10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金融投资净额为2019.18亿元,较2021年末的1890.12亿元有所增加[110][111] - 截至2022年末,公司资产负债表外承诺金额合计290.53亿元,2021年末为251.51亿元[119] - 截至2022年末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2935.28亿元,较2021年末的2504.87亿元增长,不良贷款余额43.22亿元,不良贷款率1.47%,较年初增加0.32个百分点[120] - 公司贷款余额2502.56亿元,较年初增加372.47亿元,增速17.49%,不良率1.37%,较年初增长0.22个百分点[122] - 个人贷款余额389.02亿元,较年初增加49.89亿元,增速为14.71%,不良率2.29%,较年初增加1.01个百分点[122] - 按五级分类,2022年末正常类贷款金额2813.02亿元,占比95.84%;关注类贷款金额79.04亿元,占比2.69%等[120] - 截至2022年末贷款总额2935.28亿元,较2021年末2504.87亿元增长,不良贷款率1.47%,较2021年末1.15%增长0.32个百分点[126] - 截至2022年末逾期贷款余额54.98亿元,较年初增加36.84亿元,逾期率1.87%,较年初增长1.15个百分点[128] - 截至报告期末最大单一借款人贷款余额39.89亿元,占贷款总额比重1.36%,占资本净额比重8.10%;最大十家单一借款人贷款总额258.73亿元,占贷款总额比重8.81%[13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负债类 - 2022年末吸收存款3263.24亿元,同比增长6.81%[3] - 2022年末总负债为489,810,809千元,较2021年末的464,892,336千元增长5.36%[10] - 2022年经营负债变动净额为120.24亿元,2021年为283.13亿元[15] - 2022年负债总额489,810,809,2021年为464,892,336[49][50] - 2022年末公司负债总额为4898.1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49.18亿元,增幅5.36%[114] - 2022年末公司客户存款为3263.2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08.03亿元,增幅6.81%[115] - 2022年末公司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为232.28亿元,较上年末下降6.92亿元,降幅2.89%[116] - 2022年末公司已发行债务证券为847.9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23.96亿元,增幅17.12%[117] - 2022年末吸收存款占负债总额的66.62%,金额为3263.24亿元,2021年末占比65.72%,金额为3055.21亿元[11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其他指标 - 2022年末不良贷款率1.47%,较上年上升0.32个百分点[3] - 2022年末拨备覆盖率351.21%,较上年下降75.20个百分点[3] - 2022年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1.20%,较上年下降0.59个百分点[3]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5,220,713千元,较2021年的 - 27,578,371千元有所改善[14] - 2022年资产减值损失为3,856,066千元,较2021年的3,900,174千元下降1.13%[14] - 2022年已发行债券利息支出为2,118,338千元,较2021年的1,892,781千元增长11.92%[14] - 2022年经营活动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42.73亿元,2021年为 -6.49亿元[15] - 2022年投资活动(使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0.44亿元,2021年为68.33亿元[15] - 2022年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7.55亿元,2021年为134.76亿元[16] - 2022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64.54亿元,2021年为196.54亿元[16] - 2022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48.28亿元,2021年为483.74亿元[16] - 2022年收取的利息为221.79亿元,2021年为218.68亿元[16] - 2022年支付的利息(不包括已发行债券利息支出)为 -87.28亿元,2021年为 -87.14亿元[16] - 2022年营业费用为3836780,较2021年的3729772增长2.9%[30] - 2022年资产减值损失为3856066,较2021年的3900174下降1.1%[31] - 2022年所得税费用为469887,较2021年的484752下降3.1%[31] - 2022年基本及稀释每股收益为0.26元,较2021年的0.25元增长4%[33] - 2022年折旧及摊销504,775,2021年为613,788[49][50] - 2022年资本开支233,705,2021年为517,149[49][50] - 2022年信贷风险加权金额为102.53亿元,2021年为93.96亿元[53] - 2022年法定资本承诺合计1.57亿元,2021年为2.39亿元[55] - 2022年末未决诉讼及纠纷涉及估计总额为1567万元,2021年为1.63亿元[55] - 截至2022年末,不良贷款率1.47%,逾期率1.87%,拨备覆盖率351.21%[68] - 截至2022年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1.20%、11.91%、13.82%[69] - 2022年公司利息支出123.73亿元,同比增加7.29亿元,增幅6.26%[84] - 2022年客户存款利息支出82.73亿元,同比增加4.98亿元,增幅6.41%[85] - 2022年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利息支出6.92亿元,同比下降1.22亿元,降幅14.99%[86] - 2022年已发行债券利息支出21.18亿元,同比增加2.26亿元,增幅11.92%[88
贵州银行(06199)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9-14 16:3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2年9月28日在中国贵州省注册成立,H股上市日期为2019年12月30日[3][4]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楊明尚先生,香港聯交所授權代表为楊明尚先生、周貴昌先生[5] - 公司企业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5200000550280000,金融許可證機構編碼为B1383H252010001[6] - 公司境外审计师为香港立信德豪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境内审计师为立信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6] - 公司H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内资股每股面值也为人民币1.00元[3] - 报告期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报告日为2022年8月30日[4] - 公司注册地址为中国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永昌路9号贵州银行总行大楼[5] - 公司香港主要营业地址为香港湾仔皇后大道东248号大新金融中心40楼[5] - 公司电话为(86)0851 - 86987798,传真为(86)0851 - 86207999[5] - 公司登载报告的互联网地址为www.bgzchina.com和www.hkexnews.hk[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5282.72亿元,吸收存款总额3243.76亿元,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2785.55亿元,实现税前利润25.14亿元、净利润21.85亿元,不良贷款率1.17%,拨备覆盖率432.54%[7] - 2022年上半年利息净收入50.5653亿元,较2021年的47.0152亿元增长7.55%[8] - 2022年上半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5145亿元,较2021年的2.3345亿元增长7.71%[8] - 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0.1508亿元,较2021年的57.1864亿元增长5.18%[8] - 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21.8453亿元,较2021年的21.2527亿元增长2.79%[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5282.7167亿元,较2021年末的5038.8017亿元增长4.84%[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2785.5483亿元,较2021年末的2504.8658亿元增长11.21%[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吸收存款3243.7639亿元,较2021年末的3055.2102亿元增长6.17%[9] - 2022年上半年不良贷款率1.17%,较2021年末的1.15%上升0.02个百分点[9] - 2022年上半年拨备覆盖率432.54%,较2021年末的426.41%上升6.13个百分点[9]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60.15亿元,同比增长2.96亿元,增幅5.18%;净利润21.85亿元,同比增长0.59亿元,增幅2.79% [12]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5282.72亿元,较年初增长243.92亿元,增幅4.84%;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2785.55亿元,较年初增长280.68亿元,增幅11.21% [13]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负债总额4879.05亿元,较年初增长230.13亿元,增幅4.95%;吸收存款总额3243.76亿元,较年初增长188.55亿元,增幅6.17% [13]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不良贷款余额32.54亿元,不良贷款率1.17%;关注类贷款占比1.82%,较年初下降0.15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432.54%,较年初上升6.13个百分点 [13]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及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1.41%、11.41%和13.36% [13] - 2022年上半年利息收入110.82亿元,同比增长7.77%;利息支出60.25亿元,同比增长7.96%[34] -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3.27亿元,同比增长18.35%;手续费及佣金支出0.76亿元,同比增长76.14%[34] - 交易净收益2.69亿元,同比下降24.42%;投资证券净收益4.03亿元,同比增长7.48%[34] - 营业收入60.15亿元,同比增长5.18%;营业费用16.43亿元,同比下降3.30%[34] - 资产减值损失18.63亿元,同比增长26.97%;应占联营企业收益0.51亿元,同比下降65.02%[34] - 2022年上半年总生息资产平均余额4472.05亿元,平均收益率4.96%;总付息负债平均余额4533.13亿元,平均付息率2.66%[36] - 2022年上半年净息差2.30%,净利息收益率2.26%,较2021年同期分别下降0.05和0.03个百分点[36]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利息收入110.82亿元,同比增加7.99亿元,增幅7.77%[41] - 2022年上半年客户贷款利息收入为76.83亿元,同比增加13.01亿元,增幅20.39%[42] - 2022年上半年金融投资利息收入为30.18亿元[44] - 2022年上半年利息支出60.25亿元,同比增加4.44亿元,增幅7.96%[45] - 2022年上半年客户存款利息支出为39.49亿元,同比增加2.87亿元,增幅7.85%[45] - 2022年上半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2.51亿元,同比增加0.18亿元,增幅7.71%[49] - 2022年上半年交易净收益为2.69亿元,同比下降0.87亿元,降幅24.42%[51] - 2022年上半年投资证券净收益为4.03亿元,同比增加0.28亿元,增幅7.48%[51] - 2022年上半年其他营业收入为0.35亿元,同比下降0.18亿元,降幅33.72%[52] - 2022年上半年营业费用为16.43亿元,同比下降0.56亿元,降幅3.30%[53]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职工薪酬费用为10.99亿元,同比增加0.14亿元,增幅1.24%[54]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折旧与摊销为1.74亿元,同比下降0.01亿元,降幅0.78%[55] - 2022年上半年公司税金及附加为0.77亿元,同比增加0.35亿元,增幅82.49%[54][55]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减值损失为18.63亿元,同比增加3.96亿元,增幅26.97%[56][57]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所得税为3.29亿元,同比下降1.12亿元,降幅25.38%[58][5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为5282.7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43.92亿元,增幅4.84%[6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为2785.5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80.68亿元,增幅11.21%[6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公司贷款及垫款为2289.5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54.90亿元,增幅7.26%[6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个人贷款及垫款为358.1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9.06亿元,增幅5.62%[6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为1977.1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87.03亿元,增幅4.60%[6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金融投资净额为1977.15亿元,较2021年末的1890.12亿元有所增加[6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负债总额为4879.0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30.13亿元,增幅4.95%[6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客户存款为3243.7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88.55亿元,增幅6.17%[7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为214.56亿元,较上年末下降24.64亿元,降幅10.30%[7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债务证券为745.7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1.81亿元,增幅3.01%[7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权益总额为403.6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3.79亿元,增幅3.54%[7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承兑汇票金额为174.19亿元,较2021年末的135.55亿元有所增加[7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信用证金额为8.22亿元,较2021年末的16.34亿元有所减少[7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信用卡承诺金额为110.15亿元,较2021年末的90.58亿元有所增加[7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保函金额为10.34亿元,较2021年末的9.05亿元有所增加[7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2785.55亿元,不良贷款余额32.54亿元,不良贷款率1.17%;截至2021年12月31日,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2504.87亿元,不良贷款余额28.80亿元,不良贷款率1.15%[77] - 2022年6月30日正常类贷款金额2702.27亿元,占比97.01%;关注类贷款金额50.74亿元,占比1.82%;次级类贷款金额24.05亿元,占比0.86%;可疑类贷款金额5.53亿元,占比0.20%;损失类贷款金额2.97亿元,占比0.11%[77] - 报告期内,不良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3.74亿元,不良贷款率较年初上升0.02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占比较年初下降0.15个百分点[7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贷款及垫款余额2289.55亿元,较年初增加154.90亿元,占比下降3.03个百分点,不良率较年初持平[7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个人贷款及垫款余额358.19亿元,较年初增加19.06亿元,占比下降0.68个百分点,不良率较年初上升0.43个百分点[79] - 票据贴现较年初增加106.72亿元,占比上升3.71个百分点[79] - 2022年6月30日流动资金贷款金额645.96亿元,不良率0.95%;固定资产贷款金额1541.90亿元,不良率1.32%[78] - 2022年6月30日个人住房按揭贷款金额198.58亿元,不良率0.70%;个人经营性贷款金额81.17亿元,不良率4.44%;个人消费贷款金额3.55亿元,不良率3.17%;信用卡贷款金额74.89亿元,不良率1.36%[78] - 租赁及商业服务业2022年6月30日贷款金额1078.89亿元,不良率0.71%;批发及零售业贷款金额241.52亿元,不良率0.29%[80] - 采矿业2022年6月30日贷款金额90.24亿元,不良率10.06%;房地产业贷款金额85.63亿元,不良率0.51%[80] - 截至报告期末,批发及零售业、水资源等行业贷款占比较年初分别增加1.04、0.83个百分点,租赁及商业服务业贷款占比下降3.45个百分点[8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信用贷款金额476.64亿元,不良率0.26%;保证贷款金额1423.27亿元,不良率0.73%;抵押贷款金额457.35亿元,不良率4.32%;质押贷款金额428.29亿元,不良率0.28%[82] - 报告期内,公司信用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141.02亿元,占比上升3.72个百分点[83] - 截至报告期末,未逾期贷款总额2737.42亿元,占比98.27%;逾期贷款余额48.13亿元,逾期率1.73%,较年初上升1.01个百分点[84] - 报告期内,三个月以内逾期贷款占比较年初上升0.99个百分点[84] - 截至报告期末,最大单一借款人贷款余额35.91亿元,占资本净额比重为7.78%,最大十家单一借款人贷款总额239.01亿元,占贷款总额比重为8.58%[8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银行业务对外净利息收入557.86亿元,零售银行业务对外净利息支出106.32亿元,资金业务对外净利息收入54.11亿元[8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利息净收入505.65亿元,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5.15亿元,交易净收益26.93亿元,投资证券净收益40.32亿元[8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营业收入601.51亿元,营业费用164.33亿元,资产减值损失186.32亿元[8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税前利润251.38亿元[86] - 2021年上半年利息净收入47.0152亿元,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3345
贵州银行(06199)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4-08 17:54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2年10月11日正式挂牌成立,2019年12月30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6199.HK[38] - 公司总部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分支机构遍布贵州省88个县域[38] - 公司报告期为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期间[22] - 公司报告日为2022年3月30日[22] - 公司H股上市日期为2019年12月30日[2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1年末,全行资产总额达5038.80亿元,增幅10.40%[25] - 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2504.87亿元,增幅17.09%[25] - 吸收存款总额3055.21亿元,增幅5.70%[25] - 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17.37亿元,增幅4.35%[25] - 全年实现净利润37.06亿元,增幅0.95%[25] - 平均总资产回报率(ROA)0.77%、平均权益回报率(ROE)9.88%[25] - 不良贷款率1.15%,拨备覆盖率426.41%[25] - 2021年资产总额5038.80亿元,增幅10.40%[32] - 2021年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2504.87亿元,增幅17.09%[32] - 2021年各项存款余额3055.21亿元,增幅5.70%[32] - 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17.37亿元,增幅4.35%[32] - 2021年实现净利润37.06亿元,增幅0.95%[32] - 2021年实现净中收4.28亿元,增幅18.03%[32] - 2021年不良贷款率1.15%,拨备覆盖率426.41%,较年初增加92.05个百分点[32] - 2021年末资产总额5038.80亿元,吸收存款总额3055.21亿元,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2504.87亿元[38] - 2021年不良贷款率1.15%,拨备覆盖率426.41%[38] - 2021年度实现税前利润41.90亿元、净利润37.06亿元[38] - 2021年利息净收入95.1449亿元,较2019年的101.2139亿元下降6.00%[42] - 2021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4.2787亿元,较2019年的3.6252亿元增长18.03%[42] - 2021年营业收入117.3716亿元,较2019年的112.4761亿元增长4.35%[42] - 2021年资产总额5038.8017亿元,较2019年的4564.0120亿元增长10.40%[43] - 2021年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2504.8658亿元,较2019年的2139.2291亿元增长17.09%[43] - 2021年吸收存款3055.2102亿元,较2019年的2890.4277亿元增长5.70%[43] - 2021年不良贷款率为1.15%,与2020年持平,较2019年的1.18%下降[43] - 2021年拨备覆盖率为426.41%,较2019年的334.36%增长92.05%[43] - 2021年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79%,较2019年的11.63%增长0.16%[43] - 2021年流动性覆盖率为334.63%,较2019年的289.00%增长45.63%[43] - 截至2021年末,公司资产总额5038.8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40%[46] - 2021年末,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2504.8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7.09%[46] - 2021年末,吸收存款总额3055.2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70%[46] - 2021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7.37亿元,较上年增长4.35%[46] - 2021年度,公司实现净利润37.06亿元,较上年增长0.95%[46][47][48] - 2021年度,利息收入211.58亿元,较2020年增长5.97%;利息支出116.44亿元,较2020年增长18.27%[48] - 2021年度,利息净收入95.14亿元,较2020年下降6.00%,占营业收入的81.06%[48][49] - 2021年度,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4.28亿元,较2020年增长18.03%[48] - 2021年度,投资证券净损益9.26亿元,较2020年增长48.37%[48] - 2021年度,税前利润41.90亿元,较2020年下降3.78%[47][48] - 2021年公司实现利息收入211.58亿元,同比增加11.91亿元,增幅5.97%[55] - 2021年发放贷款及垫款利息收入为136.97亿元,同比增加18.30亿元,增幅15.42%[55] - 2021年金融投资利息收入为67.04亿元,同比下降5.81亿元,降幅7.98%[57] - 2021年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利息收入为3.40亿元,同比下降0.32亿元,降幅8.47%[57] - 2021年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利息收入为4.05亿元,同比增加0.26亿元,增幅6.89%[57] - 2021年公司利息支出116.44亿元,同比增加17.98亿元,增幅18.27%[58] - 2021年客户存款利息支出为77.75亿元,同比增加12.90亿元,增幅19.89%[58] - 2021年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利息支出为8.14亿元,同比增加0.83亿元,增幅11.40%[59] - 2021年卖出回购金融资产利息支出为2.06亿元,同比增加1.61亿元,增幅363.61%[59] - 2021年利息净收入95.14亿元,2020年为101.21亿元,净息差2.37%,净利息收益率2.29%[50] - 2021年公司已发行债券利息支出18.93亿元,同比降2.61亿元,降幅12.11%[60] - 2021年公司向中央银行借款利息支出8.51亿元,同比增4.97亿元,增幅140.54%[60] - 2021年公司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4.28亿元,同比增0.65亿元,增幅18.03%[61] - 2021年公司交易净收益8.00亿元,同比增6.56亿元,增幅453.33%[63] - 2021年公司营业费用37.30亿元,同比增1.74亿元,增幅4.89%[65] - 2021年公司资产减值损失39.00亿元,同比增6.68亿元,增幅20.68%[68] - 2021年公司所得税4.85亿元,同比减2.00亿元,降幅29.20%[70] - 截至2021年末公司资产总额5038.80亿元,较上年末增474.79亿元,增幅10.40%[72] - 截至2021年末公司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2504.87亿元,较上年末增365.64亿元,增幅17.09%[74] - 2021年公司员工成本22.70亿元,同比增1.04亿元,增幅4.81%[6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公司贷款及垫款为2130.0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99.92亿元,增幅30.67%[7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个人贷款为339.1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2.95亿元,增幅14.50%[7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为1890.12亿元,较上年末下降32.97亿元,降幅1.71%[7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负债总额为4648.9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45.19亿元,增幅10.59%[8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吸收存款为3055.2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64.78亿元,增幅5.70%[84] - 2021年末,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发放贷款及垫款中公司贷款及垫款占比85.04%,个人贷款占比13.54%;2020年末分别为76.20%和13.85%[75] - 2021年末,金融投资中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投资占比29.28%,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投资占比29.45%,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投资占比41.27%;2020年末分别为24.84%、25.07%、50.09%[79] - 2021年末,债券投资中中央及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券占比32.84%,政策性银行发行的债券占比17.63%,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占比4.14%,企业发行的债券占比13.50%;2020年末分别为24.94%、14.71%、4.52%、13.25%[80] - 2021年末,其他金融资产中资产支持证券占比0.30%,证券公司发行的收益凭证占比0.10%,由公募基金管理人管理的投资基金占比16.68%,股权投资占比0.02%,资产管理公司和信托计划管理的投资管理产品占比14.40%,私募债权融资计划占比0.22%;2020年末分别为0.42%、0.47%、14.03%、0.02%、27.60%、0.42%[80] - 2021年末,负债中向中央银行借款占比6.93%,吸收存款占比65.72%,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占比5.15%,拆入资金占比0.72%,卖出回购金融资产占比4.99%,已发行债券占比15.57%,其他负债占比0.92%;2020年末分别为6.34%、68.76%、7.14%、0.62%、2.97%、13.28%、0.89%[8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吸收存款总额为305.52亿元,较2020年末的289.04亿元有所增加[8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为239.20亿元,较上年末下降60.75亿元,降幅20.25%[8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债务证券为723.9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65.58亿元,增幅29.65%[8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股东权益总额为389.8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9.60亿元,增幅8.22%[8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表外承诺金额合计251.51亿元,较2020年末的233.90亿元有所增加[9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为2504.87亿元,不良贷款余额28.80亿元,不良贷款率1.15%,与年初持平[91]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关注类贷款余额49.46亿元,较年初增加30.82亿元,关注类贷款占比1.97%,较年初增加1.1个百分点[91] - 2021年末公司贷款及垫款2130.09亿元,占比85.04%,不良贷款24.46亿元,不良率1.15%[92] - 2021年末,公司个人贷款小计339.13亿元,占比13.54%,不良贷款4.34亿元,不良率1.28%[92] - 2021年末,公司票据贴现31.09亿元,占比1.24%;福费廷4.55亿元,占比0.18%[92] - 公司贷款余额2130.09亿元,较年初增加499.92亿元,占比增加8.85个百分点,不良率1.15%,较年初下降0.12个百分点[93] - 个人贷款余额339.13亿元,较年初增加42.95亿元,占比下降0.32个百分点,不良率1.28%,较年初下降0.01个百分点[93] - 租赁及商务服务业、批发及零售业贷款占比较年初分别增加7.70、3.36个百分点;房地产业贷款占比较年初下降1.18个百分点;采矿业不良贷款率较年初下降4.67个百分点[95] - 信用贷款余额较年初减少21.30亿元,占比下降3.29个百分点,保证、抵押、质押贷款业务规模较年初均有所上升,不良率总体保持稳定[97] - 逾期贷款余额18.1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0.34亿元,逾期率0.72%,较上年末下降0.12个百分点[99] - 2021年末公司贷款及垫款2130.09亿元,占比85.04%,不良贷款金额24.46亿元,不良率1.15%;2020年末贷款金额1630.17亿元,占比76.19%,不良贷款金额20.76亿元,不良率1.27%[94] - 2021年末个人贷款339.13亿元,占比13.54%,不良
贵州银行(06199) - 2021 - 中期财报
2021-09-08 16:3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法定中文名称为贵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为BANK OF GUIZHOU CO., LTD. [8]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杨明尚先生 [8] - 公司股票于2019年12月30日在香港联交所开始买卖,股票简称贵州银行,代码6199.HK [7] - 公司注册地址为中国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永昌路9号贵州银行总行大楼,企业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5200000550280000 [9] - 公司金融许可证机构编码为B1383H252010001 [5][9] - 公司境外审计师为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境内审计师为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9] - 公司H股股份登记及过户处为香港中央证券登记有限公司 [7][9] - 报告期为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 [7] - 公司内资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H股每股面值也为人民币1.00元 [6][7] - 公司并非香港法例第155章《银行业条例》所界定认可机构,不受香港金融管理局监管,未获授权在香港经营银行及/或接受存款业务 [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4958.06亿元,吸收存款总额3308.42亿元,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2328.44亿元,实现税前利润25.67亿元、净利润21.25亿元,不良贷款率1.13%,拨备覆盖率365.20%[10] - 2021年上半年利息净收入47.02亿元,较2020年下降3.73%;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33亿元,较2020年增长13.70%;营业收入57.19亿元,较2020年增长2.47%[11] - 2021年上半年税前利润25.67亿元,较2020年增长11.39%;净利润21.25亿元,较2020年增长10.18%[11] - 2021年上半年每股净资产2.56元,较2020年增长3.64%;基本每股收益0.15元,较2020年增长15.38%[11] - 2021年上半年平均总资产回报率0.89%,较2020年下降0.04%;平均权益回报率11.60%,较2020年增长0.34%[11] - 2021年上半年净息差2.35%,较2020年下降0.08%;净利息收益率2.29%,较2020年下降0.27%;成本收入比28.98%,较2020年增长0.11%[11]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4958.06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8.63%;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2328.44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8.84%[12]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负债总额4585.24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9.08%;吸收存款3308.42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14.46%[12] - 2021年上半年不良贷款率1.13%,较2020年末下降0.02%;拨备覆盖率365.20%,较2020年末增长30.84%[12] - 2021年上半年流动性覆盖率348.32%,较2020年末增长59.32%;流动性比例105.65%,较2020年末增长13.71%;存贷比70.98%,较2020年末下降3.65%[12]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4958.06亿元,较年初增长8.63%;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2328.44亿元,较年初增长8.84%;吸收存款总额3308.42亿元,较年初增长14.46%[14] - 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19亿元,同比增长2.47%;净利润21.25亿元,同比增长10.18%[14]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平均总资产回报率为0.89%,平均权益回报率为11.60%[14]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不良贷款率1.13%,较年初下降0.0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365.20%,较年初增加30.84个百分点[14]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实现税前利润25.67亿元,同比增长11.39%;实现净利润21.25亿元,同比增长10.18%[15] - 2021年上半年,公司利息收入102.83亿元,同比增长7.16%;利息支出55.81亿元,同比增长18.44%;利息净收入47.02亿元,同比下降3.73%[16]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33亿元,同比增长13.70%;交易净收益3.56亿元,同比增长639.52%;投资证券净收益3.75亿元,同比下降5.52%[16]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利息净收入47.0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82.21%[17]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总生息资产平均余额4104.62亿元,平均年化收益率5.01%;总付息负债平均余额4190.68亿元,平均年化成本率2.66%[18] - 2021年上半年,公司净利差2.35%,净利息收益率2.29%,分别较2020年下降0.08和0.27个百分点[18] - 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利息收入102.83亿元,同比增加6.87亿元,增幅7.16%[21] - 2021年上半年客户贷款利息收入为63.82亿元,同比增加6.69亿元,增幅11.72%[22] - 2021年上半年金融投资利息收入为35.27亿元,同比增加0.36亿元,增幅1.03%[24] - 2021年上半年存放中央银行利息收入为1.72亿元,同比下降0.08亿元,降幅4.29%[26] - 2021年上半年利息支出55.81亿元,同比增加8.69亿元,增幅18.44%[26] - 2021年上半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2.33亿元,同比增加0.28亿元,增幅13.70%[28] - 2021年上半年交易净收益为3.56亿元,同比增加3.08亿元,增幅639.52%[30] - 2021年上半年投资证券净收益为3.75亿元,同比下降0.22亿元,降幅5.52%[31] - 2021年上半年其他营业收入为0.52亿元,同比增加0.06亿元,增幅12.86%[31] - 2021年上半年营业费用为16.99亿元,同比增加0.02亿元,增幅0.09%[32] - 2021年上半年公司计提资产减值损失14.67亿元,同比下降0.96亿元,降幅6.16%[35]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所得税为4.41亿元,同比增加0.66亿元,增幅17.62%[3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为4958.0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94.05亿元,增幅8.63%[39]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为2328.4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89.21亿元,增幅8.84%[42]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公司贷款为1949.6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19.48亿元,增幅19.60%[44]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个人贷款为324.9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8.79亿元,增幅9.72%[44]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净额为1990.6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7.55亿元,增幅3.51%[45] - 2021年上半年公司员工成本为10.86亿元,同比下降0.28亿元,降幅2.52%[34]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折旧与摊销为1.75亿元,同比增加0.34亿元,增幅24.12%[34] - 2021年上半年公司办公费用为1.54亿元,同比下降0.13亿元,降幅7.84%[34]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金融投资净额为1990.64亿元,较2020年末的1923.09亿元有所增加[46][4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负债总额为4585.2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81.51亿元,增幅9.08%[48]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吸收存款为3308.4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17.99亿元,增幅14.46%[50]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为243.01亿元,较上年末下降56.95亿元,降幅18.98%[52]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债务证券为562.9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61亿元,增幅0.83%[53]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权益总额为372.8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2.54亿元,增幅3.48%[53] - 2021年6月30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投资金额为640.70亿元,占比32.19%,2020年末金额为477.65亿元,占比24.84%[46] - 2021年6月30日,中央及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券金额为534.54亿元,占比26.85%,2020年末金额为479.69亿元,占比24.94%[47] - 2021年6月30日,公司活期存款中公司存款金额为1117.26亿元,占比33.78%,2020年末金额为1091.41亿元,占比37.76%[51] - 2021年6月30日,公司定期存款中零售存款金额为818.23亿元,占比24.73%,2020年末金额为696.38亿元,占比24.09%[51]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权益合计372.82亿元,较2020年末的360.28亿元有所增长[54]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表外承诺金额为236.32亿元,较2020年末的205.40亿元有所增加[55]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为2328.44亿元,较2020年末的2139.23亿元增长8.84%[56]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正常类贷款为2283.17亿元,占比98.06%,较上年末增长187.15亿元,增幅8.93%[56]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关注类贷款为18.96亿元,占比0.81%,较上年末增长0.32亿元,增幅1.73%[56]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不良贷款为26.30亿元,不良贷款率1.13%,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56] - 报告期内,公司公司贷款较上年末增加319.48亿元,增幅19.60%[57] - 报告期内,公司个人贷款较上年末增加28.79亿元,增幅9.72%[5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金贷款金额为561.08亿元,占比24.10%,不良贷款金额为7.99亿元,不良率1.42%[5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固定资产贷款金额为1316.77亿元,占比56.55%,不良贷款金额为13.69亿元,不良率1.04%[5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总贷款金额2328.44亿元,不良贷款金额26.30亿元,不良率1.13%;截至2020年12月31日,总贷款金额2139.23亿元,不良贷款金额24.56亿元,不良率1.15%[58] - 2021年6月30日,水资源、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贷款金额898.46亿元,占比38.59%,不良贷款金额5.07亿元,不良率0.56%;2020年12月31日,贷款金额736.23亿元,占比34.40%,不良贷款金额4.56亿元,不良率0.62%[58] - 2021年6月30日,批发及零售业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加61.52亿元,占比提升2.30个百分点[58] - 受个别客户贷款下调不良影响,2021年6月30日,农、林、牧、渔业不良贷款余额及不良率增幅较大[58] - 2021年6月30日,保证、抵押、质押贷款合计占比87.72%,较上年末增长4.40%,信用贷款占比12.28%,较上年末下降4.40%[59]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未逾期贷款总额2306.12亿元,占比99.04%;截至2020年12月31日,未逾期贷款总额2121.43亿元,占比99.16%[60] - 截至2021年6月30日,逾期贷款余额22.3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51亿元,逾期率0.96%,较上年末上升0.12个百分点[60] - 2021年6月30日,3个月以内逾期贷款金额11.69亿元,占比0.50%;2020年12月31日,金额13.80亿元,占比0.65%[60] - 2021年6月30日,3个月以上1年以内逾期贷款金额7.66亿元,占比0.33%;2020年12月31日,金额1.76亿元,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