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福(06868)

搜索文档
智通港股回购统计|7月16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7-16 09:13
公司回购情况 - 万咖壹联(01762)回购数量714万股,金额50603万元,年累计回购173680万股,占总股本0981% [1][2] - 蒙牛乳业(02319)回购30万股,金额49665万元,年累计415万股,占总股本0106% [1][2] - 中集集团(02039)回购6131万股,金额40308万元,年累计57444万股,占总股本0190% [1][2] - 中国旭阳集团(01907)回购130万股,金额32668万元,年累计39544万股,占总股本0915% [1][2] - 康臣药业(01681)回购25万股,金额28940万元,年累计5045万股,占总股本5926% [1][2] - 名创优品(09896)回购566万股,金额19947万元,年累计23899万股,占总股本0193% [1][2] - 中国铝罐(06898)回购143万股,金额12436万元,年累计37628万股,占总股本3900% [1][2] - 归创通桥-B(02190)回购5万股,金额10076万元,年累计13825万股,占总股本0422% [1][2] - 乐华娱乐(02306)回购261万股,金额7756万元,年累计8826万股,占总股本1046% [1][2] - IGG(00799)回购14万股,金额6050万元,年累计5824万股,占总股本0499% [1][2] - 力鸿检验(01586)回购18万股,金额5364万元,年累计1104万股,占总股本1865% [1][2] - 中电光谷(00798)回购2008万股,金额5120万元,年累计51992万股,占总股本0692% [1][2] - 威高股份(01066)回购8万股,金额4676万元,年累计21612万股,占总股本0479% [1][2] - 现代牙科(03600)回购10万股,金额4248万元,年累计320万股,占总股本0341% [1][2] - 加科思-B(01167)回购63万股,金额3170万元,年累计63万股,占总股本0008% [1][2] - 希玛眼科(03309)回购15万股,金额2660万元,年累计15万股,占总股本0012% [1][2] - 枫叶教育(01317)回购724万股,金额2498万元,年累计40928万股,占总股本1377% [1][2] - 骏杰集团控股(08188)回购144万股,金额1335万元,年累计242万股,占总股本0504% [1][2] - 彩客新能源(01986)回购108万股,金额917万元,年累计805万股,占总股本0083% [1][2] - 天福(06868)回购7000股,金额223万元,年累计342万股,占总股本0032% [1][2] - 旭日企业(00393)回购8000股,金额107万元,年累计46万股,占总股本0031% [1][2] - 世界华文媒体(00685)回购10万股,金额105万元,年累计292352万股,占总股本1767% [1][2] - 美亨实业(01897)回购2000股,金额900元,年累计3496万股,占总股本0850% [1][2]
34家港股公司回购 斥资9.21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7-08 09:33
港股公司回购概况 - 7月7日共有34家香港上市公司进行股份回购,合计回购3099.14万股,金额达9.21亿港元 [1] - 腾讯控股为当日回购金额最高的公司,回购100.20万股,金额5.01亿港元,年内累计回购金额达385.42亿港元 [1][2] - 友邦保险回购550.00万股,金额3.77亿港元,年内累计回购163.52亿港元 [1][2] - 方正控股为当日回购数量最多的公司,回购1038.60万股,金额1174.36万港元,年内累计回购3540.93万港元 [1][2] 重点公司回购详情 - 腾讯控股回购价格区间为494.400港元至502.000港元 [1] - 友邦保险回购价格区间为68.050港元至69.150港元 [1] - 康臣药业回购40.60万股,金额448.53万港元,年内累计回购3689.99万港元 [2] - 中国旭阳集团回购175.00万股,金额435.95万港元,年内累计回购14713.68万港元 [2] 其他公司回购数据 - 中电光谷回购226.00万股,金额55.94万港元,年内累计回购608.54万港元 [2] - 名创优品回购5.42万股,金额191.21万港元,年内累计回购28481.96万港元 [2] - 万咖壹联为年内首次进行回购 [2] - 北森控股回购8.60万股,金额73.03万港元,年内累计回购1199.20万港元 [3] - 威高股份回购9.96万股,金额59.60万港元,年内累计回购4574.21万港元 [3]

32家港股公司回购 腾讯控股回购5.00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7-03 09:22
港股上市公司回购概况 - 7月2日共有32家香港上市公司进行股份回购 合计回购2542 69万股 金额达7 62亿港元 [1] - 腾讯控股以单日回购5 00亿港元居首 友邦保险以2 14亿港元次之 康臣药业以945 91万港元位列第三 [1] - 从回购数量看 方正控股以491 80万股居首 嬴集团(400 00万股)和中电光谷(320 00万股)分列二三位 [1] 重点公司回购动态 - 腾讯控股年内累计回购金额达370 40亿港元 7月2日回购99 60万股 价格区间500 500-508 000港元 [1] - 友邦保险年内累计回购152 03亿港元 7月2日回购300 00万股 价格区间70 850-71 500港元 [1] - 康臣药业年内累计回购3241 46万港元 7月2日回购84 00万股 价格区间11 160-11 340港元 [1] 其他公司回购数据 - 蒙牛乳业单日回购20 00万股 金额327 30万港元 年内累计回购1 99亿港元 [1] - 名创优品单日回购5 44万股 金额192 98万港元 年内累计回购2 78亿港元 [1] - 碧桂园服务单日回购30 00万股 金额196 20万港元 年内累计回购5110 54万港元 [1] 行业分布特征 - 消费行业公司表现活跃 包括蒙牛乳业 安德利果汁 名创优品等均进行回购 [1] - 医疗健康板块有康臣药业 希玛医疗等参与回购 [1][2] - 科技企业如腾讯控股 明源云 乐华娱乐等回购力度较大 [1]
智通港股回购统计|7月1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7-01 09:12
公司回购动态 - 腾讯控股(00700)单日回购98.90万股,金额达5.00亿元,年累计回购3045.30万股占总股本0.331% [1][2] - 友邦保险(01299)单日回购250.00万股金额1.77亿元,年累计回购8723.56万股占比0.816% [1][2] - 潍柴动力(02338)单日回购355.50万股金额5470.20万元,年累计回购653.42万股占比0.075% [1][2] - 中国旭阳集团(01907)单日回购169.50万股金额423.72万元,年累计回购2879.40万股占比0.666% [1][2] - 蒙牛乳业(02319)单日回购25.00万股金额403.08万元,年累计回购285.00万股占比0.073% [1][2] 高比例回购企业 - 力鸿检验(01586)年累计回购1550.80万股,占总股本比例高达28.621% [2] - 世界华文媒体(00685)年累计回购2683.67万股,占比1.622% [2] - 方正控股(00418)年累计回购1500.20万股,占比1.250% [2] - 周黑鸭(01458)年累计回购2954.20万股,占比1.368% [2] - 安德利果汁(02218)年累计回购501.20万股,占比1.469% [2] 小额回购案例 - 彩客新能源(01986)单日回购1.00万股金额8715元,年累计回购44.60万股占比0.046% [2] - 玄武云(02392)单日回购5000股金额5506.70元,年累计回购345.15万股占比0.616% [2] - 清科创业(01945)单日回购2400股金额3008元,年累计回购48.92万股占比0.163% [2] - 天福(06868)单日回购4000股金额1.32万元,年累计回购28.90万股占比0.027% [2] - 旭日企业(00393)单日回购1.20万股金额1.55万元,年累计回购37.60万股占比0.025% [2]
河南省委巡视组原副厅级巡视专员、一级巡视员陈天福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快讯· 2025-06-13 10:02
河南省委巡视组原副厅级巡视专员陈天福接受调查 - 河南省委巡视组原副厅级巡视专员、一级巡视员陈天福涉嫌严重违纪违法 [1] - 陈天福目前正接受河南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1]
6月3日港股回购一览





证券时报网· 2025-06-04 09:40
港股市场单日回购概况 - 6月3日共40家香港上市公司进行股份回购 合计回购2773.57万股 金额达10.79亿港元 [1] 重点公司单日回购表现 - 腾讯控股单日回购99.40万股 金额5.00亿港元 价格区间501.000-505.000港元 [1][2] - 友邦保险单日回购600.00万股 金额4.03亿港元 价格区间66.550-67.650港元 [1][2] - 快手-W单日回购200.00万股 金额1.02亿港元 价格区间50.950-51.350港元 [1][2] - 恒安国际单日回购60.00万股 金额1313.09万港元 [2] - 金山软件单日回购31.06万股 金额999.23万港元 [2] - 中远海发单日回购462.70万股 金额455.73万港元 [1][2] 年内累计回购金额排名 - 腾讯控股年内累计回购金额达270.31亿港元 [1][2] - 友邦保险年内累计回购金额达114.12亿港元 [1][2] - 快手-W年内累计回购金额达19.11亿港元 [1][2] - 时代电气年内累计回购金额达13.68亿港元 [2] -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年内累计回购金额达4.88亿港元 [2] 特殊回购案例 - 非凡领越为年内首次回购 单日回购100万股 金额30.88万港元 [2][3] - 有赞单日回购200万股 金额18.00万港元 [1][2]

智通港股回购统计|6月3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6-03 09:11
2025年6月2日港股公司回购活动概览 - 共计38家港股上市公司于2025年6月2日执行股份回购操作[1] - 腾讯控股单日回购金额达5.01亿元位列榜首[1][2] - 友邦保险单日回购金额3.54亿元排名第二[2] - 快手-W单日回购金额3.12亿元排名第三[2] 单日回购金额超过1000万元的公司 - 腾讯控股回购101.30万股耗资5.01亿元[2] - 友邦保险回购544.80万股耗资3.54亿元[2] - 快手-W回购600.00万股耗资3.12亿元[2] - 石四药集团回购755.00万股耗资2098.38万元[2] - 恒安国际回购70.00万股耗资1488.73万元[2] - 时代电气回购32.07万股耗资1052.81万元[2] 年度累计回购比例显著的公司 - 时代电气年累计回购5330.16万股占总股本9.823%[2] - 中远海发年累计回购1.96亿股占总股本5.323%[2] - 固生堂年累计回购751.45万股占总股本3.067%[2] - 快手-W年累计回购1.23亿股占总股本2.826%[2] - 乐华娱乐年累计回购2155.80万股占总股本2.473%[2] - 思派健康年累计回购1383.92万股占总股本1.815%[3] - 名创优品年累计回购1871.36万股占总股本1.486%[2] - 中国东方航空年累计回购6608.80万股占总股本1.277%[2] 单日回购金额低于100万元的公司 - 骏杰集团控股回购10.00万股耗资8.40万元[3] - 滨海投资回购5.60万股耗资5.66万元[3] - 玄武云回购2.90万股耗资2.62万元[3] - 天福回购3000股耗资9530元[3] - 清科创业回购3600股耗资5300元[3] - 彩客新能源回购7000股耗资4910元[3] - 华检医疗回购2000股耗资4260元[3]

38家港股公司回购 斥资8.31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5-20 10:02
港股市场股份回购总体情况 - 5月19日共有38家香港上市公司进行股份回购 合计回购3839.41万股 总金额达8.31亿港元 [1] 单日回购金额排名 - 腾讯控股以单日回购5.00亿港元位居首位 回购97.90万股 价格区间503.000-516.500港元 [1][2] - 友邦保险以单日回购1.54亿港元位列第二 回购233.84万股 价格区间64.750-66.400港元 [1][2] - 中远海控以7936.35万港元回购额居第三 回购556.00万股 价格区间14.120-14.400港元 [1][2] 单日回购数量排名 - 捷利交易宝以918.00万股回购量居首 涉及金额587.06万港元 [1] - 中远海控以556.00万股回购量位列第二 [1] - 网誉科技以466.80万股回购量排名第三 涉及金额559.63万港元 [1] 年内累计回购表现 - 腾讯控股年内累计回购金额达215.27亿港元 为港股市场最活跃回购公司 [1][2] - 友邦保险年内累计回购89.25亿港元 位列第二 [1][2] - 中远海控年内累计回购38.31亿港元 排名第三 [1][2] 特殊回购动态 - 碧桂园服务实现年内首次回购 单日回购14.60万股 金额98.70万港元 [2][3] - 时代电气单日回购119.18万股 金额3903.96万港元 年内累计回购达13.12亿港元 [2] - 阅文集团单日回购60.00万股 金额1463.81万港元 年内累计回购1.48亿港元 [2]
天福(06868)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10 16:30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供应逾1300种传统中式茶叶产品、逾400种茶食品并销售自有品牌茶具[8][9] - 集团目前在福建有两处、四川等四地各有一处茶叶包装设施,福建有两处、四川有一处茶食品生产设施[44] 销售网络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茶产品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1349家零售门市及专卖点出售[1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1349家自有及第三方零售门市及专卖店,2023年12月31日为1377家[3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内地有157家自有零售门店和约1192家经销商门店,分别占收入总额的32.8%和63.7%,2023年分别为166家和1211家[48]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1562648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1734061千元人民币下降约9.99%[16] - 2024年公司毛利为806334千元人民币,毛利率为51.6%,较2023年的940416千元人民币和54.2%有所下降[16] - 2024年公司除所得税前溢利为201188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295341千元人民币下降约31.88%[16] - 2024年公司股东应占年度溢利为138875千元人民币,纯利率为8.9%,较2023年的213238千元人民币和12.3%下降[16] - 2024年公司资产总值为2973619千元人民币,权益总额为1765426千元人民币,负债总额为1208193千元人民币[17] - 2024年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为22.3%,较2023年的22.6%略有下降[17] - 2024年公司贸易应收款项周转日为80日,贸易应付款项周转日为48日,存货周转日为470日[17] - 2024年全年收入为15.626亿元,较2023年的17.341亿元减少9.9%[18] - 2024年全年毛利为8.063亿元,较2023年的9.404亿元减少14.3%,毛利率由54.2%降至51.6%[18] - 2024年全年溢利为1.389亿元,较2023年的2.132亿元减少34.9%,纯利率由12.3%降至8.9%[18]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13元,较2023年的0.20元减少35.0%[18] - 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07元,较2023年的0.12元减少33.3%[18] - 2024年公司调整销售网络等措施使整体收入达15.6亿元[27]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15.626亿元,较2023年减少9.9%,录得年度溢利1.389亿元,较2023年减少34.9%[35] - 集团2024年绝大部分收入来自销售茶叶、茶食品及茶具,收入从2023年的17.341亿元减少9.9%至2024年的15.626亿元[46] - 销售成本从2023年的7.936亿元减少4.7%至2024年的7.563亿元[49] - 毛利从2023年的9.404亿元减少14.3%至2024年的8.063亿元,毛利率从54.2%降至51.6%[50] - 分销成本从2023年的3.642亿元减少5.8%至2024年的3.431亿元[51] - 行政开支从2023年的2.83亿元减少1.4%至2024年的2.791亿元[52] - 其他收入从2023年的0.151亿元增加136.5%至2024年的0.358亿元[53] - 融资收入从2023年的0.069亿元减少30.2%至2024年的0.048亿元[55] - 年度溢利从2023年的2.132亿元减少34.9%至2024年的1.389亿元,纯利率从12.3%降至8.9%[6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3年的2.751亿元增加23.8%至2024年的3.405亿元[61] - 2024年12月31日非衍生金融负债总计9.49507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9.33128亿元[6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为22.3%,2023年12月31日为22.8%,2024年下降因债务净额减少[6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投资、资本及经营租赁承担总额为4260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8550万元[66] - 2024年投资合营企业及联营公司承担为471.7万元,与2023年持平;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资本开支为3207.5万元,2023年为7500.6万元[66]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2.45488亿元,较2023年减少280万元,因结算应收第三方贸易款项[68]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2.50467亿元,较2023年减少4900万元,因应付第三方贸易款项及应付雇员福利款项减少[68][69] - 2024年存货为9.60195亿元,较2023年减少5580万元,因购买量减少[68][69]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销售茶叶收入10.8077亿元,占比69.2%;销售茶食品收入2.47635亿元,占比15.8%;销售茶具收入1.79471亿元,占比11.5%;其他收入0.54772亿元,占比3.5%[46] - 茶叶销售收入从2023年的12.547亿元减少13.9%至2024年的10.808亿元,茶食品收入从2.445亿元增加1.3%至2.476亿元,茶具收入从1.752亿元增加2.4%至1.795亿元[47] 公司荣誉 - 公司先后荣获“2024中国茶行业‘年度企业’”“2024中国茶企业品牌TOP10”等称号[7] - 公司先后荣获“2024中国茶行业‘年度企业’”“2024中国茶企业品牌TOP10”等称号[35] - 公司龙井产品被选为龙井茶感官分级标准样品原料,获“全国产品和服务质量诚信示范企业”等奖项[37] - 公司获2022年度「Wind ESG港股日常消费行业最佳实践奖」,2023年在Wind ESG评级分布(饮料)中排名第四[38] - 2015年10月,集团蛋捲及糖果生产线等取得资格证,达美国烘焙学院首要食品安全计划综合标准[140] - 集团茶月饼自2012年起连续8年获中国月饼文化节“优质月饼”和“中国名饼”称号[140] - 公司获列入“2023年度综合实力引领茶企业”及“2023年度重点茶企”名单[140] - 公司荣获“全国产品和服务质量诚信示范企业”及“全国消费者质量信誉保障产品”奖项[140] 2025年公司发展计划 - 2025年公司将拓展新店及优化销售网点、举办茶展、开发新产品等[28] - 2025年公司将依消费群体调整产品结构、重视来客数和服务质量等[31] - 2025年公司将积极开拓新点,包括拓展三四级城市和电商等[32] - 2025年公司将提升中坚干部福利待遇、强化员工教育训练[32] 公司运营举措 - 公司提高中国批发销售及经销商门店的比例[37] - 公司调整茶产品种类,提升性价比高的产品比例,设立美食研发部开发传统美食[37] - 公司一直遵守茶叶及茶食品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可能需增加未来环境开支[37] - 公司高度重视食品安全,进行多质量检测程序,推行一品一码防伪追溯体制[37] - 公司加强组织协调,发挥供应链优势,提升资源使用效率,巩固市场地位[35] - 公司采取促进运营效率的举措,包括扩大网点、推行客户积分卡、加强营销企划、提升员工福利、控制费用开支[35] - 2024年集团计划调整优化零售网络,向三、四线及较小城市渗透网点,发展经销商提高茶产品销量[40] - 2024年集团计划通过营销推广活动维护推广品牌,开办展会、品鉴会等活动,推广提升奖励计划[40] - 2024年集团计划开发茶产品及相关延伸产品,扩大其他茶产品市场份额[40] 集团设施与系统 - 集团自2012年起实施ERP系统,拟继续实施使用以简化分销操作和完善资料收集[44] - 集团在福建宁德霞浦县购入土地建设白茶包装设施,计划扩大产能迎合未来需求增长[44] 公司人员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3354名雇员,其中3349名常居中国,5名常居香港[7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员工成本为人民币319.6百万元,2023年同期为人民币337.5百万元[75] - 李瑞河89岁,2010年4月22日获委任为董事兼董事长,2011年8月31日转任执行董事,在茶行业拥有逾65年经验[76] - 李家麟62岁,2010年4月22日获委任为董事,2011年8月31日派为执行董事,在茶行业拥有逾25年经验[77] - 李国麟63岁,2011年8月3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在茶行业拥有逾25年经验[79] - 范仁达65岁,2021年5月18日调任为执行董事,持有美国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并取得经济博士学位[80] - 张红海64岁,2021年5月18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自1997年以来一直在集团工作[81] - 曾明顺68岁,2011年8月31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自1998年起一直担任天心中医医院的行政总裁[82] - 卢华威61岁,2011年8月31日获委任为独立董事,审核及业务咨询服务经验逾25年[83] - 李均雄59岁,2011年8月31日获委任为独立董事,1988年及1989年分别获取香港大学法学士(荣誉)学位及法律深造文凭[84] - 黄玮56岁,2021年5月18日获委任为独立董事,在估值行业拥有逾20年经验[86] - 李铭仁60岁,2011年8月31日至2012年8月27日任执行董事,拥有逾15年财务经验[87] - 李茂林63岁,负责协助集团整体公司管理等,1987 - 1995年曾在陆羽茶艺股份有限公司任职[87] 公司企业管治 - 集团呈交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年报的企业管治报告[8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且无偏离情况[88] - 董事会负责领导及控制公司,监督集团业务等,已向行政总裁授权[91] - 公司针对董事及高级管理层法律诉讼购买了适当保险[91] - 董事会由九名成员组成,包括五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92] - 各董事订立为期三年的服务合约,委任可提前三个月书面通告终止[95] - 全体董事至少每三年轮值告退一次,新董事需在获委任后下届股东周年大会膺选连任[95][97] - 提名委员会负责检讨董事会组成、监管董事委任及继任规划等[95][97] - 提名委员会有四名成员,大部分为独立非执行董事[97] - 公司设有正式、具透明度的董事甄选、委任及重新委任程序[97] - 公司遵守上市规则,董事会至少三分之一成员为独立非执行董事[92][93] - 公司已接获各独立非执行董事有关其独立性的年度确认书[93] - 董事长为李瑞河先生,行政总裁为李家麟先生,职位职责不同[94] - 2024年三分之一的董事须轮值告退,新获委任董事须退任并可在下届股东周年大会膺选连任[9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一次会议,李均雄、李国麟、黄玮博士、卢华威出席次数均为1/1[10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定期举行四次会议,李瑞河、李家麟等董事出席次数均为4/4[109] - 定期举行的董事会会议通告须于会议举行前至少十四天送交全体董事[106] - 各董事会或委员会会议举行前至少三天,向全体董事寄发议程及资料[108] - 新委任董事获正式、全面且因应个别设计的入职培训[10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全体董事接受三类持续专业发展培训[104]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载的董事证券交易标准守则及本身的行为守则[11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董事确认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及公司守则[110] - 公司确立不逊于标准守则的雇员证券交易书面指引,未察觉雇员违规[11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薪酬在人民币零元至500,000元的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层人数为1人,2023年为3人[11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薪酬在人民币500,001元至1,000,000元的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层人数为6人,2023年为3人[112] - 薪酬委员会包括五名成员,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举行一次会议,各董事出席率均为100%[114] - 董事会负责本集团重大事宜决策,日常管理等由行政总裁及高级管理层负责,重大交易需董事会事先批准[111] - 董事会已成立提名、薪酬、审核及ESG四个委员会,各委员会有书面职权范围[111] - 董事会明白有责任建立及维持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并
天福(06868)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18 19:53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15.626亿元,较2023年的17.341亿元减少9.9%[5] - 2024年公司毛利为8.063亿元,较2023年的9.404亿元减少14.3%,毛利率从54.2%降至51.6%[5] - 2024年公司溢利为1.389亿元,较2023年的2.132亿元减少34.9%,纯利率从12.3%降至8.9%[5] - 2024年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0.13元,较2023年的0.20元减少35.0%[5] - 董事会建议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0.07元,较2023年的0.12元减少33.3%[5] - 2024年公司非流动资产为12.90993亿元,较2023年的13.95371亿元有所减少[7] - 2024年公司流动资产为16.82626亿元,较2023年的16.06473亿元有所增加[7] - 2024年公司资产总值为29.73619亿元,较2023年的30.01844亿元略有减少[7] - 2024年公司权益总额为17.65426亿元,较2023年的17.85712亿元有所减少[9] - 2024年公司负债总额为12.08193亿元,较2023年的12.16132亿元略有减少[9] - 2024年公司收入为1562648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734061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99%[21] - 2024年年度溢利为13887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13238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4.87%[21][23] - 2024年12月31日分部资产总计2973619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3001844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94%[23][24] - 2024年12月31日分部负债总计120819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216132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65%[23][24] - 2024年其他收入为35,761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5,120千元人民币[25] - 2024年其他亏损净额为426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093千元人民币[26] - 2024年融资成本净额为18,321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8,998千元人民币[27]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为62,31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82,103千元人民币[28]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13元人民币,2023年为0.20元人民币[34] - 2024年已宣派及建议股息共109,596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68,829千元人民币[35] - 2024年租赁现金流出总额为72,48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78,712千元人民币[39]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15.626亿元,较2023年减少9.9%,录得年度溢利1.389亿元,较2023年减少34.9%[54] - 2024年公司全年收入为15.62648亿人民币,较2023年的17.34061亿人民币减少9.9%[64] - 2024年销售成本为7.563亿人民币,较2023年的7.936亿人民币减少4.7%[66] - 2024年毛利为8.063亿人民币,较2023年的9.404亿人民币减少14.3%,毛利率从54.2%降至51.6%[67] - 2024年分销成本为3.431亿人民币,较2023年的3.642亿人民币减少5.8%[68] - 行政开支从2023年的2.83亿元减少1.4%至2024年的2.791亿元[69] - 其他收入从2023年的1510万元增加136.5%至2024年的3580万元[70] - 融资收入从2023年的690万元减少30.2%至2024年的480万元[72] - 融资成本从2023年的2590万元减少10.7%至2024年的2320万元[73] - 所得税开支从2023年的8210万元减少24.1%至2024年的6230万元[75] - 年度溢利从2023年的2.132亿元减少34.9%至2024年的1.389亿元,纯利率从12.3%降至8.9%[7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3年的2.751亿元增加23.8%至2024年的3.405亿元,2024年经营、投资、融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807亿元、-940万元、-2.062亿元[78] - 2024年末银行借款总额为5.714亿元,加权平均实际利率为2.76%,2023年末为5.211亿元[79] - 2024年末资本负债比率为22.3%,2023年末为22.8%[82] - 投资、资本及经营租赁承担总额从2023年的8550万元降至2024年的4260万元[84]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从2023年12月31日的2.483亿人民币减少280万人民币至2024年12月31日的2.455亿人民币[88]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023年12月31日的2.995亿人民币减少4900万人民币至2024年12月31日的2.505亿人民币[89] - 存货从2023年12月31日的10.16亿人民币减少5580万人民币至2024年12月31日的9.602亿人民币[89] - 贸易应收款项周转日2024年和2023年均为80日[88] - 贸易应付款项周转日从2023年的55日降至2024年的48日[88] - 存货周转日从2023年的472日降至2024年的470日[8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3354名雇员,员工成本为3.196亿人民币,2023年为3.375亿人民币[93] - 2025年建议向股东派付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08港元(相当于每股普通股0.07元人民币)[95]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销售茶叶收入为1080770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254692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86%[21] - 2024年销售茶食品收入为24763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44518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7%[21] - 2024年销售茶具收入为179471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7524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1%[21] - 2024年其他收入为54772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59611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12%[21] - 2024年茶叶销售收入为10.8077亿人民币,较2023年的12.54692亿人民币减少13.9%[64] - 2024年茶食品销售收入为2.47635亿人民币,较2023年的2.44518亿人民币增加1.3%[64] - 2024年茶具销售收入为1.79471亿人民币,较2023年的1.7524亿人民币增加2.4%[64] 会计准则生效时间 - 香港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本)生效时间为2025年1月1日[15]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修订本)生效时间为2026年1月1日[15] 税务相关信息 - 中国内地附属公司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符合小微资格的附属公司享受5%优惠税率[31] - 中国境外直接控股公司从中国附属公司获股息,一般缴10%预扣税,有税务安排按5%缴[32] 公司资产相关项目变化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账面价值为231,94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44,170千元人民币,其中人民币计价分别为222,004千元和237,660千元,美元计价分别为9,939千元和6,510千元[41] - 2024年预付款项为96,186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70,194千元人民币,其中物业、厂房及设备预付款项分别为7,905千元和8,199千元等[42] - 2024年已发行普通股为1,084,730千股,2023年为1,088,377千股,2024年购回股份支付8,639,000元人民币,2023年为21,282,000元人民币[44][45] - 2024年其他储备为10,778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6,257千元人民币,2024年注销股份致其他储备减少14,425,000元人民币,2023年为15,607,000元人民币[47]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250,467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99,477千元人民币,贸易应付款项6个月以内分别为83,728千元和114,951千元[48] - 2024年借款总额为571,380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521,060千元人民币,其中长期银行借款有担保及无抵押分别为59,760千元和39,960千元[49] - 2024年长期银行借款加权平均实际利率为无,短期为2.76%;2023年长短期分别为3.25%和3.00%[51] - 2024年有关政府补助的递延收入年末为42,336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42,882千元人民币,年内授出分别为1,109千元和2,006千元[52] - 2024年合约负债为67,837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75,606千元人民币,其中从客户收取的预付款分别为56,177千元和63,055千元[53] 公司门店相关数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1349家自有及第三方零售门市及专卖店,2023年为1377家[5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在内地拥有约157家自有零售门店和约1192家经销商门店,分别约占收入总额的32.8%及63.7%[65] 公司供应商与客户相关数据 - 2024年公司五大供应商购买总额约占购买总额的20.6%[59] - 2024年公司五大客户收入约占收入总额的1.8%[59] 公司荣誉相关信息 - 公司先后荣获“2024中国茶行业‘年度企业’”“2024中国茶企业品牌TOP10”等称号[54] - 公司茶月饼在2016 - 2020年连续五年获“金牌月饼”及“中国名饼”称号,还获2019年中华月饼品质一等奖等[56] - 2022年公司获“Wind ESG港股日常消费行业最佳实践奖”[59] - 2023年公司在Wind ESG评级分布(饮料)中排名第四[59] - 2015年10月,公司蛋捲及糖果生产线等达美国烘焙学院首要食品安全计划综合标准[57] - 公司龙井产品被选为龙井茶感官分级标准样品原料[57] 公司未来计划 - 公司计划调整优化零售网络,提升品牌声誉和客户认知度,开发茶相关产品新概念[60] - 公司拟继续实施及使用ERP系统,扩大产能以迎合未来需求增长[63] 公司股份回购相关信息 - 2024年公司获授权可回购不超1.08622646亿股股份,实际回购244.7万股,代价933.57万港元[101] - 2024年12月31日,有834,000股股份发行在外(已购回但尚未注销)[103] - 2025年1月,公司购回35,000股股份,总代价为132,430港元,且所有购回股份于2025年1月21日注销[103] - 2024年1月,购回股份总数13,000股,最高每股4.79港元,最低每股4.60港元,代价总额60,970港元[103] - 2024年3月,购回股份总数89,000股,最高每股3.90港元,最低每股3.65港元,代价总额335,790港元[103] - 2024年4月,购回股份总数68,000股,最高每股4.60港元,最低每股4.00港元,代价总额293,480港元[103] - 2024年5月,购回股份总数39,000股,最高每股4.70港元,最低每股4.55港元,代价总额179,180港元[103] - 2024年6月,购回股份总数39,000股,最高每股4.61港元,最低每股4.50港元,代价总额179,030港元[103] - 2024年7月,购回股份总数30,000股,最高每股4.60港元,最低每股4.59港元,代价总额137,900港元[103] - 2024年8月,购回股份总数22,000股,最高每股4.32港元,最低每股4.05港元,代价总额91,330港元[103] - 2024年9月,购回股份总数128,000股,最高每股4.05港元,最低每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