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地国际集团(08130)
icon
搜索文档
大地国际集团(08130) - 2024 - 中期业绩
2023-11-14 16:52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995.4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985.6万港元下降49.97%[12] -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为619.4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672.7万港元下降7.92%[1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经营亏损77.2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634.7万港元有所收窄[1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除税前亏损1048.4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141.8万港元有所收窄[1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期内亏损1095.4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236万港元有所收窄[1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每股亏损0.21港仙,较2022年同期的0.43港仙有所收窄[1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2075.9万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2185.9万港元下降4.94%[1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为65109万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69142.1万港元下降5.83%[1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101581.2万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104960万港元下降3.22%[1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负债净额为34461.6万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33697.3万港元增加2.27%[1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资本亏损总额为344,616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336,973千港元有所增加[15] - 2023年4月1日至9月30日期间,公司亏损7,623千港元,非控股权益亏损3,331千港元[16] - 2023年4月1日至9月30日期间,公司其他全面收入为2,190千港元,全面收入(开支)总额为 - 5,433千港元[1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额为3,270千港元,而2022年同期为 - 2,433千港元[1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产生现金净额为1,605千港元,与2022年同期的1,600千港元相近[1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值期末余额为12,95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5,123千港元[1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为9954千港元,较2022年的19856千港元下降49.87%[2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亏损为772千港元,较2022年的6347千港元有所收窄[2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亏损为10484千港元,较2022年的21418千港元有所收窄[2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亏损为10954千港元,较2022年的22360千港元有所收窄[29] - 2023年9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671849千港元,较3月31日的713280千港元下降5.81%[30] - 2023年9月30日,公司总负债为1016465千港元,较3月31日的1050253千港元下降3.22%[3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其他收益为1936千港元,较2022年的202千港元增长858.42%[29][3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财务费用为9712千港元,较2022年的15071千港元下降35.55%[29][3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所得税开支为470千港元,较2022年的942千港元下降50.11%[29][3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373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789.8万港元;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762.3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1556.1万港元[3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金额达0港元,2022年同期为44.1万港元[38] - 2023年9月30日应收账款621064千港元,3月31日为640641千港元;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均为271078千港元[39] - 2023年9月30日应付账款165218千港元,3月31日为172253千港元;应计费用及其他应付款项分别为196552千港元和195384千港元[40] - 2023年9月30日有抵押借贷546568千港元,3月31日为571161千港元;无抵押借贷分别为32693千港元和34270千港元[41] - 2023年9月30日由山西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授予集团的借贷约54656.8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由信托担保基金授予约57116.1万港元[41] - 公司收益由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1986万港元同比减少约49.87%至报告期内的约995万港元[56] - 公司报告期内销售成本约376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约1313万港元同比减少约71.36%[58] - 公司毛利由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约673万港元同比减少约7.92%至报告期内约619万港元[60] - 公司毛利率由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约33.88%增加至报告期内62.23%[60] - 公司行政开支由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约1328万港元同比减少约32.95%至报告期内约890万港元[61] - 报告期内财务成本约971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1510万港元同比减少约35.56%[62] - 报告期内集团期内亏损及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分别约1095万港元及762万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约2236万港元及1556万港元[63] - 2023年9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为 -3.57542亿港元[64] - 2023年9月30日集团资产总值约6.7185亿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7.1328亿港元[70] - 2023年9月30日集团借贷约5.7926亿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6.0543亿港元[70] - 2023年9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及流动负债分别约6.5109亿港元及10.0863亿港元,2023年3月31日分别为6.9142亿港元及10.496亿港元[71] - 2023年9月30日集团非流动资产及非流动负债分别约2076万港元及65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分别为2186万港元及65万港元[71] - 集团流动资产由2023年3月31日至9月30日减少约5.83%[72] - 集团流动负债由2023年3月31日至9月30日减少约3.90%[73] - 2023年9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约为151%,2022年3月31日约为147.24%[76] 公司股本及股息情况 - 法定股本方面,2023年3月31日、4月1日及9月30日,每股面值0.01港元之普通股股份数目为200亿股,金额为200000千港元[43] - 已发行及缴足股本方面,2023年3月31日、4月1日及9月30日,每股面值0.01港元的普通股股份数目为3640627457股,金额为36406千港元[43] - 董事会决议不就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宣派任何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也无[45] 公司业务线相关情况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集团主要业务包括提供环境咨询服务、销售保健产品以及出版、采购及发行图书[21] - 集团按业务线和地理位置划分五个可报告分部,包括广告及媒体相关服务、融资租赁及其他金融服务、出版采购及发行图书、环境咨询服务、保健产品[27][2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环境咨询服务收益为9954千港元,较2022年的19487千港元下降49.94%[29][31] - 公司报告期内主要业务活动来自提供环境咨询服务分部,因经济环境问题新环境咨询项目减少[54][56] - 公司趁市场环境冷淡重新评估保健产品销售分部策略,整合产品获取渠道及新产品供应链[54] - 公司收益减少主要因上一财年项目完成后新环保及修复咨询项目减少,市场对环境养护及修复项目投资意愿降低[56] - 公司销售成本大幅减少是因经济状况不确定及市场投资刺激停滞,环境咨询服务分部运营规模下降[58] - 公司毛利下降因中国经济环境不确定导致新环境咨询项目数量减少,毛利率上升因采购委外技术服务直接成本大幅减少[60] 公司人员及股权结构情况 - 2023年9月30日集团有63名全职雇员[83] - 董事吴筱明先生持有41,240,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1.13%;董事张雄峰先生持有237,209,9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6.52%[87] - 主要股东山西省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山西大地环境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山西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Dadi International Holdings Co., Ltd分别持有1,027,985,995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28.24%[89] 公司管理层变动情况 - 傅垣洪先生于2023年6月28日辞任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等职务[91] - 屈忠让先生于2023年6月28日辞任执行董事[91] - 吴筱明先生于2023年6月28日获委任为董事会临时主席、监察主任等职务[91] - 2023年1月,执行董事屈先生及傅先生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调查,未参与持续专业发展,傅先生未能履行主席职责[95] - 2023年6月28日,傅先生辞任执行董事及主席,吴先生获委任为临时主席,偏离企业管治守则规定[95] - 公司采取替代行动,主席职责由吴先生、白先生及弭兆刚先生分担[96] 公司重大事项情况 - 2023年9月30日集团概无重大资本承担(2023年3月31日:无)[80] - 2023年9月30日集团并无重大或然负债(2023年3月31日:无)[81] - 报告期内集团概无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82] - 报告期内公司并无赎回其任何上市证券,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概无购买或出售公司任何上市证券[92]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执行相关人员确保董事会有效运作,及时讨论重要事项并制定企业管治常规及程序[98] - 白先生按年度时间表预备董事会议程,就集团主要事宜与董事及时沟通[99] - 公司现有股东通讯政策无变化,相关人员认为该政策仍然有效[103] - 报告期内,公司采纳董事进行证券交易之操守守则,全体董事确认遵守规定[105] - 公司成立审核委员会,订明职权范围,职责为审阅及监管财务申报和内部监控程序[106][107] - 审核委员会由非执行董事张雄峰先生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财务报表[107] - 报告日期,执行董事为吴筱明先生,非执行董事为俱孟军先生及张雄峰先生,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张炜博士、金立佐博士及罗裔麟先生[108] 公司基本信息及财报编制依据 - 公司于2001年11月9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09年4月20日于百慕达存续,2002年8月26日于联交所GEM上市[1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财务报表根据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及联交所GEM证券上市规则编制[22]
大地国际集团(08130) - 2024 Q1 - 季度财报
2023-08-11 19:4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01年11月9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02年8月26日于联交所GEM上市[40]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集团主要业务为提供环境咨询服务、销售保健产品及出版、采购和发行图书[41] - 董事会由1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63] 2023年第一季度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第一季度收益为5686千港元,2022年为12240千港元,同比下降53.54%[10][11] - 2023年第一季度销售成本为3008千港元,2022年为8076千港元,同比下降62.75%[11] - 2023年第一季度毛利为2678千港元,2022年为4164千港元,同比下降35.69%[11] - 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亏损为297千港元,2022年为2811千港元,同比收窄89.43%[11] - 2023年第一季度财务费用为4908千港元,2022年为8085千港元,同比下降39.29%[11] - 2023年第一季度除税前亏损为5205千港元,2022年为10896千港元,同比收窄52.23%[11] - 2023年第一季度期内亏损为5310千港元,2022年为11011千港元,同比收窄51.78%[11][12] - 2023年第一季度每股亏损基本及摊薄为0.11港仙,2022年为0.21港仙,同比收窄47.62%[11] - 2023年第一季度期内其他全面收入为2712千港元,2022年为2226千港元,同比增长21.83%[12] - 2023年第一季度期内全面开支总额为2598千港元,2022年为8785千港元,同比收窄70.43%[12]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2023年Q2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也无[20] 2023年Q2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Q2财务成本约491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809万港元同比减少约39.29%[26] - 2023年Q2集团亏损及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分别约531万港元及389万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约1101万港元及766万港元[26] - 2023年Q2银行利息收入及其他收入共195.1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2.5万港元[45] - 2023年Q2经营亏损扣除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7.6万港元,与2022年同期相同[45] - 2023年Q2员工成本(含董事薪酬)382.6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479.7万港元[45] - 2023年Q2其他借贷利息490.8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808.5万港元[45] - 中国附属公司两期按25%企业所得税率课税,2023年Q2累计所得税开支约10.5万港元,2022年为11.5万港元[46]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收益由2022年同期约1224万港元同比减少约53.55%至期内约569万港元[49] - 公司销售成本约301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约808万港元同比减少约62.75%[50] - 公司毛利由2022年同期约416万港元同比减少约35.69%至期内约268万港元[50] - 公司毛利率由2022年同期约34.02%增加至期内47.10%[50] - 公司行政开支由2022年同期约720万港元同比减少约31.58%至期内约493万港元[51] 股权结构 - 吴筱明先生持有4124万股,占比1.13%;张雄峰先生持有2.372099亿股,占比6.52%[54] - 山西省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山西大地环境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山西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分别持有10.27985995亿股,占比28.24%[56] - Dadi International Holdings Co., Ltd实益拥有人持有10.27985995亿股,占比28.24%[60] 公司预期 - 公司预期中国经济将在2023年最后一个季度及2024年上半年逐步复苏[58] 证券交易情况 - 期内公司未赎回任何上市证券,未购买或出售本公司任何上市证券[62]
大地国际集团(08130) - 2024 Q1 - 季度业绩
2023-08-11 19:3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第一季度收益为568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2240千港元[11] - 2023年第一季度销售成本为300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076千港元[11] - 2023年第一季度毛利为267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164千港元[11] - 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亏损为29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811千港元[11] - 2023年第一季度除税前亏损为520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0896千港元[11] - 2023年第一季度期内亏损为531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1011千港元[11] - 2023年第一季度每股亏损为0.11港仙,2022年同期为0.21港仙[11] - 2023年第一季度期内其他全面收入为271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226千港元[12] - 2023年第一季度期内全面开支总额为259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785千港元[1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为339571千港元[1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银行利息收入为325千港元,2022年为40千港元;其他收入为1626千港元,2022年为185千港元[2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经营亏损中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76千港元,2022年为76千港元;外汇亏损╱(收益)净额为 - 20千港元,2022年为 - 26千港元;员工成本(包括董事薪酬)为3826千港元,2022年为4797千港元[2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财务费用中其他借贷之利息为4908千港元,2022年为8085千港元[2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累计所得税开支约为105000港元,2022年为115000港元;中国附属公司按25%税率课税[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3893000港元,2022年为7663000港元;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为3640627457股,2022年相同[25] - 公司收益由2022年同期约12.24百万港元同比减少约53.55%至2023年期内约5.69百万港元[29] - 公司期内销售成本约3.01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约8.08百万港元同比减少约62.75%[33] - 集团毛利从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约416万港元同比减少约35.69%至期内约268万港元,毛利率从约34.02%增加至47.10%[34] - 集团行政开支从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约720万港元同比减少约31.58%至期内约493万港元[35] - 集团期内确认财务成本约491万港元,较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约809万港元同比减少约39.29%[37] - 集团期内亏损及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约531万港元及389万港元,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分别为约1101万港元及766万港元[3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环境咨询服务收益为5686千港元,2022年为12125千港元;2023年保健产品销售收益为0千港元,2022年为115千港元[22] 股东持股情况 - 2023年6月30日,吴筱明先生持有公司4124万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1.13%[43] - 2023年6月30日,张雄峰先生持有公司23720.99万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6.52%[43] - 2023年6月30日,山西省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等四家股东分别持有公司102798.5995万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28.24%[45] 公司业务预期与策略 - 公司预期中国经济将在2023年最后一个季度及2024年上半年逐步复苏[41] - 经济复苏后,公司环境咨询服务需求将继续增加[41] - 公司将密切关注行业动态,把握利好政策机会增强收益驱动力[42] 公司权益相关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除公司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外,无其他人士在公司股份及相关股份中拥有须登记权益或淡仓,也无直接或间接持有集团其他成员公司5%或以上已发行股本投票权权益[46] - 2023年6月30日,各董事、主要股东或其紧密联系人无持有对集团业务构成或可能构成竞争业务的权益[47] 报告基本信息 - 报告为大地国际集团有限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48] 证券交易情况 - 期内公司未赎回任何上市证券,公司或附属公司未购买或出售公司任何上市证券[49] 公司治理情况 - 公司已成立审核委员会并订明职权范围[50] - 审核委员会主要职责为审阅及监管集团财务呈报流程、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程序,由非执行董事张雄峰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集团期内未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51] - 报告日期,董事会由一名执行董事、两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52]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的任何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也无[27]
大地国际集团(08130)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07-03 12:01
公司业绩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经审核业绩已获得核数师认可[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晋新科源录得经审计扣非后净利约人民币5.4百万元[11] - 公司计划于2023年9月25日召开股东週年大会[15] - 本集团本年度收入约为36.5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略减约3.9%[31] - 本集团本年度亏损改善,亏损为332.9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1] - 保健產品銷售額同比增长约497.1%,达到1.6百万港元[51] - 本年度销售成本约24.8百万港元,同比增长约27.4%[57] - 毛利由二零二二财年约18.5百万港元减少至本年度11.6百万港元,同比减少约37.0%[58] - 毛利率由二零二二财年约48.7%下降至本年度约31.9%[59] - 预期信贷损失净额约265.4百万港元,主要来自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项及按金的减值损失[61] - 金融服务业务的业务模式已暂停,本年度录得极少及零收益[63] - 财务成本约49.3百万港元,同比减少约6.1%[69] - 年内亏损改善主要是由于出版、採购及发行图书分部的经营规模缩减,销售保健产品的收益增加,以及行政开支减少[70] - 新冠疫情对公司业务造成影响,但随着疫情逐渐结束,影响将逐步减轻[71] 业务发展 - 公司将加大在環境諮詢服務、綠色礦山修復和生態環境保護等领域的资源投入,力争在接下来财政年度内使得经营业绩有一个较大提升[32] - 保健产品市场对新保健材料、新技术、新剂型、新产品的热情逐年提升[38] - 进口保健产品的销售有很大增长潜力,随着中国公众消费水平的提高[39] - 公司本年度收益主要来自環境諮詢服務和保健產品销售[55] - 公司计划扩大環境諮詢服務,预期需求将持续增长[72] - 公司考虑从美国等海外地区扩大保健产品采购,引入新产品以吸引更多国内需求[73] - 公司将密切关注新兴产业发展,抓住机会提升收益驱动力,为股东创造价值[74]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主要通过内部现金流和中国借贷获得运营资金,资产总值约为713.3百万港元[76] - 公司流动资产同比减少约32.8%,主要因应收款项减少和现金支持业务运营[78] - 公司的流动负债保持相对稳定,主要受到应付账款增加和借贷减少的影响[79] - 公司非流动资产大幅减少,主要因出售投资基金后计入其他全面收入的金融资产减少[80] - 公司正在采取措施获取充足财务资源以解决持续经营问题,管理层致力于维持和改善公司的运营资金和流动资金[82]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约为147.2%,较上年同期的97.6%有显著增长[84] - 公司资本管理目标是维持持续经营能力,为股东提供回报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福利[85] - 公司主要经营货币为人民币、港元和美元,目前未采用任何外汇衍生工具对冲外汇风险[86] - 公司利率风险主要来自银行借贷和银行存款,目前未采用任何金融工具对冲利率风险[87] 公司治理 - 董事会包括一名執行董事和多名非執行董事[17] - 董事会确认公告所载资料在各重要方面均属准确完整[18] - 公司董事会薪酬由董事会薪酬委员会建议并考虑公司经营业绩、董事个人表现和市场比较数字后决定[110] - 公司董事会及管理层致力于制定良好的企业治理常规及程序[126] - 公司的企业治理原则着重于董事会质量、稳健的内部监控,对全体股东具有透明度和问责性[127] - 公司致力于在所有活动和运营中维持高标准的商业道德和企业治理[129] - 公司认为致力于员工发展、工作场所安全与健康、多元化及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是重要的[130] - 董事会负责本公司的领导和监控工作,监管业务、策略决策和表现,共同引领公司向成功迈进[131][132] - 董事会由8名董事组成,包括3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32] - 董事在专业领域表现出色,付出充足时间和关注,确保执行董事与非执行董事之间的合理比例[133] - 董事会负责委任新董事和提名董事,确保独立非执行董事提供独立意见和投入[134][135] - 主席和行政总裁由不同人担任,以确保职责独立性和问责性[136] - 主席职责暂时由执行副主席兼行政总裁代理,因为主席辞职,董事会正在寻找合适的主席候选人[137][138] - 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可根据需要委聘独立猎头公司帮助物色独立非执行
大地国际集团(08130) - 2023 - 年度财报
2023-07-02 18:54
保健产品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本年度保健产品销售额约160万港元,2022财年为30万港元,同比增长约497.1%[14] 图书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本年度图书业务销售额约10万港元,2022财年为270万港元,同比降低约95.6%[15] 公司整体收益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本年度确认收益约3650万港元,2022财年约3800万港元,同比减少约3.9%[17] 公司毛利率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毛利率由2022财年约48.7%下降至本年度约31.9%[20] 公司财务成本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本年度确认财务成本约4930万港元,2022财年约5250万港元,同比减少约6.1%[21] 环境咨询服务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本年度环境咨询服务分部贡献收益约3470万港元,与2022财年大致持平[24] 公司销售成本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年度销售成本约2480万港元,较2022财年的约1950万港元同比增长约27.4%[29] 公司毛利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毛利由2022财年约1850万港元同比减少约37.0%至本年度1160万港元[30] 公司亏损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年度亏损约3.329亿港元,2022财年为3.785亿港元,亏损状况同比改善[31]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资产负债比率为约147.2%(2022年3月31日:约97.6%),比率上升因流动资产大幅减少[40] 公司行政开支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行政开支由2022财年的4490万港元同比减少约31.5%至本年度的3080万港元[41] 公司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净额数据 - 本年度录得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净额约2.654亿港元[41] 保健产品业务拓展计划 - 公司考虑扩大从美国等新海外司法权区采购保健产品,引进日本纳豆激酶食品补充剂[32] 生态环保业务拓展计划 - 公司正与中国政府下属实体磋商,拓展山东、山西、陕西及海南等区域生态环保项目[32] 公司借贷资金回收情况 - 公司被拖欠若干借贷利息,正采取措施获还款资金,与部分贷款人就借贷续期及/或结算磋商[38] 公司企业管治理念 - 公司认为良好企业管治能提升股东价值,致力于订立良好企业管治常规及程序[35] 金融服务业务收益情况 - 集团2022财年及本年度金融服务业务分别录得极少及零收益[43] 公司股息派发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就本年度派付任何末期股息(2022财年:无)[47] 集团资产总值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3月31日集团资产总值约71330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约10.85亿港元)[50] 集团借贷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3月31日集团借贷约6.054亿港元(2022年3月31日:约6.527亿港元)[50] - 集团借贷由2022年3月31日的约652.7百万港元同比减少约7.2%至2023年3月31日的605.4百万港元[63] 集团流动资产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3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约6.914亿港元(2022年3月31日:10.288亿港元),同比减少约32.8%[50][51] 集团流动负债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3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约10.496亿港元(2022年3月31日:10.587亿港元)[50] 集团非流动资产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3月31日集团非流动资产约2190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约5620万港元),同比减少约61.1%[50][54] 集团非流动负债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3月31日集团非流动负债约70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约20万港元)[50] - 集团于2023年3月31日的非流动负债增加主要由于租赁负债的非流动部分增加[64] 集团金融资产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集团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入之金融资产由2022年3月31日的4670万港元减至2023年3月31日的1630万港元,同比减少约65.0%[54] 集团下年度发展计划 - 下年度集团将密切关注行业发展,增强收益驱动力,提升整体财务表现[46] 集团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集团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由2022年3月31日的约361.3百万港元同比增加约11.4%至2023年3月31日的约402.4百万港元[63]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信息 - 张煒博士69岁,自2017年11月起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69] - 罗裔麟先生61岁,自2017年11月1日起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72] - 金立佐博士65岁,自2020年2月11日起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73] 公司执行董事信息 - 吴筱明先生61岁,担任公司执行董事、董事会临时主席、执行副主席兼行政总裁[75] - 吴筱明先生61岁,分别自2016年4月28日、2016年9月30日、2018年4月3日及2023年6月28日起获委任为行政总裁、执行董事、执行副主席及董事会临时主席[89] 公司非执行董事信息 - 俱孟军先生67岁,自2020年12月22日起获委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90] - 张雄峰先生55岁,自2018年4月3日起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91] 公司企业管治合规情况 - 公司本年度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15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及企业管治报告的所有适用守则条文[59] 公司资本管理目标 - 公司资本管理主要目标是维持持续经营能力,为股东提供回报及为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福利[66] 公司业务营运货币及外汇风险情况 - 公司业务营运货币主要为人民币、港元及美元,当前未采用外币衍生工具对冲外汇风险[67] 公司已发行股本及普通股数目情况 - 2023年3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本约为3640万港元,发行普通股数目为3640627457股,与2022年3月31日相同[81] 集团重大资本承担情况 - 2023年3月31日,集团并无任何重大资本承担,2022年3月31日也无[82] 集团收购晋新科源事项 - 集团未达成有关收购晋新科源事项的溢利保证[84] - 集团以初步代价人民币2700万元,通过向卖方配发及发行合共75681511股公司股份,收购晋新科源60%股权[97] - 晋新科源主营收入目标:2021年为550万元,2022年为605万元,2023年为665.5万元[98] - 晋新科源2022年经审计扣非后亏损净额约540万元,未达成溢利保证[101] - 若晋新科源2023年经审计扣非后净利少于500万元,公司有权无偿自卖方回购100%代价股份[101] 公司客户销售占比情况 - 公司最大客户销售额占比7%,五大客户合共占比24%[107] 集团雇员数量变化 - 2023年3月31日,集团雇员约73名,2022年3月31日约99名[126] 集团业务风险情况 - 业务风险为客户偏好变化及价格竞争可能影响集团表现,通过检讨市场趋势等维持竞争地位[112] 集团经济风险情况 - 经济风险为经济衰退可能影响集团表现,需审阅前瞻性指标确定经济状况[113] 集团流动资金风险情况 - 流动资金风险为集团无法应付到期金融债务,需监控流动资金及资产负债表[114] 集团外汇风险情况 - 外汇风险为汇率变动影响集团收入及资产价值,需密切监控并考虑使用金融工具对冲[115] 集团人员风险情况 - 人员风险为主要人员离职可能产生不利影响,通过提供奖励福利等吸引挽留雇员[116][117] 独立非执行董事薪酬情况 - 罗裔麟自2020年11月1日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为期三年,薪酬每月30,000港元[134] - 俱孟军自2020年12月22日起任非执行董事,为期三年,薪酬为每月30,000港元董事袍金[141] 董事会组成及变动情况 - 2023年3月31日,董事会由8名董事组成,其中3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本年度组成无变动,6月28日屈忠让和傅垣洪辞任执行董事[143] - 2023年3月31日,傅垣洪和吳筱明分别担任公司董事会主席和行政总裁[158] - 2023年6月28日,傅垣洪辞任执行董事及主席,吳筱明获委任为临时主席[158] - 本年度报告日期,董事会由6名成员组成,其中3名是独立非执行董事,符合GEM上市规则规定[177] 公司供应商占比情况 - 最大供应商占本年度销售及购买额比例为11%,五大供应商合共占比40%[137] 执行董事违纪违法情况及替代行动 - 2023年1月,执行董事屈忠让和傅垣洪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调查,未参与本年度持续专业发展,傅垣洪未能履行主席职责[145] - 公司采取替代行动,C.2.1主席职责由吴先生、白先生和弭先生分担,C.2.2由吴先生、白先生及其团队确保董事会有效运作并及时沟通[145] 非执行董事任期规定 - 非执行董事固定任期为三年,须根据公司细则规定轮值退任[165] 董事会会议规定 - 董事会会议每年最少举行四次,召开例会需提前十四日通知全体董事[166] 提名委员会职责及会议情况 - 提名委员会职责包括每年最少检讨董事会架构、规模及组成一次[173] - 本年度,提名委员会共召开一次会议[174] - 提名委员会2023年由四名成员组成,傅垣洪6月28日辞任主席后,吴筱明接任[198] - 提名委员会评价候选人考虑资格、技能、经验、性别多元性等因素,公司需定期或按需检讨及重新评估提名政策[200] 董事会会议召开次数及董事出席情况 - 本年度共举行7次董事会会议[179] - 屈忠让先生出席股东大会0/1次、董事会会议5/7次[179] - 傅垣洪先生出席股东大会1/1次、董事会会议5/7次、薪酬委员会会议1/1次、提名委员会会议1/1次[179] - 吴筱明先生出席股东大会1/1次、董事会会议7/7次、薪酬委员会会议1/1次[179] - 俱孟军先生出席股东大会0/1次、董事会会议7/7次[179] - 张雄峰先生出席股东大会0/1次、董事会会议7/7次、审核委员会会议5/5次[179] - 张炜博士出席股东大会0/1次、董事会会议7/7次、审核委员会会议5/5次、薪酬委员会会议1/1次、提名委员会会议1/1次[179] - 罗裔麟先生出席股东大会0/1次、董事会会议7/7次、审核委员会会议5/5次、薪酬委员会会议1/1次、提名委员会会议1/1次[179] - 金立佐博士出席股东大会0/1次、董事会会议7/7次、审核委员会会议5/5次、薪酬委员会会议1/1次、提名委员会会议1/1次[179] 审核委员会职责履行情况 - 审核委员会审议2022财年财务报表、演示函、结果公告及2022年中期财务报表等,确保财务披露数据真实完整,批准不派发2022财年末期及中期股息[195] 董事会成员多元化目标及员工情况 - 董事会成员多元化目标:至少三分之一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至少一名为女性、至少一名取得会计或其他专业资格,2023年第1、3项已满足,预计2024年底满足第2项[19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有73名员工,女性约30人,男性约43人,比例约为4:6[197] - 截至2023年底,集团逾90%员工为全职员工,逾六成员工年龄介乎31至50岁[197] 薪酬委员会组成及会议情况 - 薪酬委员会由五名成员组成,包括两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张炜博士为主席,2023年召开一次会议[197] 集团资产抵押情况 - 2023年3月31日,集团并无抵押其任何资产,2022年3月31日也无[94] 集团重大或然负债情况 - 2023年3月31日,除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2及43所披露者外,集团并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2022年3月31日也无[95] 集团重大投资情况 - 除公司投资其附属公司外,集团本年度并无任何重大投资[96]
大地国际集团(08130)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07-02 18:53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 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就因本公告全部或任 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DADI INTERNATIONAL GROUP LIMITED 大 地 國 際 集 團 有 限 公司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並於百慕達存續之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8130) 公 告 截至二零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之年度業績 大地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本公司」)董事(「董事」)會(「董事會」)謹此宣佈本公司 及其附屬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經審核業績。本公告載列本 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年報(「年報」)全文,符合香港聯合交 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GEM證券上市規則有關隨附初步年度業績公告資料的 相關規定。 刊登年度業績及年報 本 業 績 公 告 將 分 別 在 聯 交 所 網 站 (www.hkexnews.hk) 及 本 公 司 網 站 (http://www.dadi-international.com.hk)上刊登。 本公司將於適當時候向本公司股份持有人寄發年報, ...
大地国际集团(08130) - 2023 Q3 - 季度财报
2023-02-14 17:08
Dadi International Group Limited 大地國際集團有限公司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並於百慕達存續之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8130) 2022 第三季度業績報告 0101010101010 01 01 01 MANAGEMENT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GEM 之特色 GEM之定位,乃為相比起其他在聯交所上市之公司帶有較高投資風險之公司提供一個上市之市場。 有意投資之人士應了解投資於該等公司之潛在風險,並應經過審慎周詳之考慮後方作出投資決定。 GEM 之較高風險及其他特色表示GEM 較適合專業及其他經驗豐富投資者。 由於GEM 上市公司新興之性質所然,在GEM 買賣之證券可能會較於聯交所主板買賣之證券承受 較大之市場波動風險,同時無法保證在GEM 買賣之證券會有高流通量之市場。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聯交所對本報告之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 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就因本報告全部或任何部份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之任 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本報告乃遵照聯交所GEM 證券上市規則(「GEM 上市規 ...
大地国际集团(08130) - 2023 - 中期财报
2022-11-15 06:28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19,856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9,313千港元[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亏损为22,360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38,979千港元[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为0.43港仙,2021年同期为0.73港仙[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40,859千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56,159千港元[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为930,011千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1,028,814千港元[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966,981千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1,058,671千港元[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 - 36,970千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 - 29,857千港元[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总权益为3,668千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26,083千港元[11]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非流动负债为221千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219千港元[11]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总权益及非流动负债为3,889千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26,302千港元[11] - 2022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433)千港元,2021年为(10,142)千港元[15] - 2022年投资活动所产生现金净额为1,600千港元,2021年为4,788千港元[15] - 2022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0千港元,2021年为(6,361)千港元[15] - 2022年现金及现金等值减少净额为(833)千港元,2021年为(11,715)千港元[15] - 2022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值为15,123千港元,2021年为24,806千港元[15] - 截至9月30日止三个月,2022年客户合约收益为749.4万港元,2021年为946.1万港元;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2022年为1985.6万港元,2021年为1931.3万港元[41] - 截至9月30日止三个月,2022年其他收益或亏损总计为2.3万港元,2021年为165.2万港元;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2022年为20.2万港元,2021年为184.3万港元[42] - 截至9月30日止三个月,2022年销售成本为505.3万港元,2021年为620.5万港元;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2022年为1312.9万港元,2021年为865.1万港元[46] - 截至9月30日止三个月,2022年其他借贷之利息为698.6万港元,2021年为1028万港元;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2022年为1507.1万港元,2021年为2649.6万港元[48] - 截至9月30日止三个月,2022年所得税开支即期税项扣除为82.7万港元,2021年为1.3万港元;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2022年为94.2万港元,2021年为153.2万港元[52]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789.8万港元,2021年约为1125.3万港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556.1万港元,2021年约为2649.9万港元[5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金额达44.1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26.2万港元[58] - 于2022年9月30日,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项以及按金总计878.258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975.203万港元[59] - 于2022年9月30日,0 - 30天应收账款为1.468万港元,31 - 60天为1.001万港元,61 - 90天为0.781万港元,超过90天为366.363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对应分别为1.588万港元、1.083万港元、0.845万港元、396.196万港元[5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为335,276千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361,323千港元有所下降[61]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无抵押借贷为588,973千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652,660千港元减少[64] - 截至2022年9月30日,由主要股东山西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授予的借贷约为552,828,000港元,截至2022年3月31日为591,590,000港元[6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法定股本为200,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36,406千港元[6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与山西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的长期贷款为552,828千港元,2021年为600,197千港元[68] - 董事会决定不就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宣派任何中期股息,2021年也无[70] - 报告期内,公司收益约为1986万港元(2021年:1931万港元),增加约54.3万港元或2.81%,其中1949万港元来自环保业务[87] - 报告期内,公司产生财务费用约为1507.1万港元(2021年:2650万港元),同比减少约9.10%[87] - 公司行政开支由2021年同期约2346万港元同比减少约43.39%至报告期约1328万港元[87] - 报告期内,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1556.1万港元,去年同期为2650万港元[8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 -3697万港元,主要因应收账款过大致现金流紧张[88] - 2022年9月30日,集团总资产约为9.708亿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11.1483亿港元[94] - 2022年9月30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存约1512万港元,2021年3月31日为1685万港元[94] - 2022年9月30日,集团借贷总额约为5.8897亿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6.5266亿港元,计息年利率约为8%[95] - 资产负债比率为99.60%,2022年3月31日为97.60%[96] 各业务线资产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9月30日出版、采购及发行图书分部资产为612,847千港元,3月31日为695,233千港元[30] - 2022年9月30日广告及媒体相关服务分部资产为57,535千港元,3月31日为59,582千港元[30] - 2022年9月30日融资租赁及其他金融服务分部资产为183,742千港元,3月31日为166,986千港元[30] - 2022年9月30日未分配资产为67,456千港元,3月31日为115,042千港元[31] 各业务线经营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期内,环境咨询服务分部为公司贡献分部收益约1949万港元(2021年:约1664万港元),分部溢利约693万港元(2021年:约600万港元),收益及溢利分别增长约17.13%及15.50%[81] - 报告期内,公司自销售保健产品录得销售额约25万港元(2021年:无),亏损约32万港元(2021年:无)[83] - 报告期内,公司出版、采购及发行图书业务无销售额(2021年:267万港元),无分部溢利/亏损(2021年:2495万港元分部亏损)[84] - 报告期内,公司广告及媒体相关服务分部录得收益约12万港元(2021年:无),溢利约12万港元(2021年:无),融资租赁及其他金融服务分部无收益及溢利/亏损(2021年:无)[85] 公司股本及股东持股情况 - 2022年9月30日已发行股本为36,406千港元,股份溢价为1,828,573千港元,保留盈利为311,538千港元[13] - 董事吴筱明先生持有公司4124万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的1.13%[108] - 董事张雄峰先生持有公司2.372099亿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的6.52%[108]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山西省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山西大地环境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山西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Dadi International Holdings Co., Ltd分别持有公司1,027,985,995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的28.24%[111] - 山西大地环境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由山西省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实益及全资拥有,山西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由山西大地环境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实益及90%拥有,Dadi International Holdings Co., Ltd由山西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实益及全资拥有[111] 公司治理相关情况 - 公司于2012年9月25日采纳的为期10年的购股计划于2022年9月24日届满,该日无尚未偿还的购股,报告期内无行使、注销或失效的购股[114] - 报告期内,公司各董事、管理层及主要股东或其联系人无对集团业务构成或可能构成竞争的业务权益,无其他利益冲突[115] - 报告期内,公司未赎回任何上市证券,公司或附属公司未购买或出售公司任何上市证券[116] - 报告期内,集团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15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及企业管治报告的守则条文[117] - 报告期内,公司采纳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操守守则,全体董事确认遵守规定的交易标准及操守守则[118] - 公司成立审核委员会,由非执行董事张雄峰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集团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120] - 报告日期,执行董事为屈忠让、傅垣洪及吴筱明,非执行董事为俱孟军及张雄峰,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张炜、金立佐及罗裔麟[121]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或附属公司无安排使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通过购买股份或债券获利,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等无认购公司证券的权利或已行使相关权利[109] 行业及地区相关情况 - 中国4G网络有超500万个基站,5G网络需大量小基站支撑基础设施[72] - 山西省内核技术利用单位1,459家,使用密封放射源3,506枚[75] - 山西省有大量输变电设施,包括500kV、220kV、110kV交流输变电及1,000kV特高压输变电等[74] - 2021年中国保健品市场规模约为2708亿元,较2020年增加约205亿元,同比增长8.19%,预计2023年有望达3200亿元[78] 公司税率及借贷利率情况 - 中国附属公司自2008年1月1日起企业所得税率为25%[52] - 截至2022年9月30日,集团借贷年利率固定为8%[63] 公司人员情况 - 2022年9月30日,集团有65名全职雇员[103] 公司业务预期情况 - 集团认为疫情对出版、采购及发行图书业务的影响是暂时的,将随经济和业务恢复而缓解[90] - 集团预期环境咨询服务需求将持续增长,计划投入资源支持晋新科源[90]
大地国际集团(08130)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2-09-01 06:27
公司业绩差异情况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业绩与业绩公告及报告存在差异,源于未经审核年度业绩与经审核年度业绩有差异[3] - 2022年6月30日,第一季度业绩公告及报告披露的缴入盈馀为325,798千港元,实际为311,538千港元,差异为(14,260)千港元[8] - 2022年6月30日,第一季度业绩公告及报告披露的资本缴入储备为0千港元,实际为295千港元,差异为295千港元[8] - 2022年6月30日,第一季度业绩公告及报告披露的重估储备为13,135千港元,实际为19,546千港元,差异为6,411千港元[8] - 2022年6月30日,第一季度业绩公告及报告披露的换算储备为39,649千港元,实际为61,312千港元,差异为21,663千港元[8] - 2022年6月30日,第一季度业绩公告及报告披露的权益总额为289,320千港元,实际为17,298千港元,差异为(272,022)千港元[8] 公司财务指标不同时间数据 - 2021年4月1日,已发行股本为36,406千港元,股份溢价为1,828,573千港元,累计亏损为(1,851,232)千港元[6] - 2021年6月30日,已发行股本为36,406千港元,股份溢价为1,828,573千港元,累计亏损为(1,866,478)千港元[6] - 2022年4月1日,已发行股本为36,406千港元,股份溢价为1,828,573千港元,累计亏损为(2,069,100)千港元[6] - 2022年6月30日,已发行股本为36,406千港元,股份溢价为1,828,573千港元,累计亏损为(2,076,763)千港元[6][8]
大地国际集团(08130)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2-08-12 22:4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第一季度收益为12240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9852千港元[6] - 2022年第一季度销售成本为8076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446千港元[6] - 2022年第一季度毛利为4164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7406千港元[6] - 2022年第一季度经营亏损为2811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4625千港元[6] - 2022年第一季度除税前亏损为10896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0841千港元[6] - 2022年第一季度期内亏损为11011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2360千港元[6] - 2022年第一季度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21港仙,2021年同期为0.42港仙[7] - 2022年第一季度换算海外附属公司财务报表的汇兑差额为2226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8796千港元[9] - 2022年第一季度期内全面开支总额为8785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3564千港元[9] - 公司收益从2021年约985万港元同比增加24.24%至2022年约1224万港元,其中环保服务收益约1213万港元,同比增加23.07%,保健产品销售收益约11.5万港元[29] - 公司销售成本从2021年约245万港元同比增加230.17%至2022年约808万港元[31] - 公司毛利从2021年约741万港元同比减少43.78%至2022年约416万港元,毛利率从75.17%降至34.02%[32] - 公司行政开支从2021年约1222万港元同比减少41.09%至2022年约720万港元[33] - 公司财务成本从2021年约1622万港元同比减少50.14%至2022年约809万港元[3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累计所得税开支约11万港元,2021年为150万港元[24] - 2022年每股基本亏损根据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766.3万港元及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36.41亿股计算得出,2021年拥有人应占亏损1524.6万港元[25] - 2022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7.6万港元,2021年为7.2万港元[21] - 2022年外汇亏损/(收益)净额 -2.6万港元,2021年为3.9万港元[21] - 2022年员工成本(包括董事薪酬)479.7万港元,2021年为645.8万港元[21] - 本集团期内亏损及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约1101万港元及766万港元,2021年同期分别约为2236万港元及1525万港元,亏损状况同比改善[36] 公司业务构成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集团主要业务为出版、采购及发行图书,提供环保服务及销售保健产品[14] 股东持股情况 - 董事吴筱明先生、张雄峰先生分别持有公司4124万股、2.372099亿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的1.13%、6.52%[42] - 主要股东山西省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山西大地环境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山西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Dadi International Holdings Co., Ltd分别持有公司10.27985995亿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的28.24%[44] - Dadi International Holdings Co., Ltd由山西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实益及全资拥有,山西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由山西大地环境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实益及90%拥有,山西大地环境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由山西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实益及全资拥有[45] 公司业务影响及规划 - 公司认为新冠疫情对集团的影响是暂时的,将随整体经济和业务活动恢复而缓解[37] - 公司计划投入资源支持山西晋新科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提高开展环保项目能力,实现收益多元化[39] - 公司正与中国政府下属实体磋商,可能共同打造山东省莱州市绿色石材产业交易服务平台[39] - 公司计划投入资源挖掘保健产品销售业务潜力,扩大经营规模,扩充产品组合[39] - 公司将密切关注行业发展,增强收益驱动力,提升整体财务表现[40] 业务竞争及证券交易情况 - 2022年6月30日,各董事、主要股东或其紧密联系人无对集团业务构成竞争的业务权益[48] - 期内公司未赎回任何上市证券,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未购买或出售公司任何上市证券[49] 公司治理结构 - 公司已成立审核委员会,按GEM上市规则订明职权范围,职责为审阅及监管集团财务呈报流程、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程序[50] - 审核委员会由非执行董事张雄峰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罗裔麟、张炜博士、金立佐博士组成,已审阅集团期内未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50] - 报告日期,董事会由三名执行董事屈忠让、傅垣洪、吴筱明,两名非执行董事俱孟军、张雄峰,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张炜博士、金立佐博士、罗裔麟组成[51] 报告发布信息 - 大地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日期为2022年8月12日[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