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拉近网娱(08172)
icon
搜索文档
拉近网娱(08172)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6 16:46
网络电影市场数据 - 2023年票房分账破千万的网络电影仅34部,比2022年减少17部,比2021年减少31部[7] - 2023年发行三部储备网络电影,分账票房低于预期,《千鹤先生》已定档2024年1月25日在三家平台上线[12] - 两部网络电影《窈窕老爹》《大漠神龙》于2023年二季度在芒果TV进行第三轮网络发行,提高资金回收率[12] 院线电影市场数据 - 2023年中国内地院线电影总票房为549.15亿,同比增长83.4%,国产电影票房为460.05亿,占全年总票房的83.77%[9] - 2023年中国内地院线电影全年总观影人次12.99亿,同比增长82.7%[9] - 《满江红》获2023年票房冠军,票房45.4亿[11] - 公司承制及联合出品的《忠犬八公》中国版获超2.86亿票房[11] - 2023年院线电影市场相比疫情期间过去三年票房大幅上涨七成,观影人次上涨六成,人均观影频次增长至2.58次[21] - 2023年中国以75.71亿美元累计票房位列全球票房第二位[21] - 2023年院线电影相比疫情期间过去三年票房大幅上涨七成,观影人次上涨六成,人均观影频次增长至2.58次[24] - 2023年中国以75.71亿美元累计票房位列全球票房第二位[24] 网络微短剧市场数据 - 2023年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为373.9亿元,约占同年院线电影市场规模的70%,较2022年同比增长267.65%,预估到2027年有望达千亿级别[22][25] - 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网络微短剧发行量多达150部,接近2022年全年总和的2倍[22][25] 音乐业务数据 - 2023年下半年音乐领域入驻音乐人数量超过300位[16] - 公司打造琥珀APP,为音乐人提供新变现方式,音乐PASS卡获国家版权局高度评价[18][19] - 公司以琥珀为品牌,作为原创音乐人自我出版的一站式变现工具平台[28] - 2024年琥珀将筹备与知名音乐人合作推出专辑PASS卡[29] - 琥珀尝试开拓NFC技术应用于不同领域的可能性[29] - 琥珀将寻求与海外音乐产业和市场的合作机会[29] 公司业务策略 - 公司将调整院线电影投资策略,探索“多元化喜剧”类型投资及制作[21] - 2024年网络电影市场投资遵循降本增效、提质减量原则[21] - 公司主推国内视频海外版权销售,已达成多个自有版权项目海外交易[14] 公司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收益约为2891.5万港元,较2022年的1053.3万港元增加174.52%[31] - 2023年销售成本减少至约1986.5万港元,2022年为2928.6万港元[31] - 2023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约为4222.2万港元,2022年亏损9460.7万港元[32] - 2023年电影、电视节目及网络内容分部收益约为2819.6万港元,2022年为487.4万港元[33] - 2023年艺人管理分部收益约为34.3万港元,2022年为36.2万港元[34] - 2023年新媒体业务分部收益约为37.6万港元,2022年为529.7万港元[35] - 2023年行政开支约为3816.6万港元,2022年约为5352.8万港元[36] - 2023年其他开支中,电影版权及在制影片及电视节目减值亏损约227.3万港元,2022年为1234.8万港元[38] - 2023年公司资产总值约为18474.6万港元,2022年为22450.6万港元[39]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2633.9万港元,2022年为3193.8万港元[39] - 2023年资本负债比率约为49.4%(2022年:43.5%),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由161,855,000港元减至134,192,000港元[58]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承担约为44,730,000港元(2022年:24,759,000港元)[61]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给股东的储备为2.03767亿港元,2022年为3.01745亿港元[155] - 2023年收益为28,915千港元,2022年为10,533千港元[198] - 2023年销售成本为19,865千港元,2022年为29,286千港元[198] - 2023年毛利为9,050千港元,2022年亏损18,753千港元[198] - 2023年除税前亏损42,837千港元,2022年为102,691千港元[198] - 2023年本年度亏损42,846千港元,2022年为102,693千港元[198] - 2023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42,222千港元,2022年为94,607千港元[198] - 2023年非控股权益应占亏损624千港元,2022年为8,086千港元[198] - 2023年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1.00港仙,2022年为2.25港仙[198] - 2023年全面亏损总额45,276千港元,2022年为120,620千港元[200] - 2023年海外业务换算产生之汇兑差额亏损3,183千港元,2022年为15,225千港元[200] 公司运营主体数据 - 截至2023年和2022年12月31日,OPCO1收益分别为45千港元(占比0.2%)和823千港元(占比7.8%),总资产分别为15,446千港元(占比8.4%)和16,155千港元(占比7.2%)[55] - 截至2023年和2022年12月31日,OPCO2收益均为0,总资产分别为4,968千港元(占比2.7%)和25,070千港元(占比11.2%)[55] - 截至2023年和2022年12月31日,OPCO3收益分别为28,539千港元(占比98.7%)和5,242千港元(占比49.8%),总资产分别为31,827千港元(占比17.2%)和41,259千港元(占比18.4%)[55] - 截至2023年和2022年12月31日,OPCO4收益分别为261千港元(占比0.9%)和94千港元,总资产分别为21,310千港元(占比11.5%)和15,565千港元(占比6.9%)[55] 公司股权与股本信息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合共4,209,131,046股普通股[57] - 稼轩集团等持有公司1,982,561,725股,占已发行股本47.10%[169] - 中国中信集团等持有公司459,934,954股,占已发行股本10.93%[169] - First Charm Investments Limited等持有公司311,545,414股,占已发行股本7.40%[169] 公司董事与管理层信息 - 执行董事Colin Xu先生34岁,2016年加入公司附属公司,负责业务拓展等[69] - 执行董事梁伟信先生50岁,在审计等方面累积逾25年经验,现为公司公司秘书及授权代表[70] - 非执行董事邹晓春先生54岁,作为执业律师已有30年,在资本市场法律范畴执业达20年,2015年3月起任公司非执行董事[71] - 周亚飞先生55岁,在中国会计等方面拥有超30年经验,2021年3月起任国美金融科技执行董事,现为公司审核及提名委员会成员[73] - 李雪松先生55岁,在中信集团多家附属公司任高管,有丰富通信与广电业务经验[74] - 独立非执行董事吴伟雄先生60岁,1992年起在香港取得律师资格,现为公司提名委员会主席等[75] - 2023年12月31日董事会由8名董事组成,包括2名执行董事、3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87] - 全体非执行董事获委任,重续任期为3年[91] - 周亚飞先生及邹晓春先生将在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并符合资格及愿意膺选连任[93][157] - 梁伟信先生、Colin Xu先生、周亚飞先生、邹晓春先生、林长盛先生董事会会议出席情况为5/5[103] - 吴伟雄先生、王炬先生董事会会议出席情况为3/5[103] - 李雪松先生股东大会出席情况为0/1,林长盛先生股东大会出席情况为0/1[103] - 2023年董事均参与持续专业发展,包括网上课程、阅读相关主题材料及出席培训班[109] - 2023年12月31日,薪酬委员会由林长盛、吴伟雄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邹晓春一名非执行董事组成,年内举行两次会议[111][112] - 2023年高级管理层(董事除外)薪酬情况:1 - 500,000港元有1人,500,001 - 1,000,000港元有1人,1,000,001 - 1,500,000港元有1人[113] - 2023年12月31日,提名委员会由吴伟雄、林长盛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周亚飞一名非执行董事组成,年内举行两次会议[114][117] - 提名委员会正制定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待落实及董事会批准[118] - 2023年12月31日,审核委员会有三名成员,年内举行四次会议,审核集团年报、中期报告及季度报告[119] - 梁伟信先生自2018年10月1日起获委任为公司秘书,2023年接受不少于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130]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需在2024年12月31日或之前完成必要委任以符合GEM上市规则第17.104条规定[9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除企业管治守则条文A.2.1、A.4.1及A.6.7外,已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十五所载之企业管治守则[97] - 董事会每年至少举行4次会议,召开例会会向全体董事发出最少14日通知[101] - 回顾年度内,集团已举行7次董事会会议[10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除6月30日举行的股东周年大会外,公司未举行其他股东大会[10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核数师提供核数服务酬金为132万港元,2022年为158.4万港元,非核数服务费用为零[121] - 公司建议在即将举行的股东周年大会上提名委任香港立信德豪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为核数师[120] - 董事会已检讨公司有关企业管治的政策及常规[126] - 董事会确认监督管理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的全面责任,并已下放给管理层[127] - 集团建立内部审计章程,进行年度风险评估,设计连续三年的审计计划[129] - 审核委员会和董事会认为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系统整体运作良好[129] - 公司为董事会成员及高级管理层成员投购董事及高级人员责任险[133] - 公司承诺维持高水平透明度,向股东公开及适时披露资料[134] - 董事会每年检讨转授不同委员会的所有权力[132] - 股东周年大会通函需在大会前不少于21天或20个完整营业日发送,其他股东大会通告需在会前不少于14天或10个完整营业日发送[136] - 持有公司缴足股本(附带股东大会投票权)不少于十分之一的股东有权要求召开特别股东大会[137] 公司其他运营信息 - 公司拥有《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等多个国内娱乐文化业务所需牌照[27] - 中国农村院线发行有序推进,计划推广到全国32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共300多条农村院线[12] - 《发财经记》有效播放市场占有率达25.45%[11]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无任何资产抵押[59]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或然负债(2022年:无)[62]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有51名雇员,包括约48名驻中国雇员及3名驻香港雇员[63] - 公司为雇员提供有竞争力薪酬组合和良好工作环境,提倡互相尊重、人人平等[66] - 公司会不时提供在职培训,为雇员筹办工余活动并进行小组讨论[66] - 公司无倚重单一供应商或客户,年内无与客户及供应商的未决纠纷[66] - 公司薪酬策略是建立论功行赏文化,奖励表现优异、提升股东价值的雇员[67] - 2014年6月10日公司采纳新购股权计划,有效期十年,将于2024年6月届满[161] - 2023年12月31日,已无尚未行使之购股权[16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作出慈善及其他捐赠约22.21万港元,2022年无[166] - 最大客户占本年度销售比例为77.60%[172] - 五大客户合计占本年度销售比例为92.63%[172] - 香港立信德豪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自2021年12月21日起任外聘核数师,2023年6月30日获续聘[177] - 公司2023年度综合财务报表由香港立信德豪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核,任期将在即将举行的股东周年大会届满,届时将提呈续聘决议案[178]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
拉近网娱(08172)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8 20:25
财务表现 - 二零二三年度收入为28,915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度的10,533千港元增长[6] - 二零二三年度毛利为9,050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度的亏损18,753千港元有显著改善[6] - 二零二三年度净亏损为42,846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度的102,693千港元有所减少[6] - 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03,421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度的110,392千港元略有下降[8] 会计准则变更 - 公司将于2023年1月1日开始的财政年度首次强制采用新订或修订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公司财务报表的影响将在披露中体现[19] - 公司将会计政策披露更具信息性,修订了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和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实务报告第2号,对公司财务报表的计量或呈列没有影响,但影响了会计政策的披露[20] 业务分部 - 公司根据产品和服务划分业务单位,有三个可报告的经营分部:藝人管理分部、电影、电视节目及网络内容分部、新媒体分部[24] 市场表现 - 二零二三年电影、电视及网络内容市场整体表现下滑,網絡電影市场吸引力降低,票房分账难逆势增长[60] - 二零二三年院线电影市场呈现强劲复苏态势,中国大陆全年院线电影总票房同比增长83.4%,预期市场会回归良性循环模式[62] 发行业务 - 公司在发行策略上不断优化,推进历史项目二轮、三轮的海外和其他新媒体预售工作,提高资金回收率[66] - 公司在中国农村院线发行有序推进,计划推广到全国32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共300多条农村院线[67] 公司治理 - 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常规,重视董事会质量和内部监控[142] - 公司審核委員會负责审阅财务报表并提供意见[146]
拉近网娱(08172)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15 19:29
董事会会议安排 - 拉近网娱集团董事会将于2024年3月28日举行会议[3] - 会议将省览及通过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的经审核全年综合业绩[3] 公司董事情况 - 截至公布日期,执行董事为Colin Xu先生及梁伟信先生[3] - 截至公布日期,非执行董事为邹晓春先生、周亚飞先生及李雪松先生[3] - 截至公布日期,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吴伟雄先生、林长盛先生及王炬先生[3]
拉近网娱(08172) - 2023 Q3 - 季度财报
2023-11-14 16:51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收益为129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006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收益为1414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470千港元[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销售成本为365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752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销售成本为729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818千港元[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毛利为 - 235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54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毛利为684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52千港元[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除税前亏损为1077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6634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除税前亏损为1761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3434千港元[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本期亏损为1077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6634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本期亏损为1762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3434千港元[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海外业务换算之汇兑差额为 - 16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 - 4592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海外业务换算之汇兑差额为 - 554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 - 14068千港元[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本期全面亏损总额为1093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1226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本期全面亏损总额为2316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7502千港元[7] - 2023年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截至9月30日止三个月为 - 0.25港仙,2022年同期为 - 0.39港仙;截至9月30日止九个月为 - 0.37港仙,2022年同期为 - 0.96港仙[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收益约为1414.2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847万港元增加67.0%[2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销售成本减少至约729.9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781.8万港元[21] - 行政开支由上一期约4228.4万港元减少至约2318.8万港元,员工薪金及相关开支减少至约1329.8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457.5万港元[2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约为1548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4037.5万港元[16][21] - 中国地区赚取的应课税溢利按25%税率计算税项约8000港元,2022年同期无[15]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之股息,2022年同期亦无[2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并无已发行的潜在摊薄普通股[17]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新媒体业务截至9月30日止三个月收益为4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75千港元;截至9月30日止九个月收益为194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5095千港元[11] - 2023年电视及网络节目截至9月30日止三个月收益为103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407千港元;截至9月30日止九个月收益为7116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382千港元[1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电影、电视节目及网络内容业务收益约为1361.4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89.3万港元[2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艺人管理业务收益约为33.4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32.1万港元[2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新媒体业务收益约为19.4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509.5万港元[25] 电影市场行业数据 - 2023年暑期档累计票房206.2亿,接近今年前九个月总票房一半[29] - 截止2023年第三季度末,中国内地电影市场票房达455.88亿,同比增长77.6%,上映电影数量较同期增加100部[29] - 截止2023年第三季度,票房排名前九位影片均为国产片且票房均过10亿[30] 公司业务项目进展 - 公司承制及联合出品的《忠犬八公》中国版截至报告日获超2.86亿票房[31] - 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共发行三部网络电影储备项目,分账票房低于预期[32] - 公司储备网络电影《千鹤先生》预计2024年第一季度上线[32] - 两部已首播网络电影《窈窕老爹》《大漠神龙》于2023年第二季度在芒果TV进行第三轮网络发行[34] - 公司农村院线发行将推广到全国32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共300多条农村院线[34] - 公司已达成多个自有版权项目海外版权交易并计划扩展至外部项目[34] - 公司继续与业内经纪团队合作,为艺人管理业务注入动力[37] 音乐业务数据 - 第三季度音乐领域入驻音乐人数量超100位[38] - 过去一季帮助70多位音乐人完成10000张音乐PASS专辑出版[43] 音乐产品信息 - 琥珀APP让创作者获100%版权自主[41] 公司股份及购股计划情况 - 2023年9月30日公司已发行4209131046股普通股[47] - 2014年6月10日公司采纳新购股计划,有效期10年,2024年6月届满[48] - 2023年9月30日已无尚未行使之购股权[4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9个月内公司无其他购股或债券安排[50] 公司股权结构 - 截至2023年9月30日,稼轩集团等持有公司1982561725股,占已发行股本47.10%;中国中信集团等持有459934954股,占10.93%;First Charm Investments Limited等持有311545414股,占7.40%[52] - 稼轩由鹏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及伟浩环球控股有限公司分别拥有55%及45%,黄光裕拥有鹏建100%,许钟民拥有伟浩100%[53] - Famous Peak Investments Limited为中信投资管理(香港)有限公司之全资附属公司,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为中国中信股份有限公司之控股公司[53] - 高振顺先生拥有First Charm Investments Limited之100%[53] 公司人员权益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无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或其联系人在公司或其相联法团股份等中拥有权益或淡仓[5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董事、主要股东或其联系人无在与集团业务构成竞争业务中拥有权益[56] 公司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买卖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57] 公司合规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内,公司除部分条款外已遵守GEM上市规则企业管治守则[60] - 公司已就董事证券交易采纳不比GEM上市规则宽松行为守则,董事确认遵守[65] 公司审核情况 - 审核委员会由林长盛等三人组成,已审阅集团第三季度报告及业绩[66]
拉近网娱(08172) - 2023 Q3 - 季度业绩
2023-11-14 16:49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收益为129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006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收益为1414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470千港元[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销售成本为365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752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销售成本为729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818千港元[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毛利为 - 235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54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毛利为684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52千港元[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除税前亏损为1077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6634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除税前亏损为1761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3434千港元[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本期亏损为1077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6634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本期亏损为1762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3434千港元[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本期全面亏损总额为1093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1226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本期全面亏损总额为2316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7502千港元[7] - 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三个月,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本期亏损为1030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6511千港元;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九个月,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本期亏损为1548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0375千港元[7] - 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三个月,非控股权益应占本期亏损为46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23千港元;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九个月,非控股权益应占本期亏损为214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059千港元[7] - 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三个月,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为0.25港仙,2022年同期为0.39港仙;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九个月,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为0.37港仙,2022年同期为0.96港仙[7] - 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收益约为1414.2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847万港元增加67.0%[20] - 2023年前三季度销售成本约为729.9万港元,低于2022年同期的781.8万港元[21] - 行政开支从2022年前三季度的约4228.4万港元降至2023年同期的约2318.8万港元[21] - 2023年前三季度员工薪金及相关开支约为1329.8万港元,低于2022年同期的2457.5万港元[21] - 2023年前三季度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1548万港元,低于2022年同期的4037.5万港元[17][22] - 2023年前三季度中国地区应课税溢利按25%税率计算税项约8000港元,2022年同期无[16]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3年前三季度股息,2022年同期也无派息[19]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集团主要业务为提供艺人管理服务及电影、电视节目及网络内容投资[11] - 2023年前三季度电影、电视节目及网络内容业务收益约为1361.4万港元,高于2022年同期的289.3万港元[23] - 2023年前三季度艺人管理业务收益约为33.4万港元,略高于2022年同期的32.1万港元[24] - 2023年前三季度新媒体业务收益约为19.4万港元,远低于2022年同期的509.5万港元[25] 电影市场情况 - 2023年暑期档累计票房206.2亿,接近今年前九个月总票房的一半[28] - 截止2023年第三季度末,中国内地电影市场票房达455.88亿,同比增长77.6%,上映电影数量较同期增加100部[28][29] - 2023年票房排名前九的影片均为国产片,且票房均过10亿[30] 公司电影业务项目情况 - 公司承制及联合出品的《忠犬八公》中国版截至公布日获超2.86亿票房[30] - 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发行三部网络电影储备项目,分账票房低于预期[31] - 储备网络电影《千鹤先生》预计2024年第一季度上线[31] - 两部网络电影《窈窕老爹》《大漠神龙》于2023年第二季度在芒果TV进行第三轮网络发行[32] - 中国农村院线发行将推广到全国32个省份、300多条农村院线[33] - 公司调整网络电影投资布局,将重点放在存量待播作品发行和营销上[27] 公司音乐业务情况 - 公司第三季度音乐领域入驻音乐人数量超100位[40] - 过去一季公司成功帮助70多位音乐人完成10,000张音乐PASS专辑出版[44] - 公司新媒体业务探索“web3.0创作者经济+音乐人自我出版+音乐潮玩”模式[41] - 琥珀APP让音乐人实现作品“自我出版”,获100%版权自主[42] - 琥珀APP与中国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合作,部分收益将捐至“乡村振兴专项基金”[49] 公司股权结构情况 - 2023年9月30日公司已发行合共4,209,131,046股普通股[51] - 2023年9月30日稼轩集团等股东持有1,982,561,725股,占已发行股本47.10%[54] - 2023年9月30日中国中信集团等股东持有459,934,954股,占已发行股本10.93%[54] - 2023年9月30日First Charm Investments Limited等股东持有311,545,414股,占已发行股本7.40%[54] 公司购股计划及相关安排情况 - 公司新购股计划有效期为十年,将于2024年6月届满,2023年9月30日已无尚未行使之购股权[5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内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订立使董事等得益的股份或债券购买安排[53] 公司权益登记及竞争业务权益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未获悉除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外有人在公司股份及相关股份中拥有须登记权益或淡仓,或拥有集团其他成员公司5%或以上已发行股本权益[5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或其联系人在公司或相联法团的股份、相关股份及债券中无权益或淡仓[5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董事、主要股东或其联系人在与集团业务构成或可能构成竞争的业务中无权益[58] 公司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或附属公司无买卖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59]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除企业管治守則條文A.2.1、A.4.1及A.6.7外,公司已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十五所载企业管治守则及报告[6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就董事证券交易采纳不比GEM上市规则第5.48至5.67条宽松的行为守则,董事确认遵守[66] 公司管理层及委员会情况 - 截至本公布日期,公司主席及行政总裁职务悬空,将继续物色合适人选[62] - 各股东周年大会上,当时董事的三分之一(或最接近但不少于三分之一人数)须轮值告退[64] - 审核委员会由林长盛、周亚飞、吴伟雄三名非执行或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67]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会计原则及惯例、内部监控及财务汇报事宜,以及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第三季度报告及业绩[68]
拉近网娱(08172) - 2023 Q3 - 季度业绩
2023-11-01 20:26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拉近网娱集团有限公司,股份代号8172[2] 董事会会议安排 - 董事会将于2023年11月14日举行会议[3] - 会议将省览及通过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业绩[3] 公布日期公司董事信息 - 公布日期执行董事为Colin Xu先生及梁伟信先生[5] - 公布日期非执行董事为邹晓春先生、周亚飞先生及李雪松先生[5] - 公布日期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吴伟雄先生、林长盛先生及王炬先生[5]
拉近网娱(08172)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8-14 16:3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收益为950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009千港元;六个月收益为1284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464千港元[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毛利为749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毛亏1719千港元;六个月毛利为920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98千港元[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除税前亏损为17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5319千港元;六个月除税前亏损为684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6800千港元[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期间亏损为17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5319千港元;六个月期间亏损为685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6800千港元[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其他全面亏损为666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1262千港元;六个月其他全面亏损为538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9476千港元[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全面亏损总额为684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6581千港元;六个月全面亏损总额为1223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6276千港元[6]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02046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0392千港元[7]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额为105153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4114千港元[7]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65352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70429千港元[9] - 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141847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54077千港元[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亏损6850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26800千港元[11] - 2023年上半年其他全面亏损538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9476千港元[11] - 2023年上半年全面亏损总额1223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6276千港元[11] - 2023年6月30日综合其他储备总额108801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9765000港元[11]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152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799千港元[12]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1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23千港元[12]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153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422千港元[12] - 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780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2086千港元[1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总收益为12,845,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6,464,000港元,同比增长约98.72%[22][2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除税前亏损为6,842,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26,800,000港元,亏损幅度收窄约74.47%[2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所得税开支为8,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0[2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期间亏损为6,850,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26,800,000港元,亏损幅度收窄约74.44%[22] - 2023年上半年中国地区应课税溢利按25%税率计算税项为8,000港元,2022年同期无[2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约5,177,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23,864,000港元,亏损幅度收窄约78.39%[3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3个月以内应收贸易账款为7368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351千港元有所增加[3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1年以内应付贸易账款为80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44千港元有所减少[3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已发行及缴足的每股面值0.01港元普通股股份数目为4209130千股,股本为42090千港元,与2022年12月31日相同[3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已订约但尚未拨备的承担中物业、厂房及设备为1222千港元,电影版权以及在制影片及电视节目为22172千港元,总计23394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有所减少[4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主要管理人员酬金为1136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065千港元有所减少[4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约为12845000港元,较2022年增加98.7%,销售成本减至约3643000港元,行政开支减至约15331000港元[4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本期亏损约为5177000港元,较2022年减少[46]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产总值约为2.07199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24506亿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3020.2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193.8万港元[72] - 报告日期公司已发行合共42.09131046亿股普通股[73] - 资本负债比率约为43.3%,2022年12月31日为43.5%[74]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本承担约为2339.4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475.9万港元[7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新媒体业务收益为145,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4,720,000港元,同比下降约96.93%[24] - 2023年上半年电视及网络节目收益为6,084,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975,000港元,同比增长约524.00%[24] - 2023年上半年影片版权销售收益为5,884,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271,000港元,同比增长约2071.22%[24] - 2023年上半年艺人管理收益为207,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185,000港元,同比增长约11.89%[24] - 2023年上半年,电影、电视节目及网络内容分部收益约为12493000港元,艺人管理分部收益约为207000港元,新媒体业务分部收益约为145000港元[47][49][50] 业务经营情况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集团主要业务为提供艺人管理服务以及投资电影、电视节目及网络内容[14] - 2023上半年中国内地电影市场票房262.7亿,同比增长52.9%,增幅超北美票房33%[54] - 2023上半年中国内地影院放映场次6286万场,同比增长22.4%[54] - 公司承制及联合出品的《忠犬八公》中国版截至报告日期获超2.86亿票房[55] - 2023上半年公司发行两部储备项目《龙隐迷窟》和《龙雀卫之噬魂蛛》,分账票房低于预期[56] - 两部储备项目《见怪》《黄庙村之千鹤道长》完成制作,《见怪》定档7月23日爱奇艺独播,《黄庙村之千鹤道长》预计23年三四季度上线[56] - 两部网络电影《窈窕老爹》《大漠神龙》2023年二季度在芒果TV第三轮网络发行[58] - 7部早前上线网络电影本季度与发行商达成8 - 10年后版权预售合作[58] - 公司农村院线发行将推广到全国32个省份、300多条农村院线[58] - 公司音乐业务与国内主流音乐平台合作并打通海外发行渠道,与近百家电台成合作伙伴[62] - 公司管理层对音乐版权资产作出相应减值[62] - 公司新媒体业务面向Web3.0创作者经济,探索“web3.0创作者经济+音乐人自我出版+音乐潮玩”业务模式[64] - 琥珀APP让原创音乐人实现作品“自我出版”,获100%版权自主[64] - 琥珀创新推出“音乐PASS卡”,结合数字专辑与NFC实体卡/潮玩[65] - 琥珀APP已在各大应用商店上架,预计注册用户数量随交易量增长而增加[67] 财务准则应用情况 - 集团于2023年1月1日开始的会计期间首次应用多项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中期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8] 资产减值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影片及电视节目版权无已识别减值迹象,该期间无确认减值亏损[35] 股息分配情况 - 公司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之中期股息[44] 股权结构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稼轩集团等持有公司1982561725股,占已发行股本47.10%;中国中信集团等持有459934954股,占10.93%;First Charm Investments Limited等持有311545414股,占7.40%[8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稼轩由鹏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及伟浩环球控股有限公司分别拥有55%及45%;黄光裕拥有鹏建100%,许钟民拥有伟浩100%[9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Famous Peak Investments Limited为中信投资管理(香港)有限公司之全资附属公司,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为中国中信股份有限公司之控股公司[9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高振顺拥有First Charm之100%[92] 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买卖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93] 企业管治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内,除企业管治守则条文A.2.1、A.4.1及A.6.7外,公司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十五所载企业管治守则及企业管治报告守则条文[94] - 公司认为现有条文足以达到企业管治守则条文A.4.1相关目标[97] - 若干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因业务承担未出席公司股东大会[9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董事遵守交易必守标准及公司采纳的证券交易行为守则[99] 管理层情况 - 截至报告日期,公司主席及行政总裁职务悬空,将继续物色合适人选[95] 人员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有46名雇员,包括约43名中国雇员及3名香港雇员[80] 或然负债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并无重大或然负债,2022年12月31日也无[79]
拉近网娱(08172)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14 16:32
财务表现 - 本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入为12,845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98.6%[6] - 本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毛利为9,202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2,211.1%[6] - 本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净利润为6,850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74.5%[6] - 本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全面虧損總額为12,230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66.3%[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公司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1,529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负7,799千港元有所改善[11] - 本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淨额为1,539千港元,报告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7,801千港元[11] - 藝人管理分部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分部收益为207千港元,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分部业绩为负200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负1,180千港元有所改善[22] - 新媒体业务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入为145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4,720千港元有所下降[22] - 电影、电视节目及网络内容业务收入为12,493,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0] - 新媒体业务收入为145,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42] 资产状况 - 本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02,046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7.5%[8] - 本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流动资产总额为105,153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7.7%[8] - 本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流动负债总额为65,352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7.2%[9] - 本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资产净值为141,847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8.0%[9] - 本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母公司擁有人應佔權益为150,891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6.6%[9] 业务情况 - 本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提供藝人管理服务以及投资电影、电视节目和网络内容[14] - 本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收入主要来自外界客户,其中电影、电视节目及网络内容分部收入为12,493千港元,占总收入的最大比例[22] - 本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地区收入主要来自中国内地,达到12,845千港元,占总收入的最大比例[23] 市场表现 - 2023年上半年,中国内地电影市场票房同比增长52.9%,达到262.7亿,影片生产发行与观众供需两热,预计全年院线电影行业将持续回暖[45] - 集团承制及联合出品的院线电影《忠犬八公》中国版已获得超过2.86亿元票房,探索出“优质版权+同业/平台合作”的成功模式[46] - 2023年上半年共发行两部储备项目,但分账票房低于预期,另外两部储备项目即将进入发行阶段[47] 其他信息 - 公司在音乐领域已积累大量优质原创音乐作品版权[56] - 公司已建立完整的音乐宣传发行渠道,并与国内主流音乐平台展开合作[56] - 公司推出了“音乐PASS卡”,结合数字专辑与NFC实体卡,创新音乐消费方式[60] - 公司通过琥珀APP为原创音乐人提供自我出版一站式服务,解决音乐人创作、版权和收益等问题[57] - 本公司已实施新购股权计划,有效期为10年,截至2023年6月30日,无未行使的购股权[77]
拉近网娱(08172)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01 17:42
根据您提供的有限信息,关键点主要涉及公司治理安排,因此归类为一个主题。 公司治理与会议安排 - 董事会会议将于2023年8月14日举行审议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业绩[1] - 公司执行董事为Colin Xu及梁伟信非执行董事为邹晓春周亚飞及李雪松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吴伟雄林长盛及王炬[1]
拉近网娱(08172)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5-15 16:47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3年第一季度收益为334.4万港元,同比下降3.2%[4] - 公司总收益为334.4万港元,同比下降3.21%,主要因新媒体业务收益减少[18][29] - 毛利为171.0万港元,同比下降19.2%[4] - 除税前亏损为666.9万港元,同比下降41.9%[4] - 本期间亏损为667.2万港元,同比下降41.9%[4] - 本期间全面亏损总额为538.5万港元[7] - 公司总亏损为541万港元,较上年同期1010.6万港元亏损收窄46.5%[15] - 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563.3万港元,同比减少44.2%[24][2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成本为163.4万港元,同比增长22.1%[4] - 行政开支为781.1万港元,同比下降42.3%[4] - 行政开支大幅减少至781.1万港元,同比下降42.3%[29] - 员工成本降至467.7万港元,同比减少35.2%[2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新媒体业务收益大幅下降至11.9万港元,同比减少95.67%[18] - 电影电视及网络内容业务收益增长至311.1万港元,同比增加420.23%[15][30] - 艺人管理业务收益小幅增长至11.4万港元,同比增长5.56%[15][18] - 艺人管理分部收益为114,000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08,000港元增长约5.6%[32] - 新媒体业务分部收益为119,000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749,000港元大幅下降95.7%[33] - 2022年该分部仅从一部网络电影及一部电视剧创收4,800,000港元[36] - 2023年第一季度该分部从先前网络电影剩余分账票房创收3,400,000港元[36] - 新媒體電商業務受阻,因高投流成本、主播高費用及平台取消補貼[50] - 琥珀APP已上架百度、華為、蘋果及安卓應用商店[53] - 琥珀APP推出「優質內容付費訂閱服務」功能[53] - 琥珀APP與中國版權鏈合作提供官方確權及著作權認證[51] - 琥珀APP部分收益將捐贈至「鄉村振興專項基金」[53] 行业及市场环境 - 新网络电影上映数量从2020年769部减少至2022年388部,降幅约49.5%[37] - 新院线电影拍摄数量从2021年740部减少至2022年380部,降幅约48.6%[37] - 院线电影《忠犬八公》截至报告日期票房超过人民币2.85亿元[43] - 7部已上线网络电影本季度与发行商达成8-10年后的版权预售合作[40] - 农村院线发行计划推广到全国32个省份共300多条院线[42] 其他财务数据 - 应占联营公司亏损为35.3万港元[4] - 海外业务换算产生汇兑差额收益128.7万港元[7]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13港仙[7] - 中国内地所得税开支为3000港元,税率为25%[23] - 每股基本亏损为0.00134港元,基于56.33万港元亏损及42.09亿股加权平均股数计算[24] - 音乐版权资产减值,因可收回金额低于成本[48] - 公司已發行普通股總數為4,209,131,046股[55] 股权结构和主要股东 - 稼軒集團持有公司47.10%股份[60] - 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持有公司10.93%股份[60] - First Charm Investments Limited持有公司7.40%股份[60] - 鹏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拥有稼轩55%股权,伟浩环球控股有限公司拥有45%股权[61] - 黄光裕先生拥有鹏建100%股权,许钟民先生拥有伟浩100%股权[61] - 高振顺先生拥有First Charm 100%股权[61] 公司治理和董事信息 - 公司无任何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持有股份或债券权益[62] - 公司无任何业务竞争相关的董事或主要股东权益[63] - 公司未买卖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64] - 公司未完全遵守企业管治守则A.2.1、A.4.1及A.6.7条款[66] - 公司主席及行政总裁职位空缺[67]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包括林长盛、周亚飞及吴伟雄[73] - 执行董事为Colin Xu及梁伟信,非执行董事包括邹晓春等三人[74] 历史财务表现对比 - 2021年全年集团收益为31,600,000港元,但2022年及2023年第一季度收益大幅下降[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