骏杰集团控股(08188)

搜索文档
32家港股公司回购 腾讯控股回购5.00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7-03 09:22
港股上市公司回购概况 - 7月2日共有32家香港上市公司进行股份回购 合计回购2542 69万股 金额达7 62亿港元 [1] - 腾讯控股以单日回购5 00亿港元居首 友邦保险以2 14亿港元次之 康臣药业以945 91万港元位列第三 [1] - 从回购数量看 方正控股以491 80万股居首 嬴集团(400 00万股)和中电光谷(320 00万股)分列二三位 [1] 重点公司回购动态 - 腾讯控股年内累计回购金额达370 40亿港元 7月2日回购99 60万股 价格区间500 500-508 000港元 [1] - 友邦保险年内累计回购152 03亿港元 7月2日回购300 00万股 价格区间70 850-71 500港元 [1] - 康臣药业年内累计回购3241 46万港元 7月2日回购84 00万股 价格区间11 160-11 340港元 [1] 其他公司回购数据 - 蒙牛乳业单日回购20 00万股 金额327 30万港元 年内累计回购1 99亿港元 [1] - 名创优品单日回购5 44万股 金额192 98万港元 年内累计回购2 78亿港元 [1] - 碧桂园服务单日回购30 00万股 金额196 20万港元 年内累计回购5110 54万港元 [1] 行业分布特征 - 消费行业公司表现活跃 包括蒙牛乳业 安德利果汁 名创优品等均进行回购 [1] - 医疗健康板块有康臣药业 希玛医疗等参与回购 [1][2] - 科技企业如腾讯控股 明源云 乐华娱乐等回购力度较大 [1]
骏杰集团控股(08188)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14 22:33
公司收购情况 - 2024年11月4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Jade Phoenix完成收购建信建筑14,650,000股股份,总代价15,700,000港元,其中7,850,000港元于收购日现金支付,两张本金3,925,000港元有担保承兑票据分别按4%计息,到期日为2025年11月1日和2026年3月30日[11] - 2024年11月4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Jade Phoenix完成收购建信建筑1465万股股份,总代价1570万港元[22][23] - 建信建筑收购代价公平值约1761.1万港元,收购完成日有银行结余约7000港元和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约190.4万港元[23] 业务项目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取得合约总额及确认更改订单约665,707,000港元的19项公营界别项目和约497,000港元的两项私营界别项目[1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参与51个公营界别项目(2023年:39个)及5个私营界别项目(2023年:6个)[12] - 报告期后确认为收益的新授予合约及转自2024年合约的未完成累积总额约为890,067,000港元[1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取得合约总额及确认更改订单约6.65707亿港元的19项公营界别项目和约49.7万港元的两项私营界别项目[24] - 2024年公司参与51个公营界别项目(2023年:39个)及5个私私营界别项目(2023年:6个),报告期后确认为收益的新授予合约及未完成累积总额约为8.9亿港元[25] 股息及股东大会相关 - 建议派付末期股息日期为2025年6月18日,须待公司股东于公司股东周年大会上批准[8] - 公司股东周年大会日期为2025年5月23日,2025年5月19日至23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8] - 拟派末期股息,2025年5月29日至30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8] - 董事建议2024年度派付末期股息每股4.0港仙,基于每股基本盈利约17.73港仙,若获批,全年股息每股8.0港仙[14] - 公司将于2025年5月23日举行股东周年大会,5月19日至23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确定参会及投票资格,5月29日至30日暂停办理确定收取末期股息资格[146] - 董事建议就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派付末期股息每股4.0港仙(2023年:5.0港仙)[144] - 2024年10月31日已派付中期股息每股4.0港仙(2023年:无)[14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中期及末期股息合共为每股8.0港仙[144] - 末期股息基于每股基本盈利约17.73港仙厘定[144] 公司业务及资质情况 - 公司是知名土木工程分包商,仅在香港经营,主要提供地下建造及工程服务,服务公营基建项目总承建商,也参与私营界别项目[10] - 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骏杰香港为建造业议会第2组別注册专门行业承建商,拥有多项相关行业资格[10] - 公司制定正式质量管理系统,获认证符合ISO9001:2015规定,有内部质量保证规定[12]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集团主要业务为提供地下建造服务[14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收益从2023年约5.49554亿港元升至2024年约8.15181亿港元,升幅约2.65627亿港元或48.3%[13] - 2024年毛利约1.5815亿港元,毛利率19.4%;2023年毛利约1.10022亿港元,毛利率20.0%[13]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净额约8617.1万港元,2023年约6147.9万港元[13] - 公司最近五年(2020 - 2024年)收益分别为1.34572亿、4.43548亿、4.40528亿、5.49554亿、8.15181亿港元[19] - 公司最近五年(2020 - 2024年)总负债分别为2073.9万、8455.5万、8735万、1.42026亿、1.48049亿港元[19] - 2024年公司收益约8.15181亿港元,较2023年约5.49554亿港元上升约2.65627亿港元或48.3%[30] - 2024年公营界别隧道建造服务收益约5.45082亿港元,较2023年约3.25178亿港元增加约2.19904亿港元或67.6%[30] - 2024年公司服务成本约6.57031亿港元,较2023年约4.39532亿港元上升约2.17499亿港元或49.5%[33] - 2024年员工成本约2.86864亿港元,较2023年约1.88197亿港元上升约0.98667亿港元或52.4%[33] - 2024年分包成本约0.82658亿港元,较2023年约0.22338亿港元上升约0.6032亿港元或270.0%[33] - 2024年其他收入约为164.2万港元,2023年约为131万港元,主要来自建造业创新及科技基金政府拨款[36]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合约资产减值亏损拨备净额约为852.8万港元,2023年约为859.5万港元[37] - 2024年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拨备约为291.6万港元,2023年无[38] - 2024年行政开支约为4096.1万港元,较2023年约2801.3万港元增加约1294.8万港元或46.2%[40] - 2024年融资成本约为314.1万港元,较2023年约371.2万港元减少[41] - 2024年溢利净额约为8617.1万港元,2023年约为6147.9万港元[44] - 2024年建议末期股息每股4.0港仙,2023年为5.0港仙,2024年中期及末期股息合共每股8.0港仙[45] - 2024年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2641万港元,2023年约为446.7万港元[46] - 2024年银行借款为4600万港元,2023年为6600万港元;2024年租赁负债约为861.2万港元,2023年约为612.4万港元[48] - 2024年资本负债比率约为59%,2023年约为78%[49] - 2024年底集团已抵押银行存款600万港元担保出口发票贴现银行融资,2023年约为300万港元[58] - 截至2024年底,总员工成本及董事薪酬约为3.06462亿港元,2023年约为2.01096亿港元[5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的储备约2127.3万港元[151] - 2024年五大客户收益约7.25亿港元(2023年约5.17亿港元),占总收益约89.0%(2023年约90.2%)[171] - 2024年最大客户收益约4.88亿港元(2023年约1.90亿港元),占总收益约59.9%(2023年约34.5%)[171] - 2024年五大供应商总采购额约6927万港元(2023年约2069万港元),占总采购额约19.2%(2023年约8.5%)[171] - 2024年最大供应商采购额约2462万港元(2023年约504万港元),占总采购额约6.8%(2023年约2.1%)[171] 市场环境情况 - 港铁计划投入约1000亿港元扩展铁路网络及建设新社区[16] - 预计香港政府基本工程开支将从平均每年约900亿港元上升至约1200亿港元[28] - 港铁计划投入约1000亿港元扩展铁路网络及建设新社区,2023年起五年间维护等开支超650亿港元[29] - 香港机场管理局计划投入1000亿港元开发香港国际机场附近海陆资源[29] 公司人员情况 - 庄峻岳先生49岁,于2002年5月加盟集团,2024年8月获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杰出青年企业家奖[62] - 庄伟驹先生77岁,1994年9月创办骏杰香港,在土木工程业内拥有逾45年经验[63] - 庄柔嘉女士46岁,自2016年6月1日起为骏杰香港公共关系主任[67] - 林文彬先生72岁,在香港执业逾45年,自2011年6月起为香港律师会认可一般调解员[68] - 刘俊辉先生52岁,拥有逾25年审计及会计经验,自2006年5月成为香港青年会计师发展交流协会创立会员[70] - 施俊傑38歲,2025年2月1日擢任集团首席财务总监,有逾15年会计经验[75] - 何冠鋒48歲,2011年3月加入集团,负责项目整体管理等工作[75] - 2024年底集团在香港有588名雇员,2023年为662名[59] 公司治理相关 - 年报日期董事会包括2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78] - 股份于2017年2月22日在联交所GEM上市[79] - 公司自上市日期起直至年报日期一直采纳及遵守企业管治守则[79] - 报告期内,董事认为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81] - 集团核心价值为质量、安全及诚信[83] - 公司采纳GEM上市规则第5.48至5.67条所载的交易必守标准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85] - 所有董事确认报告期内已完全遵守行为守则的交易必守标准[86] - 集团确立8项策略方向,包括巩固客户关系、维持收益增长等[87] - 公司董事会由两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超三分之一[91][94] - 公司于2017年2月10日设立审核、薪酬和提名三个委员会[95] - 审核委员会目前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报告期内举行了四次会议[99][100] - 审核委员会就重新委任香港立信德豪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为外部核数师向董事会作推荐[101] - 审核委员会检讨了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及年度业绩公布[101] - 审核委员会检讨了集团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101] - 审核委员会检讨了集团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业绩公布[101] - 公司已投购董事及高级职员责任保险[90] - 公司目前未委任行政总裁,董事会将持续检讨企业管理架构及考虑是否委任[91][92] - 非执行董事庄柔嘉女士自2016年6月1日起为骏杰香港公共关系主任[93] - 公司于2017年2月10日成立薪酬委员会,2024年5月24日股东特别大会批准、5月29日采纳股份计划[102] - 股份计划下可发行股份数目上限为48,780,800股,相当于上市批准日期已发行股份的10%[102] - 报告期内薪酬委员会举行三次会议,检讨董事及高管薪酬政策等事宜[103] - 公司于2017年2月10日成立提名委员会,2019年3月25日修改其书面职权范围[107] - 提名委员会职责包括检讨董事会结构等,由一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07] - 公司于2017年2月10日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2022年3月23日修订[111] - 董事会成员多元化考虑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等[111] - 现时有一名女性董事,公司将物色女性出任董事会成员[112] - 薪酬委员会由一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主席为林文彬先生[103] - 提名委员会主席为吴惠明工程师[107] - 报告期内提名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评估董事会相关事宜,董事会达成成员多元化政策可计量目标[113] - 各执行董事、独立非执行董事于2023年2月10日续签协议或委任函,任期3年;非执行董事于2024年5月24日签订委任函,任期3年[115] - 报告期内举行13次董事会会议[119] - 报告期内各董事在董事会及委员会会议有相应出席记录,如庄峻岳先生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13/13)[120] - 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出席2024年5月24日股东大会[121] - 各董事确认遵守董事培训企业管治守则,公司秘书施俊傑先生截至2024年12月31日遵守专业培训规定[122][123] - 报告期内核数服务酬金750,000港元,其他核证服务260,000港元,非核数服务44,400港元,总计1,054,400港元[124] - 公司主席兼执行董事庄峻岳先生于2017年2月10日获委任为合规主任[127] - 董事负责编制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财务报表,继续采用持续经营基准[128] - 公司将按GEM上市规则附录C2在相关网站发布独立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130] - 持有公司缴足股本不少于十分之一的股东有权要求董事会召开股东特别大会,大会须在提交要求后两个月内举行[132] - 公司于2017年2月
骏杰集团控股(08188)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6 22:47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益为815,181千港元,较2023年的549,554千港元增长约48.3%[3] - 2024年毛利为158,150千港元,2023年为110,022千港元,同比增长约43.7%[3] - 2024年除所得税开支前溢利为104,334千港元,2023年为70,863千港元,同比增长约47.2%[3] - 2024年本年度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为85,787千港元,2023年为61,475千港元,同比增长约39.5%[3] - 2024年基本每股盈利为17.73港仙,2023年为12.60港仙,同比增长约40.7%[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为43,811千港元,2023年为19,736千港元,同比增长约122%[4] - 2024年流动资产为275,746千港元,2023年为253,361千港元,同比增长约8.9%[4] - 2024年流动负债为134,290千港元,2023年为137,740千港元,同比下降约2.5%[4] - 2024年资产净值为171,508千港元,2023年为131,071千港元,同比增长约30.9%[5] - 公司2024年收益约8.15181亿港元,较2023年约5.49554亿港元上升约2.65627亿港元或48.3%,主要因公营界别隧道建造项目收益增加[47] - 公司2024年服务成本约6.57031亿港元,较2023年约4.39532亿港元上升约2.17499亿港元或49.5%[49] - 公司2024年毛利约1.5815亿港元,毛利率19.4%;2023年毛利约1.10022亿港元,毛利率20.0%[51] - 公司2024年行政开支约4096.1万港元,较2023年约2801.3万港元增加约1294.8万港元或46.2%[56] - 公司2024年融资成本约314.1万港元,较2023年约371.2万港元减少[57] - 公司2024年溢利净额约8617.1万港元,较2023年约6147.9万港元增加,主要因收益及毛利增加[6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2641万港元,2023年约为446.7万港元[6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借款4600万港元,2023年为6600万港元[66] - 2024年12月31日租赁负债约为861.2万港元,2023年约为612.4万港元[66] - 2024年租赁付款及租赁负债利息开支约为338.5万港元和34.4万港元,2023年分别约为313万港元和33.2万港元[66] - 2024年12月31日资本负债比率约为59%,2023年约为78%[66] - 2024年12月31日有关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资本承担约为17.6万港元,2023年约为66.9万港元[6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已抵押银行存款600万港元担保出口发票贴现银行融资,2023年约为300万港元[7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总员工成本及董事薪酬约为3.06462亿港元,2023年约为2.01096亿港元[75] - 2024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的公司拥有人应占本年度溢利为8617.1万港元,2023年为6147.9万港元 [29]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客户B、M收益分别为488,222千港元、114,920千港元,2023年客户B、M、C收益分别为186,027千港元、189,767千港元、110,690千港元,2024年客户C收益未超集团收益10%[20] - 2024年公营隧道项目、公营公用设施建造服务及其他项目、私营项目收益分别为545,082千港元、250,171千港元、19,928千港元,2023年分别为325,178千港元、220,781千港元、3,595千港元[22] - 2024年公营界别隧道建造服务收益约5.45082亿港元,占总收益66.9%,较2023年约3.25178亿港元增加约2.19904亿港元或67.6%[47] 其他财务收支及成本数据变化 - 2024年银行利息收入、政府拨款、杂项收入、出售物业等收益分别为174千港元、1,092千港元、221千港元、155千港元,2023年分别为20千港元、728千港元、562千港元、0千港元[25] - 2024年建筑物料及物资、分包成本分别为210,738千港元、82,658千港元,2023年分别为180,580千港元、22,338千港元[26] - 2024年核数服务、其他核证服务薪酬分别为776千港元、260千港元,2023年分别为710千港元、0千港元[26]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拨回)/拨备净额为 - 88千港元,2023年为149千港元[26]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中即期税项、递延税项分别为18,327千港元、220千港元,2023年分别为7,642千港元、1,746千港元[26] - 2024年员工成本约2.86864亿港元,较2023年约1.88197亿港元上升约0.98667亿港元或52.4%[49] - 2024年分包成本约0.82658亿港元,较2023年约0.22338亿港元上升约0.6032亿港元或270.0%[49] - 2024年其他收入约164.2万港元,主要来自建造业创新及科技基金政府拨款约109.2万港元[52] 贸易相关数据变化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合约资产分别为117,182千港元、115,954千港元,2023年分别为138,897千港元、98,833千港元[24] - 2024年分配至集团现有合约项下余下履约责任的交易价总额约890,067,000港元,2023年为1,065,177,000港元[24]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为11787.2万港元,减值亏损69万港元,预付款项等为1403.8万港元,减值亏损326.6万港元 [29] - 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为1600.9万港元,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为3917.3万港元 [33] 股息及股份相关情况 - 2024年已宣派及已付中期股息1942.1万港元,就上年度宣派及已付末期股息2439万港元 [28] - 董事会建议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4港仙,共约1922.6万港元,2023年为每股5港仙,共约2439万港元 [28] - 2024年公司从联交所回购646.4万股并注销,所付股价总计213.542万港元 [35] - 报告期后公司从联交所回购68万股普通股并注销,总代价约26.3万港元 [36] - 2024年公司从联交所回购6,464,000股股份并注销,支付总价2,135,420港元;2025年1月24日再回购680,000股,支付261,900港元[82][83] - 报告期后从联交所回购68万股公司普通股并注销,股份回购总代价约为26.3万港元[77] - 股份计划于2024年5月29日采纳,可发行股份上限48,780,800股,相当于上市批准日期已发行股份的10%[88] - 2024年6月14日董事会向9名雇员授出4,600,000股奖励股份,归属期12个月[8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授出奖励股份中300,000股失效,4,300,000股待归属发行[90] - 2024年度集团就股份奖励确认净开支总额597,000港元,2023年无此项开支[90] - 2024年12月31日,股份计划上限扣减奖励股份后为44,180,000股,可发行股份占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的0.94%[90] 公司业务项目情况 - 公司主要从事提供地下建造及工程服务[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取得19项公营建造项目及2项私营界别项目,合约总额及确认更改订单分别约665,707,000港元及约497,000港元[4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参与51个公营界别项目(2023年:39个)及5个私营界别项目(2023年:6个)[41] - 报告期后确认为收益的新授予合约及转自2024年合约的未完成累积总额约为890,067,000港元[41] 行业环境情况 - 根据香港政府2024 - 25年度财政预算案中期预测,预计日后基本工程开支将由平均每年约900亿港元上升至约1,200亿港元[43] - 港铁开展新一期重大铁路投资及发展,计划投入约1,000亿港元扩展铁路网络及建设新社区,2023年起五年期间维护等开支超650亿港元[44] - 香港机场管理局计划投入1,000亿港元开发香港国际机场附近海陆资源[44] 公司组织架构及人员情况 - 执行董事为庄峻岳先生及庄伟驹先生[95] - 非执行董事为庄柔嘉女士[95]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为林文彬先生、刘俊辉先生及吴惠明工程师[9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于香港有588名雇员,2023年为662名[75] 公司其他事项 - 综合财务报表以港元呈列,金额约整至最接近千元[17] - 香港利得税拨备按16.5%税率计算,合资格集团实体首200万港元应课税溢利税率降至8.25% [27] - 法定股本方面,2023 - 2024年每股面值0.01港元的普通股法定股份数为20亿股,金额为2亿港元 [34] - 2024年11月4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Jade Phoenix完成收购建信建筑14,650,000股股份,收购总代价为15,700,000港元,支付方式包括现金及有担保承兑票据,票据利率4%[39][40] - 建信建筑收购完成当日,有银行结余约7,000港元和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约1,904,000港元,应付卖方款项公平值约为1,911,000港元,收购代价公平值约为17,611,000港元[40] - 公司将于2025年5月23日举行股东周年大会,5月19 - 23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确定参会投票资格,5月29 - 30日暂停办理确定收取末期股息资格[84]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核集团2024年度业绩[85][86] - 浩德融资为公司上市保荐人,双方有多份协议且多次展期,浩德及其关联方无集团其他权益[91] - 公司2024年年报将于2025年4月30日前刊于联交所和公司网站[93] - 公布日期为2025年3月26日[95] - 公布将由刊登日期起计最少七日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刊载[95]
骏杰集团控股(08188)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8-30 18:11
财务数据对比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收益约4.925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约2.303亿港元上升约2.622亿港元或113.9%[4] - 2024年上半年毛利约9808万港元,毛利率19.9%;2023年同期毛利约1827万港元,毛利率7.9%[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净额约5579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约418万港元增加约5161万港元[5]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溢利为11.44港仙,2023年同期为0.86港仙[5]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物业、机器及设备按金为22,397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9,300千港元[7] - 2024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55,78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176千港元[9]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162,225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31,071千港元[7]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74,30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 - 22,446千港元[10]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使用的现金净额为 - 9,22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 - 1,939千港元[10]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使用的现金净额为 - 55,10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2,123千港元[11]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9,97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 - 2,262千港元[11] - 2024年6月30日期末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4,43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9,169千港元[11] - 2024年上半年已付期末股息为24,390千港元,2023年同期无[9] - 2024年上半年客户B收益360,819千港元,客户M收益53,037千港元;2023年上半年客户C收益56,786千港元,客户M收益132,136千港元[16]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713千港元,2023年为22千港元[18] - 2024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溢利计算中,分包成本及建筑物料物资等多项成本有变化,如分包成本及建筑物料物资为59,941和132,464千港元,2023年为10,878和83,507千港元[18]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11,529千港元,2023年为抵免448千港元[19] - 2024年上半年溢利55,78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176千港元[21] - 报告期内收购物业、机器及设备约9,389,000港元,2023年同期约1,954,000港元[23] - 合约资产中应收保固金约102,381,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86,787,000港元[25] - 预期一年后收回的合约资产金额约为57,689,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12,903,000港元[25] - 2024年6月30日合约资产预期信贷亏损率为14.10%,2023年12月31日为8.18%[27]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159,902千港元,减值亏损778千港元[28]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4,437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467千港元[30]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74,363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3,141千港元[32]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24021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3839000港元[33] - 2024年6月30日有抵押银行借款为49230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6000000港元[34] - 2024年6月30日银行融资总额为84000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6000000港元[35] - 2024年6月30日银行融资提取总额为49230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6000000港元[36] - 2024年6月30日未动用银行融资为34770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无[36] - 2024年6月30日应付一名董事款项为0,2023年12月31日为8000000港元[37] - 2024年主要管理人员薪酬为1778000港元,2023年为1623000港元[38] - 2024年6月30日资本承担为0,2023年12月31日约为669000港元[39] - 公司收益从2023年上半年约2.30283亿港元增至2024年上半年约4.92499亿港元,上升约2.62216亿港元或113.9%[47] - 2024年上半年公营界别隧道建造服务收益3.67626亿港元,占比74.6%,较2023年同期增约2.93079亿港元或393.1%[47] - 2024年上半年公营界别公用设施建造服务及其他收益1.22409亿港元,占比24.9%,较2023年同期减约3083.4万港元或20.1%[47] - 公司服务成本从2023年上半年约2.12014亿港元升至2024年上半年约3.94423亿港元,上升约1.82409亿港元或86.0%[48] - 2024年上半年毛利约9807.6万港元,毛利率19.9%,2023年同期分别约为1826.9万港元及7.9%[49] - 公司其他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约2.2万港元增至2024年上半年约71.3万港元,增加约69.1万港元[50] - 2024年上半年合约资产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拨备约1147.4万港元[51] - 公司行政开支从2023年上半年约1299.3万港元升至2024年上半年约1821.8万港元,增加约522.5万港元或40.2%[51] - 公司融资成本从2023年上半年约157.1万港元增至2024年上半年约177.9万港元[52] - 公司溢利净额从2023年上半年约417.6万港元增至2024年上半年约5578.9万港元[54] - 2024年6月30日,集团银行及手头现金约1443.7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446.7万港元增加;已抵押银行存款约600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300万港元增加[55] - 2024年6月30日,可动用银行融资总额为8400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600万港元增加;提款总额为4923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600万港元减少;未动用银行融资3477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无未动用融资[56] - 集团资本负债比率由2023年12月31日约78%降至2024年6月30日约65%[56]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就收购物业、机器及设备的资本承担为零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66.9万港元[58]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已抵押银行存款约600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300万港元增加,除此外无其他资产押记[62]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在香港有800名雇员,较2023年6月30日的561名增加;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员工成本及董事酬金约为1.66516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约1.01314亿港元增加[62] 财务数据变动原因 - 收益上升是因公营界别项目-隧道建造服务的收益增加[4] - 毛利及毛利率增加是因隧道建造服务的建筑工程取得积极进展[4] 公司业务情况 - 公司主要从事在香港提供地下建造服务[12] - 公司收益全部来自香港,所有非流动资產亦位于香港[1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取得9项公营建造项目及1项私营界别项目,合约总额约1.74667亿港元,更改订单金额约29.8万港元[4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参与40个公营界别项目(2023年同期为32个)及2个私营界别项目(2023年同期为5个)[43] - 2024年6月30日后确认为收益的新授予合约及2023年合约的积压总额约为8.12439亿港元[43] - 公司表现依赖香港公营界别土木工程项目供应,业务、财务业绩及前景受香港政府政策等影响[45] - 香港隧道及地下建造服务需求因多项建造工程开展将持续[45] - 香港政府报告期内批出及开展北部都会区多项基建工程,将带动公司潜在收入[45] - 5个港铁新车站项目2024年动工,公司已获现有主要承建商客户投标书[45] - 公司将专注发展隧道建造服务业务,预期其成主要增长动力和长期收益来源[46] 股息与股份相关 - 公司宣派2024年度中期股息每股4.0港仙,2023年度中期无股息[20] - 公司宣派2024年度中期股息每股4.0港仙,2023年度中期无股息[55] - 2024年授出4600000股股份奖励,公平值约为1219000港元[40][41] - 报告期直至报告日期公司购回2292000股股份,2024年7月23日取消,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减至485516000股[42] - 截至报告日期,公司于联交所购回229.2万股股份,并于2024年7月23日注销[64] - 相关期间内的股份购回旨在提升集团每股资产净值及每股盈利,使股东整体受益[66] - 公司将于2024年9月26日至9月27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股份过户文件及股票须在9月25日下午4时30分前送交指定地点[73] - 公司于2024年5月29日采纳股份计划,有效期十年,已向九名选定雇员参与者有条件授出460万股奖励股份,归属期12个月[73] - 自2024年5月29日至报告日期,公司未授出购股权,6月30日无尚未行使购股权,6月14日授出460万股奖励股份,6月30日无已归属奖励股份[73] 人员持股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董事庄峻岳先生、庄伟驹先生、庄柔嘉女士分别持有股份103,000,000股、103,000,000股、34,500,000股,三人合计持有290,12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59.5%[6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董事股东杜燕冰女士、吴国伦先生分别持有股份290,120,000股、39,50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比例分别为59.5%、8.1%[72] 权益相关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无公司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在公司或其相联法团的股本衍生工具相关股份中拥有权益[6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除已披露情况外,无公司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在公司或其相联法团的股份、相关股份及债权证中拥有须知会公司及联交所的权益或淡仓[6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除已披露情况外,董事未注意到任何人士在公司股份、相关股份及债权证中拥有记录于登记册的权益或淡仓[72] 公司治理与守则 - 公司企业管治常规以GEM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为依据,自上市起遵守该守则,董事会将不时检讨加强[75] - 公司采纳GEM上市规则第5.48至5.67条所载交易必守标准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相关人员确认遵守无违规[75] 审核委员会情况 - 集团依据GEM上市规则成立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主席为刘俊辉先生,审核委员会认为中期报告按规定编制[76] 竞争业务与权益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董事及相关人士无竞争业务权益[77] 融资与保荐相关 - 根据融资函,若控股股东持有少于50%已发行股份将发生终止事件,庄峻岳先生继续担任公司主席[78] - 浩德融资有限公司就公司GEM上市担任保荐人,公司与其有多份协议展期,浩德及其相关人员无集团权益[78] 董事构成 - 报告日期,执行董事为庄峻岳先生及庄伟驹先生,非执行董事为庄柔嘉女士,独立非执行董事为林文彬先生、刘俊辉先生及吴惠明工程师[78] 财务报表编制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按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准则编制,以港元呈列,金额约整至最接近千元[13] 税率情况 - 香港利得税拨备按16.5%税率计算,一间附属公司适用两级制利得税税率制度[19]
骏杰集团控股(08188)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3 19:57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492,49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30,283千港元[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为98,07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8,269千港元[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溢利为55,78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175千港元[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基本及摊薄每股溢利为11.44港仙,2023年同期为0.86港仙[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中物业、机器及设备为22,397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9,300千港元[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为288,904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53,361千港元[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144,496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37,740千港元[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144,408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15,621千港元[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为162,225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31,071千港元[3]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713千港元,其中利息收入59千港元、租金收入163千港元、杂项收入336千港元、出售物业等收益155千港元;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22千港元[12] - 2024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溢利扣除分包成本59,941千港元、建筑物料及物资132,464千港元等多项费用;2023年上半年扣除分包成本10,878千港元、建筑物料及物资83,507千港元等[13]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11,529千港元,其中即期税项10,685千港元、递延税项844千港元;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抵免448千港元[14] - 2024年上半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溢利的溢利为55,789千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4,176千港元[16]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159,124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38,897千港元[18] - 2024年6月30日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为3,148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8,200千港元[18]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24,021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3,839千港元[21] - 2024年6月30日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为50,342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9,302千港元[21] - 2024年6月30日资本承担为零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669,000港元[2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约4.92499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上升约2.62216亿港元或113.9%[3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服务成本约3.9442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上升约1.82409亿港元或86.0%[3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约9807.6万港元,毛利率为19.9%,去年同期分别约为1826.9万港元及7.9%[34] - 公司行政开支由去年同期约1299.3万港元上升至约1821.8万港元,增加约522.5万港元或40.2%[37] - 融资成本从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157.1万港元增加至2024年同期约177.9万港元[38] - 溢利净额从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417.6万港元增加至2024年同期约5578.9万港元[40] - 2024年6月30日银行及手头现金约1443.7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446.7万港元),已抵押银行存款约60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300万港元)[42] - 2024年6月30日可动用银行融资总额为840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600万港元),提款总额为4923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600万港元),未动用银行融资3477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无)[43] - 租赁负债从2023年12月31日约612.4万港元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约526.7万港元,资本负债比率从约78%降至约65%[44] - 2024年6月30日资本承担为零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66.9万港元)[46] - 员工数量从2023年6月30日的561名增加至2024年6月30日的800名,总员工成本及董事酬金从约1.01314亿港元增加至约1.66516亿港元[52]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营界别项目隧道建造服务收益约3.67626亿港元,占总收益74.6%,较去年同期增加约2.93079亿港元或393.1%[31] - 公营界别项目公用设施建造服务及其他收益约1.22409亿港元,占总收益24.9%,较去年同期减少约3083.4万港元或20.1%[31] - 私营界别项目收益约246.4万港元,占总收益0.5%,较去年同期减少约2.9万港元或1.2%[31] - 员工成本约1.5794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6222.1万港元或65.0%[33] - 建筑物料及物资约1.3246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上升约4895.7万港元或58.6%[33] - 分包成本约5994.1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4906.3万港元或451.0%[33] 公司业务范围及项目情况 - 公司主要从事在香港提供地下建造服务[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取得九项公营建造项目及一项私营界别项目,合约总额约174,667,000港元,更改订单金额约298,000港元[2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参与40个公营界别项目(2023年同期32个)及两个私营界别项目(2023年同期5个)[28] - 2024年6月30日之后确认为收益的新授予合约及转自2023年合约的积压总额约为812,439,000港元[28] - 集团收益全部来自香港,所有非流动资产业位于香港[9] 股息及股份相关情况 - 董事会宣派2024年度中期股息每股4.0港仙,2023年度中期无股息[15] - 董事会宣派2024年度中期股息每股4.0港仙,2023年度无[41] - 报告期内公司购回1,316,000股股份,报告期后购回976,000股股份,共2,292,000股,后于2024年7月23日取消,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减至485,516,000股[26] - 报告期内公司于联交所购回229.2万股股份并于2024年7月23日注销,支付总价63.236万港元[54] - 公司将在2024年9月26 - 27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59] - 为获中期股息,股份过户文件及股票最迟须在2024年9月25日下午4时30分前送交指定处[59] 公司股权结构情况 - 2024年6月30日,庄峻岳先生直接实益拥有103,000,000股,通过一致行动拥有187,120,000股,总计290,120,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59.5%[55] - 2024年6月30日,庄伟驹先生直接实益拥有103,000,000股,通过配偶拥有49,620,000股,通过一致行动拥有137,500,000股,总计290,120,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59.5%[55] - 2024年6月30日,庄柔嘉女士直接实益拥有34,500,000股,通过一致行动拥有255,620,000股,总计290,120,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59.5%[55] - 2024年6月30日,杜燕冰女士权益总计290,120,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59.5%[57] - 2024年6月30日,吴国伦先生权益总计39,500,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8.1%[57] 公司股本及股份计划情况 - 法定股本为每股面值0.01港元的普通股2,000,000,000股,已发行及缴足487,808,000股,金额4,878千港元[23] - 集团股份计划于2024年5月24日获股东批准,5月29日获采纳并取得联交所上市批准[7] - 公司于2024年5月29日采纳股份计划,有效期十年[60] - 董事会向九名选定雇员参与者有条件授出460万股奖励股份,归属期12个月,于2025年6月14日归属[60] - 2024年5月29日至公布日期无授出购股权,6月30日无尚未行使购股权[60] - 2024年6月14日已授出460万股奖励股份,6月30日无已归属奖励股份[60] 公司治理及合规情况 - 股份于2017年2月22日在联交所GEM上市,公司自上市起遵守企业管治守则[61]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主席为刘俊辉先生[63] - 审核委员会认为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业绩按适用会计准则及GEM上市规则编制[6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董事及相关人士无竞争业务权益[64] - 公司与浩德的合规顾问协议多次展期,最近一次为2024年4月9日[65] - 公布将由刊登日期起计最少七日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刊载[66] 税务相关情况 - 香港利得税拨备按16.5%税率计算,集团一间附属公司首2,000,000港元应课税溢利按8.25%征税,余下按16.5%征税[14] 每股溢利计算相关情况 - 用于计算每股溢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2024年和2023年均为487,808[17] 公司董事及人员权益情况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无相关股本衍生工具之相关股份权益[56] - 2024年6月30日,除已披露外,公司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无其他须知会权益或淡仓[56] - 2024年6月30日,除已披露外,无其他人士有记录于登记册的权益或淡仓[58]
骏杰集团控股(08188)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11 21:15
公司业务及项目情况 - 公司主要业务为提供地下建造服务,服务公营基建项目的总承包商[8] - 公司在报告期间取得了518,262,000港元的公营建造项目和26,583,000港元的私营项目[8] - 公司收入从上一年度的440,528,000港元增长到549,554,000港元,增长24.7%[9] - 公司截至报告期的毛利为13,927,000港元,毛利率为3.2%[9] - 公司截至报告期的净利润为5,804,000港元,同比增长5.0%[9] - 公司建议每股股息为24,390,400港元,待股东大会批准后派发[9] - 公司将继续专注于发展隧道建造服务业务,预计将成为主要增长动力和长期收入来源[10] - 公司已取得10项公营建造项目和5项私营界别项目,合同总额约518,262,000港元和26,583,000港元[20] - 公司已参与39个公营界别项目和6个私营界别项目,新授予合同及转自2023年合同的積壓总额约为1,065,177,000港元[21] - 公司预计隧道建造服务需求将持续增长,将继续专注于发展隧道建造服务业务,成为主要增长动力和长期收入来源[27] - 公司收入主要来自公營界別项目,隧道建造服务和公用设施建造服务等方面[36] - 公司毛利及毛利率在2023年度有显著增长,主要得益于新授予的隧道建造服务合同[40] 财务状况及业绩 - 集团最近五个财政年度的收入分别为549,554千港元、440,528千港元、443,548千港元、134,572千港元和80,793千港元,呈现逐年增长趋势[15] - 集团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总资产为273,097千港元,总负债为131,071千港元,净资产为142,026千港元,净资产持续增长[15] - 集团已制定符合ISO9001:2015标准的正式质量管理系统,以确保向客户提供优质服务[22] - 集团的业绩受香港政府政策、政治环境、经济和法律发展的影响,未来业绩可能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整体经济状况、法规变化等[25] - 集团其他收入主要来自政府撥款,如建造业创新及科技基金和防疫抗疫基金等[41] - 集团在2023年度进行了贸易应收款项及合约资产的减值评估,撥備约为8,744,000港元[42] - 集团行政开支主要包括员工成本、董事酬金、折旧开支等,与收入增长相符[45] - 集团融资成本在2023年度有所增加,主要是由于银行借款的利息支出增加[46] - 本集团二零二三年度溢利淨额约为61,479,000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增加[48] - 本集团于二零二四年三月二十一日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5.0港仙,总额为24,390,400港元[49] - 本集团于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的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4,467,000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减少[50] - 本集团于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的租赁负债约为6,124,000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增加[53] 公司治理及股东事项 - 公司确定的策略方向包括巩固与客户的业务关系、提供负责任和可持续的领导能力、维持收入增长、维持成本效益、培养员工能力、发展声誉、提供安全工作环境、保持道德规范[89] - 公司认为维持高标准的企业治理对持续发展至关重要[86] - 公司的核心价值为质量、安全和诚信[88] - 公司已委任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符合独立性指引[98] - 公司设立了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以监督特定事宜[99] - 公司已建立渠道,让独立非执行董事可以公开和保密地表达意见[101] - 董事会檢討了有關機制的實施情況及有效性,并取得如意結果[102] - 董事会负责制定和檢討企业管治政策及常规,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层的培训和持续专业发展[103] - 審核委员会负责就委任、重新委任及罷免外部核數師向董事会提供建议,监督财务报表及财务报告方面的重要意见[105] - 審核委员会已就财务报表、业绩公布、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多次审查和监督[107] - 薪酬委员会负责檢討全体董事及高级管理层的整体薪酬政策及结构,提供相关建议[108] - 提名委员会负责定期檢討董事会的结构、规模、组成及多元性,提供董事会成员的提名建议[111] - 公司已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以确保董事会内部成员的多元化[117] - 提名委员会推荐女性加入董事会,以促进性别多元化,提高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120] - 公司重视性别多元化,鼓励女性加入建筑行业,提名委员会将不断寻找具备相关能力的女性董事会成员[121] - 提名委员会评估董事会结构、成员多元化政策,并确认独立非执行董事的独立性[122] - 公司设定董事任期为三年,任何一方可提前三
骏杰集团控股(08188)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1 20:43
公司业绩 - 2023年公司收入为549,554千港元,同比增长24.7%[6] - 2023年公司毛利为110,022千港元,同比增长688.3%[6] - 2023年每股盈利为12.60港仙,同比增长958.8%[6] - 公司资产净值为131,071千港元,同比增长88.2%[7]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为139,675千港元,同比增长279.5%[31] 公司发展 - 公司主要业务为提供地下建造服务,包括隧道建造服务和公用设施建造[35] - 公司自2014年以来专注发展隧道建造服务,取得了稳固基础并在合约竞争中具有优势[37] - 公司已取得10项公营建造项目和5项私营建造项目,合约总额约为518,262,000港元[38] - 公司预计香港隧道建造服务需求将持续增长,成为主要增长动力和收入来源[44] 财务状况 - 公司净利润约为6147万港元,同比增长约1056%[62]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4467万港元,较上年减少约60.9%[64] - 公司拥有银行借款6600万港元,租赁负债约为6124万港元[66][67] 公司治理 - 公司认为高标准的企业治理对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已遵守企业治理守则[81] - 公司已采纳GEM上市规则的交易必守标准作为董事证券交易的行为守则[82] - 公司将于2024年5月24日举行股东週年大会,将于5月30日至5月31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85][87]
骏杰集团控股(08188) - 2023 Q3 - 季度财报
2023-11-10 18:07
财务表现 - 本集团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收入约为305,907,000港元,较上年同期减少约4.1%[7] - 毛利及毛利率分别约为25,486,000港元和8.3%,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7] - 本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溢利淨额约为4,490,000港元,较上年同期有所减少[8] - 每股溢利基本及攤薄分别为0.06港仙和0.58港仙,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9] - 本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股本为4,878千港元,股份溢价为90,753千港元,其他储备为(36,104)千港元,保留盈利为9,591千港元,总计为69,208千港元[10] - 本公司于2023年1月1日的保留盈利为4,490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保留盈利为14,081千港元[10] - 本公司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保留盈利为3,787千港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保留盈利为16,257千港元[10] - 本公司的主要客户包括B客户、C客户、L客户、M客户和S客户,其中B客户在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内贡献了25,221千港元的收入,C客户贡献了25,824千港元的收入,L客户贡献了25,170千港元的收入,M客户贡献了28,960千港元的收入,S客户贡献了11,376千港元的收入[20] - 其他收入中,利息收入为8,430千港元,政府拨款为1,269千港元,来自总承建商的偿付为146千港元,租金收入为12千港元,销售剩余材料为22千港元,出售物业、机器及设备收益为161千港元,杂项收入为8,625千港元[22] 业务发展 - 本集团主要业务为提供地下建造服务,包括隧道建造和公用设施建造[32][33] - 本集团专注发展全套隧道建造服务,为公司增长奠定基础,并在合同竞标中具有优势[34] - 公司认为在当前市场情况下有必要进行多元化发展,并将继续探索建造行业的其他领域机会[34] 企业治理 - 公司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于2023年9月30日无股份或相关股份中的任何权益[65] - 除上述情况外,公司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于2023年9月30日无任何股份、相关股份或债权证中的权益或淡仓[66] - 公司主要股东包括莊峻岳先生、莊偉駒先生、杜燕冰女士和莊柔嘉女士,持股比例为59.5%[68] - 公司认为维持高标准的企业治理对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已遵守企业治理守则[71]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中关于董事证券交易行为的守则[72] - 集团已依据上市规则成立审计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74][7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审计委员会认为第三季度报告符合会计准则和上市规则[76] - 集团截至2023年9月30日未授出或发行任何购股权或采纳购股权计划[78] - 董事及其关联方或控股股东在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九个月内未持有与集团业务竞争的权益[79] - 集团与香港持牌银行签订的融资函生效,若控股股东持有少于50%已发行股份将发生终止事件[79] - 除浩德融资有限公司外,合规顾问未持有集团任何权益[80] - 集团执行董事为莊峻岳先生及莊偉駒先生,独立非执行董事为林文彬先生、劉俊輝先生及吳惠明工程师[80]
骏杰集团控股(08188) - 2023 Q3 - 季度业绩
2023-11-08 19:07
财务数据概述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收益为3.05907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19053亿港元减少4.12%[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毛利为91.3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717.7万港元减少94.79%[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除所得税前溢利为49.7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43.8万港元增加13.47%[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期内溢利为449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625.7万港元减少72.38%[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每股溢利(基本及摊薄)为0.92港仙,较2022年同期的3.33港仙减少72.37%[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总权益为6920.8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6340.4万港元增加9.15%[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收益约305907000港元,较去年减少约13146000港元或4.1%[34] - 公营界别公用设施建造服务及其他项目收益增加约39851000港元或26.7%,隧道建造服务收益减少约50696000港元或30.8%[3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服务成本约280421000港元,较去年减少约20911000港元或6.9%[3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毛利约25486000港元,毛利率为8.3%,较去年有所增加[3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其他收入约913000港元,较去年大幅减少[3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行政开支约19808000港元,较去年上升约1565000港元或8.6%[3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融资成本约2600000港元,较去年增加[3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溢利净额约4490000港元,较去年减少[4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6年1月18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为投资控股公司,集团主要在香港提供地下建造服务[6] - 公司收益全部来自香港,所有非流动资产也位于香港[12] 股东与股权 - 控股股东已订立一致行动契据,同意集合权益并就股东大会决议案一致投票[7] - 2023年9月30日,庄峻岳先生和庄伟驹先生分别持有公司股份总计2.9012亿股,占已发行股本的59.5%[49] - 2023年9月30日,杜燕冰女士和庄柔嘉女士分别持有公司股份总计2.9012亿股,占已发行股本的59.5%;吴国伦先生持有3950万股,占8.1%[5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未授出或发行任何购股权利或采纳任何购股权计划[6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9个月,董事及联系人、控股股东概无于与集团业务构成竞争业务中拥有权益[64] 财务报表编制 - 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按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准则及GEM上市规则规定编制,以港元呈列[7][9] - 编制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的会计政策及计算方法与2022年综合财务报表一致[10] - 公司采用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编制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未提早应用未生效的新订及经修订准则[11] 客户与收入构成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客户B、C、L、M、S收益分别为25,221千港元、25,824千港元、25,170千港元、28,960千港元、11,376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客户C收益为82,610千港元[1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其他收入中,利息收入17千港元、来自总承包商的偿付146千港元、出售物业等收益728千港元、杂项收入891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利息收入21千港元、来自总承包商的偿付146千港元、出售物业等收益746千港元、杂项收入913千港元[14] 成本与费用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除所得税前溢利扣除分包成本3,541千港元、建筑物料及物资13,943千港元等;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扣除分包成本14,419千港元、建筑物料及物资97,450千港元等[15] 所得税与股息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所得税中,即期税项(扣除)49千港元、递延税项49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即期税项(扣除)497千港元、递延税项497千港元[16]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派付任何股息[16]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派付任何股息[42] 股本情况 - 公司法定股本为20,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4,878千港元[17] 或有事项 - 2023年9月30日有多起针对公司的劳工申索,但最终责任预计不会对财务状况或表现产生重大不利影响[17] 资本承担与担保 - 2023年9月30日集团就收购物业、机器及设备持有的资本承担约为2689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2386000港元[19] - 集团已向保险公司提供7889000港元履约担保,该担保将于2023年2月10日解除[18][19] - 2023年9月30日,集团已抵押银行存款约300.4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200.4万港元,用于担保香港持牌银行的出口发票贴现及循环贷款银行融资函[45] - 2023年9月30日,集团未向香港保险公司提供现金抵押品,2022年12月31日约为345万港元[46] 业务项目情况 - 2023年集团取得九项公营建造项目及五项私营界别项目,合约总额及更改订单金额分别约为502412000港元及约26583000港元[23] - 报告期内集团参与37个公营界别项目(2022年同期为40个)及七个私营界别项目(2022年同期为五个)[24] - 2023年9月30日之后确认为收益的新授予合约及转自2022年合约的积压总额约为1296054000港元[24] - 集团已向总承建商提交若干标书,投标结果有待公布[22] - 公司获香港政府约3970百万港元建造合约,预计2028年完成岩洞隧道项目[31] 业务发展战略 - 集团将继续专注发展隧道建造服务业务,预期其成为主要增长动力及长期可持续收益来源[28] 业务影响因素 - 集团业绩依赖香港公营界别土木工程项目供应,受香港政府政策、政治环境、经济及法律发展影响[25][26] - 集团过往业绩未必可作为未来表现指标,业绩受整体经济状况、法规及获取新业务能力等因素影响[27] 企业管治 - 公司已采纳GEM上市规则第5.48至5.67条所载交易必守标准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58] - 报告期至公布日期,董事等确认完全遵守行为守则,并无不合规情况[59] - 集团依据GEM上市规则规定,于2017年2月10日成立审核委员会并订立书面职权范围[60]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主席为刘俊辉先生[61] - 集团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未审核简明综合第三季度业绩已由审核委员会审阅[62] - 公司认为维持高标准企业管治对集团持续发展重要,自上市起遵守企业管治守则[57] 其他事项 - 2023年9月30日后至公布日期,无严重影响集团运营及财务表现的重大事项[47] - 报告期内,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未购买、赎回或出售公司上市证券[48] - 2023年9月30日,公司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无公司或相联法团实物结算、现金结算或其他股本衍生工具相关股份权益[52] - 于公布日期,除浩德相关业务外,浩德及其关联方概无拥有有关集团须知会权益[65] - 于2023年9月30日,董事未注意到有人于公司股份等中拥有须登记权益或淡仓[56] - 集团已制定符合ISO 9001:2015规定的质量管理系统,并设有内部质量保证规定[24]
骏杰集团控股(08188)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8-14 17:10
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收益为230,283,000港元,同比增长6.7%[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18,269,000港元,毛利率为7.9%[8]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净额为4,176,000港元,同比减少9,260,000港元[9] - 每股基本及摊薄溢利为0.86港仙,去年同期为2.75港仙[11]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期内溢利为4,176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3,436千港元下降68.9%[16]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溢利为4,176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3,436千港元下降[41] - 溢利净额由13,436,000港元减少至4,176,000港元,主要由于其他收入减少[94] 项目收益 - 公营界别项目收益从106,112,000港元增至153,243,000港元,主要由于东涌东建筑工程的推进[8] - 公营界别项目收益占总收益的98.9%,其中公用设施建造服务收益增长44.4%至153,243,000港元[83] - 隧道建造服务收益下降29.3%至74,547,000港元[83] - 私营界别项目收益下降40.6%至2,493,000港元[83] 成本与开支 - 服务成本上升6.7%至212,014,000港元,主要由于建筑物料及物资成本上升193.3%[86] - 员工成本下降22.8%至95,726,000港元,主要由于熟练员工人数减少[86] - 行政开支由12,115,000港元上升至12,993,000港元,增加878,000港元或7.2%,主要由于咨询费增加290,000港元或20.8%[90] - 融资成本由499,000港元增加至1,571,000港元,主要由于银行借款利息开支增加[91] 资产与负债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非流动资产为18,265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4,371千港元增长27.1%[13]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流动资产为176,436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42,575千港元增长23.8%[13]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流动负债为118,857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86,824千港元增长36.9%[13]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资产净值为73,771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69,596千港元增长6.0%[13]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经营活动使用的现金净额为22,446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1,728千港元增加3.3%[18]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22,123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9,349千港元下降24.6%[20]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9,169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2,584千港元下降27.1%[20] - 银行及手头现金由11,431,000港元减少至9,169,000港元,主要由于购买物业、机器及设备的投资活动[97] 合约与项目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取得新授予合约总额为22,091千港元,更改订单金额为26,583千港元[74] - 公司参与32个公营界别项目和5个私营界别项目,积压合约总额为856,351千港元[74] - 合約資產總值為91,899千港元(未經審核)和83,782千港元(經審核),主要涉及已完工但未開具發票的收款權及應收保留金[45][48] - 合約資產中66,200千港元(未經審核)和56,792千港元(經審核)與建築工程進度款相關,佔合約金額的5%–10%[46] - 合約資產的預期信貸虧損率為0.22%(未經審核)和0.25%(經審核)[50] 客户与收入 - 公司2023年上半年主要客户收益中,客户M贡献132,136千港元,客户C贡献56,786千港元[3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总计22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8,552千港元大幅下降[34] - 其他收入由8,552,000港元减少至22,000港元,减少约8,530,000港元,主要由于防疫抗疫基金拨款减少[88] 税务与成本 - 公司2023年上半年除所得稅前溢利中,分包成本为10,878千港元,建筑物料及物资成本为83,507千港元[36]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所得稅抵免为448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18千港元有所增加[38] 投资与资本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收购物业、机器及设备约1,954,000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467,000港元大幅增加[43]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租赁楼宇及汽车使用权资产总额约6,520,000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064,000港元显著增加[43] - 公司资本承担为4,371千港元,主要用于收购物业、机器及设备[70] - 公司资本架构包括已发行股本及储备,资本承担由2,386,000港元增加至4,371,000港元[102][103] 银行与融资 - 公司银行借款总额为65,996千港元,其中包括循环定期贷款48,000千港元、6,000千港元及出口发票贴现11,996千港元[61] - 银行融资函的提款总额为65,996,000港元,资本负债比率由102%上升至142%[100] - 公司与香港持牌银行订立的融资函规定,若控股股东持有少于50%已发行股份,将发生终止事件[126] 股东与董事 - 公司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庄峻岳先生和庄伟驹先生分别持有公司59.5%的股份[114] - 公司主要股东杜燕冰女士和庄柔嘉女士分别持有公司59.5%的股份[117] - 公司主要股东吴国伦先生持有公司8.1%的股份[117] - 公司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在报告期内未持有任何股本衍生工具的权益[114] - 公司董事及控股股东在报告期内未持有与公司业务构成竞争的任何权益[125] 企业管治 - 公司自2017年上市以来一直遵守GEM上市规则的企业管治守则[120] - 公司在报告期内未购买、赎回或出售任何上市证券[112] - 公司在报告期后未发生重大影响运营和财务表现的事项[111] - 公司董事会定期审查并加强企业管治常规以符合法定规定[120] - 公司已采纳GEM上市规则第5.48至5.67条所载的交易必守标准作为董事证券交易的行为守则,并确认所有董事及相关人员在报告期间完全遵守[121]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主席为刘俊辉先生,其持有GEM上市规则第5.05(2)及5.28条所规定的适当专业资格[12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未授出或发行任何购股权或采纳任何购股权计划[124] - 浩德融资有限公司作为公司GEM上市的保荐人,并与公司签订了合规顾问协议及财务顾问委任[128] 员工与成本 - 公司雇员人数由739名减少至561名,总员工成本由129,535,000港元减少至101,314,000港元[110] 其他 - 公司专注于隧道建造服务,预计将成为主要增长动力[79] - 公司正在应用创新建筑科技如自动化和人工智能以提高施工效率[81] - 多个大型基建项目如中九龙干线、茶果岭隧道等正在推进,预计将带来持续需求[79][80] - 公司已制定符合ISO 9001:2015的正式质量管理系统,确保提供优质服务[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