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荣晖控股(08213)
icon
搜索文档
荣晖控股(08213) - 2023 - 年度财报
2023-06-29 16:33
报告期信息 - 报告期为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10] - 报告期为2022年4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2023年3月31日公司在香港拥有34间店铺[87] 宏观经济形势 - 2022年中国经济增长跌至近半世纪以来最低水平[10] - 2023年全球经济形势黯淡,但取消疫情限制将带动餐饮行业,香港旅游消费有所提升[14] - 中国2022年经济增长同比仅3.0%,远低于5.5%的目标,餐饮行业收入下降6.3%,2023年第一季度餐饮收入上升13.9%[160] - 香港2022年GDP缩减3.5%,全年零售业总销售额轻微下降0.9%,12月同比上升1.1%,2023年前两个月飙升17.3%,2023年1月餐饮收入增长约20.0%[161] - 2022年全球口腔护理市场价值为337亿美元,中国增长至28亿美元,中国口腔护理行业五大龙头企业合计占40%市场份额[163]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全球经济增长将从2022年的3.4%放缓至2023年的2.8%[170] - 中国2023年首季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4.5%,是自2022年首季以来最高增幅[172] - 香港政府预料2023年经济增长为3.5%至5.5%,接近预测区间上限[172] - 中国2022年CPI同比增长2.0%,2023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5.8%[160] 餐饮业务情况 - 2022下半年香港社交距离措施逐步放宽,2023年初跨境限制解除,餐饮业务重上复苏轨道[10] - 餐饮业务是集团核心业务及整体财务表现主要贡献来源[11] - 集团主要餐厅、咖啡店及蛋糕店品牌Italian Tomato业绩相对稳定,为集团贡献稳定收益[11] - 公司餐饮业务受疫情及食材成本上涨影响,收益不容乐观,截至2023年3月31日在香港有4间咖啡厅及30间蛋糕店[165] - 公司自2023年第四季度开始外包Italian Tomato生产流程以控制成本[165] 口腔护理业务情况 - 2020年集团进军医疗保健市场,专注口腔护理产品生产和销售[12] - 报告期内集团开始量产抗菌消炎类牙膏,并与知名电商平台合作及开展营销活动[12] - 口腔护理业务因市场竞争激烈和行业门槛高,贡献远低于集团预期[12] - 公司自2020年进军保健市场,销售及生产口腔护理产品,虽全力推动但销售业绩低于预期[168][169] - 公司深化与知名电商平台合作,参与购物节宣传推广活动提升口腔护理产品市场曝光率[168] 电子烟业务情况 - 公司拟对电子烟业务采取“观望”态度,同时探索潜在商机并寻找新合资企业实现业务多元化[15] - 公司在电子烟业务上采取审慎的“观望”态度[169] 公司管理层变动 - 张韬于2023年6月1日获委任为公司主席[6] - 黄莉于2022年10月13日获委任为公司主席,于2023年6月1日辞任[6] - 2023年6月1日黄莉女士辞任后,张韬先生获委任为执行董事,董事会现由5名成员组成,包括2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21] - 黄超先生在2022年4月1日至2022年10月12日期间担任董事会主席,黄莉女士在2022年10月13日至2023年3月31日期间担任董事会主席,期间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区分,未一人兼任[32] - 2022年10月13日黄超辞任主席,黄莉获委任;2023年6月1日黄莉辞任,张韬获委任为薪酬及提名委员会成员[50][58] 独立非执行董事情况 - 独立非执行董事陈贻平先生具备适当专业资格或会计及相关财务管理专业知识,所有独董于2023年3月31日独立于集团[25] - 守则条文规定填补临时空缺获委任之董事应在首次股东大会接受选举,每位董事至少每三年轮流退任一次,公司董事会主席张韬先生须轮流退任[25] - 独立非执行董事陈贻平先生重新订立委任函件,任期至2023年11月7日止为期1年[27] - 独立非执行董事曾石泉先生重新订立委任函件,任期至2024年3月27日止为期1年[30] - 独立非执行董事杨海余先生重新订立委任函件,任期至2023年12月10日止为期1年[30] - 各独立非执行董事首次获委任日期分别为:陈贻平先生2016年11月8日、曾石泉先生2018年3月28日、杨海余先生2020年12月11日[31] 公司治理会议情况 - 审核委员会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报告期内共举行四次会议[36][39] - 企业管治委员会已举行一次会议[43] - 薪酬委员会报告期内召开两次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一次[56] - 报告期内提名委员会举行两次会议,认为董事会已有充分的多元化,将每年检讨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62] 董事出席会议情况 - 执行董事黄莉出席董事会会议次数为1/3[46] - 执行董事黄超出席董事会会议次数为3/3,提名委员会会议次数为2/2,薪酬委员会会议次数为2/2,企业管治委员会会议次数为1/1,股东大会次数为1/1[46] - 执行董事吴晓文出席董事会会议次数为6/6,股东大会次数为1/1[46] - 独立非执行董事陈贻平出席董事会会议次数为6/6,审核委员会会议次数为4/4,提名委员会会议次数为2/2,薪酬委员会会议次数为2/2,企业管治委员会会议次数为1/1,股东大会次数为1/1[46] - 独立非执行董事曾石泉出席董事会会议次数为6/6,审核委员会会议次数为4/4,提名委员会会议次数为2/2,企业管治委员会会议次数为1/1,股东大会次数为1/1[46] - 独立非执行董事杨海余出席董事会会议次数为6/6,审核委员会会议次数为4/4,薪酬委员会会议次数为2/2,股东大会次数为1/1[46] 董事培训与发展 - 报告期内全体董事均参与持续专业发展,培训类型包括出席课程、观看广播、阅读材料[47][49] - 公司为董事安排持续专业发展培训,新董事获指引资料,董事获简报资讯[47] 薪酬委员会相关 - 薪酬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建议薪酬待遇、评估表现、审批方案等[51][57] - 执行董及高管薪酬由薪酬委员会参考业绩等因素厘定,无董事参与决定自身薪酬[54] - 报告期内薪酬零至100万港元有5人,100.0001万至150万港元有2人[56] 提名委员会相关 - 提名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检讨董事会架构、物色董事等[59] - 董事会2013年8月起采纳成员多元化政策,提名委员会每年讨论多元化达成方式[61] - 提名委员会将适时检讨多元化政策并向董事会提修订建议[61] 核数师相关 - 报告期内核数师审核服务酬金为679千港元,非审核服务酬金为0[63] - 外聘核数师提请关注综合财务报表附注2(d),表明存在可能导致对集团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问的重大不明朗因素,但董事信纳集团有充足财务资源偿还到期财务负债,认为报表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恰当[65] 公司秘书相关 - 2016年11月8日林洁恩女士获委任为公司秘书及其授权代表之一,回顾年度内已妥为遵守GEM上市规则的相关专业培训规定[66] 风险管理与内部监控 - 报告期内公司委聘外聘顾问就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制度是否有效进行检讨[67] - 集团风险管理程序先识别重大风险,采用控制及风险自我评估方法定期评估及管理风险,风险分类为策略、营运、财务及合规风险[70] - 外聘顾问采用以风险为基准的方法进行内部监控审查,三年期内部审计计划须每年检讨,报告期内审查未发现需关注的重大事宜,董事会认为制度有效充足[71] 雇员情况 - 2023年3月31日集团有115名全职雇员及105名兼职雇员,其中男性43名及女性177名,集团认为雇员属多元化,不设实施雇员多元化政策衡量目标[72] - 公司为应对市场竞争导致的雇员流失率上升,定期检讨员工薪酬水平并提升福利,兼职工比例升高[117] - 公司制定了解雇违反规定或表现不佳雇员的相关指引,具体条款列于雇佣合约内[121] - 公司全面遵守《职业安全及健康条例》,实施多项措施确保雇员工作安全,提供培训和参加防火演练[123] - 公司鼓励雇员实现工作与生活平衡,提供健康与安全资料提升其健康意识[126] - 报告期内公司无违反员工健康及安全法律法规情况[127] - 公司采取多项措施应对新冠疫情,如为雇员提供防护用品、要求体温检测等[128] - 公司为雇员提供内部和外部培训课程,鼓励内部晋升[130][131] - 2023年公司雇员总数209人,男性37人,女性172人[155] - 2023年公司全职雇员104人,兼职/合约雇员105人[155] - 2023年公司香港地区雇员流失比率为155%[157] - 2023年公司因工伤损失工作日364天[157] - 2023年公司男性受训雇员百分比为43%,女性为48%[157] 股东相关 - 持有不少于公司实缴股本十分之一的股东有权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大会须在呈交要求后两个月内举行[76] - 公司通过法定公布、公司网站、股东大会、作出查询等方式与股东及投资界交流,董事会每年审阅股东通讯政策[81][82] ESG报告相关 - 这是公司发布的第七份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86] - 公司遵守ESG报告指引的重要性、量化、一致性原则[89] - 董事会负责所有ESG相关事务,公司设立专责团队管理ESG事宜,委聘外聘顾问提供服务[90] - 公司为利益相关者建立多种沟通渠道,包括股东大会、公司网站及刊物等[92][93][96] - 公司参考利益相关者关注点等制定ESG管理相关议题,报告期内ESG重要议题排序未重大变化[97] - 报告期内识别的最重要议题包括用水管理、废弃物管理、反贪污制度等[98] - 公司遵守《空气污染管制条例》等相关环境法例[99] -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违反重大地方环境法例及规例的事件[101] - 公司业务运营产生间接温室气体排放,采取措施降低能耗和碳足迹[102] - 公司生产及日常运营产生的废弃物处理遵守内部指引,鼓励回收再利用[103][105] - 公司制定内部指引提升资源使用效率,不产生或排放有害废弃物[105] - 公司遵守环保地方法例及规例,制定内部指引实现节能减排[106] - 报告期内公司采取安装感应水龙头等措施提升能源效益和节约水资源[107] - 2023年废气排放中氮氧化物为382.90千克、硫氧化物为0.51千克、颗粒物为17.73千克[115] - 2023年温室气体排放范围1直接排放为106.83吨二氧化碳当量、范围2能源间接排放为797.14吨二氧化碳当量,总计903.97吨二氧化碳当量,密度为0.01吨二氧化碳当量/千港元收入[115] - 2023年无害废弃物总量为7.92吨,密度为0.05千克/千港元收入[115] - 2023年直接能源无铅汽油为315,973.04千瓦小时、间接能源外购电力及煤气为1,962,466.1千瓦小时,总计2,278,439千瓦小时,密度为14.04千瓦小时/千港元收入[115] - 2023年包装材料总量为78.76吨,密度为0.49千克/千港元收入[115] - 2023年总耗水量为14,977.50立方米,密度为0.10立方米/千港元收入[115] 顾客与产品相关 - 公司确保顾客进入餐厅前登记资料,限制人数和餐台距离等[132] - 公司内部规则和劳工制度遵照相关法例制定,报告期内无童工或强制劳工情况[134][135] - 公司供应商主要来自香港及日本,全部供应商聘用前均通过评估程序[136] - 公司强化卫生及清洁水平管理指引,遵守多项健康与安全等相关法例[139] - 公司实施多项措施确保食品及服务达标准,蛋糕厂房取得牌照[140] - 报告期内公司无因安全及健康原因召回产品情况[141] - 报告期内公司无重大产品及服务相关投诉[145] - 报告期内公司捐赠总额约110,000港元的可安全食用蛋糕与月饼支持公益事业[152] - 2023年公司香港供应商28家,日本1家,中国内地1家[15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期内公司经审核收益约162,500,000港元,较上一财年减少约5.5%[159] - 报告期内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2,400,000港元,较2022年减少[159] - 报告期内公司获保就业计划薪金补贴约5,600,000港元,持牌食物业界别资助计划一次性补贴400,000港元[159] - 报告期内公司总收入约1.625亿港元,较2022年约1.719亿港元减少约4.8%,餐饮服务及医疗保健产品收入分别约1.623亿港元及20万港元,较2022年分别减少约4.8%及86.7%[177]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240万港元,2022年约1980万港元[178] - 集团经营业务毛利率约54%,2022年约55%[179] - 集团报告期内其他收入增加164.0%至约880万港元,2022年约330万港元[181] - 集团经营业务经营开支总额减少约6.0%至约1.056亿港元,2022年约1.123亿港元[182] - 报告期内集团以215.9万港元出售蛋糕生产业务,录得约40万港元出售业务收益[185] - 2022年3月出售祛斑及美白业务,录得出售附属公司亏损约170万港元[186] - 2023年3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约4910万港元(2022年约8140万港元),流动负债约1.445亿港元(2022年约1.728亿港元)[187] - 2023年3月31日,公司发行的可换股债券约4亿港元(2022年约4000万港元)[188]
荣晖控股(08213)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06-26 22:59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收益为162,508千港元,较2022年的171,884千港元下降约5.45%[3] - 2023年毛利为8,838千港元,较2022年的3,348千港元增长约164%[3] - 2023年经营亏损为5,519千港元,2022年为5,554千港元,亏损幅度基本持平[3] - 2023年年度亏损为14,025千港元,较2022年的20,688千港元减少约32.2%[3] - 2023年每股亏损2.38港仙,较2022年的3.80港仙减少约37.4%[3] - 2023年非流动资产为3,114千港元,较2022年的5,759千港元下降约45.9%[5] - 2023年流动资产为49,113千港元,较2022年的81,408千港元下降约39.7%[5] - 2023年流动负债为129,321千港元,较2022年的151,411千港元下降约14.6%[5] - 2023年负债净额为118,788千港元,较2022年的106,455千港元增加约11.6%[6] - 2023年收益为16.2508亿千港元,2022年为17.1884亿千港元[15] - 2023年政府补助为605.3万千港元,2022年为110万千港元[15] - 2023年利息收入为57.8万千港元,2022年为14.8万千港元[15] - 2023年服务费收入为0,2022年为14.3万千港元[15] - 2023年出售厂房及设备收益为5.6万千港元,2022年为1.6万千港元[15] - 2023年汇兑收益净额为37.5万千港元,2022年为0[15] - 2023年豁免其他贷款利息开支为30.1万千港元,2022年为26.7万千港元[15] - 2023年所得税前亏损为14925千港元,2022年为20936千港元[25] - 2023年应收账项、按金及预付款项为17354千港元,2022年为17582千港元[39] - 2023年应收贸易账项亏损拨备年末为205千港元,2022年为478千港元[40] - 2023年现金及银行结馀(含原到期日少于三个月之定期存款)为31390千港元,2022年为51474千港元[43] - 2022年3月31日,定期存款25000000港元固定年利率为1.02% - 1.18%,2023年3月31日无定期存款[43] - 2023年3月31日,以人民币列值之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约1232000港元,2022年约18206000港元[43] - 2023年应付账项及应计费用分类为流动负债之款项为129321千港元,2022年为151411千港元[43] - 2023年3月31日,贷款人其他贷款约97864000港元,2022年约102991000港元,按月利率0.1%计息[43] - 2023年3月31日,其他贷款约4718000港元,2022年为16190000港元,按年利率4.35%计息[44] - 2023年董事及主要管理人员酬金为4743千港元,2022年为4536千港元[47]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240万港元,2022年约为1980万港元[80] - 集团经营业务毛利率约为54%,2022年约为55%[81] - 集团报告期内其他收入增加164.0%至约880万港元,2022年约为330万港元[82] - 集团经营开支总额减少约6.0%至约1.056亿港元,2022年约为1.123亿港元[8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厂房及设备折旧开支总额约为340.6万港元,2022年约为345.2万港元[8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使用权资产折旧开支总额约为2197.6万港元,2022年约为2268.1万港元[85]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员工成本总额约为5727万港元,2022年约为6289.9万港元[86] - 2023年3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约为4910万港元,2022年约为8140万港元;流动负债约为1.445亿港元,2022年约为1.728亿港元[89] - 2023年3月31日,公司发行的可换股债券为约4000万港元,2022年约为4000万港元[89] - 2023年3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及速动比率分别为0.34及0.34,2022年分别为0.47及0.46;资产负债比率为263%,2022年为193%[89] - 2023年3月31日,集团未兑现资本承担为约799.6万港元,2022年约为850.5万港元[93] - 2023年3月31日,集团在香港及中国有115名全职雇员,2022年有198名[95] 业务出售相关 - 2022年出售无斑时代集团全部已发行股本,总现金代价为100元人民币(约123港元)[19] - 出售无斑时代集团资产净额为19千港元,其中厂房及设备2098千港元、商誉6721千港元等[20] - 出售蛋糕生产业务收益为2159000港元,资产净额为418千港元[21][22] - 报告期内,公司以215.9万港元出售蛋糕生产业务,录得约40万港元出售业务收益[87] - 2022年3月出售祛斑及美白业务,录得出售附属公司亏损约170万港元[88] 股权交易与股本变动 - 2022年4月15日,公司收购华胤(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约30%已发行股本,现金代价为人民币100元(相当于约114港元)[7] - 2022年1月11日,公司每8股每股面值0.01港元的已发行及未发行普通股合并为1股每股面值0.08港元的普通股,所有呈列期间已发行合并股份加权平均数为520,771,875股[29] - 2017年4月27日公司宣布供股,以每股0.072港元配發及發行13.88725億股供股股份,籌集約1億港元(扣除開支前),6月14日完成供股[97] - 2023年3月31日供股所得款項淨額約9900萬港元,其中2870萬港元用於經營及拓展現有餐飲業務、2000萬港元用於企業開支、290萬港元用於中國電子煙業務、1850萬港元用於投資醫療及保健業務,2890萬港元未動用[97] - 公司變更所得款項淨額原定分配,將1500萬港元從償還銀行貸款重新分配至電子煙研發、銷售及營銷[98]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團已動用290萬港元於中國投資電子煙業務,650萬港元重新分配至醫療和保健業務投資,電子煙業務餘下未動用餘額560萬港元預計2025年7月31日前用盡[98]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原本用於投資電子煙業務及潛在投資機會的1850萬港元(由1200萬港元和650萬港元組成)重新分配用於投資國內醫療和保健業務[99] - 考慮到2019冠狀病毒影響,公司業務擴展採取審慎做法,2023年3月31日尚未就收購事項訂立協議,用於潛在投資機會的2300萬港元未動用餘額預計2025年7月31日前用盡[100] - 2023年3月31日,公司已发行普通股520,771,875股[110][115] 租赁相关数据变化 - 2022年3月31日,使用权资产成本总计56,891千港元,累计折旧总计29,069千港元,累计减值6,541千港元,账面价值总计21,281千港元[30] - 2023年3月31日,使用权资产成本总计52,798千港元,累计折旧总计32,033千港元,累计减值6,541千港元,账面价值总计14,224千港元[31] - 餐厅、咖啡厅及蛋糕店租赁付款含基于销售额9%至25%的可变租赁付款,2022年付款总额33,371千港元,2023年为30,853千港元[33] - 2023年,若干餐厅、咖啡厅及蛋糕店出租人因2019冠状病毒疫情提供租金减免,减免租赁付款115,000港元,2022年为460,000港元[36] - 2023年公司拥有1间蛋糕店续租选择权,与2022年数量相同[3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蛋糕店未计入租赁负债的潜在未来租赁付款(未贴现)为1,620千港元,2022年确认之租赁负债为726千港元[38] - 转拨自厂房及设备的账面价值为146,000港元的使用权资产指租赁物业拆除及现场恢复估计成本[31] - 集团租赁(除短期租赁外)一般初步为1至6年[32] - 集团定期订立蛋糕店短期租赁,相关开支资料披露于附注6(b) [34] - 2023年租赁负债最低租赁付款现值一年內为13988千港元,第二年至第五年內为6939千港元[45]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可呈報經營分類包括餐飲及醫療保健,过往年度分类披露已重新呈列[49] - 2023年公司餐饮、医疗保健分部收益(外部)分别为162,318千港元、190千港元,2022年分别为170,460千港元、1,424千港元;2023年总收益为162,508千港元,较2022年的171,884千港元减少约5.5%[50][57] - 2023年公司餐饮、医疗保健分部(亏损)/溢利分别为(3,513)千港元、(6,090)千港元,2022年分别为1,500千港元、(4,994)千港元;2023年总(亏损)/溢利为(9,603)千港元,2022年为(3,494)千港元[50] - 2023年3月31日,公司餐饮、医疗保健分部资产分别为37,136千港元、5,168千港元,2022年分别为53,651千港元、24,968千港元;2023年总资产为42,304千港元,2022年为78,619千港元[51] - 2023年3月31日,公司餐饮、医疗保健分部负债分别为134,946千港元、8,984千港元,2022年分别为152,255千港元、22,482千港元;2023年总负债为143,930千港元,2022年为174,737千港元[52] - 2023年公司来自中国、香港的收益分别为190千港元、162,318千港元,2022年分别为1,424千港元、170,460千港元;2023年总收益为162,508千港元,2022年为171,884千港元[55] - 2023年公司来自中国、香港的服务费用收入分别为0千港元、1,475千港元,2022年分别为0千港元、1,674千港元;2023年总服务费用收入为1,475千港元,2022年为1,674千港元[55] - 2023年公司来自中国、香港的总收益及其他收入分别为190千港元、163,793千港元,2022年分别为1,424千港元、172,134千港元;2023年总计为163,983千港元,2022年为173,558千港元[55] - 报告期内公司总收入约1.625亿港元,较2022年的约1.719亿港元减少约4.8%,餐饮服务和医疗保健产品收入分别减少约4.8%和86.7%[80] 市场环境相关 - 2022年中国经济增长同比仅3.0%,远低于5.5%的目标,餐饮行业收入下降6.3%,消费物价指数同比增长2.0%;2023年第一季度消费物价指数同比增长5.8%,餐饮行业收入上升13.9%[59] - 2022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缩减3.5%,全年零售业总销售额轻微下降0.9%,最后一个月同比上升1.1%,2023年前两个月较去年同期飙升17.3%;2023年1月香港餐饮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约20.0%[59] - 2022年全球口腔护理市场价值为337亿美元,中国口腔护理市场增长至28亿美元,中国口腔护理行业五大龙头企业合计占40%的市场份额[61][62]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全球经济增长将从去年的3.4%放缓至2023年的2.8%[72] 业务发展策略 - 集团将在新一财政年着重主营餐饮业务,完善业务策略,把握市场趋势[75] - 集团将与日本企业及县市政府合作,推出日本季节性特色餐点,利用消费券推出优惠和推广活动[
荣晖控股(08213) - 2023 Q3 - 季度财报
2023-02-14 16:41
财务表现 - 本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的综合收入约为11.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7.8亿港元[4] - 本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的经营开支为5.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6亿港元[5] - 本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的每股基本虧損为1.49港仙,较去年同期减少0.72港仙[5] - 2022年截至12月31日的收入为121,276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下降[14] - 未经审计的每股虧損为7,753,000港元[16]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0日止九个月录得收入约121.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7.2%[43] - 公司净亏损约为7.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主要受政府补贴影响[44] - 公司毛利率约为57%,成功通过调整价格和控制成本维持稳定[44] - 公司经营开支总额减少至约81.3亿港元,与收入减少一致,部分抵消了医疗保健业务带来的增加[45] 市场环境 - 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22] - 中国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但消费物价指数稳步复苏[22] - 香港疫情影响下,餐饮业市场扩张预期乐观[24] - 中国政府对电子烟销售实施一系列管制法规,包括设定最低法定购买年龄、禁止在某些教育场所附近销售电子烟等[26] - 香港餐饮业受到新冠疫情影响,但在解除部分检疫措施后,业务得以持续发展[27] - Italian Tomato是公司旗下知名餐厅品牌,未来业绩可能受社交距离和检疫措施解除导致租金支出增加影响[28] - 中国在线医疗保健市场预计2022年至2026年复合年增长率为36.89%,市值将达到3114.8亿美元[40] - 全球烟草及电子烟行业面临不明朗的发展前景,公司将根据市场动态调整业务方针[42] 业务发展 - 公司扩展至医疗保健领域,重点发展口腔卫生及护理产品,稳步加强业务运营以把握市场机遇[30] - 公司批量生产抗菌消炎类牙膏,优化线上线下销售渠道,调整市场营销策略[31] - 公司完成口腔护理业务的建设期和发展期,通过市场营销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销售稳步增长[32] - 公司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合作推广,积极参与各平台宣传推广活动以提升客户回购率[33] - 公司与多家渠道合作改善产品定位、优化销售渠道,计划与抖音直播间深入合作提高销售效率[34] - 公司保持审慎态度应对政府限制电子烟销售的措施,将继续探索业务增长潜力并准备扩展业务[35] - 公司将投入更多资源发展口腔护理业务,推出更多季节性推广和优惠,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客户关系[41] - 餐厅堂食逐渐复苏,公司将继续开设实体店和推出更多季节性特色餐点和优惠券计划[39] 公司治理 - 公司或其任何附属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概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46] - 公司主席持有公司股份约为296,887,066股,占比约57.01%[48] - 瀚堡控股有限公司持有本公司股份约为296,887,066股,占股份总数的57.01%[51] - 湯聖明先生持有的可转换债券将在行使后增持13.72%的普通股[52] - 何明懿女士被视为持有与湯聖明先生相同数量的股份权益[53] - 本公司已发行的普通股总数为520,771,875股[54] - 本公司实施了购股权计划,旨在激励员工继续为公司做出贡献[56] - 购股权计划的行使价格由委员会确定,不得低于股份面值[6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尚无购股权被授出、行使、失效或注销[62] - 公司董事会发生了变动,黃超先生辞任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由黃莉女士接任[63] - 公司设立了审计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审阅财务报告和内部控制程序[6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审计委员会已审阅并批准了截至该日的季度报告和账目[66] - 本公司截至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九个月期间,所有董事均遵守董事财务交易规定[67] - 本公司致力于维持高水平的企业治理标准,并持续审查和改进企业治理规范[68] - 本公司将至少连续七天在香港联合交易所网站和公司网站内刊登最新公告[69]
荣晖控股(08213) - 2023 - 中期财报
2022-11-11 16:54
综合收入情况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综合收入约784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8370万港元减少约6.3%[3] - 2022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为78,424千港元,2021年为83,677千港元[21] - 2022年未经审核来自外界客户收入中国为7.8万港元、香港为7834.6万港元、综合为7842.4万港元;2021年对应数据分别为17.5万港元、8350.2万港元、8367.7万港元[4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约784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6.3%[68] 公司亏损情况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由去年同期的840万港元减少至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380万港元[3] - 2022年1 - 6月期内亏损491.7万港元,去年同期为835.2万港元;2022年7 - 9月期内亏损362.5万港元,去年同期为316.4万港元[5] - 2022年截至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379.8万港元,2021年约为835.9万港元;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520,771,875股[25]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380万港元,较2021年的约840万港元有所减少,主要因收取政府补贴[68] 毛利情况 - 2022年1 - 6月毛利4503.2万港元,去年同期为4717.3万港元;2022年7 - 9月毛利2196.2万港元,去年同期为2386.7万港元[5] - 公司毛利率约为57%,较2021年的约56%略有提升[68] 经营亏损情况 - 2022年1 - 6月经营亏损227.5万港元,去年同期为579.1万港元;2022年7 - 9月经营亏损244.6万港元,去年同期为164.9万港元[5] 每股基本亏损情况 - 2022年1 - 6月每股基本亏损0.73港仙,去年同期为1.61港仙;2022年7 - 9月每股基本亏损0.63港仙,去年同期为0.61港仙[5] 期内全面亏损总额情况 - 2022年1 - 6月期内全面亏损总额303万港元,去年同期为926.9万港元;2022年7 - 9月期内全面亏损总额256.5万港元,去年同期为331万港元[7] 非流动资产情况 - 截至2022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2103.9万港元,较3月31日的3365.4万港元减少[9] 流动负债净额情况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流动负债净额为 - 8673.3万港元,较3月31日的 - 9134.5万港元有所改善[9] - 2022年9月30日公司有流动负债净额约86,733,000港元及负债净额约109,106,000港元[19] 负债净额情况 - 截至2022年9月30日,负债净额为 - 10910.6万港元,较3月31日的 - 10645.5万港元有所增加[12] 股本与累计亏损情况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股本为41,662,累计亏损为405,308[14] 现金流量情况 - 2022年经营业务所得现金净额为1,343千港元,2021年为-8,472千港元[16] - 2022年投资业务所用现金净额为-2,511千港元,2021年为-1,643千港元[16] - 2022年融资业务所用现金净额为-12,580千港元,2021年为-8,274千港元[16] - 2022年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减少净额为-13,748千港元,2021年为-18,389千港元[16] 所得税前亏损扣除情况 - 2022年所得税前亏损扣除财务费用2,756千港元,2021年为2,800千港元[22] - 2022年所得税前亏损扣除其他项目12,885千港元(380 + 1,686 + 10,819),2021年为10,177千港元(374 + 1,423 + 8,380)[22] 所得税抵免情况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抵免为11.4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23.9万港元;香港利得税税率16.5%,中国企业所得税税率25%,一香港附属公司首200万港元应课税溢利按8.25%征税,其余按16.5%征税[24] 应收账项等情况 - 2022年9月30日应收账项、按金及预付款项为1668.9万港元,3月31日为1758.2万港元[27] - 2022年9月30日和3月31日应收贸易账项的亏损拨备均为47.8万港元[29] - 2022年9月30日0 - 30天应收贸易账项为270.3万港元,3月31日为188.4万港元;31 - 60天9月30日为0,3月31日为2.3万港元等[31] - 2022年9月30日既未逾期亦未减值的应收贸易账项为270.3万港元,3月31日为188.4万港元;已逾期但未减值9月30日为27.6万港元,3月31日为28万港元[32] 应付账项等情况 - 2022年9月30日应付账项及应计费用为14415.6万港元,3月31日为15141.1万港元[35] - 2022年9月30日其他贷款约为10107.2万港元,3月31日约为10299.1万港元,按月利率0.1%计息;剩余贷款258.1万港元,3月31日约为289万港元,不计息[35] - 2022年9月30日应付贷款人利息约20.2万港元,3月31日约为172.3万港元[36] - 应付贸易账项0至30天为797.3万港元,31至60天为6.1万港元,61至90天为0.7万港元,91至180天为3.1万港元,180天以上为76.5万港元;2021年对应数据分别为602.6万港元、0、1.9万港元、23.1万港元、42.4万港元[39] 其他贷款情况 - 2022年9月30日其他贷款约为1451.7万港元,年利率4.35%,2022年3月31日约为1619万港元;2023年1月28日和3月23日分别偿还约1105.6万港元和346.1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分别约为1233万港元和386万港元;2022年9月30日约110.6万港元不计息贷款须于2023年4月14日偿还,2022年3月31日无此贷款[38] - 2022年9月30日应付该贷款人的利息约33.5万港元计入其他应付账项及应付款项,2022年3月31日约为9.1万港元[38] 关联交易情况 - 2022年和2021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与关联方及关连人士概无重大交易[40] 董事及管理人员薪酬情况 - 2022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董事及主要管理人员袍金为51万港元,薪金等为172.4万港元,退休计划供款为0.9万港元;2021年对应数据分别为51万港元、170万港元、2.7万港元[41] 股息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2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2021年亦无[49] 经营开支情况 - 经营开支总额减少约2.2%至约5420万港元[69] 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情况 - 2022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约为7360万港元,流动负债为约1.604亿港元[71] 比率情况 - 流动比率及速动资产比率分别为0.46及0.44,资产负债比率为215%[71] 其他贷款及可换股债券情况 - 2022年9月30日,公司其他贷款及可换股债券分别约为1.01072亿港元及4000万港元[76] 收购情况 - 2022年4月15日,公司收购华胤(深圳)生物有限公司剩余30%已发行股份,现金代价为人民币100元[77] 未兑现资本承担情况 - 2022年9月30日,公司未兑现资本承担约为774万港元[78] 雇员情况 - 2022年9月30日,公司拥有210名全职雇员[80] 供股情况 - 2017年4月27日公司宣布供股,按每2股现有股份获发1股供股股份的基准,以每股0.072港元配發及發行13.88725亿股供股股份,筹集约1亿港元(扣除开支前),6月14日供股完成[82] - 2022年9月30日,供股所得款项净额约9900万港元,其中约2510万港元用于经营及拓展现有餐饮业务,约2000万港元用作公司企业开支,约290万港元用于在中国投资电子烟业务,约1850万港元用于投资医疗及保健业务,约3250万港元仍未动用[82] 所得款项净额使用情况 - 用于经营及拓展现有餐饮业务的尚未动用余额约390万港元,预期于2023年7月31日前获悉数动用[84] - 公司变更所得款项净额原定分配,重新分配1500万港元用于电子烟研发、销售及营销,截至2022年9月30日已动用约290万港元,余下未动用余额约560万港元预期于2024年7月31日前获悉数动用[8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原本留作投资电子烟业务及潜在投资机会的约650万港元及约1200万港元,合共约1850万港元,已重新分配用于投资国内医疗和保健业务[85] - 用于潜在投资机会的所得款项净额尚未动用余额约2300万港元,预期于2024年7月31日前获悉数动用,实际时间视情况而定[87] 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88] 董事及行政人员权益情况 - 2022年9月30日,董事所知,无董事及公司主要行政人员在公司或其相联法团的股份、相关股份或债券中拥有须知会公司及联交所、须列入登记册、须知会公司及联交所的权益或淡仓[89] 股东权益情况 - 截至2022年9月30日,瀚堡控股有限公司持有296,887,066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57.01%,黄莉女士通过控制瀚堡控股有限公司拥有相同权益[91] - 汤圣明先生持有未偿还本金40,000,000港元可换股债券,全部转换后将持有71,428,571股普通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13.72%[91] - 何明懿女士作为汤圣明先生配偶,被视为拥有相同数量股份权益,占比约13.72%[91]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已发行普通股数目为520,771,875股[91] 购股计划情况 - 根据购股计划,可发行股份数目上限不得超过公司不时已发行股本的30%[94] - 任何十二个月期间授予一名参与者的最高股份配额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特殊情况经股东批准可超上限[95] - 报告期内无购股获授出、行使、失效或注销,2022年9月30日和3月31日无尚未行使购股[97] 人员变动情况 - 2022年10月13日起,黄超先生辞任执行董事等职务,黄莉女士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等职务[98] 黄莉女士情况 - 黄莉女士每月董事酬金为20,000港元[99] - 截至报告日期,黄莉女士于302,167,066股本公司股份中拥有权益,占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约58.02%[99] 审核委员会情况 - 公司遵照GEM上市规则成立审核委员会,职责为审阅财务报告及账目等,成员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02]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审核委员会已举行两次会议并审阅草擬中期报告及账目[102] 董事证券买卖操守情况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採納有关董事买卖证券的操守守则,所有董事均遵守相关标准[103] 企业管治守则遵守情况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十五所载企业管治守则的守则条文[104] 报告刊登情况 - 报告刊發日期,执行董事为黄莉女士及吴小文先生,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陈贻平先生、杨海余先生及曾石泉先生[105] - 报告由刊發当日起计至少连续七天在香港联合交易所网站及公司网站刊登[105] 宏观经济情况 - 2022年第二季G20主要经济体产出下跌,OECD成员国第二季GDP按季上升0.3%[51] - 2022年香港实质GDP继上一季度收缩3.9%后,较去年同期仍下降1.3%;第二季餐饮收入约220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下跌5.4%;经季节性调整食肆总收益从前一季谷底反弹上升51%,按年跌幅大幅收窄至5.5%[54]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下调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至2.7%,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预期2023年全球GDP较2021年12月预测低至少2.8万亿美元[62] - 高盛及野村将2022年中国全年经济增长预测
荣晖控股(08213)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2-08-12 16:58
集团综合收入变化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集团综合收入约为393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4130万港元减少约4.8%[3] - 2022年二季度收入39282千港元,2021年同期收入41256千港元[7] - 公司2022年二季度未经审核收入约为3930万港元,2021年同期约为413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4.8%[23] - 公司2022年二季度来自客户收入及某一时间确认中,提供餐饮服务及其他为3921.8万港元,销售保健产品为6.4万港元,2021年同期提供餐饮服务及其他为4125.6万港元[16] - 报告期内公司收入约393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4.8%[40]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变化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由去年同期约520万港元减少至约50万港元[3] - 2022年二季度期内亏损1292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5188千港元[7] - 公司2022年二季度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由去年同期约520万港元减少至约50万港元[23]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50万港元,2021年约为520万港元[40] 成本、毛利及其他收支变化 - 2022年二季度销售成本16212千港元,2021年同期销售成本17950千港元[7] - 2022年二季度毛利23070千港元,2021年同期毛利23306千港元[7] - 2022年二季度其他收入4506千港元,2021年同期其他收入622千港元[7] - 2022年二季度经营开支27405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8070千港元[7] - 2022年二季度经营溢利171千港元,2021年同期经营亏损4142千港元[7] - 2022年二季度财务费用1412千港元,2021年同期财务费用1412千港元[7] - 2022年二季度所得税前亏损1241千港元,2021年同期所得税前亏损5554千港元[7] - 2022年二季度所得税开支51千港元,2021年同期所得税抵免366千港元[7] - 公司2022年二季度所得税开支为5.1万港元,2021年同期所得税抵免为36.6万港元[17] - 公司毛利率约为58.7%,2021年约为56.5%[40] - 经营开支总额减少约2.4%至约2740万港元,2021年约为2810万港元[41] 每股亏损情况 - 2022年二季度每股基本亏损0.1港仙,摊薄亏损0.1港仙;2021年同期基本亏损1.0港仙,摊薄亏损1.0港仙[8] - 公司2022年二季度每股基本亏损根据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53.1万港元及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520771875股计算,2021年同期应占亏损约519万港元[20] 负债情况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有流动负债净额及负债净额分别约9074.2万港元及10654.1万港元[14] 股息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2年二季度中期股息,2021年同期也无派息[22] 税务政策 - 公司香港及中国附属公司分别缴纳16.5%香港利得税及25%中国企业所得税,一间香港附属公司首200万港元应课税溢利按8.25%征税,其余按16.5%征税[18] 香港餐饮业务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香港餐饮业务依托Italian Tomato和银座梅林两个日式食品概念,截至2022年6月30日,Italian Tomato有5间咖啡厅及30间蛋糕店,新增1间咖啡厅[31] - 随着社交距离和检疫隔离限制放宽及消费券计划推出,香港餐饮有望短期复苏,公司加强餐饮营销并推优惠[37] - 公司计划增加Italian Tomato门店数量,探索外包部分生产流程以控制成本[31] 口腔护理业务情况 - 2022年公司完成对华胤(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收购,增加对从事抗菌消炎类牙膏生产销售附属公司的股权[32] -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牙膏大批量外包生产,第一批产品已上架,第二批已启动生产,同时开展线上营销和销售,在多个电商平台上架[34] - 牙膏线上营销分两阶段,2022年4 - 5月为建设阶段,6 - 7月为发展阶段[34] 市场预期与业务策略 - 路透社预计中国全年GDP增长4%,低于2022年官方目标约5.5% [35] - 彭博数据预计香港2022年经济增幅区间由2% - 3.5%下调至1% - 2% [35] - 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规模预期2030年达2.3万亿美元,公司积极发展口腔护理业务,批量生产产品并推广营销[38] - 中国及香港政府加强烟草及电子烟行业监管,公司谨慎审视业务策略,探索其他业务发展[38] 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内,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43] 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权益情况 - 2022年6月30日,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在公司相关权益无须披露事项[44] 股权持有情况 - 瀚堡控股有限公司和黄莉女士分别持有公司296,887,066股股份,占比57.01%[46] - 汤圣明先生和何明懿女士分别持有公司相关股份71,428,571股,占比13.72%[46] 购股计划情况 - 根据购股计划可授出股份上限不得超公司已发行股本30%[50] - 报告期内无授出购股,2022及2021年6月30日无尚未行使购股[52] 竞争业务及利益冲突情况 - 截至2022年6月30日,董事、控股股东或其联系人无竞争业务权益或利益冲突[53] 审核委员会情况 - 公司遵照GEM上市规则成立审核委员会,职责为审核财务报告等,有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55] - 截至批准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未经审核业绩之日,审核委员会举行一次会议并审核报告及账目[55] 董事买卖证券及企业管治情况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内,公司采纳董事买卖证券操守守则,董事均遵守标准[5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内,公司遵守GEM上市规则企业管治守则条文[57] 公司人员及报告刊登情况 - 报告刊发日期,执行董事为黄超和吴晓文,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陈贻平、杨海余和曾石泉[58] - 报告自刊发日起至少七天在港交所网站和公司网站刊登[58]
荣晖控股(08213) - 2022 - 年度财报
2022-06-29 20:06
榮 暉 控 股 有 限 公 司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8213 children and the management of the may be the may be the may be the series of the series 20 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GEM之特色 GEM的定位,乃為相比起其他在聯交所上市的公司帶有較高投資風險的中小型公司提供一個上市的市場。有意投 資的人士應了解投資於該等公司的潛在風險,並應經過審慎周詳的考慮後方作出投資決定。 由於GEM上市公司通常為中小型公司,在GEM買賣的證券可能會較於主板買賣之證券承受較大之市場波動風險, 同時無法保證在GEM買賣的證券會有高流通量的市場。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聯交所對本報告之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 表示概不就因本報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之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本報告的資料乃遵照《聯交所GEM證券上市規則》(「GEM上市規則」)而刊載,旨在提供有關榮暉控股有限公司(「本 公司」)之資料。本公司的董事(「董事」)願就本報告的資料共同及 ...
荣晖控股(08213)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02-11 16:37
集团综合收入情况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集团综合收入约为1.30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约1.372亿港元减少约4.8%[3] - 2021年1 - 9月收入为130,633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137,167千港元;2021年Q3收入为46,956千港元,2020年Q3为48,969千港元[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收入约1.306亿港元,2020年约1.372亿港元,较上一财年同期减少约4.8%[14][2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集团收入约1.30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4.8%[41] 公司盈利亏损情况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1150万港元,去年同期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670万港元[3] - 2021年1 - 9月经营亏损为6,823千港元,2020年同期经营溢利为13,228千港元;2021年Q3经营亏损为1,032千港元,2020年Q3经营溢利为4,338千港元[5] - 2021年1 - 9月期内亏损为11,527千港元,2020年同期期内溢利为6,681千港元;2021年Q3期内亏损为3,175千港元,2020年Q3期内溢利为1,508千港元[5] - 2021年1 - 9月每股基本亏损为2.21港仙,2020年同期每股基本盈利为1.28港仙;2021年Q3每股基本亏损为0.61港仙,2020年Q3每股基本盈利为0.27港仙[5] - 2021年1 - 9月期内全面亏损为12,739千港元,2020年同期期内全面收入为5,304千港元;2021年Q3期内全面亏损为3,470千港元,2020年Q3期内全面收入为257千港元[7] - 所有呈列期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153.4万港元(2020年:溢利约667.2万港元)[19]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1150万港元,2020年为溢利约670万港元[41] 销售成本情况 - 2021年1 - 9月销售成本为55,953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54,245千港元;2021年Q3销售成本为19,449千港元,2020年Q3为20,113千港元[5] 汇兑亏损情况 - 2021年1 - 9月换算海外业务财务报表产生的汇兑亏损为1,212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1,377千港元;2021年Q3汇兑亏损为295千港元,2020年Q3为1,251千港元[7] 总权益情况 - 2020年4月1日总权益为 - 88,175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 - 80,604千港元,2021年4月1日为 - 84,588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 - 97,948千港元[9] 负债情况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有流动负债净额约8564.5万港元及负债净额约9794.8万港元[12] 出售业务情况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出售Townsman集团全部已发行股本及股东贷款,总代价为4500万日圆(约330万港元)[15] - 所出售Townsman集团产生的现金流入净额为75.6万港元[16] - 集团2020年出售日式咖喱餐厅附属公司确认一次性未经审核收益约190万港元[41] 所得税情况 - 2021年所得税开支为54.1万港元,2020年为227.2万港元[18] - 公司于香港及中国注册成立的附属公司须分别缴纳16.5%的香港利得税及25%的中国企业所得税[18] 已发行普通股情况 - 所有期间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520771875股[19] 股息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的中期股息(2020年:无)[21] 贷款偿还日期延期情况 - 2021年6月17日,其他贷款贷款人将尚未偿还的约1.09801亿港元贷款余额偿还日期延至2022年6月22日[12] 业务收购与合作情况 - 公司收购华胤(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70%股权,提升医疗保健业务[31] - 2022年1月27日,公司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华胤生物科技与另两家公司成立合营公司,华胤生物科技持股51%,现金出资1500万元[47] 直播业务情况 - 公司直播团队2021年第四季度上线,累计季度开播480小时,浏览量达720万[31] 香港零售与餐饮市场情况 - 2021年11月香港零售业销售总额价值同比上升7.1%,首11个月按年上升8.3%[25] - 2021年第三季香港餐饮业总收入价值24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43.8%[25] 市场预测情况 - 预计2025年中国护肤品市场将达近400亿元[27] - 预计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3.66亿,较2020年增长一倍以上[27] - 2020 - 2030年中国医疗支出预计将增长一倍以上,达1.76万亿元[27] - 世界银行预测中国2022 - 2023年经济平均增长将放缓至5.2%[34] - 香港经济2021年实现6.4%的强劲增长后,预计2022年有3%的增长[34] - 2021年国内互联网销售额按年上升14.1%至逾130.88亿元,预计2022年电商销售额增长11%,占全国总零售额的55.6%[37] 店铺情况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在香港拥有5间咖啡厅及29间蛋糕店,报告期新增4间蛋糕店并关闭1间咖啡厅[28] 集团补贴与收益情况 - 集团2020年收到香港特区政府补贴约1430万港元,2021年无此项收入[41] 集团毛利率与经营开支情况 - 集团毛利率为57%,2020年为60%,比率下降因食材成本上升[4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经营开支总额减少约3.6%至约8440万港元[42] 股份合并情况 - 2022年1月11日,公司每8股每股面值0.01港元普通股合并为1股每股面值0.08港元普通股,法定股本变为5000万港元[43] - 因股份合并,未偿还可换股债券换股价由每股0.07港元调整为每股0.56港元,悉数转换后将发行7142.8571万股合并股份[45] 股权持有情况 - 2021年12月31日,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在公司或其相联法团的股份、相关股份或债券中无须披露权益[49] - 2021年12月31日,瀚堡控股有限公司和黄莉女士分别持有公司2,375,096,529股股份,占比57.01%[51] - 2021年12月31日,汤圣明先生和何明懿女士分别持有公司相关股份571,428,571股,占比13.72%[51] 购股计划情况 - 公司于2003年2月26日及2012年7月20日采纳购股计划[54] - 根据购股计划可授出购股涉及股份数目上限,不得超公司已发行股本30%[55] - 12个月内授予一名参与者最高配额,不得超已发行股份总数1%[56] - 参与者接纳购股要约时须支付1港元[56] - 报告期内无购股获授出、行使、失效或注销,2021年12月31日无尚未行使购股[58] 审核委员会情况 - 2021年12月31日,审核委员会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6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审核委员会举行三次会议[60] 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致力于维持和确保高水平企业管治标准[6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内公司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十五所载企业管治守则之守则条文[63] 公司人员情况 - 报告刊发日期公司执行董事为黄超先生及吴晓文先生[64] - 报告刊发日期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陈贻平先生、杨海余先生及曾石泉先生[64] 报告刊登情况 - 报告将由刊登日期起至少一连七天载于GEM网站及公司网站[64]
荣晖控股(08213) - 2022 - 中期财报
2021-11-12 17:12
StarGlory Holdings Company Limited 榮暉控股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8213)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截至二零二一年九月三十日止六個月 中期報告 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GEM之特色 GEM的定位,乃為相比起其他在聯交所上市的公司帶有較高投資風險的中小 型公司提供一個上市的市場。有意投資的人士應了解投資於該等公司的潛在風 險,並應經過審慎周詳的考慮後方作出投資決定。 由於GEM上市公司通常為中小型公司,在GEM買賣的證券可能會較於主板買 賣之證券承受較大之市場波動風險,同時無法保證在GEM買賣的證券會有高流 通量的市場。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聯交所對本報告之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 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就因本報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 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之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本報告的資料乃遵照《聯交所GEM證券上市規則》(「GEM上市規則」)而刊載,旨 在提供有關榮暉控股有限公司(「本公司」)之資料。本公司的董事(「董事」)願就 本報告的資料共同及個別承擔全部責任。各董事在作出一切合理查詢後,確認 就其所知及所信,本報 ...
荣晖控股(08213)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1-08-13 16:59
公司整体收入情况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综合收入约为413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约4140万港元减少约0.2%[3] - 2021年二季度收入为41256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41354千港元[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收入约4130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减少约0.2%[21] - 2021年第二季度,来自客户收入及于某一时刻确认的提供餐饮服务及其他为4.1256亿港元,2020年为4.1354亿港元[16] - 报告期内,公司收入约4130万港元,较2020年约4140万港元减少约0.2%[35] 公司盈利情况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520万港元,去年同期应占溢利约为60万港元[3] - 2021年二季度经营亏损为4142千港元,2020年同期经营溢利为2134千港元[7] - 2021年二季度所得税前亏损为5554千港元,所得税抵免为366千港元;2020年同期所得税前溢利为701千港元,所得税开支为107千港元[7] - 2021年二季度期内亏损为5188千港元,2020年同期期内溢利为594千港元[7] - 2021年二季度每股基本亏损为0.12港仙,2020年同期每股基本盈利为0.01港仙[7] - 2021年二季度期内全面亏损总额为5959千港元,2020年同期期内全面收入总额为771千港元[9]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520万港元,2020年同期为溢利约60万港元[21]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每股基本亏损根据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519万港元及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41.66175亿股计算[18] - 2021年第二季度,公司所得税抵免为36.6万港元,2020年为开支10.7万港元[17] - 报告期内,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520万港元,2020年同期应占溢利约60万港元[35] 公司成本与毛利情况 - 2021年二季度销售成本为17950千港元,毛利为23306千港元;2020年同期销售成本为15970千港元,毛利为25384千港元[7] - 公司毛利率约为56.5%,2020年约为61.4%,比率下降主要因食材成本上升[35] 公司负债情况 - 于2021年6月30日,公司累计亏损为395645千港元[11] - 2021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约1.15974亿港元,负债净额约9151.4万港元[14] 公司贷款情况 - 2021年6月17日,其他贷款约1.09801亿港元的偿还日期延至2022年6月22日[14] 公司税务情况 - 公司于香港及中国注册成立的附属公司分别缴纳16.5%的香港利得税及25%的中国企业所得税[17] 公司股息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1年6月30日止三个月中期股息[20] 香港本地食肆市场情况 - 2021年第二季度,香港本地食肆总收入为233亿港元,较上年同期上升9.9%[25] 公司店铺情况 - 2021年6月30日,香港有6间Italian Tomato咖啡厅及23间蛋糕店,报告期内关闭2间蛋糕店[29] 公司收购情况 - 2021年5月中旬,公司完成收购华胤(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70%的股权[30] 宏观经济情况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2021年全球经济将增长6%,2022年增长率将放缓至4.4%;中国政府年度经济增长目标定在6%以上;香港2021年经济预计增长3.5%至5.5%[32] 保健品市场情况 - 中国保健品市场预期2026年达到人民币1980亿元,较2016年增长10倍[33] 公司其他收入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从香港特区政府补贴获得的其他收入较2020年减少约370万港元[35] 公司经营开支情况 - 经营开支总额增加约1.8%至约2810万港元,2020年约为2760万港元[36] 公司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内,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38] 公司股本情况 - 2021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普通股数目为4,166,175,000股[43] 公司股权结构情况 - 瀚堡控股有限公司持有2,375,096,529股普通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57.01%[41] - 黄莉女士通过控制瀚堡控股有限公司间接持有2,375,096,529股普通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57.01%[41] - 汤圣明先生持有未偿还本金40,000,000港元可换股债券,全部行使后将持有571,428,571股普通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13.72%[42] - 何明懿女士被视为拥有571,428,571股普通股权益,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13.72%[41] 公司购股计划情况 - 购股计划可发行股份数目上限不得超过公司已发行股本的30%[47] - 十二个月内授予一名参与者最高股份配额不得超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特殊情况除外[49] - 参与者接纳购股要约须支付1港元[49] 公司审核委员会情况 - 审核委员会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已举行一次会议并审阅相关报告及账目[52]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内,公司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十五所载企业管治守则的守则条文[54] 报告相关情况 - 报告刊发日期为2021年8月11日[55] - 报告将由刊登日期起至少连续七天载于GEM网站及公司网站[55] 公司管理层情况 - 执行董事为黄超先生及吴晓文先生[55]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陈贻平先生、杨海余先生及曾石泉先生[55] - 荣晖控股有限公司主席为黄超[56]
荣晖控股(08213) - 2021 - 年度财报
2021-06-30 16:37
榮 暉 控 股 有 限 公 司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8213 2020/202l 「年報 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GEM之特色 GEM的定位,乃為相比起其他在聯交所上市的公司帶有較高投資風險的中小型公司提供一個上市的市場。有意投 資的人士應了解投資於該等公司的潛在風險,並應經過審慎周詳的考慮後方作出投資決定。 由於GEM上市公司通常為中小型公司,在GEM買賣的證券可能會較於主板買賣之證券承受較大之市場波動風險, 同時無法保證在GEM買賣的證券會有高流通量的市場。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聯交所對本報告之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 表示概不就因本報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之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本報告的資料乃遵照《聯交所GEM證券上市規則》(「GEM上市規則」)而刊載,旨在提供有關榮暉控股有限公司(「本 公司」)之資料。本公司的董事(「董事」)願就本報告的資料共同及個別承擔全部責任。各董事在作出一切合理查詢 後,確認就其所知及所信,本報告所載資料在各重要方面均屬準確及完備,沒有誤導或欺詐成分,且並無遺漏任何 其他事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