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星控股(08237)

搜索文档
华星控股(08237) - 内幕消息融资协议之最新资料及申请就一间附属公司委任共同及各别清盘人
2025-09-05 19:01
业绩相关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Silverine未经审核综合资产总值及收益占集团经审核的5%以上[5] 债务与清盘 - 公司与贷款人磋商违约豁免无进展[4] - 2025年8月15日贷款人要求Silverine付约539.1万新元逾期及违约利息[4] - 2025年9月4日Silverine向BVI法院申请委任清盘人[6] 后续安排 - 公司将另刊公告提供申请及清盘最新情况[7] - 提醒股东及潜在投资者买卖股份审慎行事[8]
华星控股(08237) - 截至2025年8月31日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2 16:05
股本与股份 - 本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5000万港元,股份数20亿股,面值0.025港元[1] - 上月底和本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2.01024亿股,库存股份为0[2] 购股期权 - 购股期权计划2024年5月31日采用,上、本月底结存期权数为0,本月底或发行1675.2万股[3] - 本月行使期权所得资金为0港元[3] 股份变动 - 本月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和库存股份增减均为0普通股[5]
华星控股(08237)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8-29 06:14
收入和利润(同比) - 酒店经营收入为1359万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8.4%[7] - 收入总额为1359万港元,去年同期为2206.7万港元[8] - 毛利润为185.1万港元,去年同期为1075.1万港元[8] - 除所得税前亏损为4119.2万港元,去年同期为3326.7万港元[8]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4220.6万港元,去年同期为3473.6万港元[7][9]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扩大21.5%,从34,736千港元增至42,206千港元[24]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42,206,000港元,同比扩大21.5%[32] - 酒店经营总收入为13,590,000港元,同比下降38.4%[31] - 酒店经营总收入同比下降38.4%,从2024年上半年的22,067千港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3,590千港元[18] - 客房收入为8,756,000港元,占总收入64.4%,同比下降45.7%[33] - 餐饮收入为2,696,000港元,同比下降16.1%,占总收入19.8%[33] - 租金收入为1,465,000港元,同比下降38.0%,占总收入10.8%[34] - 每股基本亏损为24.86港仙,去年同期为20.74港仙[7][9] - 每股基本亏损为0.249港元(42,206千港元 ÷ 169,741千股)[24] - 期内全面开支总额为6308.2万港元,去年同期为4829.5万港元[8] - 公司期内亏损422.06百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347.36百万港元增长21.5%[12] - 汇兑差额导致其他全面收益损失208.56百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34.96百万港元增长54.5%[12] 成本和费用(同比) - 行政开支为2148万港元,去年同期为1876.1万港元[8] - 财务成本为2147万港元,去年同期为2508.7万港元[8] - 所得税开支为103.4万港元,去年同期为153.2万港元[8] - 员工成本下降2.8%,从6,365千港元降至6,189千港元[20]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上升17.1%,从4,767千港元增至5,584千港元[20] - 新加坡企业所得税开支下降32.5%,从1,532千港元降至1,034千港元[23] - 员工成本总额618.9万港元(2024年:636.5万港元)[51] 各地区业务表现 - 新加坡市场酒店收入同比下降44.0%,从15,967千港元降至8,937千港元[19] - 日本市场酒店收入同比下降23.7%,从6,100千港元降至4,653千港元[19] - 华星酒店入住率从47%升至57%,但平均房价从835.3港元降至619.5港元[33] 现金流和融资活动 - 公司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22.58百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06.86百万港元增长7.6%[14] - 公司通过配售发行股份筹集资金39.41百万港元[12] - 公司完成配售33,504,000股新股,每股0.120港元,总金额4,020,480港元[38] - 配售事项所得款项总额及净额分别为402万港元和382.4万港元[39] - 每股配售股份最高净筹集价格约为0.114港元[3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动用290万港元作为营运资金[39] - 剩余92.4万港元预计2025年末前动用[39] - 配售股份数量33,504,000股(占扩大后股本16.67%)[43] - 配售价格每股0.120港元[43] 债务和财务状况 - 公司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大幅增加至4945.28百万港元,其中流动部分4890.76百万港元[10][11]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大幅减少至58.25百万港元,较2024年底的132.25百万港元下降56.0%[10][14] - 公司流动负债净额高达5798.63百万港元,较2024年底的4996.00百万港元增长16.1%[10] - 公司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负990.54百万港元,较2024年底的负422.96百万港元恶化134.2%[10] - 公司权益总额为负1404.25百万港元,较2024年底的负812.84百万港元恶化72.7%[11] - 流动负债净值为579,863,000港元,较上年增加80,263,000港元[37] - 短期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为489,076,000港元,同比增长14.3%[37] - 总债务约5.46056亿港元[48] - 总亏损约1.40425亿港元[48] - 子公司HHI提取贷款融资75,000,000新加坡元,年利率9%并递增[72][73] - 贷款融资未偿还本金总额仍为75,000,000新加坡元[75] - 集团未能支付应计利息导致违约事件发生[75] - 公司正与贷款人协商豁免违约并探讨延长、再融资或重组现有借款方案,目前贷款人未提出立即偿还要求[77] 资产和投资 - 投资物业价值为1548.34百万港元,较2024年底的1531.49百万港元小幅增长1.1%[10] - 贸易应收款项大幅下降68.5%,从2024年底的2,569千港元降至2025年中的809千港元[27][28] - 贸易应付款项从957,000港元增至1,557,000港元,增长62.7%[29] - 集团抵押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约138,119,000港元(2024年末:121,870,000港元)[69] 公司治理和股东结构 - 审核委员会成员于2025年1月6日变更为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邓照明任主席[81] - 薪酬委员会自2025年1月6日起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陈伟琪留任主席[82] - 提名及企业管治委员会自2025年1月6日起成员调整为一名非执行董事及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黄俊雄留任主席[83] - 公司确认2025年上半年遵守GEM上市规则企业管治守则[85] - 全体董事在回顾期间遵守证券交易行为守则,无违规交易[86] - 董事及控股股东确认无与公司业务竞争的其他权益或利益冲突[87]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在回顾期间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88]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201,024,000股[92][96] - Ace Kingdom持有公司股份97,725,600股,占比48.61%[95] - CMI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 Limited持有公司股份27,600,000股,占比13.73%[95] - 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持有公司股份12,400,000股,占比6.17%[96] - 吕天舜通过Boomerang Investment Limited间接持有Ace Kingdom 25%权益[93][96] - 黄俊雄通过Boomerang Investment Limited间接持有Ace Kingdom 50%权益[93][96] - 袁礼谦直接持有Ace Kingdom 9%权益[93][96] - 郭二澈先生持有Ace Kingdom 35%权益[93][96] - Billion Supreme Holdings Limited持有Ace Kingdom 20%权益[93][96] - Boomerang Investment Limited由黄俊雄、王海翔和吕天舜分别持有50%、25%和25%权益[93][96] 购股权计划 - 购股权计划授权上限为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10%[59] - 服务提供者分项限额为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1%[59] - 购股权最短持有期为12个月方可行使[59] - 购股权行使期限不超过授出日期起计10年[58] - 计划有效期自2024年5月31日起计10年剩余约88年[63] - 每名参与者12个月内获授股份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总数1%[61] - 行使价不低于授出日期收市价前5个营业日均价及面值中较高者[58] - 计划授权上限每3年可更新一次且不得超过更新当日已发行股份总数10%[60] - 服务提供者分项限额每3年可更新一次且不得超过更新当日已发行股份总数1%[60] - 购股权要约接纳期限为授出日期起计28日[58] - 公司授出购股权总计52,350,000份,行使价分别为每股1.00港元(调整后)和0.04港元[64] - 陈长征持有41,880,000份购股权中1,675,200份因离职失效[64][70] - 董寒坤持有10,470,000份购股权因辞任全部失效[64][70] - 股份合并后计划授权可供发行股份总数16,752,000股(占已发行股份10%)[66] - 服务提供商分项限额可供发行股份1,675,200股(占已发行股份1%)[66] 管理层讨论和业务展望 - 日本花椿温泉酒店因财务资源紧张及2024年初地震影响业务未达预期,公司考虑出售以缓解流动资金压力[79] - 民丹度假村开发项目需成功再融资以扩大区域版图,目标迎合豪华住宿需求并多元化收入来源[80]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回顾期间股息[71] - 公司未派付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任何股息[26] - 员工总数53名(2024年末:60名)[51]
华星控股(08237.HK):中期净亏损4220.6万港元
格隆汇· 2025-08-22 23:40
财务表现 - 收入1359万港元 同比减少38.4% [1] - 毛利185.1万港元 同比减少82.8%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4220.6万港元 较上年同期亏损3473.6万港元扩大21.5% [1] 每股数据 - 基本每股亏损24.86港仙 [1]
华星控股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亏损4220.6万港元 同比扩大21.51%
智通财经· 2025-08-22 22:17
财务表现 - 收入1359万港元 同比减少38.41% [1] - 股东应占亏损4220.6万港元 同比扩大21.51% [1] - 每股基本盈利24.86港仙 [1] 报告期间 - 中期业绩统计周期为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 [1]
华星控股(08237)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2 20:2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酒店经营收入为1359万港元,同比下降38.4%[14][15]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4220.6万港元,较上年同期3473.6万港元扩大21.5%[14][16] - 每股基本亏损24.86港仙,较上年同期20.74港仙(重列)恶化19.9%[14][16] - 公司期内亏损4220.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3473.6万港元亏损扩大21.5%[19] - 公司股东应占亏损从2024年上半年的3473.6万港元扩大至2025年上半年的4220.6万港元[3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42,206,000港元,同比增加7,470,000港元或21.5%[39] - 酒店业务总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2206.7万港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359万港元,同比下降38.4%[3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毛利为185.1万港元,较上年同期1075.1万港元大幅下降82.8%[15] - 行政开支增至2148万港元,较上年同期1876.1万港元增长14.5%[15] - 财务成本为2147万港元,较上年同期2508.7万港元下降14.4%[15]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从2024年上半年的476.7万港元增加至2025年上半年的558.4万港元,增长17.1%[27] - 员工成本从2024年上半年的636.5万港元略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618.9万港元,减少2.7%[27] - 新加坡物业税支出从2024年上半年的166.8万港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96.2万港元,减少42.3%[27] - 新加坡企业所得税支出从2024年上半年的153.2万港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03.4万港元,减少32.5%[30] - 员工成本总额为618.9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636.5万港元下降约2.8%[5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82.5万港元,较期初1322.5万港元减少56%[17]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582.5万港元,较期初1322.5万港元下降55.9%[21] - 经营活动中现金净流出2225.8万港元,较去年同期2068.6万港元流出增加7.6%[21] - 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入746.8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850.5万港元下降59.6%[21] - 通过配售发行股份获得融资净额394.1万港元[19] - 配售所得款项净额为3,824,000港元,其中2,900,000港元已用作营运资金[46][5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资产负债 - 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增至4.945亿港元,较期初4.322亿港元增长14.4%[17][18] - 流动负债净额达5.799亿港元,较期初4.996亿港元扩大16.1%[17] - 负债净额为1.404亿港元,较期初8128.4万港元扩大72.7%[18]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4年底的256.9万港元大幅减少至2025年6月底的80.9万港元,下降68.5%[34][35]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4年底的95.7万港元增加至2025年6月底的155.7万港元,增长62.7%[36] - 公司流动负债净值为579,863,000港元,同比增加80,263,000港元[44] - 短期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为489,076,000港元,同比增加61,219,000港元[44] - 公司持有非即期计息银行借款5,452,000港元,同比增加1,140,000港元[44] - 公司总负债为5.46056亿港元,股东权益为负14.0425亿港元,资本负债比率不适用[55] - 抵押资产净值较2024年底121,870,000港元增加13.3%至138,119,000港元[76] 业务线表现:酒店经营 - 酒店经营收入1359万港元,较去年同期2206.7万港元下降38.4%[25] - 酒店客房收入875.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611.7万港元下降45.7%[25] - 餐饮收入269.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321.3万港元下降16.1%[25] - 酒店物业租金收入146.5万港元,较去年同期236.4万港元下降38.0%[25] - 客房收入为8,756,000港元,同比下降45.7%,占总酒店收入64.4%[40] - 华星酒店入住率57%,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平均房价619.5港元,同比下降25.8%[40] - 餐饮收入为2,696,000港元,同比下降16.1%,占总酒店收入19.8%[40] - 酒店租户租金收入为1,465,000港元,同比下降38.0%,占总酒店收入10.8%[41] 地区表现 - 新加坡市场酒店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1596.7万港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893.7万港元,同比下降44.0%[26] - 日本市场酒店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610.0万港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465.3万港元,同比下降23.7%[26] - 日本花椿温泉酒店于2023年第三季度重开但受地震影响表现未达预期[8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正在进行融资磋商以应对到期财务责任和营运现金流需求[51] - 公司寻求资产出售机会以增加现金流入[51] - 公司正协商豁免违约并寻求再融资或重组借款方案[84] - 公司正积极寻求再融资以稳定财务状况缓解流动性压力[87] - 外汇风险未使用任何金融工具进行对冲[75] 公司治理和董事变动 - 公司执行董事为贺丁丁先生及吕天舜先生[6] - 公司非执行董事为黄俊雄先生、赵公直先生、高兆元先生及袁礼谦先生[6]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陈慧琪女士、何升伟先生及邓照明先生[6] - 公司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为贺丁丁先生[5] - 公司于2025年1月6日委任袁礼谦先生为非执行董事[11] - 公司于2025年1月6日委任邓照明先生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1] - 公司于2025年1月6日陈素权先生及谭美珠女士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1] - 公司审核委员会主席于2025年1月6日变更为邓照明先生[11] - 审核委员会自2025年1月6日起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88] - 薪酬委员会自2025年1月6日起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89] - 提名及企业管治委员会自2025年1月6日起由三名董事组成[90] 股份和股东结构 - 公司股份于联交所GEM上市,代码8237[2] - 配售股份33,504,000股,占扩大后股本16.67%,配售价每股0.120港元[45] - 公司法定股本为5000万港元,分为20亿股面值0.025港元的合并股份[57] - 已发行股份数量为2.01024亿股[57]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201,024,000股[9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201,024,000股[103] - Ace Kingdom持有公司97,725,600股股份,持股比例为48.61%[102] - CMI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 Limited持有公司27,600,000股股份,持股比例为13.73%[102] - 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持有公司12,400,000股股份,持股比例为6.17%[103] - 董事吕天舜通过受控法团持股97,725,600股占比48.61%[97] - 董事黄俊雄通过受控法团持股97,725,600股占比48.61%[97] - 董事袁礼谦通过受控法团持股97,725,600股占比48.61%[97] - Ace Kingdom股权结构:Boomerang Investment Limited持股36%、郭二澈持股35%、Billion Supreme Holdings Limited持股20%、袁礼谦持股9%[100][103] - Boomerang Investment Limited股权结构:黄俊雄最终拥有50%、王海翔最终拥有25%、吕天舜最终拥有25%[100][103] - Billion Supreme Holdings Limited股权结构:Hui Ngai最终拥有75%、Ng Tin Wai最终拥有25%[100][103] - 中民投亚洲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通过CMI Hong Kong间接持有公司13.73%股份[102][103] - 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中民投亚洲间接持有公司13.73%股份[103] - 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通过其受控法团持有公司6.17%股份[103] 购股权计划 - 公司实施新购股权计划,有效期至2034年5月31日[63] - 2024年购股权计划下可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过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66] - 服务提供者分项限额为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66] - 每名参与者在12个月内获授购股权及奖励对应的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68] - 2024年购股权计划有效期为10年,自2024年5月31日起剩余有效期约8.8年[70] - 2014年购股权计划于2024年1月26日授出52,350,000份购股权[71] - 陈长征先生持有的1,675,200份购股权因离职失效[71] - 董寒坤女士持有的10,470,000份购股权已全部失效[71] - 购股权行使价分为每股1.00港元(调整后)和0.04港元(调整后)两档[71] - 购股权行使期为2025年1月26日至2034年1月25日[71] - 股份合并于2025年3月5日生效[71] - 可供发行股份总数分别为16,752,000股和1,675,200股占已发行股份10%和1%[73] - 购股权行使价较授出日收市价0.034港元溢价17.65%[77] 其他财务事项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未经审核[3] - 汇兑储备变动产生亏损2082.5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341.8万港元扩大55.2%[19] - 公司抵押物业厂房及设备净值为138,119,000港元用于银行融资[76] - 新加坡元贷款融资本金75,000,000新加坡元未偿还且发生违约[82] - 贷款融资利率结构为前6个月年利率9%后按月递增1%[79] - 贷款融资需以经营账户押记/法定按揭/资产押记/股份押记作抵押[79] - 公司未就回顾期间派付任何股息[78] 业务运营和投资 - 公司无重大投资、收购或出售活动[52][53] - 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56] - 公司员工总数减少至53名,较2024年末的60名下降约11.7%[58] - 公司确认在回顾期间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95]
华星控股(08237)发盈警 预期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增至约4200万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13 19:53
财务表现 - 公司预期2025年首六个月收入约1400万港元 同比减少约800万港元[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4200万港元 同比增加约700万港元[1] 经营状况 - 新加坡华星酒店自2024年起进行翻新工程 2025年首六个月扩大附属建筑及主建筑部分翻新保养工程范围[1] - 翻新工程导致可用客房总数进一步减少 直接影响酒店业务运营[1] - 相关工程预期将于2025年底前完成[1] 业绩变动原因 - 收入减少及亏损扩大主要由于酒店翻新工程导致可用客房减少[1]
华星控股发盈警 预期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增至约4200万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8-13 19:53
财务表现 - 公司预期2025年首六个月收入约1400万港元 同比减少800万港元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4200万港元 同比增加700万港元 [1] 业务运营 - 新加坡华星酒店自2024年起进行翻新工程 2025年首六个月工程范围扩大 [1] - 翻新及保养工程导致可用客房总数进一步减少 [1] - 相关工程预期2025年底前完成 [1] 业绩变动原因 - 收入减少及亏损增加主因华星酒店翻新工程范围扩大 [1]
华星控股(08237) - 盈利预警
2025-08-13 19:43
业绩总结 - 2025年首六个月预计收入约1400万港元,较2024年减约800万港元[3] - 2025年首六个月预计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4200万港元,较2024年增约700万港元[3] 未来展望 - 公司预计2025年8月22日刊发首六个月中期业绩公告[4] 其他新策略 - 新加坡华星酒店自2024年翻新,2025年首六个月扩大范围,预计年底前完成[4] - 2025年首六个月收入减少和亏损增加因酒店翻新及保养工程扩大[4]
华星控股(08237) - 董事会会议通告
2025-08-12 16:56
董事会会议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2日举行董事会会议[3] - 会议将考虑及批准集团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中期业绩及其刊发[3] - 会议将考虑派付中期股息(如有)[3] 公司人员 - 公告日期,执行董事为贺丁丁先生及吕天舜先生[4] - 公告日期,非执行董事为黄俊雄先生等四人[4] - 公告日期,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陈慧琪女士等三人[4] 公告发布 - 公告自刊发达日期起将在联交所网站登载最少七日[5] - 公告将在公司网站刊载[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