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宏强控股(08262)
icon
搜索文档
宏强控股(08262)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1-11-12 19:41
收入和利润(同比) - 收入同比下降28.3%,从3794.9万港元降至2720.4万港元[6] - 收入同比下降28.2%至2720万港元[24] - 毛利同比下降12.3%,从287.6万港元降至252.1万港元[6] - 毛利同比下降13.8%至250万港元[26] - 期内亏损同比扩大110.2%,从128.6万港元增至270.3万港元[6] - 净亏损同比扩大110%至270万港元[31] - 每股亏损从0.16港仙增至0.34港仙,增幅112.5%[6] - 基本每股亏损0.00034港元(去年同期0.00016港元)[22] - 保留溢利从8476.6万港元降至6087.4万港元,下降28.2%[7] 成本和费用(同比) - 销售成本同比下降29.6%,从3507.3万港元降至2468.3万港元[6] - 销售成本同比下降29.6%至2470万港元[25] - 行政开支略有增加,从519.8万港元增至527.8万港元,增幅1.5%[6] - 行政开支同比上升1.9%至530万港元[28] - 其他收入大幅下降94.0%,从126.8万港元降至7.6万港元[6] - 其他收入同比下降38.5%至80万港元[27] - 所得税开支为0港元(去年同期20万港元)[30] 业务运营表现 - 公司主要业务为于香港提供物业建筑服务[10] - 投标20份建筑项目并运营16个项目[32] - 在四川成立合营公司竞投中国政府项目[33] 权益和所有权结构 - 总权益从15830.0万港元降至12690.6万港元,下降19.8%[7] - 董事郭先生通过Best Brain实益持有公司7,500股股份,持股比例为100%[38] - 主要股东Best Brain实益持有公司250,000,000股股份,持股比例为31.25%[39] 购股权信息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尚未行使的购股权数量为49,200,000份[48] - 董事郭栋强先生持有三批购股权,每批数量均为7,900,000份,行使价分别为0.371港元、0.307港元及0.245港元[49] - 董事高浚晞先生持有三批购股权,每批数量均为7,900,000份,行使价分别为0.371港元、0.307港元及0.245港元[49] - 其他雇员持有的购股权总数為1,800,000份,行使价介于0.245港元至0.371港元之间[51] 公司治理和证券交易 - 公司未建议派付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三个月的股息[46]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在报告期间内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42] - 公司已采纳并遵守有关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操守准则[45] - 公司确认其企业管治常规符合GEM上市规则附录15的要求[44]
宏强控股(08262) - 2021 - 年度财报
2021-09-30 06:2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由2020年度的约2.173亿港元减少36.2%至2021年度的约1.387亿港元[16] - 公司毛利同比下降95.3%,从2110万港元降至100万港元,整体毛利率从9.7%降至0.7%[18]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及全面开支总额为225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溢利240万港元[2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直接成本由2020年度的约1.962亿港元减少29.8%至2021年度的约1.377亿港元[17] - 行政开支同比下降32.5%,从2460万港元降至1660万港元[19] - 员工成本从2560万港元降至2150万港元[38] 业务表现和项目情况 - 年内递交58份投标书,总金额超过53.63亿港元[14] - 年内确认4个新项目,项目总额超过3.6亿港元[14] - 公司营运约33个建筑项目,大部分于过往年度已大致完成[14] - 建筑市场订单不足及承诺项目延期开展导致重大亏损[14] - 公司绝大部分收入源自私人机构客户的项目[44] - 公司于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年度内并无依赖任何单一客户[44] - 公司与大部分五大客户维持一年至十年以上的业务关系[44] 业务拓展和合作协议 - 与金宁发展有限公司(一间国有企业的附属公司)签订合作协议[10] - 与广西博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拓展医疗软件开发业务[10] - 公司正与一间中国建筑公司商谈若干在中国的建筑项目[10] - 公司开始设立合营公司,拓展金融投资业务[15] 现金流和资产状况 - 现金及银行结余从1.314亿港元降至5480万港元,已抵押银行结余从1590万港元降至1080万港元[23] - 总资产从2.422亿港元降至1.795亿港元,总负债从8260万港元降至4990万港元[23] - 资产负债比率为3.9%,较去年同期的3.1%有所上升[24] 税务和其他财务数据 - 公司录得税项抵免70万港元,而去年同期为税项开支40万港元[21] - 银行提供履约担保约1075.8万港元,以贸易应收款项342.9万港元作担保[36] - 第三方提供履约担保约6141.2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956.6万港元大幅增加[36] 员工和人力资源 - 员工人数从53名减少至48名,员工成本从2560万港元降至2150万港元[38] - 公司2021年末拥有全职员工44名,较2020年49名减少10.2%[165] - 公司2021年末男性员工33名,较2020年40名减少17.5%[165] - 公司2021年末运营团队员工22名,较2020年28名减少21.4%[165] - 公司2021年末50岁以上员工19名,较2020年25名减少24%[165] - 2021年男性员工流失比率为36%,流失数量为12人,女性员工流失比率为7%,流失数量为1人[167] - 2021年50岁以上员工流失比率高达47%,流失数量为9人,30岁以下员工流失比率为40%,流失数量为2人[167] - 2021年香港地区员工流失比率为27%,流失数量为13人,中国内地无流失记录[167] - 公司为全体雇员提供退休及医疗福利,并参考市场惯例支付具竞争力薪酬和绩效奖金[168] - 2021年公司受训雇员人数为48人,总培训时数为140小时,受训雇员覆盖率达100%[177] - 2021年男性雇员平均培训时数为3小时,女性雇员平均培训时数为2小时[177] - 2021年营运部门雇员平均培训时数最高,达4小时,后勤部门最低为1小时[177] 供应商和分包商管理 - 公司就各类别建筑工程及材料存有认可分包商及供应商的内部名单[45] - 公司维持多名供应商及分包商以避免过度依赖少数供应商及分包商[45] - 公司于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年度内未在采购材料或委派分包商方面遭遇重大困难[45] - 公司于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年度内与五大供应商及分包商无重大纠纷[45] - 公司报告期内共有10名供应商均位于香港[183] - 公司要求供应商将可持续和负责任做法融入业务运营[183] 合规和劳工关系 - 公司于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年度内遵守适用劳工法律及法规[46] - 公司于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年度内无发生影响营运的罢工、停工或劳资纠纷[46] - 公司董事认为管理团队与雇员之间保持良好关系及合作[46] - 2020年安全违规罚款总额为13,000港元,2019年为212,000港元,2021年罚款金额为零港元[174] - 2021年报告期内未发生工作相关死亡或工伤事件,安全违规案件为零起[174] - 公司定期对附属公司及分包商进行劳工合规调查,未发现重大违反童工或强制劳工法规情况[179][181] - 公司强调遵守香港防止贿赂条例及打击洗黑钱条例[193] - 公司实施内部监控以防止和侦查欺诈活动[193] - 公司报告期内无重大违反产品及服务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189] - 公司报告期内无重大违反贪污及反洗黑钱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193] - 公司遵守对运营有重大影响的相关劳动法律法规[200] 公司治理和董事会 - 公司董事会由6名董事组成包括3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66] - 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人数的三分之一符合GEM上市规则要求[66]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年度共举行13次董事会会议[70] - 所有董事(除新委任的温国静女士外)在董事会会议出席率达100%[71] - 独立非执行董事黄淑芳女士自2020年3月30日起订立为期两年的委任函[67] - 独立非执行董事邵廷文先生自2021年4月3日起订立为期两年的委任函[67] - 独立非执行董事吴文理先生自2020年4月1日起订立为期两年的委任函[67] - 公司确认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均符合GEM上市规则的独立性要求[67] - 公司已采纳GEM上市规则第5.48至5.67条作为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准则[73] - 全体董事确认在2021财年完全遵守证券交易操守准则[73] - 公司全体董事在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年度均参加了至少一次关于GEM上市规则中良好企业治理常规的培训课程[75] - 所有董事(包括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均参加了企业治理相关培训课程并阅读了相关材料[76] - 公司设立了三个职能委员会:审核委员会(2016年3月9日设立)、薪酬委员会(2016年3月9日设立)和提名委员会(2016年3月9日设立)[77] - 审核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黄淑芳女士担任主席[81] - 审核委员会在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年度举行了4次会议[84] - 审核委员会所有成员(黄淑芳女士、邵廷文先生、吴文理先生)的会议出席率均为100%(4/4)[85] - 审核委员会审阅了公司未经审核季度、中期及经审核年度财务报表[86] - 审核委员会检讨了公司财务监控、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制度[86] - 薪酬委员会由5名成员组成,黄淑芳女士担任主席[89] - 薪酬委员会在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年度举行了2次会议[89] - 薪酬委员会成员全部出席2次会议,出席率100%[91][96] - 提名委员会成员全部出席2次会议,出席率100%[96] - 薪酬委员会负责审阅同类公司薪金水平和雇用条件[90] - 提名委员会考虑董事会成员多元化包括性别年龄等指标[92] - 风险专责小组每年至少识别一次可能影响集团目标的风险[102] - 风险管理系统每年至少向审核委员会和董事会报告一次[103] - 董事会认为公司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有效且充足[103] - 公司遵守证券及期货条例和上市规则的内幕消息披露要求[104] - 公司秘书高浚晞完成不少于15小时专业培训[99] 环境、社会和管治(ESG)表现 - 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涵盖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年度[121] - 公司唯一经营分部为香港特别行政区建筑业务承建商[122] - 公司设立由高级管理层组成的ESG团队实施环境、社会及管治战略[123] - 公司董事会于2021年9月23日审议通过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126] - 公司车辆氮氧化物排放量从2020年8.52千克降至2021年0.85千克,降幅90%[136] - 公司车辆硫氧化物排放量从2020年0.04千克降至2021年0.02千克,降幅50%[136] - 公司车辆颗粒物排放量从2020年0.63千克降至2021年0.06千克,降幅90%[136] - 公司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从2020年80公吨二氧化碳当量降至2021年57公吨,降幅29%[140] - 公司温室气体排放密度从2020年每名员工1.51公吨降至2021年1.19公吨,降幅21%[140] - 公司范围1直接排放从2020年36公吨二氧化碳当量降至2021年23公吨,降幅36%[140] - 公司范围2能源间接排放从2020年31公吨二氧化碳当量降至2021年27公吨,降幅13%[140] - 公司范围3其他间接排放从2020年13公吨二氧化碳当量降至2021年7公吨,降幅46%[140] - 公司2021年回收3.5公吨纸张,减少16.8公吨二氧化碳当量温室气体[143] - 公司目标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2%至3%[134] - 公司2021年建筑废弃物数量为1,673公吨,较2020年4,073公吨减少59%[144] - 公司2021年电力消耗为53,772千瓦时,较2020年60,772千瓦时减少11.5%[149] - 公司2021年汽油消耗为1,370公升,较2020年3,002公升减少54.4%[149] - 公司2021年耗水量为497立方米,较2020年577立方米减少13.9%[153] - 公司目标将下一年度能源耗量减少2%至3%[152] - 公司目标将下一年度耗水量减少2%至3%[157] - 公司向摘星计划捐款约1,061,800港元(2020年:1,036,000港元)[195] - 公司已建立符合ISO 9001:2008标准的正式质量管理系统[187] - 公司通过质量测试监控物料样本质量[182] - 公司委派地盤代理监管分包商的工程质量[188] - 公司未披露包装材料使用总量及单位产品用量,因其业务不适用该指标[200] - 公司未披露能源使用效益目标及实施步骤[200] - 公司未披露用水效益目标及应对水源问题的措施[200] - 公司披露了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及自然资源重大影响的政策[200] - 公司披露了管理业务活动对环境影响的具体行动[200] - 公司披露了识别及应对重大气候相关事宜的政策[200] - 公司描述了重大气候事宜的影响及应对行动[200] - 公司制定了涵盖薪酬、解雇、招聘、晋升的雇佣政策[200] 财务报告和股东事务 - 公司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年度的综合财务报表已按相关基准编制[108] - 外聘核数师法定审核服务酬金为755,000港元[98] - 公司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21年11月3日举行[110] - 股东特别大会需由持有不少于十分之一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提请召开[111] - 股东提名董事候选人需在股东大会召开前至少7日提交书面通知[113] - 公司股份过户登记处位于香港[114] - 公司通过年报、中期报告、季度报告及网站www.wmcl.com.hk与投资者沟通[117]
宏强控股(08262) - 2021 Q3 - 季度财报
2021-05-14 06:12
收入和利润变化 - 收入同比下降67.8%至6377万港元[4] - 收入规模大幅缩减仅达去年同期32.2%的水平[4] - 公司收入从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九个月的197.9百万港元降至2021年同期的63.8百万港元,降幅67.8%[28] - 公司一般建筑工程收入从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九个月的197.911百万港元降至2021年同期的63.77百万港元[18] - 毛利转亏录得负2543万港元而去年同期为盈利2506万港元[4] - 公司毛利从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九个月的25.1百万港元溢利转为2021年同期的25.4百万港元亏损,毛利率从12.7%降至-39.8%[30] - 期内亏损3458万港元而去年同期为盈利455万港元[4]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约3460万港元,而去年同期为溢利480万港元[35] - 每股基本亏损4.32港仙而去年同期盈利0.60港仙[4] - 公司基本每股亏损为34.581百万港元,相比2020年同期每股盈利4.785百万港元[22] - 保留溢利减少3458万港元至5147万港元[5] 成本和费用变化 - 直接成本占收入比例升至139.9%而去年同期为87.3%[4] - 公司直接成本从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九个月的172.9百万港元降至2021年同期的89.2百万港元,降幅48.4%[29] - 行政开支减少43.6%至1147万港元[4] - 公司行政开支从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九个月的20.3百万港元降至2021年同期的11.5百万港元,降幅43.3%[32] - 公司其他收入从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九个月的0.8百万港元增至2021年同期的2.4百万港元,增幅200%[31] - 公司所得税开支从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九个月的0.9百万港元降至2021年同期的0港元[34] 业务表现和项目 - 项目毛利率大幅下降,导致期内财务表现受到不利影响[36] - 公司已递交38份投标书,投标总价达33.86亿港元[36] - 公司已承接莲塘尾村项目,合约金额为2.15亿港元[36] - 公司持有合资项目土地开发因政策中止,投资回报需数年后实现[37] 股权结构和股东信息 - 董事郭栋强通过Best Brain持有公司31.25%股份[41][42] - 董事高浚晞实益持有公司18.69%股份[41] - 主要股东Best Brain持有公司31.25%股份[44] - 主要股东创高有限公司持有公司15.00%股份[44] - 股东廖朗和叶善敏各持有公司7.5%股份[45] 购股权计划 - 公司未行使购股权涉及49.2百万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6.2%[26] - 购股权计划已授予总计4920万份购股权,占已发行股本约6.2%[52] - 截至2021年3月31日尚未行使购股权数量为4920万份[54] - 两名执行董事(郭栋强、高浚晞)各持有2370万份未行使购股权[54] - 其他雇员持有180万份未行使购股权[54] - 购股权行使价范围在0.245港元至0.371港元之间[54] 公司治理和合规 - 公司确认期间内无董事或控股股东存在竞争性权益[46] - 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期间内未进行任何上市证券的购买、出售或赎回[47] - 公司声明持续遵守企业管治守则[49] - 全体董事确认遵守证券交易操守准则[50] 股息政策 - 公司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九个月的股息[21] - 公司未派付有关期间股息[51] 财务状况(非业务核心) - 总权益下降至1.169亿港元较期初减少4266万港元[5] - 非控股权益归零因出售附属公司[5]
宏强控股(08262) - 2021 - 中期财报
2021-02-11 06:0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44304千港元,较去年同期155313千港元下降71.5%[6] - 期内亏损总额为24797千港元,去年同期为溢利4240千港元,同比大幅恶化[6]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3.10港仙,去年同期为盈利0.56港仙[6] - 公司拥有人应占季度亏损为23.5百万港元,同比由盈转亏(2019年同期盈利3.413百万港元)[26] - 公司拥有人应占半年亏损为24.784百万港元,同比由盈转亏(2019年同期盈利4.464百万港元)[26] - 收入同比减少71.5%,从1.553亿港元降至4430万港元[45] - 毛利由盈利1640万港元转为亏损1980万港元,同比下降2.2倍[47] - 整体毛利率从上升10.6%转为下降44.7%[4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员工成本总额为971.9万港元(2019年同期:1154.1万港元)[21]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经营租赁付款为88.5万港元(2019年同期:96.7万港元)[21]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除税前亏损包含核数师薪酬18.8万港元及董事薪酬69.4万港元[21] - 直接成本同比减少53.9%,从1.389亿港元降至6410万港元[46] - 行政开支同比减少39.0%,从1180万港元降至720万港元[48] - 董事及主要管理层薪酬从1.749百万港元降至1.388百万港元,下降20.6%[39] - 短期员工福利支出从1.726百万港元降至1.379百万港元,下降20.1%[39] - 2020年六个月员工成本为970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1150万港元下降15.7%[65] 现金流和流动性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由期初131444千港元减少至63858千港元,降幅达51.4%[7][10]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2855千港元,去年同期为所得现金40121千港元[10] - 现金及银行结余从1.314亿港元降至6390万港元[52] - 流动比率从2.8倍降至2.5倍[52] - 已抵押银行存款1510万港元作为银行融资担保[56] 资产和负债变动 - 贸易应收款项由4795千港元增至13430千港元,增长180.1%[7] - 其他应收款项按金及预付款项由33443千港元增至74141千港元,增长121.7%[7] - 流动负债总额由81644千港元降至77554千港元,减少5.0%[7] - 资产净值由159586千港元降至134789千港元,减少15.5%[7] - 贸易应收款项从4.795百万港元增至13.43百万港元,增长180%[29] - 贸易应付款项从5.326百万港元增至6.893百万港元,增长29.4%[30] - 超过180天的贸易应付款项从2.334百万港元降至351千港元,下降85%[30] - 资产负债比率为3.7%(2020年6月30日:3.1%)[53] 业务线表现 - 公司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收入全部来自香港的建筑服务[18] - 获得新建筑项目合约金额215百万港元[40] - 西贡合资土地开发项目因政策原因中止,公司决定出售该项目[41] 地区表现 - 公司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收入全部来自香港的建筑服务[1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未建议派付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4] - 公司未就2020年六个月期间派发中期股息[79] 税务事项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香港利得税支出为0港元(2019年同期:83.8万港元支出)[23] - 公司采用16.5%的税率计算香港利得税[23] 其他收入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为229.0万港元,其中"保就业"计划贡献213.3万港元[22] 固定资产 - 公司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厂房及设备金额约为90万港元(2020年6月30日:约110万港元)[19] 客户集中度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主要客户收入:客户A 404.9万港元,客户B 161.4万港元,客户C 832.8万港元,客户D 579.8万港元,客户E 1341.2万港元[20] 融资和借贷 - 银行借贷维持5百万港元循环贷款[31] 公司股权结构 - 董事郭栋强通过控股公司持有2.5亿股股份,持股比例为31.25%[68] - 董事高浚晞实益持有1.895亿股股份,持股比例为23.69%[68] - 控股股东Best Brain Investments Limited持有2.5亿股股份,持股比例31.25%[71] - 股东创高有限公司持有1.5492亿股股份,持股比例19.37%[71] 投资活动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未持有除子公司外的任何重大投资[67] - 报告期内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75] - 出售两家附属公司65%股权,总代价1300万港元[63] 员工情况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员工总数为48名,较2019年12月31日的45名增加3名[65] 购股权计划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尚有4920万份购股权未行使[81] - 郭栋强先生持有未行使购股权总计23,700,000份[82] - 高浚晞先生持有未行使购股权总计23,700,000份[82] - 其他雇员持有未行使购股权总计1,800,000份[82] - 公司未行使购股权总计49,200,000份[82] - 2020年3月3日授出购股权行使价为0.245港元[82] - 2018年12月3日授出购股权行使价为0.307港元[82] - 2017年11月29日授出购股权行使价为0.371港元[82] 公司治理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83]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业绩[83] - 审核委员会主席为黄淑芳女士[83]
宏强控股(08262) - 2021 Q1 - 季度财报
2020-11-16 12:00
收入和利润(同比变化) - 收入同比下降55.6%至3794.9万港元,去年同期为8539.7万港元[4] - 收入从2019年同期的85.4百万港元下降至37.9百万港元,降幅55.6%[24] - 毛利同比下降58.9%至287.6万港元,去年同期为699.5万港元[4] - 毛利从7.0百万港元下降至2.9百万港元,降幅58.6%[26] - 期内亏损128.6万港元,去年同期为盈利105.1万港元[4]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1.3百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盈利1.1百万港元下降约1.2倍[31]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0.16港仙,去年同期为盈利0.13港仙[4] - 每股基本亏损为1,285千港元(2020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051千港元(2019年)[22] 成本和费用(同比变化) - 销售成本同比下降55.3%至3507.3万港元,去年同期为7840.2万港元[4] - 销售成本从78.4百万港元下降至35.1百万港元,降幅55.2%[25] - 行政开支同比下降9.8%至519.8万港元,去年同期为576.2万港元[4] - 行政开支从5.8百万港元下降至5.2百万港元,降幅10.3%[28] - 所得税开支从0.3百万港元下降至0.2百万港元,降幅33.3%[30] - 香港利得税按16.5%税率计提,2020年为202千港元,2019年为308千港元[19] 其他收入 - 其他收入增长604.4%至126.8万港元,去年同期为18万港元[4] - 其他收入从0.2百万港元增加至1.3百万港元,主要来自政府"保就業"计划[27] 权益和保留溢利 - 保留溢利减少至8476.6万港元,期初为8605.1万港元[5] - 非控股权益减少至807.4万港元,期初为807.5万港元[5] - 总权益下降至1.583亿港元,期初为1.5959亿港元[5] 业务运营 - 公司运营约25个建筑项目,大部分已进入初步完工阶段[32] 股东和股权结构 - 主要股东Best Brain持有250,00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31.25%[39] - 主要股东创高持有160,00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20.00%[39] 股息和购股权 - 公司未派发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三个月的股息[46] - 截至2020年9月30日尚未行使购股权数量为49,200,000份[48] - 郭栋强先生持有三批购股权合计23,700,000股,行使价分别为0.371港元、0.307港元和0.245港元[49] - 高浚晞先生持有三批购股权合计23,700,000股,行使价分别为0.371港元、0.307港元和0.245港元[49] - 其他雇员持有购股权合计1,800,000股,行使价分别为0.371港元、0.307港元和0.245港元[49] 公司治理和合规 - 公司确认在报告期间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42] - 公司声明无董事及控股股东存在业务竞争或利益冲突[41] - 审计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51]
宏强控股(08262) - 2020 - 年度财报
2020-09-30 16:58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宏强控股有限公司2020年收入减少约50%[13] - 公司收入从5.078亿港元减少57.2%至2.173亿港元[15] - 毛利由5180万港元减少59.3%至2110万港元,毛利率从10.2%降至9.7%[17] - 股东应占溢利暴跌85.1%,从1610万港元降至240万港元[21] - 公司成功收回若干呆账并计入杂项收入[13] - 公司去年出售一间附属物业管理公司影响收入[1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直接成本从4.56亿港元下降57.0%至1.962亿港元[16] - 行政开支减少27.4%,从3390万港元降至2460万港元[18] - 公司行政开支减少约160万港元[13] - 所得税开支下降90.0%,由400万港元降至40万港元[20] - 员工成本(含董事酬金)从约9590万港元大幅下降至约2560万港元,降幅约73.3%[37] 现金、债务和流动性 - 现金及银行结余增至1.314亿港元(2019年:9310万港元),流动比率提升至2.8倍[22] - 计息借贷总额维持500万港元,资产负债率为3.1%[22][23] - 抵押银行存款从6450万港元大幅减少至1590万港元[25] - 经营租赁承担从230万港元降为零,无资本承担[31] - 公司可供分派予股东的储备达约60,000,000港元[181] 业务运营和项目 - 公司运营约25个建筑项目,大部分年内进入初步完工阶段[13] - 公司与独立第三方成立合资公司弘泰工程发展有限公司,持股65%[9] - 香港物业建筑订单急剧下降,私营部门竞争激烈且利润微薄[8] - 公司唯一经营分部为香港建筑承建业务[118] - 公司主要运营附属公司永明建筑获ISO 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160] 客户和供应商集中度 - 前五大客户占集团总收入约84.4%(2019年:约87.8%)[189] - 最大客户占总收入约34.6%(2019年:约38.5%)[189] - 前五大供应商及分包商占总直接成本32.4% 较上年22.2%上升10.2个百分点[190] - 最大分包商占总直接成本9.8% 较上年7.5%上升2.3个百分点[190] - 公司收入主要来自私人部门客户项目,且未依赖任何单一客户[43] - 公司拥有10家位于香港的供应商[158] 风险因素 - 公司承认面临依赖成功中标、分包商、客户信贷风险及少数主要客户等主要风险[41] - 公司未与五大供应商及分包商发生重大纠纷[44] - 风险管理系统提供合理而非绝对的保证[99] 雇员和人力成本 - 公司雇员总数从2019年6月30日的62名减少至2020年6月30日的53名[37] - 公司总雇员人数为53名,其中男性40名(75.5%),女性13名(24.5%)[126][127] - 高级管理层13人(24.5%),运营团队28人(52.8%),后勤部门12人(22.6%)[127] - 30岁以下雇员5人(9.4%),30-50岁雇员23人(43.4%),50岁以上雇员25人(47.2%)[127] - 公司于报告期内遵守适用劳工法律及法规,未发生罢工或劳资纠纷[45] 董事会组成和会议 - 董事会由5名董事组成包括2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64] - 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达董事会总人数的60%[64]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年度共举行7次董事会会议[67] - 董事会会议出席率:执行董事郭栋强和高浚晞各出席7/7次会议,2019年股东周年大会出席率1/1[68] - 非执行董事胡思成和独立非执行董事苏志伟各出席7/7次会议和1/1次股东周年大会后于2020年3月31日辞任[68] - 独立非执行董事吴文理于2020年4月1日获委任,出席1/7次会议和0/1次股东周年大会[68] 董事委任和任期 - 独立非执行董事邵廷文任期自2020年4月3日起为期两年[65] - 独立非执行董事黄淑芳任期自2020年3月30日起为期两年[65] - 独立非执行董事吴文理任期自2020年4月1日起为期两年[65] - 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两年[196] - 执行董事服务协议为期三年 可提前三个月通知终止[196] - 三分之一董事按章程规定轮席退任[197] 董事经验和背景 - 黄自强先生在测量工程领域拥有超过25年经验[55] - 李启民先生在建筑工程方面拥有超过20年经验[56] - 邵廷文先生拥有超过25年审计领域专业经验[52] - 独立非执行董事吴文理为香港会计师公会执业会员,拥有逾30年审计经验[51] - 行政总裁高浚晞自2019年1月起兼任高丰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48] 董事持股和权益 - 执行董事郭栋强持有公司控股股东Best Brain Investments Limited约31.25%权益[47] - 董事郭栋强通过Best Brain持有公司31.25%股份[184][187] - 董事高浚晞实益持有公司23.69%股份[184] - 股东Best Brain持有公司31.25%股份[187] - 股东创高持有公司20.00%股份[187] - 无董事在主要供应商中拥有权益[190] 委员会运作和出席 - 审核委员会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黄淑芳(主席)、吴文理和邵廷文[78] - 审核委员会在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年度举行4/4次会议[81] - 审核委员会成员出席率:黄淑芳4/4、苏志伟3/4(2020年3月31日辞任)、邵廷文4/4、吴文理1/4[82] - 薪酬委员会2020年度举行2次会议并审阅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薪酬待遇[86] - 薪酬委员会成员黄淑芳、苏志伟、郭栋强、邵廷文出席率100%(2/2)[88] - 提名委员会2020年度举行2次会议并评估董事会架构及独立性[89] - 提名委员会成员郭栋强、黄淑芳、邵廷文出席率100%(2/2)[92] 公司管治合规 - 公司完全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15的企业管治守则[61] - 全体董事确认在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年度完全遵守股份交易操守准则[70] - 全体董事在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年度至少出席一次关于GEM上市规则的培训课程[72] - 收到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年度独立性确认书[193] - 无与控股股东签订重要服务合约[199] - 无董事涉及重大利益冲突交易[198] - 公司遵守证券及期货条例确保内幕消息披露及时准确[100] 审计和财务报告 - 审核委员会审阅未经审核季度、中期和经审核年度财务报表并检讨财务监控及风险管理制度[83] - 审核委员会确保董事会及时回应外聘核数师函件中提出的事宜[84] - 外聘核数师2020年度法定审核服务酬金为750,000港元[94] - 2020年度综合财务报表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104] - 董事酬金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2(a)[192][200] 股东会和公司治理 - 公司2020年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20年11月3日举行[106] - 股东特别大会需由至少两名持有不少于10%表决权股本的股东提请召开[107] - 股东提名董事候选人需在股东大会前7日提交书面通知[109] - 公司股份过户登记处位于香港负责处理股东持股及股息查询[110] - 公司通过官网www.wmcl.com.hk发布业务发展及运营最新消息[113] - 公司章程文件除为上市修订外无重大变动[114] 股息政策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年度之末期股息(2019年:每股2.5港仙)[174] 外币和金融交易 - 公司录得外币汇兑亏损约80万港元[13] - 公司未持有除附属公司外的任何重大投资[38]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表现 - 公司设立高级管理层组成的ESG团队实施环境社会治理战略[119] - 公司通过持份者参与识别ESG议题,采用7类持份者参与方法包括内部邮件、客户热线、股东会议等[122] - 重大ESG议题涵盖4个层面:工作质量(A1-A4)、环境(B1-B3)、运营常规(C1-C3)、社区参与(D1)[125] - 公司慈善及其他捐款约2,000,000港元(2019年:约1,400,000港元)[179] - 公司向摘星计划捐款约1,036,000港元(2019年:1,375,600港元)[167] - 公司环境管理系统获ISO 14001:2004认证[152] - 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系统获OHSAS 18001:2007认证[152] 健康与安全 - 报告期发生1宗安全违规案件(2019年:5宗),罚款总额13,000港元(2019年:212,000港元)[133] - 安全违规案件数量同比下降80%,罚款金额同比下降93.9%[133] - 公司实施安全计划并委任注册安全审核员进行安全审核[132] - 公司为所有项目投保雇员补偿保险和承建商一切风险保险[132] - 报告期内未发生工作相关死亡或工伤事件[133] 环境数据(排放和消耗) - 公司车辆氮氧化物排放量从2019年7.10kg增至2020年8.52kg,增幅20%[142] - 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从2019年89公吨二氧化碳当量降至2020年80公吨,降幅10.1%[145] - 建筑废弃物总量从2019年4,988公吨降至2020年4,073公吨,降幅18.3%[146] - 温室气体排放密度从2019年每名员工1.44公吨增至2020年1.51公吨,增幅4.9%[145] - 颗粒物排放量从2019年0.52kg增至2020年0.63kg,增幅21.2%[142] - 硫氧化物排放量从2019年0.05kg降至2020年0.04kg,降幅20%[142] - 纸回收量从2019年3.0公吨增至2020年3.5公吨,增幅16.7%[145] - 温室气体减除量从2019年14公吨二氧化碳当量增至2020年17公吨,增幅21.4%[145] - 能源间接排放从2019年38公吨二氧化碳当量降至2020年31公吨,降幅18.4%[145] - 其他间接排放从2019年15公吨二氧化碳当量降至2020年13公吨,降幅13.3%[145] - 公司2020年电力消耗量为60,772千瓦时,较2019年73,607千瓦时下降17.4%[149] - 公司2020年汽油消耗量为3,002公升,较2019年3,207公升增长6.4%[149] - 公司2020年耗水量为577立方米,较2019年758立方米减少23.9%[150] - 公司2020年人均电力消耗密度为1,146.64千瓦时/员工,较2019年1,187.21下降3.4%[149] - 公司2020年人均汽油消耗密度为56.64公升/员工,较2019年51.73增长9.5%[149] - 公司2020年人均耗水密度为10.89立方米/员工,较2019年12.23下降11.0%[150] 风险管理框架 - 董事会设立由董事会、审核委员会及风险专责小组组成的风险管理框架[98] - 风险专责小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风险识别评估及优先级排序[98] - 董事会2020年度认定集团风险管理系统有效且充足[99]
宏强控股(08262) - 2020 Q3 - 季度财报
2020-05-15 22:42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同比下降47.6%至197.911百万港元[3] - 收入从2019年3月31日止九个月的约3.178亿港元降至2020年同期的约1.979亿港元,降幅47.6%[29] - 公司收入较去年同期下跌47.6%[37] - 期内利润同比下降23.5%至4.555百万港元[3] - 每股基本盈利同比下降18.9%至0.60港仙[3] - 每股基本盈利基于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利润及全面收益总额从2019年3月31日止九个月的595.5万港元降至2020年同期的478.5万港元[20]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利润及全面收益总额由截至2019年3月31日止九个月亏损约6.0百万港元减少20.0%至有关期间利润约4.8百万港元[36]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下跌20.0%[3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直接成本同比下降49.6%至172.855百万港元[3] - 直接成本从2019年3月31日止九个月的约3.425亿港元降至2020年同期的约1.729亿港元,降幅49.5%[30] - 行政开支同比下降27.4%至20.321百万港元[3] - 行政开支由截至2019年3月31日止九个月的约28.0百万港元减少27.5%至有关期间的约20.3百万港元[33] - 所得税开支同比下降50.1%至0.899百万港元[3] - 香港利得税开支从2019年3月31日止九个月的180.1万港元降至2020年同期的89.9万港元[18] - 所得税开支由截至2019年3月31日止九个月的约1.8百万港元减少约2.0倍至有关期间的约0.9百万港元[35]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同比下降29.1%至25.056百万港元[3] - 毛利从2019年3月31日止九个月的约3530万港元降至2020年同期的约2510万港元,降幅28.9%[31] - 整体毛利率从2019年3月31日止九个月的9.3%提高至2020年同期的12.7%[31] 股息和利润分配 - 已付股息20.0百万港元[4] - 保留溢利从99.920百万港元下降至84.705百万港元[4] - 公司未建议派付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九个月的中期股息[19]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中期股息[51] 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要业务为在香港提供物业建筑服务[7] - 西贡合资项目园艺工程的收入预计将于第四季度确认[37] 股东结构和持股情况 - 董事郭栋强通过Best Brain Investments Limited持有公司31.25%股份[39][41][44] - 董事高浚晞实益持有公司23.69%股份[39] - 主要股东Best Brain持有公司31.25%股份[44] - 主要股东创高持有公司20.00%股份[44] 购股权计划 - 截至2020年3月31日已授出尚未行使购股权为4920万股,占已发行股份6.2%[24] - 报告期内授出1610万股购股权,同时有300万股购股权失效[25] - 2020年3月3日授出购股权的估计公平值约为80万港元[26][27] - 购股权计划已授予总计4920万份购股权,占已发行股本约6.2%[52] - 郭栋强持有未行使购股权2370万股[53] - 高浚晞持有未行使购股权2370万股[53] - 胡思成持有的300万份购股权已失效[53] - 其他雇员持有未行使购股权180万股[53] - 2020年3月3日新授予购股权820万股,行使价0.245港元[53] - 截至2020年3月31日尚未行使购股权总计4920万股[53]
宏强控股(08262) - 2020 - 中期财报
2020-02-14 16:47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收入为155,313千港元,同比下降42.8%[4]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毛利为16,401千港元,同比下降35.1%[4]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期内溢利为4,240千港元,同比下降9.4%[4]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56港仙,同比下降3.4%[4]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盈利为4,464千港元,去年同期为4,642千港元[32] - 收入从2.717亿港元下降至1.553亿港元,减少42.8%[55] - 毛利从2530万港元减少35.2%至1640万港元,但毛利率从9.3%提升至10.6%[57]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从460万港元减少10万港元至450万港元[6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员工成本总额为7,964千港元,其中薪金及其他福利为5,887千港元,退休福利计划供款为328千港元[26]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除税前溢利计算中,核数师薪酬为213千港元,董事薪酬为875千港元[26]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经营租赁项下有关土地及楼宇的租赁付款为487千港元[26] - 行政开支从1890万港元减少37.6%至1180万港元,主要因出售附属公司[58] - 所得税开支从160万港元减少50.0%至80万港元[59] - 员工数量从79名减至45名,员工成本从1590万港元减至800万港元[77] 现金流和现金状况 - 于2019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10,484千港元,较期初增加56.8%[9]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40,121千港元,去年同期为所用现金净额31,379千港元[9] - 银行结余及现金从9310万港元增至1.108亿港元,有抵押银行结余从6450万港元减至3740万港元[62] 资产和负债变动 - 于2019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为40,784千港元,较2019年6月30日下降10.7%[5] - 于2019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为101,588千港元,较2019年6月30日下降4.2%[5] - 于2019年12月31日资产净值为148,419千港元,较2019年6月30日下降9.6%[5]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厂房及设备款项约为4,732港元,较2019年6月30日的1,739港元有所增加[23]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从4568万港元下降至4078.4万港元,减少10.8%[35] - 账龄0-30日的贸易应收款项从4086.3万港元下降至3549.7万港元,减少13.1%[35]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从2256.3万港元下降至1489.5万港元,减少34.0%[37] - 账龄0-30日的贸易应付款项从2248.1万港元下降至1481.6万港元,减少34.1%[37] - 总资产从2.703亿港元减至2.5亿港元,股东权益从1.642亿港元减至1.484亿港元[62] - 资产负债比率从3.0%升至3.4%[63] - 提供履约担保从1300万港元减至780万港元[76] 业务和客户表现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主要来自三大客户:客户A贡献767千港元,客户B贡献23,467千港元,客户C贡献39,203千港元[24] 融资和借贷 - 循环银行借贷维持在500万港元[38] 股息和分配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已付股息为20,000千港元[7] - 公司未就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派付任何中期股息[91] 其他收入与开支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其他收入为627千港元,其中银行利息收入为548千港元,寿险保单付款利息收入为79千港元[28]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所得税开支为838千港元,按估计应课税溢利的16.5%计算[29] 公司股权和购股权 - 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8亿股,面值总额800万港元[40] - 报告期内未授出任何购股权(2018年同期:1980万份)[44] - 未行使购股权数量维持在3610万份[46] - 董事郭栋强通过Best Brain Investments Limited持有250,000,00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31.25%[80][85] - 董事高浚晞实益拥有189,500,00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23.69%[80] - 主要股东Best Brain持有250,000,00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31.25%[85] - 主要股东创高持有160,000,00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20.00%[85] - 公司未行使购股权总数36,100,000份,期内无新增、行使或注销[94][95] - 董事郭栋强持有15,800,000份购股权,占公司股本1.98%[80] - 董事高浚晞持有15,800,000份购股权,占公司股本1.98%[80] 租赁承诺 - 未来一年内经营租赁承诺付款从178.5万港元大幅下降至52.3万港元[47] - 经营租赁承担从230万港元减至50万港元[70] 公司治理和人事变动 - 郭栋强自2019年8月9日起辞任行政总裁,仍担任主席兼执行董事[89] - 审核委员会于2016年3月9日成立[96]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96]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业绩[96]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内部监控系统有效性[96] 投资和资产活动 - 公司于报告期内未收购任何物业、厂房及设备[34] - 期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88] 报告信息 - 宏强控股有限公司发布2019/20中期业绩报告[97]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800,759千股[32]
宏强控股(08262) - 2020 Q1 - 季度财报
2019-11-14 17:18
收入和利润(同比) - 收入同比下降31.6%至8539.7万港元(2018年同期:1.249亿港元)[5] - 收入同比下降31.6%至8540万港元(2018年:1.249亿港元)[17][25] - 毛利同比下降50.9%至699.5万港元(2018年同期:1424.9万港元)[5] - 毛利同比暴跌50.7%至700万港元(2018年:1420万港元)[27] - 期内溢利同比下降67.3%至105.1万港元(2018年同期:321.2万港元)[5] - 股东应占溢利锐减65.6%至105.1万港元(2018年:316.8万港元)[23][32] - 每股基本盈利为0.13港仙(2018年同期:0.40港仙)[5] - 每股基本盈利0.13港仙(2018年:0.40港仙),基于加权平均股数8.00759亿股[23] 成本和费用(同比) - 销售成本同比下降29.2%至7840万港元(2018年:1.107亿港元)[26] - 行政开支同比下降42.5%至576.2万港元(2018年同期:1002.5万港元)[5] - 行政开支同比下降42.0%至580万港元(2018年:1000万港元)[29] - 融资成本同比下降50.9%至5.4万港元(2018年同期:11.0万港元)[5] - 所得税开支同比下降68.4%至30.8万港元(2018年同期:97.5万港元)[5] - 所得税开支下降68.4%至30.8万港元(2018年:97.5万港元)[19][31] 各业务线表现 - 一般建筑工程收入8539.7万港元(2018年:1.0036亿港元),楼宇管理服务收入降为0(2018年:2456.8万港元)[17] 财务比率变化 - 毛利率降至8.2%(2018年同期:11.4%)[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因出售附属公司及施工订单减少导致多项财务指标下滑[25][26][27] - 公司成立合营企业拓展西贡土地开发及园艺业务[33] 股东结构和权益 - 总权益为1.652亿港元(2018年同期:1.751亿港元)[6] - 公司拥有人应占保留溢利为1.0097亿港元(2018年同期:1.0556亿港元)[6] - 主要股东Best Brain持有250,00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31.25%[40] - 主要股东创高持有160,00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20.00%[40] 董事和雇员购股权 - 未行使购股权总数36,100,000份,期内无变动[47] - 董事郭栋强持有未行使购股权15,800,000份(2017年7,900,000份/行使价0.371港元,2018年7,900,000份/行使价0.307港元)[47] - 董事高浚晞持有未行使购股权15,800,000份(2017年7,900,000份/行使价0.371港元,2018年7,900,000份/行使价0.307港元)[47] - 董事胡思成持有未行使购股权3,000,000份(2018年授予/行使价0.307港元)[47] - 其他雇员持有未行使购股权1,500,000份(2017年500,000份/行使价0.371港元,2018年1,000,000份/行使价0.307港元)[47] 公司治理和股息政策 - 公司未派发中期股息(2018年同期:无)[46] - 公司未进行任何上市证券的购买、出售或赎回[42] - 公司审计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季度财务报告及内控系统[48]
宏强控股(08262) - 2019 - 年度财报
2019-09-30 12:0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宏强控股有限公司2019年收入为5.078亿港元,较2018年4.986亿港元增长1.8%[14] - 公司2019年实现年度溢利及全面收入总额1600万港元,较2018年830万港元大幅提升[12]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由2018年8.3百万港元大幅增长94.0%至2019年16.1百万港元[20] - 建议派发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年度末期股息每股2.5港仙,总额为20,000,000港元[17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直接成本由2018年458.5百万港元减少0.5%至2019年456.0百万港元[15] - 毛利由2018年40.2百万港元增长28.9%至2019年51.8百万港元,毛利率从8.1%提升至10.2%[16] - 行政开支由2018年27.6百万港元增加22.8%至2019年33.9百万港元[17] - 所得税开支由2018年2.7百万港元增长48.1%至2019年4.0百万港元[19] - 员工成本从2018年43.1百万港元大幅增至2019年95.9百万港元,雇员人数从76人减至62人[36] 业务运营表现 - 集团运营超过25个建筑项目,通过成本控制提高毛利率[12] - 公司于2019年8月8日成立合资公司弘泰工程发展有限公司,集团持股65%[9] - 合资公司建筑工程预计未来数月动工,将为营业额带来额外贡献[13] - 公司持有ISO 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适用于楼宇建筑及土木工程等业务领域[133] - 建立分包商和供应商批准清单制度并通过独立专家进行物料质量测试[131] - 项目质量控制系统包含项目经理和地盘代理双重监管机制[135] 客户和供应商关系 - 宏强控股有限公司于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年度内并无依赖任何单一客户[42] - 宏强控股有限公司绝大部分收入源自私人部门客户的项目[42] - 宏强控股有限公司与大部分五大客户维持一年至十年以上的业务关系[42] - 宏强控股有限公司于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年度内未与任何五大供应商及分包商发生重大纠纷[43] - 宏强控股有限公司于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年度内未在采购材料或委派分包商方面遭遇重大困难[43]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87.8%,最大客户占比38.5%[186] - 前五大供应商及分包商占直接成本22.2%,最大分包商占比7.5%[187] - 2018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66.0%,最大客户占比26.0%[186] - 2018年前五大供应商及分包商占直接成本46.6%,最大分包商占比20.4%[187] 财务和债务状况 - 公司维持极低债务水平的稳健营运流动资金状况[13] - 银行结余及现金从2018年89.6百万港元增至2019年93.1百万港元,有抵押银行结余从62.1百万港元增至64.5百万港元[21] - 计息借贷总额从2018年8.5百万港元降至2019年5.0百万港元,资产负债比率从5.0%降至3.0%[21][22] - 经营租赁承担从2018年2.9百万港元降至2019年2.3百万港元[30] - 履约担保从2018年47.5百万港元大幅降至2019年13.0百万港元[34] - 于2019年6月30日,公司可供分派予股东的储备达约60,000,000港元[177] 公司治理和董事会 - 公司董事会由6名成员组成包括2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64] - 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占董事会人数的三分之一符合GEM上市规则要求[64]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年度共举行10次董事会会议[67] - 公司第四次股东周年大会于2018年11月1日举行[67] - 郭栋强先生自2019年8月9日起辞任行政总裁职务[61] - 高浚晞先生自2019年8月9日起获委任为公司行政总裁[61] - 独立非执行董事邵廷文委任自2019年4月3日起为期两年[65] - 独立非执行董事苏志伟和黄淑芳委任自2018年3月30日起为期两年[65] - 公司未能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第A.2.1条因主席兼任行政总裁[61] - 除披露情况外公司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年度遵守企业管治守则适用条文[61] - 所有董事在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年度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100% (10/10)[68] - 所有董事在2018年股东周年大会出席率为100% (1/1)[68] - 公司全体董事确认在报告年度内完全遵守证券交易操守准则[70] - 全体董事在年度内至少参加了一次关于GEM上市规则的培训课程[72] - 所有董事均完成了企业管治相关培训课程和材料的阅读[73] - 执行董事服务协议为期三年,可提前三个月通知终止[193] - 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两年,可按委任函条款终止[193] 委员会运作 - 审核委员会在报告年度内举行了4次会议[80] - 审核委员会所有成员会议出席率为100% (4/4)[81] - 审核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其中主席具备适当专业资格[77] - 审核委员会审阅了集团未经审核季度、中期及经审核年度财务报表[82] - 审核委员会检视了集团的财务监控、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制度[82] - 薪酬委员会由4名成员组成包括黄淑芳邵廷文苏志伟及郭栋强[85] - 薪酬委员会于2019财年举行1次会议[85][87] - 薪酬委员会成员2019财年会议出席率均为100%[87] - 提名委员会由3名成员组成包括郭栋强邵廷文及黄淑芳[88] - 提名委员会于2019财年举行1次会议[88] - 提名委员会成员2019财年会议出席率均为100%[91] 股东和股权结构 - 董事郭栋强先生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250,000,000股,持股比例约为31.25%[180] - 董事郭栋强先生实益拥有13,000,000股,持股比例约为1.63%[180] - 董事高浚晞先生实益拥有189,500,000股,持股比例约为23.69%[180] - 董事高浚晞先生实益拥有13,000,000股,持股比例约为1.63%[180] - 主要股东Best Brain持有250,00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31.25%[183] - 主要股东创高持有160,00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20.00%[183] - 郭栋强先生持有Best Brain 7,500股,持股比例100%[184] - 李先生持有创高50,000股,持股比例100%[184] - 宏强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郭栋强通过Best Brain Investments Limited实益拥有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约31.25%权益[46] 审计和风险管理 - 外聘核数师2019财年酬金总额为105万港元[93] - 法定审核服务费用为85万港元占总额81%[93] - 非审核服务费用为20万港元占总额19%[93] - 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有效性年度检讨已向审核委员会及董事会提交[99] - 董事会确认2019年6月30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104] - 公司确保内幕消息在披露前绝对保密[100] - 内部审核结果作为风险管理有效性评估依据之一[99] - 公司针对ESG风险设计并实施内部控制措施[120]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涵盖香港建筑业务唯一经营分部[118] - 公司建立由高级管理层组成的ESG团队以加强环境、社会及管治治理[119] - ESG团队需定期向董事会报告重大ESG议题及成果[121] - 公司通过7类持份者参与渠道(含内部邮件、客户热线、股东会议等)实施ESG战略[122] - 重要性评估识别出14项重大ESG议题涵盖反贪污、健康安全、供应链管理等范畴[125] - 报告期内未发现任何重大违反贪污及反洗黑钱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127] - 公司实施书面安全计划并配备合格安全人员每两周进行地盘视察[128] - 安全计划包含安全政策书面记录、项目安全计划编制及内部安全培训等强制措施[128] - 所有地盘人员需接受入职安全培训并遵守张贴的安全规则[128] - 董事会承担集团绿色发展的全面责任[119] - 报告期内发生5宗安全违规案件较2018年3宗增加67% 罚款金额21.2万港元较2018年4.65万港元增长356%[130] - 公司赞助社区计划旅程11.9万港元较2018年10万港元增长19%[145] - 向慈善机构捐款137.56万港元较2018年115万港元增长20%[145] - 慈善及其他捐款约为1,400,000港元,较2018年的1,200,000港元有所增加[175] - 员工薪酬体系包含基本薪金+绩效花红+退休医疗福利+培训赞助[137] - 新雇员入职前必须接受规则法规及工作职责培训[142] - 定期对分包商进行劳工准则合规调查禁止童工和强制劳工[143][144] - 为建筑工人提供安全意识简报会及工具箱使用培训[130] 环境绩效数据 - 公司车辆氮氧化物排放量从2018年3.66千克增至2019年7.10千克,增幅94%[149] - 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从2018年139公吨二氧化碳当量降至2019年89公吨,减幅36%[153] - 建筑废弃物从2018年8,768公吨降至2019年4,988公吨,减幅43%[154] - 电力消耗从2018年92,014千瓦时降至2019年73,607千瓦时,减幅20%[158] - 汽油消耗从2018年2,754公升增至2019年3,207公升,增幅16%[158] - 耗水量从2018年1,143立方米降至2019年758立方米,减幅34%[159] - 温室气体排放密度从2018年每员工1.83公吨降至2019年1.44公吨,减幅21%[153] - 建筑废弃物密度从2018年每员工115.37公吨降至2019年80.45公吨,减幅30%[154] - 纸回收量从2018年11.57公吨降至2019年3公吨,减幅74%[153] - 能源间接排放从2018年47公吨二氧化碳当量降至2019年38公吨,减幅19%[153] 其他公司事务 - 宏强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高浚晞自2019年1月起担任高丰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2863)执行董事[47] - 宏强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苏志伟自2019年2月起担任KSL Holdings Limited(股份代号:8170)首席运营官[52] - 公司秘书高浚晞2019财年完成不少于15小时专业培训[95] - 股东周年大会定于2019年11月1日星期五举行[106] - 持有不少于10%表决权股份的股东可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07] - 股东提名董事候选人需在股东大会前7日提交书面通知[109] - 公司通过年报、中期报告、季度报告及官网进行投资者关系管理[113] - 公司章程文件除为上市修订外无重大变动[114] - 集团在2019年2月14日出售一家附属公司产生额外收益[14] - 香港物业市场受政治紧张局势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因素[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