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软教育(09616)

搜索文档
东软教育(09616)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4-26 16:32
财务表现 - 2021年收入为1,363,126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9%[10] - 2021年毛利为591,43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5%[10] - 2021年经营利润为446,175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5.9%[10] - 2021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利润为284,222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2.8%[10] - 2021年经调整纯利为328,132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0%[10] - 公司2021年总收入为13.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9%[19] - 全日制学历高等教育服务收入为10.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8%,占总收入的75.2%[19] - 继续教育服务收入为1.3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3%,占总收入的9.8%[19] - 教育资源与数字工场收入为2.0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8%,占总收入的15.0%[19] - 教育资源收入为1.4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5%,占总收入的10.2%[19] - 数字工场收入为0.6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8%,占总收入的4.8%[19] - 公司2021年收入为人民币13.631亿元,同比增长23.9%[71] - 全日制学历高等教育服务收入为人民币10.252亿元,同比增长27.9%[71] - 继续教育服务收入为人民币1.326亿元,同比增长6.7%[72] - 教育资源收入为人民币1.401亿元,同比增长51.5%[72] - 数字工场收入为人民币6510万元,同比下降20.1%[72] - 公司2021年毛利为人民币5.914亿元,同比增长40.5%[74] - 公司2021年研发开支为人民币4610万元,同比增长38.8%[77] - 公司2021年年内利润同比增长192.6%,每股基本收益同比增长207.1%[83] - 公司2021年拥有人应占纯利为人民币2.842亿元,同比增长282.8%[83] - 2021年经调整纯利为人民币328.1百万元,同比增长19.0%[87] - 2021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经调整纯利为人民币309.3百万元,同比增长36.9%[87] - 2021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1,228.5百万元,较2020年的人民币1,426.1百万元有所下降[88] - 2021年银行借款总额为人民币2,167.2百万元,较2020年的人民币1,153.3百万元大幅增加[88] - 2021年流动负债净值为人民币354.7百万元,较2020年的人民币139.4百万元显著增加[91] - 2021年资本负债比率为147.1%,较2020年的67.5%大幅上升[96] - 2021年资本开支为人民币1,102.3百万元,主要用于升级和扩建校园[97] - 2021年完成对附属公司东软睿新19.18%少数股东权益的收购,对价为人民币602.3百万元[98] - 2021年大连教育向福建建投支付保证金人民币50百万元,用于未来收购项目公司股权[101] - 公司2021年度员工薪酬总成本为人民币556.1百万元,较2020年的572.1百万元有所下降[113] 教育业务发展 - 2021年东软教育在线用户数量突破50万[9] - 2021年东软教育完成对东软睿新少数股东权益的收购,使其成为间接全资持有的附属公司[6] - 2021年东软教育获得辽宁省职业技能培训示范基地资质[6] - 公司2021年服务人数突破10万[13] - 公司运营三所大学,分别位于大连、成都和广东,提供本科、专科和专升本课程[20] - 大连学院开设33个本科专业、7个专科专业、3个专升本专业及3个职教本科专业,IT相关专业占比84.7%[21] - 2021/2022学年三所大学新生报到人数超1.5万人,较2020/2021学年增长约18%,本专科平均报到率约90%[31]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三所大学总在校生人数达到45,618人,较2020年增长6,376人,增幅16.25%[32] - 大连学院2021/2022学年本科学费调整为28,000–34,000元,较2020/2021学年增长16.67%-21.43%[33] - 成都学院2021/2022学年本科学费调整为18,000–20,000元,较2020/2021学年增长5.26%-11.11%[33] - 广东学院2021/2022学年本科学费调整为28,000–32,000元,与西英格兰大学合作项目学费为68,000元/年[33] - 大连学院2021年累计获批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2] - 成都学院2021年累计获批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6] - 广东学院2021年累计获批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9] - 2021年三所大学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1,030余项,省级奖项1,720余项[22][26][29] - 大連學院新校區博川校區建成並投入使用,佔地345畝,總建築面積20.7萬平方米,配置5,600個床位[37] - 成都學院新校區一期工程竣工,新增床位近4,000個,二期工程預計2022年上半年竣工[37] - 廣東學院擴建項目總建築面積約7.5萬平方米,預計2022年竣工[3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大連學院校園容量為22,443,利用率為75.31%[3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成都學院校園容量為16,870,利用率為96.06%[3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廣東學院校園容量為11,663,利用率為107.27%[38] - 2021年學歷繼續教育入學新生人數創歷史新高,合計招生5,565人,比2020年增長81%[48] - 2021年2C培訓業務招收學員共計14,388人,實現收入人民幣4,400萬元[49] - 2021年三所大學應屆畢業生就業率均超過90%,就業平均薪酬高於去年同期水平[45] - 2021年三所大學共獲批國家級創新創業項目140項,省級項目327項[47] - 公司2B培训业务覆盖1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开展99个收费项目,培训服务覆盖8,861名学员,实现收入约人民币2,100万元[56] - 公司产业学院与专业共建业务扩展至18个省市自治区,合作院校达73所,覆盖21,156名学生,实现收入约人民币5,200万元[58] - 公司智慧平台、教学内容与实验实训室业务实现收入约人民币6,900万元[60] - 公司数字工场模式转型,新增2个与政府共建的数字工场实训基地,截至2021年底共建数字工场数量达9个[62] - 公司在线教育平台“东软教育在线”注册用户突破57万人,其中付费账户8万余人,课程累计学习时长3,200余小时,付费课程比例近70%[63] 研发与创新 - 2021年研发开支为46,105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8%[10]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经费与人员投入,推动教育数字化和智能化变革[124] - 公司构建基于统一数据及资源管理的在线教育服务平台,实现全口径用户平台集聚[124] - 公司布局面向高校学生的在线课程+实践实训+就业创业服务的平台生态[125] - 公司通过大数据体系使从业人员能力可视化,并搭建校企过渡的桥梁[125] - 公司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在平台的融合应用[124] - 公司持续推动TOPCARES教育方法学引领下的多专业、多类型、多层次教学资源建设[124] 政策与法规 - 2021年4月发布的《民促法实施条例》为民办高校提供了更多发展空间,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职业教育[118] - 2021年10月发布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鼓励上市公司和行业龙头企业举办职业教育[118] - 2021年6月发布的《技能中国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间新增技能人才4,000万人以上,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比例达到30%[119] - 2021年5月发布的《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实施方案》支持建设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119] - 2021年12月提请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明确对产教融合型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等支持[120]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 - 温涛博士自2011年11月起担任东软控股的董事,并自2013年1月至2021年5月担任副总裁[134] - 温涛博士曾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创新奖、中国最具魅力校长等荣誉[135] - 荣新节先生自2013年2月至2017年1月担任东软控股董事兼总经理以及董事会副董事长[137] - 杨利博士自2019年5月至2021年6月担任东软睿新董事,自2018年8月至2021年7月担任大连教育董事[139] - 张应辉博士自2013年4月起担任成都发展总经理,自2019年4月起担任东软教育成都董事[144] - 孙荫环先生自2011年11月起担任东软控股董事,现为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146] - 刘淑莲博士自2017年5月起担任东软集团独立非执行董事[148] - 公司高级管理层包括晁玉军(56岁,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李印杲(50岁,副总裁,负责教育资源和继续教育业务)、王维坤(50岁,副总裁,负责品牌、行政及后勤管理)[157] - 晁玉军自2020年3月起担任公司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主要负责财务管理事宜[158] - 李印杲自2020年3月起担任公司副总裁,主要负责监督教育资源和继续教育业务运营[160] - 王维坤自2020年3月起担任公司副总裁,主要负责品牌、行政及后勤管理运营,并拥有教育管理博士学位[162] - 公司秘书何婧女士(37岁)自2019年6月起担任公司秘书,并自2020年4月起担任大连教育董事会办公室主任[165] - 公司董事与高级管理人员之间无任何关联关系[164] - 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守则条文及建议最佳常规,并将持续检阅及监督企业管治常规以确保遵从[170] - 公司董事刘积仁博士在禁售期内通过其全资附属公司购买公司1,454,500股股份,占公司当时全部已发行股本约0.217%[171] - 公司董事会每年举行最少四次定期会议,全体董事将获发不少于14天的通知以召开定期董事会会议[178]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董事长及非执行董事刘积仁博士、执行董事温涛博士、非执行董事荣新节先生、刘淑莲博士、杨利博士、曲道奎博士、张应辉博士、王卫平博士及孙荫环先生[175] - 公司董事会负责制定公司战略发展计划、年度财务预算及决算计划、拟定利润分配方案及亏损弥补方案[173] - 公司董事会成员之间无任何财政、业务、家庭或其他重大/相关关系[177] - 公司董事会已授权管理团队实施董事会决策及日常营运中的策略执行及制度实施[174] - 公司董事会成员经验丰富,知识广博,勤勉尽责,对业务发展大有裨益[176] - 公司董事会会议及委员会会议记录由公司秘书负责保存,记录定稿可供董事查阅[178] - 公司2021年共举行了6次董事会会议和1次股东周年大会,董事会成员出席率在50%至100%之间[180] - 公司董事长刘积仁博士和行政总裁温涛博士分别负责整体策略规划和日常运营管理[193]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占董事会成员至少三分之一,符合上市规则要求[192] - 公司为全体董事安排了专业培训,确保其了解公司运营及董事职责[186][187] - 公司已为董事及高级职员安排了适当的责任保险[191] - 公司董事任期均为三年,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三分之一董事须轮值退任[195] - 刘积仁博士、温涛博士、杨利博士将于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除杨利博士外,其他董事均合资格且愿意重选连任[196] - 董事会已成立审核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监督特定职能的履行情况[197] - 审核委员会由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一名非执行董事组成,刘淑莲博士担任主席[198] - 审核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包括审核财务报告流程、内部控制系统及批准关连交易[198] - 审核委员会在2021年举行了三次会议,分别于3月29日、8月30日和12月20日[199] - 2021年3月29日的会议审阅了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综合财务报表并确认合规[199] - 审核委员会每年与外聘核数师举行至少两次会议,协助董事会建立透明安排[198] 教师与员工 - 公司截至2021年12月31日拥有1,754名全职教师和1,030名兼职教师,其中87.4%的全职教师拥有硕士或博士学位[103] - 公司全职教师中32.3%为教授或副教授,49.8%拥有企业工程实践经验,22%拥有海外留学及/或工作经验[103] - 公司截至2021年12月31日拥有3,246名雇员,其中1,832名为全职教师,占比56.4%[112] - 公司首次公开发售前股份激励计划中,截至2021年12月31日,1,716,980股购股权已注销,2,444,925股购股权已失效,2,038,400股购股权已获行使[114] - 公司加强人才引进与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121] 战略与未来规划 - 公司优化交付模式,拓展销售网络,提升合作院校覆盖度[126] - 公司深化产教融合,推进与产业园区、区域中小微企业的合作[122] - 公司通过举办区域及全国性赛事,构建覆盖全国的销售与交付网络[126]
东软教育(09616) - 2021 - 中期财报
2021-09-16 16:35
财务表现 - 2021年上半年收入为597,891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0%[6] - 2021年上半年毛利为257,492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4.0%[6] - 2021年上半年研发开支为21,755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8.5%[6] - 2021年上半年经营利润为186,961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5.0%[6] - 2021年上半年期内利润为126,886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8%[6]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经调整纯利为122,37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5%[6] - 公司2021年上半年总收入为597,891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0%[10] - 全日制学历高等教育服务收入为470,188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0%,占总收入的78.7%[10] - 继续教育服务收入为58,255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4%,占总收入的9.7%[10] - 教育资源与数字工场收入为69,448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8%,占总收入的11.6%[10] - 公司收入为人民币5.979亿元,同比增长36.0%[59] - 全日制学历高等教育服务收入为人民币4.702亿元,同比增长37.0%[59] - 继续教育服务收入为人民币5830万元,同比增长33.4%[59] - 教育资源收入为人民币3190万元,同比增长104.4%[59] - 毛利为人民币2.575亿元,同比增长64.0%[61] - 研发开支为人民币2180万元,同比增长128.5%[64] - 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为人民币1.086亿元,同比增长50.1%[68]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經調整純利為人民幣142.5百萬元,同比增長41.5%[72] - 公司2021年上半年期内利润为108,587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1%[145] - 公司2021年上半年全面收益总额为108,43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3%[145] - 2021年上半年收入为597,891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133] - 2021年上半年毛利为257,492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4%[133] - 2021年上半年研发开支为21,755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9%[133] - 2021年上半年经营利润为186,961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5%[133] - 2021年上半年期内利润为126,886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133] - 2021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16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133] - 2021年上半年全日制学历高等教育服务收入为470,188千元,较2020年同期的343,226千元增长37.0%[182] - 2021年上半年继续教育服务收入为58,255千元,较2020年同期的43,679千元增长33.4%[182] - 2021年上半年教育资源与数字工场收入为69,448千元,较2020年同期的52,699千元增长31.8%[182] - 2021年上半年学费收入为427,792千元,较2020年同期的331,433千元增长29.1%[182] - 2021年上半年住宿费收入为42,165千元,较2020年同期的11,232千元增长275.4%[182] - 2021年上半年软件系统技术开发收入为5,605千元,较2020年同期的5,325千元增长5.3%[186] - 2021年上半年计入期初合约负债余额的已确认收入为525,055千元,较2020年同期的382,571千元增长37.2%[189] 校园建设与扩展 - 大连学院新校区预计2021年9月投入使用,可容纳约8,000名学生[11] - 成都学院新校区一期工程预计2021年下半年竣工,可容纳约5,000名学生[13] - 广东学院扩建工程一期预计2021年底竣工,增加约1,700个床位[15] - 公司与莆田市政府合作建设的福建东软学院预计2021年10月动工,可容纳近万名学生[17] - 2021年6月30日,成都学院校园容量为12,878人,较2020年6月30日增长18.4%[36] - 2021年6月30日,公司三所大学校园总容量为41,384人,较2020年6月30日增长9.5%[36]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資本開支約為人民幣492.8百萬元,主要用於升級和擴建校園[82] 学生与教育服务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三所大学共有39,084名在校学生,同比增长10.4%[23] - 2021年6月30日,公司三所大学在校生总人数为39,084人,较2020年6月30日增长10.4%[24] - 2021/2022学年,公司三所大学的学额总计16,141个,较2020/2021学年增加1,497个,增幅10.2%[27] - 2021/2022学年,大连学院本科专业学费上调至28,000–34,000元,较2020/2021学年增长16.7%–21.4%[30] - 2021/2022学年,广东学院与西英格兰大学合作项目本科学费为68,000元/年,较2020/2021学年增长100%[32] - 2021年应届毕业生初始就业率超过92%,优秀毕业生就职于埃森哲、腾讯、联想等知名企业[40] - 2021年6月30日,公司三所大学学历继续教育在校生人数达10,196人,较2020年6月30日增长95.9%[42] - 2021年报告期内,学历继续教育实现收入约人民币36百万元[42] - 大连学院继续教育本科学生人数从1,073人增加到1,329人,增长23.9%[43] - 成都学院继续教育本科学生人数从95人增加到280人,增长194.7%[43] - 广东学院继续教育本科学生人数从217人增加到1,972人,增长808.8%[43] - 公司2C培训业务招收学员共计5,744人,实现收入约人民币15百万元[46] - 公司2B培训业务覆盖2,463名学员,实现收入约人民币7百万元[48] - 公司新开发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等9个新兴专业的教育教学资源[51] - 公司新研发推出了工程教育认证支撑系统、智慧学工系统和专业评估评价系统[52][53] - 公司更新升级了云实验室初代产品,并研发了大数据实验室、智能机器人实验室等八大实验室[54] - 公司与69所院校开展专业共建或产业学院共建合作,覆盖约13,289名学生[55] - 公司在全国8个省市建设了12个校外数字工场交付中心,报告期内共有3,493名学员进行实训[55] - 公司正在山西太原、四川成都和浙江湖州建设三个新的数字工场交付中心,预计可容纳近1,000名学生[55] 研发与创新 - 公司荣获2020年度“中国创业创新典型示范高校”和“中国创业创新典型示范基地”[8] - 公司科研成果入选“辽宁省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及提名项目”[8] - 公司荣获2020年度高新区重点研发投入企业[8] - 公司董事长刘积仁博士荣获“辽宁省软件产业20年优秀领军人物”称号[8]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构建教学研究、科技研究、产品研发三位一体的研发体系[96] - 公司聚焦IT及健康医疗科技领域,联合行业领军企业,夯实五大典型产业学院建设[97] - 公司计划增设更多产业需求旺盛的新专业,并启动第四所大学“福建东软学院(筹)”的建设[98] - 公司通过线上线下教育融合,优化产品交付,并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交付的可监控性、可测量性及可评估性[99] - 公司通过组织IT领域赛事活动和“1+X”认证培训,提升市场知名度、认可度及影响力[100] 财务状况与资本运作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人民幣878.9百萬元,較2020年12月31日減少38.4%[74] - 公司資本負債比率從2020年12月31日的67.5%上升至2021年6月30日的163.6%[81] - 公司於2021年6月1日完成對附屬公司東軟睿新19.18%少數股東權益的收購,對價約人民幣602.3百萬元[83] - 公司與福建建投合作,計劃收購莆田市賢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全部股權,並支付保證金人民幣2億元[85]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共有2,984位僱員,員工薪酬總成本為人民幣268.1百萬元[87] - 公司流動比率從2020年12月31日的0.92上升至2021年6月30日的1.06[76] - 公司借款總額從2020年12月31日的人民幣1,153.3百萬元增加至2021年6月30日的人民幣2,000.2百萬元[74] - 公司已發行股本為133,333.44港元,已發行普通股數目為666,667,200股[74] - 首次公開發售所得款項淨額約為924.2百萬港元(約為人民幣777.5百萬元),擬用於招股章程所載用途[117] - 公司將部分原定用於收購其他學校的未動用首次公開發售所得款項約人民幣59.9百萬元(約佔首次公開發售所得款項的8%),重新分配用於償還商業貸款[11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首次公開發售所得款項動用情況如下:升級現有學校設施及擴建校園動用125.1百萬元(佔51.4%),收購其他學校動用50.0百萬元(佔12.9%),償還商業貸款動用198.0百萬元(佔25.4%),補充營運資金動用54.0百萬元(佔10.3%)[119] - 截至2021年6月30日,首次公開發售所得款項未動用金額為350.4百萬元,預計將於2021年悉數動用[119]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概無首次公開發售後股份激勵計劃下之購股權獲授出、行使、失效或註銷[116] - 公司董事會不建議就報告期派付中期股息[126] - 公司非執行董事劉積仁博士因東軟控股在禁售期內購買公司1,454,500股股份(佔公司當時全部已發行股本約0.217%)而未嚴格遵守標準守則[123] - 公司已採取措施加強內部控制程序,以確保遵守標準守則及行為守則[123] - 公司確認在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內均維持《上市規則》所規定的最少公眾持股量[125] - 2021年上半年非流动资产总额为2,980,69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140] - 2021年上半年流动资产总额为1,038,050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3%[140] - 2021年上半年借款总额为2,000,201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显著[140][141] - 2021年上半年权益总额为1,313,192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7%[140] - 公司2021年上半年经营所用现金净额为270,348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8%[151] - 公司2021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566,83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3.8%[151] - 公司2021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94,67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39.5%[151] - 公司2021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542,50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0.5%[151] - 公司2021年上半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78,861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5.1%[151] - 公司2021年上半年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为490,83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3.7%[151] - 公司2021年上半年借款所得款项为1,389,905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9.2%[151] - 公司2021年上半年偿还借款为543,01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4%[151] - 公司自2021年1月1日起采纳了多项新订和修订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包括《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第9号、第16号等,这些准则的采纳未对公司的财务成果和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158] - 公司预计通过内部产生的经营现金流量及银行借款为其未来现金流量需求提供资金,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及受限制现金约为人民币885,279,000元[165]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的借款(本金加利息)总额为人民币2,421,348千元,其中少於1年的借款为人民币475,150千元,1至2年的借款为人民币291,604千元,2至5年的借款为人民币1,005,176千元,5年以上的借款为人民币649,418千元[169] - 公司的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不包括非金融负债)总额为人民币321,115千元,全部在少於1年内到期[169] - 公司的租赁负债总额为人民币56,836千元,其中少於1年的租赁负债为人民币10,907千元,1至2年的租赁负债为人民币10,010千元,2至5年的租赁负债为人民币20,592千元,5年以上的租赁负债为人民币15,327千元[169] - 公司截至2021年6月30日的金融负债总额为人民币2,799,299千元,其中少於1年的负债为人民币807,172千元,1至2年的负债为人民币301,614千元,2至5年的负债为人民币1,025,768千元,5年以上的负债为人民币664,745千元[169] - 公司截至2021年6月30日的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分为三个层级:第一层级为相同资产或负债於活跃市场上的报价,第二层级为除第一层级外的可观察输入数据,第三层级为不可观察输入参数[170][171] - 公司截至2021年6月30日的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不包括非金融资产)约为人民币59,854,000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48,525,000元有所增加[165] - 以公允价值计量并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在2021年6月30日为64,858千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35,233千元增长84.1%[173][178] - 2021年上半年第三级金融工具的添置金额为249,330千元,结算金额为221,086千元,净增28,244千元[174] - 2021年上半年第三级金融工具的未变现收益为558千元,较2020年同期的169千元增长230.2%[174] 政策与市场环境 - 十四五规划提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60%,并支持建设200所以上高水平高职学校和600个以上高水平专业[93] - 预计到2025年,中国IT人才缺口将达到950万[94] - 国家发改委等联合发布《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实施方案》,支持建设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95] 股东与股权结构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董事刘积仁持有公司74.14%的股份[102] - 公司首次公開發售前股份激勵計劃向246名參與者授出50,000,000股購股權,約佔2021年6月30日已發行股份總額的7.5%[113] - 截至2021年6月30日,首次公開發售前股份激勵計劃下144,800股購股權已註銷,2,444,925股購股權已失效,概無購股權獲行使[114] - 東軟控股持有大連東軟軟件園產業發展100%的權益[110] - 周振明持有天津東軟睿創科技企業孵化器有限公司24%的實益權益[110] - 高岩持有天津東軟睿創科技企業孵化器有限公司16%的實益權益[110] - 秦皇島興東科技有限公司持有秦皇島東軟創業大學10%的實益權益[110] - 廣東南海高新技術產業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持有廣東睿道共創科技有限公司49%的實益權益[110] - 艾默貝奧株式會社持有大連蛙頁信息服務有限公司40%的實益權益[110] - 浙江萬里學院資產經營有限公司持有寧波萬里東軟數字科技有限公司49%的實益權益[110] 其他收入与开支 - 其他收入中,物业租金收入为16,468千元,较2020年的14,928千元有所增长[193] - 其他收入中,软件系统技术开发收入为4,970千元,较2020年的2,320千元大幅增加[193] - 其他开支中,软件系统技术开发开支为3,321千元,较2020年的1,853千元显著增加[194] - 按性质分类的开支中,雇员福利开支为267,720千元,较2020年的190,325千元大幅增加[196] - 按性质分类的开支中,折旧及摊销开支为66,885千元,较202
东软教育(09616) - 2020 - 年度财报
2021-04-21 16:53
收入与财务表现 - 公司2020年收入为11亿元,同比增长14.8%[37] - 公司2020年毛利为4.21亿元,同比增长30.4%[37] - 公司2020年研发开支为3,321.5万元,同比增长62.5%[37] - 公司2020年经调整纯利为2.76亿元,同比增长40.9%[37] - 公司2020年总收入为11.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8%,其中全日制学历高等教育服务收入8.02亿元,占总收入72.9%,同比增长9.4%[46] - 继续教育服务收入1.24亿元,同比增长63.2%,占总收入11.3%[46] - 教育资源与数字工场收入1.74亿元,同比增长16.8%,占总收入15.8%,其中教育资源收入0.93亿元,同比增长165.7%[46] - 公司2020年总收入为人民币11亿元,同比增长14.8%[127] - 全日制学历高等教育服务收入为人民币8.016亿元,同比增长9.3%[127] - 继续教育服务收入为人民币1.244亿元,同比增长62.8%[127] - 教育资源收入为人民币9250万元,同比增长168.1%[127] - 数字工场收入为人民币8150万元,同比下降28.4%[127] - 公司2020年毛利为人民币4.211亿元,同比增长30.4%[130] - 公司2020年研发开支为人民币3320万元,同比增长62.7%[130] - 公司2020年经调整纯利为人民币2.758亿元,同比增长40.9%[133] - 公司2020年销售开支为人民币3250万元,同比增长190.2%[130] - 公司2020年行政开支为人民币2.312亿元,同比增长111.7%[130]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19年的人民币562.9百万元增加至2020年的人民币1,426.1百万元,增长约153.4%[135] - 公司银行借款总额从2019年的人民币998.8百万元增加至2020年的人民币1,153.3百万元,增长约15.5%[135] - 公司流动负债净值从2019年的人民币616.1百万元减少至2020年的人民币139.4百万元,主要由于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人民币863.2百万元[137] - 公司流动比率从2019年的0.50提升至2020年的0.92[138] - 公司2020年资本开支约为人民币408.6百万元,主要用于升级和扩建校园[141] - 公司于2020年3月1日通过附属公司大连教育收购天津睿道90.91%的股本权益,对价约为人民币362.8百万元[141] - 公司2020年员工薪酬总成本(包括董事袍金)为人民币572.1百万元[147] 学生与教育规模 - 2020级新生12,753人,增长25.81%,平均报到率90%[31] - 在校学生人数39,242人,增长10.87%,平均就业率91%以上[32] - 学历继续教育在校生人数为6,849人,同比增长25.53%[35] - 公司三所大学在校学生总数达39,242人,同比增长10.87%,其中大连学院15,514人,成都学院13,114人,广东学院10,614人[60][61] - 2020/2021学年新生报到人数为12,753人,较2019/2020学年的10,137人增长25.81%[63][64] - 大连学院2020/2021学年本科新生报到人数为3,853人,较2019/2020学年增长10.46%[64] - 成都学院2020/2021学年专升本新生报到人数为579人,较2019/2020学年增长4,353.85%[64] - 广东学院2020/2021学年本科新生报到人数为2,666人,较2019/2020学年增长6.47%[64]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三所大学学历继续教育业务在校生人数达6,849人,较2019年上升25.53%[94] 课程与专业建设 - 公司拥有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1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1] - 公司拥有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和55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2] - 大连学院开设35个本科专业、8个专科专业及3个专升本专业,IT相关专业占比84.8%,2020年新增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9] - 成都学院开设29个本科专业、11个专科专业及11个专升本专业,IT相关专业占比72.5%,2020年新增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2] - 广东学院开设21个本科专业、17个专科专业,IT相关专业占比71.1%,2020年新增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5][57] - 公司三所大学2020年共新增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累计获批4个国家级、1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9] - 公司三所大学2020年共新增15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其中大连学院44门,成都学院6门,广东学院4门[49][52][58] - 2020年三所大学共有22个专业入选教育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覆盖近40%的本科在校生[79] - 2020年三所大学共有56门课程被认定为一流本科课程,其中1门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79] 校企合作与产学合作 - 公司完成48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2] - 2020年三所大学与东软集团及IBM、阿尔派、埃森哲、百度、华为、思科等知名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参与企业定制培养的学生近千人[84] - 2020年三所大学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48项[87] - 公司2020年2B培训业务收入约人民币2100万元,较2019年增加12个收费项目,覆盖39家机构客户和6361名学员[104] - 公司2020年教育资源输出业务收入增长165.7%,与69所院校开展专业共建和产业学院合作,覆盖学生14947人[112][115][118] - 公司2020年专业共建与产业学院收入约人民币3500万元,新增项目58个,新增学生5125人[118] 学费与校园建设 - 大连学院2020/2021学年本科学费调整为24,000-28,000元,较2019/2020学年增长20%[67][68] - 成都学院2020/2021学年本科学费调整为18,000-19,000元,较2019/2020学年增长12.5%[67][68] - 广东学院2020/2021学年本科学费调整为28,000-34,000元,较2019/2020学年增长16.67%[67][68] - 2020年12月31日,成都学院校园容量为12,878人,较2019年增长18.39%[70][71] - 公司2020年资本开支约为人民币408.6百万元,主要用于升级和扩建校园[141] 学生成就与就业 - 2020年三所大学在校生累计获得省级三等奖以上奖项1,900余项[82] - 2020年三所大学在校生累计取得专利30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00项[83] - 2020年大连学院、成都学院、广东学院2020届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91.3%、94.6%、91.2%,高于所在省份普通高校就业率平均水平[88] - 2020年三所大学支持创新创业项目共400余项,年度孵化虚拟公司80家,成功孵化实体公司40余家[90] - 公司2020年毕业生就业率达到70%,成功就业于文思海辉、宇信科技等知名企业[98] 在线教育与疫情应对 - 新冠疫情导致公司旗下三所大学和八所培训学校在2020年期间阶段性无法恢复线下授课,具体停课时间详见表格[148] - 公司向学生退还了人民币30.8百万元的住宿费,并发生防疫支出约1.2百万元[152] - 大连学院在线教学课程比例达100%,学生整体出勤率超过99%[152] - 成都学院所有课程(含实验课)100%实施在线教学,学生满意度居省内高校前列[152] - 广东学院在线开设课程比例达100%,获选15项广东省疫情阶段在线教学优秀案例[152] - 公司自主研发的东软慕课平台、东软课程实践平台、东软软件项目开发实训平台向国内高校免费开放,约300所高等教育机构及87,000位注册用户使用[154] - 2C培训业务全年使用在线教学的班级为70个,涉及2,332名学员;2B培训业务全年在线实施项目7个,培训人数612人[154] - 数字工场项目通过在线方式开展,共13,397名学生参与[154] - 公司入选人社部推荐的线上平台机构,为267家企业的上万名员工提供线上职业技能培训服务[154] - 公司评估新冠疫情未对2020年财务状况造成重大影响,将持续关注疫情对营运及财务状况的影响[157] 未来发展与战略 - 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目前为54.4%,目标为60%,仍有提升空间[158] - 2023年中国民办高校在校生规模预计将达到800万人[159] - 2025年中国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行业人才缺口预计达到950万人[159] - 2023年中国健康医疗人才需求预计达到4,770万人,人才缺口预计为2,540万人[161] - 中国IT类职业教育培训市场规模预计从2019年的421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720亿元,CAGR为11.3%[163] - 中国IT增值服务市场规模预计从2018年的66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148亿元,CAGR为17.5%[167] -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高职院校将在两年内大规模扩招200万人[159] - 2019年至2021年,中国计划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5,000万人次以上[170] - 国家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加大实训基地建设力度[173] - 公司将持续推动东软特色TOPCARES教育方法学的迭代创新,并深化教育与区域经济、行业产业、信息技术的融合连接[177] - 公司将加大研发经费与人员投入,推进“教育+科技”研发策略,构建核心竞争优势[178] - 公司计划通过教育技术与学习科学领域的系统研究,优化与创新教育理念、方法、模式、体系及标准[179] - 公司将全面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兴前沿技术在教育领域的科技研发与应用[182] - 公司将围绕教学管理、教学运行、教学实践三个层级,构建体系化教育产品与教学资源,并建设智慧化教育数据管理平台[183] - 公司计划面向“IT+健康医疗科技”领域增设更多产业需求旺盛的新专业,进一步巩固其在该领域的领导者地位[188] - 公司将继续优化定价策略,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服务需求、教育培养成本及监管环境等因素,适时提高定价标准[188] - 公司计划通过升级现有学校设施及扩建校园,改善三所大学的办学条件,提升学生学习体验[188] - 公司将继续教育服务将迅速扩展到更广泛的客户群体,推动线上线下的融合,助力学习型社会建设[189] - 公司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专业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加强教学质量管控,实现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业务的稳健增长[189] - 公司计划推出针对泛IT专业学员技能强化和非IT专业学员快速入门IT行业的培训产品,实施“讲在线、练在线下”的培训模式,逐步实现线下培训向线上转移[191] - 公司通过“3+N”业务模式,突破东软“3”所大学在物理空间及招生学额上的现有基础,充分利用“N”所合作院校的房产、师资、设备和校园,实现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张[192] - 公司利用大数据技术使教育资源交付更具可监控性、可测量性及可评估性,推进线上线下共同发展、深度融合,以满足高等教育机构的多元需求[193] - 公司将进一步扩大销售网络以覆盖更多的地理区域,提升销售能力,扩大品牌知名度以及优质教育资源辐射覆盖范围[193] - 公司计划适当布局并进一步优化数字工场,吸引更多的高等教育机构合作,建立惠及学校、企业、学生及政府的人才供应生态系统[193]
东软教育(09616) - 2020 - 中期财报
2020-09-29 15:15
财务表现 - 公司2020年上半年收入为439,604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4%[11] - 公司2020年上半年毛利为156,965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0%[11] - 公司2020年上半年经营利润为120,596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9%[11] - 公司2020年上半年期内利润为90,114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11] - 公司2020年上半年研发开支为9,520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9%[11] - 公司2020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为40,897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0%[11] - 公司2020年上半年财务开支净额为17,066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0%[11] - 公司2020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13,416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5%[11] - 公司2020年上半年经调整纯利为100,707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7%[11] - 公司2020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经调整纯利为82,959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5%[11] - 公司2020年上半年总收入为439,604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4%,其中全日制学历高等教育服务收入343,226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继续教育服务收入46,123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5%,教育资源与数字工场收入50,255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8.9%[20] - 公司2020年上半年收入为439,604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4%[105] - 2020年上半年毛利为156,965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0%[105] - 2020年上半年经营利润为120,596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9%[105] - 2020年上半年期内利润为90,114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105] - 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为72,366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105] - 公司2020年上半年每股盈利为0.14元人民币,与2019年同期持平[105] - 公司未建议派付2020年中期股息[97] - 公司自上市日期起维持上市规则规定的最少公众持股量[96] - 公司已采纳购股权计划,最高可授出股份不超过上市日期已发行股份的10%[88] - 公司中期财务资料已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第34号编制,未发现重大不符事项[101] - 公司2020年6月30日的总资产为2,702,684千元人民币,较2019年12月31日的2,556,176千元人民币有所增长[108] - 公司2020年6月30日的流动资产为404,998千元人民币,较2019年12月31日的628,267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108] - 公司2020年6月30日的非流动资产为2,297,686千元人民币,较2019年12月31日的1,927,909千元人民币有所增长[108] - 公司2020年6月30日的总负债为1,870,923千元人民币,较2019年12月31日的1,843,249千元人民币有所增长[110] - 公司2020年6月30日的流动负债为1,266,692千元人民币,较2019年12月31日的1,244,324千元人民币有所增长[110] - 公司2020年6月30日的非流动负债为604,231千元人民币,较2019年12月31日的598,925千元人民币有所增长[110] - 公司2020年6月30日的权益总额为831,761千元人民币,较2019年12月31日的712,927千元人民币有所增长[108] - 公司2020年6月30日的保留盈利为279,682千元人民币,较2019年12月31日的207,316千元人民币有所增长[108] - 公司2020年6月30日的非控股权益为184,487千元人民币,较2019年12月31日的137,972千元人民币有所增长[108] - 公司2020年6月30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62,298千元人民币,较2019年12月31日的562,882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108] - 公司2020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出净额为人民币176,881千元,较2019年同期的172,823千元略有增加[119] - 公司2020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净额为人民币169,795千元,较2019年同期的231,166千元有所减少[119] - 公司2020年上半年融资活动的现金流入净额为人民币46,067千元,较2019年同期的415,955千元大幅减少[119] - 公司2020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人民币300,609千元,而2019年同期为净增加11,966千元[119] - 公司于2020年3月1日收购天津东软睿道教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90.91%的股本权益,对价约为人民币362.8百万元[124] - 公司2020年6月30日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人民币861,694千元,其中合约负债为人民币115,769千元,递延收益为人民币44,721千元[127] - 公司预计未来十二个月内将有充足的现金流量以继续经营及偿还到期债务[127] - 公司2020年上半年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的现金流出为人民币121,555千元,较2019年同期的69,079千元有所增加[119] - 公司2020年上半年购买以公允价值计量并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的现金流出为人民币310,436千元,较2019年同期的221,200千元有所增加[119] - 公司2020年上半年结算以公允价值计量并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的现金流入为人民币326,211千元,较2019年同期的309,625千元有所增加[119]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19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573,097,000元下降至2020年6月30日的人民币263,910,000元[137] - 公司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从2019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26,483,000元增加至2020年6月30日的人民币46,162,000元[137] - 公司借款(本金加利息)在2020年6月30日的未贴现现金流量为人民币1,157,991,000元[140] - 公司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不包括非金融负债)在2020年6月30日的未贴现现金流量为人民币487,111,000元[140] - 公司租赁负债在2020年6月30日的未贴现现金流量为人民币65,570,000元[140] - 公司以公允价值计量并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从2019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50,000元增加至2020年6月30日的人民币76,376,000元[145] - 公司第三级工具的公允价值在2020年6月30日为人民币76,376,000元,预期收益率为2%-3.2%[150] - 公司第三级工具的不可观察输入数据与公允价值的关系为预期收益率越高,公允价值越高[150] - 公司2020年上半年总收入为439,604千元人民币,较2019年同期的455,233千元人民币下降3.4%[155] - 全日制学历高等教育服务收入为343,226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其中学费收入为331,433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住宿费收入为11,232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4.2%[155] - 继续教育服务收入为46,123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5%[155] - 教育资源与数字工场收入为50,255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2.1%,其中数字工场收入为37,082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3.0%[155] - 公司合同负债从2019年底的489,436千元人民币下降至2020年6月30日的115,769千元人民币,主要由于全日制学历高等教育服务合同负债大幅减少[160] - 公司2020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为40,897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0%,其中政府补助及补贴为13,952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0%[166] - 公司2020年上半年其他开支为8,252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2%,主要由于物业维修及消防开支和软件系统技术开发开支减少[167] - 公司2020年上半年其他收益及亏损总额为1,783千元人民币,较2019年同期的592千元人民币显著增长[169] - 公司2020年上半年雇员福利开支为190,325千元人民币,较2019年同期的214,271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169] - 公司2020年上半年折旧及摊销开支为63,507千元人民币,较2019年同期的49,743千元人民币增加[169] - 公司2020年上半年财务收入为1,820千元人民币,较2019年同期的940千元人民币大幅增加[175] - 公司2020年上半年财务成本净额为17,066千元人民币,较2019年同期的17,779千元人民币略有下降[177] - 公司2020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13,416千元人民币,较2019年同期的16,257千元人民币减少[178] - 公司2020年上半年未确认递延税项资产为17,165千元人民币,较2019年同期的10,003千元人民币增加[189] - 公司2020年上半年租赁开支为22,973千元人民币,较2019年同期的17,369千元人民币增加[169] - 公司2020年上半年分包成本为13,416千元人民币,较2019年同期的9,219千元人民币增加[169] - 公司2020年上半年出版费用为503千元人民币,较2019年同期的1,215千元人民币大幅减少[169] - 公司自注册成立以来未支付或宣派股息[190]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为72,366千元人民币,每股基本盈利为0.14元人民币[193]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使用权资产期末账面净额为446,939千元人民币,较期初增加4,099千元人民币[196]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期末账面净额为1,275,624千元人民币,较期初增加73,257千元人民币[199]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在建工程账面净值为235,851千元人民币,较期初增加97,389千元人民币[199]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楼宇账面净值为909,966千元人民币,较期初减少25,033千元人民币[199]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电子设备账面净值为51,768千元人民币,较期初增加5,805千元人民币[199]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傢私及固定装置账面净值为33,305千元人民币,较期初减少4,193千元人民币[199]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累计折旧为829,257千元人民币,较期初增加106,042千元人民币[199]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已租出楼宇账面净值为83,988千元人民币,较2019年12月31日减少2,570千元人民币[200] 学生与教育服务 - 公司三所大学在校学生总数为36,083人,同比增长5.4%,其中大连学院15,339人,成都学院11,010人,广东学院9,734人[25][26] - 公司2020/2021学年新增2,025个学额,同比增长16%,主要受益于政府高职扩招政策[29] - 大连学院2020年上半年本科在校生13,234人,同比增长1.5%,专科在校生1,755人,同比增长49.7%[26] - 成都学院2020年上半年本科在校生10,600人,同比增长4.7%,专科在校生353人,同比增长37.4%[26] - 广东学院2020年上半年本科在校生8,724人,同比增长6.1%,专科在校生1,010人,同比增长7.7%[26] - 公司2020/2021学年新增多个IT相关专业,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等[27] - 大连学院2020年上半年获得4项国家级和49项省级政府项目扶持,3个本科专业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3] - 成都学院2020年上半年获得19项省级政府项目扶持,3个本科专业被认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3] - 广东学院2020年上半年获得11项省级政府项目扶持,4个专业获选广东省特色专业[23] - 大连学院本科学生人数从3,757人增加到4,109人,增长9.4%[30] - 成都学院专升本学生人数从8人增加到222人,增长2675%[30] - 广东学院专科学生人数从838人增加到1,500人,增长79.0%[30] - 大连学院本科学费从20,000-28,000元提高到24,000-28,000元[33] - 成都学院本科学费从16,000元提高到18,000-19,000元[33] - 广东学院本科学费从24,000-30,000元提高到28,000-34,000元[33] - 大连学院校园容量从15,013人增加到16,843人[36] - 广东学院校园容量从9,430人增加到10,067人[36] - 成人高等教育在校学生人数从3,783人增加到3,970人,增长4.9%[40] - 2020年1至6月,公司面向机构客户的培训项目签约17个,参与学员10,839人[43] - 公司已在沈阳、大连、广州等10个城市建立了数字工场交付中心,可容纳约5,700名学生进行实地训练[45] - 2020年上半年,公司向学生退还了人民币23.9百万元的住宿费准备金[45] - 公司与74所院校开展了158个专业共建项目,覆盖约一万名学生[45] - 2020年1至6月,公司面向个体学员的培训业务招生1,039人,较去年同期减少950人[45] - 公司自主研发的东软慕课平台、东软课程实践平台等向国内高校免费开放,约300所高等教育机构及87,000位注册用户使用了这些平台[48] - 2020/2021学年,大连学院理科录取分数线高于辽宁省本科控制线59分,文科高于32分[48] - 成都学院已向四川省教育厅递交选择登记为营利性民办高校的申请[50] - 东软培训学校已申请转为营利性培训机构,其他培训学校也将按当地规定申请转设[51] - 2020年普通高校专升本规模同比增加32.2万人,高职院校今明两年扩招200万人[52] - 预计2025年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需求量将达到2000万人,人才缺口预计950万人[54] - 预计2023年中国健康医疗人才需求将达到4770万人,人才缺口预计2540万人[54]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中职、高职专科及本科院校中开设IT专业的院校占比分别为71.4%、77.8%、85.9%[55] - 截至2019年6月,中国2688所普通高等学校中有577所开设了健康医疗相关专业[55] - 公司将利用智能化平台促进混合式教育模式迭代升级,深化教育教学改革[56] - 公司将以获批的3个国家级、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为支撑,持续提升专业建设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56] - 公司计划面向“IT+健康医疗科技”领域增设更多产业需求旺盛的新专业,申请更多学额[56] - 公司将持续优化定价策略,定期审查三所大学的收费水平,并在合适情况下提高定价标准[56] 收购与投资 - 公司通过附属公司大连教育以人民币3.628亿元收购了天津睿道90.91%的股权[48] - 公司于2020年3月1日收购天津睿道90.91%的股本权益,对价约为人民币362.8百万元[65] - 公司于2020年3月1日收购天津东软睿道教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90.91%的股本权益,对价约为人民币362.8百万元[124] 股东与股权结构 - 公司董事刘积仁通过受控法团及表决代理权持有公司75.00%的权益[72] - 公司董事温涛、荣新节、杨利、张应辉分别持有公司1.44%、0.04%、0.51%、0.47%的实益权益[72] - 刘积仁博士持有大连东软软件园产业发展有限公司100%的权益,通过东软控股间接控制[76] - Kang Ruidao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Inc.持有公司22.54%的股份[79] - Dongkong Education First Investment Inc.持有公司19.12%的股份[79] - Dongkong Education Second Investment Inc.持有公司18.00%的股份[79] - 东软控股国际有限公司持有公司37.12%的股份[79] - Century Bliss International Limited持有公司9.75%的股份[79] -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大连东软睿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13.25%的权益[83] - 公司根据雇员激励计划授出50,000,000股购股权,约占公司已发行普通股的5%[87] - 东软控股持有大连东软软件园产业发展有限公司100%的权益[83] - 秦皇岛兴东科技有限公司持有秦皇岛东软创业大学10%的权益[83] 未来展望与战略 - 公司将利用智能化平台促进混合式教育模式迭代升级,深化教育教学改革[56] - 公司将以获批的3个国家级、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为支撑,持续提升专业建设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56] - 公司计划面向“IT+健康医疗科技”领域增设更多产业需求旺盛的新专业,申请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