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软教育(09616)
icon
搜索文档
东软教育(09616)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7 21:11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968,108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4%[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510,656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2%[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期内利润为277,571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毛利率为52.7%,同比提升2.7个百分点[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经调整纯利为276,79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43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74,618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8.8%[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非流动资产总额为4,906,87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1%[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权益总额为2,127,017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6] - 非流动负债总额为2,459,297千元,较上期的2,178,393千元增长12.9%[8] - 流动负债总额为1,652,699千元,较上期的2,446,630千元下降32.4%[8] - 借款总额为2,808,941千元,其中非流动借款2,343,078千元,流动借款465,863千元[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研发开支为20,623千元人民币[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行政开支为人民币92.2百万元,同比增长22.9%,主要由于康养业务筹备期开办费用增加及并购东软健康医疗的中介费用增加[8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金融资产减值损失净额为人民币14.4百万元,同比增长410.8%,主要由于贸易应收款项账龄增长[8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为人民币55.5百万元,同比减少18.8%,主要由于政府补助减少[9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财务开支净额为人民币42.8百万元,同比增长7.8%,主要由于借款利息开支增加[9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期内利润同比增长1.4%,每股收益同比增长2.4%,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为277.4百万元,同比增长1.2%[9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调整纯利为人民币276.8百万元,同比增长1.8%[9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调整纯利率为28.6%,去年同期为29.6%[9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经调整纯利为人民币276.6百万元,同比增长1.6%[9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874.6百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708.4百万元有所下降[9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金融机构借款总额为人民币2,808.9百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2,724.9百万元有所增加[9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比率为0.81,较2023年12月31日的0.84有所下降[9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为138.3%,较2023年12月31日的133.6%有所上升[10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银行借款人民币1,845.8百万元以部分学费、住宿费的收费权质押[10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银行借款人民币266.6百万元以部分股权质押[10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本开支约为人民币119.8百万元,主要用于升级和扩建校园[103] 收购与合并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大连东软睿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81,000,000元现金收购东软健康医疗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权[9] - 公司收购东软健康医疗集团,主要收入来自为客户提供口腔和心血管医疗服务[14] - 东软健康医疗集团大部分收入来自口腔和心血管医疗服务,并在提供服务时予以确认[14] - 企业合并中获得的医疗资质在收购日以公允价值确认,预计使用期限为27.5年[18] - 公司已完成对东软健康医疗及其附属公司(包含两家医院及一家颐养院)的收购,收购事项已于2024年5月31日完成[80] - 公司收购东软健康医疗集团,收购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45,883千元人民币,商誉为196,016千元人民币[49] - 收购业务在2024年6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为公司贡献收入6,870,000元人民币,净亏损6,312,000元人民币[52] 业务收入与成本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教育服务收入为961,238千元,同比增长4.66%[19] - 公司其他收入中,物业租金收入为22,712千元,同比下降5.68%[21] - 公司其他开支中,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和物业维修及消防开支为7,707千元,同比下降4.85%[22] - 公司2024年雇员福利开支为340,129千元,较2023年的346,309千元略有下降[23] - 2024年折旧及摊销开支为97,828千元,较2023年的85,773千元增加14.1%[23] - 2024年财务收入为8,032千元,较2023年的6,620千元增长21.3%[24] - 2024年财务开支净额为42,829千元,较2023年的39,717千元增加7.8%[2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教育业务收入为802,937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占总收入82.9%[53] - 公司教育资源输出业务收入为101,509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9%,占总收入10.5%[53] - 公司继续教育服务收入为56,792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5%,占总收入5.9%[53] - 公司医养业务收入为6,870千元人民币,占总收入0.7%[53] - 教育资源输出业务在报告期内实现收入约人民币101.5百万元[65] - 继续教育服务在报告期内实现收入约人民币56.8百万元[73] 教育与培训 -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在2024/2025学年新增网络空间安全本科专业,累计获批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4] - 成都东软学院与华为合作启动2024华为鸿蒙HarmonyOS定向班项目,并荣获华为云最佳生态发展奖[55] - 2024/2025学年三所大学学额总数超过2万人,同比增长约3.5%[57] - 大连学院2024/2025学年本科、专科和专升本学额分别增长3.0%、70.5%和12.1%[5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三所大学在校生人数合计约5.7万人,同比增长7.5%[59] - 大连学院2024/2025学年在校生人数同比增长14.1%,其中专升本增长67.4%[60] - 成都学院2024/2025学年在校生人数同比增长6.0%,其中本科增长15.7%[60] - 广东学院2024/2025学年本科和专升本学费标准分别上调至30,800-33,800元和30,800-33,800元[62] - 成都学院2024/2025学年本科和专科学费标准分别上调至18,000-20,000元和19,000-20,000元[62] - 大连学院与大阪综合设计专门学校合作项目(专科)学费标准为48,000元/年[63] - 广东学院与西英格兰大学合作项目(本科)学费标准为68,000元/年[63] - 公司与54所院校展开产业学院和专业共建合作,合作项目总数224个,覆盖学生约2万人[66] - 云南技师学院东软信息产业学院建设完成9间实训室,新增教学资源22门,提供约1,500个岗位[67] - 公司发布元宇宙创意创作分享平台OpenNEU、全维创新素质发展平台、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数智化平台[69] - 公司已完成面向软件工程、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等专业方向的223门课程及9,273个1-5级项目研发[70] - 公司新发布鸿蒙OpenHarmony信创实训室、智能网联汽车实训室、大模型实训室、虚拟演播实训室、智能制造双碳管控系统实训室[71] - 2B培训服务覆盖全国12个省级区域的33家机构,实施42个培训项目,覆盖学员近3,000人[74] - 2C培训服务注册用户达到约230万人,报告期内培训人数约1.2万人[75] - 学历继续教育在校生人数合计4,400余人,同比下降约16.7%[76] - 老年教育业务聚焦“数字+艺术+健康”领域,构建“教-医-养-遊”一体化的老年教育产品[77] - 东软凤凰学院开设“AI与艺术创作”、“健康与康复”、“心灵康旅”三大板块的特色课程[78] - 公司计划打造“教、医、养”一体化发展的新模式,融合教育、医疗与康养服务三大领域[79] - 公司计划依托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康养、旅游等新实践实训基地,形成更多学校经营性资产与资源[116] - 公司计划积极寻求与国内外知名康养中心、医疗集团、高校及研究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117] - 公司计划参照国际先进标准,制定和完善康养服务标准体系,联合建立养老科技研发中心[117] - 公司计划设立康养人才联合培养项目,联合构建国际前沿的康养人才培养体系[117] - 公司计划利用元宇宙等新技术,构建以一体化东软智慧教育平台为主体的产品矩阵,并打造链接融通养老全领域的智能康养平台[119] - 公司将继续以提质培优为主线,加速三所大学建设成为一流应用型大学,并聚焦于“IT+数字媒体+智慧康养”的优势专业集群[118] - 公司计划结合实时行业政策及市场需求,以三所大学为精品案例,创新和完善基于4S服务模式的“资源+平台+服务”整体解决方案[121] - 公司将继续教育服务领域,依托东软教育在线与东软IT云学堂两个在线教育平台,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全民数字素质提升课程[121] 医疗与康养 - 口腔医院的正畸和种牙服务收入在一段时间内确认,采用投入法衡量服务完成进度[15] - 心血管病医院的门诊服务收入在客户获得服务或药品的控制权时确认,通常在较短的数天内完成[16] - 心血管病医院的住院服务收入在服务期内确认,包括提供咨询服务和销售医药产品[16] - 心血管病医院2024年上半年门急诊接待量达近2万人次,住院量近3,000人次[82] - 心血管病医院总占地面积6万余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可配备300张病床(已开放180张)[81] - 口腔医院2024年上半年门诊接待量超过1万人次[83] - 口腔医院面积达10,000平方米,满规模可容纳150张牙椅,50张床位[83] - 睿康之家颐养院总面积为5,000平方米,规划50个房间、59张床位,2024年1月正式营业,半年入住率达到34%[84] - 睿康之家颐养院依托东软健康园的三级医院资源,提供全方位医疗服务,包括床旁常规检验、体征监测、彩超检查等[84] - 睿康之家颐养院采用AI技术监护,通过毫米波雷达感知设备和智能手环实时追踪老年人健康指标[84] 税务与股息 - 公司在中国注册实体的企业所得税按25%征收[28] - 公司中国附属公司向香港注册的外国投资者分派股息时,预扣税率为5%[29] - 公司部分附属公司享受15%至20%的优惠企业所得税税率[3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拥有未动用税项亏损264,590千元,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32] - 公司批准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每股0.366港元,共计236,511,000港元(约人民币215,419,000元)[33] - 公司董事会不建议就报告期派付中期股息[125]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中期简明综合财务资料以人民币列报,并四舍五入至千位数[9] - 公司已采纳新订和经修订的国际财务会报告准则,包括《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本和《国际财务会报告准则》第16号修订本[12] - 公司尚未采纳的新订和经修订国际财务会报告准则包括《国际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本和《国际财务会报告准则》第9号修订本[13] - 公司与租赁公司签订了售后回租协议,可以选择回购设备[17] - 公司确认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均维持上市规则所规定的最少公众持股量[126] - 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条文及最佳常规,董事会将继续审阅和监察公司做法以维持高水平的管治常规[128] - 全体董事确认在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内已遵守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和行为守则[129]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未经审核中期简明综合财务资料,并确认已遵从适用的会计原则、准则及规定[130] - 公司中期业绩公告已刊载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中期报告将适时刊登[131] - 报告期后及截至公告日期,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未发生重大事件[133] - 公司股份于2020年9月29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136] - 公司董事会于2020年9月11日批准首次公开发售后股份激励计划[137] - 公司董事会于2019年6月19日批准首次公开发售前股份激励计划[137] - 公司董事长兼非执行董事为刘积仁博士[139] - 公司执行董事为温涛博士[139] - 公司非执行董事包括荣新节先生、张霞博士、张应辉博士及孙荫环先生[139]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包括刘淑莲博士、曲道奎博士及王卫平博士[139] 行业与政策 - 截至2023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约3亿人,占总人口的21.1%,65岁及以上人口超2亿人,占总人口15.4%[111] - 预计到2035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占比将超过30%,银发经济规模将达到30万亿元左右,占GDP比重约10%[111] - 202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提出加快银发经济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112] - 教育部引导高校加快布局新医科专业,如健康管理与服务、医学影像技术、智能医学工程等[113] - 民政部等12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推动全方位吸引、培养、用好、留住养老服务人才[113] - 国家发改委修订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将老龄服务和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作为鼓励类目录[113] - 教育部启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行动,开发教育专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推动教与学融合应用[115] - 人社部等九部门印发《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增加数字人才有效供给[115] 未来计划与战略 - 公司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净额为924.2百万港元(约777.5百万元人民币),其中51.4%用于升级现有学校设施及扩建校园,37.5%用于偿还商业贷款,11.1%用于补充营运资金[123] - 公司董事会决议将部分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重新分配,其中约93.4百万元人民币用于偿还商业贷款,约6.6百万元人民币用于补充营运资金[122]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已动用754.0百万元人民币,未动用金额为23.5百万元人民币[123] - 公司提出LIFECARES特色老年教育理念,涵盖九个维度:愉悦学习、重塑自我、健身运动、健康饮食、社区连接、艺术工坊、康复护理、娱乐活动、旅行采风[136] - 公司构建“一体两翼”教育业务生态体系,以全日制学历高等教育为基础业务,以教育资源输出和继续教育服务为两大战略业务[137] - 公司报告期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137]
东软教育(09616)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5 18:13
校园容量与学生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三所大学校园容量超6万张床位,全日制学历高等教育业务对校园容量综合利用率约94%[17] - 2023年4月成都八期扩建工程新增校园容量3200张床位[4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在校生人数达56840人,较2022年增长7.5%[64] - 2023/2024学年,大连学院本科、专科、专升本学费标准分别有2.3%、49.8%、67.2%的变动[64] - 2023/2024学年,成都学院本科、专科、专升本学费标准分别有15.6%、 - 34.5%、 - 10.5%的变动[64] - 2023/2024学年,广东学院本科、专科、专升本学费标准分别有 - 0.6%、 - 54.9%、16.5%的变动[6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大连和成都学院2023届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约95%,广东学院约90%[70] - 2023/2024学年三所大学新生报到超1.8万人,较上一学年增长约3.0%[82] - 2023/2024学年三所大学在校生近5.7万人,比2022年同期增长约7.5%[82] - 2023年12月三所大学校园容量合计60,585,利用率为93.8%[94] - 三年内校园容量增长约2万张床位,2023年8月成都学院八期工程学生公寓新增容量约3200张床位[103] - 2023年12月31日与2022年12月31日,成都学院分别有773名及2823名应届生因校外实习住在校外[105] 公司认证与荣誉 - 2023年公司通过CMMI3级认证,软件工程和质量管理进入新阶段[20] - 2023年获批建设印度尼西亚峇厘省数字经济产业墨子工坊[3] - 2023年入选工信部新一代信息技术典型产品、应用和服务案例[4] - 2023年获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国家级一等奖[14] - 2019 - 2023年在“全国民办及独立学院教师教学发展指数”中连续5年位列全国第一[14] - 2023年获批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程序设计基础[14] - 软件工程专业获批首批四川省本科高校应用型品牌专业[15] - 2023年公司通过CMMI3级认证,在软件开发能力、服务交付质量等方面获国际权威认可[37] - 2023年大连学院再次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为辽宁省在职业教育领域获得的唯一一项该等级奖项[51] - 2023年在世界创新大学百强中排名全球第67位,较2022年提升24个名次[85] - 累计获批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15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85] 学校建设与合作 - 2023年成都学院打造新校区东软健康园,助力培养跨学科应用型人才[21] - 2023年7月“东软教育杯”大赛有来自全国22个省份71所高校3700余名学生报名参赛[34] - 2023年2月公司成为百度文心一言首批生态工程合作伙伴[31] - 2023年5月发布无人驾驶实训室、中国首座元宇宙智慧康养未来教育平台[48] - 2023年大连接连获批4个辽宁省省级现代产业学院、5个首批辽宁省高校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及工信部2023年工业互联网安全人才培育试点示范项目[33][52][38] - 2023年与政府合作共建东软湖州数字工场,与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签约共建全国首个儿童数智教育产业学院[47][52] - 2023年大连学院入选首批全国老年大学建设试点单位及国家老年大学共建单位[34] - 三所大学与144家公司在多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大连学院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科研成果获批[70] - 2023年10月,大连学院附属心血管病医院、附属口腔医院揭牌,成国内首家设两家附属医院的应用型高校[73] - 大连学院获批开设首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获7个国家级及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数量居全国民办高校之首[65] - 教育资源输出业务优质资源和服务累计应用于550余所高校[78] - 继续教育业务培训覆盖26个省级区域,线上注册用户规模逾186万[78] - 大连学院6个产业学院获批辽宁省省级现代产业学院,成都学院累计获批2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90] - 大连学院2023年2月完成省级数字校园项目验收,12月入选辽宁省“智慧教育示范校”创建单位[95] - 广东学院获批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8] - 三所大学合计获批231项产教融合项目,含85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00] - 成都学院2023/2024学年新开设2个本科专业并完成招生,获批1个国家级及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8] 公司财务情况 - 2023年公司收入18.0607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6.6%,年内利润4.2964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1.5%[39] - 2023年公司总收入18.06073亿元,较2022年增长16.6%,其中全日制学历高等教育服务收入14.53347亿元,占比80.5%,同比增长23.7%[62] 公司发展战略 - 2024年公司将聚焦教育数字化战略,丰富4S产品服务体系,构建终身教育服务体系[59] - 公司聚焦中国数字化人才教育服务赛道,以全日制学历高等教育业务为基础,拓展教育资源输出、继续教育服务业务[166] 公司产品研发 - 公司研发一系列数字化教育产品,形成全方位产品矩阵[22] 学生竞赛与创业 - 2023年三所大学学生合计获5500余项省级三等奖以上学科竞赛奖项[99] - 三所大学合计获批231项产教融合项目,含85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00] - 2023年三所大学SOVO合计培育700余个省级以上创业项目,孵化虚拟公司近300家,实体公司约100家,部分公司年收入达约200万元[101] - 成都学院SOVO获评为2022年度四川省优秀众创空间,是34家获奖众创空间中唯一民办高校众创空间[103] 公司治理与制度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董事会由9名成员组成,其中2名为女性董事[120] - 公司采纳《反舞弊管理制度》,审核委员会协助董事会监督反舞弊工作[124] - 公司建立多元化人才储备机制,完善聘任董事渠道[118] - 公司独立核数师为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其为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提供审核服务[126] - 董事会负责评估确定集团风险性质及程度,确保设立维持合适有效的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128] - 股东特别大会可由持有公司股本不少于十分之一投票权的股东要求召开,且可在会议程序添加决议[132] - 公司已采纳股东通讯政策,董事会认为该政策在2023年度适当执行且有效[135] - 董事会对集团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成效进行年度审阅,认为充分有效[156] - 公司设有处理及发放内幕消息政策,相关部门主管及管理层按需实施流程及保障措施[157] - 麦宝文女士自2024年1月1日起辞任公司联席公司秘书,何婧女士自该日起担任唯一公司秘书[158] - 股东大会上所有决议案将按上市规则以投票方式表决,结果将及时在公司及联交所网站公布[159] - 公司将以电子通讯方式向股东发布企业通讯,仅应要求寄发印刷本[162] - 2023年5月30日公司股东通过特别决议案,采纳第二次经修订和重列的组织章程大纲及章程细则[163] ESG相关 - ESG报告符合香港联交所《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要求,于2024年3月26日获董事会审议通过并发布[141][144] - 集团设立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由王维坤任主任,何婧任副主任,成员涵盖各部门管理人员[147][148] - ESG报告时间范围为202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环境关键绩效指标数据涵盖集团总部及三所大学[170] - 公司关注ESG中度重要议题,包括员工培训与发展、学生沟通及投诉处理等多方面[189] 公司沟通与关系管理 - 公司从多种渠道与投资者、教师、学生等持份者保持密切沟通[175] - 公司对供应商关注公平公正采购和业务增长,通过供应商管理程序等方式沟通[182] - 公司对政府/监管机构关注合规运营、教育服务质量等,通过讲座、学校评估等方式沟通[182] - 公司对校友关注学校声誉和发展,通过媒体信息、校友活动等方式沟通[182] - 公司对社区/非政府团体关注推动社区发展等,通过公益活动、教育基金等方式沟通[182] - 公司对公众关注教育服务质量等,通过媒体信息、官方网站等方式沟通[182] 公司管理层信息 - 刘积仁68岁,为公司非执行董事长,自2011年11月起担任东软控股董事长,自1999年8月起担任东软集团董事长[191][194][195] - 温涛61岁,为公司执行董事、行政总裁兼总裁,自2011年11月起担任东软控股董事[191][197][200] - 荣新节61岁,2013年1月加入集团,2018年8月31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191] - 张霞58岁,2022年5月加入集团,2022年5月27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191] - 张应辉51岁,2003年2月加入集团,2018年8月31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191] - 孙荫环74岁,2021年5月加入集团,2021年5月25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191] - 刘淑莲69岁,2018年8月加入集团,2018年8月3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91] - 曲道奎62岁,2018年8月加入集团,2018年8月3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91] - 王卫平72岁,2018年8月加入集团,2018年8月3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91]
一体两翼高质量发展,布局老年康养有望打造业绩新增量
国盛证券· 2024-03-28 00:00
投资评级 - 报告对东软教育的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15] 核心观点 - 东软教育2023年营收同比增长16.6%至18.1亿元,经调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2.6%至4.3亿元[15] - 公司2023年毛利率同比增长4.8个百分点至47.9%[15] - 公司全日制高等学历教育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3.7%至14.5亿元,2023/2024学年新生报道人数超1.9万人,同比增长13.8%[15] - 公司教育资源输出合作项目数增至280个,覆盖学生近2.4万人,全年实现收入约1.92亿元,同比增长5.3%[15] - 公司继续教育业务2023年实现营收1.6亿元,同比增长8.3%,2B端收入同比增长39.3%至3600万元[15] - 公司拟收购东软健康医疗,打造教医养一体化新生态,有望打造第二业绩增长曲线[15] 财务表现 - 2023年营业收入18.06亿元,同比增长16.6%;归母净利润4.3亿元,同比增长11.5%[3] - 预计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0.01亿元、22.49亿元、25.20亿元,同比增长10.8%、12.4%、12.1%[3] - 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2亿元、4.94亿元、5.55亿元,同比变动-1.7%、17.0%、12.3%[3] - 2023年EPS为0.66元,预计2024-2026年EPS分别为0.65元、0.76元、0.86元[3] - 2023年净资产收益率为20.8%,预计2024-2026年分别为18.5%、19.6%、19.8%[3] - 2023年P/E为4.3倍,预计2024-2026年分别为4.4倍、3.7倍、3.3倍[3] 业务发展 - 公司在大连、成都、佛山运营三所民办本科高校,2023年末在校生总人数同比增长7.5%至5.68万人[15] - 公司打造东软特色泛IT优势专业集群,2023年末三所大学合计获批25个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 - 公司基于4S服务模式打造全方位数字化教育产品矩阵,已应用于550余家院校[15] - 公司继续教育业务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模式,2023年2B端收入同比增长39.3%至3600万元[15] - 公司设立凤凰学院布局老年继续教育,拟收购东软健康医疗,完善老年康养+老年教育布局[15]
东软教育(09616)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6 21:44
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收入为1,806,073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6%[12] - 2023年毛利为865,076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7%[12] - 2023年年内利润为429,641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5%[12] - 2023年毛利率为47.9%,较2022年提升4.8个百分点[12] - 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66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9%[12] - 2023年每股末期股息为36.6港仙,同比增长121.8%[12] - 公司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708,427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增长44.3%[19] - 公司2023年全面收益总额为426,918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增长9.9%[16] - 公司2023年经调整纯利为年内利润扣除汇兑收益净额人民币928,000元的影响[30] - 公司2023年所有者应占利润为429,54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5%[115] - 公司2023年支付给股东的股息为97,721,000元人民币,较2022年增长20.5%[113] - 公司2023年支付的股息为人民币99,239,000元,较2022年的81,445,000元有所增加[85] - 公司提议派发2023年度每股0.366港元的股息,总额约为236,510,000港元(约人民币214,331,000元)[86] - 公司2023年每股摊薄盈利为人民币0.66元,较2022年的0.58元有所增长[88] 资产与负债 - 公司2023年物业、厂房及设备为3,357,441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增长14.4%[18] - 公司2023年非流动资产总额为4,625,741千元,较2022年的4,211,383千元增长9.8%[37] - 公司2023年流动资产总额为2,065,491千元,较2022年的1,782,237千元增长15.9%[38] - 公司2023年权益总额为2,066,209千元,较2022年的1,735,752千元增长19.0%[40] - 公司2023年固定资产账面净额为3,357,441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增长14.4%[117] - 公司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为89,569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增长13.9%[120] - 公司2023年贸易应付款项以人民币计值,账面值与公允价值相若[122]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的6个月以下应收账款为11,320千元,较2022年同期的4,563千元增长148.1%[123]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的借款总额为2,724,904千元,较2022年同期的2,386,255千元增长14.2%[124] - 公司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为人民币73,054,000元,较2022年的72,696,000元略有增加[91] - 公司2023年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为人民币616,401,000元,较2022年的643,142,000元有所减少[93] - 公司2023年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的应付款项为人民币366,629,000元[93] - 公司2023年应纳税款为人民币11,698,000元[93] 收入构成 - 公司2023年全日制学历高等教育服务收入为1,453,347千元,较2022年的1,175,294千元增长23.7%[49] - 公司2023年教育资源收入为192,016千元,较2022年的182,278千元增长5.3%[49] - 公司2023年继续教育服务收入为158,603千元,较2022年的146,508千元增长8.3%[49] - 公司2023年全日制学历高等教育服务收入为人民币969,258,000元,较2022年的886,118,000元有所增长[99] - 公司2023年教育资源和继续教育服务收入分别为人民币42,674,000元和51,934,000元[99] - 公司2023年软件系统技术开发收入为11,163千元,同比增长22.8%[73] - 公司2023年软件系统技术开发收入为人民币4,045,000元[99] - 公司2023年物业租金收入为64,323千元,同比增长13.9%[73] - 公司2023年政府拨款及补贴为45,610千元,同比下降52.1%[73] - 公司2023年总收入为1,806,073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6%[103] - 全日制学历高等教育服务收入为1,453,347千元人民币,占总收入的80.5%,同比增长23.7%[103] - 教育资源输出收入为192,016千元人民币,占总收入的10.6%,同比增长5.3%[103] - 继续教育服务收入为158,603千元人民币,占总收入的8.8%,同比增长8.3%[103] 成本与费用 - 公司2023年研发开支为39,986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减少3.7%[13] - 公司2023年所得税前利润为577,781千元,较2022年的517,535千元增长11.6%[53] - 公司2023年税项开支为148,140千元,较2022年的132,119千元增长12.1%[53] - 公司在中国大陆的附属公司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56] - 大连云观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23年及2022年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5%[58] - 苏州东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南京东软睿道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莆田东软数字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苏州东软芮想科技有限公司2023年及2022年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0%[59][60][61][62] - 公司2023年雇员福利开支为703,804千元,同比增长11.7%[76] - 公司2023年折旧及摊销开支为179,020千元,同比增长10.2%[76] - 公司2023年财务开支净额为86,891千元,同比增长8.3%[77] 教育业务发展 - 公司2023/2024学年三所大学新生报到人数超1.8万人,较2022/2023学年增长约3.0%[129] - 公司2023/2024学年三所大学在校生人数近5.7万人,较2022年同期增长约7.5%[129] - 大连学院在2023/2024学年获批开设首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科)[131] - 成都学院在2023/2024学年新开设供应链管理和虚拟现实技术2个本科专业[132] - 公司三所大学学生在2023年合计获得5,500余项省级三等奖以上学科竞赛奖项[135] - 公司与144家公司在软件工程、智慧物流、人工智能等方向开展全方位深度合作[137] - 成都学院SOVO获评四川省科学技术厅「2022年度优秀众创空间」,是本次获奖的34家众创空间中唯一的民办高校众创空间[139] - 成都学院八期工程学生公寓主体工程顺利竣工,新增校园容量约3,200张床位[140] - 大连学院本科在校生人数为15,285人,同比增长2.3%,学费标准为28,000-34,000元/年[148] - 成都学院本科在校生人数为17,317人,同比增长15.6%,学费标准为18,000-20,000元/年[148] - 广东学院本科在校生人数为9,823人,同比下降0.6%,学费标准为28,000-32,000元/年[149] - 公司三所大学SOVO合计培育700余个省级以上创业项目,孵化虚拟公司近300家,孵化实体公司约100家,部分公司年收入高达约人民币200万元[158] - 大连学院SOVO获批「辽宁省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及「辽宁省省级创新创业学院」[15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三所大学校园容量已超6万张床位,全日制学历高等教育业务对校园容量综合利用率约94%[160] - 大连学院自2021年成为辽宁省高等学校数字校园试点建设单位以来,持续推进数字化智慧校园建设,并于2023年2月完成省级数字校园项目验收[163] - 2023年,东软教育与沈阳医学院共建医疗健康科技产业学院,与河北金融学院共建数智金融产业学院,实现跨学科领域的赋能合作[176] - 2023年,大连学院四大产业学院均成功获批辽宁省省级现代产业学院,成都学院数字文旅产业学院获批成为四川省第二批省级现代产业学院[180] - 三所大学合计共获批231项产教融合项目,其中包含85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8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大连学院和成都学院的2023届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均达约95%,广东学院2023届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达约90%[182] - 大连学院2023年校园容量为24,525人,利用率为86.8%,较2022年的75.9%有所提升[185] - 成都学院2023年校园容量为21,168人,较2022年的17,888人有所增加,利用率为103.7%,较2022年的115.8%有所下降[185] - 广东学院2023年校园容量为14,892人,较2022年的15,647人有所减少,利用率为91.4%,较2022年的86.6%有所提升[185] 技术与创新 - 公司2023年发布了中国首个元宇宙智慧康养未来教育平台,并获得国内数十所高校的广泛关注[194] - 公司2023年新发布了无人驾驶实训室、电商大数据实训室、交通大数据实训室等多个实训室,形成了十大专业方向的23个智慧实训室产品[195] - 公司2023年顺利通过CMMI3级认证,标志着其软件工程和质量管理进入全新阶段[190] - 公司依托其开发的智慧教育系列产品及建设的13个数字工场,为客户院校提供全方位服务[199] 合作与收购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大连东软睿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人民币81,000,000元收购东软健康医疗100%股本权益[125] - 公司计划收购东软健康医疗,此次收购尚待完成[144] - 公司2023年与104家院校及机构签订了112份教育平台合同和19份实训室产品合同,实现收入约人民币8,100万元[197] - 公司2023年与62所院校展开了产业学院和专业共建合作,合作项目总数280个,覆盖学生约2.4万人,实现收入约人民币7,900万元[197]
东软教育(09616)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5 17:14
公司业绩 - 公司收入在2023年上半年达到918,430千元,同比增长23.5%[6][103] - 毛利为459,320千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1.4%[6][33] - 公司期内利润为273,733千元,同比增长17.5%[6][103] - 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为273,733千元,同比增长17.3%[103]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42元,同比增长20%[103] - 2023年上半年总资产为5,443,076千元,较上年末减少9.3%[105] - 2023年上半年总负债为3,531,951千元,较上年末减少17.1%[106]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入约为人民币918.4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3.5%[31] - 公司的全日制学历高等教育服务收入约为人民币749.0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9.1%[31] - 公司的教育资源输出收入约为人民币102.5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8.7%[31] - 公司的数字工场收入约为人民币2.1百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92.6%[31]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毛利约为人民币459.3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1.4%[33]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销售开支约为人民币20.7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3.7%[34]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研发开支约为人民币75.0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2%[35]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所得税开支约为人民币82.4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9.0%[39]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调整净利约为人民币271.9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7.3%[45]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调整净利率分别为29.6%及31.2%[45] - 公司员工薪酬总成本为人民币346.9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9%[61] 教育服务 - 全日制学历高等教育服务收入占总收入比重为81.5%[8] - 公司在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中承办多个核心赛项[5] - 公司发布中国首个元宇宙智慧康养未来教育平台[5] - 公司与60所院校展开产业学院和专业共建合作,服务学生达到20,529人[28] - 公司将继续以高质量专业引领人才培养,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63] - 公司将加大教育资源产品的研发投入,持续升级产品矩阵以支撑业务发展[64] - 公司将完善基于4S服务模式的产业学院共建方案,推动高等教育数字化变革[66] - 大连学院获得多项办学成果,包括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8] - 成都学院于2023/2024学年新开设供应链管理和虚拟现实技术2个本科专业,已获批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及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 - 2023/2024学年,本集团的三所大学学额均实现了稳步增长,共增加2,365个,同比增长约14%[12] 财务状况 - 公司决定将部分首次公开发行所得款项用于偿还商业贷款,金额约为人民币59.9百万元[8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首次公开发行所得款项主要用于升级现有学校设施及扩建校园、收购其他学校、偿还商业贷款和补充营运资金,总计777.5百万元[85] - 公司首次公开发售前股份激励计划中已有1,780,980股购股权被注销,4,465,116股购股权失效,3,372,335股购股权已行使[62] - 公司主要股东持股情况:康睿道持有23.77%股份,东控第一持有20.72%股份,东软国际持有39.29%股份[72] - 首次公开发售前股份激励计划已授出50,000,00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的7.74%[79] - 首次公开发售后股份激励计划可授出的股份数目不得超过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的10%,即66,666,720股[81] - 公司首次公开发售前股份激励计划中,根据二项式购股权定价模型,购股权授予日的公允价值为5.53港元[185] - 公司首次公开发售前股份激励计划中,授予的A类购股权于上市之日行权,无任何业绩表现要求[182] - 公司首次公开发售前股份激励计划中,授予的B类购股权以业绩表现为基础,具有分阶段行权条款[183]
东软教育(09616)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9 16:44
收入与利润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收入为人民币9.184亿元,同比增长23.5%[10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约为人民币274.1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7.6%[13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经调整纯利约为人民币272.3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7.4%[14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利润同比增长约17.5%,每股收益同比增长约20.0%[16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调整纯利约为人民币271.9百万元,同比增长17.3%,经调整纯利率为29.6%[163] 教育服务收入 - 全日制学历高等教育服务收入为人民币7.49亿元,同比增长29.1%[107] - 教育资源输出收入为人民币1.025亿元,同比增长48.7%[107] - 数字工场收入为人民币210万元,同比下降92.6%[108] - 全日制学历高等教育服务收入为748,950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580,348千元人民币增长29.1%,占总收入的81.5%[127] 合作与就业 - 公司与60所院校展开产业学院和专业共建合作,服务学生20,529人[104] - 继续教育服务方面,公司2023年上半年实施60余个2B培训项目,覆盖学员近9,000人[10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向约1.3万名学员提供培训服务,推荐就业率达到80%[105] - 云南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东软信息产业学院2022届学生就业率达到91%[104] 财务与资本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并无宣派或支付中期股息[115]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账面值为109,113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的78,622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121] - 公司长期借款总额为2,486,863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的2,386,255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124] - 公司于2023年6月30日的银行借款总额约为人民币2,486.9百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2,386.3百万元有所增加[144] - 公司流动比率为0.82,较2022年12月31日的0.89有所下降[195] - 公司银行借款人民币1,694.1百万元以部分学费、住宿费的收费权质押,另有人民币327.0百万元以部分股权质押[197] - 公司未持有价值超过总资产5%的任何重大投资[198] 员工与薪酬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拥有3,346名雇员,其中2,086名为全职教师,91%拥有硕士或博士学位,27%为教授或副教授,55%拥有企业工程实践经验,22%拥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验[110] - 公司董事会决定向相关骨干人员发放专项奖金,奖金总额在人民币6,700万元以内,以激励相关骨干人员在未来提供更好的表现[12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员工薪酬总成本为人民币346.9百万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309.9百万元有所增加[172] 资本开支与投资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资本开支约为人民币285.9百万元,主要用于升级和扩建校园[169] - 公司已动用人民币777.5百万元用于升级现有学校设施及扩建校园、偿还商业贷款和补充营运资金,占总所得款项净额的100%[177] - 公司计划收购其他学校,预计动用人民币100.0百万元,占总所得款项净额的12.9%[177] 其他收入与支出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约为人民币68.4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2.6%,主要由于政府补助的减少[13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开支约为人民币82.4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9.0%,主要由于报告期内应税利润增加[13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财务开支净额约为人民币39.7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9%,主要由于汇兑净收益减少[157] 现金与负债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855.7百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183.8百万元有所减少[14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为131.9%,较2022年12月31日的139.9%有所下降[151] 公司上市与股份 - 公司于2020年9月29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924.2百万港元(约777.5百万元人民币)[111] - 公司已发行股本为129,241港元,已发行普通股数目为646,203,535股,每股面值0.0002港元[165] - 公司首次公开发售后股份激励计划中,截至2023年6月30日,无购股权获授出、行使、失效或注销[173] 税收优惠 - 莆田东软数字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和宁波万里东软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均为小型微利企业,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减按20%的优惠企业所得税税率征缴[113][114] 合作协议终止 - 公司2023年上半年与福建建投终止合作协议,福建建投返还保证金人民币5000万元[101] 教育资源研发 - 公司将继续加大教育资源产品的研发投入,持续迭代升级产品矩阵,以支撑业务高速发展[174] 贷款偿还 - 公司重新分配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约人民币59.9百万元,用于偿还商业贷款[176] 专业建设 - 大连学院已获批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及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数量位居民办高校之首[128]
东软教育(09616)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6 17:14
教育品牌与院校合作 - 公司计划通过三所大学提升教育品牌影响力,并作为教育产品与服务的示范院校,为与其他院校合作打下基础[10] - 公司三所大学的专业质量、课程质量和综合实力将得到巩固,以保持在民办教育行业的领先地位[10] - 公司三所大学均提供本科、专科、专升本课程,并在报告期内取得丰硕成果[89] - 三所大学2022年新生报到人数超1.7万人,同比增长17.1%[105] - 三所大学2022年在校生总人数为52,882人,同比增长15.92%[90] - 大连学院专升本学生人数同比增长99.4%,达到2,812人[90] - 成都学院专升本学生人数同比增长112.0%,达到3,610人[90] - 广东学院专升本学生人数同比增长105.2%,达到2,994人[90] - 2022年三所大学学生合计获得1,295项国家级学科竞赛奖与2,543项省级学科竞赛奖[11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三所大学2022届本专科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均达到90%以上[110] - 大连学院校园容量为24,525,利用率为75.9%[113] - 成都学院校园容量为17,888,利用率为115.8%[113] - 广东学院校园容量为15,647,利用率为86.6%[113] - 三所大学合计获批了6个新本科专业,其中包括3个职教本科专业[132] - 2022年公司三所大学合计获得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4项[135] - 2022年公司三所大学合计获批188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与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136] - 2022年公司三所大学合计新增床位7,000余张,可容纳超过5.8万名学生就读[137] - 公司2022年全日制学历高等教育服务收入为1,175,294千元,同比增长14.6%[128] - 公司2022年全日制学历高等教育服务收入为人民币11.753亿元,同比增长14.6%,主要由于三所大学在校学生人数及平均学费的增长[182] 数字化人才与教育科技 - 健康医疗科技和数字媒体技术领域的人才需求持续扩大,导致数字化人才的结构性短缺[9] - 公司坚持“教育+科技”的研发策略,加大教育资源的研发投入,强化研发创新,迭代升级智慧教育平台,丰富数字化人才培养创新产品[38] - 公司计划加大研发投入,升级打造高水平研发团队,构建基于平台、数据、资源的智慧化教育生态产品体系[84] - 公司聚焦数字技术和健康医疗领域专业建设,提升教师对数字化、智慧化工具及资源的运用能力[84] - 公司设立东软教育科技元宇宙研究院,推出生命与健康元宇宙科普云展馆及元宇宙医疗数字人解剖实验室[64] - 东软教育在线平台成功入选人社部推荐100家优质线上职业技能培训平台及数字资源[62] - 东软教育两项案例获评2021年度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校企合作 双百计划”典型案例[63] - 公司依托创新的4S特色服务模式,向本科院校和职业院校输出一流的教育产品与服务,赋能社会公众终身学习[52] - 公司2022年智慧教育平台、教学内容与实验实训室等多种产品实现收入约人民币8,200万元,同比增长19.1%[141] - 公司2022年新取得了4项国家级、1项省级及8项市级的各类培训资质[150] - 公司2022年推出了为个体学习者提供IT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服务的专业频道——“东软IT云学堂”[144] 企业管治与董事会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的《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确保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合规[7] - 公司将持续检讨和监督企业管治常规,确保遵守企业管治守则[6]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层在报告日期前三年内未在其他上市公司担任董事职务[15][20][24][28]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层在教育行业和科技领域拥有丰富的从业经验[18][23][25]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层在多家关联公司担任董事职务,包括东软控股和东软集团[23] - 公司董事会包括九名董事:一名执行董事、五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41] - 公司董事长刘积仁博士为集团核心创始成员,曾任及现任多家成员公司的董事、理事长或董事长[43] - 公司非执行董事张应辉博士自2003年2月起加入集团,现任多家公司董事、理事或董事长[29] - 公司非执行董事孙荫环先生自2011年11月起担任东软控股董事,现任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30]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刘淑莲博士自2017年5月起担任东软集团独立董事,具备专业会计及财务管理经验[34][35]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曲道奎博士自2018年8月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向董事会提供独立意见和判断[42] 财务表现与收入 - 公司2022年度经调整纯利为年内利润扣除基于股份的薪酬开支人民币3,785,000元及汇兑收益净额人民币8,593,000元[80] - 公司2022年总收入为1,548,382千元,同比增长13.6%[100] - 公司2022年净利润为385,416千元,同比增长28.0%[100] - 公司2022年经营利润为597,788千元,同比增长34.0%[100] - 公司2022年研发开支为41,507千元,同比下降10.0%[100] - 公司2022年总收入为人民币15.484亿元,同比增长13.6%[156] - 教育资源收入为人民币1.823亿元,同比增长30.1%,主要由于专业共建收入快速增长[156] - 数字工场收入为人民币4430万元,同比下降32.0%,主要由于数字工场模式转型[156] - 公司2022年毛利为人民币6.667亿元,同比增长12.7%,主要由于收入增长高于成本增长[158] - 公司2022年研发开支为人民币4150万元,同比下降10.0%,主要由于前期研发项目基本完成[160] - 公司2022年其他收入为人民币1.887亿元,同比增长67.4%,主要由于政府补助和租金收入增加[161] - 公司2022年经调整纯利为人民币3.806亿元,同比增长23.0%[168] - 公司2022年与69所院校展开产业学院和专业共建合作,合作项目总数增长至323个,覆盖学生近2.5万人,实现收入约人民币8000万元[174] - 公司2022年通过多种渠道对1.4万余名学员提供技能培训服务,实现收入约人民币4900万元[181] - 继续教育服务收入约为人民币146.5百万元,同比增长10.5%[183] - 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约为385.4百万元,同比增长35.6%[186] - 所得税开支约为人民币132.1百万元,同比增长70.2%[185]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1,183.8百万元[190] - 银行借款总额约为人民币2,386.3百万元[190] - 流动负债净值约为人民币225.2百万元,较去年减少[192] - 公司员工薪酬总成本为人民币631.1百万元,较去年增加[198] - 全职教师占雇员总数的65.8%[198] - 公司拥有东软睿新100%的净利润[186] - 公司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的未来计划[195] 继续教育与培训服务 - 公司将继续扩大继续教育服务业务规模,提升培训服务品质,打造线上线下融合、国内国际互动的特色继续教育模式[39] - 继续教育服务收入为146,508千元,同比增长10.5%[128] - 公司2022年大连学院获批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非学历继续教育服务标准化试点”[151] - 公司2022年大连学院获批教育部“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计算机类)”[151] 产业学院与合作项目 - 公司计划通过4S服务模式推动产业学院规模化发展,提升交付质量与效率,树立东软产业学院品牌[39] - 公司与云南普洱学院、老挝苏发努冯大学合作打造“一带一路数字产业学院”[82] - 公司2022年与69所院校展开产业学院和专业共建合作,合作项目总数增长至323个,覆盖学生近2.5万人,实现收入约人民币8000万元[174] 研发与创新 - 公司加大研发投入,为持续性发展和教育赋能积蓄力量[55] - 公司2022年研发开支为41,507千元,同比下降10.0%[100] - 公司2022年研发开支为人民币4150万元,同比下降10.0%,主要由于前期研发项目基本完成[160] 荣誉与奖项 - 公司荣获港股100强研究中心“杰出科技赋能教育企业”奖[79] - 公司东软教育科技产业园被评为大连软件产业30年最具活力产业园区[78] - 张霞博士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多项国家项目,包括国家973计划、863计划等,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7] - 张霞博士现任多个专业团体职务,包括计算机软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等[27] 其他 - 广东学院与西英格兰大学合作项目学费为68,000元/年[106] - 教育资源输出收入为182,278千元,同比增长30.1%[128] - 公司教育在线平台用户突破百万[82] - 公司年度服务学员突破5万人[82]
东软教育(09616) - 2022 Q4 - 业绩电话会
2023-03-30 09: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实现收入4.8亿元,同比增长13.6% [6][7] - 毛利达到6.67亿元,同比增长12.7%,毛利率为43.1% [7] - 净利率达到8.5%,同比增长28% [7] - 调整后净利率达到24.6%,基本持平 [7] - 每股收益0.59元,同比增长37% [7] - 合约负债增加,主要由于校园扩建 [7][8]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学历教育收入占比约75%,同比增长15% [8][9] - 教育资源输出收入占比增加至11.8%,同比增长30% [8][9] - 其他业务收入占比下降,主要是自建数字工厂业务减少 [8]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三所大学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取得多项成绩,如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等 [1][2] - 学校录取分数线持续提高,学生质量不断提升 [2][3] - 学生就业率和薪酬水平持续提升 [3]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 - 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加强智慧软件、实践案例、数据分析等方面的研发 [4][5] - 加大教育资源输出业务,扩大合作院校规模,提升服务质量 [4][5] - 继续教育业务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拓展2B和2C市场 [6] - 积极布局元宇宙和医疗健康领域的教育应用 [36][37]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教育数字化转型和职业教育发展,为公司业务发展提供良好机遇 [16][17][18] - 数字技术发展和人才需求旺盛,为公司教育资源输出和继续教育业务带来广阔市场 [17][18][19] - 公司将持续加强研发创新,提升服务质量,扩大合作规模,推动各业务线协同发展 [21][22][23]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投资者提问** 询问公司教育资源输出业务的核心竞争力和吸引力 [24] **管理层回答** - 公司在20多年学历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产教融合经验和方法论 [25] - 拥有自主研发的智慧软件平台、实训环境和教学内容,可为合作院校提供系统化服务 [25][26] - 持续加强研发创新,不断迭代升级产品和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 [26][27] 问题2 **投资者提问** 询问公司未来成本费用增长趋势和税收筹划计划 [28][29] **管理层回答** - 成本增长主要来自学生规模扩大带来的人力成本和折旧摊销增加,但长期来看收入增速应高于成本 [29][30] - 公司一直密切关注并积极享受国家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未来将继续优化税收筹划 [31][32][33] 问题3 **投资者提问** 询问公司与莆田合作办学情况和未来资本开支规划 [45][46][47] **管理层回答** - 与莆田政府合作稳定,包括与现有职业院校合作和申请新建本科学校 [46] - 未来资本开支主要用于成都学院新建宿舍和教学楼,以及支付老项目尾款 [47][48]
东软教育(09616)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29 20:22
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收入为1,548,382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6%[1][3] - 2022年毛利为666,739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7%[1][3] - 公司2022年年内利润为385,416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0%[1][8] - 2022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59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2%[1][3] - 2022年公司所有者应占全面收益总额为388,33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4%[4] - 2022年公司所得税开支为132,119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0.2%[21] - 2022年公司附属公司支付的股息为81,085,000元,较2021年的13,265,000元增长511.4%[155] - 2022年支付的股息为人民币81,445千元,同比增长514.0%[139] - 2022年本公司所有者应占利润为人民币385,393千元,同比增长35.6%[140] - 2022年每股摊薄盈利为0.58元,较2021年的0.41元增长41.5%[147] - 2022年经调整纯利为人民币380.6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3.0%[173] - 2022年全面收益总额为388,353千元,较2021年的308,136千元有所增长[109] 收入与成本 - 公司2022年全日制学历高等教育服务收入为1,175,29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6%[18] - 2022年政府拨款及补贴收入为95,32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9.0%[18] - 公司2022年全日制学历高等教育服务收入为1,175,294千元人民币,占总收入的75.9%,同比增长14.6%[61] - 公司2022年教育资源输出收入为182,278千元人民币,占总收入的11.8%,同比增长30.1%[61] - 公司2022年收入成本为人民币881.6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4.2%[166] - 公司2022年其他收入为人民币188.7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7.4%[168] - 公司2022年销售的智慧教育平台、教学内容与实验实训室等产品实现收入约人民币8,200万元,同比增长19.1%[86] - 公司2022年数字工场收入为人民币44.3百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2.0%[165] 研发与教育投入 - 公司2022年研发开支为41,507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0%[3] - 公司研发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计算机、软件、数字媒体六大核心专业领域的数字化教学内容[98] - 公司2022年规划开发了面向九个专业方向的34个实训室,基本实现覆盖东软教育五大优势专业集群[96] - 公司2022年通过自主研发的在线平台提供线上教育及实训服务,以应对COVID-19疫情[187] 学生与教育成果 - 公司2022/2023学年新生报到人数超过1.7万人,较2021/2022学年增长17.1%[63] - 公司2022年在校生人数突破5万人,创历史新高[63] - 公司2022年三所大学合计获批6个新本科专业,其中包括3个职教本科专业[65] - 公司2022年三所大学合计获得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4项[66] - 公司2022年大连学院本科在校生人数为14,944人,较2021年增长2.6%[71] - 公司2022年成都学院本科在校生人数为14,975人,较2021年增长20.5%[73] - 公司三所大学新增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总计获批25个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覆盖超七成本科在校生[76] - 2022年公司三所大学学生合计获得1,295项国家级学科竞赛奖与2,543项省级学科竞赛奖,2022届本专科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90%以上[77] - 公司三所大学校园容量截至2022年12月31日分别为大连学院24,525、成都学院17,888、广东学院15,647,合计58,060,利用率分别为75.9%、115.8%、86.6%,平均利用率为91.1%[82] - 公司2022年合计获批188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与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80] - 大连学院连续第4年位列全国民办及独立学院教师教学发展指数第一,成都学院位列四川省第二[92] - 2022年公司三所大学合计新增床位7,000余张,可容纳超过5.8万名学生就读[94] - 成都学院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有2,823名应届生住在校外,广东学院截至2021年12月31日有848名应届生住在校外[94] 资产与负债 - 公司2022年非流动资产总额为4,211,383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8%[5] - 非流动负债总额为2,250,430千元,较去年增加204,992千元[24] - 流动负债总额为2,007,438千元,较去年增加157,710千元[24] - 负债总额为4,257,868千元,较去年增加362,702千元[24] - 公司2022年合约负债为237,744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229,623千元有所增加[55] - 公司2022年借款总额为2,386,255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2,167,169千元增长10.1%[5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的存货为4,297千元,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为75,334千元[112] - 2022年公司12月31日的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为人民币72,696千元,较2021年的27,402千元增长165.3%[160] - 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为78,622千元,较2021年的28,163千元增长179.1%[145] - 2022年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为643,142千元,较2021年的715,153千元下降10.1%[146] - 2022年物业、厂房及设备的账面净额为2,935,493千元,较2021年的2,684,499千元增长9.4%[142] - 2022年以公允价值计量并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为390,449千元,较2021年的134,565千元大幅增加[112] 税务与税率 - 大連雲觀信息技術有限公司2022年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5%[34] - 天津東軟睿道教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2022年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0%[35] - 寧波萬里東軟數字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0%[36] - 東軟教育科技集團有限公司2022年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5%[44] - 上海芮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较2021年的12.5%有所上升[149] - 东软教育科技(成都)有限公司2022年享受20%的优惠企业所得税税率[150] 财务费用与收益 - 2022年存款利息收入为人民币11,896千元,同比增长25.4%[125] - 2022年借款利息开支为人民币120,673千元,同比增长29.0%[125] - 2022年汇兑净收益为人民币22,121千元,同比下降21.0%[125] - 2022年财务开支净额为人民币80,253千元,同比增长19.2%[125] - 2022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人民币7,972千元,同比增长5.0%[132] - 2022年雇员福利开支为人民币630,241千元,同比增长13.5%[132] - 2022年折旧及摊销开支为人民币162,471千元,同比增长16.9%[132] 风险与市场前景 - 公司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维持和上调学费水平的能力、扩大招生人数及合作高校数量的能力、品牌及声誉的依赖、以及中国民办教育相关法律的不确定性[195] - 到2025年,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人才缺口预计将达到950万[198] - 健康医疗科技领域和数字媒体技术领域的人才需求量持续扩大,传统数字化人才培养难以满足需求[198] - 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为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和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提供了方向[199] 其他 - 公司2022年无重大收购或出售事项[190] - 公司2022年无持有价值超过总资产5%的重大投资[191] - 东软教育科技与福建建投合作成立项目公司,负责土地收购及项目建设,并计划在校园建设完成后收购项目公司100%股权[193] - 东软教育科技已向福建建投支付保证金人民币5000万元[193]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拥有2,100名全职教师,其中90%拥有硕士或博士学位[175]
东软教育(09616)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9-16 16:30
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收入为743,699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4%[7]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毛利为349,50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7%[7]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经营利润为345,747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4.9%[7]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期内利润为232,982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3.6%[7]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收入约人民币743.7百万元,同比增长24.4%,其中全日制学历高等教育服务收入约人民币580.3百万元,同比增长23.4%[5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毛利約人民幣349.5百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5.7%[5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本公司擁有人應佔純利約人民幣233.2百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14.7%[6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經調整純利約人民幣231.7百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62.6%[6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本公司擁有人應佔經調整純利約人民幣231.9百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89.5%[66]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期内利润为233,176千元人民币[14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全面收益总额为235,139千元人民币[14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35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8.8%[133] 收入构成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全日制学历高等教育服务收入为580,348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4%,占总收入78.0%[11]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继续教育服务收入为66,128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5%,占总收入8.9%[11]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教育资源与数字工场收入为97,223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0%,占总收入13.1%[11]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教育资源收入为68,917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5.9%,占总收入9.3%[11]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数字工场收入为28,306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4.6%,占总收入3.8%[11] - 继续教育服务收入约人民币66.1百万元,同比增长13.5%,主要由于学历继续教育和培训业务的增长[53] - 教育资源收入约人民币68.9百万元,同比增长115.9%,主要由于专业共建、智慧教育平台与教学内容、实训室收入快速增长[53] - 数字工场收入约人民币28.3百万元,同比下降24.6%,主要由于公司逐步推进数字工场模式转型[53] - 2022年上半年全日制學歷高等教育服務收入為580,348千元,同比增長23.4%,其中學費收入為530,217千元,住宿費收入為48,220千元[179] - 2022年上半年繼續教育服務收入為66,128千元,同比增長13.5%[179] - 2022年上半年教育資源與數字工場收入為97,223千元,同比增長40.0%,其中教育資源收入為68,917千元,數字工場收入為28,306千元[179] - 2022年上半年總收入為743,699千元,同比增長24.4%[179] 学生与学额 - 公司三所大学在校学生人数截至2022年6月30日达到45,492名,同比增长16.4%[18] - 公司2022/2023学年学额总计17,128个,同比增长6.1%[22] - 大连学院2022/2023学年专升本学额增加1,505个,同比增长156.8%[22] - 成都学院2022/2023学年本科学额增加1,487个,同比增长37.1%[22] - 广东学院2022/2023学年专升本学额增加162个,同比增长10.0%[2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学历继续教育在校生人数达10,083人,实现收入约3,800万元人民币[36] 专业与课程 - 大连学院2022年新增1个本科专业和1个职教本科专业,累计获批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 - 成都学院2022年首次获批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累计获批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 - 广东学院2022年新增1个本科专业,累计获批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 - 公司将以25个国家级、省級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为支撑,加速发展建设新专业,推动教育的数字化转型[88] 就业与校企合作 - 大连学院2022年合计获批52项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获批数量位居辽宁省第一名[13] - 成都学院2022年合计获批20项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获批数量位居四川省第二名[15] - 公司与65所高校展开产业学院与专业共建合作,覆盖17,960名学生,学生数量同比增长35%,实现收入约人民币3,600万元[43] - 公司将继续聚焦于“IT+健康医疗科技”高尖端专业赛道,对接行业市场与企业需求,推进校企合作模式的优化升级[89] 校园与设施 - 大连学院、成都学院和广东学院的校园容量截至2022年6月30日分别为24,525、17,888和15,647张床位,总容量达到58,060张床位[29][30] - 2022/2023学年,大连学院本科、专科和专升本学费均为28,000–34,000元人民币,住宿费为2,400元人民币[27] - 2022/2023学年,成都学院本科、专科和专升本学费均为18,000–20,000元人民币,住宿费为2,000元人民币[27] - 2022/2023学年,广东学院本科和专升本学费为28,000–32,000元人民币,住宿费为3,000元人民币,且不招收专科学生[27][2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資本開支約為人民幣3.046億元,主要用於升級和擴建校園[75] 培训与在线教育 - 2022年2C培训业务共招收7,570名学员,实现收入约2,200万元人民币[38] - 2022年2B培训业务覆盖2,315名学员,实现收入约500万元人民币[39] - 公司开发的“东软IT云学堂”已支持线上付费学习,并于近期发布[37] - 公司成功举办数十场IT类省市赛、行业赛,数百所院校组队参赛,并入选教育部第四批1+X证书[40] - 公司智慧平台、教学内容与实训室收入约人民币2,900万元,同比增长264.3%[44] - 公司推出并升级了三款平台系统产品:「东软IT云学堂」、东软云实践平台和东软智慧教育平台,并新研发了两个实训室:医学影像实训室及智慧监控实训室[4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东软教育在线」注册账户已突破70万人,课程累计学习时长约3.7万小时,其中近六成为付费课程[46] - 公司将持续加强线上教育资源的研发,优化教育公共服务,并探索人工智能、云计算、元宇宙等前沿技术在教学资源中的应用[90] - 公司将以三所大学22年的教育积淀为核心,持续布局“技能提升课程+实践实训方案+就业创业辅导”的在线教育平台生态[93] 成本与开支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收入成本约人民币394.2百万元,同比增长15.8%,主要由于业务增长导致员工薪酬增加及新校区投入使用[5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個月,銷售開支約人民幣18.2百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3.7%[5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研發開支約人民幣22.9百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5.3%[5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其他收入約人民幣119.2百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54.9%[5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個月,財務開支淨額約人民幣37.2百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3.7%[5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所得稅開支約人民幣75.6百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34.2%[60]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投资物业增加至264,70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8%[139]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至882,806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8.1%[139]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借款总额为2,539,016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4%[140]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权益总额为1,631,537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3%[140]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经营所用现金净额为293,075千元人民币[150]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73,677千元人民币[150]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12,649千元人民币[150]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354,103千元人民币[150]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82,806千元人民币[150]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为304,541千元人民币[150]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购买以公允价值计量并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支出为367,000千元人民币[150]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结算以公允价值计量并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所得款项为392,967千元人民币[15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及受限制现金约为人民币884,277,000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231,018,000元有所下降[162] - 公司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不包括非金融资产)约为人民币88,166,000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57,918,000元有所增加[162] - 公司借款(本金加利息)在2022年6月30日的合约为人民币3,219,699千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2,802,373千元有所增加[166] - 公司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不包括非金融负债)在2022年6月30日的合约为人民币597,835千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613,552千元有所减少[166] - 公司租赁负债在2022年6月30日的合约为人民币50,902千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57,595千元有所减少[166] - 公司金融负债在2022年6月30日的合约为人民币3,868,436千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3,473,520千元有所增加[166] - 公司金融负债的账面值在2022年6月30日为人民币3,180,853千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2,829,651千元有所增加[166] - 公司金融风险管理政策在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未发生重大变化[161] - 公司预计通过内部产生的经营现金流量及银行借款为其未来现金流量需求提供资金[162] - 公司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估计基于三个层级的输入参数,包括活跃市场报价、可观察输入数据和不可观察输入参数[167][168] - 以公允價值計量並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在2022年6月30日為110,828千元,較2021年12月31日的134,565千元下降17.6%[170] - 2022年上半年第三層級工具的添置金額為367,000千元,結算金額為392,967千元,導致結餘從134,565千元降至110,828千元[171] - 雇员福利开支从2021年同期的267,720千元人民币增长至2022年6月30日的309,468千元人民币,增幅达15.6%[193] - 财务开支净额从2021年同期的27,790千元人民币增加至2022年6月30日的37,157千元人民币,增幅达33.7%[199] - 当期所得税从2021年同期的33,507千元人民币增长至2022年6月30日的78,240千元人民币,增幅达133.5%[200] - 物业租金收入从2021年同期的16,468千元人民币增长至2022年6月30日的22,862千元人民币,增幅达38.8%[190]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从2021年同期的3,796千元人民币增长至2022年6月30日的4,547千元人民币,增幅达19.8%[191] - 以公允价值计量并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所得收益从2021年同期的1,381千元人民币增长至2022年6月30日的2,230千元人民币,增幅达61.5%[192] 合约与负债 - 2022年上半年全日制學歷高等教育服務的合約負債為104,175千元,較2021年12月31日的674,626千元下降84.6%[183] - 2022年上半年繼續教育服務的合約負債為46,417千元,較2021年12月31日的50,043千元下降7.2%[183] - 2022年上半年教育資源與數字工場的合約負債為29,524千元,較2021年12月31日的40,098千元下降26.4%[183] - 未完成合约总额从2021年12月31日的807,967千元人民币下降至2022年6月30日的235,044千元人民币,降幅达70.9%[187] - 全日制学历高等教育服务的未完成合约从2021年12月31日的674,626千元人民币下降至2022年6月30日的104,175千元人民币,降幅达84.6%[187] 政府补助与补贴 - 其他收入从2021年同期的46,751千元人民币增长至2022年6月30日的119,162千元人民币,增幅达154.9%,主要得益于政府补助及补贴的增加[190] - 政府补助及补贴从2021年同期的13,537千元人民币大幅增长至2022年6月30日的78,653千元人民币,增幅达481.0%[190] 股东与股权 - 公司董事刘积仁持有公司70.03%的股份,为公司最大股东[95] - 公司董事温涛、荣新节、张应辉分别持有公司1.43%、0.04%、0.47%的股份[95] - 公司董事孙荫环通过Deluxe Trust持有公司9.70%的股份[95] - 公司董事刘积仁通过东软控股持有大连发展100%的权益[99] - 公司主要股东康睿道持有150,245,000股,占公司权益的22.43%[101] - 东软国际和东软控股分别持有253,897,000股,占公司权益的37.90%[101] - Century Bliss持有65,010,000股,占公司权益的9.70%[101] - 首次公开发售前股份激励计划向246名参与者授出50,000,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的7.46%[107] 资本运作 - 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净额为924.2百万港元(约777.5百万元人民币),其中51.4%用于升级现有学校设施及扩建校园[110][111] - 公司重新分配59.9百万元人民币(占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的8%)用于偿还商业贷款[11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已动用664.9百万元人民币,未动用112.6百万元人民币[111] - 公司计划在2022年悉数动用未动用的112.6百万元人民币[111] - 公司在2022年6月期间回购了10,123,200股普通股,总价为41,697,728港元[113] - 回购股份的最高价为每股4.25港元,最低价为每股3.75港元[113] - 回购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113]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的年度薪酬自2022年1月1日起从15万港元调整为18万港元[117] - 公司未在2022年中期派付股息[125] - 公司确认在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维持了《上市规则》规定的最少公众持股量[124] - 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守则条文及最佳常规[122] - 公司审核委员会确认中期财务资料已遵从适用的会计原则、准则及规定[118] 未来展望 - 2022年高校應屆畢業生數量達到1,076萬人,公司將通過數字工場提高學生應用實踐能力,以應對就業市場需求[87] - 公司将继续优化“3+N”轻资产交付模式,利用海量学生数据为教育产品更新与迭代升级奠定基础[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