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HW INTL(09933)

搜索文档
GHW INTL(09933)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8-20 20:37
股份发行与修正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购股权计划可供发行股份总数为100,000,000股[3] - 2025年3月31日可供发行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9.91%[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购股权计划可供授出股份总数修正为100,000,000股[3] - 2024年12月31日可供授出股份占当时已发行股份总数约9.91%[3] - 原年报中2024年12月31日可供授出股份数100,950,000股数据有误[3] - 股份总数修正不影响年报其他数据有效性[4]
GHW INTL(09933.HK)拟8月27日举行董事会会议以审批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8-15 17:14
公司财务安排 - 董事会会议定于2025年8月27日举行 [1] - 会议将审议批准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业绩 [1] - 会议将考虑派付中期股息建议 [1]
GHW INTL(09933) - 董事会会议日期
2025-08-15 16:40
(股份代號:9933) 董事會會議日期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完 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 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GHW International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GHW International(「本公司」)之董事(「董事」)會(「董事會」)宣佈,董事會會議將 於2025年8月27日(星期三)舉行,藉以(其中包括)考慮及批准發佈本公司及其附屬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之中期業績,以及考慮派付中期股息(如有)之建 議。 承董事會命 GHW International 主席兼行政總裁 尹燕濱 香港,2025年8月15日 於本公告日期,董事會包括執行董事尹燕濱先生、莊朝暉先生、陳朝暉先生、周春年先生、陳華先 生及刁騁先生;及獨立非執行董事孫宏斌先生、王廣基先生及鄭青女士。 ...
GHW INTL(09933) - 截至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止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1 18:01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 截至月份: | 2025年7月31日 | | | 狀態: | 新提交 | | --- | --- | --- | --- | --- | --- | |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 | | | | | | 公司名稱: | GHW International | | | | | | 呈交日期: | 2025年8月1日 | | | | | |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 | | | |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是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9933 | 說明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面值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 | --- | --- | --- | --- | --- | --- | | 上月底結存 | 10,000,000,000 | HKD | | 0.01 HKD | | 10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0 | | HKD | | 0 | | 本月底結存 ...
GHW INTL(09933)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2 16:5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收益为386.1966亿人民币,较2023年的321.7669亿人民币增加20.0%[6][12] - 2024年毛利为39.1024亿人民币,较2023年的33.698亿人民币增加16.0%[6][12] - 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1.2573亿人民币,2023年为亏损0.6786亿人民币[6] - 2024年年内溢利为1.2912亿人民币,较2023年的0.2724亿人民币大幅上涨374.0%[6][12]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为1.28亿人民币,2023年为0.27亿人民币[14] - 2024年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0.014元,2023年为0.003元[14] - 2024年公司收益约38.62亿人民币,较2023年的32.177亿人民币增加20.0%[30] - 2024年公司毛利约3.91亿人民币,2023年约3.37亿人民币[30] - 2024年公司纯利为1290万人民币,较2023年的270万人民币大幅增加374.0%[30] - 销售成本从2023年约28.807亿元增至2024年约34.709亿元[48] - 毛利从2023年约3.37亿元增至2024年约3.91亿元,整体毛利率从约10.5%减至约10.1%[49] - 其他收入从2023年约2140万元增至2024年2800万元[51] - 2023年录得其他收益净额约270万元,2024年录得其他亏损净额约710万元[53] - 2024年因多种货币兑人民币贬值确认约740万元亏损,2023年因美元兑人民币升值确认约90万元收益[53]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3年的约1.328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约1.726亿元[54] - 行政开支从2023年的约1.235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约1.378亿元[55] - 研发开支从2023年的约7520万元减少至2024年的约4890万元[56] - 财务成本2023年约为3920万元,2024年约为3990万元,年内无大幅波动[57] - 所得税抵免从2023年的约950万元减少至2024年的约30万元[58] - 年内溢利从2023年的约270万元增加至2024年的约1290万元[59] - 2024年公司资本开支约为人民币121.8百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153.4百万元[77]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本承担约为人民币17.9百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20.1百万元[78] - 2024年12月31日受限制银行存款约为人民币33.9百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30.4百万元[79] - 2024年12月31日使用权资产约为人民币64.4百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43.4百万元[79] - 2024年12月31日物业、厂房及设备约为人民币330.3百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355.3百万元[79] - 2024年12月31日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应收票据约为人民币102.4百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86.0百万元[79]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人民币1.3百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2.4百万元[79] - 2024年12月31日存货约为人民币14.2百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11.6百万元[79] - 2024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及预付款项约为人民币4.6百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2.4百万元[7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2023年也无[80]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2024年末期股息,2023年也无[8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1120名雇员,2023年为1098名;2024年员工成本总额约1.415亿元,2023年为1.358亿元[83] - 截至2024年1月1日及12月31日,股份奖励计划可供授出的奖励数目分别为5090万股及6518万股[84] - 2024 - 2025年公司因不同事项向员工等授出股份,报告日期根据股份奖励计划共授出90.4万股[85][86]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予股东的储备约为人民币10380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8340万元[114] - 2024年公司向最大客户及五大客户销售分别占总收益约2.1%(2023年:2.8%)及8.5%(2023年:8.2%)[122] - 2024年公司自最大供应商及五大供应商采购分别占采购总额约6.8%(2023年:7.2%)及28.0%(2023年:27.6%)[122]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4年公司推出三个新分部,拥有七个主要业务分部[13] - 2023年支持氯化胆碱生产的上游甲胺工厂投产[14] - 甲胺产业系列占集团总收益约35.2%(2023年:33.0%),2024年收益约13.591亿元,较去年增加28.2%[15] - 绿色产品2024年收益增长53.7%至约2.004亿元,毛利激增97.2%至约3350万元[15] - 碘衍生物系列及配套产品2024年收益约9.919亿元,较2023年增加39.6%,占集团总收益的25.7%[15] - 集团主动调整销售策略、优化产能、扩大客户群体以应对市场变化,目标提升运营效率及降低成本[16] - 集团三甲胺生产线投入运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氯化胆碱及甜菜碱销量和市场份额[16] - 集团与现有客户加强合作,吸纳新客户,提高总体销售额,还通过南京格格象寻找新业务机遇[17] - 甲胺产业系列分部收益由10.597亿人民币增长28.2%至13.591亿人民币[31] - 绿色产品分部收益由1.304亿人民币增长53.7%至2.004亿人民币,毛利由1700万人民币大幅增长97.2%至3350万人民币,毛利率由约13.0%增加至16.7%[31] - 碘衍生物系列及配套产品分部收益由7.107亿人民币增长39.6%至9.919亿人民币,毛利由3970万人民币大幅增长84.1%至7310万人民币[31] - 2023年公司设立甲胺生产线,三甲胺是生产氯化胆碱和甜菜碱的主要原材料之一[24] - 2024年组合聚醚产品销售结构从硬泡保温行业转换至软泡汽车内饰件行业[24] - 公司预计2025年落地盐酸莫西沙星侧链生产线[27] - 自2022年起,公司开始出售购自第三方制造商的补充剂(如维他命片)[27] - 甲胺产业系列收益从2023年约1059.7百万元增长28.2%至2024年约1359.1百万元,氯化胆碱、甜菜碱及甲胺销量增加,平均售价降低[34][35][36] - 应用化学品系列收益从2023年约178.4百万元微跌至2024年约177.4百万元,组合聚醚销量和平均售价均减少,销售结构转向软泡汽车内饰件行业[34][37] - 先进材料中间体系列收益从2023年约1101.4百万元微跌至2024年约1094.0百万元,自产产品销量增加,贸易产品销量下跌[34][39] - 绿色产品收益从2023年约130.4百万元大幅增长53.7%至2024年约200.4百万元,腰果酚销量增加62.1%,平均售价微降[34][41] - 医药中间体及原料药收益从2023年约23.6百万元略微增长0.8%至2024年约23.8百万元,头孢泊肟酯分散片销量上升但平均售价减少[34][42] - 2024年自制化学品收益占比75.8%,2023年为68.1%;第三方生产化学品收益占比23.8%,2023年为31.5%[34] - 氯化胆碱、甜菜碱及甲胺销量分别从2023年约167173吨、22751吨及32144吨,增加至2024年217745吨、40930吨及68746吨[35] - 组合聚醚销量从2023年约10636吨减少至2024年约10459吨,平均售价从每顿13173元减至13008元[37] - 腰果酚销量从2023年约31482吨增加62.1%至2024年约51025吨,平均售价从每顿4142元降至3927元[41] - 碘衍生物系列及配套产品收益从2023年约7.107亿元增长39.6%至2024年约9.919亿元,碘衍生物销量从1467吨增至2232吨,平均售价从约34.0252万元/吨增至约35.4561万元/吨[43] - 加工碘衍生物销量从2023年约743吨降至2024年494吨,平均售价从2.2591万元/吨减至2.2016万元/吨[43] - 碘销量从2023年约370吨降至2024年355吨,平均售价从约52.5746万元/吨增至约53.3395万元/吨[44] 各地区表现 - 2024年中国大陆、欧洲、亚洲其他国家(不含中国大陆及越南)、越南、其他地区销售额分别为30.23117亿元、3.49977亿元、2.12303亿元、1.44951亿元、1.31618亿元,占比分别为78.3%、9.0%、5.5%、3.8%、3.4%;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25.2452亿元、2.96219亿元、1.52777亿元、0.87321亿元、1.56832亿元,占比分别为78.5%、9.2%、4.7%、2.7%、4.9%[4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集团主动调整销售策略、优化产能、扩大客户群体以应对市场变化,目标提升运营效率及降低成本[16] - 集团三甲胺生产线投入运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氯化胆碱及甜菜碱销量和市场份额[16] - 集团与现有客户加强合作,吸纳新客户,提高总体销售额,还通过南京格格象寻找新业务机遇[17]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2024年10月在澳门举办综合格斗比赛累计投入约530万元[45] - 2023年9月集团存入1000万元用于潜在收购山东泰安地块,完工后预期产能达12万吨[19] - 2024年8月12日集团与五位认购人敲定增资交易,完成后认购人于泰安汉威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中持有实际权益合共8.05%[2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增资交易所得款项净额约3640万元,主要用于偿还现有债务[20] - 2024年12月10日集团完成配售,所得款项净额约2220万元,主要用于营运资金[20] - 公司于2018年4月25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20年1月21日于联交所主板上市,已发行250,000,000股股份,发售价为每股0.51港元[104] - 王广基先生于2024年11月16日辞任江苏联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于2024年12月28日辞任前沿生物药业(南京)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于2024年12月30日辞任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于2025年1月4日辞任江苏艾迪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100] - 郑青女士自2015年6月至2022年12月担任丰盛控股有限公司南京区域的财务总监,自2023年1月起改任财务顾问,自2016年12月起为中国高速传动设备集团有限公司的执行董事[101] - 公司执行董事周春年53岁,于1996年1月加入集团;陈华52岁,于1995年7月加入集团;刁骋57岁,于1998年4月加入集团[96][97]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孙宏斌58岁,王广基71岁,郑青57岁[98][100][101] - 公司财务总监兼公司秘书胡颖豪37岁,财务副总监蒋红55岁,于1998年3月加入集团[102]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主要附属公司业务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42[106] - 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综合业绩及财务状况载于年报第86至88页的综合财务报表[111] - 集团的风险管理政策及惯例载于年报综合财务报表附注40[108] - 2024年12月10日集团完成配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人民币2220万元,配售950万股,占扩大后已发行股本约0.94%[117] - 2024年7月19日、7月25日及9月9日,Endless Reward Limited分别以每股1.5港元、1.75港元及2.31港元购买500万股、428万股及500万股股份,总代价分别为750万港元、749万港元及1155万港元[11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及直至年报日期,公司有6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24] - 公司应届股东大会上,陈
GHW INTL(09933)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31 18:50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收益约为人民币38.62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人民币6.443亿元或20.0%[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毛利约为人民币3.91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人民币0.54亿元或16.0%[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净溢利约为人民币0.129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人民币0.102亿元或374.0%[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每股基本盈利约为人民币0.014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人民币0.011元或366.7%[5]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人民币9.2517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8.52542亿元[8] - 2024年流动资产为人民币11.21377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8.8982亿元[8] - 2024年流动负债为人民币12.49132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8.8448亿元[9] - 2024年资产净值为人民币6.21576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5.81417亿元[9] - 2024年公司总收益为3861966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3217669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19.9%[16] - 2024年其他收入为28019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1351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31.2%[22] - 2024年其他收益及亏损为 - 7088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663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约365.3%[23] - 2024年财务成本为39906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39207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1.8%[24] - 2024年税前溢利为1633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3875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17.7%[25] - 2024年即期税项为3578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831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95.4%[28] - 2024年递延税项为 - 5802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 - 11368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49.0%[28] - 2024年已确认为开支的存货成本为3469247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883997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20.3%[25] - 2024年已确认为开支的研发成本为48864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75241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约35.1%[25] - 2024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盈利为12,753千元,股份加权平均数为943,975千股;2023年盈利为2,724千元,股份加权平均数为974,759千股[30] - 2024年公司股份奖励计划受托人回购14,280,000股本公司股份,2023年为50,900,000股;2024年向独立私人投资者私募配售9,500,000股普通股[31]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为291,869千元,扣除信贷亏损拨备后为286,452千元;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为229,237千元,扣除信贷亏损拨备后为223,973千元[32]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中4,616,000元已被抵押作借款担保,2023年为2,398,000元[33] - 2024年以美元计值的贸易应收款项账面价值为54,262千元,2023年为42,327千元;2024年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应收票据为127,229千元,2023年为100,848千元[35] - 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为363,403千元,应付票据为40,621千元,总计404,024千元;2023年贸易应付款项为270,143千元,应付票据为4,822千元,总计274,965千元[36] - 2024年以美元计值的贸易应付款项账面价值为86,949千元,其他货币计值为3,175千元,总计90,124千元;2023年以美元计值为35,050千元,其他货币计值为2,690千元,总计37,740千元[38] - 2024年法定股份数目为10,000,000,000股,已发行及缴足股份为1,009,500,000股;2023年法定股份数目为10,000,000,000股,已发行及缴足股份为1,000,000,000股[39] - 2024年11月21日公司向独立私人投资者私人配售9,500,000股股份,总代价为24,700,000港元,相当于人民币22,228,000元,配售价格较前五日平均收市价折让约19.80%[39] - 2024年公司收益约3862.0百万元,较2023年的3217.7百万元增加20.0%[47] - 2024年公司毛利约391.0百万元,2023年约337.0百万元[47] - 2024年公司纯利为12.9百万元,较2023年的2.7百万元大幅增加374.0%[48] - 2024年总收益为38.62亿元,2023年为32.18亿元,自制化学品收益占比从68.1%升至75.8%[53] - 2024年总销售额为38.62亿元人民币,2023年为32.18亿元人民币;中国内地2024年销售额为30.23亿元人民币,占比78.3%,2023年为25.25亿元人民币,占比78.5%[64] - 欧洲、亚洲其他国家(不包括中国内地及越南)、越南2024年收益分别约为3.50亿元、2.12亿元、1.45亿元人民币,2023年分别约为2.96亿元、1.53亿元、0.87亿元人民币[66] - 销售成本从2023年约28.81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24年约34.71亿元人民币[67] - 毛利从2023年约3.37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24年约3.91亿元人民币,整体毛利率从2023年约10.5%降至2024年约10.1%[69] - 其他收入从2023年约2140万元人民币增加至2024年2800万元人民币[71] - 2023年录得其他收益净额约270万元人民币,2024年录得其他亏损净额约710万元人民币[73]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3年约1.33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24年约1.73亿元人民币[74] - 行政开支从2023年约1.24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24年约1.38亿元人民币[76] - 研发开支从2023年的约7520万元降至2024年的约4890万元,主要因原材料成本减少约870万元和员工成本减少约900万元[77] - 财务成本2023年约为3920万元,2024年约为3990万元,年内无大幅波动[78] - 所得税抵免从2023年的约950万元降至2024年的约30万元,与除税前溢利增加一致[79] - 年内溢利从2023年的约270万元增至2024年的约1290万元[80] - 2024年末总资产约20.465亿元(2023年:17.424亿元),银行结余及现金1.015亿元(2023年:7740万元)[83] - 2024年末借款约8.522亿元(2023年:7.117亿元),其中约8.16亿元按固定年利率3% - 4.5%计息(2023年:0% - 7.2%),约3620万元按浮动年利率3.5% - 6.5%计息[83] - 资产负债率从2023年的122.4%增至2024年的137.1%,主要因借款增加[84] - 2024年12月10日成功配售950万股,配售价每股2.6港元,占扩大后股本约0.94%[85] - 配售所得款项净额约2431.1万港元,于2024年12月31日已按计划用作一般营运资金[86] - 2024年资本开支约为1.218亿人民币,2023年为1.534亿人民币[98] - 2024年12月31日资本承担约为1790万人民币,2023年为2010万人民币[99] - 2024年12月31日受限制银行存款约为3390万人民币,2023年为3040万人民币[100] - 2024年12月31日使用权资产约为6440万人民币,2023年为4340万人民币[100] - 2024年12月31日物业、厂房及设备约为3.303亿人民币,2023年为3.553亿人民币[100] - 2024年12月31日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应收票据约为1.024亿人民币,2023年为8600万人民币[100]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130万人民币,2023年为240万人民币[100] - 2024年12月31日存货约为1420万人民币,2023年为1160万人民币[100] - 2024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及预付款项约为460万人民币,2023年为240万人民币[100]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1120名雇员,2023年为1098名;2024年员工成本总额约为1.415亿人民币,2023年为1.358亿人民币[103]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决议不建议派发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任何末期股息[5] 公司业务结构及规划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附属公司主要从事化工及医药产品的制造及销售[11] - 公司拥有七个主要业务分部,包括甲胺产业系列、应用化学品系列等[41] - 2024年组合聚醚产品销售结构从硬泡保温行业转换至软泡汽车内饰件行业[43] - 公司预计2025年落地盐酸莫西沙星侧链生产线[44]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甲胺产业系列分部收益由1059.7百万元增长28.2%至1359.1百万元[50] - 绿色产品分部收益由130.4百万元增长53.7%至200.4百万元,毛利由17.0百万元大幅增长97.2%至33.5百万元[50] - 碘衍生物系列及配套产品分部收益由710.7百万元增长39.6%至991.9百万元,毛利由39.7百万元大幅增长84.1%至73.1百万元[50] - 2024年甲胺产业系列收益占总收益35.2%,2023年占33.0%[51] - 2024年先进材料中间体系列收益占总收益28.3%,2023年占34.2%[51] - 甲胺产业系列收益从2023年的10.60亿元增长28.2%至2024年的13.59亿元,氯化胆碱、甜菜碱及甲胺销量均增加[54] - 氯化胆碱及甜菜碱平均售价从2023年的每吨4544元和6051元降至2024年的4063元和5165元[55] - 应用化学品系列收益从2023年的1.78亿元微降至2024年的1.77亿元,组合聚醚销量和售价均减少[56] - 先进材料中间体产品收益从2023年的11.01亿元微降至2024年的10.94亿元,自产产品销量增加,贸易产品销量下跌[57] - 硫酸二乙酯及异辛酸平均售价从2023年的每吨16169元和13206元降至2024年的12945元和11793元,树脂及聚合MDI售价提升,TDI售价降低[58] - 腰果酚收益从2023年的1.30亿元大幅增长53.7%至2024年的2.00亿元,销量增加62.1%,售价微降[59] - 医药中间体及原料药收益从2023年的2360万元略微增长0.8%至2024年的2380万元,头孢泊肟酯分散片销量上升但售价减少[60] - 碘衍生物系列及配套产品收益从2023年的7.11亿元增长39.6%至2024年的9.92亿元,碘衍生物销量增加,加工碘衍生物销量下跌[61] - 碘销量从2023年的370吨降至2024年的355吨,平均售价从每吨525746元升至533395元[62] 其他业务支出 - 2024年10月在澳门举办综合格斗比赛投入约530万元人民币[63] 公司股权交易及投资情况 - 2024年8月12日集团完成增资交易,南京金海威和认购人持有泰安汉威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实际权益分别约为91.95%及8.05%,截至2024年12月31日增资所得款项净额约为人民币3640万元[111] - 2024年7月19日、7月25日及9月9日,Endless Reward Limited分别以每股1.5港元、1.75港元及2.31港元的代价购买5,000,000股、4,280,000股及5,000,000股股份,总代价分别为750万港元、749
GHW INTL(09933)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06 16:31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是综合化学品服务市场的应用化学中间体供应商,业务包括四大分部,即聚氨酯材料、动物营养化学品、精细化学品及医药产品及中间体以及补充剂[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开始出售购自第三方制造商的补充剂[4] - 公司于2018年4月25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20年1月21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控股股东为尹先生及吴女士[82]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附属公司主要从事化工及医药产品的制造及销售[82] 特定赛事开支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就将於2024年10月在澳门举办的综合格斗比赛产生开支约人民币320万元[5]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约为人民币17.90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14.761亿元增加21.3%[7] - 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为人民币440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90万元[7] - 销售成本从2023年上半年约13.095亿元增至2024年上半年约15.957亿元[17] - 毛利从2023年上半年约1.666亿元增至2024年上半年约1.945亿元,整体毛利率从2023年上半年的11.3%降至2024年上半年约10.9%[18] - 其他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约240万元增至2024年上半年约270万元,主要因其他政府补助从约110万元增至140万元[20] - 集团2023年上半年录得其他收益净额约970万元,2024年上半年录得其他亏损净额约20万元,主要因期内美元兑人民币贬值导致汇兑收益净额减少约930万元[21]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5990万元增至2024年同期约7580万元[22] - 行政开支从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5670万元增至2024年同期约6580万元[23] - 研发开支从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3180万元减至2024年同期约2690万元[25] - 财务成本从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1930万元增至2024年同期约1990万元[26] - 所得税开支从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430万元减至2024年同期约250万元,2024年实际税率约35.8%(2023年:83.0%)[27] - 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溢利约440万元,2023年同期约90万元[28] - 2024年6月30日总资约19.456亿元(2023年12月31日:17.424亿元),银行结余及现金约9700万元(2023年12月31日:7740万元)[31] - 2024年6月30日借款约7.718亿元(2023年12月31日:7.117亿元),按固定年利率1.3% - 7.2%(2023年12月31日:0% - 7.2%)计息[31] - 2024年6月30日资产负债率为132.6%(2023年12月31日:122.4%)[31] - 期内集团资本开支约为人民币5540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7940万元[41]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资本承担约为人民币1640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2010万元[42] - 2024年6月30日,受限制银行存款约为人民币3150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3040万元[43] - 2024年6月30日,使用权资产约为人民币5160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4340万元[43] - 2024年6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约为人民币3.306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3.553亿元[43] - 2024年6月30日,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应收票据约为人民币7940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8600万元[43]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人民币200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240万元[43] - 2024年6月30日,存货约为人民币800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1160万元[43]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及预付款项约为人民币410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240万元[43] - 2024年上半年收益为1,790,194千元,2023年同期为1,476,106千元[86]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194500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166567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77%[75]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6932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518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72%[75] - 2024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4447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881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4.77%[75]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879184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852542千元人民币增长3.12%[76]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1066399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889820千元人民币增长19.84%[76]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1148550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884480千元人民币增长29.86%[76]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215020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276465千元人民币下降22.22%[77]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582013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581417千元人民币增长0.10%[77] - 2024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为0.005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0.001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0%[7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39,923千元,2023年同期为26,987千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72,363千元,2023年同期为99,948千元;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54,101千元,2023年同期为68,821千元[80]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21,661千元,期初为77,393千元,受外汇汇率变动影响为 - 2,067千元,期末为96,987千元;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4,140千元,期初为103,183千元,受外汇汇率变动影响为2,097千元,期末为101,140千元[80]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为2691千元,2023年同期为2446千元;其他收益及亏损为 - 167千元,2023年同期为9709千元[92]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相关,已确认开支的存货成本为1595853千元,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36168千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1309511千元和28875千元[93] - 2024年上半年税项总计2485千元,2023年同期为4303千元[94] - 2024年上半年用于计算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盈利的盈利为4447千元,2023年同期为881千元[96] - 2024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949100千股,2023年为1000000千股[97] - 2024年中期集团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总值864000元,获现金所得款210000元,亏损654000元;收购总额为55374000元[98]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261713千元,减信贷亏损拨备6850千元后为254863千元;2023年12月31日分别为229237千元、5264千元和223973千元[100]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账面价值4071000元已被抵押作借款担保,2023年12月31日为2398000元[102] - 2024年6月30日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应收票据为129732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0848千元[104]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应收票据抵押账面净值总额为人民币7938.2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8601.2万元[106]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分别为人民币427476千元和6100千元,2023年12月31日分别为人民币270143千元和4822千元[107] - 2024年6月30日,有抵押银行贷款、无抵押银行贷款及其他贷款分别为人民币244193千元、260299千元和154199千元,2023年12月31日分别为人民币254677千元、221175千元和154205千元[111] - 2024年6月30日,关联公司汉合实业和金汉天下的贷款分别为人民币58850千元和54300千元,2023年12月31日分别为人民币27000千元和54600千元[11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及2023年相关日期,法定普通股股份数目均为100亿股,数额为1亿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份数目均为10亿股,数额为1000万港元,折合人民币均为8844千元[114] - 2024年6月30日,有关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已订约但未于报表内拨备的资本开支为人民币16431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20082千元[115] - 2024年6月30日,关联方尹燕滨先生提供担保金额为人民币127000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143500千元[116] - 2024年6月30日,关联公司贷款利息(汉合实业和金汉天下)共人民币1925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1625千元;已付联营公司咨询费用为人民币3182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4115千元[117] - 2024年,公司董事及其他主要管理层人员短期福利为人民币2495千元,离职福利为人民币264千元;2023年分别为人民币2294千元和人民币281千元[118] - 2024年6月30日按公平值計入損益之上市股本證券公平值為人民幣305,000元,2023年12月31日為人民幣448,000元[122] - 2024年6月30日按公平值計入其他全面收益之應收票據公平值為人民幣129,732,000元,2023年12月31日為人民幣100,848,000元[122]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聚氨酯材料 - 聚氨酯材料收益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人民币3.211亿元减至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人民币2.873亿元[11] - 聚合MDI及TDI的销量分别自约13082吨及2484吨减至约11144吨及1728吨[11] - 聚合MDI及TDI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平均售价分别为每吨约人民币14029元及人民币17313元,2024年同期分别为每吨约人民币14846元及人民币14636元[12] - 2024年上半年聚氨酯材料收益287,261千元(2023年:321,105千元)[86]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动物营养化学品 - 动物营养化学品分部氯化胆碱、甜菜碱及甲胺的销量分别增加超39%、51%及422%,但毛利仅从人民币8310万元增至人民币8330万元[7] - 动物营养化学品收益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人民币4.586亿元增至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人民币6.175亿元[13] - 氯化胆碱、甜菜碱及甲胺销量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71420吨、9985吨及7499吨增至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99249吨、15110吨及39196吨[13] - 氯化胆碱、甜菜碱及甲胺平均售价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每吨人民币4814元、人民币6215元及人民币3357元分别减至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每吨人民币4135元、人民币5396元及人民币2886元[13] - 2024年上半年动物营养品收益617,525千元(2023年:458,635千元)[86]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精细化学品 - 精细化学品部门收益由人民币3.369亿元增至人民币4.251亿元,毛利由人民币1490万元增至人民币4000万元[7] - 精细化学品收益从20
GHW INTL(09933)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6 17:33
财务数据 - 收益达约人民幣1,790.2百萬元,同比增加21.3%[4] - 毛利達約人民幣194.5百萬元,同比增加16.8%[5] - 純利達約人民幣4.4百萬元,同比增加404.8%[6] - 每股基本盈利達約人民幣0.005元,同比增加400%[7] - 董事會決議不建議派發中期股息[7] - 貿易應收款項為人民幣254,863千元[16] - 按公平值計入其他全面收益之應收票據為人民幣129,732千元[16] - 存貨為人民幣429,382千元[16] - 借款總額為人民幣658,691千元[18] - 公司收益主要来自动物营养品、聚氨酯材料、药物及补充剂和精细化学品等四大类产品[27] - 收益确认时间为时间点确认[27] - 公司收益受到与企业客户之间的固定价格安排的影响,信贷期一般为60日[28] - 销售货品的履约责任均为期一年或以下,未披露报告期末分配至未履行合约责任的交易价格[29] - 公司仅有一个可呈报分部,未就该单一分部呈列进一步分析[30] - 公司主要收益来自中国大陆市场,占总收益的78.8%[31,33] - 公司政府补助金、银行利息收入和应收贷款利息收入等其他收入合计为2,691万元人民币[34,35] - 公司除税前溢利为4,447万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增长404.5%[37,43] - 公司计提信用减值损失1,656万元人民币[56,58] - 公司持有的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应收票据余额为1.30亿元人民币[60,61] - 集团已将账面净值总额为人民币79,382,000元的应收票据抵押,为集团获授的一般银行融资及供应商付款提供担保[65] - 集团的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总额为人民币433,576,000元,其中应付票据为人民币6,100,000元,全部为0至180日的到期期限[67][69] - 集团的聚氨酯材料业务毛利有所下降,主要由于市场类似产品供应过剩及行业竞争激烈导致产品价格下降[81] - 集团的精细化学品业务收入及毛利大幅增长,主要由于自制产品如异辛酸、腰果酚及硫酸二乙酯的产量和销量不断提高[82] - 碘及碘衍生物业务受益于碘供应短缺及部分客户销售安排变更,毛利有所增加[83] - 集团2024年上半年收入约为人民幣1,790.2百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21.3%[85] - 集團2024年上半年淨利潤約為人民幣4.4百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86] - 集團毛利由2023年上半年的人民幣166.6百萬元增加至2024年上半年的人民幣194.5百萬元[86] - 集團銷售及分銷開支增加,主要由於運輸及物流成本大幅上升[86] - 集團行政開支增加,主要由於潛在擴張計劃的可行性研究及現場訪問費用,以及香港辦公地點擴張產生的租金及其他辦公開支[86] - 按業務分部劃分的總收益中,動物營養化學品占比34.5%,為最大收入來源[88] - 自制化學品占總收益的78.6%,第三方生產化學品占21.0%[90] - 聚氨酯材料銷售收入減少,主要由於聚合MDI及TDI銷量下降以及TDI平均售價下降[91][92][93] - 動物營養化學品銷售收入增加,主要由於氯化膽鹼、甜菜鹼及新產品甲胺銷量增加[94][95][96] - 精細化學品銷售收入增加,主要由於異辛酸及腰果酚銷量增加[98][99] - 醫藥產品及中間體以及補充劑銷售收入增加,主要由於碘衍生物銷售收入增加[100][101][102][103] - 公司在中國大陸市場的銷售占比最高,達78.8%[104][105] - 來自中國大陸的收益占總收益約80.4%和78.8%[106] - 來自歐洲、越南及亞洲(不包括中國大陸及越南)的收益有所增加[107] - 銷售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及存貨成本、員工成本、製造費用、折舊及其他[108] - 銷售成本由約人民幣1,309.5百萬元增加至約人民幣1,595.7百萬元[109] - 整體毛利率由11.3%減少至10.9%[113] - 精細化學品分部的毛利因產品產量增加而增加[114] - 動物營養化學品分部的毛利率下降,主要由於市場價格下降及供給過剩[115] 资产负债情况 - 貿易應收款項為人民幣254,863千元[16] - 按公平值計入其他全面收益之應收票據為人民幣129,732千元[16] - 存貨為人民幣429,382千元[16] - 借款總額為人民幣658,691千元[18] - 公司銀行結餘及現金為人民幣97.0百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35] - 公司借款總額為人民幣771.8百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36] - 公司資產負債率為132.6%,較上年同期上升[137] - 期內資本開支約人民幣55.4百萬元,主要用於添置物業、廠房及設備以及在建工程[154] - 於2024年6月30日,本集團的資本承擔約人民幣16.4百萬元,主要涉及於中國大陸購買機器及設備[155] 风险管理 - 公司面临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将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管
GHW INTL(09933)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18 16:50
公司业绩 - 2023年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入为3,217,669人民币千元,较2022年下降4.8%[4] - 2023年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毛利为336,980人民币千元,较2022年下降48.8%[4] - 2023年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净利润为2,724人民币千元,较2022年下降99.0%[4] - 公司的主要产品氯化膽鹼市场价格大幅下跌,盈利能力受到影响[8] - 公司的碘及碘衍生物市场需求下降,从醫藥中間體分部产生的溢利受到挤压[9] - 公司的聚氨酯材料分部收益稳定,毛利增长79.5%,主要产品聚合MDI市价逐步恢复[10] - 公司每股股份基本盈利为0.3分,较2022年下降至人民币0.3分[11] - 公司的溢利减少主要原因为主要产品毛利减少以及行政开支增加[12] 公司产品及市场 - 公司是一家綜合化學品服務市場的應用化學中間體供應商,主要從事生產及銷售化學品以及銷售第三方製造商生產的化學品[25] - 公司的氯化膽鹼及甜菜鹼的售價分別減少約42%及39%,全球經濟低迷和東歐地緣政治局勢不穩定對市場表現造成影響[15]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氯化胆碱、甜菜碱、异辛酸和硫酸二乙酯[28] - 公司生产的动物营养化学品市场价格大幅下跌,主要产品盈利能力下降[31] 公司发展计划 - 公司计划擴大在越南、中國內地及馬來西亞的生產基地,並已進行相應的收購和建設工作[14][18][20] - 公司將於2024年開始投產新的生產廠房,以提高產能和生產效率,並擴大產品線[17] - 公司以10.0百万元收购越南一幅地块的土地使用权,预计将扩大在越南的生产规模[75] - 公司存入10,000,000元用于潜在收购中国山东省泰安市的一块土地,用于扩大在中国内地的精细化学品生产规模[76] - 公司计划在马来西亚扩张生产氯化膽鹼、甜菜鹼及其他化学品,以降低地缘政治风险,提高生产灵活性[77][78] 财务状况 - 公司的总资产为约人民币1,742.4百万元,银行结余及现金为人民币77.4百万元[83] - 公司债务约为人民币711.7百万元,资产负债比率为122.4%,主要由借款增加及回购股份导致[84] - 公司面临市场风险、信贷风险及流动资金风险,管理层将监控并采取必要措施[85][90][97] - 公司在2023年12月31日的资本开支为约人民币153.4百万元,较2022年的282.7百万元有所下降[100] - 公司在2023年12月31日的资本承担为约人民币20.1百万元,较2022年的17.0百万元有所增加[100] 公司治理及股东信息 - 控股股东已无条件地向公司和集团承诺遵守不竞争契约[180] - 控股股东根据不竞争契约的责任将在上市日期至特定日期内生效[181] - 董事认为30%的限额合理,符合上市规则和证监会的规定[182] - 控股股东已确认遵守不竞争契约,独立非执行董事也已审查并认可[183] - 主要股东在股份中拥有的权益和淡仓情况[184]
GHW INTL(09933)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2 19:49
公司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益约为人民币32.177亿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人民币1.61亿元或4.8%[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毛利约为人民币3.37亿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人民币3.209亿元或48.8%[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净溢利约为人民币270万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人民币2.719亿元或99.0%[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每股基本盈利约为人民币0.003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人民币0.272元或98.9%[4] - 董事会决议不建议派发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任何末期股息[4] - 2023年总收益为32.17669亿元,2022年为33.78707亿元,2023年较2022年有所下降[38] - 2023年其他收入为2.1351亿元,2022年为1.3099亿元,主要包括政府补助金、增值税额外扣减福利等[45] - 2023年其他收益及亏损为2663万元,2022年为8788万元,其中汇兑收益净额2023年为904万元,2022年为1.5256亿元等[48] - 2023年财务成本为3.9207亿元,2022年为3.6988亿元,主要为借款利息等[49] - 2023年除税前亏损溢利相关,核数师酬金2023年为2021万元,2022年为2299万元;已确认为开支的存货成本2023年为28.83997亿元,2022年为27.18159亿元等[5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商品期货合约公平值变动产生已实现亏损248万元,2022年为收益649万元[48] - 2023年即期税项为1831千元人民币,过往年度拨备不足27千元人民币,递延税项为 - 11368千元人民币,总计 - 9510千元人民币;2022年即期税项为7947千元人民币,过往年度拨备不足139千元人民币,递延税项为25315千元人民币,总计33401千元人民币[55] - 2023年用于计算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盈利的盈利为2724千元人民币,股份加权平均数为974759千股;2022年盈利为274627千元人民币,股份加权平均数为1000000千股[5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益约人民币3217.7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8%[8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约为人民币2.7百万元,2022年为人民币274.6百万元[8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毛利由2022年约人民币657.9百万元减少至约人民币337.0百万元[83] - 销售成本从2022年约2720.8百万元增至2023年约2880.7百万元[106] - 总毛利从2022年约657.9百万元减至2023年约337.0百万元,整体毛利率从19.5%降至10.5%[109] - 行政开支从2022年约104.5百万元增至2023年约123.5百万元[116] - 其他收入从2022年约13.1百万元增至2023年21.4百万元[117]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2年约151.8百万元减至2023年约132.8百万元[119] - 年内溢利从2022年约274.6百万元减至2023年约2.7百万元[125]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总资产约17.424亿元(2022年:16.786亿元),银行结余及现金7740万元(2022年:1.032亿元)[122] - 2023年12月31日,借款约7.117亿元(2022年:6.559亿元),按固定年利率0% - 7.2%计息,应于2024 - 2050年偿还[122] - 2022年12月31日,约1000万元借款按浮动年利率4.25% - 5.7%计息,应于2023年偿还[122] - 2023年末集团资产负债率为122.4%(2022年:108.8%),增加因借款增加和回购股份[122] - 2023年资本开支约为1.534亿人民币,2022年为2.827亿人民币[151] - 2023年12月31日资本承担约为2010万人民币,2022年为1700万人民币[152] - 2023年12月31日受限银行存款约为3040万人民币,2022年为3390万人民币[154] - 2023年12月31日使用权资产约为4340万人民币,2022年为4440万人民币[154] - 2023年12月31日物业、厂房及设备约为3.553亿人民币,2022年为9970万人民币[154] - 2023年12月31日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应收票据约为8600万人民币,2022年为7690万人民币[154] - 2023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240万人民币,2022年为370万人民币[154] - 2023年12月31日存货约为1160万人民币,2022年为1060万人民币[154] - 2023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及预付款项约为240万人民币,2022年为280万人民币[154] - 2023年员工总数为1098名,2022年为1028名;2023年员工成本总额约为1.358亿人民币,2022年为1.18亿人民币[157] 公司资产负债相关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非流动资产为人民币8.52542亿元,2022年为人民币7.6934亿元[25] - 2023年公司流动资产为人民币8.8982亿元,2022年为人民币9.09293亿元[25] - 2023年公司流动负债为人民币8.8448亿元,2022年为人民币7.80326亿元[26] - 2023年公司非流动负债为人民币2.76465亿元,2022年为人民币2.95687亿元[26] - 2023年公司资产净值为人民币5.81417亿元,2022年为人民币6.0262亿元[26] 各业务线收益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中国内地市场收益为25.2452亿元,2022年为27.82741亿元;2023年欧洲市场收益为2.96219亿元,2022年为2.83504亿元等[42] - 2023年聚氨酯材料收益约人民币689.6百万元,2022年约人民币698.8百万元[87] - 2023年动物营养化学品收益为人民币1059706千元,占总收益32.9%;2022年收益为人民币1180366千元,占总收益34.9%[85] - 2023年精细化学品收益为人民币720607千元,占总收益22.4%;2022年收益为人民币732114千元,占总收益21.7%[85] - 2023年医药产品及中间体收益为人民币734352千元,占总收益22.9%;2022年收益为人民币754048千元,占总收益22.3%[85] - 2023年其他收益为人民币13425千元,占总收益0.4%;2022年收益为人民币13340千元,占总收益0.4%[85] - 2023年各业务分部小计收益为人民币3204244千元,占总收益99.6%;2022年小计收益为人民币3365367千元,占总收益99.6%[85] - 2023年自制化学品收益21.89805亿元,占总收益68.1%;第三方生产化学品收益10.14439亿元,占31.5%;总收益32.17669亿元[91] - 2023年动物营养化学品收益约10.597亿元,较2022年的11.804亿元减少[95] - 2023年氯化胆碱销售额占动物营养化学品分部收益约70%,收益约7.596亿元;甜菜碱收益约1.377亿元[95] - 2023年精细化学品收益约7.206亿元,较2022年的约7.321亿元轻微减少[98] - 2023年医药产品及中间体收益约7.344亿元,较2022年的约7.54亿元减少[100] - 2023年来自中国大陆的收益25.2452亿元,占总收益78.5%;欧洲2.96219亿元,占9.2%等[103] - 欧洲、亚洲(不包括中国及越南)及越南的收益2023年分别增至约2.962亿元、1.528亿元及0.873亿元[104] 各业务线销量及售价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年内氯化胆碱销量增加超40%,但销售氯化胆碱产生的毛利及毛利率分别大幅减少约31%及5个百分点[79] - 2023年聚合MDI销量约26984吨,TDI销量约5603吨,较2022年有轻微增加[92] - 2023年聚合MDI平均售价约14418元/吨,TDI约16856元/吨,聚合MDI较2022年轻微下跌[94] - 2023年氯化胆碱销量约167173吨,较2022年的约115470吨增加;甲胺销量约32144吨,收益约1.068亿元[97] 各业务线毛利及毛利率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聚氨酯材料毛利56102千元,毛利率8.1%;2022年毛利31254千元,毛利率4.5%[109] - 2023年动物营养化学品毛利191827千元,毛利率18.1%;2022年毛利287752千元,毛利率24.4%[109] - 2023年精细化学品毛利40866千元,毛利率5.7%;2022年毛利90392千元,毛利率12.4%[109] - 2023年医药产品及中间体毛利46596千元,毛利率6.4%;2022年毛利247374千元,毛利率32.8%[109] 贸易应收应付款项相关指标变化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为229237千元人民币,信贷亏损拨备为 - 5264千元人民币,净额为223973千元人民币;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为228667千元人民币,信贷亏损拨备为 - 9316千元人民币,净额为219351千元人民币[61] - 2023年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应收票据为100848千元人民币,其中以美元计值42327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100340千元人民币,其中以美元计值25098千元人民币[65] - 2023年贸易应付款项为270143千元人民币,应付票据为4822千元人民币,总计274965千元人民币;2022年贸易应付款项为253816千元人民币,应付票据为2150千元人民币,总计255966千元人民币[67] - 2023年以美元计值的贸易应付款项为35050千元人民币,其他为2690千元人民币,总计37740千元人民币;2022年以美元计值的贸易应付款项为51504千元人民币[71]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账面金额2398000元已被抵押作借款担保,2022年为2628000元[62] - 2023年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应收票据质押账面净值总额为86012000元,2022年为76874000元[65] 税务相关情况 - 中国内地附属公司适用税率为25%,泰安汉威集团有限公司自2016年起享有15%的税率并两次延长三年[5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若干中国内地附属公司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1百万元部分,按所得减少75%(2022年:87.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税率纳税;超1百万元但不超3百万元部分,按所得减少75%(2022年:7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税率纳税[53] 公司业务运营及发展情况 - 泰安新厂房除莫西沙星侧链预计2024年生产外,其他产品生产线已在2023年上半年运营[127] - 公司以338.8亿越南盾(约1000万元人民币)收购平阳省地块土地使用权,租期至2058年,预计2024年投产[127] - 2023年9月存入1000万元用于潜在收购山东泰安地块,扩大精细化学品生产规模[127] - 2024年2月签订协议以3702.6万马来西亚林吉特(约5553.9万元人民币)收购马来西亚地块[128] - 2024年2月19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拟以3702.6万林吉特(约合人民币5553.9万元)收购马来西亚一幅地块,将在四个月内订立正式买卖协议[173] 公司财务报告及治理相关情况 - 公司本年度采纳2023年1月1日开始会计年度生效的新订及经修订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无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