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云健康(09955)
icon
搜索文档
智云健康20240523
2024-05-25 18:03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 公司介绍了其业务模式,包括医院端的SaaS系统和药店端的SaaS系统,通过这两个平台连接医疗生态各方参与者,提高整体效率 [1][2][3][4][5][6][7][8][9][10] - 公司在医院端的收入主要来自于提供设备耗材和数字营销服务,在药店端的收入主要来自SaaS订阅费和药品集采服务 [6][7][10][11] - 公司正在进行P2M战略升级,通过自营药品提升盈利能力,目前已经有几款重磅自营药品 [13][14][15][16][17][18][19] - 公司正在大力投入医疗AI,应用于辅助诊疗、智能审方等场景,提高医疗效率和安全性 [20][21][22][23][24][25][26] - 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随着业务规模扩大,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占比有所下降,未来仍有进一步优化空间 [40][41][42][43]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投资人提问** 询问公司各业务板块在2023年一季度的收入和毛利情况 [27] **公司回答** 公司2023年一季度各板块收入和毛利整体保持良好增长,医院端和药店端业务增速超过24%,个人业务占比较小 [27][28] 问题2 **投资人提问** 询问公司未来在医疗AI方向的投入计划 [29][30][31] **公司回答** 公司将重点投入AI在辅助诊疗、智能审方等医疗场景的应用,提高医疗效率和安全性,同时也在投入医学知识图谱等基础能力建设 [29][30][31][32][33] 问题3 **投资人提问** 询问公司未来在医院覆盖方面的目标 [34][35] **公司回答** 公司目前已经覆盖了1.2万家医院,未来会继续扩大覆盖,除了安装SaaS系统,也会重点关注如何在已覆盖医院实现变现 [34][35]
智云健康(09955.HK)投资者推介会
2024-05-24 00:02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公司业务介绍 -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数字化慢病管理平台 [1][2] - 公司业务分为两大板块:院内解决方案和院外解决方案 [2][5][8] - 院内解决方案: - 公司在医院内部安装SaaS管理系统,连接医院各科室设备,实现医疗流程电子化和自动化 [2][3][4] - 公司已经在超过2,700家医院部署SaaS系统,覆盖了40%的三级医院和25%的二级医院 [13] - 公司通过SaaS系统连接医院后,可以为医院提供设备耗材集采、数字营销等服务,实现变现 [6][7] - 院外解决方案: - 公司从2019年开始布局药店业务,为药店提供SaaS系统和处方流转服务 [8][9][10] - 公司已经连接了22万家药店,占全国药店的35%,其中10万家为付费用户 [10] - 公司还为药店提供精准供应链服务,并开始布局自有药品销售 [10][11] 公司战略升级 - 公司启动了"从患者到工业"(P2M)的战略升级 [14][15][16] - 公司已经收购了几款重磅原研药品,包括治疗神经性头痛的伊苏加林和治疗糖尿病的达克瑞靖 [14][15][16] - 公司还计划推出治疗肾病高磷血症的苏维拉姆,并计划未来5-6年内拥有20-30个自有药品品种 [17][18][19] 公司业绩和成本管理 - 2023年公司收入达到37亿元,同比增长23.5% [25] - 公司毛利率较高,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持续下降,有望在2024年实现全年盈利 [25][26][27][28][29][40][41] - 公司未来将继续加大在AI技术、医学研究等方面的投入,以提升产品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27][28][29][30][31][32]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投资人提问** 询问公司2024年一季度各业务板块的销售收入和毛利情况 [26] **公司回答** - 2024年一季度各业务板块表现良好,总体收入同比增长约24% [26] - 各业务板块收入增速基本保持一致,除个人慢病管理业务外 [26] - 毛利水平总体保持稳定 [26] 问题2 **投资人提问** 询问公司未来在AI技术方面的投入计划 [27][28][29][30][31][32] **公司回答** - 公司将持续加大在AI辅助诊疗、数字营销等方面的投入 [27][28][29] - AI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公司的业务中,提升了医疗效率和安全性 [30][31][32] - 未来公司还将投入资源在大型医学模型、数据挖掘等领域,以支撑公司的业务发展 [29][30] 问题3 **投资人提问** 询问公司未来覆盖医院数量的目标 [33][34] **公司回答** - 公司目前已经覆盖了1.2万家医院,占全国3万家医院的40%左右 [33] - 其中已经部署SaaS系统的医院有2,700多家,包括40%的三级医院和25%的二级医院 [13][33] - 未来公司还将继续扩大医院覆盖,并提升SaaS系统的渗透率 [33][34]
智云健康240523
华安证券· 2024-05-23 11:59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公司业务模式 - 公司通过两个SaaS平台连接医院和药店,提高整个医疗生态的效率 [1][2] - 医院端解决方案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占比超过75% [2][9] - 公司为医院提供标准化的SaaS系统,连接医院各科室设备,提高医疗效率 [3][4][5][6][7][8] - 公司为医院提供SaaS系统后,通过为医院提供设备耗材集采和为制药公司提供精准营销服务来实现变现 [10][11][12][13][14] - 公司未来将推进"从患者到工业"的战略升级,增加自营药品品种 [14][23][26][27][28][29][30][31][32][33][34][37][38] 公司业绩情况 - 2023年公司收入达37亿元,同比增长23.5% [48] - 公司净亏损大幅改善,2023年Q4单季度实现盈利 [49] - 公司预计2024年全年可实现盈利 [49] 公司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将持续加大在AI辅助诊疗等方面的投入,提高医疗效率和安全性 [55][56][57][58][61][62][63][64][65][91][92] - 公司将通过自主研发、收购、与药企合作等方式,不断丰富自营药品品种 [68][69][70][71][72][73][74][75][76] - 公司未来将进一步扩大医院覆盖,预计2024年医院覆盖数量将达到3000家左右 [65][66]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投资人提问** 公司目前的成本控制情况如何,未来各项成本是否会有其他变动?[78] **公司高管回答** - 公司销售费用占比呈下降趋势,主要得益于规模效应的显著提升 [79][80][81][82] - 公司未来在AI和新药研发方面的投入会有所增加,但整体来看成本结构相对稳定 [82] 问题2 **投资人提问** 公司自营药品与医院合作药品之间是否存在竞争关系,如何平衡?[73] **公司高管回答** - 不存在直接竞争关系,公司会根据流量和资源优势倾斜自营品种 [74][75][76] - 目前自营品种与合作品种规模还较小,不会出现明显冲突 [76][77] 问题3 **投资人提问** 公司的AI辅助诊疗系统是否会引起患者的隐私和安全担忧?[89][90] **公司高管回答** - 公司的AI辅助诊疗系统主要应用于医院和药店端,患者感知较弱 [91][92][93] - 系统的目的是提高医疗效率和安全性,而非直接与患者互动 [84][85][86][87][88]
智云健康:深耕数字化慢病领域,三大解决方案并行发展
华安证券· 2024-05-17 15:32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逐步进入收获期,业务板块取得积极进展[1][3][4][5] - 公司通过P2M模式连接患者与制药工业,加强业务拓展[8][9][10] - 公司预计2024-2026年营收和净利润将持续增长,给予“买入”投资评级[14] 技术创新和发展 - 公司持续布局数据应用,加速人工智能应用[12] - 公司通过院内院外有机结合,形成深度闭环的飞轮效应[11] - 公司在2016年推出中国第一个针对慢病管理的医院SaaS产品,业务收入实现300%爆发式增长[23] 公司子公司和管理团队 - 公司直接持有的子公司主要从事投资控股、销售商品和提供数字营销服务[29] - 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首席财务官和副总裁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29][30][31][32] - 公司技术总监和技术部负责人拥有广泛的计算机科技经验[34][35] 财务数据和市场前景 - 公司营业收入从2019年的5.24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36.91亿元,同比增长23.53%[36] - 公司预计2026年营业收入将达到7,728百万元,较2023年增长了109.7%[98] - 中国慢病管理市场具有巨大潜力,预计2025年将达到15,116亿元,2030年进一步增长至41,652亿元[41]
智云健康(09955)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6 16:34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收入为3690536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2988056千元人民币增长23.5%[6] - 2023年公司毛利为909382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792100千元人民币增长14.8%[6] - 2023年公司经营亏损为314242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591563千元人民币收窄46.9%[6] - 2023年公司年内亏损为327344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1692221千元人民币收窄80.7%[6] - 2023年公司经调整净亏损(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为75100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332781千元人民币收窄77.4%[6] - 2023年公司总收入为人民币36.905亿元,同比增长23.5%;毛利为人民币9.094亿元,同比增长14.8%;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净亏损收窄至人民币7510万元,同比下降77.4%[10] - 2023年公司全年收入约36.905亿元,较2022年的约29.881亿元增加23.5%,主要因院內及藥店解決方案穩步增長[27] - 2023年銷售成本约27.812亿元,较2022年的约21.960亿元增加26.6%,与业务增长一致[28] - 2022年和2023年整体毛利分别约7.921亿元和9.094亿元,毛利率分别为26.5%和24.6%,毛利增长因院內及藥店解決方案增长,毛利率下降因收入组合变化[29] - 2023年銷售及營銷開支约8.288亿元,较2022年的约9.332亿元减少11.2%,因规模经济及费用管理,该开支与收入比率从29.2%降至21.5%[31] - 2023年行政開支3.402亿元,较2022年的3.356亿元增加1.4%,行政開支与收入比率从4.3%降至3.7%[32] - 2023年研發開支约8800万元,较2022年的约1.148亿元减少,因效率提高等,研發開支与收入比率从3.7%降至2.0%[33] - 2023年經營虧損3.142亿元,较2022年的约5.916亿元减少46.9%,因收入增加及經營槓桿上升[34] - 2022年及2023年所得税分别约为人民币140万元及负人民币1.8万元[37] - 亏损从2022年的人民币16.922亿元减少80.7%至2023年的人民币3.273亿元[38] - 2022年及2023年经调整净亏损分别约为人民币3.328亿元及人民币7510万元[40] - 2022年及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约为人民币2.497亿元及人民币2.434亿元[43] - 2023年末银行及其他贷款为人民币2.35亿元,2022年末为人民币1.925亿元,借款实际年利率介乎3.1%至5.5%[43] - 2023年末资产负债率为33.2%,2022年末为33.6%,保持稳定[45] - 2023年汇兑收益约为人民币28.2万元,2022年汇兑亏损为人民币45.9万元[46] - 2023年末银行及其他贷款为人民币2.35亿元,租赁负债为人民币3200万元,2022年末分别为人民币1.925亿元及人民币3080万元[47] - 2023年公司收入为3690536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2988056千元人民币[171] - 2023年销售成本为2781154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2195956千元人民币[171] - 2023年毛利为909382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792100千元人民币[171] - 2023年经营亏损为314242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591563千元人民币[171] - 2023年除税前亏损为327326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1693643千元人民币[171] - 2023年年内亏损为327344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1692221千元人民币[171][172] - 2023年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为0.60元人民币,2022年为5.62元人民币[171] - 2023年换算海外业务的汇兑差额为5880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 - 466551千元人民币[173] - 2023年年内全面收益总额为 - 321464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 - 2158772千元人民币[173] - 2023年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年内全面收益总额为 - 317185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 - 2155488千元人民币[173] - 2023年非流动资产为641,761千元,2022年为585,966千元,同比增长9.52%[174] - 2023年流动资产为2,303,304千元,2022年为2,248,462千元,同比增长2.44%[174] - 2023年流动负债为1,101,467千元,2022年为884,017千元,同比增长24.60%[174] - 2023年流动资产净值为1,201,837千元,2022年为1,364,445千元,同比下降11.91%[174] - 2023年非流动负债为78,292千元,2022年为69,036千元,同比增长13.41%[175] - 2023年权益总额为1,765,306千元,2022年为1,881,375千元,同比下降6.17%[176] - 2023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40,430)千元,2022年为(642,631)千元,同比减少78.15%[178] - 2023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8,341)千元,2022年为(744,941)千元,同比减少94.85%[178] - 2023年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无形资产的付款为(123,029)千元,2022年为(167,236)千元,同比减少26.43%[178] - 2023年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之出售所得款项╱(购买付款)净额为55,349千元,2022年为(384,628)千元,同比增长114.39%[178] - 2023年首次公开发售发行股份所得款项为0元,2022年为497,357千元[179] - 2023年向投资者发行金融工具所得款项为190,000千元,2022年为0元[179] - 2023年投资者提供投资按金所得款项为20,000千元,2022年为0元[179] - 2023年非控股权益对一间子公司注资为1,000千元,2022年为42,269千元[179] - 2023年银行及其他贷款所得款项为392,313千元,2022年为178,507千元[179] - 2023年偿还银行及其他贷款为352,955千元,2022年为160,268千元[179] - 2023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71,814千元,2022年为503,548千元[179]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6,957千元,2022年为884,024千元[179] - 2023年1月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49,674千元,2022年为1,090,575千元[179] - 2023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43,375千元,2022年为249,674千元[179] 各条业务线收入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院內解决方案收入为2873056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2184477千元人民币增长31.5%[7] - 2023年增值解决方案收入为2304597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1645086千元人民币增长40.1%[7] - 2023年P2M解决方案收入为101249千元人民币,2022年无此项收入[7] - 2023年订阅解决方案(即精准营销)收入为467210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539391千元人民币下降13.4%[7] - 2023年来自订阅解决方案和P2M解决方案的整体收入达人民币5.685亿元,较2022年来自订阅解决方案的收入增长5.4%[12] - 2023年院內解决方案收入为人民币28.73056亿元,同比增长31.5%[14] - 2023年增值解决方案收入为人民币23.04597亿元,同比增长40.1%[14] - 2023年P2M解决方案收入为人民币1.01249亿元,该业务为2023年新列账子分部[14] - 2023年订阅解决方案(即精准营销)收入为人民币4.6721亿元,同比下降13.4%[14] - 2023年药店用品交易客户数目达1,232名,较2022年增加257名,增幅为26.4%[16] - 2023年药店订阅解决方案及增值解决方案收入分别达人民币59.1百万元及人民币599.5百万元,较2022年分别增长7.2%及6.9%[16] - 2023年药店解决方案收入为人民币658,583千元,较2022年增长6.9%;毛利为人民币71,029千元,较2022年增长1.6%;毛利率为10.8%,较2022年下降0.6%[17] - 2023年个人慢病管理解决方案及其他收入为人民币158,897千元,较2022年下降15.4%;毛利为人民币44,718千元,较2022年增长15.3%;毛利率为28.1%,较2022年增长7.4%[21][22] - 院內解決方案2023年收入约28.731亿元,较2022年的约21.845亿元增加31.5%,因醫院SaaS滲透率提高及与製藥公司合作加強[27] - 藥店解決方案2023年收入约6.586亿元,较2022年的约6.158亿元增加6.9%,因訂閱服務藥店及交易客戶數量增加[27] - 個人慢病管理解決方案及其他2023年收入约1.589亿元,较2022年的约1.878亿元减少15.4%,因公司优化收入结构[27] 业务合作与市场覆盖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已有2719家医院安装智云医汇SaaS,较2022年增加152家,增幅为5.9%[12][13][1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815家三级公立医院中有40家是中国百强医院[1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与39家制药公司签约提供精准营销服务,较2022年增长50.0%[12][1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合作SKU总数达59个,较2022年增加73.5%[12][1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部署药店SaaS的药店数目达219,716家,较2022年增加13.6%,覆盖中国约35%的药店[16][1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注册医生约102,600千人,较2022年增长4.0%;注册用户约31.2百万人,较2022年增长9.5%[20][23] - 2023年通过服务提供的在线处方数量达184.9百萬次,较2022年增长9.0%[20][23] 股息与储备相关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8] - 董事会未建议派發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7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并无任何可分派予股东的储备[78] 公司近期重大事件 - 2024年1月12日,投资者向安徽智医慧雲注资人民币200,000,000元,换取约4.26%股权,安徽智医慧雲投资前估值约为人民币45亿元[24] - 2024年1月26日,公司与安元生物达成战略合作,将成为其碳酸司维拉姆干混悬剂®产品在中国的独家经销商,为期十年[24] - 2024年3月11日,公司专属产品和唐淨®达格列净片上市,该产品2023年在中国年销售额约达人民币70亿元[25] 公司人员相关情况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1522名雇员,杭州、上海及中国其他办事处分别有469名、144名及909名[4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有3000多名灵活人员,接洽超10000间医院及超210000间药店[48] - 2023年12月31日销售及营销、研发、一般及行政、其他全职雇员人数分别为1266名、124名、63名、69名[49] - 2023年度人员相关成本总额约为1
智云健康(09955)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1 22:09
公司业绩 - 公司2023年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收入为3,690,536人民币千元,较2022年增长23.5%[3][12][22][40][102] - 公司2023年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毛利为909,382人民币千元,较2022年增长14.8%[3][12][22][40][102] - 公司2023年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经营亏损为314,242人民币千元,较2022年减少46.9%[3][12][22][55][102] - 公司2023年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按分部划分的收入中,院内解决方案收入为2,873,056人民币千元,较2022年增长31.5%[3][22] - 公司2023年藥店解決方案收入达到658,583千元,较2022年增长6.9%[27] - 公司2023年订阅解決方案收入达到59,095千元,较2022年增长7.2%[27] - 公司2023年增值解決方案收入达到599,488千元,较2022年增长6.9%[27] - 公司2023年个人慢病管理解决方案及其他收入为158,897千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5.4%[29] - 公司2023年注册用户数量为31.2百万人,较上年同期增长9.5%[29] 公司战略合作与发展 - 公司与投资者签订增资协议,向安徽智医慧云注资,增资完成[30] - 公司与杭州安元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为其产品在中国的独家经销商[32] - 安元生物的碳酸司维拉姆乾混悬剂产品已获得NMPA和FDA批准,有望开发海外销售渠道[33]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2023年度经调整净亏损约为人民币75.1百万元[62] - 公司2023年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43.4百万元,较2022年度为249.7百万元[69] - 公司2023年度资产负债率为33.2%,较2022年的33.6%保持稳定[76] - 公司2023年度银行及其他贷款为235.0百万元,2022年为192.5百万元[70] 公司治理与上市情况 - 公司于2015年8月24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股份于2022年7月6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86] - 公司董事会致力于达到高标准的企业治理,认为高标准的企业治理对于保障股东权益和提升企业价值至关重要[87] - 公司财务报表符合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香港公司条例适用披露规定[109] - 公司应用新订和经修订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附注3提供了相关信息[110]
智云健康(09955)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5 16:38
公司业绩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入达到1802.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6%[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毛利为473.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7%[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经营亏损为15.43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减少41.5%[5] - 公司在2023年上半年总收入达到人民币1,802.6百万元,同比增长30.6%[13] - 公司的毛利达到人民币473.6百万元,同比增长22.7%[13] - 公司的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净亏损收窄至人民币58.9百万元,同比显著减少60.2%[13] - 智雲健康科技集團2023年上半年收入达到人民幣1,404,032千元,同比增长30.1%[20] - 2023年上半年藥店解決方案收入达到人民幣325,032千元,同比增长58.0%[23] - 智雲健康科技集团2023年上半年藥店增值解決方案收入达到人民幣297.1百萬元,同比增长65.0%[23] - 智雲健康科技集团2023年上半年註冊用戶數量达到29.7百萬人,同比增长12.1%[25] - 智雲健康科技集团2023年上半年註冊醫生數量达到100.9千人,同比增长6.3%[25] - 公司收入由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人民币1,379.7百万元增长30.6%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人民币1,802.6百万元[32] - 院内解决方案的收入由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人民币1,079.6百万元增加30.1%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人民币1,404.0百万元[33] - 藥店解決方案的收入由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人民币205.8百万元增加58.0%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人民币325.0百万元[34] 解决方案 - 公司的綜合院內解決方案为醫院提供全面的慢病管理解決方案,包括醫院SaaS和專屬AIoT(人工智能物聯網)設備[6] - 公司的綜合藥店解決方案包括藥店SaaS及藥店用品,支持店內實時在線問診和處方開具服務[7] - 公司的個人慢病管理解決方案将主要通過院內解決方案及藥店解決方案獲得的醫生與患者聯繫起來,提供優質可靠的醫療服務及健康保險經紀服務[8] - 公司通过"触达、安装、变现"模式增长在医院的业务[14] - 公司的智云医汇SaaS产品于2016年推出,已有2,658家医院安装,包括780家三级公立医院和1,115家二级公立医院[15] - 公司与36家制药公司签约提供数字营销服务,合作SKU总数达到45个,同比增长56.5%[17] - 公司的全面增值服务解决方案包括SaaS系统和医疗用品,已有3,152家医院采购公司的医疗用品,同比增长14.0%[18] 财务状况 - 公司整体毛利率分别为28.0%及26.3%,主要由于院内解决方案及藥店解决方案的强劲业务增长所致[37] - 院内解决方案的毛利率由31.3%降至30.2%,主要是由于订阅解决方案与增值解决方案之间的收入组合所致[38] - 藥店解决方案的毛利率由15.0%降至10.5%,主要是由于藥店订阅解决方案及藥店增值解决方案之间的收入组合所致[39] - 公司销售及营销开支由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人民币426.2百万元增加6.7%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人民币454.9百万元[41] - 公司享有较高的经营杠杆和较高的客户粘性,销售及营销开支与收入的比率由29.1%降至24.1%[42] - 公司研发开支由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人民币79.0百万元减少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人民币40.4百万元[44] - 公司融资成本由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人民币3.6百万元上升81.1%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人民币6.4百万元[46] - 公司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分别为2022年和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分别为亏损约人民币967.8百万元和零[47] - 公司期内亏损由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人民币1,234.7百万元减少87.1%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人民币159.6百万元[49] - 公司经调整净亏损(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分别为2022年和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人民币148.0百万元和约人民币58.9百万元[52] - 公司流动资金主要通过股东注资和银行贷款满足现金需求,截至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人民币194.4百万元[55] - 公司借款被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截至2023年6月30日,借款实际年利率介乎3.6%至5.5%[56] - 公司未来计划结合经营活动所得现金、资本市场筹集的其他资金以满足流动资金需求,目前无计划进行重大额外外部融资[57] - 公司
智云健康(09955)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18 19:55
财务数据整体表现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入18.03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13.80亿元增长30.6%[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毛利4.74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3.86亿元增长22.7%[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经营亏损1.54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2.64亿元减少41.5%[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期内亏损1.60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12.35亿元减少87.1%[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经调整净亏损0.59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1.48亿元减少60.2%[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总收入达18.026亿元,按年增长30.6%;毛利达4.736亿元,按年增长22.7%;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净亏损收窄至5890万元,按年显著减少60.2%[8] - 公司收入从2022年上半年约13.797亿元增长30.6%至2023年上半年约18.026亿元,主要因院内及药店解决方案业务增长[22] - 销售成本从2022年上半年约9.937亿元增加33.7%至2023年上半年约13.29亿元,与业务增长一致[23] - 整体毛利率从2022年上半年的28.0%降至2023年上半年的26.3%,因收入组合变化[24] - 销售及营销开支从2022年上半年约4.262亿元增加6.7%至2023年上半年约4.549亿元,开支与收入比率从29.1%降至24.1%[25] - 研发开支从2022年上半年约0.79亿元减少至2023年上半年约0.404亿元,开支与收入比率从5.2%降至2.0%[27] - 经营亏损从2022年上半年约2.639亿元减少41.5%至2023年上半年约1.543亿元,因收入增加及经营杠杆上升[28] - 期内亏损从2022年上半年约12.347亿元减少87.1%至2023年上半年约1.596亿元,因收入增加、经营杠杆及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32] - 截至2022年及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调整净亏损(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分别约为人民币1.48亿元及约人民币5890万元,经调整净亏损率分别为10.7%和3.3%[34][3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1802564千元,2022年同期为1379723千元[53]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473569千元,2022年同期为386014千元[53] - 2023年上半年经营亏损为154309千元,2022年同期为263941千元[53] - 2023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159576千元,2022年同期为1234679千元[53][54] - 2023年上半年每股亏损(基本及摊薄)为0.29元,2022年同期为11.94元[5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客户合约收入为1802564千元,2022年同期为1379723千元[6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税前亏损的融资成本为6441千元,2022年同期为3557千元[6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开支为 - 1174千元,2022年同期为 - 661千元[6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亏损按公司普通权益股东应占亏损156百万元及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532223000股计算得出,2022年同期亏损1231百万元,加权平均数为103059000股[71] 各业务板块收入情况 - 2023年上半年院内解决方案收入14.04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10.80亿元增长30.1%[2] - 2023年上半年药店解决方案收入3.25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2.06亿元增长58.0%[2] - 2023年上半年订阅解决方案收入3.00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2.91亿元增长3.2%[2] - 2023年上半年增值解决方案(含个人慢病管理解决方案等)收入14.29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9.95亿元增长43.7%[2] - 2023年上半年院內解决方案收入14.04032亿元,按年增长30.1%;毛利4.24406亿元,按年增长25.5%[12] - 2023年上半年订阅解决方案收入2.71999亿元,按年增长2.6%;毛利2.46923亿元,按年增长3.9%[12] - 2023年上半年增值解决方案收入11.32033亿元,按年增长39.0%;毛利1.77483亿元,按年增长76.5%[1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药店用品交易客户数目达766名,较2022年同期增加264名或52.6%[14] - 药店增值解决方案分部收入达2.971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65.0%[14] - 2023年上半年药店解决方案收入3.25032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58.0%[15] - 2023年上半年个人慢病管理解决方案及其他收入7.35亿元,较2022年同期下降22.1%[18] - 院内解决方案收入从2022年上半年约10.796亿元增加30.1%至2023年上半年约14.04亿元,付费医院数目增加及合作加强是主因[22] - 药店解决方案收入从2022年上半年约2.058亿元增加58.0%至2023年上半年约3.25亿元,付费药店增加及变现能力提高所致[22] - 个人慢病管理解决方案及其他收入从2022年上半年约0.943亿元减少22.1%至2023年上半年约0.735亿元,因公司优化收入结构[22] 技术研发与文章发表 - 报告期内公司加强医疗人工智能技术,基于ClouD GPT及ClouD DTx两大模型加速人工智能应用[7] - 2023年1月公司发表文章分析约1110万名高血压患者用药情况,得出CCB和ARB是最常开的两种抗高血压药物[8] - 2023年4月公司发表文章指出基于移动设备的CBT可有效降低ASCVD患者LDL - C水平[8] 业务覆盖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2658家医院安装智云医汇SaaS,包括780家三级公立医院及1115家二级公立医院,其中39家是中国百强医院[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与36家制药公司签约提供数字营销服务,较2022年6月30日增长56.5%;合作SKU总数达45个[1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直接或间接向公司采购医院医疗用品的医院达3152家,较2022年同期增长14.0%[11] - 2023年部署了公司医院SaaS的医院数目较2022年增长6.7%;订阅解决方案合作制药公司数量增长56.5%;合作SKU数量增长55.2%;增值解决方案付费医院数量增长14.0%[1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200,431家药店安装智云问诊,较2022年底增加7,104家,覆盖中国32%的药店[1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拥有逾10万名注册医生及约2970万名注册用户,逾95%新用户来自原生获取[1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在线处方数量达8070万次[17] - 2023年注册用户数量2970万人,较2022年增长12.1%;注册医生数量10.09万人,较2022年增长6.3%[18] 战略合作 - 2023年8月4日,公司与广东正在医药控股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就“小儿双清颗粒”药品展开患者服务合作[20] 公司战略 - 公司拟专注扩大医院和药店网络、患者及医生群,投资产品技术创新、扩大医疗价值链占有率及战略伙伴关系和收购等战略[21] 资产负债与现金流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及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约为人民币2.497亿元及约人民币1.944亿元[3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银行及其他贷款为人民币2.691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1.925亿元),借款实际年利率介乎3.6%至5.5%[3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资产负债率为35.6%,2022年12月31日为33.6%,增加主因是银行贷款增加[4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汇兑亏损约为人民币7.6万元,2022年同期约为人民币14.9万元[41] - 2023年6月30日,约人民币2210万元的厂房及楼宇已抵押作贷款担保[39]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银行及其他贷款为人民币2.691亿元,租赁负债为人民币2470万元,2022年12月31日分别为人民币1.925亿元及人民币3080万元[4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596641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585966千元[5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2477254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2398462千元[5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2207254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2248462千元[5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1804677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1881375千元[57] - 2023年6月30日制成品存货为224,809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215,835千元;2023年上半年已售存货账面价值为1,261,046千元,2022年同期为915,359千元[78]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为789,922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758,533千元;贸易应收款项亏损拨备2023年6月30日为43,303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43,463千元[78] - 2023年6月30日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为532,102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467,575千元;预期信贷亏损拨备2023年6月30日为16.0百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9百万元[81][82] - 2023年6月30日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为424,989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423,501千元;预期年回报率2023年介乎1.20%至5.67%,2022年为1.21%至6.23%[83] - 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94,406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249,674千元[84]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246,856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120,800千元[85] - 2023年6月30日其他应付款项和应计开支为330,854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459,870千元[87] 人员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共有1489名雇员,杭州、上海及中国其他办事处分别有453名、152名及884名[4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有2500多名灵活人员,接洽超9000间医院及超20万间药店[4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全职雇员总数为1489人,其中销售及营销1227人、研发127人、一般及行政67人、其他68人[4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人员相关成本总额约为5.178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4.809亿元有所增加;全职员工成本约为2.836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2.822亿元略有增加;灵活人员成本约为2.342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1.987亿元有所增加[4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雇员成本为283592千元,2022年同期为282176千元[66] 资金运用与股息政策 - 公司于2022年7月6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4.257亿港元,董事会预计于2026年12月31日前悉数动用[5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业务扩展用途已动用1070万港元,未动用2.214亿港元;战略伙伴关系、投资和收购业务已动用510万港元,未动用9210万港元;营运资金和一般公司用途已动用840万港元,未动用5.12亿港元[51]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现金股息[52]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董事并无支付或宣派任何股息[89]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长与首席执行官由匡明先生兼任,董事会认为此安排可确保内部领导贯彻一致,使整体战略规划更有效率,未来可能重新评估角色划分[46] - 公司已采纳《企业管治守则》和《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报告期内全体
智云健康(09955)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8 18:22
公司业务及风险 - 公司于2015年8月24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并于2022年7月6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74]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为医院和药店提供医疗用品供应和SaaS服务,为制药公司提供数字营销服务,以及为患者提供在线问诊和处方开具服务,主要围绕慢病管理展开[75] - 公司报告期内的业绩详见本年度报告第74页的综合损益表[76] - 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未来维持收入增长率、实现或维持盈利能力、解决方案商业化能力、法律及监管规定、维护行业参与者对平台的信任度、扩大医院和药店网络、管理第三方供应商关系、与制药和医疗器械公司相关的风险,以及吸引或留住足够用户或医疗专业人员的能力[79] - 公司致力于履行社会责任,改善员工福利、保护环境、回馈社会并实现可持续增长,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将于刊发本年报的同时在公司网站和联交所网站同步发布[80] 财务信息及股东情况 - 公司与匡先生签订了借款协议,向匡先生提供人民币24,000,000元用于认购杭州康明新增注册股本[113] - 公司的合约安排和潜在交易对法律结构和业务经营至关重要,董事认为这些交易构成持续关联交易[117] - 公司已获得联交所批准豁免严格遵守上市规则的公告、通函和独立股东批准规定,但需遵守特定条件[120] - 智雲健康科技集团2022年年度报告显示,最大客户收入为人民币312.6百万元,占总收入的10.5%[125] - 最大供应商采购额为人民币377.3百万元,占总采购额的10.6%[127] - 公司未建议派发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138] - 董事薪酬合计约为人民币24.3百万元[151] 董事情况 - 张先生曾在名创优品集团担任董事和首席财务官,具有丰富的财务领导经验[172] - 徐女士在同道猎聘集团担任首席财务官和执行董事,具有超过16年的财务管理经验[178] - 王先生在生命科学和制药行业拥有30年经验,曾在多家国内和跨国制药公司担任高级职务[181] - 李先生在阿里巴巴集团担任技术专家,具有广泛的计算机科技经验[183] - 左女士在强生公司的子公司担任高级销售运营经理,具有丰富的销售经验[184] 股权结构 - Data Vantage Development Limited控制HaoYuan health Limited的100%權益[196] - Prime Forest Assets Limited持有32,138,712股股份[197] - 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招銀國際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招銀國際金融有限公司、招銀金融控股(深圳)有限公司及招銀國際金融控股(深圳)有限公司被視為於上海旗驥擁有權益的股份中擁有權益[198] - Jeffrey Steven Yass控制SIG Global China Fund I, LLLP的100%權益[199] - SIG Global Investments GP, LLC控制SIG Global China Fund I, LLLP的100%權益[200]
智云健康(09955)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22 16:55
公司业绩 - 2022年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入达到2,988,056千元,同比增长70.1%[3] - 公司毛利为792,100千元,同比增长39.0%[3] - 公司經營虧損为591,563千元,年內虧損为1,692,221千元[3] - 公司按分部劃分的收入中,增值解決方案增长率为89.1%[3]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总收入达到2,988百万元,同比增长70.1%[10] - 公司的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净亏损率收窄至负11.1%[10]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拥有26家付费客户,较去年同期增长73%[13] - 公司合作库存单位总数达到34个,较去年同期增长54.5%[16] - 公司院内订阅解决方案的年经常性收入达到人民币416.8百万元,占去年同期订阅解决方案收入的103%[13] - 公司直接或间接向其采购增值解决方案的医院数量达到2,818家,较去年同期增长34%[14] - 公司整体客户保留率为87%,安装公司SaaS的医院达到95%[14] - 公司的藥店解決方案的收入达到615,812千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6%[20]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拥有约98,700名注册医生及约28.5百万注册用户[21] - 公司服务已开具达170百万张处方,被认为是2021年中国最大的数字化慢病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22] - 公司计划继续扩大醫院和藥店網絡,投资于产品和技术创新,以及加强战略合作和收购[28] - 公司将继续推动院内解决方案和藥店解决方案的商业化,提升供应链能力[30] - 公司将继续专注于提供优质和可靠的医疗服务,与更多保险公司合作推出健康保险产品[31] 财务状况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人民币1,090.6百万元和人民币249.7百万元[64]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银行及其他贷款为人民币192.5百万元,实际年利率介乎3.8%至5.8%[65]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率为33.6%,较上年同期无重大变动[71]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外汇风险主要在中国经营业务,无重大外汇风险[72] - 公司于2022年12月31日无重大或有负债[73]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全职员工人数为1,349人,其中销售及营销人员为1,146人[75] 审计及法律事务 - 公司已成立審核委員會,由三名成員組成,張賽音先生为審核委員會主席[89] - 審核委員會已審閱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經審核綜合財務報表,并已确认遵守適用會計原則、準則及規定[90] - 公司核數師已對經審核綜合財務報表所載金額進行比較,並未對「經調整虧損淨額」假設的合理性或適當性評論[91] - 公司自上市日期至2022年12月31日未进行任何上市证券的购买、出售或贖回[92]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未涉及任何重大訴訟或仲裁[93] 股本及股东事务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淨额约为425.7百万港元,计划用途包括业务扩展、提升医疗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战略合作和投资、營運資金及一般企业用途[94] - 公司不建议派发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95] - 公司将于2023年6月16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以釐定有权出席股东週年大会並於会上投票的股东身份[96] - 公司的法定股本为100,000美元,分为1,000,000,000股每股面值0.0001美元的普通股[150]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普通股已发行股本为587,038,219股,股本为391人民币千元[152] - Prime Forest持有的本公司普通股数量为63,911,991股[153] - 公司已发布2022年度业绩公告,并将在适当时候寄发年度报告给股东[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