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新制药(688189)

搜索文档
南新制药:关于2023年年度报告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回复公告
2024-05-10 20:38
业绩数据 - 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4460.20万元,核心产品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销售收入66736.62万元,占比89.63%[2][5][24] - 2023年度抗生素类产品销售收入3427.01万元,同比减少60.24%;心血管类产品销售收入3625.28万元,同比减少74.29%[19] - 2023年度头孢克洛胶囊销售收入2671.95万元,销售成本3217.79万元,毛利率 - 20.43%[22] - 2023年末应收账款账面值54396.18万元,占总资产比例31.31%[27] - 公司最近3年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分别为11196.71万元、10635.86万元、9154.25万元,2023年确认债务重组损失1491.17万元[27] - 最近4年,公司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69%、107%、77%、108%[27][55][56] - 2023年度学术推广费为33257.35万元,占销售收入比例44.66%[56] - 2023年度公司研发支出资本化1831.98万元,奥司他韦和帕拉米韦吸入溶液项目临床研究分别投入300万元、1616.26万元[65] 产品数据 - 2023年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不含税平均销售价格59.39元/瓶,同比降43.51%,平均销量1124万瓶,同比增156.04%,销售收入66754.36万元,同比增44.63%[14] - Ⅱ/Ⅲ期临床研究412例患者中,帕拉米韦300mg剂量组比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组缩短流感持续时间[9] - 上市后Ⅳ期临床试验入组931例患者,甲/乙型流感疾病症状3天内全部缓解,单项流感症状2天内缓解[9] - Ⅳ期临床试验237例受试者发生422例次不良事件,发生率25.46%;与研究药物有关不良事件152例受试者发生225例次,发生率16.33%[9] - 力纬上市后临床研究中,88例小儿流感并发肺炎患儿,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组治疗总有效率95.45%,高于奥司他韦颗粒组的77.27%[9] - 帕拉米韦临床研究968例患者中,腹泻发生率5.8%;幼儿安全性评价试验117例患者中,呕吐发生率5.1%;奥司他韦成人治疗试验1887名患者中,恶心发生率10%、呕吐9%、腹泻7%、腹痛2%[11] - 帕拉米韦给药24h后解热效果显著,与磷酸奥司他韦相比,退热时间快29%[10] - 帕拉米韦治疗组与口服奥司他韦相比,退热平均差异为7.17小时[10] - Kohno研究纳入1091名流感患者,A型流感约占92%,B型8%,治疗第2天,帕拉米韦病毒阳性患者比率低于口服奥司他韦[10] 市场与风险 - 2023年市场对抗病毒产品需求大增,公司降价抢占市场致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销售大幅增加[15] - 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与奥司他韦同属医保乙类,不同省份报销比例60% - 90%,同一省份报销比例相同[12] - 奥司他韦产品单价70 - 90元/盒,服用疗程一般5天以上;帕拉米韦110 - 120元/瓶,疗程一般1 - 3天,平均治疗成本相差不大[12] - 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和磷酸奥司他韦干混悬剂互为补充,分别针对院内和院外市场[17] - 公司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存在被仿制、纳入集采,致销量或价格下降风险[16] - 截至第九批国家集采,累计33个降压药进入国家集采目录[20] 应收账款 - 2021 - 2023年公司主要产品前五大客户有不同的不含税销售收入、应收账款余额及回款情况[29][30][31] - 2021 - 2023年公司应收账款前五大客户有不同的不含税销售收入和应收账款余额[38][40] - 2021 - 2023年债务重组客户收入(不含税)小计分别为4643.30万元、2266.71万元、1557.86万元,回款小计分别为2343.92万元、303.23万元、4787.00万元,投资收益小计为 - 2016.33万元[4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账款合计2938.06万元,账龄在2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占总应收账款的比例为45.04%[44] - 2023年12月31日,1年以内(含1年)平均滚动率为57.66%,1 - 2年(含2年)为67.04%,2 - 3年(含3年)为39.43%[49] - 2023年12月31日,账龄组合信用减值损失合计35411.09万元[52] - 2023年末应收账款余额合计74701.65万元,整体坏账准备计提比例接近40%,三年以上账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为100%[53][54] - 2023年各账龄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合计89807.27万元,坏账准备合计35411.09万元,整体比例39.43%[55] - 截止2024年3月25日期后回款3773.29万元,截止2024年4月30日回款4601.23万元[55] 研发与政策 - 同行业可比公司对创新药以三期临床作为资本化开始时点,改良、仿制药以获得国家药监局药物临床试验批件为资本化开始时点[68] - 公司研发支出资本化时点的会计政策和估计与同行业可比公司无明显差异,具有一致性[68] - 公司产品磷酸奥司他韦干混悬剂(仿制药)开始资本化时点为取得国家药监局BE临床批件[69] - 帕拉米韦吸入溶液项目(改良型新药)开始资本化时点为获得国家药监局药物临床试验批件[69] - 公司出台多个文件建立健全反商业贿赂等组织架构和工作机制,未发现合作方存在违规情形[62][63] - 公司学术推广费有真实交易背景和商业实质,资金无流回、流入关联方情况[64]
南新制药: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的进展公告
2024-05-07 18:46
回购方案 - 首次披露日为2023年12月21日[2] - 实施期限自董事会审议通过日起12个月内[2][3] - 预计回购金额500万元至1000万元[2][3] - 用途为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2][3] 回购进展 - 累计已回购股数122.8955万股,占总股本比0.4479%[2][4] - 累计已回购金额799.74万元[2][4] - 实际回购价格区间5.45元/股至9.24元/股[2][4] - 2024年4月未回购股份[4] 其他 - 公司总股本为274400000股[4]
南新制药(688189) - 2024 Q1 - 季度财报
2024-04-29 16:04
营收与利润情况 - 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12亿元,同比减少63.1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6.65万元,同比减少69.95%[4] - 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1.12亿元,2023年同期为3.03亿元[20] - 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成本8908.92万元,2023年同期为2.48亿元[20] - 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利润455.41万元,2023年同期为1859.55万元[21] - 2024年第一季度净利润467.72万元,2023年同期为1436.45万元[21] 现金流量情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686.36万元,同比增长1280.20%[4] - 2024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686.36万元,2023年同期为267.09万元[24] - 2024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088.28万元,2023年同期为 - 218.87万元[24] - 2024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4440.04万元,2023年同期为4319.92万元[24] - 2024年第一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 1841.96万元,2023年同期为4368.15万元[25] - 2024年第一季度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43亿元,2023年同期为7.57亿元[25] 研发投入情况 - 研发投入合计1651.29万元,同比减少51.46%[5]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4.77%,增加3.55个百分点[5] 资产与权益情况 - 总资产16.95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2.43%[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13.14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0.32%[5] - 2024年3月31日,公司货币资金为64.46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6.58亿元有所下降[17] - 2024年3月31日,公司应收票据为8.19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594.42万元大幅减少[17] - 2024年第一季度末,公司流动资产合计12.46亿元,较上期末的12.90亿元有所减少[18] - 2024年3月31日,公司固定资产为1.81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85亿元略有下降[18] - 2024年第一季度末,公司非流动资产合计4.50亿元,较上期末的4.48亿元略有增加[18] - 2024年第一季度末,公司流动负债合计3.91亿元,较上期末的4.29亿元有所减少[19] - 2024年第一季度末,公司非流动负债合计562.19万元,较上期末的576.81万元略有减少[19] - 2024年第一季度末,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12.99亿元,较上期末的13.02亿元略有减少[19] 股东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0051[13] - 前十大股东中,湖南医药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28.57%[13] - 2024年第一季度末,湖南医药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7840万股人民币普通股,为大股东[14] 每股收益情况 - 基本每股收益0.0137元/股,同比减少70.02%[4] - 2024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0.0137元/股,2023年同期为0.0457元/股[22]
南新制药:关于职工代表监事退休离任及补选职工代表监事的公告
2024-04-22 17:37
公司及公司监事会对涂凤鸣女士在任职工代表监事期间为公司发展所做出 的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 证券代码:688189 证券简称:南新制药 公告编号:2024-022 湖南南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职工代表监事退休离任及补选职工代表监事的公告 本公司监事会及全体监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 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湖南南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监事会于近日收到职工代 表监事涂凤鸣女士的书面辞职报告。涂凤鸣女士因已届法定退休年龄,已办理完 成退休离任手续,并申请辞去公司职工代表监事职务,其辞职后将不在公司及子 公司担任职务。涂凤鸣女士职工代表监事职务的原定任期为公司第二届监事会任 期届满之日止。截至本公告披露日,涂凤鸣女士未持有公司股票,亦不存在应当 履行而未履行的承诺事项。 李晓霞,1988 年 8 月出生,中国国籍,中共党员,无境外永久居留权,中山 大学会计学专业毕业,本科学历,中级会计师职称。2011 年 11 月至 2016 年 9 月 就职于广州市大震机电设备有限公司,2018 年 6 月至 2021 年 1 月就职于广州市 番禺 ...
关于对湖南南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及有关责任人予以监管警示的决定
2024-04-22 17:22
业绩总结 - 2023年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实际为1,107.74万元[3] - 业绩预告与快报预计值和实际差异幅度分别为121.55%、136.46%[3] 其他新策略 - 公司及责任人因披露不准确被上交所警示,需提交整改报告[5]
南新制药: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之保荐总结报告书
2024-04-12 19:08
上市与督导 - 公司于2020年3月26日在科创板上市,保荐人持续督导期至2023年12月31日[1] 资金使用 - 2020年11月22日,公司同意使用13900万元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7] - 2022年12月7日,公司再次同意使用13900万元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8] - 2020年11月22日,公司拟使用32590.73万元超募资金投资建设帕拉米韦生产基地三期工程项目[9] - 2021年6月25日,公司将32590.73万元超募资金用于“NX - 2016”等5个项目[10] - 2022年12月7日,公司结项“研发实验室”项目,终止“NX - 2016”等4个超募资金投资项目[11] 业绩情况 - 2021年度公司业绩收入7.44亿元,同比下降27.74%;净利润为 - 1.62亿元,较2020年度下降226.50%[12] - 2021年公司产品“力纬”需求同比2020年减少2.49亿元,降幅33.63%[12] - 2021年公司产品“辛可”销售收入较2020年减少约5851万元[12] - 公司产品“可福乐胶囊”2020年底进集采目录,2021年销售收入同比减少约7043万元,同比减少69.31%[13] 人员变动 - 2021 - 2024年期间,公司核心技术人员缪栋等先后离职,胡双华、杨敏因退休离任[14] 监管相关 - 2023年4月26日,公司收到湖南证监局责令改正和对相关人员警示函决定[15] - 2023年6月6日,公司收到上交所对公司及有关责任人监管警示决定[16] - 2023年7月5日,公司向上交所提交监管措施整改报告[18] - 2023年7月22日,公司披露湖南证监局行政监管措施整改报告[18] 其他情况 - 除前期会计差错等事项受监管措施外,公司持续督导期间其他信息披露符合要求[23]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使用执行专户存储制度,符合规定[2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未使用完毕[25] - 西部证券将继续对公司募集资金存放和使用履行督导责任直至资金用完[25]
南新制药: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2023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2024-04-12 19:08
业绩总结 - 2023年营业收入744,601,965.89元,较2022年增加6.55%[22]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51,487.27元,2022年为 - 78,832,285.04元[22]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318,116,026.60元,较2022年末增加0.29%[22] - 2023年末总资产1,737,536,466.45元,较2022年末减少11.11%[22]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0.0137元/股,2022年为 - 0.2873元/股[23] - 2023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29%,较2022年增加6.11个百分点[23] - 2023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2.51%,较2022年增加3.29个百分点[23]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拥有36个化学药品种的56个制剂生产批件和6个原料药生产批件,在研新产品22个[25] - 公司建立了全流程新药研究开发体系,形成四大核心技术平台[29] - 费用化研发投入本年度为74,863,912.65元,上年度为58,159,117.86元,变化幅度为28.72%[36] - 资本化研发投入本年度为18,319,811.37元,上年度为6,296,878.87元,变化幅度为190.93%[36] - 研发投入合计本年度为93,183,724.02元,上年度为64,455,996.73元,变化幅度为44.57%[36]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本年度为12.51%,上年度为9.22%,增加3.29个百分点[36] -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本年度为19.66%,上年度为9.77%,增加9.89个百分点[36] - 各在研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合计46,660.0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合计3,736.14万元,累计投入金额合计24,189.70万元[39][40] 市场扩张 - 公司在近三十个省市派驻专门人员,构建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33] 募集资金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使用募集资金791,937,748.13元,含暂时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的237,000,000.00元[4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收到的银行存款利息、理财收益扣除银行手续费等的净额为45,455,516.11元[4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管理余额100,000,000.00元,募集资金专户实际余额288,800,067.98元[42] - 公司2023年募集资金总额为12.229亿美元,发行有关费用为8761.77万美元,累计使用金额为7.9193774813亿美元[44] - 创新药研发项目使用募集资金1.2808541993亿美元,营销渠道建设使用97.5万美元,补充流动资金项目使用1.4亿美元[44] - 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2.37亿美元,“NX - 2016”等5个项目使用787.73282万美元,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2.78亿美元[44] - 现金管理金额为1亿美元,募集资金利息收入扣除手续费净额为4545.551611万美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专户余额为2.8880006798亿美元[44] 股权结构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控股股东湖南医药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直接持股7840万股,持股比例28.57%[46] - 实际控制人湖南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间接持股7840万股,持股比例28.57%[46] - 副董事长、总经理张世喜间接持股193.2935万股,持股比例0.70%[46] - 董事彭程间接持股126.3721万股,持股比例0.46%[46] - 监事莫章桦直接持股0.3748万股,间接持股17.6401万股,合计持股18.0149万股,持股比例0.07%[46] - 前任董事长杨文逊间接持股644.4216万股,持股比例2.35%;原常务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黄俊迪间接持股74.8266万股,持股比例0.27%[46] 合规情况 - 2023年4月26日,公司收到湖南监管局责令改正措施决定和对相关人员警示函决定[5][17] - 2023年6月6日,公司收到上交所科创板公司管理部监管警示决定[5][18] - 2023年7月5日,公司向上交所科创板公司管理部提交监管措施整改报告[5][19] - 2023年7月22日,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披露湖南证监局行政监管措施整改报告[5][19] - 2023年度,南新制药在持续督导期间未发生须保荐人公开发表声明的违法违规情况[3] - 2023年度,南新制药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存在未履行承诺的情况[5] - 2023年度,核查发现南新制药不存在应披露未披露重大事项或信息与事实不符情况[5] - 2023年度,南新制药未发生需督促说明并限期改正的情形[5] - 2023年度,南新制药不存在需保荐人进行专项现场核查的情形[6] 行业背景 - 公司核心产品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监测期至2018年4月4日届满,国内已有数家竞争厂商的帕拉米韦注射液产品通过一致性评价获批并上市[12][13] - 2013 - 2018年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推进,目前带量采购已开展9批10轮,前五批集采共涉及234个品种,平均降幅52 - 59%;第六批胰岛素专项集采42个品种中选,平均降幅48%;第七批化药集采60个品种中选,平均降幅48%;第八批集采39个品种中选,平均降幅56%;第九批集采41种药品采购成功,平均降价58%[15] 生产情况 - 2023年公司生产车间外部检查通过率100%,产品市场抽验无不合格反馈[32]
南新制药: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的进展公告
2024-04-02 17:36
回购方案 - 首次披露日为2023年12月21日[2] - 实施期限为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12个月内[2] - 预计回购金额500万元至1000万元[2] 回购进展 - 累计已回购股数122.8955万股,占比0.4479%[2] - 累计已回购金额799.74万元[2] - 实际回购价格区间5.45元/股至9.24元/股[2] 2024年3月回购 - 回购8200股,占比0.0030%[5] - 成交最高价和最低价均为7.435元/股[5] - 支付资金总额60962.61元[5] 公司股本 - 总股本为274400000股[5]
南新制药:持股5%以上股东大宗交易减持股份计划公告
2024-04-02 17:34
证券代码:688189 证券简称:南新制药 公告编号:2024-021 湖南南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持股 5%以上股东大宗交易减持股份计划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全体董事及相关股东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 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 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大股东持股的基本情况 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广州乾元投资管理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广州 乾元")直接持有湖南南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新制药"或"公司") 43,120,000 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15.71%。 上述股份来源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取得的股份及公司实施资本公积转增 股本相应增加的股份,且已于 2021 年 3 月 26 日起解除限售并上市流通。 减持计划的主要内容 因股东自身资金需求,广州乾元计划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公司股份不 超过 5,488,000 股,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 2.00%。广州乾元本次减持股份自本 公告披露之日起 3 个交易日后的 3 个月内进行,且在任意连续 90 日内减持股份 的总数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 2.00%。减持价格将按照减持实施时的市场价格确 定。 ...
南新制药(688189) - 2023 Q4 - 年度财报
2024-03-26 00:00
利润分配 - 公司2023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拟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此方案尚需提交公司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6] - 2023年度拟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98] - 2023年度不进行现金分红是为应对外部环境变化,保障生产经营正常运行[200] - 未分配利润滚存至下一年度,用于满足日常经营、促进主营业务、支持新项目建设及储备长期发展资金[200] - 公司股利分配形式包括现金、股票以及两者结合三种[196] - 每年度现金分红金额不低于当年可供分配利润(不含年初未分配利润)的10%,上市后未来三年现金累计分配利润不少于上市后最近三年年均可供分配利润的30%[196] - 成熟期无重大资金支出安排,现金分红在利润分配中占比最低80%;成熟期有重大资金支出安排,占比最低40%;成长期有重大资金支出安排,占比最低20%[198] - 公司保证子公司每年现金分配利润不少于当年可分配利润的30%[198] 审计相关 - 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5]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上市时已实现盈利[4] - 公司控股股东为湖南医药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14] - 公司所处行业为医药制造业(分类代码C27)[105] - 公司主要药品包括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磷酸奥司他韦干混悬剂等多种化学药[109] - 公司控股参股公司包括广州南新制药、湖南凯铂生物药业等,持股比例分别为87%、100%等[130] 合规情况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8]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8] - 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9] 董事会与监事会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5] - 公司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任期三年[141] - 公司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职工代表监事1名[143] - 2023年公司进行换届选举,产生第二届董事会、监事会成员及聘任高级管理人员[170] - 2023年因换届选举、控股股东变更、个人原因等,多名第一届董事会、监事会成员及核心技术人员离任[171] - 2023年2月8日第一届董事会第三十七次会议提名陈建设等为非独立董事候选人,聘任2022年度审计机构等[175] - 2023年3月3日第一届董事会第三十八次会议选举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委员,审议通过2022年年度报告等议案[175] - 2023年4月27日第一届董事会第三十九次会议审议2022年度利润分配等多项议案[175] - 2023年6月13日第一届董事会第四十次会议调整董事会结构,换届选举董事等[175] - 2023年6月29日第二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选举董事长、副董事长,聘任总经理等[178] - 2023年7月12日第二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修订公司章程,提请召开临时股东大会[178] - 2023年8月30日第二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审议2023年半年度报告及募集资金使用报告[178] - 2023年10月30日第二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审议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178] - 2023年董事胡新保等参加董事会和股东大会情况良好,无连续两次未亲自参会情况[179] - 2023年1 - 2月杨艳等多位董事、监事因控股股东变更等原因辞职[180][181] - 2023年6月29日选举产生公司第二届董事会和监事会,任期三年,同日选举胡新保为董事长,张世喜为副董事长兼总经理等[182] - 年内召开董事会会议11次,其中通讯方式10次,现场结合通讯方式1次[183] - 审计委员会报告期内召开4次会议,提名委员会召开3次会议,战略委员会召开1次会议,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召开1次会议[186][187][188][189] 财务报告声明 - 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6] 前瞻性陈述说明 - 报告所涉及的公司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7] 财务数据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744,601,965.89元,同比增加6.55%[25]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51,487.27元,上年同期为 -78,832,285.04元[25]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077,419.26元,上年同期为 -89,305,547.87元[25]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318,116,026.60元,同比增加0.29%[25] - 2023年末总资产1,737,536,466.45元,同比减少11.11%[25]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0.0137元,上年同期为 -0.2873元[26] - 2023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29%,较上年增加6.11个百分点[26] - 2023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2.51%,较上年增加3.29个百分点[26]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5,230,527.29元,上年同期为 -160,089,602.65元[25] - 2023年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174,757.58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6,059,974.22元[31] - 2023年公司债务重组损益为-1491.17万元,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为19.50万元,所得税影响额为14.59万元,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为-130.19万元,合计为-732.59万元[32] - 2023年应收款项融资期初余额为1027.10万元,期末余额为2712.82万元,当期变动为1685.72万元[35] - 2023年全国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159426.20亿元,同比下降11.20%;营业成本91373.70亿元,同比下降12.74%;利润总额22034.60亿元,同比下降19.46%[38]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4460.2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6.55%;营业利润741.22万元,利润总额760.73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5.15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07.74万元[39] - 2023年营业成本11,373.83万元,较上年增加1,441.82万元,增幅14.52%,毛利率84.72%,较上年下降1.07个百分点[88] - 2023年销售费用370,945,370.73元,较上年减少12.35%;管理费用53,385,073.75元,较上年减少16.96%;财务费用4,991,182.54元,较上年减少8.46%[87] - 2023年研发费用74,863,912.65元,较上年增加28.72%,主要因美氟尼酮片临床研究及产品工艺改进投入增加[8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15,230,527.29元,因销售收款增加和支付费用减少[87]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 131,888,468.70元,因购买现金管理产品和上年收到借款归还[87] - 医药制造营业收入7.45亿元,同比增6.55%,营业成本1.14亿元,同比增14.52%,毛利率84.72%,减少1.07个百分点[90][91] - 抗流感病毒类药物营业收入6.67亿元,同比增44.59%,营业成本6477.92万元,同比增125.47%,毛利率90.29%,减少3.49个百分点[91] - 心血管类药物营业收入3625.28万元,同比降74.29%,营业成本706.31万元,同比降56.46%,毛利率80.52%,减少7.98个百分点[91] - 抗流感病毒类药物生产量1066.67万瓶/盒,同比增99.88%,销售量1123.70万瓶/盒,同比增155.97%,库存量110.89万瓶/盒,同比增20.59%[92] - 心血管类药物生产量271.29万瓶/盒,同比降31.84%,销售量204.36万瓶/盒,同比降60.03%,库存量98.45万瓶/盒,同比降44.52%[92] - 医药制造材料费成本6791.65万元,占比59.71%,同比增26.52%[96] - 抗流感病毒类药物材料费成本3667.68万元,占比32.25%,同比增205.23%[96] - 心血管类药物材料费成本228.41万元,占比2.01%,同比降68.52%[96]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2.22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29.81%[97]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3791.87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59.89%[101] - 2023年销售费用3.71亿元,较2022年减少12.35%;管理费用5338.51万元,较2022年减少16.96%;研发费用7486.39万元,较2022年增加28.72%;财务费用499.12万元,较2022年减少8.46%[102]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15亿元,2022年为 - 1.60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 - 1.32亿元,较2022年减少176.96%;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 - 2.35亿元,2022年为 - 2847.23万元[103] -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合计3791.87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59.89%[103] - 2023年末应收票据1594.42万元,较上期期末增加426.35%;应收账款5.44亿元,较上期期末减少25.30%[104] - 2023年末开发支出6347.96万元,较上期期末增加40.57%,主要因研发项目投入增加[104] - 2023年末短期借款3.23亿元,较上期期末减少33.92%,主要因偿还银行短期贷款[104] - 2023年末应付职工薪酬706.75万元,较上期期末减少44.65%,主要因报告期末人员减少[104] - 2023年末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71.07万元,较上期期末减少98.62%,主要因偿还完银行长期贷款[104] - 抗流感病毒类药物营收66736.62万元,同比增90.29%;心血管类营收3625.28万元,同比降74.29%;抗生素类营收3427.01万元,同比降14.32%;解热阵痛类营收670.02万元,同比降33.19%[115] - 公司报告期内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2.51%,占净资产比例为7.16%,资本化比重为19.66%[122] - 公司研发费用化投入7486.39万元,同比增长28.72%;资本化投入1831.98万元,同比增长190.93%[123] - 公司销售费用总额37094.54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9.82%,其中学术推广费占比89.66%[127] - 帕拉米韦吸入溶液研发投入1616.26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2.17%,较上年同期变动3.18%[125] - 磷酸奥司他韦干混悬剂研发投入300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0.40%,较上年同期变动32158.06%[125] - 帕拉米韦吸入粉雾剂研发投入184.65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0.25%,较上年同期变动408.25%[125] - 盐酸美氟尼酮片研发投入1106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49%,较上年同期变动 - 38.26%[125] 研发情况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研新产品22个,其中1 - 2类创新药项目7个,一致性评价项目2个,仿制药项目13个[39] - 报告期内新申请发明专利3项,新增授权发明专利3项;累计获得授权专利35项,其中发明专利27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累计获得软件著作权4项[39] - 磷酸奥司他韦干混悬剂、阿托伐他汀钙片获得药品注册批件,布洛芬混悬滴剂获得仿制药生产批件,贝那普利氢氯噻嗪片、头孢呋辛酯分散片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39] - 拟用于糖尿病肾病治疗的1类创新药盐酸美氟尼酮片项目正在开展Ⅱ期临床研究,受试者入组进展顺利[39] - 公司在研改良型新药帕拉米韦吸入溶液正开展II期临床试验,有望成全球首个上市的雾化吸入抗流感药物[44] - 公司拥有36个化学药品种的56个制剂生产批件和6个原料药生产批件,在研新产品22个,含7个1 - 2类创新药项目、2个一致性评价项目、13个仿制药项目[43] - 公司研发以自主研发为主、合作开发为辅,与第三方研发服务机构和知名院校建立合作关系[46] - 公司核心技术包括药物先导物的分子设计和发现技术等四大技术,能应用于新药研发和仿制药生产[57] - 公司依托先导物分子设计和发现技术,发现多靶点激酶抑制剂美他非尼的先导化合物[57] - 公司依托先导化合物优化技术,甄选出临床候选物美他非尼[59] - 公司难溶性药物开发技术包括固体分散体技术和成盐技术[59] - 2023年公司新增申请发明专利3项,新增获得发明专利3项,截至2023年12月31日,累计获得授权专利35项,其中发明专利27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累计获得授权软件著作权4项[61] -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总额较上年增长44.57%,费用化研发投入增长28.72%,资本化研发投入增长1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