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赛电池(000049)
![icon](https://files.reportify.cn/fe-static/_next/static/media/search.b3fd6117.png?imageMogr2/quality/75/thumbnail/64x/format/webp)
搜索文档
德赛电池(000049) - 2017年2月7日-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5 14:0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为控股型公司,持有惠州蓝微、惠州电池两家子公司75%股权 [3] - 第一大股东为惠州市德赛工业发展有限公司,持股45.23%,实际控制人为惠州市国资委 [3] - 公司围绕移动电源产业链布局业务,在中小型电源管理系统暨封装细分市场领先,是全球中小型移动电源领域领导厂商之一 [3] 业务规划 - 保持现有业务市场份额,开拓笔记本电脑电池、工具类及家电类无刷控制、大型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等业务,关注锂电池新应用 [4] 业绩相关 - 四季度盈利同比和环比增幅大,营收和利润超80%来自智能手机电池业务,增长原因是国内智能手机客户份额提升和内部管理改善 [4] - 2016年毛利率提升,原因是内部管理改善使生产损耗降低、效率提高,产品结构变化使高毛利产品占比提升,未来产品结构不变时毛利率下行压力小但仍存在,公司开拓高毛利率市场业务改善状况 [5] 各业务进展 - 笔记本电脑电池业务2016年两家客户量产,营收规模小占比低,2017年希望更多客户和项目量产 [4] - 以二级子公司惠州新源布局大型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业务,不涉及电芯领域,2016年亏损超6000万,2017年希望大批量出货减少亏损实现盈亏平衡 [5] 传统消费类电子业务增长方向 - 强化与现有国际客户合作广度 [6] - 加大国内智能手机业务开拓力度,提升市场占有率 [6] - 重点开拓笔记本电脑电池封装业务 [6] 少数股东权益问题 - 管理层、大股东和国资委等积极推动解决,暂无明确时间表 [6]
德赛电池(000049) - 2017年1月18日-2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5 13:52
公司概况 - 公司为控股型公司,分别持有惠州蓝微、惠州电池两家子公司75%股权 [2] - 第一大股东为惠州市德赛工业发展有限公司,目前持股45.23%,实际控制人为惠州市国资委 [3] - 公司主要围绕移动电源产业链进行业务布局,在中小型电源管理系统暨封装细分市场处于领先地位 [3] - 公司已成为全球中小型移动电源领域的领导厂商之一,与全球主要电芯厂合作,服务于全球顶级消费电子厂商 [3] 业务布局 - 惠州电池主营中小型锂电池封装集成业务 [3] - 惠州蓝微主营中小型移动电源管理系统业务 [3] - 二级子公司惠州新源主营大型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电源管理系统及封装集成业务 [3] - 未来将开拓笔记本电脑电池业务、工具类及家电类无刷控制业务、大型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业务 [3] 财务表现 - 2016年四季度盈利状况同比和环比增幅较大,主要源于智能手机电池业务(占比超过80%) [4] - 2016年度惠州新源亏损超过6000万,2017年目标实现大批量出货,减少亏损,力争盈亏平衡 [5] - 2016年度毛利率提升,主要由于内部管理改善和生产效率提高,以及高毛利产品占比提升 [5] 发展战略 - 强化与现有国际客户的合作广度 [6] - 加大国内智能手机业务开拓力度,提升市场占有率 [6] - 重点开拓笔记本电脑电池封装业务,该市场仅次于智能手机电池,具有较大空间 [6] - 积极关注锂电池在新行业、新领域的应用情况,把握市场切入机会 [3]
德赛电池(000049) - 2017年3月14日-1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5 13:40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000049,证券简称德赛电池 [1]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时间为 2017 年 3 月 14 - 15 日,地点在公司会议室,接待人员有总经理何文彬、董事会秘书王锋、财务负责人陈莉 [2][3] - 参与调研的单位及人员众多,包括国金永恒基金刘满福、正圆投资黄志豪等多家机构人员 [2][3] 2016 年度经营情况 - 营业收入 87.24 亿元,同比增长 3.44%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55 亿元,同比增长 10.89%,基本每股收益为 1.2439 [3] - 围绕移动电源产业链布局业务,惠州电池主营中小型锂电池封装集成业务,惠州蓝微主营中小型移动电源管理系统业务,二级子公司惠州新源主营大型动力、储能电池等电源管理系统及封装集成业务,在中小型电源管理系统暨封装细分市场领先 [3] 2017 年经营计划 - 深耕智能手机市场,改善客户结构,提高国内市场份额;以笔记本电脑电池项目量产开拓业务;提高电动工具国际优质客户供应份额,优化业务结构 [4] - 把握新能源汽车行业机遇,实现动力电池电源管理系统业务规模销售,提升市场占有率,深化与核心电芯客户合作,开拓国际高端新能源汽车整车客户 [4] 调研问答要点 业绩增长原因 - 2017 年一季度业绩增长源于传统消费类电子产品电池封装业务,国内外客户增长良好,毛利率因内部管理改善、生产效率提升和生产损耗下降而改善 [4][5] 毛利率维持与提升 - 公司会通过内部管理改善、精益生产等措施提升产品盈利能力,但面临市场竞争压力和客户降价要求 [5] 惠州新源业务情况 - 成立于 2015 年下半年,市场进展不大,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技术研发,技术平台搭建顺利,正进行第三代技术平台搭建,与客户广泛接洽,业务模式有向电芯厂供应 BMS 和直接给整车厂提供电池包两种 [5] 产业链话语权与生存空间 - 目前电芯厂话语权大,优质电芯资源紧缺,长期来看整车厂话语权更大,公司会做好惠州新源并关注行业走向 [6] 电池材料涨价影响 - 对公司无特别影响 [6] 人员增加原因 - 研发人员从 400 多增加到 700 多,因在动力电池、电动工具、智能控制业务投入资源,后续还会加大新业务研发投入;生产人员增加 2000 多人,因 2016 年底销售订单增加 [6] 少数股东权益问题 - 管理层、大股东和国资委等有关各方积极推动解决,暂无明确时间表 [6]
德赛电池(000049) - 2017年8月29-3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5 09:16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为控股型公司,持有惠州蓝微、惠州电池两家子公司75%股权 [3] - 第一大股东为惠州市德赛工业发展有限公司,持股45.23%,实际控制人为惠州市国资委 [3] - 公司围绕移动电源产业链布局,惠州电池主营中小型锂电池封装集成业务,惠州蓝微主营中小型移动电源管理系统业务,二级子公司惠州新源主营大型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电源管理系统及封装集成业务,在中小型电源管理系统暨封装细分市场领先 [3] 经营业绩 - 2017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6.68亿元,同比上升55.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4亿元,同比上升57.74%;基本每股收益为0.5578 [3] - 2017年上半年业务以智能手机电池为主,业务增长源于国内智能手机电池封装业务份额提升,国内主要客户份额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增长 [3] - 中型电源如笔记本电脑电池、电动工具类业务总体占营收比重不高,电动工具类业务聚焦核心客户,市场份额有一定提升 [3][4] - 大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业务销售未达预期,上半年仅实现营收1300多万元,亏损4000多万元 [4] 问答环节 业务情况 - 惠州新源上半年经营不理想,未形成持续规模销售,下半年会改善,争取减少亏损 [4] - 动力电池行业处于起步阶段,未形成明显模式,未来产能扩充将加剧行业洗牌,但整体行业空间巨大,公司有生存空间 [4] - 业务结构以智能手机电池业务为主,单一客户业务占比下降,2015年单一核心客户占比约70%,2016年约60%,2017年上半年占比40%多,国内智能手机客户业务占比提升 [5] - 新厂房投入使用对公司整体费用影响不大,新厂房折旧与原租赁费用基本相当 [5] - 笔记本电脑电池业务总体营收规模小,占公司总营收比例低,未来营收规模有望提升 [5] 权益问题 - 公司少数股东权益问题,各方正在积极推动解决,暂无明确时间表 [5]
德赛电池(000049) - 2017年7月1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5 09:06
公司概况 - 公司为控股型公司,分别持有惠州蓝微、惠州电池两家子公司75%股权 [2] - 第一大股东为惠州市德赛工业发展有限公司,目前持股45.23%,实际控制人为惠州市国资委 [3] 财务表现 - 2017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46.5亿元,同比上升约55%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上升45%-65%,基本每股收益在0.5128元–0.5835元期间 [3] 业务布局 - 公司主要围绕移动电源产业链进行业务布局 [3] - 惠州电池主营中小型锂电池封装集成业务,惠州蓝微主营中小型移动电源管理系统业务 [3] - 二级子公司惠州新源主营大型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电源管理系统及封装集成业务 [3] - 公司在中小型电源管理系统暨封装细分市场处于领先地位 [3] 市场地位 - 公司已成为全球中小型移动电源领域的领导厂商之一 [3] - 与全球主要电芯厂开展合作,服务于全球顶级消费电子厂商 [3] - 高端客户资源、品质保证及技术开发能力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3] 未来发展方向 - 保持现有业务市场份额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笔记本电脑电池业务、工具类及家电类无刷控制业务 [3] - 积极关注锂电池在新行业、新领域的应用情况,把握市场切入机会 [4] 经营情况 - 2017年二季度收入增长较快,主要来源是国内智能手机电池封装业务 [4] - 利润增长低于收入增长,主要原因是二季度智能手机封装业务毛利率处于较低水平 [4] - 惠州新源动力电池封装及电源管理业务持续亏损,上半年总体亏损约4000万元 [5] 其他信息 - 笔记本电脑电池业务总体进展顺利,但总体营收规模还很小 [5] - 产能不会成为制约公司业务发展的因素,封装业务新厂房正在陆续投入使用 [5] - 少数股东权益问题正在积极推动解决,目前尚未有明确时间表 [5]
德赛电池(000049) - 2017年8月16日、1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5 08:58
公司基本情况 - 2017 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6.68 亿元,同比上升 55.43% [2][3] - 2017 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14 亿元,同比上升 57.74%,基本每股收益为 0.5578 [3] - 公司围绕移动电源产业链布局,惠州电池主营中小型锂电池封装集成业务,惠州蓝微主营中小型移动电源管理系统业务,惠州新源主营大型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电源管理系统及封装集成业务,在中小型电源管理系统暨封装细分市场领先 [3] - 2017 年上半年业务以智能手机电池为主,增长源于国内智能手机电池封装业务份额提升,国内主要客户份额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增长 [3] - 中型电源如笔记本电脑电池、电动工具类业务总体占营收比重不高,电动工具类业务聚焦核心客户,市场份额有一定提升 [3] - 大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业务销售未达预期,上半年仅实现营收 1300 多万元,亏损 4000 多万元 [3] 调研问答 毛利率问题 - 2017 年二季度毛利率下降因业务结构变化,智能手机封装业务毛利率低且国内低毛利产品占比高,公司将通过内部管理改善、提升自动化水平等提升毛利率,但面临市场竞争压力和客户降价要求 [4] 业务情况 - 惠州新源上半年经营不理想,未形成持续规模销售,下半年会改善并争取减少亏损 [4] - 动力电池行业处于起步阶段,未形成明显模式,未来产能扩充将加剧行业洗牌,但整体行业空间大,公司有生存空间 [4] - 新厂房投入使用对公司整体费用影响不大,前期封装业务以租赁厂房为主,后续以自有厂房为主,新厂房折旧与原租赁费用基本相当 [5] - 笔记本电脑电池业务总体营收规模小,占公司总营收比例低,未来随客户、项目拓展营收规模有望提升 [5] 股东权益问题 - 公司少数股东权益问题,管理层、大股东和国资委等有关各方正在积极推动解决,暂无明确时间表 [5]
德赛电池(000049) - 2018年1月16日、1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4 18:16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为控股型公司,持有惠州蓝微、惠州电池两家子公司75%股权 [3] - 第一大股东为惠州市德赛工业发展有限公司,持股45.23%,实际控制人为惠州市国资委 [3] - 公司围绕移动电源产业链布局,惠州电池主营中小型锂电池封装集成业务,惠州蓝微主营中小型移动电源管理系统业务,二级子公司惠州新源主营大型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电源管理系统及封装集成业务,在中小型电源管理系统暨封装细分市场领先 [3] - 2017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125亿元,同比上升约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上升5%-25%,基本每股收益在1.31元–1.55元期间 [3] 收入增长原因 - 国内智能手机电池封装业务增长,2017年度在国内主要智能手机客户中整体业务份额约三成 [4] - 智能手机客户单机电池价格提升,国际客户单机电池价格提升幅度更大 [4] 利润增速较低原因 - 全年毛利率下降,受产品结构变化影响,国内低毛利产品占比提升,动力电池持续亏损 [4] - 第四季度除毛利率下降和动力电池业务亏损外,管理费用增加 [4] 惠州新源动力电池业务情况 - 2017年四季度经营情况未改善,持续亏损且幅度增加,全年亏损预计超一亿元,影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 -5,950万元 [4] - 预计2018年度持续亏损,目标是尽快减少亏损 [4] 业务拓展计划 - 聚焦锂电池的电池管理及封装业务,现阶段提升大型动力电池业务竞争力,拓展中型电动工具和笔记本电池业务,稳定小型智能手机电池业务,暂无拓展其他业务领域计划 [5] 应对单一客户风险措施 - 单一客户业务占比逐年下降,2015年单一核心客户占比约为70%,2016年约为60%,2017年占比为50%多 [5] - 未来开拓电动工具、动力电池等业务以降低单一客户风险 [5] 少数股东权益问题进展 - 管理层、大股东和国资委等有关各方积极推动解决,暂无明确时间表 [6]
德赛电池(000049) - 2018年3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4 16:56
公司信息 - 证券代码为 000049,证券简称为德赛电池 [1] 投资者关系活动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 [2] - 参与人员为参与 2017 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的投资者 [2] - 时间为 2018 年 3 月 29 日,地点是“全景•路演天下”(http://rs.p5w.net )网上交流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公司董事长刘其、董事总经理何文彬、财务总监陈莉、董事会秘书王锋 [2] - 公司于 2018 年 3 月 29 日下午 15:00 - 17:00 在“全景•路演天下”举行 2017 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相关问题交流情况详情见“全景•路演天下”(具体网络链接为:http://rs.p5w.net/html/50432.shtml ) [2] 日期信息 - 记录日期为 2018 年 3 月 30 日 [3]
德赛电池(000049) - 2017年11月7日-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4 16:20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000049,证券简称德赛电池 [1] - 2017 年 11 月 7 - 8 日进行特定对象调研,地点为公司会议室,接待人为董事会秘书王锋 [2][3] - 参与单位包括天风证券、老虎汇资管等众多机构 [2] 股权结构 - 公司为控股型公司,持有惠州蓝微、惠州电池两家子公司 75%股权 [3] - 第一大股东为惠州市德赛工业发展有限公司,持股 45.23%,实际控制人为惠州市国资委 [3] 经营业绩 - 2017 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 77.85 亿元,同比上升 45.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86 亿元,同比上升 39.67%;基本每股收益 0.9075 [3]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 31.17 亿元,同比上升 31.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7178 万元,同比上升 18.09% [3][4] 财务指标变动原因 - 固定资产较年初增长 4 亿多元,原因是惠州电池 13 万多平方米厂房、惠州蓝微 1 万多平方米厂房完工转入固定资产,以及加大自动化设备投入 [4] - 存货增加近 5 亿元,是备货增加所致,存货有订单支持 [4] - 三季度利润增速低于收入增速,是因国内智能手机封装业务毛利率低,且动力电池业务持续亏损 [4][5] 各业务情况 - 惠州新源经营不理想,未形成持续规模销售,前三季度亏损近 7000 万元 [5] - 业务结构以智能手机电池业务为主,单一客户业务占比下降,2015 年约 70%,2016 年约 60%,2017 年上半年 40%多,国内智能手机客户业务占比提升 [5] - 笔记本电脑电池业务营收规模小,占比低,未来有望提升 [5] - 电动工具及智能控制业务良好,客户涵盖百得、创科等厂商,后续将聚焦核心客户提高供应份额 [6] 其他事项 - 少数股东权益问题各方正在积极推动解决,暂无明确时间表 [6]
德赛电池(000049) - 2017年10月31日-11月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4 16:20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000049,证券简称德赛电池 [1] - 为控股型公司,持有惠州蓝微、惠州电池 75%股权,第一大股东为惠州市德赛工业发展有限公司,持股 45.23%,实际控制人为惠州市国资委 [2][3] - 围绕移动电源产业链布局,惠州电池主营中小型锂电池封装集成业务,惠州蓝微主营中小型移动电源管理系统业务,二级子公司惠州新源主营大型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电源管理系统及封装集成业务,在中小型电源管理系统暨封装细分市场领先 [3] 财务数据 - 2017 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 77.85 亿元,同比上升 45.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86 亿元,同比上升 39.67%;基本每股收益 0.9075 [3]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 31.17 亿元,同比上升 31.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7178 万元,同比上升 18.09% [3] 资产变动原因 - 固定资产较年初增长 4 亿多元,原因是子公司惠州电池 2015 年开始新建的 13 万多平方米厂房、惠州蓝微 2016 年开始新建的 1 万多平方米厂房本期完工转入固定资产,且公司加大自动化设备投入 [3][4] - 存货较年初增加近 5 亿元,因公司备货增加,存货均有订单支持 [4] 业务相关情况 - 前三季度业务增量主要来自国内智能手机封装业务,该业务毛利率低,且动力电池业务持续亏损,影响公司整体毛利率和利润 [4] - 惠州新源经营不理想,未形成持续规模销售,前三季度亏损近 7000 万元 [4] - 业务结构以智能手机电池业务为主,单一客户业务占比从 2016 年约 60%降至约 40%多,国内智能手机客户业务占比提升 [5] - 笔记本电脑电池业务营收规模小,占公司总营收比例低,未来有望提升 [5] - 电动工具及智能控制业务是重点开拓领域,业务总体良好,客户涵盖百得、创科等厂商,后续将聚焦核心客户提高供应份额 [5] 其他事项 - 少数股东权益问题,管理层、大股东和国资委等有关各方正积极推动解决,暂无明确时间表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