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德赛电池(000049)
icon
搜索文档
德赛电池(000049) - 2023 Q4 - 年度财报
2024-03-26 00:00
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总资产为165.01亿元,同比增长31.67%[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62.92亿元,同比增长53.91%[18]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20,284,918,957.13元,同比下降6.73%[37]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61,870,597.30元,同比下降35.13%[37]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901,679,706.41元,同比增长642.24%[37] - 公司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为1.7107元,同比下降36.00%[37] - 公司2023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2.72%,同比下降10.58%[37] - 公司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25,672,976.28元[42] - 公司2023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6,405,076,755.60元[64] - 公司2023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9,346,811.88元[64] - 公司2023年第四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15,967,665.29元[64] - 2023年公司实现合并营业收入202.85亿元,同比下降6.73%[90] - 2023年公司合并净利润为5.11亿元,同比下降40.04%[90] - 2023年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62亿元,同比下降35.13%[90]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202.85亿元,同比下降6.73%[130] - 公司2023年毛利率为9.13%,同比下降0.72%[132] - 公司2023年研发投入金额为642,032,288.90元,同比增长16.57%,占营业收入的3.17%[140] - 公司2023年财务费用为53,716,109.12元,同比增长1,035.49%,主要由于利息支出增加及汇兑收益减少[137] - 公司2023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减少443,326,730.77元,减少比例为30.34%,主要由于湖南电池收购长沙新储股权[142]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9.02亿元,同比增加642.24%[163][164] - 2023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05亿元,同比减少30.34%[163] - 2023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23亿元,同比增加35.85%[163]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29.17亿元,同比增加691.02%[163] - 2023年货币资金为36.3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2.01%,同比增加16.32%[166] - 2023年应收账款为49.4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9.95%,同比减少6.66%[166] - 2023年存货为20.9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2.67%,同比减少10.59%[166] - 2023年投资收益为-2067.30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3.84%[166] - 2023年报告期投资额为16.92亿元,同比增加38.11%[171] - 报告期实际损益金额为-1,928.17万元[176] - 公司2023年募集资金总额为180,392.54万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179,833.92万元,全部用于偿还借款及补充流动资金[180]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累计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179,833.92万元,投资进度达到100%[180] - 公司2024年1月26日完成募集资金专户注销,募集资金监管协议随之终止[180] 业务收入 - 储能产品类收入为12.09亿元,同比增长82.63%[7] - 其他类收入为20.96亿元,同比增长99.42%[7] - 境内收入为67.70亿元,同比增长8.74%[7] - 境外收入为135.14亿元,同比下降12.94%[7] - 公司智能穿戴类收入为23.47亿元,同比下降27.60%[7] - 公司电动工具、智能家居和出行类收入为32.50亿元,同比下降14.54%[7] - 公司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类收入为24.86亿元,同比下降18.65%[7] - 惠州市德赛电池有限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1,593,666.20万元,净利润为43,595.49万元[35] - 湖南德赛电池有限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24,414.16万元,净亏损16,796.79万元[35] - 公司2023年BMS及相关产品实现销售收入42.17亿元[90] - 公司2023年PACK产品实现销售收入175.61亿元[90] - 智能手机类产品收入为88.97亿元,同比下降10.45%,占营业收入的43.86%[130] - 储能产品类收入为12.09亿元,同比增长82.63%,占营业收入的5.63%[132] - 公司境内收入为67.70亿元,同比增长8.74%,占营业收入的33.38%[132] - 公司境外收入为135.14亿元,同比下降12.94%,占营业收入的66.62%[132] - 公司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为132.20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65.17%[135] - 公司2023年储能电池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2.09亿元,同比增长82.63%[105] - SIP业务2023年实现销售收入21.37亿元,同比增长63.94%[105] - 智能硬件整机装配业务2023年实现销售收入9.42亿元,同比增长243.91%[105] -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电源管理系统业务2023年实现销售收入2.82亿元,同比增长170.95%[105] 研发与创新 - 公司2023年研发投入达6.42亿元,同比增长16.57%[108]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1,419人,同比增长8.74%,占员工总数的12.97%[140] - 公司新一代智能通信终端电源管理系统研发项目处于开发阶段,旨在提升智能通信终端产品电源管理系统技术性能指标[139] - 公司高串数智能电动工具锂电池产品技术研发项目处于试产阶段,旨在提高智能电动工具电池性能指标[139] - 公司清洁类三电平台电池项目处于量产导入阶段,旨在优化清洁类产品整体方案物料成本,为客户提供性价比高的三电平台方案[139] - 公司国标48V电池项目处于量产阶段,旨在提升48V产品系列的核心竞争力及成本优化[139] - 公司12V启停锂电BMS研发项目处于样品阶段,旨在替代汽车铅酸电池,设计一款12V锂电BMS,具备寿命长、容量大、抗冲击性好等特性[139] - 公司未来将加大研发投入,打造全系列自研产品,加速市场模式创新,加快海外业务开拓[187] - 公司探索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开发应用与导入,推动生产制造自动化、柔性化、智能化[188] 产能与项目 - 公司储能电芯项目一期总建成产能为6GWh,已成功开发并量产100Ah和280Ah等系列电芯产品[25] - 公司计划固定资产投资75亿元,分三期布局20GWh产能的储能电芯项目[151] - 惠州电池物联网电源高端智造项目本报告期投入金额为130,955,563.58元,累计实际投入金额为1,177,537,965.28元,项目进度为51.76%[173] - 储能电芯项目本报告期投入金额为801,426,012.70元,累计实际投入金额为1,367,834,264.47元,项目进度为18.24%[173] - 德赛矽镨SIP封装产业项目本报告期投入金额为702,945,931.11元,累计实际投入金额为1,139,257,579.66元,项目进度为52.75%[173] - 公司2023年新增合并财务报表范围主体3户,包括德赛矽镨(香港)有限公司、创值投资有限公司和长沙新储科技有限公司[134] 市场与行业 - 2023年全国锂电池总产量超过940GWh,同比增长25%[44] - 消费型、动力型、储能型锂电池产量分别为80GWh、675GWh、185GWh[44] - 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1.7亿部,同比减少3.2%[45] - 2023年全球个人电脑出货量为2.47亿台,同比下降12.9%[45] - 2023年全球平板电脑市场出货量约为1.37亿台,同比下降16%[45] - 2023年中国清洁电器零售额344亿元,同比增长6.8%[46] - 2023年全球锂离子电池总体出货量为1,202.6GWh,同比增长25.6%[68] - 2023年全球汽车动力电池出货量为865.2GWh,同比增长26.5%[68] - 2023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为224.2GWh,同比增长40.7%[68] - 2023年中国手提式电动工具出口量为9,700万台,同比下降8.49%[69] - 全球消费类电子产品需求疲软,但新兴领域如智能家居、医疗电池、AGV、智能穿戴、无人机等增速较快[183] - 动力锂电池市场保持增长,新能源汽车占据主导地位,电动两轮车锂电池需求增加[183] - 电化学储能成为新能源场站标配方案,锂电池为全球主流技术路线[184] - 消费型锂电池下游应用领域广阔,主要用于手机、便携式电脑、电动工具及智能硬件产品[197] - 储能型锂电池可在电力系统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承担不同角色[197] - 动力型锂电池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及电动两轮车、平衡车等出行工具产品[197] 子公司与投资 - 惠州市德赛电池有限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1,593,666.20万元,净利润为43,595.49万元[35] - 湖南德赛电池有限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24,414.16万元,净亏损16,796.79万元[35] - 公司子公司累计拥有发明专利158项、实用新型专利873项、外观设计专利29项和软件著作权123项[87] - 公司2023年直接材料成本为16,658,808,746.12元,占营业成本比重90.37%,同比下降7.24%[115] - 公司2023年第一大客户销售额为10,163,604,472.47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50.10%[116] - 公司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7,874,328,373.51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50.28%[137] - 公司报告期衍生品投资期末金额为8,609.94元,占公司报告期末净资产比例为1.37%[176] - 公司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以降低汇率波动风险[176]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以投机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178] - 募集资金总额为180,392.54元,募集资金净额为179,833.92元[179] 未来规划 - 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一流的新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稳固消费电子及中小动力电池业务的全球领先地位[187] - 公司计划大力发展SIP先进封装业务,开拓其他终端市场,实现SIP产业升级[187] - 公司2024年力争实现合并营业收入230亿元[188] - 公司将继续深耕锂电池电源管理系统及封装集成业务,积极拓展战略新兴业务[188] - 公司大力发展储能电池和SIP先进封装等业务,扩大战略新兴业务销售规模[188] - 公司建设大数据决策支持平台,持续开展数字化工厂和信赖性工厂建设[188] - 公司夯实海外基地的综合能力,丰富越南制造基地产品线[188] - 公司深化海外业务的本土化供应,并趁势开拓新业务[188]
德赛电池(000049) - 2023年11月1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11-15 18:38
公司概况 - 公司名称为深圳市德赛电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为000049,证券简称为德赛电池[1] - 公司于2023年11月15日下午15:30-17:00参与了2023年深圳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1] 公司业务情况 - 公司SIP业务产能利用率持续提升,前三季度实现销售收入超14亿元,同比翻倍增长[2] - SIP业务主要应用于锂电池电源管理系统,正在开拓车载模组、雷达模组、射频模组等应用领域[2] - 湖南德赛电芯业务于2023年5月份量产,目前尚处于亏损状态[2] 股东情况 - 截止2023年11月10日,公司未合并融资融券信用账户的股东总户数为62,685户[2]
德赛电池(000049) - 关于参加2023年深圳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的公告
2023-11-10 18:18
公司概况 - 公司名称为深圳市德赛电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 - 公司证券代码为000049,证券简称为德赛电池[1] 活动介绍 - 公司将参加由深圳证监局指导、深圳上市公司协会与深圳市全景网络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2023年深圳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1] - 本次活动将采用网络远程的方式举行,投资者可通过多种渠道参与互动交流[1] - 活动时间为2023年11月15日(星期三)15:30-17:00[1] 交流内容 - 公司高管将就公司业绩、公司治理、发展战略、经营状况、融资计划和可持续发展等投资者关心的问题,与投资者进行沟通与交流[1]
德赛电池(000049) - 2023 Q3 - 季度财报
2023-10-28 00:00
营业收入及利润情况 - 德赛电池科技2023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50.84亿,同比下降15.74%[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7亿,同比下降37.35%[5] - 营业总收入为13,879,842,201.53元,较上期下降了1,632,124,021.70元[14] - 公司净利润为341,038,817.35元,较上期下降了262,081,839.61元[15] 现金流量情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86亿,同比增长714.18%[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52.72亿,较上期下降[16]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33.87亿,较上期下降[16]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6.50亿,较上期增加[16]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29.90亿,较上期增加[16]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32.92亿,较上期下降[16]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33.81亿,较上期增加[1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49.72亿,较上期增加[16] 资产负债情况 - 货币资金大幅增长至12.91亿,同比增长80.98%[9] - 其他应收款减少至6.1亿,固定资产增至27.73亿[9] - 公司流动负债合计为6,432,383,749.58元,较上期增长了228,720,100.08元[13] - 公司流动负债合计为6,432,383,749.58元,较上期增长了228,720,100.08元[13] 其他 - 2023年第三季度,在建工程金额为420,867,119.53元,较上一季度增长156.89%[10] - 2023年1-9月,财务费用增长213.21%,主要是因为利息支出增加及汇兑收益减少[10] - 递延所得税资产累计影响额为1.76亿[17] - 递延所得税负债累计影响额为0.58亿[17]
德赛电池(000049) - 德赛电池调研活动信息
2023-08-31 19:26
公司经营情况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7.96亿元,同比下降7.20%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6亿元,同比下降42.90%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85亿元,同比下降37.78% [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5864元 [1] - 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和电动工具类锂电池市场低迷,相关业务同比下降,毛利率和净利率下降 [1] - 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增加近10亿元,预计未来持续增加 [1] - SIP业务2023年上半年销售额达7.30亿元,同比增长217.99% [1] - 储能电芯项目2022年8月建设,2023年4月初试生产,5月19日正式量产,部分线体达产 [1] 调研问答情况 产品需求 - 上半年各类产品需求总体较弱,二季度单季度笔电业务同比增长138%,环比增长96.47% [2] 汇兑情况 - 上半年综合汇兑收益500多万元 [2] SIP项目 - 2023年上半年SIP业务销售收入7.30亿元,同比增长217.99%,已导入苹果等客户并量产,预计下半年高速增长 [2] - 新的SIP封装产业园一期预计下半年陆续投入使用 [2] 整机组装业务 - 业务进展顺利,3月起单月产量突破10万台套,上半年销售收入3.19亿元,同比上升347%,后续持续导入新客户、开展新项目 [2] 产能利用率与客户重合度 - 上半年整体产能利用率40%多,较去年低,目前几类业务客户重合度较高,未来储能业务和其它业务客户重合度低 [2] 配股融资 - 配股融资事项获交易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审核通过,收到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未发行,除配股外暂无其他融资计划 [2]
德赛电池(000049) - 2023 Q2 - 季度财报
2023-08-31 00:00
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87.96亿人民币,同比下降7.20%[1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55亿人民币,同比下降42.90%[1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0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13,313.84%[15] - 基本每股收益为0.5864元,同比下降42.90%[15] - 公司总资产为1204.10亿人民币,同比下降3.92%[1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实现合并营业收入87.96亿元,同比下降7.20%;实现利润总额1.47亿元,同比下降62.4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6亿元,同比下降42.9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85亿元,同比下降37.78%[25] - 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增加18.86%,储能电芯项目于2023年5月份量产,产能爬坡正有序推进;SIP业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23年上半年销售额达7.30亿元,同比增长217.99%[25] - 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7.20%,营业成本同比下降6.37%[27] - 公司研发投入同比增加18.86%[27]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364,201,977.96元,同比增长99.86%[27] - 公司境外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1.06%[28] - 公司工业部门营业收入毛利率同比下降0.81%[29] - 公司智能穿戴类产品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0.19%[29] - 公司境内营业收入毛利率同比增长2.03%[29] - 公司投资收益占利润总额比例为17.25%,主要是远期外汇业务投资损益[29] - 德赛电池科技2023年上半年货币资金达到11.76亿,同比增长4.07%[30] - 应收账款为37.75亿,同比下降5.31%[30] - 固定资产达到26.70亿,同比增长6.60%[30] - 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为2.56亿,未赎回[30] - 德赛电池科技报告期内投资额达到6.95亿,同比增长260.66%[31] 业务发展 - 公司主要从事锂电池电源管理系统、储能电芯及相关封装集成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业务[20] - 公司锂电池产业链业务布局围绕电源管理系统及封装集成业务,战略布局储能电芯业务和SIP先进封装业务[22] - 公司拥有成熟的采购、生产和销售体系,采取“以销定产、以产定采”为主的经营方式[22] - 公司专注于锂电池的电源管理及封装集成业务二十余年,是国内最早从事该业务领域的生产制造企业[21] - 公司在锂电池行业积极布局锂电池新增长业务领域,受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和国家政策支持,行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52] 风险管理 - 公司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以降低汇率波动风险,加强汇率风险管理[36] - 公司根据外汇收支情况和市场汇率、利率条件开展外汇衍生品交易以锁定成本、规避汇率、利率风险为目的[37] - 公司采取风险控制措施包括制定衍生品投资管理制度、配备专业人员从事衍生品投资业务、审慎选择金融衍生产品等[39][41][43] - 公司已确认报告期内共计衍生品公允价值变动损失1,941,600.00元[45] - 公司的衍生品公允价值以外汇市场即时报价确定,差额计算确定衍生品的公允价值[46] - 公司独立董事认为公司通过开展金融衍生品业务能够提升外汇风险管理能力,为外汇资产进行套期保值[47]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以投机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48] 股东情况 - 公司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69,933股,持股5%以上的普通股股东包括惠州市创新投资有限公司和广东德赛集团有限公司[87] - 惠州市创新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公司22.93%的普通股,广东德赛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22.03%的普通股[87] - 前10名无限售条件普通股股东中,持有最多股份的是惠州市创新投资有限公司和广东德赛集团有限公司[89] - 公司前10名普通股股东在报告期内未进行约定购回交易[90]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在报告期持股情况没有发生变动[91] - 公司报告期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更[92][93]
德赛电池(000049) - 2022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5-10 18:18
项目规划与进展 - 公司未开始储能电芯二期建设规划,目标是推动一期导入优质客户、规模销售并年内达产,适时启动二期筹建 [1] - 长沙望城储能电芯项目一期 2023 年 4 月试生产,处于爬坡阶段,产量低 [2] - 公司与西安交通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在新型锂电池等方向研发合作正进行中 [3] 业绩情况与原因 - 2023 年一季度营业收入 42.88 亿元,同比下降 12.53%,原因是市场需求不振致销售收入下降、人民币汇率变动和有息负债规模增加使财务费用增加 2600 多万、储能及 SIP 等新项目新产品投入使研发及管理费用增加 [1][3] - 一季度净利率下降原因与营收下降原因相同 [3] - 2023 年公司力争实现营业收入 248 亿元 [1] 业务战略与布局 - 立足现有锂电池电源管理系统及封装集成产业,稳固消费电子及中小动力电池业务全球领先地位,推进国际化布局,开展储能电芯、 SIP 等新业务,优化产业布局 [2] - 关注锂电池产业链上下游机会,拓展储能电芯、 SIP 等业务,开展扫地机器人、 AGV 等产品整机组装业务 [3] 市场与价格看法 - 锂电池材料价格下行利于终端需求提升,公司传统消费锂电池业务受原材料价格变动影响小 [2] 客户与订单情况 - 储能电芯业务客户开发持续开展,按计划向相关客户送样验证 [3] - 2023 年上半年市场需求疲软,一季度业务受影响,过往上半年淡、下半年旺 [2][3] 产能与产量情况 - 锂电池封装集成产品产能超 3.5 亿片,电源管理系统相关产品产能超 4 亿片,产能不制约发展 [3] 其他问题回应 - 公司海外客户业务份额稳定,将平衡外汇资产和负债增强外汇风险管理能力,减少汇率波动不利影响 [2] - 重视与投资者沟通,调研来访关注巨潮资讯网披露公告,未来发展展望见定期报告 [2]
德赛电池(000049) - 德赛电池调研活动信息
2023-04-28 18:18
财务表现 - 2022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7.49亿元,同比增长11.70% [2] - 2022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66亿元,同比增长9.13% [2] - 2022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8.16亿元,同比增长7.98% [2] - 2022年度基本每股收益为2.8868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3.30% [2][3] - 2023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88亿元,同比下降12.53% [3] - 2023年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355万元,同比下降52.31% [3] - 2023年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7996万元,同比下降44.39% [3] - 2023年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2457元 [3] 业务规划与展望 - 2023年公司力争实现合并营业收入248亿元(已剔除内部公司间的交易) [3] - 公司将继续深耕锂电池电源管理系统及封装集成业务,并加大新业务领域的投入 [3] - 公司计划依托高效的智能制造平台,巩固和提升传统优势业务的市场地位 [3] - 公司计划把握"双碳"背景下储能产业发展新机遇,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提升储能产品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 [3] - 公司计划导入优质客户,实现规模销售,确保储能电芯项目年内达产 [3] - 公司计划大力发展SIP先进封装业务,提升锂电池电源管理系统SIP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3] - 公司计划开拓雷达、UWB、5G毫米波天线模组等业务 [3] - 公司计划在为客户提供锂电池产品的基础上,开展扫地机器人、AGV等产品的整机组装业务 [3] 储能业务 - 2022年度储能业务实现销售收入6.62亿元 [3] - 2023年公司期望储能业务实现30亿元以上的收入 [3] - 公司目前重点开展储能电芯业务,暂未规划其它电芯业务 [3] - 公司在储能电芯技术方面关注并开展了钠电池、软包电池、刀片电池等方面的研发 [3] - 公司在储能电芯产品规划方面规划了280Ah和100Ah的量产产线 [3] SIP业务 - 2022年度公司电源管理系统SIP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3.04亿元,同比增长158.17% [3] - 公司已成功导入苹果、小米、华为、荣耀、Meta等客户 [3] - 预计2023年SIP业务仍将保持高速增长 [3] - 公司计划提升电源管理系统SIP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并开拓雷达、UWB、5G毫米波天线模组等业务 [3] 海外业务与资本开支 - 公司目前海外只在越南设立了生产基地,海外生产业务在公司总营收中的占比不到3% [3] - 公司预计未来将根据客户需求持续扩大海外产能的建设 [3] - 公司正在开展储能电芯项目、SIP封装产业园的建设,预计2023年的资本开支还会持续加大 [4] - 未来两三年,公司的资本开支都将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 [4] 配股计划 - 配股目前还在交易所的审核过程中,公司正在努力推进 [4]
德赛电池(000049)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4-28 00:00
营业收入与净利润 - 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42.88亿元,同比下降12.53%[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355.42万元,同比下降52.31%[5] - 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42.88亿元,同比下降12.5%[18] - 2023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6689.62万元,同比下降56.6%[19] - 2023年第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7355.42万元,同比下降52.3%[19] - 2023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2457元,同比下降52.3%[19]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77亿元,同比增长5175.71%[5] - 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77亿元,同比增长525.6%[21] - 2023年第一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57.44亿元,同比下降4.9%[21] - 2023年第一季度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44.15亿元,同比下降22.2%[2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988,658,757.73元,同比增长123.8%[22]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07,414,292.86元,同比减少97.1%[22]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043,154,308.99元,同比增长21.2%[22]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878,706,138.24元,同比增长96.4%[22]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4,448,170.75元,同比减少60.2%[22] -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11,790,537.44元,同比减少4320.8%[2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722,325,399.86元,同比增长310.6%[2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314,629,640.85元,同比增长229.1%[22] - 支付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为610,700,000.00元,同比增长254.5%[22]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1,041,841,865.35元,同比增长28.7%[22] 资产与负债 - 总资产为113.73亿元,同比下降9.24%[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41.61亿元,同比增长1.77%[5] - 货币资金为14.86亿元,同比增长108.30%,主要为应收账款到期回款[10] - 合同负债减少59.18%至3,433,849.08元,主要由于本期预收货款减少[11] - 其他流动负债减少91.57%至2,481,275.02元,主要由于期初未终止确认的已背书应收票据到期[11] - 租赁负债减少34.38%至26,672,647.14元,主要由于子公司租赁厂房减少[11] 费用与收益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3.20万元[8]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616.56万元[8] - 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1341.47万元[8] -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为95.11万元,主要为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手续费返还款[8] - 财务费用增加926.28%至29,347,511.35元,主要由于汇兑损失增加及借款增加导致利息费用增加[11] - 其他收益减少34.18%至7,116,636.80元,主要由于本期获得政府补助减少[11] - 投资收益减少1,755.19%至-15,262,882.84元,主要由于远期外汇业务投资损失[11] - 资产减值损失增加11,112.89%至-7,878,250.61元,主要由于本期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增加[11] - 营业利润减少58.58%至84,925,681.57元,主要由于本期收入下降、期间费用增加[11] - 所得税费用减少64.84%至18,042,326.24元,主要由于本期应纳税所得额减少[11] - 少数股东损益减少8,119.69%至-6,658,035.10元,主要由于控股子公司湖南电池尚处于项目投入期[11] - 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成本为41.90亿元,同比下降11.0%[18] - 2023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为1.27亿元,同比增长6.8%[18] - 2023年第一季度财务费用为2934.75万元,同比增长927.1%[18]
德赛电池(000049) - 2022 Q4 - 年度财报
2023-04-28 00:00
担保与委托理财 - 报告期内公司审批对子公司担保额度合计为1,540,000万元,实际发生额为506,344.12万元[1] - 报告期末公司对子公司实际担保余额合计为317,697.33万元,占公司净资产的比例为77.71%[2] - 公司委托理财发生额为60,346.09万元,未到期余额为0万元,逾期未收回金额为0万元[6] 股份变动 - 公司有限售条件股份从1,815,186股减少至105,121股,减少比例为94.21%[20] - 公司无限售条件股份从298,483,784股增加至299,281,741股,增加比例为0.27%[20] - 公司股份总数从300,298,970股减少至299,386,862股,减少比例为0.30%[20] - 公司办理完成2018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二个解除限售期77名激励对象持有的884,955股限制性股票的解除限售[20] - 公司办理完成2018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三个解除限售期885,040股限制性股票的回购注销[20] - 公司现任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有的2018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二个解除限售期53,165股限制性股票于2022年9月13日解除限售后转为高管锁定股[21] - 公司2022年完成对部分原激励对象持有的27,068股限制性股票的回购注销,股份总数由300,298,970股减少为300,271,902股[24] - 公司2022年完成对77名激励对象持有的885,040股限制性股票的回购注销,股份总数由300,271,902股减少为299,386,862股[26] - 公司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二个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条件成就,对77名激励对象持有的884,955股限制性股票办理解除限售手续[25] - 公司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三个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条件未成就,对77名激励对象持有的885,040股限制性股票进行回购注销[25] - 公司完成912,108股限制性股票的回购注销,总股本由300,298,970股减少至299,386,862股[57] - 2021年度的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由2.6423元调整为2.6454元[57] 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49.02亿元,第二季度为45.75亿元,第三季度为60.34亿元,第四季度为62.37亿元[31] - 公司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第一季度为1.54亿元,第二季度为1.53亿元,第三季度为2.98亿元,第四季度为2.60亿元[31] - 公司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第一季度为2041.59万元,第二季度为-1990.36万元,第三季度为2.31亿元,第四季度为1.59亿元[31] - 公司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为4003.22万元,债务重组损益为456万元,交易性金融资产损益为1225.99万元[39] - 公司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49,719,656.25元,较2021年的37,633,308.34元增长32.1%[41] - 公司2022年度合并营业收入为217.49亿元,同比增长11.70%[84] - BMS及相关产品销售收入为45.55亿元,PACK产品销售收入为193.68亿元[84] - 公司2022年度合并净利润为8.52亿元,同比增长7.36%,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66亿元,同比增长9.13%[84] - 智能手机类电池产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50%,智能穿戴设备类电池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28%,笔记本和平板电脑电池产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79%[84] - 电动工具、智能家居和出行类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9.85%,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比重提升至17.48%[84] - 储能锂电池相关产品实现营业收入6.62亿元,同比增长89.55%,出货量实现翻倍增长[84] - 公司电源管理系统SIP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3.04亿元,同比增长158.17%[85] - 公司2022年度国内营业收入为62.26亿元,同比下降14.55%,国外营业收入为155.23亿元,同比增长27.40%[92] - 公司2022年度毛利率为9.85%,同比增长0.48%[93] - 公司2022年度营业总收入为217.4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7%[16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8.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1%[167] - 基本每股收益为2.8868元,同比增长9.1%[167] - 公司2022年股东权益合计为4,224,384,209.36元,较上年增加795,043,104.95元[195] - 公司2022年综合收益总额为867,528,411.51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收益为866,209,024.46元[195] - 公司2022年股东投入资本为151,391,123.69元,其中包括150,000,000元的普通股投入[195] - 公司2022年利润分配总额为223,876,430.25元,其中对股东的分配为225,224,227.50元[195] - 公司2022年末未分配利润为3,499,902,836.61元,较上年增加640,984,796.96元[195] - 公司2022年股东权益合计增加607,009,213.79元,主要由于综合收益总额贡献792,499,444.65元[197] - 公司2022年未分配利润增加464,023,844.94元,达到2,858,918,039.65元[197] - 公司2022年盈余公积增加20,212,374.49元,达到127,199,190.36元[197] - 公司2022年资本公积增加11,456,553.40元,达到163,388,745.53元[197] - 公司2022年股本增加93,101,232.00元,达到300,298,970.00元[197] - 公司2022年其他综合收益减少1,445,387.12元,期末余额为(4,736,484.87)元[197] 行业动态 - 2022年全国锂离子电池产量达750GWh,同比增长超过130%,其中储能型锂电产量突破100GWh[45] - 2022年全球锂离子电池总体出货量957.7GWh,同比增长70.3%,其中汽车动力电池出货量684.2GWh,同比增长84.4%[45] - 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下降11.3%至12.1亿台,创2013年以来最低年度出货量[46] - 2022年全球电动工具出货量为4.7亿台,同比大幅下滑19.3%[47] - 2022年锂电版电动两轮车的产量为1,151万辆,同比减少12.6%,渗透率由2021年的24.2%下滑至2022年的19.5%[47] - 2022年清洁电器全渠道零售额达到322亿元,同比增长4.0%,其中扫地机器人、洗地机的全渠道零售额分别同比上涨3.4%、72.5%[50] 关联交易与股东信息 - 公司与惠州市德赛精密部件有限公司的关联交易金额为5,888.32万元,占同类交易金额的0.33%[54]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55,140,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70,304[61] - 惠州市创新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22.93%,持有68,645,596股[61] - 广东德赛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22.03%,持有65,953,611股[61]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夏行业景气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比例为2.40%,持有7,194,814股[61]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前海开源新经济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比例为1.93%,持有5,785,789股[61]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信澳新能源产业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比例为1.04%,持有3,112,713股[63] -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东方阿尔法优势产业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比例为0.98%,持有2,921,285股[6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0.94%,持有2,816,984股[63] - 公司控股股东为惠州市创新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德赛西威29.45%的股权[64] - 实际控制人为惠州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通过控股股东持有德赛西威29.45%的股权[65] 研发与创新 - 公司子公司累计拥有发明专利134项、实用新型专利752项、外观设计专利22项和软件著作权106项[80] - 报告期内公司申请发明专利27项、实用新型专利102项、外观设计专利5项和软件著作权24项[80] - 公司授权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专利138项、外观设计专利9项和软件著作权17项[80] - 公司持续提升智能制造水平,自动化水平处于行业领先[83] - 公司拥有专门的自动化设备开发团队,持续打造灵活高效、高性价比的柔性化、自动化制造平台[83] - 公司长期服务于全球高端消费类电子和电动工具厂商,积累了丰富的制程管理经验[81] - 公司建立了生产信息化管理体系,确保产品品质的一致性和产品信息的可追溯性[79]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从2021年的935人增加到2022年的1,305人,增长39.57%[140] - 2022年研发投入金额为5.5075亿元,同比增长35.30%,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53%[140]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创新投入,重点投入SIP技术和储能电芯技术研发[143] - 公司2022年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较上年发生显著变化[143] 投资与项目进展 - 公司在长沙望城投资75亿元分三期布局20GWh产能的储能电芯项目,项目一期已于2023年4月开展试生产[87] - 公司投资设立了湖南德赛电池有限公司、惠州市德赛智储科技有限公司和蓝微(匈牙利)有限公司[120] - 公司注销了德赛电池(香港)有限公司[120] - 某客户笔记本电脑电源管理系统技术研发项目已进入量产阶段,预计将丰富公司产品种类并扩大销售规模[128] - 某客户折叠屏手机二级保护技术研究项目进入试产阶段,预计将提高BMS产品的市场竞争力[128] - TBCN移动储能电源锂电池系统研发已进入量产阶段,预计将丰富公司产品种类并扩大销售规模[131] - PCM元器件埋嵌技术处于试产阶段,预计电芯容量提高10%以上,满足AR眼镜、智能手表等小微型智能终端产品的市场需求[131] - 户用储能电池开发处于开发阶段,目标是实现量产并抢占户储市场,提升行业知名度[131] - 数据中心后备锂电池处于试产阶段,满足数据中心UPS大、中、小各个功率的备电需求[131] - 国标48V电池已进入量产阶段,目标是扩大市场占有量并提升销售额,特别是在共享两轮和国标两轮车电池产品系列[131] - 户外配送小车AGV电池已进入量产阶段,目标是拓展户外无人物流配送产品系列并扩大销售额[131] - 高速电摩电池已进入量产阶段,目标是实现双包并联、高功率的产品设计,扩大销售额并提高市场占有率[131] - 集装箱大型储能锂电池处于预研阶段,目标是打造具备大型集装箱自主研发能力并完善公司产品布局[131] - 洗地机电池已进入量产阶段,目标是实现洗地机、扫地机电池共用化,降低设计成本并拓展智能家居类产品系列[134] - AGV无线充电方案开发处于开发阶段,目标是解决金属表面氧化、钝化导致的接触不良问题,提升充电效率[134] - 高速车启停电池管理系统SJ01已进入量产阶段,预计将丰富公司产品种类并扩大销售规模[137] - 新能源家用车启停电池管理系统EBP12已进入量产阶段,预计将提升公司在BMS市场的竞争力[137] - 100Ah储能电芯预计2023年量产,旨在开拓市场并提升市场知名度[137] - 280Ah储能电芯结构件开发进入验证阶段,预计将提升电芯市场竞争力[137] - 高安全、高温域、高能量密度固态电池开发已初步制备出聚合物复合电解质膜材料[137] - 宽温域、长循环磷酸铁锂电池开发已完成电解液添加剂配比选型设计,性能评估中[137] - 低成本、长循环钠离子电池开发已成功合成第一批正负极材料[137] - 电池仿真模型开发进入开发阶段,旨在提升电池综合性能并缩短开发周期[140] - 报告期投资额为1,225,131,288.58元,同比增长129.80%[187] - 德赛矽镨SIP封装产业项目本报告期投入金额为436,311,648.55元,项目进度为18.17%[187] - 惠州电池物联网电源高端智造项目本报告期投入金额为179,085,888.33元,累计投入金额为1,046,582,401.70元,项目进度为46.00%[187] - 储能电芯项目本报告期投入金额为566,408,251.77元,项目进度为7.55%[190] - 报告期实际损益金额为-801.37万元[193] 现金流量 - 公司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235.39亿元,同比增长16.88%[143] - 公司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3.91亿元,同比下降18.62%[143] - 公司2022年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4.61亿元,同比下降85.39%[143] - 公司2022年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4.16亿元,同比增长2220.24%[143] - 公司2022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3.69亿元,同比增长245.48%[143] - 公司2022年投资收益为-733.5万元,占利润总额的-0.74%[145] - 公司2022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1692万元,占利润总额的1.71%[145] - 公司2022年资产减值损失为-7910.9万元,占利润总额的-8.00%[145] - 公司2022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9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6%[17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61亿元人民币,主要由于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增加[170]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16亿元人民币,主要由于吸收投资和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增加[17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9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5%[170] - 公司2022年度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15.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170] - 公司2022年度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为14.7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1%[170] - 公司2022年度收到的税费返还为4.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6.7%[17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减少673,102,344.74元,减少比例为85.39%,主要由于SIP封装产业及储能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增加[17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增加1,354,555,111.78元,增加比例为2,220.24%,主要由于新投资项目资金需求增加借款[176] 资产与负债 - 公司流动资产合计为8,643,344,675.03元,较期初增长4.8%[161] - 应收账款为4,587,601,595.26元,较期初下降10.9%[161] - 存货为2,914,669,518.98元,较期初增长12.8%[161] - 非流动资产合计为3,871,208,758.26元,较期初增长53.3%[161] - 短期借款为918,721,150.85元,较期初增长56.4%[165] - 应付账款为4,149,466,269.31元,较期初下降16.5%[165] - 长期借款为1,982,097,990.95元,较期初增长152.5%[165]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合计为4,088,244,931.83元,较期初增长19.2%[165] - 未分配利润为3,499,902,836.61元,较期初增长22.4%[165] - 负债合计为8,290,169,223.93元,较期初增长12.8%[165] - 货币资金从271,024,564.17元增加至713,188,681.79元,占总资产比例从2.51%增加至5.70%[179] - 应收账款从5,150,216,628.06元减少至4,587,601,595.26元,占总资产比例从47.79%减少至36.66%[179] - 固定资产从852,465,458.46元增加至1,948,367,140.98元,占总资产比例从7.91%增加至15.57%,主要由于惠州电池物联网电源高端智造项目一期主体工程验收转为固定资产[179] - 长期借款从784,868,732.06元增加至1,982,097,990.95元,占总资产比例从7.28%增加至15.84%,主要由于长期资产投入增加[179]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从38,500,000.00元增加至57,220,000.00元,主要由于子公司惠州蓝微新增对长芽股权投资以及长沙驰芯公允价值变动[179] - 其他非流动资产从134,635,467.77元增加至559,681,387.02元,占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