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赛电池(000049)
![icon](https://files.reportify.cn/fe-static/_next/static/media/search.b3fd6117.png?imageMogr2/quality/75/thumbnail/64x/format/webp)
搜索文档
德赛电池(000049) - 2024年12月1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4-12-12 18:32
研发投入 - 2021 - 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4.07亿元、5.51亿元、6.42亿元,研发投入占比不断提升 [1]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投入为6.16亿元,同比增长26.88%,未来将持续进行研发投入 [1] 市场竞争力 - 公司专注锂电池电源管理及封装集成业务二十余年,是消费类及中小动力锂电池电源管理及封装集成领域主要供应商之一 [1] - 与国内外多家消费电子和电动工具主要厂商广泛合作,市场份额稳步提升,竞争力不断提高 [1] - 正大力开拓新业务,发展SIP先进封装业务,布局储能电芯,持续优化产业布局 [2] 业务情况 - 2024年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业务销售收入1.6亿元,在总营收中占比较低,正与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客户洽谈合作,预计未来保持良好增长 [2] 盈利情况 - 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下降39.00%,主要因储能电芯业务亏损,控股子公司湖南电池净亏损由去年同期的0.72亿元扩大至2.39亿元 [2] - 销售毛利率仅为9.57%,公司拟通过产业链延伸拓展新业务领域改善盈利状况 [2] 股东情况 - 截止12月10日,公司未合并融资融券信用账户的股东总户数是67,520户 [2][4] - 公司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第一大股东为惠州市创新投资有限公司,持有本公司23.20%的股份 [4] 其他策略 - 公司将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会计政策要求,年终对各项资产减值可能性进行评估和分析,开展会计核算 [2] - 围绕行业排名前列的核心客户开展业务,引入客户前做好风险评估,结合行业特性和业务实际合理安排应收账款账期 [2][3] - 持续专注提升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积极评估提升股东价值的方法,按监管要求审慎决策并及时披露信息 [2]
德赛电池(000049) - 2024 Q3 - 季度财报
2024-10-30 18:33
营业收入情况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60.27亿元,同比增长18.55%;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149.57亿元,同比增长7.76%[3] - 营业总收入本期发生额为149.5693328769亿美元,上期发生额为138.7984220153亿美元[16] 扣非净利润情况 - 本报告期扣非净利润1.14亿元,同比下降39.27%;年初至报告期末扣非净利润2.21亿元,同比下降39.00%[3]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情况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9549.03万元,同比下降47.41%;年初至报告期末为1.74亿元,同比下降52.53%[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101,182,105.27元,上年同期1,885,712,041.12元,变动幅度 -105.37%[9]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144.8977145056亿元,上期为152.7247536602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145.9095355583亿元,上期为133.8676332490亿元[1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 1.0118210527亿元,上期为18.8571204112亿元[18] 基本每股收益情况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0.2952元/股,同比下降48.95%;年初至报告期末为0.5750元/股,同比下降48.72%[3] - 本期基本每股收益0.5750,上期为1.1212;稀释每股收益本期为0.5750,上期为1.1212[17] 资产与所有者权益情况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169.58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63.97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66%[3] - 资产总计期末余额为169.5820950192亿美元,期初余额为165.0108615953亿美元[14] 非经常性损益情况 - 本报告期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805.12万元,年初至报告期期末为4731.12万元[4] 货币资金情况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10.70亿元,较年初下降70.55%,主要因备货、付款及购买理财产品[6] - 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10.6968155178亿美元,期初余额为36.3221688981亿美元[13] 交易性金融资产情况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13.05亿元,较年初增长1357.83%,主要系购买理财产品未赎回[6]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13.0540246292亿美元,期初余额为0.8954414687亿美元[13] 存货情况 - 存货期末余额28.59亿元,较年初增长36.77%,主要为应对销售旺季增加备货[6] - 存货期末余额为28.5854342264亿美元,期初余额为20.9001642224亿美元[13] 短期借款情况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9.63亿元,较年初增长34.02%,主要系应对旺季资金需求增加借款[6] 税金及附加情况 - 税金及附加本期金额63,411,391.84元,上年同期42,501,288.37元,变动幅度49.20%[8] 财务费用情况 - 财务费用本期金额60,008,854.24元,上年同期24,225,038.16元,变动幅度147.71%[8]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情况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2,092,356,581.40元,上年同期 -1,339,927,809.21元,变动幅度 -56.15%[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 20.9235658140亿元,上期为 - 13.3992780921亿元[18]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情况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320,756,654.80元,上年同期 -46,120,497.91元,变动幅度 -595.48%[9]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21.4649060163亿元,上期为32.9195062204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24.6724725643亿元,上期为33.3807111995亿元[1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 3.2075665480亿元,上期为 - 0.4612049791亿元[19] 股东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68,874户[10] - 惠州市创新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23.20%,持股数量89,239,275股[10] - 广东德赛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22.29%,持股数量85,739,694股[10]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31%,持股数量5,042,327股[10]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前海开源新经济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比例1.27%,持股数量4,867,572股[10] 应收账款情况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55.7083874934亿美元,期初余额为49.4203986869亿美元[13] 固定资产情况 - 固定资产期末余额为37.2013903686亿美元,期初余额为34.1717257522亿美元[14] 流动负债情况 - 流动负债合计期末余额为76.8931076524亿美元,期初余额为68.772377303亿美元[14] 非流动负债情况 - 非流动负债合计期末余额为28.1844883411亿美元,期初余额为32.4624757332亿美元[15] 营业总成本情况 - 营业总成本本期发生额为146.3031960317亿美元,上期发生额为134.988317981亿美元[16] 利息费用与收入情况 - 本期利息费用1.4086028605亿元,上期为4.2212465635亿元;本期利息收入7827.361849万元,上期为3.7159220547亿元[17] 投资收益情况 - 本期投资收益2824.374199万元,上期亏损2516.385866万元;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本期亏损75.537651万元,上期亏损294.571878万元[17] 营业利润与利润总额情况 - 本期营业利润9836.938484万元,上期为3.4182493066亿元;本期利润总额1.0021751014亿元,上期为3.4088172757亿元[17] 净利润情况 - 本期净利润1.4433637233亿元,上期为3.4103881735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本期为2.2115430714亿元,上期为3.6252378542亿元[17]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影响情况 -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本期为2065.454064万元,上期为 - 243.902856万元[19]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与期末余额情况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本期为 - 24.9364080083亿元,上期为4.9722470544亿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本期为10.1567927849亿元,上期为10.8952894643亿元[19] 文档信息 - 文档涉及深圳市德赛电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日期为2024年10月31日[20]
德赛电池:跟踪报告之二:静待下游需求回暖,储能电池等新业务放量可期
光大证券· 2024-10-28 09:1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德赛电池从事锂电池电源管理系统、储能电芯及 SIP 封装集成产品的研发制造 [1] - 公司在消费电池领域市场份额处于领先地位,并进一步规划布局了储能电芯业务 [1] - 公司在智能手机、智能穿戴、笔记本电脑等领域的技术水平处于全球领先,并具有钠离子电池和固态电池相关技术储备 [1] - 公司主要项目进度稳步推进,其中SIP项目一期已转固 [1] 财务数据总结 - 2024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9.30亿元,同比增长1.52%;实现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下降38.70% [1] - 2024-2026年公司预测营业收入分别为20.37/22.17/24.6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6/3.77/4.47亿元 [3] - 公司2024-2026年预测PE分别为38x/27x/23x [3] 风险提示 无 [2]
德赛电池(000049) - 2024年9月2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4-09-24 17:51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立足于锂电池产业,持续深耕锂电池电源管理系统及封装集成业务,未来将持续巩固传统优势业务的市场份额,积极拓展储能电池和 SIP 先进封装等战略新兴业务,致力于成为全球一流的新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2] - 公司正积极推进国际化布局,夯实海外基地的综合能力,丰富越南制造基地产品线,深化海外业务的本土化供应,并趁势开拓新业务[2] 研发投入情况 - 2021年-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4.07亿元、5.51亿元、6.42亿元,研发投入占比不断提升[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为3.88亿元,同比增长24.27%,未来公司将持续进行研发投入,努力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推动各项业务健康发展[2] 新兴业务发展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新兴业务持续高速发展,储能业务实现销售额9.86亿元,同比增长313.68%[3] - SIP业务实现销售额8.47亿元(含内部销售),同比增长16.08%[3] - 智能硬件整机组装业务实现销售额7.03亿元,同比增长119.96%[3]
德赛电池(000049) - 2024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4-09-06 18:07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为 000049,证券简称为德赛电池 [1] - 2024 年 9 月 6 日举办线上半年度业绩说明会,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刘其等 [2] 业绩情况 - 2024 年上半年合并营业收入 89.30 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08 亿元,归母净利率 1.21%;若不计提损失,营业利润率超 2%,略好于去年同期 [2][4] - 储能电芯市场价格下行,主营储能电芯业务的控股子公司湖南电池净亏损从去年同期 0.49 亿元扩大至 1.38 亿元 [2] - 2024 年上半年消费类电子产品锂电池相关业务收入占总营收 73.09% [3] - 2023 年 SIP 业务销售规模 21.37 亿元,同比增长 63.94%;2024 年上半年销售收入 8.47 亿元,同比增长 16.08% [5] 业务发展 - 持续深耕锂电池电源管理系统及封装集成业务,巩固传统优势业务份额;拓展战略新兴业务,发展储能电池和 SIP 先进封装等业务 [2][3] - SIP 业务收入主要集中在锂电池电源管理系统,正往锂电池以外延伸,开展物联网模组和车载模组等应用领域拓展 [5] 技术研发 - 具有钠离子电池相关技术储备和量产能力,已有小批量出货;固态电池确定技术路线,产品处于实验室验证阶段 [3] 运营管理 - 加大自动化研发及运用,自动化水平业内领先;推进数字化管理平台建设,涵盖生产计划、库存管理、质量控制等环节 [3] - 强化材料周期性降价,采取针对性降本增效措施,加大生产线改造提升生产效率 [4] 市场竞争 - 作为国内锂电池制造先行者,有雄厚技术优势,具备高端客户资源、领先制造能力、先进自动化水平、良好品质保障能力等核心竞争优势 [3] 投资者回报 - 2023 年年度利润分配每股派发 0.45 元(含税)现金红利,总计 1.73 亿元,占当年归母净利润 30.81%;近三年累计派发现金红利 5.93 亿元,占 2021 - 2023 年三年累计归母净利润 26.69% [5] 未来规划 - 立足现有产业,推进国际化布局,整合优势资源,稳固传统业务领先地位,推动业务高速发展 [2][4] - 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规划建设产业园区新型用能模式,挖掘节能减排潜力,推广储能整体解决方案 [4]
德赛电池(000049) - 2024 Q2 - 季度财报
2024-08-27 18:13
财务数据概述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89.30亿元,上年同期87.96亿元,同比增长1.52%[11]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8亿元,上年同期1.76亿元,同比下降38.70%[11]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835.28万元,上年同期1.85亿元,同比下降57.57%[11]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64亿元,上年同期16.06亿元,同比下降77.31%[11]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0.2798元/股,上年同期0.5430元/股,同比下降48.47%[11] - 本报告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69%,上年同期4.20%,同比下降2.51%[11]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154.45亿元,上年度末165.01亿元,同比下降6.40%[11]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62.79亿元,上年度末62.92亿元,同比下降0.20%[1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合并营业收入89.30亿元,同比增长1.5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08亿元,同比下降38.70%[29]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89.2973499658亿元,较上期87.9562921409亿元增长1.52%[110] - 2024年上半年营业利润2196.029039万元,较上期14690.836755万元下降85.05%[110] - 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5412.818783万元,较上期16073.562109万元下降66.32%[110] - 2024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0.2798元,较上期0.5430元下降48.47%[110] - 2024年上半年稀释每股收益0.2798元,较上期0.5430元下降48.47%[110] - 2024年上半年研发费用3.8756038758亿元,较上期3.1187229226亿元增长24.27%[110]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合计61.9333071031亿元,较期初68.7723773030亿元下降9.94%[109]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合计28.9528676089亿元,较期初32.4624757332亿元下降10.81%[109] - 2024年6月30日负债合计90.8861747120亿元,较期初101.2348530362亿元下降10.22%[109] - 2024年6月30日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62.7943510832亿元,较期初62.9229455375亿元下降0.20%[109]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94.89亿元,上期为102.37亿元[11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91.24亿元,上期为86.32亿元[11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3.64亿元,上期为16.06亿元[11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31.28亿元,上期为10.22亿元[11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53.22亿元,上期为20.40亿元[11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 21.94亿元,上期为 - 10.18亿元[111]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13.57亿元,上期为21.52亿元[111]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19.35亿元,上期为23.77亿元[111]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 5.78亿元,上期为 - 2.24亿元[11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本期为 - 23.83亿元,上期为3.64亿元[111] - 上年年末股东权益合计为63.7760085591亿元[112] - 本年年初股东权益合计为63.7760085591亿元[112] - 本年增减变动金额为 - 2130.069599万元[112] - 综合收益总额为4504.016157万元[112] - 利润分配金额为 - 17308.73403万元[112] - 其他导致资本公积增加6170.515503万元[112] - 其他综合收益减少909.000922万元[112] - 未分配利润减少6547.459124万元[112] - 少数股东权益减少844.125056万元[112] - 本年期末股东权益合计为63.5630015992亿元[11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股东权益合计较年初减少2448.81万元,为41.999亿元[113] - 2024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1.701亿元[113] - 2024年上半年利润分配金额为1.946亿元[113] - 2024年6月30日母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5422.95万元,较期初14.616亿元大幅减少[114] - 2024年6月30日母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11.311亿元,期初为0 [114] - 2024年6月30日母公司其他应收款期末余额为2.125亿元,期初为29.86万元[114] - 2024年6月30日母公司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13.988亿元,较期初14.627亿元略有减少[114] - 2024年6月30日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期末余额为10.403亿元,较期初10.823亿元略有减少[114] - 2024年6月30日母公司固定资产期末余额为59.19万元,较期初69.72万元略有减少[114] - 2024年6月30日母公司资产总计期末余额为24.411亿元,较期初25.475亿元略有减少[114]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合计2533346.97元,较期初6218754.03元减少[115]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合计592738.50元,期初为0 [115]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2900.67元,上期为0 [116] - 2024年上半年营业利润73162460.71元,较上期189936506.48元减少[116] - 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69828900.41元,较上期189936506.48元减少[116] - 2024年半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786356.29元,上期为 -11952847.36元[117] - 2024年半年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231965817.04元,上期为199190967.74元[117] - 2024年半年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74613717.51元,上期为 -195394160.30元[117] - 2024年半年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1407365890.84元,上期为 -8156039.92元[117] - 2024年半年度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4229452.55元,上期为9022588.84元[117] - 2024年年初股东权益合计为25.41亿元[118] - 2024年上半年股东权益合计减少1.03亿元[118] - 2024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6982.89万元[118] - 2024年上半年利润分配使股东权益减少1.73亿元[118] - 2024年上半年对股东分配金额为1.73亿元[118] - 2024年年末股本为3.85亿元[118] - 2024年年末资本公积为17.71亿元[118] - 2024年年末盈余公积为1.45亿元[118] - 2024年年末未分配利润为1.37亿元[118] - 2024年年末股东权益合计为24.38亿元[11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股东权益合计较年初减少4,664,953.82元,期末余额为751,928,157.28元[119] - 2024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189,936,506.48元[119] - 2024年上半年利润分配使股东权益减少194,601,460.30元,主要是对股东的分配[119] 股本变动 - 2023年12月公司完成向原股东配售股份8525.17万股,总股本由2.99亿股增加至3.85亿股[11] - 2004年广东德赛集团有限公司受让公司84,170,128股,占总股本61.52%,成为控股股东[120] - 2004年惠州市仲恺高新技术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受让公司6,854,919股,占总股本5%,成为第二股东[120] - 2014年公司向全体股东按每10股送红股5股,共计送68,414,578股[120] - 2019年公司增加股本人民币1,954,000.00元[120] - 2021年公司以总股本207,197,738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送红股4.5股,共计送93,238,982股[121] - 2021年公司共计回购注销限制性股票137,750股,注册资本减少人民币137,750.00元[121] - 2022年公司进行回购注销部分已获授但尚未解除限售的限制性股票[121] - 公司回购注销27,068股,注册资本减少27,068元;回购注销885,040股,注册资本减少885,040元;2023年12月配股发行85,251,672股,增加注册资本85,251,672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累计股本总数384,638,534股,注册资本384,638,534元[122]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925.99万元[13] - 公司将其他收益13814946.56元因增值税进项税额加计抵减、1648172.19元因个人所得税手续费返还,投资收益 -601060.05元因应收款项融资中票据贴现息界定为经常性损益[14] 业务情况 - 公司主要从事锂电池电源管理系统、储能电芯及相关封装集成产品业务,属于锂离子电池制造小类[15] - 公司储能电芯一期6GWh产能于2023年投产,业务尚处起步阶段[17] - 公司围绕锂电池产业链布局,推进新兴业务,开展智能硬件整机组装业务[18] - 公司采取“以销定产、以产定采”为主的经营方式,经营模式未重大变化[19] - 公司采购原材料多样,有完整供应链管理体系,存在客户指定供应商情况[20] - 公司产品分非标定制和标准化,有完善质量管控体系,生产自动化水平先进[21] - 公司围绕核心客户,采取直接销售模式,与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22] - 公司拥有优质客户服务、领先制造水平、技术研发等核心竞争优势[23][24][25] - 公司持续提升自动化水平,拥有专业自动化设备开发团队[27][28] - 储能业务销售额9.86亿元,同比增长313.68%;SIP业务销售额8.47亿元,同比增长16.08%;智能硬件整机组装业务销售额7.03亿元,同比增长119.96%[29] - 主营储能电芯业务的湖南电池净亏损由去年同期0.49亿元扩大至1.38亿元[29] - 智能手机类产品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2.15%,储能产品类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13.68%[32] - 境内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38%,境外营业收入同比下降9.31%[32] - 工业毛利率为9.49%,同比增加0.90%;智能手机类毛利率为9.24%,同比增加1.70%[33] 费用与收益占比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2.10%,财务费用同比增长957.98%,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4.27%[3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77.31%,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15.53%,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57.86%[30] - 投资收益占利润总额比例为77.03%,主要是远期外汇业务投资收益[35] - 资产减值占利润总额比例为 - 910.62%,主要是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35] 资产情况 - 货币资金本报告期末金额为12.0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7.77%,较上年末减少14.24%,主要因偿还借款和购买理财产品[36] - 应收账款本报告期末金额为44.1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8.56%,较上年末减少1.39%[36] - 存货本报告期末金额为21.9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4.22%,较上年末增加1.55%[36] - 固定资产本报告期末金额为37.4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4.24%,较上年末增加3.53%[36]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本报告期末金额为16.8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0.89%,较上年末增加10.35%,主要因购买理财产品[37] - 2024年6月30日货币资金期末余额1,200,810,880.85元,较期初3,632,216,889.81元减少[10
德赛电池(000049) - 2024年7月17日-1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4-07-19 17:06
公司经营目标与现状 - 2024年一季度,公司合并营业收入40.95亿元,同比下降4.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85.65万元,同比下降40.38% [1] - 2024年,公司力争实现合并营业收入230亿元 [1] 各业务情况 消费电池业务 - 受行业需求低迷影响,2023年传统优势业务销售收入下降,但市场份额总体稳定,客户结构无大变化,将继续深耕锂电池电源管理系统及封装集成业务 [2] SIP业务 - 2023年销售规模21.37亿元,同比增长63.94%,主要为锂电池电源管理系统SIP业务,客户为头部智能手机厂商,正开拓锂电池以外应用场景,业务份额迅速提升,预计保持高增长,盈利能力将改善 [2] 电动工具、智能家居和出行类业务 - 覆盖全球主流客户,2023年营收占公司总营收的16.02%,市场需求总体稳定 [2] 动力电池业务 - 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电源管理系统业务领域,2023年收入2.82亿元且有盈利,正开拓主流车厂客户推动业务增长 [2] 储能业务 - 2023年销售收入12.09亿元,主要为封装集成业务收入,储能电芯6GWh产能于2023年5月投产;受行业产能过剩、需求不及预期影响,2023年亏损近1.7亿元,2024年预计持续承压 [2] 2024年业务增量来源 - 预计2024年增量业务主要来源于战略新兴业务领域,包括储能电池、SIP先进封装、智能硬件整机装配等业务领域 [2]
财联社早知道:重磅!国务院正式发布《稀土管理条例》,这家公司是中国稀土集团核心上市平台;国内首个!深圳“低空+轨道”空铁联运项目正式开航,这家公司是地方低空经济产业联盟理事长单位
财联社· 2024-06-30 19:16
政策与行业动态 - 6月29日国务院发布《稀土管理条例》,10月1日起施行,旨在加强稀土资源保护和健全管理体制[3] - 近日深圳“低空+轨道”空铁联运项目开航,提供空铁“一站式”接驳服务[7] 行业分析与展望 - 短期2024年稀土指标增速放缓,价格偏强震荡;中长期供需有望从过剩转向紧平衡[4] - 2024年为低空经济元年,下半年将迎来产业快速发展期[8] 公司相关情况 - 中国稀土是核心上市平台,拥有全国最大单证开采指标的离子型稀土矿[5] - 纳睿雷达是低空经济产业联盟理事长单位,自主研发雷达用于空管领域[9] - 迅捷兴产品应用于工业机器人及工业控制领域,提供一站式服务[22] 市场表现 - 6月28日市场放量769亿元,成交10亿以上个股增至100家,芯片、华为、汽车概念个股增加[14] - 6月28日创一年新高个股增至31家,高股息、风电、电力概念居前三[21] 主力动向 - 周五华鑫证券等多家机构买入德赛电池,涉及金额数千万元[23]
德赛电池(000049) - 2024 Q1 - 季度财报
2024-04-23 17:45
营业收入与净利润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40.95亿元,同比下降4.52%[4]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40.95亿元,同比下降4.5%[1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385.65万元,同比下降40.38%[4] - 净利润为3.30亿元,同比下降50.7%[1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4.39亿元,同比下降40.4%[17]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56亿元,同比下降29.82%[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1.67亿元,同比下降10.0%[19]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53.98亿元,同比下降9.9%[20]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46.42亿元,同比下降5.5%[20]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56亿元,同比下降29.8%[2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42亿元,同比减少32.63%[8]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3.07亿元,同比下降36.1%[20]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6.49亿元,同比下降34.3%[20]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42亿元,同比改善32.6%[20]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6.69亿元,同比下降35.9%[21]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5.15亿元,同比下降41.4%[21]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4亿元,同比下降6.2%[21]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40.89亿元,同比增长211.1%[21] 资产与负债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2.09亿元,同比增长133.96%[7] - 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42.04亿元,较期初增长15.7%[14]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36.61亿元,较期初下降25.9%[14]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2.09亿元,较期初增长134%[14] - 资产总计为160.48亿元,同比下降2.7%[15] - 流动负债合计为62.59亿元,同比下降9.0%[15] - 长期借款为29.94亿元,同比增长1.9%[15] 研发费用 - 研发费用为1.66亿元,同比增长30.61%[8] - 研发费用为1.66亿元,同比增长30.6%[16] 股东信息 -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方中证10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期末持股100.54万股,占总股本的0.26%[11] - 公司前10名股东中,惠州市创新投资有限公司持股8923.93万股,占总股本的22.3%[9] - 公司前10名股东中,广东德赛集团有限公司持股8573.97万股,占总股本的21.4%[9] - 公司前10名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444.23万股,占总股本的1.15%[9] - 公司前10名股东中,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持股263.13万股,占总股本的0.68%[9] - 公司前10名股东中,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持股227.64万股,占总股本的0.59%[9] 其他财务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140元,同比下降49.89%[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69%,同比下降1.09个百分点[4] -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1117.64万元,同比增长194.79%[8] - 营业总成本为40.56亿元,同比下降3.2%[16]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140元,同比下降49.9%[18] 公司交易与投资 - 公司通过公开挂牌方式转让子公司德赛矽镨30%股权,成交价为1.07亿元[12]
德赛电池(000049) - 2024年3月2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4-03-27 11:58
公司经营情况 - 2023年公司实现合并营业收入202.85亿元,同比下降6.73%[2] - 实现合并净利润5.11亿元,同比下降40.04%,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2亿元,同比下降35.13%[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9.02亿元,同比增长642.24%[2] - 2023年末公司总资产为165.01亿元,净资产为62.92亿元[2] - 2024年公司力争实现合并营业收入230亿元[2] 业务发展情况 - 公司将继续深耕锂电池电源管理系统及封装集成业务,积极拓展战略新兴业务,大力发展储能电池和SIP先进封装等业务[2] - 储能电芯业务2023年亏损1.68亿元,今年的目标是减少亏损[3] - 笔记本和平板电脑电池业务2023年营业收入24.86亿元,同比下降18.65%,今年整体情况预计比去年要好,需求有所提升[3] - SIP业务目前主要为锂电池电源管理系统,客户为国际、国内头部智能手机厂商,公司在该领域的份额正在迅速提升,未来预计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3] - 公司还在着力开拓锂电池以外的SIP应用场景,例如物联网雷达模组和车载模组领域[3] 毛利率情况 - 2023年四季度毛利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储能业务出货量约占全年储能业务出货量的一半,该部分业务受激烈竞争影响毛利率较低,传统业务出货量下降以及客户降价等因素导致毛利率也有所下降[3] - 2024年公司希望随着需求的改善会缓解毛利率下行压力,目标是维持去年的毛利率水平[3] 存货跌价准备 - 存货跌价准备增加主要是公司储能电芯业务计提了较多的存货跌价准备,由于储能电芯原材料价格波动很大而且公司电芯业务正进行量产爬坡,公司根据市场情况计提了充分的跌价准备[3] - 2024年能否转回主要看市场电芯价格波动情况[3] 员工激励 - 储能电芯业务初始规划时即预留了股份让员工参与,公司希望核心骨干员工能成为公司电芯事业合伙人,与公司共同成长[3] - 公司价值观和企业文化对员工也有很大的吸引力,团队成员保持了积极高效的工作状态[3] 新兴业务拓展 - 公司持续在开展AR、VR锂电池相关业务,头部国际主流AR、VR客户均有覆盖,但目前总体规模不大,未来预期这块业务会有比较好的增长[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