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怪兽充电(EM)
icon
搜索文档
Smart Share Global Limited Receives Approval to Transfer to Nasdaq Capital Market and Extension of Minimum Bid Price Compliance Period
2023-12-22 00:00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美国存托股票(ADS)上市从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转至纳斯达克资本市场获批 预计22日生效 公司将继续积极监测ADS出价 并考虑可用方案以重新符合最低出价要求 [1][4] 公司上市情况 - 2023年12月20日 纳斯达克上市资格部门批准公司将ADS上市从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转至纳斯达克资本市场 预计22日生效 转板不影响ADS交易 仍以“EM”为代码交易 [1] - 2023年6月22日 公司收到纳斯达克通知 因其ADS连续30个工作日收盘价低于1美元 不符合上市规则 公司有180天时间(至12月19日)重新符合最低出价要求 为此提交转板申请 [2] - 转板后 纳斯达克给予公司第二个180天(至2024年6月17日)重新符合最低出价要求 即ADS收盘价须在该日期前连续10个工作日达到或超过1美元 [3] 公司业务情况 - 公司是一家消费科技公司 使命是为日常生活赋能 是中国最大的移动设备充电服务提供商 市场份额第一 [5] - 公司通过充电宝提供移动设备充电服务 充电宝放置在娱乐场所、餐厅等地点 用户扫码取用 截至2023年9月30日 公司在中国超2000个区县的118.9万个地点拥有870万个充电宝 [5]
energy monster(EM) - 2023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3-11-27 23:30
业绩总结 - 公司第三季度总收入为613.5亿元,同比下降24.7%[42] - 移动设备充电服务收入占总收入的92%,为564.2亿元[43] - 直接模式产生的收入为2.842亿元,同比下降36.4%[44] - 网络合作伙伴模式产生的收入为2.8亿元,同比下降22.7%[45] - 其他收入占总收入的8%,为4.93亿元[46] 用户数据 - 公司累计注册用户增加1640万,达到3.79亿,同比增长17%[15] - 移动设备充电订单数量同比增长9%,达到1.765亿[15] - 移动设备充电订单数量超过1.765亿,用户持续寻求Energy Monster的充电服务[15] 未来展望 - 公司净利润为5亿元人民币,净利润率为8.2%,较去年同期的-11.7%有显著增长[54]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现金和短期投资总额为33亿人民币,第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为1.656亿人民币[55]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2023年第三季度新增近8万个POI,其中餐厅、娱乐和购物中心增长领先[14] - 2023年第三季度各类POI类型均呈现年度增长,交通枢纽增长最为显著[12] 市场扩张和并购 - 2023年第三季度GMV增长主要集中在上海、西安、成都和北京等高级城市,同比增长显著[11] - 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非GAAP净收入持续增长,显示出运营效率和POI扩张策略的有效性[16]
energy monster(EM) - 2023 Q3 - Quarterly Report
2023-11-27 00:00
财务数据 - 2023年第三季度净收入达到5亿元人民币[1] - 2023年第三季度调整后净收入为5.52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调整后净亏损88.6万元人民币有所改善[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服务覆盖的POI数量为1189千个,较6月30日的1109千个有所增加[2] - 2023年第三季度移动设备充电订单为1.765亿,较去年同期增长9.1%[2] - 公司累计注册用户数达3.79亿,其中第三季度新增注册用户数为1640万[2] - 2023年第三季度营收为6.135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下降24.7%[12] - 第三季度移动设备充电收入下降30.3%,为人民币5.642亿(美元0.773亿)[13] - 直接模式下的收入减少36.4%,为人民币2.842亿[13] - 网络合作伙伴模式下的收入减少22.7%,为人民币2.800亿[14] - 其他收入增加至人民币4.93亿(美元0.68亿)[15] - 营业成本增长71.1%,为人民币2.148亿(美元0.294亿)[16] - 研发费用减少2.0%,为人民币2.38亿(美元0.33亿)[17] - 销售和市场费用减少60.4%,为人民币2.982亿(美元0.409亿)[18] - 行政和管理费用增加26.1%,为人民币3.71亿(美元0.51亿)[19]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人民币3.4亿(美元0.47亿),去年同期为亏损9.7亿[21] - 第三季度净利润为人民币5亿(美元0.69亿),去年同期为净亏损9.58亿[22]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资产总额为604,612万美元[33]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总负债为225,155万美元[33]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股东权益为379,457万美元[33] - 公司采用了ASU 2016-13标准,对累计赤字进行了调整,调整金额为640人民币(93美元)[34] - 公司采用了ASU 2016-13标准,于2023年1月1日对累计赤字进行了调整,调整金额为640人民币(93美元)[35] 业务数据 - 公司在2023年第二季度开始更新与网络合作伙伴的合同安排,将移动设备充电服务的主要角色转移给网络合作伙伴,并调整了收入分类以更清晰地反映两种移动设备充电模式的结果[10] - 公司在2023年第二季度开始实施的新合同安排下,移动设备充电收入现在净额扣除支付给网络合作伙伴的激励费用[9] - 2023年第三季度,智享全球有限公司移动设备充电业务收入为56.42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的92.2%[1] - 2023年前三季度,智享全球有限公司总收入为24.72亿元美元,同比增长10.3%[1] - 2023年第三季度,智享全球有限公司营业利润为3.4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1] - 2023年前三季度,智享全球有限公司研发费用为6.39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的2.6%[1]
energy monster(EM) - 2023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3-08-22 02:44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第二季度营收1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 [29] - 2023年第二季度移动设备充电收入10亿元人民币,占总营收的99.1% [29] - 2023年第二季度直接模式营收3.00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1.8% [30] - 2023年第二季度网络合作伙伴模式营收7.2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6.1% [30] - 2023年第二季度其他收入940万元人民币,占总营收的0.9%,同比增长107.8% [31] - 2023年第二季度收入成本6.6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0.5% [31] - 2023年第二季度毛利润3.67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0.4% [31] - 2023年第二季度运营费用3.53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0.8% [32] - 2023年第二季度研发费用187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1.5% [32] - 2023年第二季度销售和营销费用2.95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5.6% [32] - 2023年第二季度一般和行政费用311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3% [32] - 2023年第二季度运营收入1360万元人民币,运营利润率为1.3%,去年同期为 - 27.7% [33] - 2023年第二季度净利润2450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净亏损1.845亿元人民币 [33] - 2023年第二季度净利率为2.4%,去年同期为 - 26.7% [33] - 2023年第二季度非GAAP净利润3010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非GAAP净亏损1.775亿元人民币 [3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现金和短期投资为32亿元人民币 [33] - 2023年第二季度资本支出210万元人民币 [34]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第二季度移动设备充电服务GMV同比增长37%,环比增长17%,4月同比增长64%,5月同比增长39%,五一假期同比增长83% [6][7] - 2023年第二季度一线城市GMV同比增长超100%,上海和北京分别同比增长600%和140% [7] - 2023年第二季度POI数量增加超10万个,环比增长10%,移动设备充电器网络覆盖超110万个POI [13] - 2023年第二季度新增注册用户1540万,累计注册用户达3.625亿,同比增长17%,季度内充电订单超1.7亿单 [13] - 截至2023年第二季度末,62%的POI采用网络合作伙伴模式,高于2022年底的53%和2021年底的38%,第二季度活跃网络合作伙伴约8900个,较上一季度增加约1100个 [16]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核心战略为覆盖扩张和运营效率提升,致力于实现市场领先增长和运营杠杆 [12] - 未来将继续通过直接和网络合作伙伴模式扩大POI覆盖,加强网络效应,巩固市场领先地位 [20][21] - 持续提高运营效率,降低固定成本,投资未来硬件,加强风险控制 [23][24][25] - 公司直接模式在获取KA方面具有优势,网络合作伙伴模式具有高效扩张和成本优势 [20][27]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3年第二季度公司业绩积极,营收和盈利能力同比和环比均持续恢复 [6] - 随着线下客流量持续反弹,移动设备充电业务将继续发展,市场份额有望提高 [10] - 盈利能力的积极趋势将在今年剩余时间持续,有助于加强资产负债表,把握行业增长机会并拓展新业务 [11] - 2023年第三季度恢复情况喜忧参半,线下流量和覆盖网络扩大带来增长,但预期消费疲软以及部分地区的热浪和暴雨抵消了部分增长 [26] - 公司对未来持乐观态度,有信心继续推动增长和盈利,为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 [26] 其他重要信息 - 从本季度起,公司更新了与网络合作伙伴的合同安排,网络合作伙伴模式下的移动设备充电收入按净额确认,机柜和移动电源所有权转移给网络合作伙伴 [28][29] - 2023年第二季度,入场费型合同数量较去年同期减少超77%,入场费合同占位置合作伙伴激励费用的比例从22%降至12%,POI收入分成合同占直接模式合同总数的比例从77%升至83%,占位置合作伙伴总激励费用的比例从48%升至68% [23]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网络模式新收入确认方法对未来营收有何影响,以及机柜销售业务的利润率情况如何? - 合同安排变更使网络合作伙伴模式收入按净额确认,会导致整体营收规模下降,但机柜和移动电源销售收入有所抵消。机柜和移动电源销售的毛利率取决于市场竞争,公司核心是扩大覆盖网络和从网络合作伙伴获取移动设备充电解决方案的经常性收入 [37] 问题2: 目前及未来两种模式的单位经济效益如何,直接模式位置增加是否会成为未来趋势? - 过去几年疫情期间两种模式单位经济效益差异较大,直接模式固定费用较高,网络合作伙伴模式较稳定。今年第一季度开始恢复后,两种模式单位经济效益开始趋同,网络合作伙伴模式财务效率提高,直接模式快速反弹。公司计划今年继续优化直接模式,认为两种模式经济效益最终会达到相似水平。本季度直接模式POI增加是因客流量恢复,未来直接模式POI仍有增长空间,重点将放在大型或高流量位置,如全国或地区性KA [40][41] 问题3: 第三季度消费者支出疲软对运营有何影响,是否会导致ASP或使用率下降? - 今年消费者支出疲软,7月左右更为明显,工作日和周末客流量差异比疫情前更大,线下消费复苏低于预期,对移动电源使用率有一定影响,但不影响ASP。公司对中国整体客流量和消费复苏持乐观态度,将继续通过直接和网络合作伙伴模式扩大服务覆盖,相信覆盖增加能弥补消费者支出疲软的影响 [44][45]
energy monster(EM) - 2023 Q2 - Quarterly Report
2023-08-21 00:00
营收情况 - 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0%至1000万美元 [1] - 营收增长主要得益于新产品的推出和市场需求的增加 [1] 成本控制 - 公司成功控制成本,净利润同比增长20% [2] - 成本控制主要得益于生产效率的提升和采购成本的下降 [2] 市场份额 - 公司市场份额稳步增长,已占据行业20%的市场份额 [3] - 市场份额增长主要得益于品牌知名度的提升和市场推广的效果 [3] 利润增长 - 公司利润同比增长30%,达到历史新高 [4] - 利润增长主要得益于销售额的增加和成本的控制 [4]
energy monster(EM) - 2023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3-06-20 22:2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第一季度营收8.228亿元,同比增长11.6% [23] - 移动设备充电业务营收7.965亿元,同比增长10.7%,占总营收96.6% [23] - 移动电源销售收入1860万元,同比增长43.7%,占总营收2.3% [23] - 其他收入980万元,同比增长52.8%,占总营收1.2% [24] - 营收成本1.274亿元,同比下降0.1% [24] - 毛利润6.954亿元,同比增长14.1% [24] - 运营费用7.112亿元,同比增长0.3%;非GAAP运营费用7.049亿元,同比增长0.4% [24] - 研发费用2140万元,同比下降20.8% [25] - 销售和营销费用6.653亿元,同比增长0.8% [25] - 一般和行政费用2680万元,同比下降2.2% [26] - 运营亏损1580万元,运营利润率为 - 1.9%,去年同期为 - 13.5% [26] - 净利润1080万元,去年同期净亏损9640万元;净利率为1.3%,去年同期为 - 13.1% [27] - 非GAAP净利润1710万元,去年同期非GAAP净亏损8970万元 [2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现金和短期投资为31亿元 [27] - 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为2.386亿元,资本支出为1.703亿元 [27]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1 - 3月,移动设备充电服务GMV分别增长3%、14%和34% [6] - 第一季度移动设备充电服务GMV同比增长16%,环比增长35% [7] - 一线城市GMV同比增长24%,其他城市同比增长15% [7] - 零售、餐厅和交通枢纽GMV同比分别增长25%、19%和44% [7]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无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网络合作伙伴模式,利用品牌和以合作伙伴为导向的价值观吸引高质量合作伙伴,提供工具和支持 [10] - 直接模式,为KA提供高质量定制服务,优化资源和运营流程,提高效率 [10] - 持续扩大覆盖范围,POI数量首次超过100万个,较2020年底和2021年底分别增加51%和18% [11] - 第一季度新增31个新县,使县级及县级以上地区总数超过1900个 [11] - 增加POI组合的多样性,拓展办公楼、医疗设施和公共空间等新地点 [12] - 调整直接模式下的POI,BD人员将重点拓展符合标准的高流量地点 [13] - 网络合作伙伴模式是POI数量增长的核心驱动力,2023年第一季度有7700个活跃网络合作伙伴,较上一季度增加1800个,较去年同期增加6600个 [14] - 设计新一代机柜,升级系统和风险控制系统,提高竞争力 [18] - 行业竞争在第一季度有所缓和,多数竞争对手转向网络合作伙伴模式,公司保持了强大的直接模式能力 [37][38]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随着线下餐饮流量的持续反弹,公司营收将继续正常化,盈利能力也将逐步恢复到正常水平,这一积极趋势将在2023年持续 [8] - 2023年第一季度是线下餐饮流量复苏的开始,财务方面呈现出强劲的复苏趋势,第二季度将继续朝着全面正常化迈进 [20] - 对2023年第二季度的整体复苏持乐观态度,有信心全年实现盈利 [29] 其他重要信息 - 第一季度累计注册用户增加1350万,截至第一季度末达到3.472亿,同比增长16% [12] - 第一季度BD人员人均管理POI数量从去年同期的约140个提高到约160个 [18] - 第一季度入场费类型合同数量较去年同期减少60%以上,入场费合同占位置合作伙伴激励费用的比例从去年同期的24%降至15% [17] - 纯营收分成合同占第一季度直接模式合同总数的60%以上,高于去年同期的约40% [17]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请提供第二季度和全年的营收和利润率展望 - 第一季度的复苏趋势将在第二季度持续,4月移动设备充电服务GMV同比增长64%,5月增长39%,劳动节期间创历史新高,对第二季度整体复苏持乐观态度;本季度已恢复盈利,有信心2023年全年实现盈利 [29] 问题2: 本季度POI增长低于上一季度的原因是什么,能否提供年底POI目标 - 本季度是疫情管控结束后的第一个季度,由于过去几年中国餐饮流量较低,一些直接模式下的地点在疫情前无法达到公司的营收标准,因此在第一季度对直接模式下的POI进行了调整,移除了约10万个表现不佳的POI;不提供具体的POI目标,公司的POI拓展以市场为导向,仅在符合公司标准的情况下进行拓展;此次调整将使直接模式更加健康,随着POI位置的扩展,用户需求强劲,第一季度新增约1350万累计注册用户,截至第一季度末达到3.472亿 [32][33] 问题3: 请介绍行业复苏后的竞争格局,以及网络合作伙伴模式未来的增长趋势 - 第一季度竞争实际上有所缓和,行业格局在过去几年发生了很大变化,疫情前行业内多数参与者依赖直接模式,竞争激烈;疫情期间,多数竞争对手转向网络合作伙伴模式,而公司保持了强大的直接模式能力;目前行业激励费用没有上升,竞争不如疫情前激烈;网络合作伙伴模式是第一季度POI数量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主要得益于过去一年网络合作伙伴数量的增加;本季度和今年的主要目标是与网络合作伙伴合作,为其提供运营支持,使其能够与公司共同成长;预计网络合作伙伴模式下运营的POI数量将持续增长,但本季度网络合作伙伴模式管理的POI比例增加主要是由于直接模式POI组合的调整;未来将继续利用两种模式扩大网络覆盖范围,进一步提高市场份额 [37][38][39]
energy monster(EM) - 2022 Q4 - Annual Report
2023-04-28 00:00
公司运营情况 - 2022年移动设备充电业务收入为27.54亿人民币[30] - 公司2022年总营收为28.38亿人民币[30] - 公司2022年净亏损为7.11亿美元[30] - 公司2022年总综合亏损为5.99亿美元[30] - 公司2022年研发费用为9,065.5万人民币[30] - 公司2022年销售和市场费用为27.12亿人民币[30]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948,773千人民币,较2019年的273,608千人民币增长246.6%[31]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4,287,641千人民币,较2019年的2,025,522千人民币增长112.1%[31]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公司净现金流入自经营活动为708,142千人民币,较2019年的444,040千人民币增长59.7%[31]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公司净现金流入自融资活动为-78,454千人民币,较2019年的579,668千人民币下降116.5%[31]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公司净现金流量为-352,214千人民币,较2019年的151,044千人民币下降333.1%[31]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公司净利润为-711,240千人民币,较2021年的-124,615千人民币下降470.1%[32]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4,287,641千人民币,较2021年的4,397,981千人民币下降2.5%[33]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公司总负债为1,646,336千人民币,较2021年的1,165,957千人民币增长41.1%[33] - 公司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总资产为439,798.1万人民币[34] - 公司2022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为70,814.2万人民币[35] - 公司2021年度投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为-102,399.7万人民币[35] - 公司2020年度融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为65,457.1万人民币[36] 公司风险 - 公司可能面临无法有效控制变量利益实体的风险[16] - 公司的运营依赖于上海智祥遵守与公司签订的合同[16] - 公司面临中国法律体系的不确定性[16] - 公司可能面临中国法律、法规和规则的解释和应用不确定性[16] - 公司可能面临中国法律和规定的违规风险[16] - 公司可能面临中国政府对其业务的监管风险[20] - 公司面临的风险包括经营历史有限、COVID-19疫情影响、技术进步可能降低消费者对移动设备充电需求、竞争激烈、过去曾出现净亏损等[40][41][42][43][44] - 公司在中国经营存在的风险包括中国经济、政治、社会状况或政府政策变化可能对业务和运营结果产生重大不利影响[48] - 公司可能面临的风险包括市场和消费者行为趋势、法律法规变化、品牌形象维护等[86][87][91][92] - 公司需保护个人或机密信息免受安全漏洞的影响,否则将面临声誉、财务和法律后果[121] - 公司需遵守环境、社会和治理事项的法律法规,否则可能受到处罚并影响业务、财务状况和运营结果[125] - 公司高度依赖管理团队和关键人员的持续服务[126] - 无法招聘、培训和留住足够的合格人员可能对业务产生重大不利影响[127] - 公司可能进行收购、建立合资企业和进行其他战略投资,这可能不成功并需要大量管理关注[128] - 公司可能成为公众关注的目标,包括监管机构的投诉、负面媒体报道和恶意报告的传播,这可能严重损害声誉[129] - 缺乏适用于业务的必要批准、许可证或许可可能对业务、财务状况和运营结果产生重大不利影响[130] - 公司在中国租赁的174个场所中,存在可能无法提供所有权证书或其他租赁证明的情况[134] - 公司维持了一定的保险政策,包括覆盖产品和固定资产的全险财产保险[135] - 公司可能需要额外资金,可能会通过发行股票或债务融资来满足未来的资金需求[136] - 公司通过股权激励计划发放限制性股票单位和其他奖励,可能导致股权支付费用增加[137] - 公司可能会因未完全遵守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规定而面临中国相关法律法规的处罚[138] - 公司目前依赖第三方在线支付服务提供商进行支付处理,如果这些支付服务受到限制或减少,公司的业务可能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140] - 中国某些商业银行对从付费用户银行账户自动转账到第三方在线支付服务提供商关联账户的金额设定限制,这可能对公司的移动设备充电服务产生重大不利影响[141] - 公司与第三方支付服务提供商的协议可能会受到影响,导致支付处理费率等条款变得不利,可能会影响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和运营结果[142] - 自然灾害、异常天气条件、延长的冬季、停电、大流行、恐怖主义行为、全球政治事件等重大灾难事件可能会对公司的业务造成干扰,导致财务表现受到重大不利影响[143] - 不寻常或重大的天气条件和延长的冬季可能会对消费者户外活动水平、用户流量和消费模式产生负面影响,可能导致收入损失
energy monster(EM) - 2022 Q4 - Annual Report
2023-04-28 00:00
公司被认定相关事件 - 2022年5月26日,公司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认定为相关发行人[3] 股东持股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Smart Share Holdings Limited持有公司8.4%的总流通股和33.5%的总投票权[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Super June Limited持有公司5.9%的总流通股和23.4%的总投票权[5] - 截至2023年3月31日,Taobao China Holding Limited持有公司14.7%的总流通股和6.4%的总投票权[5] - 截至2023年3月31日,Hillhouse entities通过管理的基金集体持有公司12.1%的总流通股和5.3%的总投票权[6]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小米相关实体集体持有公司9.0%的总流通股和4.0%的总投票权[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Shunwei entities集体持有公司8.1%的总流通股和3.5%的总投票权[8] - 截至2023年3月31日,China Ventures Fund I Pte. Ltd.持有公司6.9%的总流通股和3.0%的总投票权[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Beautyworks Investment Limited持有公司6.6%的总流通股和2.9%的总投票权[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Sky9 Capital entities集体持有公司5.2%的总流通股和2.3%的总投票权[10]
energy monster(EM) - 2022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3-04-22 01:24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第四季度收入为5.956亿元,同比下降28.8% [54] - 2022年全年收入为82亿元,同比下降20.8% [63] - 2022年第四季度毛利为4.547亿元,同比下降33.3% [58] - 2022年全年毛利为13亿元,同比下降24.7% [65] - 2022年第四季度经营亏损为2.339亿元,净亏损为3.345亿元 [61] - 2022年全年经营亏损为6.212亿元,净亏损为7.112亿元 [67]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第四季度移动设备充电业务收入为5.727亿元,同比下降29.5% [55] - 2022年全年移动设备充电业务收入为28亿元,同比下降20.3% [63] - 2022年第四季度电源银行销售收入为0.41亿元,同比下降20.1% [55] - 2022年全年电源银行销售收入为0.595亿元,同比下降42.2% [64]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第四季度受疫情影响,多个地区出现疫情导致客流大幅下降,如北京、西安、通辽、成都、长春等地的客流分别下降44%、34%、61%、27%和34% [9] - 2022年12月全国移动设备充电服务GMV下降34% [12] - 2023年1-3月公司服务GMV分别增长3%、14%和34%,收入每台电源银行也呈现环比增长 [49] - 2023年4月至今,公司月度GMV同比增长超过60% [49]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及行业竞争 - 公司通过增加网络合作伙伴模式和减少新签约的前期费用,来更好应对疫情影响 [13][19] - 公司持续扩大网点和电源银行规模,2022年新增15.2万个网点和100万台电源银行 [16][17] - 公司将继续优化两种模式的协同,提高运营效率,降低固定成本,提升业务人员效率 [35][36][37][38] - 公司推出新一代充电柜,CapEx成本降低40%以上,提升资产使用效率 [39][40][41] - 公司开发新的软件系统,为网络合作伙伴提供数据分析和管理工具,提升他们的运营效率 [42][43][44] - 公司在疫情期间采取的各项措施,将在行业复苏时为公司带来竞争优势 [50]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2年第四季度收入超出预期,主要得益于疫情缓解后的复苏好于预期 [14] - 2022年12月疫情管控政策放开后,线下经济和客流开始快速恢复,预计将持续释放行业增长潜力 [15][49] - 公司有信心在2023年实现盈利,并有望在3月份达到收支平衡 [72][73] - 公司对行业长期前景保持乐观,将继续推进扩张和提升效率的战略 [50][51]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Vicky Wei 提问** 公司是否有全年收入指引?公司是否有望在2023年实现盈利,目标利润率是多少? [71] **Maria Xin 回答** 公司目前无法提供全年收入指引,但根据目前的恢复趋势,预计2023年收入和GMV将出现强劲反弹。公司已在3月份实现收支平衡,如果没有其他外部影响,有望在2023年全年实现盈利。但具体目标利润率公司暂未披露。[72][73] 问题2 **Charlie Chen 提问** 1) 疫情前后市场和用户行为是否发生重大变化?2) 公司未来如何平衡两种业务模式的发展? [77] **Mars Cai 回答** 1) 用户使用习惯和ASP水平基本保持稳定,但工作日和周末的使用频次有所不同,随着线下经济全面恢复将逐步恢复正常。网点构成中餐饮和商场占比有所提升,娱乐和酒店有所下降。[78] 2) 公司将继续发挥直营和网络合作伙伴两种模式的优势,直营聚焦高线城市和大型客户,网络合作伙伴覆盖其他市场,两种模式协同发展。这种方式在疫情期间已经证明有效,有助于提升公司的市场份额。[79]
energy monster(EM) - 2023 Q1 - Quarterly Report
2023-04-21 00:00
公司业务规模 - 截至2022年第四季度,公司服务覆盖的POI数量达到了997千个,其中52.5%通过网络合作伙伴模式运营[1] 充电宝数量及用户规模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的可用充电宝数量为670万个,较2022年9月30日的640万个有所增加[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累计注册用户达到3.337亿,其中在该季度新增注册用户为840万[2] 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第四季度营收为人民币5.956亿(约合86.4百万美元),较2021年同期下降28.8%[4] - 移动设备充电业务的营收较2021年同期下降29.5%,为人民币5.727亿(约合83.0百万美元)[5] - 其他收入(主要包括广告服务和新业务倡议)的营收较2021年同期增长49.4%,为人民币780万(约合1.1百万美元)[7] - 公司2022年第四季度净亏损为人民币3.345亿(约合48.5百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净亏损3.345亿增加[15] 资产状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现金和短期投资总额为31亿人民币(约合4.459亿美元)[18] 未来展望 - 公司预计2023年第一季度营收将达到8.15亿人民币[30] 公司财务数据 - 公司在2022年12月31日的资产总额为4,287,641千元[37] - 公司2022年第四季度移动设备充电业务收入为572,720千元[39] - 公司2022年第四季度调整后的净亏损为327,171千元[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