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太平洋航运(PCFBY)
icon
搜索文档
PACIFIC BASIN(PCFBY) - 2023 Q2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3-08-10 16:38
业绩总结 - 2023年上半年可用流动资金为3.751亿美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6.15亿美元下降了39%[3] - 2023年上半年净借款为1.281亿美元,而2022年上半年为现金净额6530万美元[3] - 2023年上半年股本回报率为9%,相比2022年上半年的48%大幅下降[4] - 2023年上半年EBITDA为1.891亿美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5.669亿美元下降了67%[4] - 2023年上半年总收入为11.481亿美元,较2022年同期的17.228亿美元下降了33.5%[18] - 2023年上半年运营活动贡献为1700万美元,日均净利润为1550美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3330美元下降了53%[4] - 2023年上半年总股东回报率为0%,相比2022年上半年的26%显著下降[3] 用户数据 - 2023年上半年Handysize和Supramax的日均TCE收益分别为13030美元和13700美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26370美元和33840美元分别下降了51%和60%[8] - 2023年上半年,Handysize的平均日租金为12,190美元,Supramax的平均日租金为18,010美元[51]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的总船只天数为22,150天,平均日租金为14,940美元[51] - 2023年第三季度,Handysize和Supramax船只的日均TCE分别为9,800美元和12,700美元,覆盖率为82%和92%[50] 未来展望 - 2023年干散货净船队增长预计为2.9%,2024年预计为1.9%[29] - 预计2023年主要散货(铁矿石+煤炭)总贸易量为2809百万吨,同比增长3.9%[35] - 预计2024年主要散货总贸易量将小幅增长至2819百万吨[35] - 公司计划在2024年最早订购零排放能力的双燃料甲醇超大型船[31] - 公司目标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计划到2030年将碳强度减少50%[60]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2023年上半年,配备洗涤器的Supramax船只为公司整体核心Supramax舰队的超额表现贡献了每日1,050美元[9] - 公司在2022年9月前已完全收回约6200万美元的洗涤器投资,回收速度超出预期[62] - 预计到2030年,零温室气体排放技术和燃料将占航运能源使用的5-10%[28] 市场扩张和并购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的总资产为25.158亿美元,较2022年财年的26.487亿美元下降了5%[2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拥有122艘船只,长期租赁18艘,运营总船只140艘,平均船龄为12年[41] 负面信息 - 2023年上半年核心业务在2023年上半年产生的总贡献为9610万美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3070万美元下降了68%[4] - 2023年上半年拆船率仅为净船队的0.3%,预计2023年拆船率为0.6%[29] - 全球干散货需求受高利率和通货膨胀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3年和2024年全球GDP增长均为3.0%[30]
PACIFIC BASIN(PCFBY) - 2023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3-08-02 06:26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公司产生7600万美元的基础利润、8500万美元的净利润和1.89亿美元的EBITDA,年化股本回报率为9%,基本每股收益为12.9港仙 [4] - 公司运营现金流流入为1.5亿美元,而2022年上半年为4.86亿美元;出售三艘小型灵便型船和一艘超灵便型船获得4300万美元收益 [14] - 2023年上半年资本支出为2.1亿美元,预计2023年资本支出约为6000万美元,主要用于干船坞和压载水处理系统 [15] - 公司支付了与2022年最终基本和特别股息相关的1.74亿美元股息;借款因净偿还3800万美元而减少 [15] - 公司保持健康财务状况,拥有3.75亿美元可用承诺流动性,净负债占自有船舶净账面价值的7%,无抵押船舶数量增至65艘 [4][16] - 董事会宣布中期股息为每股6.5港仙,总计4370万美元,占该期间净利润的51% [4]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大型核心业务在不计间接费用前产生9600万美元收益,运营活动贡献1700万美元,日均净边际为1550美元,运营天数较去年同期增加20% [4][9] - 2023年上半年核心业务灵便型和超灵便型船日均TCE收益分别为13030美元和13700美元,较2022年上半年分别下降51%和60% [8] - 第三季度,公司已锁定灵便型和超灵便型船82%和92%的承诺船舶天数,日均净收益分别为9800美元和12700美元;2023年下半年,已锁定57%和72%的核心船舶天数,日均净收益分别为10000美元和12770美元 [8] - 灵便型自有船舶成本因新冠相关控制措施放宽导致船员遣返成本降低而下降,自有船队现金盈亏平衡水平降至4920美元/天;超灵便型船综合成本仍具竞争力,自有船队现金盈亏平衡水平降至5010美元/天 [10]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灵便型和超灵便型船平均市场现货运费分别为8640美元/天和9930美元/天,尽管干散货需求总体增加,但由于拥堵缓解增加了有效供应,运费面临相当大压力 [5] - 全球干散货装载量同比增长约2%,主要因中国重新开放增加了对煤炭和铁矿石的需求;小宗散货装载量下降0.1%,铝土矿装载量增长8%,谷物装载量下降3%,煤炭装载量增长6%,铁矿石装载量增长3% [6][7] - 2023年上半年新造船订单较2022年上半年下降18%,干散货订单量处于近几十年低点,占总船队的7.4% [19]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继续发展和更新船队,上半年收购五艘超灵便型船、一艘超灵便型船和一艘灵便型船,出售两艘灵便型船,预计下半年还将接收两艘日本建造的40000载重吨灵便型新船 [11] - 公司与两家日本合作伙伴合作推进甲醇燃料零排放船舶的设计,预计到2024年底准备好签订第一代双燃料零排放新船合同,交付时间将早于原2030年目标 [11] - 行业新造船价格高、排放法规不确定和交付时间长,抑制了新船订单;环保法规将促使船舶减速和加速老旧船舶拆解,可能导致市场船舶短缺 [19][20]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短期内,全球干散货需求将受高利率、通胀和全球经济活动疲软影响,可能出现衰退,干散货运费将受到负面影响;长期来看,行业基本面良好,干散货需求将受全球基础设施投资和粮食、能源安全担忧支撑,环保法规将抑制新船订单,支持干散货运费 [21] - 公司对干散货市场未来持积极态度,预计长期内将因供需基本面产生更可持续的收益,其现代化船队能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 [21]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已在一艘船上测试并完成生物燃料运行,会根据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情况评估是否采用生物燃料 [40] - 公司灵便型和超灵便型船上半年分别跑赢指数4390美元/天和3770美元/天,超灵便型船的表现受益于安装的33台洗涤器,该洗涤器在此期间为公司超额收益贡献了1050美元/天,当前超灵便型洗涤器效益约为610美元/天 [9]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如何看待当前二手船市场,下半年收购船舶的强度是否会继续,是否有资本支出目标;运营成本是否已达到新常态,按当前费率下半年盈利能力是否接近盈亏平衡 - 上半年初二手船价格下跌时公司进行了收购,随后价格上涨,现代船舶价格受新造船高成本支撑;公司仍是船舶买家,目前在观察市场,等待合适机会 [25] - 公司运营成本可控,已恢复到疫情前水平,成本盈亏平衡点处于行业低位;市场FFA显示运费有望上升,且第三、四季度通常是旺季 [27][28] 问题2: 黑海谷物贸易对公司业务是否有短期影响 - 乌克兰出口量已降至每月150万吨,虽有影响但可由其他地方替代,目前对公司业务无重大影响 [29] 问题3: 对下半年小宗散货市场的展望及预期驱动因素 - 上半年小宗散货市场需求稳定,中国重新开放提供了支持;未来,中国的补贴政策、基础设施和房地产市场活动,以及美国和欧洲通胀压力缓解、利率下降带来的投资增加将推动市场 [31] - 绿色转型和对绿色燃料的需求也将推动小宗散货对水泥、钢铁和不同矿物的需求 [32] 问题4: 管理层将股息支付率从去年的70%降至50%的理由 - 去年是特殊年份,股息也是特殊情况;现在公司盈利回归正常,董事会考虑到强劲的资产负债表和流动性,认为支付51%的中期股息是谨慎的,符合公司分配政策 [33] 问题5: 预计何时会出现更多船舶拆解 - 目前船舶拆解活动有所增加,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如果当前市场持续,老旧船舶船东在面临干船坞时会重新考虑;市场参与者对长期前景乐观,订单量处于历史低位,这影响了船东拆解船舶的决策;目前已积累了大量拆解候选船舶,这对市场是积极的 [34][35] 问题6: 零排放船舶项目的进展,预计何时下单、建造时间、市场情况和建造成本 - 与三井和MSI的项目按计划推进,目前尚未准备好下单,预计明年可以下单;正常船舶交付时间至少到2026年,零排放船舶预计2027 - 2028年交付;目前船厂订单饱满,新造船价格处于历史高位 [36][37] 问题7: 2023年资本支出预测,以及在二手船价格高企的情况下管理层向股东返还现金的重点 - 预计2023年资本支出约为6000万美元,若有船舶购买将增加资本支出;公司将坚持此前公布的股息政策 [38][39] 问题8: 除中国外,下半年市场费率改善的其他驱动因素;公司是否在部分船舶上使用生物燃料,以及生物燃料的采购进展 - 公司已在一艘船上测试生物燃料,会根据欧盟排放交易体系情况评估是否采用 [40] - 中国是市场最大的上行机会,东南亚、印度和美国市场也有良好增长和活动水平,有望推动市场;希望利率上升结束,市场情况改善 [41][42] 问题9: 当前安装洗涤器船舶的溢价情况,以及超灵便型洗涤器船是否会对灵便型洗涤器船产生压力;团队是否对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和美国类似政策的潜在影响进行了估算 - 上半年33艘安装洗涤器的船舶平均为超灵便型和超灵便型船贡献了1050美元/天,目前约为640美元/天,单艘船约为1000美元或略低,价差较去年有所缩小 [45][46] - 公司已为明年进入欧洲市场的欧盟排放交易体系做好准备,正在进行相关计算和设置;美国也在讨论类似政策,这虽会增加复杂性,但公司认为实施这些规则是好事 [47] 问题10: 公司船队每年在欧洲水域的收入天数或运力占比 - 具体数字不记得,在相关资料中有,预计占比小于10%,公司将提供准确数字 [48] 问题11: 在低费率环境下如何利用合约覆盖 - 上半年合约覆盖取得了成功,下半年仍有良好覆盖,但也会保留一些开放天数,因为预计市场至少在第四季度会改善;公司会利用船队规模优化业务,争取获得比合约数字更好的结果 [50] 问题12: 国际海事组织(IMO)新的2050年零排放目标对船舶速度、拆解和供应的影响 - IMO的目标与公司一致,是积极的;预计到2030年船舶速度将降低,之后速度会进一步下降,这将减少供应,使老旧低效船舶难以继续运营;目前尚不清楚IMO将如何执行这些规则,预计2025年知晓 [51][52]
PACIFIC BASIN(PCFBY) - 2022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3-02-26 01:44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实现创纪录的基础利润7.15亿美元和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9.35亿美元,净利润7.02亿美元为历史第二好成绩,股本回报率达38% [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净现金为6530万美元,可用承诺流动性为6.15亿美元 [3] - 董事会建议每股派发末期基本股息0.17港元,特别股息0.09港元,加上2022年8月派发的每股0.52港元中期股息,全年股息占净利润的75%,总计向股东支付股息5.25亿美元 [4][5] - 2022年经营现金流入为8.74亿美元,高于2021年的8.13亿美元 [21] - 2022年资本支出(CapEx)为8500万美元,预计2023年为6000 - 6500万美元 [21][22]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Handysize和Supramax船型2022年净日均期租等价收入(TCE)分别为23430美元和28120美元,扣除间接费用前总贡献为7.47亿美元 [7] - 2022年Handysize船型TCE费率同比上涨15%,Supramax船型平均下降4% [11] - 2023年第一季度,Handysize和Supramax船型分别已锁定95%和100%的船天,净日均租金分别为13460美元和13680美元;2023年全年分别已锁定46%和68%的船天,净日均租金分别为12490美元和13310美元,Supramax船型的远期锁定估计不包括目前约2160美元/天的洗涤器收益 [11][12] - 2022年Handysize和Supramax船型分别跑赢指数5210美元/天和7080美元/天,核心Supramax船型安装的洗涤器贡献了2510美元/天的收益 [13][14] - 2022年公司运营活动产生了5600万美元的收入,平均利润率为2840美元/天,运营天数为19830天 [14]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干散货货运市场上半年平均运费因小宗散货需求高、港口拥堵和新船供应有限而上涨,下半年因通胀、利率上升、俄乌冲突、中国经济受疫情政策影响等因素下降 [6] - 2023年运费开局低于2022年,但公司认为随着中国重新开放和南美东海岸谷物季节开始,运费已触底,市场情绪有所改善 [7] - 全球干散货装载量同比增长2%,主要受小宗散货和煤炭需求增加推动,小宗散货装载量增长6%,煤炭装载量增长2%,谷物装载量受天气和俄乌冲突影响下降,铁矿石装载量下降1% [8][9][10]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核心战略保持不变,仍将保持重资产模式,有选择、有纪律地收购优质二手船,适时出售较小、较旧的船舶 [33] - 公司致力于扩大Ultramax船队,更新Handysize船队,2022年收购了1艘Ultramax船和1艘Supramax船,预计2023年2月交付,另有1艘Ultramax船预计3月交付;2023年上半年预计还有8艘船交付,包括6艘Ultramax、1艘Supramax和1艘Handysize [35][36] - 公司将高效运营船舶,提高满载与压载利用率,寻求、评估和实施节能运营措施,与客户、船东、港口等利益相关者合作 [38] - 公司积极应对环保法规,争取船舶达到AER评级C级或更好,优先考虑EEOI和满载与压载利用率,确保符合CII要求;为航运纳入欧盟排放交易体系做准备,与合作伙伴合作开发零排放船舶和绿色燃料,认为绿色甲醇是第一代零排放船舶的最佳燃料,计划提前于2030年签订第一艘零排放船舶合同 [38][39][40]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克拉克森预测2023年市场将复苏,谷物和煤炭将是主要驱动力,南美东海岸谷物季节即将开始,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也将提供支持,尽管乌克兰谷物收成减少 [25] - 食品和能源安全将导致货物运输里程增加,干散货运费已触底,随着中国工人春节假期后返工、工厂增加生产和后疫情复苏,中国需求将改善 [26] - 长期来看,中国国内和全球贸易增长、全球基础设施投资、新兴市场增长以及地缘政治不稳定带来的食品和能源安全需求将推动干散货需求增长 [27] - 新造船价格高、交付时间长、脱碳规则不确定、技术限制等因素导致2022年新造船订单较2021年下降54%,干散货订单占总船队的7.2%,预计新造船订单将继续受限 [28] - 尽管2022年船舶拆解量少于2021年,但全球干散货船队净增长仅3%,主要因新船交付放缓;预计2023 - 2024年IMO法规和欧盟排放交易体系将促使船舶减速和增加拆解,为干散货市场提供长期结构性支撑 [30][32]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首席财务官Peter Schulz将于2023年3月离职 [44]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短期市场是否有逆风,运费是否已触底 - 公司认为市场已触底,目前运费正在改善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南美谷物季节刚开始,中国也在逐步恢复,市场有积极趋势,但市场复苏速度仍有待观察 [49][50][52] 问题2: 船员成本增加了多少,今年预计降低多少 - 船员成本增加主要在运营成本(OpEx)方面,且主要是Handysize船型,因为这些船主要配备中国船员,疫情期间成本大幅上升,如一张从新加坡到上海的单程机票曾高达1.1万美元;目前成本已开始下降,但由于存在通胀因素,能否降至以前水平还需观察 [53][54] 问题3: 如果运费已触底,是否应降低远期锁定比例 - 若市场运费超过锁定水平(1.4万美元),降低锁定比例进入现货市场可能更明智,但公司历史上一直保持一定的锁定比例,且Supramax船型的锁定不包括洗涤器收益;公司运营能力较强,很多锁定合同是前载业务,能将船舶带入装货区,有潜在收益;目前公司对锁定情况比较满意 [55][56][57] 问题4: 支付特别股息的最低现金水平有何变化 - 公司长期目标是保持4 - 5亿美元的可用流动性缓冲,但在当前的增长阶段,可能会因购买船舶等原因在某些时期低于该水平 [58][59] 问题5: 2021 - 2022年高运费在多大程度上是由于港口和疫情控制导致的 - 2021 - 2022年市场受需求驱动,同时港口拥堵、全球效率低下、俄乌冲突等因素也推动了运费上涨,集装箱市场的溢出效应也有一定帮助;目前市场已回归正常,全球经济放缓、下半年小宗散货需求下降使市场回到更正常的水平,且目前港口拥堵已恢复到疫情前水平;中国正在复苏,钢铁、铁矿石、煤炭等价格上涨,建筑活动增加,中国的复苏对市场至关重要 [64][65][66][68] 问题6: 货物运输量下降14%的原因是什么 - 货物运输量取决于运营船舶数量,2021年市场高峰时公司运营的船舶较多,特别是Supramax船型,2022年船队中租入船舶平均数量略有减少,导致运输量略有下降 [72][73] 问题7: 全年的锁定比例和租金是多少 - 全年Handysize船型锁定比例为46%,净日均租金约1.25万美元;Supramax船型锁定比例为68%,净日均租金1.31万美元,第一季度已100%锁定,且不包括约2160美元/天的洗涤器收益 [73][74] 问题8: 长期租船业务是否必要,其风险和回报如何 - 公司有8艘长期租入的船舶,目前租金较高,但市场下半年衍生品价格显示这些船舶仍有盈利空间,且其中3艘配备了洗涤器;长期租船是干散货市场的一部分,公司通过长短租结合优化运营,过去两年运营业务分别盈利6000万美元和5600万美元,且跑赢指数,因此这是公司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需要谨慎操作 [75][76][77] 问题9: 是否有股份回购计划,如何安排 - 目前公司没有股份回购计划,但董事会会根据股票估值与净资产价值(NAV)的关系等因素进行持续讨论 [79] 问题10: 2022年Supramax船型成本控制优于Handysize船型的原因是什么 - Handysize船型配备的中国船员较多,受疫情限制影响最大,成本增加最多;随着疫情限制解除,中国船员成本开始下降,且公司已将部分船舶的船员更换为印度船员 [80][81] 问题11: 中国重新开放后,哪些商品和船型将受益最大 - 首先受益的可能是Capesize船型和铁矿石、煤炭等大宗商品,因为目前钢铁和铁矿石价格上涨,中国已解除对澳大利亚煤炭的禁令,煤炭消费和进口有望增加;随着建筑活动的恢复,小宗散货市场也将逐渐受益 [82][83][85] 问题12: 当前现货价格低于盈亏平衡点对损益表有何影响,当前远期运费协议(FFAs)是否是下半年盈利的良好信号 - 现货市场或指数市场价格低于盈亏平衡点,但公司第一季度两个船型基本100%锁定在1.3 - 1.35万美元/天,高于同行盈亏平衡点 [86] 问题13: 长期租船合同中有多少与客户签订的是盈利合同 - 长期租入的船舶作为自有船队运营,除了之前提到的锁定合同外,不会再租出 [87] 问题14: 公司作为上市公司有何收获,市场为何低估公司价值 - 公司自2004年上市以来,在过去几年为股东创造了丰厚价值;航运业从投资者角度看,是多元化投资组合的有趣选择,公司能反映全球经济状况,让投资者参与周期、资产和中国市场等投资;公司不仅是船舶供应商,还具备更好的运营能力、更高的TCE费率、更低的成本和更大的规模,且有独立于自有船舶的运营业务;历史上航运业因供应过剩长期无法实现股本回报,这种观念可能仍影响市场对公司的估值,但目前供应情况已发生变化,未来可能面临供应不足的情况,公司具有投资价值 [89][90][91][93] 问题15: 锁定价格是否包含洗涤器收益,舰队更新至净零排放是否会在未来3 - 4年出现大规模资本支出 - 锁定价格不包含洗涤器收益,约2000美元/天的洗涤器收益需额外计算;公司有更新和扩大舰队的雄心,如果要维持规模,每年可能需要购买10艘船,如果要增长则需要更多;公司会根据市场周期选择最佳购买时机,如今年年初资产价格从去年年中峰值下跌约20%时,公司购买了9艘船;甲醇船舶需要新建,公司正在与日本合作伙伴进行相关设计工作,但具体数量和时间仍不确定;甲醇不能使用普通燃油舱,需要涂层舱,公司正在投入大量时间和资源进行设计和研究 [98][99][101][103] 问题16: 如何理解前载和后载 - 前载合同主要是将船舶从世界各地运往主要装货区的航程,如从东南亚、日本运送水泥到澳大利亚,或运送化肥到南美等,这些合同通常会有一定折扣,因为到达装货区后有潜在的后续收益;后载则是从装货区出发的航程 [105][106]
PACIFIC BASIN(PCFBY) - 2022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2-07-31 02:07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取得有史以来最佳中期业绩,产生4.575亿美元的基础利润、4.651亿美元的净利润和5.669亿美元的EBITDA,股本回报率达48%,基本每股收益为0.745港元 [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可用承诺流动性为6.986亿美元,净现金头寸为6890万美元,财务状况持续增强 [3] - 董事会宣布中期基本股息为每股0.35港元,占该期间净利润的50%,额外特别股息为每股0.17港元,占该期间净利润的25%,两者合计每股0.52港元,相当于3.48亿美元或净利润的75% [3] - 2022年上半年运营现金流为4.86亿美元,2021年上半年为2.04亿美元,2021年全年为8.13亿美元 [14] - 2022年上半年资本支出为3500万美元,预计2022年资本支出约为6000万美元,主要用于干坞和压载水处理系统,不包括任何船舶采购 [14]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Handysize和Supramax现货费率在2022年上半年表现积极,年初至今小宗散货运费需求是费率的主要支撑因素,Handysize和Supramax日均净费率分别为2.2万美元和2.563万美元 [4] - 2022年上半年Handysize和Supramax TCE费率分别同比增长83%和85%,公司已锁定2022年第三季度81%和85%的Handysize和Supramax船舶运营天数,日均净费率分别为2.369万美元和2.897万美元 [8] - Handysize和Supramax船舶在2022年上半年分别跑赢指数4370美元/天和8210美元/天,核心Supramax船舶安装的洗涤器在2022年上半年为超额表现贡献了2120美元/天 [9] - Handysize自有船舶成本仍具竞争力,但由于2021年底1.52亿美元船舶减值转回导致折旧成本增加,以及船员成本上升,2022年上半年Handysize每日运营成本较2021年全年增加17% [10] - Supramax整体船舶成本在行业中保持竞争力,长期租赁的Supramax船舶每日成本较2022年全年增加26%,达到1.44万美元/天 [11]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上半年小宗散货需求持续强劲,支撑了费率,特别是建筑材料、集料、水泥和熟料的需求,煤炭装载量同比增长2%,但年初至今谷物装载量较2021年上半年下降6%,铁矿石装载量下降1% [5][6] - 2022年上半年干散货新船订单为940万载重吨,较2021年上半年的2340万载重吨减少60%,目前干散货订单量占现有船队的7.2%,为数十年来最低 [19] - 尽管拆船量很少,但由于新船交付放缓,全球干散货船队在2022年上半年仅净增长1.5%,低于2021年同期的1.9% [20]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战略不变,将保持重资产模式,有选择、有纪律地收购优质二手船,同时以短期租赁船补充核心船队,适时逐步出售较小、较旧的船舶 [21] - 公司将保持高水平的客户服务,确保船员健康安全,船舶安全高效运营,在零排放船舶在公司业务领域可用且具有商业可行性之前,不会订购新船,同时保持资产负债表强劲,并向股东分配多余现金 [22] - 公司目标是让船舶在2023年1月起实施的IMO全球法规下达到AER评级C或更好,将继续高效运营船舶,提高载重与压载利用率,并寻求、评估和实施节能运营措施 [23] - 公司与日本船厂和三井合作,研究替代绿色燃料及其可用性,开发新的零排放船舶设计,并可能投资相关加油基础设施,同时为航运业纳入欧盟排放交易体系做准备 [25]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全球GDP增长放缓,IMF将2022年和2023年的GDP增长预测分别下调至2.9%和3.2%,预计美国和欧洲将出现衰退,新兴市场需求将受通胀和美元走强的负面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受疫情防控措施和房地产行业低迷的制约 [18] - 预计下半年干散货需求将从近期高位有所回落,但仍将保持相对坚挺,主要受谷物市场季节性因素、电力生产用煤需求上升以及全球基础设施投资持续的支撑 [18] - 从长期来看,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绿色转型、地缘政治不稳定以及粮食和能源安全问题将推动干散货需求增长,中国疫情防控措施的放松也将有助于国内外经济活动的复苏 [18] - 尽管面临短期逆风,但由于行业基本面支撑,公司对干散货航运的长期前景感到兴奋,公司拥有大型现代化的Handysize和Supramax船队,以及紧密的客户合作关系,有望在强劲的盈利环境中表现出色 [27]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目前拥有117艘Handysize和Supramax船舶,包括租赁船舶在内,目前约有240艘船舶在运营,今年已出售5艘较小的Handysize船舶,随着资产价格接近历史高位,船舶采购预计将放缓,但长期增长和船队更新战略将继续侧重于大型Supramax和Ultramax船舶 [26]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如何看待未来船员成本和遣返成本的增长,以及第三季度TCE的走势? - 随着中国疫情防控措施的放松,船员成本将逐渐恢复正常,公司也减少了中国船员的数量,增加了印度船员,有助于降低成本,尽管通胀可能会对部分成本产生影响,但公司以美元支付船员薪酬,情况相对较好 [31][32] - 市场面临通胀和衰退风险的逆风,但乌克兰可能重新开放粮食出口,中国也可能继续放宽限制并出台刺激措施,预计下半年市场将保持在较好水平,但低于上半年 [33][34] 问题2: 如何看待公司75%的股息支付率,是否有最低净现金水平要求,多余现金是否会作为股息支付? - 公司希望确保资产负债表上不会有过多现金,目前尚未公开设定最低现金水平,但根据目前的现金流和股息分配情况,预计支付股息后公司将拥有4.5 - 5亿美元的现金,这是一个较为谨慎的水平 [38][39] 问题3: 为何Supramax和Handysize费率反弹不如预期,是否对下半年反弹持乐观态度,以及预计下半年市场平均费率和需求情况如何? - 市场在夏季出现季节性疲软是正常现象,目前市场已在近期企稳,第三季度通常是谷物季节,乌克兰粮食出口和中国经济数据的改善将有助于市场反弹,但全球GDP和衰退等不确定性因素仍存在 [41][42] - 预计下半年市场将弱于上半年,但公司第三季度已有较高的费率锁定,且过去几个季度能够跑赢市场,希望未来继续保持,如果现货市场因粮食、俄乌局势和中国因素改善,公司业绩有望反弹 [43] 问题4: 与第一季度交易更新相比,目前是否对市场的乐观程度降低? - 短期来看,由于监管、衰退和俄乌局势等不确定性因素,公司对市场的乐观程度有所降低,但长期来看,供需基本面不变甚至更强,新船订单下降,环保压力增大,公司对长期前景的乐观程度不变甚至更高 [44] 问题5: 如何看待公司与日本船厂和三井的合作,以及实现2030年脱碳目标的计划,何时会对新船进行重大投资,对氨燃料技术发展有何看法? - 合作的目的是共同研究替代绿色燃料及其可用性,开发新的零排放船舶设计,公司面临的挑战主要是燃料类型和可用性,希望通过合作更快地找到解决方案 [48] - 公司的目标是在确保燃料可用性、船舶设计安全可行的前提下,尽快订购零排放船舶,但现有船舶仍需运营较长时间以服务客户和行业 [49] 问题6: 如果中国解除对澳大利亚煤炭的进口禁令,对公司是积极还是消极影响,为何Handysize指数在上半年表现优于BDIY,这种表现是否会在下半年持续? - 中国解除对澳大利亚煤炭的进口禁令对公司来说可能是负面的,因为这通常意味着货物将由比公司Handysize和Supramax更大的船舶运输,但目前中国煤炭进口量下降,国内产量创历史新高,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影响 [58] - Handysize指数在上半年表现优于BDIY可能是因为较小的船舶更多地与合同挂钩,而较大的船舶更多地参与现货市场,此外,大西洋地区船舶数量较多,小宗散货需求增长主要由较小船舶运输的货物推动 [60][61] 问题7: 如何看待黑海局势对市场的影响,如果黑海和乌克兰的货物装载恢复,公司是否会提供货运服务,是否会在黑海码头开展业务? - 公司希望黑海粮食出口协议能够顺利实施,这将对全球市场和公司业务有利,但公司会考虑船员和船舶的安全以及保险问题,可能不会成为首批参与的公司 [63] 问题8: Handysize和Supramax船舶运营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是否看到货物在集装箱和干散货之间的转移? - Handysize船舶运营成本增加主要是因为大部分中国船员在Handysize船舶上,中国的检疫规定和相关成本导致运营成本上升,随着中国规定的放松,运营成本将下降,Supramax和Ultramax船舶上中国船员很少,运营成本增加较少 [64] - 目前尚未看到货物在集装箱和干散货之间的转移,但预计会有一定影响 [66] 问题9: 小宗散货增长数据与Clarksons报告的全球增长数据存在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 公司使用Oceanbolt数据,认为该数据更能反映货物的实际运输情况,与Clarksons数据来源不同,存在差异是正常的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