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QuantumScape(QS)
icon
搜索文档
QuantumScape(QS) - 2023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3-04-27 09:35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第一季度GAAP营业费用为1.1亿美元,GAAP净亏损为1.05亿美元,现金营业费用为6200万美元,与预期一致 [17] - 第一季度资本支出约2800万美元,主要用于QS-0预生产线的设施建设和快速隔膜生产工艺的设备采购 [18] - 公司期末现金和流动性总额超过10亿美元,预计现金可持续到2025年下半年,如果进行资本市场融资,现金周期将进一步延长 [19]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已完成24层A0原型电池在一家汽车客户的测试,性能指标良好,但需要进一步提高可靠性 [7] - 公司已完成零外部压力单层原型电池在消费电子客户的测试,性能指标良好,但也需要进一步提高可靠性 [8]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认为消费电子市场仍然具有吸引力,零外部压力的能力为公司提供了同时开发汽车和消费电子应用的灵活性 [8]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及行业竞争 - 公司将推出24层5安时容量的首款商业产品,这一设计可同时满足汽车和消费电子应用的需求,是公司最快进入市场的路径 [11][12] - 公司正在升级QS-0预生产线,计划分两个阶段提高产能,第一阶段将使用现有设备将产能提高3倍,第二阶段将采用新设备进一步提高产能 [13] - 公司认为其固态锂金属技术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的固有优势,可以满足客户对电池性能的需求 [14][15]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管理层认为2023年是公司从技术演示向商业产品转型的关键一年,需要系统地解决质量、一致性和产能提升等问题 [14] - 管理层认为公司已经建立了良好的技术基础,正在朝着首款固态电池产品的目标稳步前进 [15]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认为其固态电池技术相比于最近公布的一些新电池技术,在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寿命方面具有优势 [25] - 公司认为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较低,可能不适合高价值的汽车应用 [25]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Jordan Levy 提问** 询问公司首款24层5安时电池与市面上2170电池的性能对比 [32][33] **Jagdeep Singh 回答** 公司首款电池的能量密度预计可以超过现有2170电池,同时还具有较高的功率密度,这是一个独特的优势组合 [33] 问题2 **Winnie Dong 提问** 询问公司下一步如何完成其他客户的测试并过渡到样品阶段 [39][40] **Jagdeep Singh 回答** 公司将在2023年的目标基础上继续完善电池,包括提高载荷、优化包装、使用新的隔膜生产工艺等,并继续提高可靠性,计划明年交付低批量B样,2025年交付高批量B样 [40] 问题3 **Ben Kallo 提问** 询问公司未来几年在汽车市场的产能规划和优势 [61][62][63] **Jagdeep Singh 回答** 公司认为即使未来几年市场上出现大量新的电池产能,但大部分仍是传统锂离子电池,公司的固态电池凭借更高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仍将具有竞争优势,公司正在努力尽快实现首款商业产品的量产 [63][65][66]
QuantumScape(QS) - 2022 Q4 - Annual Report
2023-02-28 00:00
财务表现与亏损 - 公司2022年净亏损约4.206亿美元,累计赤字约24亿美元[304] - 2022年净亏损为4.119亿美元,同比增长796%,主要由于运营费用增加2.053亿美元[334] - 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2.18亿美元,主要由于净亏损4.119亿美元[348] 研发与运营费用 - 公司研发费用预计将显著增加,主要用于产品开发和工艺工程[322] - 公司预计随着商业制造业务的启动,一般和行政费用将显著增加[325] - 2022年研发费用为2.974亿美元,同比增长96%,主要由于人员成本增加4650万美元,设备折旧和摊销增加1670万美元,设备减值1650万美元[334] 生产能力与商业化计划 - 公司计划通过QS-0生产线生产C-sample电池单元,目标实现商业化[310] - 2022年公司向多家汽车OEM交付了首批24层A0原型电池单元[313] - QS-1生产线预计仅能满足大众汽车2022年总产量的2.6%以下[314] - 公司与大众汽车合作,计划扩大合资企业的生产能力以满足更多需求[315] - 公司计划通过自动化制造工艺和购买更大规模的电池制造设备来提高生产能力[309] 客户与合作 - 公司已与五家其他OEM签署客户采样协议,涵盖全球收入前十的制造商和豪华汽车制造商[315] 现金资源与融资 - 公司预计现金资源将持续到2025年下半年[317] - 2022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可交易证券总额约为11亿美元[341] - 公司预计现有现金资源可支持运营至2025年下半年[346] - 公司已提交10亿美元混合证券注册声明,可用于未来融资[347] - 2021年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主要来自2021年3月公开发行的净收益4.629亿美元、行使公共认股权证和私募认股权证的1.514亿美元、F系列优先股协议的净收益9990万美元,以及行使股票期权和员工股票购买计划的约1780万美元[360] - 2020年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主要来自业务合并及相关PIPE融资的净收益6.769亿美元,以及Legacy QuantumScape F系列优先股协议的净收益2.763亿美元[36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可交易证券11亿美元,利率每上升100个基点将导致可交易证券的公允价值下降约530万美元[375] 投资活动 - 2022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1.241亿美元,主要由于可交易证券到期[345] - 2022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5.696亿美元用于购买可交易证券,1.588亿美元用于购置固定资产[354] 利息收入 - 2022年利息收入为1090万美元,同比增长479%,主要由于利率上升[338] 融资活动 - 2022年融资活动现金流入840万美元,主要来自股票期权行权和员工持股计划[359] 风险与挑战 - 公司面临通胀风险,原材料、组件和劳动力成本上升,未来可能通过考虑替代供应商、垂直整合供应链和重新设计产品或生产流程来缓解[376] - 公司预计在启动QS-1运营后将面临外汇交易和折算风险,目前尚未对冲此类风险,但未来可能采取对冲措施[377]
QuantumScape(QS) - 2022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3-02-16 07:15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2年全年GAAP营业费用为4.21亿美元,GAAP净亏损为4.12亿美元 [26] - 2022年全年现金营业费用为2.66亿美元,符合之前2.25亿-2.75亿美元的指引 [26] - 2022年全年资本支出为1.59亿美元,低于1.75亿-2.25亿美元的指引范围 [27] - 公司现金流动性在2022年底达到10.8亿美元,高于10亿美元的预期 [30]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在2022年成功交付了24层A0电池样品给客户 [9] - A0样品展示了公司技术的核心功能和制造多安时电池的能力 [34]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在消费电子领域向客户提供了单层袋装电池进行测试,这些电池在零外加压力下已经超过800个循环 [13][54] - 公司认为这已经满足了许多消费电子应用的要求 [13]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及行业竞争 - 公司2023年的四大目标包括:提高电极容量负载、提高电池包装效率、提高材料和工艺的质量和一致性、部署新的快速隔膜生产工艺 [15][16][17][18][19][20][21] - 公司相信这些目标将为后续更高级别的样品和商业产品奠定基础 [45] - 公司认为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是未来,无负极锂金属电池有潜力带来显著改进,公司有能力扩大电池层数和实现大规模制造 [22][23]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对团队克服困难、按时交付24层A0电池样品感到高兴,这展示了团队的能力 [9] - 公司认为2023年是重要的一年,需要解决提高能量密度和提高可靠性等关键问题 [15][18][21] - 公司相信通过改善材料和工艺的质量和一致性,可以提高电池的可靠性 [18]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Jordan Levy 提问** 询问公司在消费电子和储能领域的情况 [53][57] **Jagdeep Singh 回答** 公司看好消费电子领域,已经向客户提供样品并获得良好反馈。对于储能领域,公司认为满足汽车要求的电池也适用于储能应用 [54][58] 问题2 **Gabe Daoud 提问** 询问A0样品的循环性能和初期容量保持情况 [63] **Jagdeep Singh 回答** A0样品展示了核心功能,初期容量保持曲线良好。公司今年将重点提高能量密度和可靠性 [64][65] 问题3 **Winnie Dong 提问** 询问提高电极容量负载对A样品测试的影响 [79] **Jagdeep Singh 回答** 提高电极容量负载是2023年的目标之一,这将应用于后续的A样品以及B样品和C样品 [79][80]
QuantumScape(QS) - 2022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2-10-27 07:41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三季度运营费用为1.21亿美元 GAAP净亏损为1.18亿美元 现金运营费用为7900万美元 全年现金运营费用指引维持在2.25亿至2.75亿美元之间 [19] - 第三季度资本支出约为5400万美元 主要用于设施投资 全年资本支出预计在1.75亿至2.25亿美元区间的低端 [20] - 第三季度运营和资本支出共消耗1.1亿美元 预计2023年初流动性将超过10亿美元 高于此前预期的9.5亿美元 [22]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4层A样品开发取得进展 主要设计参数已冻结 正在进行大规模薄膜生产以测试性能和质量 [6][10] - 开发了新型混合电池架构 结合了棱柱形和软包电池的特点 旨在提高可制造性和长期耐用性 [12] - 在消费电子领域取得突破 已向领先的消费电子公司交付了数十个零外部压力单层软包电池进行测试 实验室测试显示领先电池已实现超过500次循环 [14]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汽车行业对公司的技术保持强烈兴趣 同时消费电子市场也展现出潜力 可能为公司提供额外收入和验证技术的机会 [13][15] - 消费电子市场规模超过100亿美元 虽然小于汽车电池市场 但可能提供更直接和更早的市场进入路径 [36]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正在推进24层A样品开发 这是实现商业化的重要里程碑 [6] - 开发新型混合电池架构 旨在解决锂金属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单轴膨胀问题 [12] - 探索消费电子市场 利用零外部压力电池技术的优势 拓展潜在收入来源 [15]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尽管面临宏观经济逆风和地缘政治动荡 但能源存储需求的基本面保持不变 对更好电池的需求从未如此迫切 [16] - 公司在过去一个季度取得了重要进展 团队克服挑战 解决问题 为商业化积累动力 [17]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重申2022年现金运营费用指引为2.25亿至2.75亿美元 预计全年资本支出在1.75亿至2.25亿美元区间的低端 [19][20] - 公司预计2023年初流动性将超过10亿美元 高于此前预期的9.5亿美元 [22]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污染物发现对今年时间表的影响 - 污染物问题需要跨职能团队识别根本原因并解决问题 虽然增加了实现A样品目标的难度 但团队仍致力于年底前交付24层电池 [25][26] 问题: 对年底前实现A样品目标的信心 - 公司有一个执行计划 相信仍有可能在年底前交付A样品 但时间紧迫 没有太多出错余地 [28] 问题: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和资本市场环境对公司计划和战略的影响 - 公司无法控制宏观经济或资本市场的健康状况 但可以控制现金使用 正在探索近期和长期的支出优化机会 [30][31] 问题: 汽车和消费电子产品开发的共性和差异 - 消费电子市场的规格要求通常比汽车市场低 但需要零外部压力 这是锂金属电池的一个科学突破 [34][35] 问题: 从24层原型测试结果到A样品交付的过程 - 需要冻结关键设计参数 扩大薄膜生产 进行内部测试 确保性能和可靠性达到要求后才能交付给客户 [41][42][43] 问题: 污染物问题为何只出现在24层电池中 - 污染物出现在分离膜材料中 与供应商的材料变化有关 团队成功识别并解决了问题 [53][54] 问题: QS-1合资试点工厂选址考虑因素 - 选址决策将考虑运营成本和投入可用性 以及不同激励计划的适用性 包括美国最近通过的IRA法案 [56] 问题: 内部样品活动的重要性及其对OEM认证流程的影响 - 全面的内部样品活动对于确保交付给客户的电池质量至关重要 有助于建立客户对产品的信心 [60][61] 问题: 混合电池架构对客户合作的影响 - 混合电池架构是一个模板 可以根据不同OEM的需求进行调整 但基本设计适用于所有应用 [63][64] 问题: 电池架构对汽车和消费电子客户的影响 - 混合电池架构适用于所有应用 包括汽车和消费电子 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调整尺寸 但保持基本设计 [70][71]
QuantumScape(QS) - 2022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2-07-28 08:26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二季度运营费用为9600万美元 GAAP净亏损为9500万美元 现金运营费用为6000万美元 符合预期 [15][16] - 2022年全年现金运营费用预计在225至275百万美元之间 主要用于支持招聘和工程线生产量的增加 [16] - 第二季度资本支出为2800万美元 低于3500至6500万美元的指导范围 主要由于设备规格优化和供应链延迟 [17][18] - 2022年全年资本支出预计在175至225百万美元之间 部分支出将推迟至2023年 [18]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成功制造了首个24层电池原型并开始测试 这些电池的早期循环和容量保持行为与之前发布的数据相似 [6] - 第二季度实现了每周超过5000个隔膜薄膜启动的峰值 目标是年底前达到每周8000个 [11] - 第二阶段的工程线已投入运营 电池组装已转移到该生产线 该生产线拥有六倍于之前的空间 增加了自动化程度 [10]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与大众汽车的合作更加紧密 定期进行技术和产品开发会议 [11] - 新增了两个汽车OEM客户的采样协议 目前与全球前十大汽车制造商中的六家达成了协议 涵盖了纯电动和传统OEM [12][13]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目标是尽快将技术推向市场 预计从A样品到B样品需要约18个月 从B样品到C样品也需要类似的时间 [23] - 公司认为其固态陶瓷隔膜和纯金属锂技术可以实现900至1000瓦时/升的能量密度 同时支持15分钟充电 这是传统化学无法达到的 [27] - 公司计划通过QS-0生产线生产C样品 从而获得与1GWh QS-1生产线相同的学习效果 这可能加快后续生产线的扩展 [65]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尽管面临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和产量挑战 团队在24层电池原型开发方面取得了进展 目标是在年底前向客户交付A样品 [7][14] - 公司预计2023年初流动性将超过950百万美元 高于之前超过800百万美元的指导 [21] - 公司认为下一代固态锂金属电池的需求在整个汽车行业仍然强劲 [13]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正在实施各种质量改进措施 包括隔膜制造和第二代阴极电解质的应用 [9] - 公司计划在2024年底前进行战略融资 以支持业务扩展 [34]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资本支出减少的原因 - 资本支出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设备规格优化和供应链延迟 预计150百万美元的支出将推迟至2023年 [44][45] 问题: 从A样品到B样品的步骤 - A样品是汽车OEM认为足以证明产品功能性的样品 B样品通常使用更接近生产过程的工艺制造 C样品则是在生产工具上制造的 [47][48] 问题: QS-1的时间线 - 假设A样品在今年年底交付 预计C样品将在2025年底完成 QS-1将在之后启动 [57][58] 问题: 16层电池的进展 - 16层电池已经完成了500次循环 公司已转向24层电池的开发 [60] 问题: QS-1是否需要C样品 - 公司认为QS-0生产线可以生产C样品 从而获得与QS-1相同的学习效果 这可能加快后续生产线的扩展 [65] 问题: 第一个商业化设施的合作方 - 公司尚未明确表示第一个商业化设施的合作方是否仅限于大众汽车 但已与其他OEM讨论了合资的可能性 [67][68] 问题: 最重要的测试指标 - 公司认为最重要的测试指标是在黄金标准测试条件下展示的1小时充电速率 800次循环和15分钟充电能力 [72][73] 问题: 新客户关系的进展 - 大多数新客户已经接收并测试了电池 但不同客户处于不同的测试阶段 [84][85] 问题: 电池制造步骤的变化 - 第二阶段的工程线已投入运营 电池组装已转移到该生产线 这标志着新设施的全面启用 [87][88]
QuantumScape(QS) - 2022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2-04-27 08:46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第一季度运营费用为9100万美元,GAAP净亏损为9000万美元,现金运营费用为5700万美元 [22] - 2022年全年现金运营费用预计在2.25亿至2.75亿美元之间,接近上限,主要由于通胀压力特别是劳动力成本上升 [23] - 第一季度资本支出为3900万美元,其中60%用于第二阶段工程线,其余用于QS-0工具和QS园区建设 [24] - 2022年全年资本支出预计在3.25亿至3.75亿美元之间,第二季度预计在3500万至6500万美元之间 [25] - 预计2022年资本支出将更多集中在后半年,目标是到2022年底工程线能够生产A样本原型电池 [26] - 预计2023年资本支出将显著下降,2022年运营费用将稳步增长,2023年将适度增长 [27] - 第一季度在运营和资本支出上花费了8700万美元,预计2023年初流动性将超过8亿美元 [28]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展示了16层电池在500次循环下的性能,能量保持和循环行为与4层和10层电池相似 [7] - 2022年目标是展示专有电池格式,该格式旨在灵活地释放无阳极电池架构的优势,同时适应锂金属阳极的单轴体积膨胀特性 [8] - 公司计划在2022年向至少一个客户交付A样本电池,该样本将具有数十层,旨在展示电池的核心功能 [15] - 公司宣布与第三大全球收入汽车OEM达成新协议,该协议在达到某些里程碑后,为OEM保留5兆瓦时的QS-0预生产线的产能,并提供了建立美国合资工厂的途径,年产能可达50吉瓦时 [17] - 公司已宣布第五个客户采样协议,表明领先汽车制造商对下一代电池技术的强烈兴趣 [18]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继续推进多层电池的研发,展示了16层电池在500次循环下的性能 [7] - 公司计划在2022年向至少一个客户交付A样本电池,该样本将具有数十层,旨在展示电池的核心功能 [15] - 公司宣布与第三大全球收入汽车OEM达成新协议,该协议在达到某些里程碑后,为OEM保留5兆瓦时的QS-0预生产线的产能,并提供了建立美国合资工厂的途径,年产能可达50吉瓦时 [17] - 公司已宣布第五个客户采样协议,表明领先汽车制造商对下一代电池技术的强烈兴趣 [18]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展示了16层电池在500次循环下的性能,能量保持和循环行为与4层和10层电池相似 [7] - 2022年目标是展示专有电池格式,该格式旨在灵活地释放无阳极电池架构的优势,同时适应锂金属阳极的单轴体积膨胀特性 [8] - 公司计划在2022年向至少一个客户交付A样本电池,该样本将具有数十层,旨在展示电池的核心功能 [15] - 公司宣布与第三大全球收入汽车OEM达成新协议,该协议在达到某些里程碑后,为OEM保留5兆瓦时的QS-0预生产线的产能,并提供了建立美国合资工厂的途径,年产能可达50吉瓦时 [17] - 公司已宣布第五个客户采样协议,表明领先汽车制造商对下一代电池技术的强烈兴趣 [18]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展示了16层电池在500次循环下的性能,能量保持和循环行为与4层和10层电池相似 [7] - 2022年目标是展示专有电池格式,该格式旨在灵活地释放无阳极电池架构的优势,同时适应锂金属阳极的单轴体积膨胀特性 [8] - 公司计划在2022年向至少一个客户交付A样本电池,该样本将具有数十层,旨在展示电池的核心功能 [15] - 公司宣布与第三大全球收入汽车OEM达成新协议,该协议在达到某些里程碑后,为OEM保留5兆瓦时的QS-0预生产线的产能,并提供了建立美国合资工厂的途径,年产能可达50吉瓦时 [17] - 公司已宣布第五个客户采样协议,表明领先汽车制造商对下一代电池技术的强烈兴趣 [18]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展示了16层电池在500次循环下的性能,能量保持和循环行为与4层和10层电池相似 [7] - 2022年目标是展示专有电池格式,该格式旨在灵活地释放无阳极电池架构的优势,同时适应锂金属阳极的单轴体积膨胀特性 [8] - 公司计划在2022年向至少一个客户交付A样本电池,该样本将具有数十层,旨在展示电池的核心功能 [15] - 公司宣布与第三大全球收入汽车OEM达成新协议,该协议在达到某些里程碑后,为OEM保留5兆瓦时的QS-0预生产线的产能,并提供了建立美国合资工厂的途径,年产能可达50吉瓦时 [17] - 公司已宣布第五个客户采样协议,表明领先汽车制造商对下一代电池技术的强烈兴趣 [18]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固态电池市场竞争激烈,QuantumScape如何脱颖而出? - 公司认为固态电池市场的兴趣表明了对新化学技术的需求,但固态电池本身并不自动意味着更好的性能,关键在于能否在能量密度、续航和充电时间等关键指标上实现显著改进 [32] - 公司展示了其技术能够在黄金标准测试条件下实现800次循环,包括室温、1小时快速充电和适度压力 [33] - 公司目前专注于两个方面的扩展:更高的层数和更大规模的生产 [34] 问题: QuantumScape的当前首要任务是什么? - 首要任务包括将多层电池扩展到更高的层数,将生产能力扩展到更高的薄膜和电池数量,并将单层电池中展示的15分钟快速充电能力整合到多层电池中 [35] 问题: 锂资源有限,QuantumScape如何应对? - 公司指出锂在电池中不会被消耗,而是在充放电过程中在阳极和阴极之间来回穿梭,电池寿命结束时锂仍然存在并可回收 [36] - 公司的无阳极设计意味着不使用多余的锂,只有循环的锂在阳极中 [37] - 公司认为地球地壳中有足够的锂资源,并且无阳极设计还消除了电池供应链中最污染的步骤之一 [38] 问题: 为什么上季度薄膜尺寸从70x85改为60x75? - 薄膜尺寸的调整是为了平衡客户需求、质量、吞吐量、生产设备交货时间等多个关键要求 [39] 问题: 专有电池格式还需要完成哪些工作? - 主要任务是生产足够多的电池以进一步验证设计,并收集大量数据和统计数据 [40] 问题: 商业化时间表如何定义? - 商业化定义为生产C样本电池并可供第三方购买,公司目前的目标是从QS-0生产线生产C样本 [41] 问题: 16层电池的性能是否有改进空间? - 公司展示了16层电池在500次循环下的性能,目标是达到800次循环 [53] - 公司计划在2022年交付具有数十层的A样本电池 [54] 问题: 固态电池在快充方面的优势如何? - 公司认为其固态锂金属技术可以同时提高能量和充电速度,而传统电池需要在能量和功率之间进行权衡 [56] - 公司展示了其化学技术可以推动功率能量前沿曲线向右移动,提供更高的能量和功率 [57] 问题: 与第三大汽车OEM的合资工厂时间表如何? - 公司计划在QS-0生产线完成后开始部署更大的工厂,预计在五年内实现 [61] 问题: 材料采购策略如何? - 公司目前材料消耗量相对较小,正在与领先的材料供应商合作,确保未来的材料供应 [67] - 公司与大众的合作也有助于吸引供应商的注意 [68] 问题: 软件在电池生产中的作用如何? - 公司在制造过程中大量使用软件和机器学习模型,用于筛选薄膜和识别可靠性 [69] - 公司认为在电池运行中使用软件检测枝晶形成是不可行的 [70] 问题: 大规模设备的可见性如何? - 公司对第二阶段工程线的设备有很好的可见性,预计2022年将接收大部分QS-0设备 [75] - 公司对薄膜生产的扩展感到满意,预计到2022年底将达到8000个薄膜启动 [79] 问题: 16层之后的下一步是什么? - 公司计划将多层电池扩展到数十层,目标是交付A样本电池 [84] 问题: 多层电池设计的扩展策略如何? - 公司通过构建单元电池块并将其组装成更大的块来扩展层数,预计到2022年底将交付具有数十层的A样本电池 [91] 问题: 薄膜生产的质量改进如何? - 新的大规模连续流动工具不仅提高了吞吐量,还提高了薄膜的质量 [97] 问题: 为什么大规模工具会带来质量改进? - 大规模工具具有更好的过程控制,例如不同区域的环境、温度和时间控制更精确 [103] 问题: 与汽车OEM的对话如何演变? - 公司的系统是阴极无关的,不绑定于镍,且无阳极设计降低了材料成本 [105] - 公司认为其系统在原材料需求方面具有优势,能够更好地应对供应链限制 [107] 问题: 已交付多少预A样本电池? - 公司已向多个客户交付了多代电池,并在第一季度成功测试了10层电池 [109] - 公司认为其系统在原材料需求方面具有优势,能够更好地应对供应链限制 [112]
QuantumScape(QS) - 2021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2-02-17 10:41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四季度运营费用为6700万美元,不包括股票薪酬的运营费用为5100万美元,符合预期 [19] - 2021年全年运营费用为2.15亿美元,包括股票薪酬和折旧,现金运营费用为1.52亿美元 [19] - 2022年预计现金运营费用在2.25亿至2.75亿美元之间,主要用于扩大销售规模、提升制造能力和增加员工数量 [19] - 2021年第四季度资本支出为4500万美元,全年资本支出为1.27亿美元,低于1.35亿美元的指导下限,主要由于部分付款从2021年第四季度推迟到2022年 [20] - 2022年预计资本支出在3.25亿至3.75亿美元之间,主要用于QS-0生产线和扩展QS-0园区 [21] - 2021年GAAP净亏损为6700万美元,全年净亏损为4600万美元,包括1.69亿美元的非现金公允价值调整 [24] - 2021年全年净亏损为2.15亿美元,符合预期 [25]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成功完成了2021年的四个关键目标,包括单层电池、4层和10层电池的研发,以及QS-0预试生产设施的建设 [6] - 2022年的目标包括展示专有电池格式、向至少一个客户交付A样本原型、将薄膜启动率提高到每周8000次,并为QS-0生产线交付设备 [10][11][12] - 公司计划在2023年生产候选B样本,并在2024-2025年实现商业化 [17]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与全球领先的固定储能公司Florence建立了新的战略合作关系,展示了锂金属技术在储能应用中的潜力 [9] - 2021年公司与两家全球顶级汽车制造商签订了客户采样协议,加上与大众的长期合作关系,公司客户占2020年全球汽车销量的15%以上 [9]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认为电池电动汽车将取代内燃机汽车,锂金属技术将显著优于当前的锂离子电池 [13] - 公司计划通过多层电池的研发和规模化生产,实现具有竞争力的经济效益 [17] - 公司计划在2022年展示生产意图的电池格式并交付A样本,2023年生产候选B样本,2024-2025年实现商业化 [17]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认为电池电动汽车的转型是不可避免的,主要汽车制造商的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达到两位数甚至三位数 [14] - 公司认为其下一代技术在能量密度、充电速度、安全性和成本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15] - 公司认为客户对其技术的广泛兴趣表明市场对更好电池的需求 [16]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计划在2022年展示专有电池格式,该格式使用陶瓷固体电解质隔膜,能够实现无阳极设计,从而提升能量密度、充电速度、循环寿命、安全性和成本 [10] - 公司计划在2022年将薄膜启动率提高到每周8000次,以支持A样本的生产和制造工艺的可扩展性 [12] - 公司计划在2023年开始QS-0预试生产,并在2024-2025年实现商业化 [12]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生产设施的最新进展 - 公司目前使用位于圣何塞的Phase 1工程线和研发设施生产所有交付给客户的电池,包括单层、4层和10层电池 [27] - 新的Phase 2工程线位于QS园区,将用于生产A样本,QS-0预试生产线计划在2023年生产候选B样本,QS-1生产设施计划在2024-2025年投入运营 [27] 问题: 原型电池的进展 - 公司已经向客户提供了单层、4层和10层电池的样品,A样本原型计划在2022年交付,B样本计划在2023年交付 [28] 问题: 知识产权保护 - 公司通过200多项专利和100多项商业秘密保护其技术,竞争对手需要通过大量试验和错误来逆向工程其技术 [30] 问题: 流动性情况 - 公司预计2022年将花费约2.5亿美元用于现金运营费用和3.5亿美元用于资本支出,预计2023年将拥有超过8亿美元的流动性 [32] 问题: 16层电池的意义 - 16层电池的容量超过1安时,与当前领先的电动汽车电池容量相当 [33] 问题: A样本的技术要求 - A样本需要展示电池的核心功能,包括充放电速率和循环寿命 [37] 问题: 2021年的进展 - 公司成功完成了2021年的四个目标,但薄膜生产工具的交付时间影响了生产规模的扩大 [38] 问题: 招聘计划 - 公司2021年底员工超过550人,2022年大部分招聘将集中在研发团队,以支持Phase 2工程线和QS-0生产线的目标 [39] 问题: 制造过程中的规模效益 - 公司认为20吉瓦时的生产规模将实现具有竞争力的经济效益 [43] 问题: 储能市场的关键指标 - 储能市场关注能量密度、功率、安全性和成本,与电动汽车市场类似 [44] 问题: 10层电池的进展 - 10层电池的隔膜厚度保持在低十微米范围内,尺寸略有调整以优化电池格式 [51] 问题: 薄膜启动率 - 公司计划在2022年将薄膜启动率提高到每周8000次,以支持A样本的生产和制造工艺的可扩展性 [53] 问题: 锂金属电池的膨胀问题 - 锂金属电池在每个循环中膨胀约15%至20%,公司计划在未来几周内公布新的电池包装格式以解决这一问题 [56] 问题: QS-0的资本支出 - QS-0的资本支出预计为2.15亿美元,包括设备和设施成本,与最初的预期一致 [62] 问题: 薄膜启动率与电池生产的关系 - 薄膜启动率是衡量生产能力的指标,公司计划通过提高薄膜启动率来支持A样本的生产和制造工艺的可扩展性 [66] 问题: Phase 1和Phase 2工程线的区别 - Phase 2工程线将使用更大的连续流设备和更高水平的自动化 [70] 问题: QS-0的长期交付设备 - QS-0的长期交付设备已经订购 [71] 问题: 合作协议转化为供应合同的条件 - 公司计划通过提供一系列逐步成熟的电池样品,最终在B样本阶段与客户签订供应合同 [74]
QuantumScape(QS) - 2021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1-10-27 08:58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三季度运营费用为5400万美元 排除股票薪酬后为4100万美元 符合预期 全年现金运营费用预计在1.3亿至1.6亿美元之间 [12] - 第三季度资本支出为3900万美元 全年资本支出预计在1.35亿至1.65亿美元之间 2022年资本支出将显著高于2021年 [12][13] - 第三季度自由现金流消耗为6800万美元 预计全年自由现金流消耗在2.6亿至3亿美元之间 预计年底流动性将超过13亿美元 [14] - 第三季度GAAP净收入为1500万美元 包括6900万美元的非现金公允价值调整 排除该调整后净亏损为5400万美元 符合预期 [15]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单层电池在第三方实验室测试中复制了去年12月展示的性能 在25°C 1C充放电速率 100%放电深度和3.4个大气压下完成800次循环 [4] - 4层电池在1小时充放电速率和25°C下完成1000次循环 容量保持率超过80% 10层电池在第一代产品中已完成300次循环 [7] - 继续改进高能量密度LFP电池 通过改进正极材料和制造工艺 结合锂金属平台为OEM客户提供降低成本的机会 [8]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与第二家全球销量前十的汽车OEM达成协议 该OEM已在其实验室测试了公司的电池 并同意评估将其用于预系列原型车和最终量产车 [5] - 该OEM承诺从QS-0预试生产线购买10兆瓦时的电池 前提是达到技术里程碑 虽然近期经济价值在数百万美元 但代表重大长期机会 [6]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采用分阶段扩展制造能力的策略 包括扩展工程线 预试生产线QS-0 以及与大众合资的生产线QS-1 [9] - 董事会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十年目标 包括累计交付1太瓦时的电池 相当于20个内华达州超级工厂的年产量 [10] - 公司认为电动汽车的世代性转变与锂金属电池技术相结合 代表了脱碳和股东价值创造的非凡机会 [11]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认为其技术是唯一满足汽车行业基本要求的下一代电池 包括在25°C 1C速率下完成800次循环并保持80%以上容量 [17] - 公司认为任何需要锂金属箔作为起点的方案都将面临严重的成本挑战 因为锂箔成本和制造复杂性 [18] - 公司认为其技术可以为OEM客户提供机会 在解决供应链问题的同时 解决传统LFP电池能量密度低的根本挑战 [8]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完成了所有假设普通股认股权证的赎回 简化了资本结构 从第四季度开始将不再产生与这些认股权证相关的公允价值调整 [15] - 公司认为其无锂阳极设计不需要购买锂金属 因为100%的锂来自预锂化的正极 这与需要锂箔的方案不同 [26] - 公司认为地球上有足够的锂资源来满足长期需求 并且与顶级汽车OEM的密切关系有助于确保材料供应 [27]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与竞争对手相比 QuantumScape的优势是什么 - 公司认为其是唯一展示满足汽车行业基本要求数据的下一代电池公司 包括在25°C 1C速率下完成800次循环并保持80%以上容量 而竞争对手要么使用液态电解质 要么使用硫化物电解质 都无法满足这些要求 [17][18] 问题: 与第二家OEM合作的战略意义 - 该协议代表第二家全球销量前十的OEM验证了公司技术 并承诺购买10兆瓦时的电池用于预系列和最终量产车评估 如果达到里程碑 该OEM的规模可能为公司带来显著收入 [21][22] 问题: 制造工艺改进和隔膜厚度 - 隔膜厚度在数十微米范围内 已达到商业相关尺寸 从单层到4层再到10层电池的进展表明在质量 一致性和产量方面取得了稳步进展 [31][32] - 2022年目标是向客户提供几十层的样品 2023年从预试生产线提供足够数量的样品用于预系列测试车 [35] 问题: 与第二家OEM的潜在合作模式 - 可能采用两种模式: 完全由QuantumScape拥有的设施 或类似大众的合资模式 尚未做出最终决定 [37] 问题: 制造设备采购中的经验教训 - 在设备评估过程中获得了大量经验 包括尝试了许多有效和无效的方法 这些工作增加了公司的商业秘密组合 [43][46] 问题: QS-1的进展 - 目前重点仍在QS-0 认为如果能在QS-0上执行良好 就能获得启动QS-1所需的知识 目前不认为选址是启动QS-1的瓶颈 [53] 问题: 2022年交付给OEM的电池尺寸 - 电池尺寸将因OEM而异 但都在70x85毫米的商业相关尺寸范围内 可能略有不同 但不会相差数倍 [54] 问题: 提高产量和厚度的措施 - 主要关注三个领域: 薄膜质量 一致性和产量 这些因素相互关联 随着向更大规模工具过渡 预计会看到持续改进 [60][61] 问题: 10层电池的产量和挑战 - 未披露具体产量数字 但正在转向10层电池 2022年目标是交付几十层的电池 多层电池的挑战在于提高产量和一致性 [63] 问题: 1太瓦时目标的可行性 - 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 相当于20个超级工厂的年产量 但公司认为如果技术能够实现大规模生产 需求是存在的 并且有能力建立足够的生产设施 [65][67]
QuantumScape (QS) Investor Presentation
2021-08-27 23:40
研发投入与技术进展 - QuantumScape在过去10年内投入超过30亿美元用于研发,至今已花费超过3亿美元[9] - QuantumScape的研发团队拥有400多名员工,并持有200多项专利及专利申请[9] - QuantumScape的固态锂金属电池能提供50-80%的能量密度提升,充电时间可缩短至15分钟[7] - QuantumScape的电池在1000次循环中保持超过80%的能量保留,符合商业目标[43] - QuantumScape的电池设计为无阳极结构,采用固态分离器,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能量密度[18] - QuantumScape的电池技术在能量密度方面显著提高,消除了石墨/硅阳极材料[23] - QuantumScape的电池在低温下(-10°C)进行循环测试,表现出良好的循环性能[51] - QuantumScape正在改进分离器工艺,以提高多层电池的层数[78] - QuantumScape在电池制造过程中消除了阳极材料,显著降低了制造成本[76] 合作与市场扩张 - QuantumScape与大众汽车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成为战略投资者和合资伙伴[9] - 量子景公司与大众汽车自2012年开始合作,成立了50/50的合资企业以加速固态电池的商业化,目标年产21 GWh[66] - 大众汽车在2020财年生产了约890万辆汽车,计划到2025年在电动出行方面投资约410亿美元[62] - 大众汽车计划到2029年底推出约70款电动车型,并在电动平台上生产2500万辆汽车[62] - 2021年预计交付超过450,000辆电动车,较2020年翻了一番[62] 未来展望与成本预期 - QuantumScape预计在规模化生产后,电池成本将降低约15-20%[75] - QuantumScape的电池在商业化目标下,预计可实现800次循环,适用于240,000英里的行驶里程[45] - QuantumScape的电池在充电时可实现0到80%的快速充电,时间少于15分钟[25] - QuantumScape的电池在充电速度方面,0-80%充电时间为15分钟,10-80%充电时间为12分钟[48] 风险与挑战 - QuantumScape在其固态电池的商业生产中面临技术挑战和生产延迟的风险[4] - 初步结果显示QuantumScape的固态锂金属电池与LFP(磷酸铁锂)电池的兼容性良好[59]
QuantumScape(QS) - 2021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1-07-28 17:53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第二季度运营费用为5000万美元,扣除股票薪酬后为3800万美元,符合预期 [21] - 全年现金运营费用预计在1.3亿至1.6亿美元之间,与上季度指引一致 [21] - 第二季度资本支出约为3000万美元,全年资本支出预计高于之前的1.3亿至1.6亿美元指引,主要由于QS-0预试生产线的支出提前 [22] - 公司第二季度GAAP净收入为8100万美元,其中包括1.31亿美元的非现金公允价值调整,扣除该调整后净亏损约为5000万美元,符合预期 [26] - 公司第二季度末流动性超过15亿美元,预计2021年底流动性将超过13亿美元 [25]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成功制造并测试了首个10层电池单元,初步数据显示其循环寿命和容量保持性能与单层和四层电池相似 [8] - 公司测试了无阳极锂金属电池,并确认其化学和电池设计与低成本磷酸铁锂(LFP)正极兼容,展示了其固态锂金属平台的商业灵活性 [12] - 公司安装了高容量制造和自动化工具,以支持QS-0预试生产线的建设,预计这些工具将显著提高隔膜生产的吞吐量和质量 [13][14]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全球电动汽车市场正在快速增长,许多汽车制造商宣布了电气化计划,并承诺逐步淘汰内燃机 [17] - 目前电动汽车销量占新车销量的比例不到5%,未来95%的市场需要电池在续航、充电时间、成本和安全性等方面有显著提升 [18]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计划在2023年通过QS-0生产线进入预试生产,并在2024-2025年进入商业生产 [36] - 公司将继续与大众汽车等客户合作,推动明年的客户样品目标 [16] - 公司认为,电池技术的逐步改进不足以满足未来需求,无阳极锂金属电池等技术将带来显著的性能提升 [1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对第二季度的进展感到鼓舞,并期待在未来几个月继续推进技术的商业化 [20] - 公司认为,电动汽车市场的增长将在短期和长期内持续,电池技术的突破将是关键 [17][18] - 公司对团队、资源和基础技术充满信心,能够克服未来的挑战 [19]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员工人数在过去90天内增长了20%,重点招聘了高科技制造领域的专业人士 [15] - 公司计划在第三季度股东信中更新2021年资本支出指引 [23] - 公司已提交电池进行第三方测试,并将在结果出来后分享 [41]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如何将传统锂离子制造设施转换为QuantumScape设施 - 公司计划主要建设新工厂,但如果要改造锂离子工厂,主要变化包括不需要阳极生产线,可以重复使用堆叠工具,并简化形成区域 [31][32] 问题: 公司对大规模制造的信心来源 - 公司对大规模制造的信心来源于其独特的陶瓷隔膜技术,该技术基于地球上丰富的原材料,并且使用的工具已经在电池或陶瓷行业中大规模使用 [33] 问题: 公司高管股票出售情况 - 公司高管股票出售的比例被夸大,实际持有比例较高,CEO承诺在向大众交付原型前不会出售股票 [34][35] 问题: 公司生产计划和与汽车制造商的讨论 - 公司计划在2023年进入预试生产,2024-2025年进入商业生产,客户兴趣强烈,但由于需求超过产能,公司将选择性地与客户合作 [36][37] 问题: 固态电池相对于特斯拉4680电池的优势 - 公司认为其无阳极锂金属电池在能量密度、快速充电和成本方面优于传统锂离子电池 [39] 问题: 公司面临的主要挑战 - 公司面临的主要挑战是扩大隔膜生产,并增加电池层数 [40] 问题: 公司是否计划进行第三方测试 - 公司已提交电池进行第三方测试,并将在结果出来后分享 [41] 问题: 10层电池的制造改进 - 10层电池的制造改进主要体现在隔膜质量的提升,新工艺提高了隔膜的均匀性和一致性,从而提高了产量 [45][46] 问题: LFP电池的成本优势 - 公司认为其无阳极锂金属设计与LFP正极结合可以实现最低成本的电池设计,LFP正极的低成本进一步增强了这一优势 [49][50][51] 问题: QS-0生产线的时间表和员工招聘计划 - QS-0生产线的大部分设备安装和资本支出将在2022年完成,公司员工人数在第二季度末超过400人,预计年底将进一步增加 [69][70] 问题: LFP电池的能量密度 - 公司预计其LFP电池的能量密度将达到每升600-700瓦时,接近传统NMC电池的水平 [73][116] 问题: 公司电池的钴含量 - 公司目前使用的化学物质钴含量为10%,但新的化学物质钴含量可能更低 [75] 问题: 公司电池的第三方测试 - 公司已提交电池进行第三方测试,测试结果将在未来公布 [81] 问题: 10层电池的循环寿命 - 公司目标是在年底前实现10层电池的循环寿命达到400-500次,并最终达到800次 [84] 问题: LFP电池的测试动机 - 公司测试LFP电池是为了展示其阴极无关的设计,并回应市场对低成本电池的需求 [87][88] 问题: 公司招聘环境 - 公司在招聘方面进展顺利,第二季度员工人数增长了20%,并吸引了来自Panasonic和Tesla等公司的高级制造专家 [94][95] 问题: 公司对竞争对手的看法 - 公司认为其无阳极锂金属电池设计在性能上优于其他固态电池和液态锂金属电池 [98][99][100] 问题: 隔膜制造的改进 - 公司通过改进隔膜制造工艺,提高了隔膜的均匀性和一致性,并采用了连续流热处理工具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精度 [103][104][105] 问题: 零外部压力电池的测试 - 公司已展示零外部压力电池的测试结果,表明其技术可以应用于消费电子领域,但公司目前仍专注于汽车市场 [112][113] 问题: LFP电池的市场潜力 - 公司认为LFP电池的兼容性使其能够覆盖更广泛的市场,特别是低成本应用 [122][123] 问题: LFP电池的续航提升 - 公司预计其LFP电池的能量密度将显著提升,接近传统NMC电池的水平 [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