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绿色金融(ROMA)

搜索文档
美股异动丨森淼科技涨61.25%,为涨幅最大的中概股




格隆汇APP· 2025-09-04 08:29
中概股涨幅排名 - 森淼科技(AIHS)涨幅61.25%位列第一 最新价3.87美元 成交额10.25亿美元[1] - 罗马绿色金融(ROMA)涨幅38.83%位列第二 最新价2.485美元 成交额30.76万美元[1] - 四季教育(FEDU)涨幅29.18%位列第三 最新价14.21美元 成交额42.72万美元[1] 个股表现详情 - 大自然林业(NWGL)上涨23.3% 最新价1.27美元 单日上涨0.24美元[1] - 昶洧汽车(AIEV)上涨20.75% 最新价0.11美元 单日上涨0.0189美元[1] - 前五涨幅个股均超过20% 最低涨幅为昶洧汽车20.75%[1] 成交额特征 - 森淼科技成交额显著领先达10.25亿美元 远超其他个股[1] - 罗马绿色金融成交额30.76万美元 四季教育成交额42.72万美元[1] - 大自然林业成交额192.34万美元 昶洧汽车成交额8188.23美元[1]





美股异动丨大自然林业跌25.37%,为跌幅最大的中概股




格隆汇· 2025-09-03 08:27
个股表现 - 大自然林业股价下跌25.37%至1.03美元,成交额24.53万美元[1] - 四季教育股价下跌23.61%至11美元,成交额17.11万美元[1] - 罗马绿色金融股价下跌19.37%至1.79美元,成交额9.33万美元[1] - UT斯达康股价下跌16.35%至2.2美元,成交额6.34万美元[1] - 瑞图生态股价下跌13.15%至1.65美元,成交额8.53万美元[1] 市场交易 - 跌幅前五个股单日跌幅均超过13%,最大跌幅达25.37%[1] - 成交额最高为大自然林业24.53万美元,最低为UT斯达康6.34万美元[1] - 五只个股平均跌幅19.57%,平均成交额13.17万美元[1]





罗马绿色金融上涨2.59%,报2.77美元/股,总市值1.65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19 03:47
股价表现 - 8月19日盘中上涨2.59%至2.77美元/股 [1] - 当日成交额1.88万美元 [1] - 总市值1.65亿美元 [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03月31日收入总额1220.2万港元 同比增长23.21% [1] - 同期归母净利润-2777.31万港元 同比减少375.55% [1] 公司架构与业务 - 注册于开曼群岛的境外控股母公司 [1] - 主要运营实体为境内子公司罗马风险咨询有限公司 [1] - 提供企业风险咨询、可持续发展战略咨询、气候风险咨询等专业服务 [1] - 业务涵盖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服务和可持续金融服务 [1]
罗马绿色金融上涨3.44%,报2.71美元/股,总市值1.61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14 22:18
股价表现 - 8月14日盘中上涨3.44%至2.71美元/股 [1] - 当日成交额1.29万美元 [1] - 总市值达1.61亿美元 [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收入总额1220.2万港元 同比增长23.21% [1] - 同期归母净利润亏损2777.31万港元 同比扩大375.55% [1] 公司背景 - 注册于开曼群岛的境外控股母公司 [1] - 主要运营实体为境内子公司罗马风险咨询有限公司 [1] - 业务聚焦企业风险咨询、可持续发展战略咨询、气候风险咨询领域 [1] - 提供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服务与可持续金融服务 [1]
罗马绿色金融上涨5.34%,报2.76美元/股,总市值1.64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13 01:57
股价表现 - 8月13日盘中上涨5.34%至2.76美元/股 [1] - 当日成交额2.32万美元 [1] - 总市值达1.64亿美元 [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收入总额1220.2万港元 同比增长23.21% [1] - 同期归母净利润亏损2777.31万港元 同比扩大375.55% [1] 公司架构与业务 - 注册于开曼群岛的境外控股母公司 [1] - 主要运营实体为境内子公司罗马风险咨询有限公司 [1] - 提供企业风险咨询、可持续发展战略咨询、气候风险咨询等多元化专业服务 [1] - 业务涵盖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服务和可持续金融服务领域 [1]
罗马绿色金融上涨2.78%,报2.59美元/股,总市值1.54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11 22:05
股价表现 - 8月11日盘中上涨2 78%至2 59美元/股 [1] - 当日成交额1 13万美元 [1] - 总市值1 54亿美元 [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03月31日收入1220 2万港元 同比增长23 21% [1] - 同期归母净利润-2777 31万港元 同比下滑375 55% [1] 公司背景 - 注册于开曼群岛的境外控股母公司 [1] - 主要运营实体为境内子公司罗马风险咨询有限公司 [1] - 业务聚焦企业风险咨询/可持续发展战略/气候风险咨询/ESG报告/可持续金融服务 [1] - 以创新领导力定位 拥有专业顾问与分析团队 [1] 行业属性 - 属于绿色金融与专业咨询服务行业 [1] - 服务范围覆盖环境社会治理(ESG)全链条 [1]
罗马绿色金融上涨3.38%,报2.75美元/股,总市值1.64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08 21:43
股价表现 - 8月8日开盘上涨3.38%至2.75美元/股,成交额3.79万美元,总市值1.64亿美元 [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03月31日收入总额1220.2万港元,同比增长23.21% [1] - 同期归母净利润-2777.31万港元,同比恶化375.55% [1] 公司架构与业务 - 注册于开曼群岛的控股母公司,主要运营实体为境内罗马风险咨询有限公司 [1] - 主营业务包括企业风险咨询、可持续发展战略咨询、气候风险咨询、ESG报告服务及可持续金融服务 [1] - 通过专业顾问和分析团队提供多元化服务,自称为行业创新领导者 [1]
罗马绿色金融上涨3.04%,报3.39美元/股,总市值2.02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05 22:12
股价表现 - 8月5日盘中上涨3.04%至3.39美元/股 成交额2.54万美元 总市值2.02亿美元 [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4年09月30日收入总额316.98万港元 同比减少37.58% [1] - 归母净利润-1735.4万港元 同比减少887.93% [1] 公司背景 - 注册于开曼群岛的境外控股母公司 主要通过境内实体罗马风险咨询有限公司运营 [1] - 提供企业风险咨询、可持续发展战略咨询、气候风险咨询等专业服务 [1] - 专注于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服务及可持续金融服务领域 [1]
罗马绿色金融上涨2.86%,报3.96美元/股,总市值4737.97万美元
金融界· 2025-07-31 21:52
7月31日,罗马绿色金融(ROMA)开盘上涨2.86%,截至21:30,报3.96美元/股,成交12.83万美元,总市 值4737.97万美元。 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09月30日,罗马绿色金融收入总额316.98万港元,同比减少37.58%;归母净 利润-1735.4万港元,同比减少887.93%。 资料显示,罗马绿色金融有限公司是一家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的境外控股母公司,主要由其境内实体子 公司罗马风险咨询有限公司运营。罗马风险咨询有限公司致力于提供最高专业水准的多元化服务。作为 业内的创新领导者,本公司专业顾问和分析团队组成以提供广泛的服务,例如企业风险咨询,可持续发展战 略咨询, 气候风险咨询,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服务和可持续金融服务等。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行情君 ...
ROMA(ROMA) - 2025 Q4 - Annual Report
2025-07-31 21:01
融资活动 - 公司于2024年1月11日完成首次公开募股,发行2,449,943股普通股,每股发行价4.00美元,总收益9,799,772美元[24] - 公司于2024年9月26日进行后续发行,以每股0.351美元价格出售3,600,000股普通股,总收益1,263,600美元[24] - 公司于2025年6月5日进行第二次后续发行,以每股0.60美元出售11,000,000股普通股及33,000,000份认股权证,总收益6,930,000美元,净收益约6,843,939美元[25] - 公司2024年1月IPO发行2,449,943普通股募资9,799,772美元(发行价4美元/股)[105] - 公司2024年9月增发3,600,000普通股募资1,263,600美元(发行价0.351美元/股)[105] - 公司2025年6月增发11,000,000普通股及3,300万权证募资6,930,000美元(净额6,843,939美元)[105] 财务表现(亏损)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财年,公司税前净亏损27,771,927港元(3,560,505美元)[29] - 截至2024年3月31日财年,公司税前净亏损5,840,256港元(748,749美元)[2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财年,公司税前净亏损1,009,295港元(129,398美元)[29] 经营活动现金流 - 2025财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2,588,581港元(1,613,922美元)[29] - 2024财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5,052,544港元(3,211,864美元)[29] - 2023财年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额546,611港元(70,078美元)[29] 汇率信息 - 港元兑美元汇率按2025年3月31日汇率1港元兑0.1282美元计算[20] - 公司营收及成本主要以港元计价存在汇率风险未做对冲[329] 应收账款管理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应收账款坏账核销金额约为50万港元[4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应收账款回收率超过80%[44] 信息技术与数据安全 - 公司未设置异地计算机硬件备份中心且未购买相关保险[47] - 2023-2025财年期间未发生计算机网络系统故障或机密信息泄露事件[48] - 公司收集客户数据(含个人信息)用于反洗钱等合规目的[93] - 公司可能需遵守中国数据安全法要求合法适当收集数据并基于分类分级制度处理[89] - 公司若被认定为"运营者"需在境外上市前通过网络安全审查(用户信息超100万条)[92] 市场与客户集中度 - 公司营收几乎全部来自香港市场[50] - 主要客户为港交所上市公司受主板及GEM上市规则约束[51] 内部控制与合规 - 曾为私营公司且未进行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估[53] - 需遵守萨班斯法案404条款年度内部控制报告要求[55] - 公司选择利用JOBS法案延长过渡期延迟采用新会计准则可能影响财务可比性[134] - 公司无需按美国证监会要求提交10-Q季度报告及8-K实时报告[126] - 作为开曼群岛注册企业,公司豁免部分纳斯达克公司治理要求(如独立董事占比、薪酬委员会设置等)[123][125] 地缘政治与监管风险 - 香港运营子公司业务受中国经济政策及监管变化影响[58] - 公司可能因中国政府干预香港运营子公司业务及海外发行而面临重大运营变化和普通股价值下跌风险[65] - 若受美国对中概股审查影响,公司需投入大量资源应对调查或辩护,可能导致业务受损和投资损失[66][67] - 香港政治风险包括社会动荡或政策变化,可能直接影响公司运营和财务状况[68] - 美国取消香港特殊贸易地位可能导致关税增加,加剧中美港政治贸易紧张局势[69][70] - 国际贸易政策变化或贸易战可能影响公司主要客户市场增长,导致收入下降[71][72] - 中国政府对资金跨境流动限制可能阻碍香港运营子公司向母公司支付股息,影响资金调配能力[73] - 公司香港子公司可能因香港国家安全法受到重大不利影响包括业务运营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87] 审计与退市风险 - 若PCAOB无法审查公司审计机构,可能导致纳斯达克强制退市,触发交易禁令[74][80] - 根据《外国公司问责法》,连续三年(或可能缩短至两年)无法接受PCAOB审查将导致在美交易禁止[75][77][83] - 公司于2024年3月更换审计师为马来西亚机构J&S,目前不受PCAOB对中港审计审查限制影响[82][84] - PCAOB于2022年签署审查协议但未来若无法持续执行,公司仍面临退市风险[85][86] - 根据HFCA法案若审计师连续三年无法接受PCAOB检查将面临退市风险[140] - 2022年PCAOB完成中国内地和香港审计机构试点检查但未来仍存不确定性[145] - PCAOB 2021年认定无法全面检查中国内地及香港审计机构[144] - AHFCAA法案可能将退市审查期从三年缩短至两年[143] 上市与交易风险 - 公司普通股交易量可能极小甚至不存在,与成熟发行商相比缺乏持续交易活动[106] - 公司若未能满足纳斯达克持续上市标准可能导致退市,进而引发流动性及股价下跌[107] - 纳斯达克提议对限制性市场公司实施更严格的上市标准包括最低募资规模要求[142] - 做空行为可能导致股价下跌,公司需投入大量资源应对负面指控[116] 公司治理与股东权益 - 公司明确表示在可预见未来不支付现金股息,投资收益完全依赖股价上涨[117] - 控股股东通过Top Elect持有公司10.19%普通股及投票权[121] - 开曼群岛法律未赋予股东查阅公司记录(除公司章程外)的法定权利[129] - 公司所有资产位于美国境外且董事高管均非美国居民导致美国法院判决可能无法执行[132] 税务风险 - 公司可能被归类为被动外国投资公司(PFIC),若被动收入占比超75%或被动资产占比超50%将触发判定条件[122] 运营风险 - 公司专业责任风险敞口受限于所收取的服务费用金额[40] - 公司可能面临网络安全审查或证券监管审查导致业务中断或股票价值归零[94] 中国境外上市备案要求 - 境外上市新规要求50%以上收入利润资产或净资产来自中国境内企业需进行备案[96] - 未完成证监会备案可能导致公司受到行政处罚包括责令改正警告及罚款[96] 成本与费用 - 2024年1月11日纳斯达克上市后法律及合规成本持续上升[136] - 若2025年9月30日评估失去外国发行人身份将导致合规成本显著增加[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