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文档
云原生应用保护平台建设指南(2024年12月)
中国信通院· 2025-01-07 15:45
云原生应用保护平台(CNAPP)概述 - 云原生应用保护平台(CNAPP)是为应对云原生环境中的安全挑战而设计的集成安全解决方案,旨在为云原生应用的整个生命周期提供全面保护 [11][12] - CNAPP 通过整合云安全配置管理(CSPM)、云工作负载保护平台(CWPP)、身份和访问管理(IAM)等功能,提供统一的安全可视化和控制 [12] - CNAPP 的价值体现在安全性、管理效率和合规性三个方面,帮助企业简化安全管理、降低运维成本并提升合规性 [13][14] 国内外市场发展现状 - 2023 年全球 CNAPP 市场收入为 38.784 亿美元,同比增长 31.3%,预计到 2028 年将达到 108.188 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22.8% [16][17] - 48% 的组织目前使用云工作负载保护平台(CWPP),41% 的组织计划在未来两年内部署类似产品 [16] - Gartner 预测,到 2029 年,60% 未部署 CNAPP 的企业将无法实现零信任目标,35% 的企业应用程序将在容器中运行 [20] 核心技术解析 开发安全 - 源码安全通过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安全审计和代码审查等技术,确保源代码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32][35][38][41] - 容器镜像扫描技术通过文件系统遍历、漏洞库匹配和恶意文件检测,确保容器镜像的安全性 [47][48] - 软件供应链安全通过代码审查、漏洞扫描、组件来源管理和安全加固等措施,确保软件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安全性 [51][52] 云原生基础设施安全 - 云基础设施权限管理(CIEM)通过权限优化、异常检测和合规性支持,确保云环境中的访问权限得到有效控制 [55][57] - 基础设施即代码(IaC)通过自动化工具管理和配置基础设施,减少人为错误并提高部署效率 [60][61] - Kubernetes 安全通过最小权限原则、认证和授权机制,确保容器化工作负载的安全性 [68][69][73] 运行时安全 - 云工作负载安全通过基线检查、风险发现、入侵检测和资产管理,确保主机、容器和 Serverless 环境的安全性 [83][84][87] - Web 应用和 API 保护(WAAP)通过自动防御常见威胁、热补丁和内存马防护,确保 Web 应用和 API 的安全性 [96][97][99] - 网络微隔离通过流量识别和细粒度访问控制,减少攻击面并防止攻击者在网络内部的横向移动 [105][107] 企业 CNAPP 建设路径 - CNAPP 建设应覆盖基础设施安全、制品安全和运行时安全三大方向,并具备双向反馈能力和环境适配能力 [110][111] - 建设原则包括无缝集成、以应用为中心、安全左移和自动化,确保 CNAPP 能够与开发环境紧密配合并实现高效的安全管理 [112][113][114][115] 未来发展趋势 - CNAPP 未来将深化威胁检测、响应速度和数据分析能力,弥补"有代理"与"无代理"方案的不足 [25] - AI 技术的集成将提升 CNAPP 的自动化能力、风险预测能力和漏洞管理效率,为 CNAPP 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30][31]
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行业洞察报告(2024年):百舸争流 千帆竞发
中国信通院· 2025-01-07 12:33
政策与战略 - 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是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想的数字化综合工程,促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统筹发展 [6] -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城市数字化转型发展,习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让城市治理更智能、更高效、更精准 [6]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 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开启新时期智慧城市建设新篇章 [13] 行业实践 - 城市运行智能中枢形成业务协同支撑型、技术平台赋能型和数字资源统筹型三种主导模式 [21] - 城市数字经济领域高质量发展生态加快成熟,工业互联网加速向城市产业功能区连片覆盖 [33] - 新型产城融合领域通过城市数字更新激发产业新活力,推动城市空间重构和就业结构优化 [42] 技术应用 - 城市数字治理领域高效协同共治智治全面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已从理念创新走向规模落地 [43] - 城市数字服务领域网络效应深度释放数字红利,"一件事"推动政务服务流程再造 [51] - 城市智慧宜居领域精准治理促进数绿协同转型,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加强,多要素精准监测成重点 [55] 基础设施 - 城市数字基建支撑全面迈进多力协同增强阶段,网络设施向"智能超宽、天地一体"升级 [66] - 城市数据要素支撑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提速提质,城市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呈现全量授权、行业授权和场景授权三类模式 [70] 未来展望 - 加强统筹协调,形成更强合力,强化技术攻坚,培育更强动力 [9] - 深化全民参与,凝聚更强活力,扩大开放合作,释放更强潜力 [9]
预见未来中国元医院建设发展调研报告
中国信通院· 2025-01-07 12:00
元医院概述 - 元医院的定义为综合多种数字技术,将实体医院解构成数据,再基于数据重新构建出能与实体医院融通的虚拟空间,用户可借助设备进入其中开展虚实融合的医疗相关活动 [35] - 元医院的核心区别在于开辟了线上三维虚拟空间医院,用户可以通过数字分身实现自然真身、虚拟分身、机器人的互动 [35][37] - 元医院的建设动因主要包括政策驱动、不同医院规模和定位的差异以及新兴技术的自发驱动 [22][23][24] 元医院技术体系 - 元医院的技术架构分为基础设施层、数据汇聚层、知识抽取层、虚拟构建层、用户接入层、应用场景层、智能决策层和安全保障层 [62][63][64][65][66][67][68][69][70][71][72][73] - 基础设施层包括网络基础设施和数据基础设施,如5G-A、物联网、云计算等 [63] - 数据汇聚层通过临床数据中心、运营管理中心等实现多模态医疗数据的全周期治理 [64] - 虚拟构建层通过数字孪生、3D建模等技术实现虚拟人、物、空间的生成 [67] 元医院应用场景 - 元医院的应用场景包括元诊室、元手术室、元病房、元科研、元教学、元管理等六大类23个场景 [70] - 元诊室场景包括全流程智能元服务、远程咨询和虚拟会诊、虚实融合疾病筛查和辅助诊断等 [70] - 元手术室场景包括术前三维虚像方案模拟、术前三维虚像患者教育、术中三维虚像辅助等 [70] 国内外元医院发展现状 - 国外元医院发展注重临床试验验证,欧美国家以规制引导发展,日韩与中东国家则直接激励 [39][40][41][42][43][44][45] - 国内元医院发展处于早期探索阶段,政策积极推广元宇宙相关技术,但厂商专业深度有待提高 [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
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4年)
中国信通院· 2025-01-05 14:51
行业投资评级 - 人形机器人行业处于发展初期,未来市场规模巨大,预计到2045年后市场规模可达10万亿元级别 [66][70] 核心观点 - 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机械工程、电子工程等领域融合创新的典范,未来有望在工业生产、社会服务、特种作业等领域广泛应用 [7] - 人形机器人技术高度集成,主要由"大脑"、"小脑"和"肢体"三部分组成,分别负责环境感知、运动控制和执行任务 [29] -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初步形成,上游零部件、中游本体制造和下游应用领域正在持续优化发展 [90][92][95] 技术演进 - 人形机器人"大脑"技术以大模型为核心,具备实时交互、多模态感知、自主可靠决策和泛化能力 [37][38] - "小脑"技术从基于模型的控制方法向基于学习的控制方法演进,强化学习和模仿学习是主要技术路线 [46][47][51] - "肢体"技术路线逐步收敛,电驱动成为主流,执行机构包括旋转执行机构、线性执行机构和末端执行机构 [54][55][57] 产业现状 - 全球人形机器人产品主要处于Lv1等级,部分头部企业产品正在向Lv2等级探索 [69] - 人形机器人潜在应用场景丰富,涵盖生产制造、社会服务、特种作业等领域,未来将逐步渗透到工业和服务业 [72][73][84] -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上游核心零部件如传感器、减速器、电机等价值占比较高,中游本体制造和下游应用领域正在加速发展 [92][93][95] 融资与资本 - 人形机器人产业近年来成为融资热点,中国和美国是投资最活跃的地区,2014年至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投融资事件占全球40%,金额超55亿美元 [96] 未来展望 -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将分三个阶段推进:2024-2030年聚焦高价值场景,2030-2035年探索工业制造和物流场景,2035年后进入服务业和家庭场景 [103][105]
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行业洞察报告(2024年)
中国信通院· 2025-01-02 15:50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的行业投资评级 [1] 核心观点 - 数字技术已成为全球研发投入最集中、创新最活跃、应用最广泛、辐射带动作用最大的技术领域 数据正在成为最具战略价值潜力的新型生产要素 二者融合蝶变持续催化数字新质生产力 引发全球科技产业、经济形态、社会结构深刻变革 [4] - 城市作为人类历史文明进程中的核心组成部分 承载推动科技创新突破、经济结构转型与社会形态演进的重大战略使命 [4] - 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是落实习总书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想的数字化综合工程 是促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统筹发展的核心载体 [17] 政策分析 - 2014年国家层面出台《关于推动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首次从国家战略高度擘画数字化与城镇化融合发展的时代路径 [10] - 2024年5月20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等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 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 开启新时期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新篇章 [37] - 《意见》将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定位为复杂系统工程 提出要全面强化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 [39] 行业发展趋势 - 城市运行智能中枢被看作是城市的"大脑" 当前主要存在业务协同支撑型、技术平台赋能型和数字资源统筹型三种主导模式 [43] - 城市数字经济领域高质量发展生态加快成熟 产业服务平台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成为各地推进城市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抓手 [120] - 新兴数字产业差异化布局、集群化发展、高端化升级态势初现 为中西部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 [123] 典型案例 - 苏州市工业园区持续推进数字底座集成一体化建设 着力打造基础设施"一云承载"、数据资源"一池融通"、公共能力"一体赋能"、服务感知"一端智联"的城市智能中枢 [33] - 深圳市福田区推进集成能力平台、AI平台、CIM平台、区块链平台和视频联网平台整合融通 打造城市智能中枢平台 为城市全域数字应用提供全面技术支持 [31] - 浙江省通过升级一体化数字资源系统(IRS)综合集成算力、数据、算法、模型、业务智能模块等数字资源 构建数据采集、存储、归集、治理、应用、管理和智能等全生命周期流程能力体系 [112] 技术创新 - 城市数字基建支撑全面迈进多力协同增强阶段 网络设施向"智能超宽、天地一体"升级 [148] - 城市数字空间安全管理技术工具快速更新进化 云网安全韧性日趋得到重视 数据安全流通成为核心诉求 [106] - 数字化赋能城市节能降碳场景不断丰富 数字技术赋能各行业节能降碳方面成效显著 [143] 区域发展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着力打造"芯-屏-存-软-智-网-端"全产业链集群 [101] - 北京市发布《关于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实施方案》 依托数据原生的城市基础设施 支持数字技术、数据产品与服务落地转化 [158] - 昆明市立足打造两亚辐射中心的战略定位 同老挝、新加坡、尼泊尔、马尔代夫、柬埔寨、斯里兰卡等国家各类代表 共同签署"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数字发展合作伙伴协议" [85]
量子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研究报告(2024年)
中国信通院· 2024-12-31 15:06
量子精密测量技术 - 微波原子钟等量子时频基准产品已在秒定义、卫星定位导航等领域广泛应用,新一代光学原子钟、核钟研究蓬勃发展,有望进一步提升时间频率计量精度 [1] - 原子干涉磁力仪和重力仪等已有样机产品,在心/脑磁医疗检测、地质资源勘测等领域开展示范应用 [1] - 量子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组成量子惯性导航系统,里德堡原子天线电场测量系统和量子雷达等技术未来有望实现突破 [1] - 新材料、新原理、新效应进一步拓展量子精密测量技术方案边界,如德国维尔茨堡大学提出的新型量子电阻标准,提高了电阻测量的准确性 [5] - 量子精密测量技术推动基础科学研究探索,如北京大学利用磁力仪对暗光子进行探测,美国费米国家实验室利用超导量子位激发暗物质波发射光子 [7] - 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在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领域具有战略价值,欧美发达国家通过科技项目支持、政府合同赠予等方式推动其发展 [8] 量子计算技术 - 量子计算企业数量不断增长,上中下游相关企业数量已达300余家,产业链和产业生态已初步形成并持续发展 [9] - IBM、微软、亚马逊等量子计算云平台在硬件水平和用户数量等方面处于领先,支持量子算法研究和应用场景探索 [11] - 我国量子计算云平台在软硬件能力和业务模式探索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提升和突破,行业领域企业对量子计算应用探索的关注和投入力度有待加强 [12] - 国内外研究机构和企业提出多项量子计算测评基准参数与方法,为不同技术路线的量子计算硬件系统提供了性能比对方案 [13] - 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发起量子基准测试计划,重点开展量子算法及系统应用基准测试研究,构建工业级量子计算机测试指标体系与验证平台 [16] 量子通信技术 - 基于QKD、QRNG和量子安全直接通信等方案的量子保密通信是量子通信领域进入实用化阶段的技术方向 [20] - 济南量子院报道利用乙炔分子气室作为本地绝对频率参考,实现无需统一光学频率参考的TF-QKD系统502公里光纤传输 [20] - 中科大报道通过将量子非局域性、量子安全算法和零知识证明相结合,构建了基于DI-QRNG的随机数信标公共服务系统 [22] - 量子信息网络是量子信息三大领域未来融合发展的演进方向,当前主要处于技术方案探索和试验验证阶段 [25] - 量子保密通信应用场景探索在金融、能源、数据中心、移动通信等行业和领域持续开展,如英国汇丰银行、美国摩根大通等开展利用QKD技术保护金融交易数据安全传输的实验验证 [30] 量子信息领域发展 - 量子信息技术是量子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控和观测亚原子尺度的微观物理系统,利用量子叠加、量子纠缠、量子隧穿等现象,实现信息的感知、计算和传输 [140] - 量子计算以量子比特为基本单元,利用量子叠加和干涉等原理实现并行计算,有望产生全新计算范式,在计算复杂问题中带来指数级加速优势 [161] - 量子保密通信技术已进入实用化阶段,新型协议研究与系统实验持续开展,样机产品研发和平台服务探索不断推进 [163] - 量子精密测量对外界物理量变化导致的微观物理系统量子态变化进行调控和观测,实现高精度传感测量,精度、灵敏度和稳定性等核心指标比传统技术有数量级提升 [163]
数字消费者权益保护蓝皮书(2024年)
中国信通院· 2024-12-30 15:30
数字消费发展 - 数字消费发展势头强劲 各类数字消费业态发展"热力十足" 2023年直播电商平台销售额增长60.6% 在线旅游 在线文娱票务和在线餐饮销售额合计对网络零售总额增长贡献率达到23.5% [3][5] - 数字内容产品消费爆发式增长 截至2023年底 网络文学 网络音乐 网络视听产品的用户规模分别达到5.37亿 7.15亿 10.74亿 其中网络视听网民使用率达98.3% [5] - 在线服务消费推进数字资源高效配置 截至2023年底 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达4.14亿 占网民整体的37.9% [5] 数字消费行为特征 - 数字消费态度积极 供给满足程度高 高达96.7%的受访者愿意进行数字消费 "90后"和"00后"成为数字消费市场蓬勃发展的中坚力量 [10] - 网络直播 兴趣社群购物成新趋势 网络直播购物和兴趣社群购物占比分别为55.8% 44.9% 90后更看重与主播之间的即时互动 将其视为一种情感表达和社交活动 [13] - 老年群体数字消费意愿持续激发 86.7%的老年受访者主要通过传统电商平台购物 46.7%的老年受访者表示网络直播购物已成为其主要购物渠道之一 [15] 数字消费者权益保护 - 强化数字消费者安全感 2024年正式出台并施行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积极回应数字消费中的直播带货 刷单炒信 变相搭售 自动续费 不合理限制退赔等新问题 [8] - 深入推进APP治理强化权益保护 工业和信息化部累计责令整改1.9万款APP 公开通报4700多款违规APP 下架950余款整改不到位的APP [27] - 自律公约促数字消费环境改善 2024年7月 35家企业积极响应达成《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合规自律公约》 [28] 人工智能与数字消费 - 人工智能应用提出权益保护新要求 48.8%的受访者期待人工智能的训练数据来源合法 使用科学 避免未经同意收集使用数据 数据及隐私泄露风险等 [37] - 应对滥用风险 深化"以技治技"工具应用 通过深度伪造检测工具识别检测图像或者音频的伪造痕迹 在数字内容中嵌入水印或隐写记号 追溯 检测和揭露被AI篡改的内容 [40] - 推进包容性发展 构建敏捷协同治理体系 开展分类分级治理 明确人工智能监管的基础性原则规则 设定容错试错机制以鼓励创新 [41] 线上线下融合消费 - 线上线下融合消费模式深受消费者喜爱 既有线上下单 线下交付的网购形式 也有线下实体的数字升级改造 线上空间的虚拟感知体验等 [66] - 跨域交互的特点要求线上线下联动保护 线上平台端承担信息媒介 支付订购等功能 线下实体端进行具体的产品交付或服务提供 需明晰相互间责任 协同发力提供保护 [44] - 促进线上线下消费更好融合 增强线上线下的连接性 加强线上线下商品"同质""同标"建设 保证不同渠道享有同等质量服务 [47]
算力网络数据安全研究报告(2024年)
中国信通院· 2024-12-27 09:30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的行业投资评级 [1] 核心观点 - 算力网络是一种新型网络,通过算力大脑实现算力的统一感知、编排和调度 [1] - 全球各国政策支持算力网络产业发展,美国计划投入5亿美元开发新型超级计算机,欧盟计划到2030年部署1万个边缘计算节点 [1][2] - 算力网络技术体系逐步清晰,形成基础设施层、编排管理层、运营服务层三层架构 [17] - 算力网络应用场景广泛,包括生活场景、行业场景和社会场景 [35]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美国通过政企合作模式推动算力网络发展,如新冠肺炎高性能计算联盟和国家人工智能研究资源试点计划 [108] - 欧盟通过EuroHPC和EuroCC项目推动高性能计算和算力共享 [104][110] - 中国在算力网络技术方面取得突破,如中国移动发布全球首台算力路由器,中国电信创新算力网关 [114] 技术体系 - 算力网络技术架构包括基础设施层、编排管理层和运营服务层 [17] - 关键技术包括算力感知、算力度量与建模、算力编排与调度、网络承载等 [30] - 算力网络引入SRv6、网络切片、网络感知、确定性网络等新技术 [32] 应用场景 - 生活场景包括VR互动、云游戏、新媒体直播等,算力网络通过资源调度提升用户体验 [35] - 行业场景包括智慧交通、智慧医疗、车联网等,算力网络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 [35] - 社会场景包括数字化政府治理、平台型算力共享等,算力网络降低算力成本 [35] 数据安全风险 - 基础设施层面临异构节点复杂多样、数据跨节点跨主体跨域流转等安全风险 [36][137] - 编排管理层面临算网特有数据资源成为新攻击目标、数据流转路径复杂等风险 [140][152] - 运营服务层面临用户数据与算网交易信息泄露、服务关系多级嵌套等风险 [53][143] 数据安全应对思路 - 算力网络数据安全保护框架包括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两个方面 [42] - 安全管理方面包括组织机构、人员管理、数据分类分级等 [43] - 安全技术方面针对基础设施层、编排管理层、运营服务层提出相应保护措施 [62] 发展建议 - 安全标准先行,推进重点标准制定和技术标准研究 [172] - 加速技术创新,提升算力网络数据安全技术水平 [87] - 丰富融合应用,推动算力网络数据安全水平持续提升 [88] - 产学研深度协同,完善算力网络数据安全生态 [175]
自动驾驶战略与政策观察:政策法规助力高度自动驾驶加速推进产业化(2024年)
中国信通院· 2024-12-25 15:38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的行业投资评级 [1][2][3] 核心观点 - 全球自动驾驶产业进展迅速,主要国家和地区加速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推动自动驾驶进入产业化快车道 [5][14][20] - 自动驾驶技术在多场景下加速落地,包括Robotaxi、低速无人车、自动驾驶卡车等,逐步融入日常生活 [14][19][34] - 政策法规创新与产业化实践互促发展,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突破和规模化应用 [35][96] 政策法规体系 - 中国加速完善"系统联动"的自动驾驶政策法规体系,推动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车辆量产 [21][22][24] - 美国通过联邦和地方政府两级管理架构,推动自动驾驶的规模化应用 [56][59][62] - 欧洲通过泛欧盟政策法规体系,推动自动驾驶的标准化和规模化应用 [111][113][115] - 日韩加快制定自动驾驶法规,推动多场景应用落地 [69][118][121] 技术进展与产业化 - Waymo、百度等领军企业在Robotaxi领域取得显著进展,Waymo实现100万英里无人类驾驶员的安全行驶里程 [98][100] - 自动驾驶卡车在矿山、港口等封闭场景下加速落地,市场规模预计到2025年达到3000亿元 [108][110][134] - 低速无人车在物流配送、巡检等场景中实现规模化应用,京东物流无人递送车订单量大幅增长 [153][154] 市场与应用场景 - Robotaxi服务范围不断扩大,Waymo在多个城市提供全天候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 [98][128] - 自动驾驶卡车在开放道路场景下加速测试验证,推动跨省自动驾驶物流落地 [110][140] - 低速无人车在社区、景区等场景中加速推进常态化应用,成为配送业务的重要解决方案 [131][133] 挑战与对策 - 自动驾驶产业化面临技术研发、测试流程和商业应用的正向循环资源困境 [163] - 政策法规体系调整速度未能及时跟上产业发展需求,需加快顶层政策法规创新 [145][174] - 公众对自动驾驶技术的认知不足,需加强科学认知的规范宣传 [143][169]
信息通信行业可持续信息披露发展报告(2024年)
中国信通院· 2024-12-25 14:48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的行业投资评级,但强调了信息通信行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积极进展和未来潜力 [3][5][9] 核心观点 - 信息通信行业在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及ESG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披露数量和质量稳步提升,行业差距逐渐缩小 [3][5][9] - 国际国内政策推动可持续信息披露从自愿向强制性、规范性转变,企业披露要求逐步趋严 [10][12][15] - 信息通信行业在环境、社会和治理议题上的披露表现良好,尤其是绿色运营、员工权益与关爱等通用主题 [115][133][135] - 商业道德、未成年人保护、供应链管理等特色主题的披露存在波动,企业披露重点和策略有所不同 [139][143][191] 综述篇 - 政策导向:全球范围内可持续信息披露逐步走向强制性,欧盟、中国等地区出台多项法规和指引,推动企业披露规范化 [10][12][15] - 披露数量:信息通信行业报告数量稳步增长,互联网领域报告数量超过通信领域,头部企业与尾部企业的披露差距逐渐缩小 [46][49][51] - 披露质量:定性内容持续提升,定量数据可信度增强,第三方鉴证占比逐年上升,报告命名以ESG为主 [53][63][80] - 语言依据:报告语言以中文为主,但国际标准在参照依据和第三方鉴证中仍占优势 [87][90][104] 主题篇 - 通用主题:互联网与通信领域在环境、社会和治理议题上的披露表现相似,绿色运营、员工权益与关爱等主题披露率较高 [115][133][135] - 特色主题:特色主题披露受政策法规影响较大,行业属性显著,科技创新、产业融合发展等主题披露表现良好 [139][142][155] - 商业道德:行业在商业道德披露上达成广泛共识,组织治理初显成果,近半企业勇于披露负面数据 [143][145][162] - 未成年人保护:披露实践尚待精进,合规义务有所体现,但治理和实践仍需加强 [191][192] 展望篇 - 披露管理:企业需加强内功修炼,提升披露质量,推动信息披露走向实质化 [6][21][22] - 技术赋能:数字化工具在信息披露中的应用潜力巨大,技术赋能将成为未来信息披露的重要方向 [6][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