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文档
场景化消费驱动线下增?:中国功能饮料行业研究报告
勤策消费研究· 2025-04-27 16: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中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态势良好,领跑软饮市场结构性增长,线下即时性场景构建消费护城河,市场竞争格局分散,长尾市场空间广阔,头部企业各有优势与挑战,未来行业增长潜力大 [15][36][5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功能饮料行业现状 - 2024年社会消费总额稳步增长,饮料类市场分化,无糖茶饮、功能饮料等健康化品类贡献主要增量,传统品类销量下滑,饮料更易受健康观念冲击 [11] -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软饮市场,2019 - 2024年复合增长率为4.7%,功能饮料是增长最快的细分品类,2019 - 2024年年复合增长率达8.3% [12][17] - 中国功能饮料市场规模由2019年的111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665亿元,能量饮料是规模最大的细分品类,运动饮料是增长最快的细分品类 [20] - 中国能量饮料市场规模由2019年的770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114亿元,预计2029年将增长至1807亿元 [24] 功能饮料行业趋势 - 中国软饮产品销售线下渠道主导与线上高速增长双轨并行,功能饮料销售以线下渠道为主,加油站商店是重要消费渠道,在线渠道崛起且预计未来五年维持高速增长 [30][35] - 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驱动人均软饮产品消费增长,中国软饮行业增长潜力大;消费者追求高质价比产品;销售渠道精细化,智能售货柜受青睐,下沉市场渠道有渗透空间 [39][40][41] 功能饮料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功能饮料行业CR5集中度较低,长尾市场空间广阔,前五企业合计份额61.6%,“其他”品牌占比38.4%,东鹏饮料以26.3%的销量份额位居榜首 [53] - 中国能量饮料市场呈现双寡头主导、长尾多元竞争的格局,红牛与东鹏特饮形成核心壁垒,东鹏饮料后来居上,市场份额达40.1% [57] 企业案例 - 东鹏饮料以能量饮料为核心实施多品类战略,2024年营收158.39亿元,业绩持续爆发式增长,市场份额从15%跃升至26.3%,“补水啦”电解质水成为增长引擎,市场份额升至9.40% [59][62][67] - 华彬集团将红牛引入中国,打造为超级单品,但因商标纠纷市场份额骤降,2024年销售额210.9亿元,战马以电竞为锚点构建立体化生态,是抵御风险、抢占年轻市场的关键布局 [68][70][74]
2025年中国零??业报告:零?量贩崛起,零?零售新纪元
勤策消费研究· 2025-03-11 17: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零食行业处于“量价齐升”黄金期,健康化、场景化、数字化是核心增长逻辑,2020 - 2022年受宏观因素影响增长率下滑,2024年市场规模增长至1.4万亿元 [2][6] - 当前市场呈“基础品类托底、黑马品类突围、长尾品类蓄势”三层结构,2023年呈“强头部、弱长尾”格局,传统品类需场景创新,健康化细分赛道有机会 [2][9] - 中国零食渠道结构以线下为主,2024年量贩店占比超40%,超市约24%,电商约20%且逐年下降 [2][26] - 鸣鸣很忙合并后品牌销售额从2023年的238.65亿元增至2024年的555亿元,同比增长超130%,日均服务消费者590万人次 [2][56] - 中国旺旺核心产品增长与隐忧并存,旺仔牛奶占乳饮类收入90%,2024财年上半年收入同比 - 1.6% [2][60] - 三只松鼠营业收入从2020年的97.9亿元连续四年下滑至2023年的71.2亿元,2024年通过“高端性价比 + 全渠道”战略强势复苏 [2][6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零食行业现状:渠道变革带来的新一轮增量 - 中国零食行业处于“量价齐升”黄金期,2020 - 2022年受宏观因素影响增长率下滑,2022年仅0.8%,近两年量贩零食渠道渗透扩大,2024年市场规模增长至1.4万亿元 [6] - 当前市场呈“基础品类托底、黑马品类突围、长尾品类蓄势”三层结构,2023年呈“强头部、弱长尾”格局,传统品类需场景创新,健康化细分赛道有机会,但需解决消费者支付意愿与成本控制矛盾 [9] - 零食行业集中度低,供需两端分散,对单一渠道依赖弱,超市和食品专卖店渠道占比分别为36.9%和4.6% [11] - 随着区域性竞争转全国性竞争,北方市场空白区域多,竞争从价格战小店模型转向提升体验大店模型,大店模型中SKU增多,肩腰部产品更受益 [16] - 零食企业面临大规模降价加剧亏损、饮食习惯和口味偏好有偏差、量贩零食盈利能力弱、强品类弱品牌等问题 [18] 零食行业渠道变迁:资本市场看好,量贩零食崛起 - 中国零食销售渠道历经四次变革,从流通网络经销商及卖场到连锁店、电商,再到量贩渠道,2024年量贩店占比超40%,超市约24%,电商约20%且逐年下降,量贩渠道2024年市场规模预计达1040亿元,线上抖音等平台成新品推广主阵地 [26] - 量贩业态始于2010年,2017年资本入局,2022年随性价比消费兴起大量资本涌入,传统渠道流通毛利高,为量贩渠道留折扣空间 [30] - 零食量贩渠道效率高,可实现多品种高品质低价供应,SKU接近2000,优势体现在包装、安全、爆品更新方面 [34] - 零食行业融资热度高,资本市场看好零食量贩经济,近年融资数额普遍破千万,2023年12月鸣鸣很忙获战略投资10.5亿元,估值破百亿 [36] - 2023年前量贩品牌区域扩张跑出龙头,2023年9月万辰集团合并五家品牌,11月零食很忙与赵一鸣合并 [38] - 未来发展趋势是线上线下融合全渠道模式,零食量贩模式渠道效率高,下沉市场有消费潜力 [43][44][45] 零食行业代表企业分析:鸣鸣很忙、中国旺旺、三只松鼠 鸣鸣很忙 - 2017年零食很忙创立,定位下沉市场,2019年赵一鸣零食创立,同年零食很忙打磨单店盈利模型 [49][50] - 2021 - 2023年规模化扩张,2021年零食很忙完成2.4亿元A轮融资,2022年门店突破2000家,2023年11月与赵一鸣零食合并 [52][54] - 2024年达万店里程碑与品牌升级,5月更名,6月突破万店,覆盖28个省份319个城市,日均服务消费者590万人次,12月获投资10.5亿元,估值达105亿 [51] - 2023年合并后采购议价能力提升15% - 20%,物流网络覆盖密度翻倍,2024年占量贩零食市场规模约53.4% [56] 中国旺旺 - 成立于1962年,1992年进入中国大陆,主营多元业务,有旺仔牛奶、旺旺雪饼等爆款产品 [57] - 近五年财务“波动中承压”,营业收入2021财年达240亿元峰值后增长乏力,净利率维持在14% - 17%区间,盈利稳定性减弱 [59] - 乳品及饮料主导但波动大,米果占比下降,零食占比稳定,其他产品占比逐年提升,旺仔牛奶2024财年上半年收入同比 - 1.6%,米果业务海外及新兴渠道双位数增长 [60] - 产品多元化创新,拓展健康化产品线,2024年推出50 + 新品,渠道精耕多元化,2025年与零食量贩系统合作,实施差异化品牌定位 [61] 三只松鼠 - 创立于2012年,主营全品类零食,有销售额超10亿大单品每日坚果等爆款产品 [62] - 近五年财务“触底反弹”,营业收入从2020年的97.9亿元下滑至2023年的71.2亿元,2024年预计达102 - 108亿元,净利率2024年回升至4.76% [64] - OEM模式下代工厂监管难,2023年退货率同比上升12%,2024年面包防腐剂事件致抖音渠道单日退货率飙升至15% [66][68] - 虽布局全渠道销售体系,但面临线上依赖及线下整合挑战,抖音渠道流量成本年增15%,并购门店部分亏损,社区折扣店单店日均销售额低于行业均值 [70]
2024年中国乳制品行业研究报告
勤策消费研究· 2025-01-01 00:00
行业投资评级 - 2024年整体快消品市场增速为3 0% 其中酒类(6 4%)和饮料(6 3%)是增长最快的两个类别 [6][33] 核心观点 - 乳制品行业呈现"两超多强"格局 伊利和蒙牛营收规模远超其他乳企 CR2超50% [9][77] - 乳制品市场以液体乳和奶粉为主要消费品类 液体乳占据最大市场份额为44 0% [9][21] - 常温白奶在液体乳消费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市场份额高达83% [23][69] 行业现状 - 2024年乳制品销售额整体下降3 1% 主要受植物基替代品等饮料的冲击 [2][11] - 乳制品年产量逐年下滑 原奶价格下跌 企业面临利润压缩 [4][12][13] - 中游乳企对上游奶源的控制逐步加强 伊利和蒙牛自控规模化牧场占比约为40% [14][15][35] 消费趋势 - 酸奶及其制品占比20 8% 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提高 酸奶市场逐渐兴起 [22] - 低温鲜奶市场份额为17% 随着消费者对新鲜度和营养价值的关注度提高 其市场份额可能有增长潜力 [44] - 全脂奶粉在奶粉消费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 占比97 5% 主要因其口感醇厚和价格亲民 [27][72] 企业案例 - 伊利股份2023年营业总收入为1 261 8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到8 7% 液体乳/奶粉及乳制品/冷饮产品分别实现收入368 9/145 1/73 2亿元 [58][81] - 蒙牛乳业2023年营业总收入为986 2亿元 同比增长6 5% 液体奶产品一直是其主要收入来源 占比在81%以上 [63][95] - 蒙牛与妙可蓝多达成战略合作 通过资源整合和品牌协同效应 妙可蓝多实现2019-2021年三年翻了2 5倍 [85][97] 竞争格局 - 伊利和蒙牛稳居乳制品龙头 CR2达56 1% 2023年乳制品行业整体市场份额 伊利和蒙牛合计超50% 分别为30 2%和25 9% [77][53] - 中国乳制品行业竞争格局企业梯队分明 以伊利、蒙牛为代表的第一梯队企业处于行业龙头地位 [77][78]
软饮料行业研究报告——存量竞争中的头部企业战略之路
勤策消费研究· 2024-09-29 10:05
软饮料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给予软饮料行业"增持"评级。[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软饮料市场进入存量竞争阶段,行业增长放缓但仍保持稳定 [11] 2. 即饮咖啡、功能饮料和包装水等成瘾性、功能性和刚需属性强的品类表现突出 [17][18] 3. 健康意识提升带动无糖饮料快速崛起,占比不断提升 [21][22][24][25] 4. 行业头部企业如康师傅、农夫山泉等通过渠道精耕和数字化管理等手段巩固领先地位 [29][30][31][39][40] 行业投资机会 1. 成瘾性、功能性和刚需属性强的品类如即饮咖啡、功能饮料和包装水 [17][18] 2. 顺应健康趋势的无糖饮料品类 [21][22][24][25] 3. 行业头部企业如康师傅、农夫山泉等 [29][30][31][39][40] 行业风险 报告未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