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快消品
icon
搜索文档
茅台承担不起行业低迷的责任
搜狐财经· 2025-07-07 12:37
在行业低迷期,市场往往容易陷入两种极端:要么盲目追逐少数如茅台这样的头部企业为"避风港",将其神化为万能解药;要么消极观望,以环境为借口 停滞不前。 ●一是行业分工的客观规律。 茅台是白酒行业的顶级品牌,但它的成功建立在高端消费市场,与大众消费市场存在"需求断层"。就像奢侈品巨头LVMH无法解决快消品行业的库存问题 一样,茅台的增长逻辑与行业基本盘有着不同的轨迹。 ●二是资本市场的认知错配。 投资者将茅台视为"避险资产",本质上是对经济不确定性的恐慌性选择,这种资金虹吸效应导致2023年茅台占白酒板块市值56%,这反而可能加剧了行业 马太效应,挤压中小企业的创新空间。 ●三是社会情绪的投射失真。 茅台本质上只是一个企业,既无义务也无力承担整个行业兴衰的责任。将行业困境的解决寄托于某个"标杆企业"身上,本质上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懒惰思 维。我们需要更清醒地认识到,行业的突围从来靠的不是"救世主",而是每个参与者的主动作为,这是一种清醒的生存智慧,更是穿越周期的核心竞争 力。 茅台为何"担不起"?商业本质的五个真相 如果罗列出责任清单,从不同维度去看责任归属可能更清晰——也即目前酒类市场存在的问题:去产能标准、税收梯 ...
全球零售250强出炉,仅13家中国企业上榜
36氪· 2025-07-03 14:54
全球零售行业概况 - 2023财年全球零售总收入达6.03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3.4万亿),创历史新高 [1] - 全球250强零售企业收入同比增长3.6%,但增长主要依赖通胀推动而非结构性增长 [2] - 行业集中度持续攀升,业态与区域分化加剧,中国有13家企业上榜 [1][2] 区域零售表现 - 北美以85家企业贡献49.2%全球收入,稳居核心地位 [4] - 欧洲89家企业占比33.6%,面临消费疲软和线上冲击 [4] - 亚太54家企业贡献13.8%收入,中国企业是重要力量 [4] - 非洲/中东市场增速达9.7%,成为零售新蓝海 [4] 零售业态分析 - 快消品零售以138家企业、3.95万亿美元收入占比65.5%,主导行业 [4] - 服装与配饰业态虽仅占10.3%规模,但以9.8%净利润率居首 [5] - 耐用品及休闲商品、多元化商品等业态寻求差异化增长 [5] 全球零售十强企业 - 沃尔玛以46488.6亿元人民币收入连续三年登顶,供应链规模和低价策略构筑壁垒 [6] - 亚马逊以18068亿元零售收入居第二,Prime会员体系锁定2亿用户 [6][7] - 开市客(Costco)仓储会员模式实现17378.5亿元收入,会员费贡献主要利润 [6][7] - 京东集团以8813.6亿元收入位列第八,是前十强中唯一中国企业 [6][8] 中国零售企业表现 - 京东面临3C家电占比过高、下沉市场拓展缓慢等挑战 [11] - 希音(SHEIN)以2199亿元收入、88.2%复合增长率成为跨境新势力 [13] - 阿里巴巴新零售业务收入1785亿元,但排名下滑22位 [16] - 老凤祥以588.2亿元收入展现黄金珠宝抗周期能力,复合增长率11.5% [32] 零售行业趋势 - 战略运营效率提升,构建需求驱动型供应链 [55] - AI深度融入零售全环节,重塑消费体验与运营效率 [57] - 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成为重要方向 [58] - 零售媒体网络等替代性收入来源拓展 [59] 中国零售未来突围方向 - 全球化拓展需解决合规、供应链协同和品牌塑造 [60] - 数智化深耕,从初级数字化迈向深度数智化 [61] - 业态融合创新,构建"零售+科技+服务"生态闭环 [62]
21专访|BCG董事总经理:金砖合作推动全球南方贸易增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1 21:28
全球贸易格局变化 - 中国与全球南方国家贸易预计每年增长6%,是全球贸易增速(2.9%)的两倍 [1][4] - 南南贸易(新兴经济体间)年增速将超过5.6%,形成新贸易通道 [1][4] - 全球南方133个成员中,63个最大贸易伙伴是中国,占比近一半,远超欧盟和美国 [4] 金砖国家合作前景 - 中国和印度合作加强提升金砖国家信心,东盟和非洲国家表现出强烈加入意愿 [2][7] - 金砖国家扩员开启"大金砖合作"新时代,为全球南方国家合作注入新动力 [2] - 金砖国家在全球人口和GDP中占据重要位置,将成为全球石油生产重要力量 [5] 中国企业国际化趋势 - 过去四五年中,快消品、耐用品等领域的中国企业加速国际化布局 [2][6] - 中国高性价比产品在全球南方市场有巨大发展空间 [2][6] - 企业需建立"地缘政治肌肉",增强风险感知和应对能力 [3][11] AI与技术创新 - 中国AI计算能力达20吉瓦,STEM毕业生数量全球领先,AI论文引用量领跑 [8] - 中国私营部门过去四五年对AI投资600亿美元,政府支持风险资本投入1100亿美元 [8] - 中国在绿色技术领域保持领先,与欧美并列全球第一梯队 [9] 供应链与地缘政治应对 - 建议供应链多元化,在东南亚或拉美设立互不相关的备用生产基地 [12] - 全球六大航运咽喉承载80%供应链运输,任何问题可导致延迟15天以上 [13] - 企业需精简产品组合,通过AI优化采购流程和成本分析 [13][15] 企业战略调整 - "过度观望"是重大风险,企业需尽快做出战略性决策避免错失创新窗口期 [11][12] - 建议库存近岸化,针对关键市场如美国建立本地仓储 [13] - 需重新评估定价策略,部分产品可适度涨价或吸收成本换取份额 [14]
刘春雄:经销商已死,时代呼唤运营商
搜狐财经· 2025-06-26 12:19
行业变革背景 - 中国快消行业经销商角色正从传统"搬运工"向"运营商"转型 市场主导权从品牌方转向"新需求 新供给"驱动的流通体系重塑 [2] - 流量从品牌侧迁移至终端侧 消费者选择自主化增强 数字能力成为基础设施 运营价值超越分销价值 [4] - 深度分销模式已完成历史使命 过去20年通过小型经销商实现渠道可控的"畸形形态"将终结 省会级以上市场经销商已退化为配送商 [8][10] 经销商职能演变 - 1998年前批发商以省为单位坐商经营 核心资源是代理权和仓库 1998年后转型为县级行商 承担推广、分销、仓配、资金四大职能 [6][11] - 当前经销商四大职能正被解构:B2b平台承接订单配送(10%份额)、供应商集中供货、品牌运营商负责用户运营、托盘商专司融资 [13][15][29] - 传统经销商画像:通过深度分销实现增量并赚取商品差价 但当前压货导致价格倒挂 知名品牌代理权吸引力下降 组合利润模式失效 [32][35][36] 新型渠道商形态 - B2b平台运营商分为订单型/配送型 预计份额达30%时将引发经销商系统性崩盘 目前处于黎明前的黑暗期 [16][17] - 商超调改催生三类供应商:品牌直供(F2b)、商超贴牌(b2M)、大型集中供货商(F2B2b) 对标欧美成熟体系 [20][21][22] - 品牌运营商核心职能转向bC一体化用户运营 通过推广"三新一高"(新品牌/产品/市场+高端产品)获取增量 盈利模式转为厂家运营补贴 [23][24][39] 转型核心逻辑 - 渠道触点从b端向C端延伸是必然规律 用户运营需依托经销商现有终端关系 形成"运营商→B2b平台→配送→融资"新链条 [27][28] - 运营商画像强调厂商一体化运营 通过认知-交易-关系三位一体的用户运营获取增长 区别于传统经销商的差价模式 [26][39][40] - 名称迭代反映职能变革 如"品牌运营商"可能简化为"运营商" 商业命名需符合口语化传播规律 推动行业认知转变 [14][30][31]
爱施德(002416) - 2025年6月16日—19日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20 17:28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1998年6月,2010年5月28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是国内领先的数字化智慧分销和零售服务商 [2] - 主营业务板块包括数字化智慧分销与零售、海外销售服务、通讯及增值服务和自有品牌运营 [3] 业绩变化 - 2024年主动优化低毛利业务,深化分销赋能能力,毛利率从2023年的3.25%提升至4.40% [3] - 2025年一季度聚焦核心赛道推进业务结构战略性优化,调整低毛利业务占比,深化精细化运营 [3] 产业基金 - 2025年3月,深圳爱施德智城产业投资并购合伙企业完成工商登记并取得营业执照,基金管理人完成私募投资基金备案 [4] - 各方已完成首期实缴,基金专注于智慧终端、人工智能和低空经济等科技领域 [4] AI智算赛道 - 2025年4月,与上海枭毅科技及团队共设的深圳市爱施德智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4] - 爱施德智算已完成首个算力项目签约 [4] 股东回报 - 自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金额超40亿元 [5] - 制定了《未来三年(2023 - 2025年)股东回报规划》 [5] 代理品牌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于2024年12月28日依法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名称变更为“荣耀终端股份有限公司” [5]
东方甄选开卖自营卫生巾,上线14小时销量突破30万包:承诺绒毛浆是进口的一次原料
齐鲁晚报· 2025-06-16 17:52
产品发布与销售表现 - 东方甄选自营卫生巾上线14小时销量突破30万包 [1] - 该产品于6月16日14点30分独家全员开售,主打"纯棉"宣传 [4] 产品安全与质量承诺 - 公司强调安全为首位,承诺检测严苛,使用进口绒毛浆且杜绝回收原料 [7][9] - 产品通过国标、绿色产品及婴幼儿用纸品三大安全标准,承诺7项"0添加"(酒精、色素等) [9] - 自营青虾仁不添加保水剂,质检符合国家标准,虾源核验严格 [11] 产品开发背景与渠道策略 - 自营卫生巾项目2023年下半年立项,2024年3月透露产品定型,加速推进因用户需求 [9][11] - 销售渠道完全线上化,通过专属仓库由顺丰、京东直发,杜绝二手窜货隐患 [11] - 2024年11月行业质量问题频发(pH值/重金属超标),用户主动呼吁公司推出卫生巾产品 [11] 公司自营业务整体数据 - 当前自营产品在售超400款,全网累计销量达2.1亿单,客户总数3086万人 [13]
消费还在降级吗?
海豚投研· 2025-06-15 19:00
避开品类,是因为社零数据说明消费整体还是不行,唯一增速快的家电、电动车,都有点政策驱动,寅吃卯粮,只能创造出一个新消费的概念。 更尴尬的是,既然搞出一个新概念,就一定要给"新消费"装一个叙事逻辑,实际上,"新消费"板块中,只有潮玩谷子等还算是新新人类的消费,而宠物经济、黄金 珠宝、奶茶果饮、小家电,甚至休闲食品、美妆个护也装进来,这个逻辑就不伦不类了,反而模糊了真正的新消费。 把所有能涨的消费股做成"新消费拼盘",实际上是 A股根深蒂固的赛道投资思维,靠着题材和概念进行选股和投资 ,这放在消费股上,完全是牛头不对马嘴。 雪球2020年度十大影响力用户,私募基金经理 文章来源于:投资类微信公众号 思想钢印 新消费大拼盘 以前消费是按品类分,白酒就是白酒,家电就是家电,现在是把 所有涨得好的消费股拼成一 个"拼盘 ",命名为"新消费"。 以下文章来源于思想钢印 ,作者思想钢印 思想钢印 . "赛道投资"的背后是产业趋势投资,是供给、需求或政策因素的变化,造成行业一荣俱荣,是典型的科技类行业的贝塔机会;而消费股因为下游需求稳定,大部 分都是阿尔法机会。 消费从来都不是一个行业的概念,只是因为过去白酒和食品饮料集中了 ...
与茅台、海尔同台!德佑跻身首批中国消费名品矩阵
这份代表中国消费品高品质标准的名单中,德佑品牌与茅台、伊利、海尔等93个国民品牌并肩而立,成 为首批中国消费名品"潮流新锐"类别中的优秀品牌代表。 从品质新国货,到国家名品的升级跃迁 5月14日至15日,河南逸祥卫生科技有限公司旗下核心品牌"德佑"作为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入选品 牌,受邀参加在辽宁沈阳举办的消费名品大会。在此次大会的"国潮匠作区",德佑与中国消费名品矩阵 一起展示高质量消费创新成果,频频吸引各界人士的目光。 这不是德佑第一次作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出现在大众视野之中。在此前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首批中 国消费名品名单上,德佑品牌赫然在列。 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打造中国消费 名品方阵",这是增加优质供给、提升消费品质的重要举措。 4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公布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包括企业名牌93个、区域品牌43个,还公 布了中国消费名品成长企业42家。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在通知中明确指出,评选旨在 "分级打造代表中国品质的消费名品方阵" ,并向全 球市场推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质品牌。 此次评选,从产品创新力、市场竞争力、品牌影响力及 ...
消费还在降级吗?
海豚投研· 2025-06-14 15:45
新消费概念解析 - 当前市场将表现优异的消费股拼凑成"新消费"概念 但实际涵盖的宠物经济、黄金珠宝、奶茶果饮等与传统消费升级逻辑不符 [2][4] - 新消费拼盘本质是A股赛道投资思维的延续 但消费行业特性决定其更适合个股阿尔法机会而非行业贝塔机会 [5][6] - 消费股投资核心在于个股选择 未来大市值消费企业更可能呈现"三年一倍 十年三倍"的慢牛走势 [7][8] 消费行为心理学特征 - 消费行为受消费习惯与收入预期双重影响 具有欲望表达、社交场景驱动和生活习惯刚性三大心理特征 [13][14] - 通缩背景下的"消费降级"实质是带有心理补偿的消费结构调整 表现为"档次相同价格更低"或"档次升级价格不变"的平价替代趋势 [15][17] - 平价替代催生零食折扣店等新业态 其特点是品牌商品与白牌商品共存 兼顾性价比与购物体验 [18] 消费行业投资方法论 - 优秀消费股具备业绩稳定、估值偏高、阶段性杀估值三大股价特征 需注重长期赔率和估值把握 [9][10][19] - 消费行业第一性原理是性价比 包括茅台在内的品牌溢价都需建立在实用价值基础上 [23][24] - 未来品牌将呈现低毛利、跨品类、调性分层等特征 通过规模效应而非品牌溢价获利 [26] 兴趣消费与爆品逻辑 - 兴趣消费需突破小众天花板 泡泡玛特通过商业闭环实现IP迭代与渠道扩张的良性循环 [30][33] - 边际消费倾向高的年轻群体是新品渗透关键 但其喜新厌旧特性导致网红产品生命周期短暂 [39][41] - 爆品出圈需经历小众圈层形成、社交媒体传播、大众化营销三部曲 最终依赖产品自身的大众基因 [46][48] 渠道变革与行业格局 - 新零售渠道崛起重塑快消品竞争格局 使部分二线品牌获得逆袭机会 [57] - 渠道业态具有十年周期特性 每次变革都伴随消费龙头更迭 反映生活方式变迁 [58]
快消品B2B电商趋势分析报告——数商云
搜狐财经· 2025-06-13 20:01
(二)技术进步 (一)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近年来,快消品B2B电商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5年中国快消品B2B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数千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两位数以上, 线上交易额占比超过50%,成为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例如,2023年中国快消品B2B市场规模6500亿元,较2022年的5400亿元同比增长 20.37%。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和供应链效率的提升,未来市场规模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从区域来看,一线城市及沿海地区市场趋于成 熟,而二三线城市及农村市场因消费潜力巨大成为新增长点。 一、快消品B2B电商现状 (二)主要参与者与竞争格局 1. 头部企业: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巨头通过技术优势与物流网络占据主导地位;国际企业(如沃尔玛、家乐福)凭借全球供应链资源加 速本土化竞争。这些头部平台通过技术升级、供应链整合和全渠道服务巩固优势,例如京东的智能物流体系与阿里的大数据分析能力。 2. 中小企业:通过差异化策略(如垂直供应链管理、定制化服务)寻求生存空间,部分与头部平台合作以降低风险。中小企业聚焦细分市 场(如区域特色产品、中小型零售商服务),并通过轻资产模式(如SaaS工具)提升灵活性。 3. 跨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