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SL(CSL.AU)FY24: Largely in line, but looking closely at Behring core gross margin
UBS· 2024-08-13 12:05
ab 13 August 2024 Global Research and Evidence Lab First Read CSL FY24: Largely in line, but looking closely at Behring core gross margin ONE LINER Largely inline result except for a c.60-bps miss for Behring core gross margin, which we think will attract questions (at CC it looked in line). KEY NUMBERS 1. Revenue $14,800m +11% (+11% CC), in line with consensus 2. Underlying gross margin 54.1%, 65bps ahead of consensus 3. NPATA $2,907m +11% (+15% CC), -5% below consensus RESULTS HIGHLIGHTS 1. Behring revenu ...
James Hardie Industries:UBS SnapShot,1Q~25 Result
UBS· 2024-08-13 12:05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James Hardie Industries的12个月评级为“买入”,目标股价为A$60 00 [8] 核心观点 - James Hardie Industries的1Q25业绩超出预期,NPAT达到1 78亿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1 67亿美元 [2] - 尽管2Q25的指引较为疲软,但FY25的NPAT指引保持不变,预计在6 3亿至7亿美元之间 [4] - 报告认为1Q25的超预期表现和FY25指引的维持是关注重点,而非2Q25的疲软指引 [5] 1Q25关键数据 - 集团NPAT为1 78亿美元,高于UBS预期的1 70亿美元和市场预期的1 67亿美元 [2] - 北美市场销量为7 52亿平方英尺,略低于UBS预期的7 64亿平方英尺 [2] - 北美市场EBIT为2 27亿美元,EBIT利润率为31 2%,略低于UBS预期的31 7% [2] - 亚太市场EBIT为4 100万美元,EBIT利润率为30 5%,高于UBS预期的27 9% [2] 估值 - 报告对James Hardie Industries的估值为A$60 00/股,基于50/50的DCF/PE相对估值法 [3] 2Q25及FY25指引 - 2Q25 NPAT指引为1 35亿至1 55亿美元,低于UBS预期的1 74亿美元 [4] - 2Q25北美市场销量指引为7 05亿至7 35亿平方英尺,低于UBS预期的7 89亿平方英尺 [4] - FY25北美市场销量指引为29 5亿至31 5亿平方英尺,EBIT利润率指引为29%至31% [4] 市场表现与预测 - 报告预测James Hardie Industries的股价将有20 5%的上涨空间,股息收益率为0 0% [14] - 预计FY25收入为41 12亿美元,FY26收入为45 76亿美元,FY27收入为50 73亿美元 [7] - FY25 EBIT预计为9 31亿美元,FY26 EBIT预计为10 97亿美元 [7] 公司概况 - James Hardie Industries是一家生产纤维水泥建筑产品的制造商,业务覆盖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 [15]
JB Hi~Fi(JBH.AX)FY24 Result: JB Aust EBIT margin 'base' raised
UBS· 2024-08-13 12:05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JB Hi-Fi的12个月评级为“卖出”,目标价格为64澳元,当前价格为72.98澳元 [4][5] 核心观点 - JB Hi-Fi的FY24业绩超出市场预期,NPAT为4.39亿澳元,高于市场预期的4.23亿澳元和UBSe预期的4.09亿澳元 [1] - JB澳大利亚的EBIT利润率在FY24达到7.4%,高于市场预期的7.1%和UBSe预期的7.0%,显示出新的利润率基准 [2] - 尽管业绩超预期,报告仍维持“卖出”评级,主要原因是公司1年远期市盈率较高,相对风险回报不具吸引力 [1][5] 财务表现 - FY24销售额同比下降0.4%,EBIT下降15.8%,NPAT下降16.4% [1] - JB澳大利亚的LFL销售额在7月增长5.2%,而The Good Guys增长2.7%,JB新西兰下降4.9% [1] - FY25E和FY26E的EPS分别上调7.3%和6.7%,主要由于JB澳大利亚的销售和毛利率提升 [1] 现金流与资本管理 - JB Hi-Fi自1H20以来一直保持净现金状态,FY24现金转换率为107.5% [3] - 公司宣布了80澳分的特别股息(8750万澳元)和收购E&S Trading 75%股权的4780万澳元交易 [3] 估值与市场表现 - 报告将12个月目标价从60澳元上调至64澳元,基于更高的盈利预期,但假设较低的FY25E EV/EBIT倍数(从12.0x降至11.5x) [5] - JB Hi-Fi的1年远期市盈率为18.7x,较ASX200指数折价18%,较HVN溢价29% [5] 行业与公司描述 - JB Hi-Fi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领先的消费电子和家电零售商,旗下品牌包括JB Hi-Fi和The Good Guys [22] - 公司主要面向年轻、科技敏感的消费者群体,并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拥有广泛的零售网络 [22]
Aurizon(AZJ.AU)FY24 result: Capital flexibility preserved
UBS· 2024-08-13 12:05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Aurizon的12个月评级为“中性”,目标股价为3.40澳元,较之前的3.70澳元有所下调 [5][6] 核心观点 - Aurizon的FY24业绩显示,EBITDA为16.38亿澳元,符合预期,但净利润(NPAT)、每股收益(EPS)和每股股息(DPS)分别比预期低10-11%,主要由于折旧和摊销(D&A)及利息支出高于预期 [2] - FY25的EBITDA预期下调1%,EPS和DPS分别下调10%和20%,主要由于更高的D&A和利息支出 [2] - 尽管Aurizon结束了去杠杆化阶段,但公司选择进行1.5亿澳元的市场回购,而非提高股息支付率,显示出公司在投资机会或市场疲软时更倾向于保持资本灵活性 [2] - 煤炭业务的利润率是最大的运营担忧,尽管收入超出预期,但EBITDA和EBIT分别比预期低2%和6%,主要由于运营成本上升 [3] - 报告认为,Aurizon的股价下跌9%后,市场已经基本消化了这些负面因素,当前股价接近估值水平,FY25的股息收益率为6.0% [4] 财务表现 - FY24的集团收入为38.44亿澳元,EBITDA为16.24亿澳元,EBIT为9.16亿澳元,净利润为4.05亿澳元 [7] - FY25E的收入预期为40.46亿澳元,EBITDA为17.13亿澳元,EBIT为9.85亿澳元,净利润为4.57亿澳元 [7] - FY24的每股收益(EPS)为0.22澳元,FY25E的EPS预期为0.25澳元,较之前预期下调10% [7] - FY24的每股股息(DPS)为0.17澳元,FY25E的DPS预期为0.20澳元,较之前预期下调20% [7] 业务板块表现 - 煤炭业务:FY24的EBITDA为5.28亿澳元,EBIT为3.15亿澳元,FY25E的EBITDA预期为5.32亿澳元,EBIT为3.26亿澳元 [7] - 网络业务:FY24的EBITDA为9.30亿澳元,EBIT为5.76亿澳元,FY25E的EBITDA预期为9.92亿澳元,EBIT为6.32亿澳元 [7] - 散货业务:FY24的EBITDA为2.29亿澳元,EBIT为1.01亿澳元,FY25E的EBITDA预期为2.51亿澳元,EBIT为1.11亿澳元 [7] 估值与市场表现 - 报告基于分部加总估值法(SOTP)将Aurizon的12个月目标股价定为3.40澳元,较之前的3.70澳元有所下调 [6] - Aurizon的当前股价为3.30澳元,52周区间为3.30-4.02澳元,市值为60.7亿澳元 [5] - FY25E的股息收益率为6.1%,EV/EBITDA为6.5倍,P/E为13.1倍 [7] 未来展望 - 报告预计Aurizon的FY25E收入增长5.2%,EBITDA增长5.5%,EBIT增长7.5% [7] - 煤炭业务的利润率预计将继续承压,主要由于收入收益率下降和成本增长 [3] - 网络业务预计将在FY25E实现6%的增长,主要由于WACC上升和GAPE收入增加 [8]
UBS Stock Update:Recent changes to UBS ratings,price targets&EPS
UBS· 2024-08-13 12: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提供行业整体的投资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主要列举了近期UBS对部分个股的评级、目标价和每股收益预测的变化 [3][4][5][6][7] - 报告未提供行业整体的核心观点 [3] 报告内容总结 评级和目标价变化 - 报告列举了UBS对部分个股的评级和目标价的变化情况 [4][5] 每股收益预测变化 - 报告列举了UBS对部分个股的每股收益预测的变化情况 [6][7]
Australian Banks:Capital returns are possibly mispriced
UBS· 2024-08-13 12:04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澳大利亚银行业整体持中性态度 认为当前估值较高 但资本回报能力较强 [2][3] - 报告上调ANZ评级至买入 目标价32澳元 上调WBC评级至中性 目标价30澳元 [5][6] - 报告维持NAB、CBA、BOQ、BEN的卖出评级 认为这些银行估值偏高 [6] 核心观点 - 澳大利亚银行业目前持有约400亿澳元超额资本 预计到2028年仍将保持300亿澳元超额资本 [3] - 自2020年以来 澳大利亚银行业已通过分红和回购向股东返还了860亿澳元资本 相当于市值的25% [40] - 预计未来4年澳大利亚银行业将再向股东返还1330亿澳元资本 包括1200亿澳元分红和130亿澳元回购 [40] - 澳大利亚银行业CET1比率从2020年的11 3%上升至2023年底的12 6% 预计到2028年将降至11 7% [40] 资本状况 - 澳大利亚四大银行和区域性银行的风险加权资产在2023年减少了约1000亿澳元 降幅约5% [4] - 风险加权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从5年前的46%下降至2023年底的39 7% [40] - 自2020年以来 澳大利亚银行业的CET1资本以3 5%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 到2024年上半年达到约2300亿澳元 [37][39] - 风险加权资产自2020年以来仅以0 6%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 到2024年上半年达到1 85万亿澳元 [38][39] 盈利能力 - 澳大利亚银行业的净息差预计将从2024年的1 76%小幅下降至2025年的1 75% [50][51] - 主要银行的ROE预计将从2024年的11%下降至2025年的10 7% [50][51] - 区域性银行的ROE预计将从2024年的6 5%下降至2025年的6 1% [50][51] - 主要银行的CET1比率预计将从2024年的12 2%下降至2025年的11 9% [50][51] 估值水平 - 澳大利亚银行业目前交易于16倍远期市盈率 较长期平均水平高出约2个标准差 [8] - 主要银行平均市净率为1 75倍 其中CBA最高为2 83倍 ANZ最低为1 13倍 [23] - 区域性银行平均市净率为0 79倍 其中BOQ最低为0 65倍 [23] - 主要银行平均股息收益率为5% 其中ANZ最高为6 2% [23] 风险因素 - 利率风险在银行账簿中的风险加权资产占比从历史平均的2-3%上升至目前的7% 相当于约750亿澳元风险加权资产 [40] - 澳大利亚银行业对净利息收入的依赖度高达80% 净息差压力可能影响盈利 [13] - 预计未来几年澳大利亚银行业EPS年均增长率仅为1 9% DPS年均增长率为0 79% [40]
Daily Commodities Note:Gold & Copper up ahead of economic data
UBS· 2024-08-13 12:04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Alcoa Corporation的评级为“买入”,目标价为A$58/股 [3] 核心观点 - 铜价在5月接近历史高点后,投机性头寸的平仓导致价格回调,LME铜价较2季度高点下跌约20%,抹去了年内90%的涨幅 [4] - 2024年全球铜市场预计将出现约15万吨的过剩,但2025年和2026年仍将保持短缺 [4] - 中国房地产市场持续疲软,30个城市新房销售在8月前10天同比下降19%,钢铁产量在7月同比下降6.5% [5] 行业动态 - 铁矿石价格下跌0.5%至99美元/吨,主要由于中国需求疲软 [1] - 铜价上涨1.8%至4.04美元/磅,交易员在经济数据公布前回补空头头寸 [1] - 黄金价格上涨1.2%至2504美元/盎司,市场预期美国通胀数据将影响价格 [1] - 布伦特原油价格上涨2.9%至82美元/桶,市场预期中东冲突可能扩大 [1] 公司动态 - Barrick Gold Corporation在2季度表现不佳后,市场对其能否实现2024年指引产生疑问,但报告认为其下半年表现将有所改善 [3] - Gold Fields将以15.7亿美元现金收购加拿大矿业公司Osisko [2] - 秘鲁6月铜产量同比下降11.7% [2]
Swire Properties(1972.HK)MSCI deletion as expected; good opportunity may have emerged
UBS· 2024-08-13 12: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Swire Properties公司"买入"评级 [2][3][2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Swire Properties即将被摘出MSCI指数,这符合之前的预期,因为其自由流通市值已经低于指数要求的相对阈值 [2] - 公司最近宣布了150亿港元的股票回购计划,这将超过指数基金流出的影响,有利于提升股价 [2] - 公司的自由流通比例将从18%进一步压缩至16%,这有利于其实现每年5%的派息增长目标 [2] - 公司目前交易估值具有吸引力,2024年预期股息收益率达8%,且股息增长风险较低 [2][3][11] 行业概况 - Swire Properties是香港领先的商业地产商,在香港和中国内地拥有多个优质商业项目 [12] 估值分析 - 分析师给予Swire Properties目标价17.2港元,较当前股价有25.5%的上涨空间 [3][11] - 目标价基于公司资产净值的60%折价 [3] 风险提示 - 报告未提及Swire Properties的具体风险因素 [无] 免责声明 - 报告包含了一些标准的免责声明,如不构成投资建议、不对信息准确性做保证等 [10][24][35][39]
Beach Energy Limited(BPT.AX)FY24 result: FCF must support capital returns & growth
UBS· 2024-08-13 12:04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Beach Energy Limited的12个月评级为"买入",目标价格为1.60澳元/股,当前股价为1.25澳元/股 [6] 核心观点 - Beach Energy Limited的FY24净利润超出市场预期7%,但受到VIC Otways地区Enterprise气田储量下调11mmboe(-27%)的影响 [2] - 公司需要通过自由现金流(FCF)支持新资产的增长,同时提供有吸引力的资本回报 [2] - 预计从FY26开始,FCF将出现显著增长,尽管存在储量下调的挑战,但12个月远期估值仍具有投资价值 [2] - Waitsia Stage 2项目的增产预期以及东海岸天然气价格的上涨为公司带来上行风险 [3] 财务表现 - FY25-27E的每股收益(EPS)预期下调,FY25下调12%,FY26-27E下调3-4% [4] - 预计FY25-27E的股息支付率将提高,FY25的股息支付率为46.4%,FY26为50.8% [7] - 预计FY26的FCF收益率将超过20%,为能源板块中最高 [13] 估值与目标价格 - 目标价格为1.60澳元/股,基于生产资产的SOTP DCF估值加上增长项目的风险调整估值 [5] - 当前股价隐含的油价为54美元/桶,低于Woodside Energy(59美元/桶)和Santos(63美元/桶) [5] 生产与储量 - Waitsia Stage 2项目的增产预期有所调整,预计3Q FY25的平均流量为56TJ/天,低于设计产能250TJ/天 [3] - 预计FY24至FY26的生产量将增长超过40%,但由于Otway盆地的储量下调,中期生产预期趋于保守 [10] - 公司面临储量替代风险,当前2P储量预计在约11年内耗尽 [2] 天然气价格与合同 - 预计FY25-27E的东海岸天然气实现价格将比市场共识高出约30%,主要由于部分长期合同重新定价 [3] - 预计FY26的东海岸天然气组合价格将从10.2澳元/GJ上升至13.4澳元/GJ [12] 资本支出与增长 - 公司有能力通过FCF支持约12亿澳元的有机增长投资,同时保持杠杆率在15-25%的目标范围内 [14] - 预计FY26后的产量下降将促使公司通过有机或无机增长来应对储量替代风险 [11]
China Outbound Travel:Int'l flight volume picked up to 82%; Japan/ Korea routes' recovery largely improved
UBS· 2024-08-13 12:04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的行业投资评级 [1][2][3] 核心观点 - 中国出境旅游的国际航班量恢复至2019年水平的82% [1][2] - 日本、韩国和泰国是中国游客出境旅行的前三大目的地,航班量分别恢复至91%、95%和76% [2] - 新加坡、马来西亚和越南的航班量恢复率分别为112%、130%和79% [2] - 欧洲、英国和俄罗斯的航班量恢复率分别为87%、134%和70% [2] - 美国航线的恢复率较低,仅为24% [2] - 香港和澳门的航班量恢复率分别为93%和97% [2] 航班量恢复情况 - 东南亚地区的航班量占比最高,达到42% [4] - 东亚地区航班量占比为35% [4] - 欧洲地区航班量占比为11% [4] - 大洋洲和北美地区的航班量占比分别为2%和8% [4] 数据来源 - 报告数据主要来源于Flight Master和UBS Evidence Lab [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