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台湾光复
icon
搜索文档
两岸学者共研台海新局:把握变局机遇 共促祖国统一
新华社· 2025-11-08 17:31
"对历史最好的纪念,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现实最深的感悟,就是中国统一势不可挡。"中国社会科学 院台湾研究所所长朱卫东说,在台海局势严峻复杂、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当下,我们需要坚定捍卫历史真 相和国际一中法理,坚守体现一中原则的"九二共识",大力强化两岸命运共同体意识,坚决维护国家主 权和领土完整,携手推进统一、共享民族复兴荣耀。 论坛由中国社科院台研所、全国台湾研究会、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台湾二十一世纪基金会共同举办。 来自两岸的60余名学者与会,围绕两岸关系内外环境新变化、岛内社情民意新趋势等展开研讨。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孙亚夫致辞表示,今年以来,台海形势出现一系列有利于两岸关系发展、遏 制"台独"势力扩张的积极变化。台湾民意的新变化对台海形势产生积极影响,有利于反对和遏制"台 独",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在贯彻落实"十五五"规划的过程中,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中,台海形势必将迎来积极的新变局,形成良好的新局面。 全国台湾研究会副会长王卫星说,两岸关系发展的新变局正悄然成形。赖清德当局"谋独"乱政斩不断两 岸血脉联系,反促逼台湾社会民意加力反弹。岛内最新民调显示,台湾多数民众对赖清德当局的大陆政 ...
台胞台属走进台湾义勇队成立旧址:邀两岸年轻人看与听
中国新闻网· 2025-11-04 21:51
当日,"追忆烽火岁月 厚植家国情怀"——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活动在金华举行。包括刘胜欣在内的约 50位台胞台属来到金华烈士纪念馆,参观"金瓯无缺 华夏永固"台湾同胞反殖民反侵略图文展;走进位 于金华古子城酒坊巷84号的台湾义勇队成立旧址,了解父辈、祖辈的那段刻骨铭心的旧时光。 "七七事变"后,中国抗日情绪高涨。1939年2月22日,在浙闽两省政府的支持下和中共浙江省委的指导 帮助下,以台籍抗日将领李友邦为队长的台湾义勇队在金华誓师成立。 中新网金华11月4日电(董易鑫)"照片最右边这位是我父亲,他是台湾义勇队的首批队员。"11月3日下 午,在浙江金华,台湾义勇队队员刘道荣之子、台属刘胜欣指着老照片说,在父亲的口述下,他这些年 整理过很多相关资料,也正将这段历史讲给下一代听。 现居浙江兰溪的台属黄帧介绍,她的爷爷、奶奶、姑妈均为台湾医院的医生,今天是她第二次来到台湾 义勇队成立旧址。"作为后人,我特别骄傲,也正把这个故事讲给孩子们听,希望他们一代一代讲下 去。"黄帧说。 "没来这里前,我真不清楚金华和台湾之间有这么深的故事。下次我要带着孩子来旧址看看,让他们明 白我们的先辈是如何保护祖国的。"台胞高丽娟说。 今 ...
回溯历史,凝聚共识——“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抗战”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新华社· 2025-11-04 15:19
研讨会概况 - 由北京大学主办 近百位两岸暨港澳及美英日等国专家学者参会 设置20场分组会议和1场圆桌论坛 [1] - 是近年来抗战史领域范围最广 规模最大 学术层次最高的学术活动 [1] 中国抗战的世界意义 - 学界正经历深刻重塑 开始客观评价中国抗战的历史贡献和地位 深入研究其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战略意义 [2] - 二战历史叙事长期由西方主导 中国战场的故事尚未被世界充分认知 需要发出自己的声音 [2] - 中国不仅是为民族独立而战 更是为维护人类文明多元性 建构更平等世界秩序而战 [3] - 中国人民以巨大民族牺牲 为拯救人类文明 保卫世界和平作出重大贡献 [7] 台湾光复的历史与法理 - 台湾光复是抗战胜利的重要成果 也是二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坚如磐石的法理基础 [4] - 台湾同胞的抗日斗争是中华民族抗战中不可或缺的光辉篇章 台湾民众抗日运动具有开始最早 持续时间最长等特点 [4] - 回溯《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及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等历史和法理事实 台湾光复关乎国际秩序的合法性与稳定性 [5][6] 两岸学术合作与历史共识 - 两岸专家学者以全球视野回溯抗战历史 以共同记忆凝聚统一共识 [1] - 两岸同根同源 应加强史料共享和交流合作 更加理解彼此 还原历史真相 [2] - 引导两岸同胞特别是青年人正确认识历史 携手面向未来 [2] 捍卫历史真相的当代挑战 - 国际社会中由美西方主导的二战史观仍为主流 存在多重认知偏差 [7] - 岛内"台独"分裂势力企图勾连外来势力炮制"台湾地位未定论"等谬论 企图歪曲历史意义 学界应予以坚决批驳 [7] - 日本殖民统治半个世纪 台湾同胞被屠戮逾50万 应建构台湾正确历史叙事 唤醒真实历史记忆 [8]
人民日报:台湾光复昭示祖国必定统一
财联社· 2025-11-04 11:01
文章核心观点 - 台湾光复回归中国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大成果 具有坚如磐石的法理基础和历史事实 决不容歪曲和否定 [1] -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 1945年抗战胜利后台湾光复 [1] - 鼓吹"台独"是分裂国家、干涉中国内政、破坏台海稳定的危险行为 绝不会得逞 [3] - 两岸统一是历史定论、法理必然和大势所趋 国际社会普遍支持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原则立场 [3] 历史与法理依据 - 台湾光复是"失去再收回"的意思 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 台湾才复归中国 [1] - 包括《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在内的一系列国际法文件 明确中国对台湾的主权和台湾回归中国的事实 [2] -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理所当然完全享有和行使中国对台湾的主权 [2] - 台湾回归中国是战后国际秩序的一部分 是历史事实和国际定论 [2] 抗日战争的历史代价与成果 - 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 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 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以上 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2] - 台湾光复是两岸同胞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的胜利成果 [2] - 台湾光复洗刷了半个世纪的民族耻辱 [1] 对当前"台独"言论的驳斥 - 赖清德及民进党当局顽固坚持"台独"分裂立场 歪曲历史事实 "只提终战 不提光复" [3] - 其鼓噪所谓"台湾地位未定"的谎言谬论 妄图"倚外谋独""以武谋独" [3] - 这些谎言和谬论公然挑战联合国权威和战后国际秩序 十分荒谬和危险 [3] 两岸统一的现状与前景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3] - 截至目前 183个国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均支持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原则立场 [3] - 想要将台湾再度从中国分裂出去 14亿多中国人民绝不答应 国际社会也不会支持 [3]
视频丨台湾光复是抗战胜利的重要成果 台湾学者:值得纪念与铭记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1-04 10:35
为期两天的"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抗战"国际学术研讨会今天继续在北京大学举行,以全球视野审视中国抗战和台湾光复的历史。出席研讨会的台湾历史学者, 呼吁两岸加强史料共享和交流合作,铭记共同的抗战历史。 0:00 研讨会上,台湾历史学者吕芳上以"苦难""离散""重生"为关键词,讲述了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造成的重创。吕芳上还分享了台湾同胞奔赴大陆参加抗战的历 史,呼吁两岸就抗战史研究加强史料共享和交流合作,让历史自己说话。 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吕芳上:一方面是台湾义勇军,是李友邦主持的,还有一部分是台湾革命同盟会。他们努力奔走,代表台湾在抗战时期 并没有缺席,所以现在说抗战跟台湾没有关系完全说不通。第二个是台湾光复这个用词,最近几年发生了争执。"终战"是日本人的用词,不恰当。看一看过 去历史发展的真实面貌,这个才有意义。 本次研讨会有近20位台湾学者参加。聚焦台湾民众的抗日运动、回顾台湾光复的历史,与会台湾学者表示,台湾光复是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成果,是两岸同 胞共同的民族记忆,值得纪念与铭记。 台湾政治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刘维开:我们是学历史的,历史基本上就是实事求是。我们从历史材料上面可以看到,整个台湾光复, ...
纪录片《国土重光—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播出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1-04 09:08
摄制组辗转十多个省市和台湾地区采访拍摄,并赴中央档案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国第二历 史档案馆、国家图书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福建省档案馆、日本国会图书馆、美国国家档案馆等拍摄 大量的历史文物和档案文献、日记、书信等,获取了许多珍贵视频,很多内容系首次披露。 本报北京电(记者柴逸扉)为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由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 谊会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出品,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承制的6集纪录片《国土重光—纪念台湾光 复80周年》近日在央视综合频道、中文国际频道等平台播出。 全片共分《甲午之殇》《誓死保台》《不屈抗争》《山海同袍》《破晓曙光》《回归祖国》6集,通过 严谨的历史考证和专家学者、亲历者的解读,还原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史实,揭露日本侵占并殖民台湾 50年的残酷剥削与压迫,再现台湾人民心向祖国、对外来侵略始终不屈的民族精神,昭示中国终将统 一、也必将统一,是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的历史大势。 ...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抗战”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举办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1-04 09:08
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吕芳上表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展时间最 早、持续时间最长。抗战的洪流无所不达,改变了若干中国社会的形貌。相对于欧洲战场,二战中国战 场在国际学界中长期被漠视与低估。将中国抗战史放在全球视野下研究是一个好的走向,两岸应就此加 强史料共享和交流合作。 "台湾光复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成果。"台湾政治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刘维开回顾台湾光复的历史表示,在抗 战过程中,全国军民的浴血奋斗、盟国对中国抗战的支持等,使台湾光复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成为事 实。 北京大学访问讲席教授、英国学术院院士、剑桥大学亚洲与中东研究系教授方德万,美国马萨诸塞州州 立大学波士顿分校历史系教授叶维丽等专家学者分别围绕"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全球背景""重 读一二·九:从燕园走向'世界'"等题目作主旨发言。 本次学术研讨会为期两天。研讨会期间,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国抗战的世界意义、战时国际合作、抗战 与台湾光复、台湾的抗日运动等议题进行了分组会议研讨。 本报北京11月3日电(记者张盼)由北京大学主办的"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抗战"国际学术研讨会近日在京 举办,两岸暨港澳以及来自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 ...
台湾光复昭示祖国必定统一
人民日报· 2025-11-04 06:20
11月2日至3日,由北京大学主办的"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抗战"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举办。两岸暨港澳以及 来自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的近百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抗战与台湾光复、台湾的抗日运动等话题 分享学术成果。与会专家认为,台湾光复、回归中国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 大成果,是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坚如磐石的法理基础和历史事实,决不容歪曲和否定。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铁的历史事实。甲午战败,乙未割台,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 产生。1945年抗战胜利,台湾光复,洗刷了半个世纪的民族耻辱。台湾政治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刘维开表 示,"光复"是"失去再收回"的意思,正因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台湾才复归中国。 台湾光复、回归中国是两岸同胞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的胜利成果,深刻昭示了一个坚强统 一的国家始终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命运所系的深刻道理。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 研究员吕芳上介绍了时任英国牛津大学中国中心主任拉纳·米特的著作《中国,被遗忘的盟友:西方人 眼中的抗日战争全史》,"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间接 ...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抗战”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开幕
新华社· 2025-11-02 18:42
新华社北京11月2日电(记者许晓静、魏梦佳)由北京大学主办的"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抗战"国际学术研 讨会2日在京开幕,两岸暨港澳以及来自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参会。 本次学术研讨会设20场分组会议和1场圆桌论坛,旨在以全球视野审视中国抗战和台湾光复的历史,力 求在更广阔的研究视野和更深入的学术对话中重新理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世界意义与当代价值。 "台湾光复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成果。"台湾政治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刘维开回顾台湾光复的历史表示,在抗 战过程中,全国军民的浴血奋斗、盟国对中国抗战的支持等,使台湾光复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成为事 实。 北京大学访问讲席教授、英国学术院院士、剑桥大学亚洲与中东研究系教授方德万,美国马萨诸塞州州 立大学波士顿分校历史系教授叶维丽等专家学者分别围绕"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全球背景""重 读一二·九:从燕园走向'世界'"等题目作主旨发言。 本次学术研讨会将持续至3日。研讨会期间,与会专家学者将围绕中国抗战的世界意义、战时国际合 作、抗战与台湾光复、台湾的抗日运动等议题进行分组会议研讨。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章百家作主旨发言表示,中国抗战是一部充满曲折、艰苦 ...
国台办:台湾光复值得两岸同胞共同铭记与维护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29 14:20
新闻发布会核心观点 - 国务院台办发言人彭庆恩在新闻发布会上回应台陆委会言论,强调抗战胜利和台湾光复是全民族的伟大胜利和共同荣光 [1] 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作用 - 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制定正确战略策略,开辟广大敌后战场,成为坚持抗战的中流砥柱 [1]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和中国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相互配合、夹击敌人,构成共同抗击日本侵略的战略态势 [1] 台湾光复相关主张与行动 - 中国共产党鲜明提出收复台湾的主张,指导帮助台湾同胞组建台湾义勇队等抗日武装力量,支持和推动了台湾光复运动 [1] - 台湾光复值得两岸同胞共同铭记与维护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