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野生动物保护
icon
搜索文档
从雪豹“凌小蛰”的重生看野生动物保护新突破
央视网· 2025-08-04 09:01
说到这里,大家也许会好奇它为什么叫"凌小蛰"?根据救护中心的惯例,被救护的雪豹均以"凌"为 姓,冰雪的意思,与雪豹气质吻合,同时"凌"也有"跨过、越过"的含义,表现了全体救护人员希望被救 护的雪豹都跨越生命中的坎儿,恢复健康;名字的第二个字则通常来自被救护时最接近的节气。小雪豹 幼崽是惊蛰当天来到救护中心,因此取名"凌小蛰"。 央视网消息:雪豹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青藏高原的旗舰物种。它的生存状态 标志着高原生 态系统整体健康水平。前段时间,青海西宁野生动物园救助了一只受伤的雪豹,它的名字叫做"凌小 蛰",它的救助和恢复情况牵动着许多人的心。几天前,"凌小蛰"刚刚搬了新家。下面我们来连线总台 记者马雅慧,介绍一下"凌小蛰"最新的情况。 记者来到青海省西宁市野生动物园,这里是大众近距离接触神秘"雪山之王"雪豹的重要窗口。此 刻,被数万网友牵挂的"凌小蛰"就在雪豹馆。在上个星期四,凌小蛰才从兽医院的康复场被转运到了这 里,通过外场的玻璃我们可以看到此刻的凌小蛰正在跟游客互动,这是小雪豹来到动物园里第一次见到 游客。从这几天的监控画面看到凌小蛰对新环境适应得,它时而舔舔冰块儿,抱着大冰块儿纳凉;时而 又四脚朝天的 ...
祁连山野生动物救助站:近距离守护高原生态链
中国新闻网· 2025-07-26 09:44
祁连山国家公园野生动物救助站概况 - 中国唯一建在国家公园内的野生动物救助机构,24小时不间断运转照看受伤收容的动物 [1] - 各功能区分布错落有致,康复和动物医院功能与高原草场结合,草食动物保育区有藏原羚、马鹿、岩羊幼崽等活动 [1] - 救助站自2022年正式运行以来累计救助收容200余只野生动物,其中40余只成功放归 [4] 救助站运营与技术创新 - 每只动物抵达后需经历体检、建档并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工作人员对幼崽采取同住照料模式 [4] - 流转400亩高山草场作为野化训练基地,帮助动物重新学习捕猎、避险等野外生存能力 [4] - 采用卫星跟踪技术器观测放归动物生存状态,2023年通过追踪器数据完成5只猛禽迁徙生态分析及荒漠兔习性研究 [4] 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 - 救助站收容36种野生动物中超过三分之二为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物种,包括雪豹、荒漠猫、黑颈鹤等 [2] - 典型案例:成功康复并放归一只受伤荒漠猫,该物种需特殊饮食(带毛肉类) [4] - 填补部分物种生态知识空白,如通过追踪器掌握荒漠兔分布区域与生活习性 [4] 社会价值与科普功能 - 接待游客及研学团体,通过沉浸式体验传递野生动物保护知识 [7] - 站内野生动物成为普及生态意识的鲜活载体,形成"个人-家庭-社会"的传播链条 [7] - 提供野生动物科学研究样本,兼具科学价值与社会效应 [5]
非法猎捕东方白鹳既担刑责也担民责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7-24 16:07
案件概述 - 2024年1月26日刘某杰等三人驾车至四川天府新区新兴街道白沙湖附近非法猎捕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东方白鹳 [1] - 使用气枪射击并试图捕获东方白鹳因群众阻拦未遂后逃逸 [1] - 涉案东方白鹳整体价值为10万元/只 [1] 裁判结果 - 法院认定三人构成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至七个月不等并处罚金1万元至5000元不等 [1] - 民事调解达成协议三人连带赔偿野生动物资源损失10万元并在市级媒体公开赔礼道歉 [1] 生态保护意义 - 东方白鹳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列为濒危等级 [1] - 非法猎捕行为直接威胁濒危物种生存并对成都公园城市示范区生态建设造成负面影响 [1] - 本案对公众生态保护意识具有警示和教育作用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 [1] 案件来源 - 本文摘自《四川法院2024年度环境资源审判十大典型案例》 [2]
总台报道有反馈丨湖南深入开展“护鸟清网”行动 严查架网捕鸟等违法行为
央视新闻· 2025-07-23 09:12
湖南省野生动物保护整治行动 - 新化县在7月20日曝光捕鸟网问题后立即部署行动,湖南省林业局迅速响应并全省联动开展鸟类等野生动物保护整治 [1] - 截至7月21日23时30分,新化县28个乡镇已部署"护鸟清网"行动,林业部门派出46名干部督导和3组无人机技术支援 [1] - 市监部门排查4个农市场和16家餐馆,交通部门检查76台运输车辆和19家快递站点,公安部门强化案件查办 [1] 全省联动工作机制 - 湖南省林业局7月22日召开全省护鸟清网工作会议,要求在8月10日前联合多部门完成地毯式摸排山林、市场、餐馆等场所 [5] - 起草《湖南农林防鸟网技术指南》,建立生态护林员发现、报告及处置违规行为的机制,激发生态护林员巡护动力 [5] - 将深化"护鸟清网"行动,完善有奖举报机制,强化志愿者监督,通过曝光案例和科普宣传提升公众保护意识 [5] 多部门协同执法 - 县综治中心通过12345热线受理举报,农业部门指导科学鸟害防治,畜牧水产部门加强资江流域禁捕巡查 [1] - 县委县政府督查室采取"四不两直"方式督查履职情况,形成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社会共治的保护新格局 [1][5]
莫让“捕网”变“法网” 当心“鸟笼”变“囚笼”
新华社· 2025-07-18 11:23
非法野生动物贸易案例 - 贾某培通过电子诱捕和收购方式非法获取1263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画眉鸟,并通过短视频平台和微信以40-1500元/只的价格出售给30余人 [4] - 法院以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判处贾某培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并处罚金10万元 [4] - 画眉鸟自2021年起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相关猎捕、交易行为均属违法 [4] 野生动物卵蛋保护案件 - 李某臣在内蒙古旅游区十余次盗取33枚野生鸟蛋进行孵化,现场查获18只幼鸟及15枚鸟蛋 [7] - 孵化出的幼鸟包含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枕鹤、丹顶鹤及二级保护动物蓑羽鹤、大天鹅 [7] - 李某臣系累犯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并处罚金10万元,另需赔偿生态环境损害173万元 [7] - 野生动物保护法明确将鸟蛋纳入保护范围,包括国家"三有"动物鸟蛋 [8] 网络平台猎捕工具治理 - 北京铁路运输检察院发现网购平台存在销售捕鸟"雾网"行为,商家暗示可用于捕捉画眉等保护动物 [9][11] - 检察机关立案后下架违规商品超1万个、视频千余条,并移送行政管辖线索 [11] - 通过技术试验界定新型捕猎工具性质,推动行政机关强化网络平台猎具监管 [11] 行业监管动态 -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更新后,画眉鸟等物种保护级别提升 [4] - 司法机关强调野生动物制品包含整体、部分及衍生物,明确鸟蛋保护法律适用 [8] - 检察机关运用公益诉讼职能推动网络平台禁用猎具监管,形成执法闭环 [11]
“狮子逃逸袭击事件致一人受伤”,巴基斯坦严惩违规饲养猛兽
环球时报· 2025-07-09 06:46
事件背景 - 巴基斯坦旁遮普省警方对违规饲养猛兽行为展开严厉整治行动,起因是拉合尔市区发生狮子逃逸袭击人事件[1] - 本月3日一头11个月大的狮子从民宅围墙跃出,在街头袭击一名携带两名儿童的女子,造成女子抓伤和擦伤[1] - 警方当场逮捕3名饲养者,经查该狮子无合法饲养证件,法院已指令将其移送当地动物园[1] 整治行动进展 - 旁遮普省警方突击检查省内38处野兽养殖点,清点出已登记的狮子和老虎共584只[3] - 查获18只非法饲养猛兽,并逮捕8名违规人员[3] 政策法规 - 旁遮普省议会于今年1月出台新规,设立猛兽饲养许可证制度,由政府严格监管[3] - 新规明确禁止在城市区域内饲养,并要求饲养场所须为独立地块且超过一定面积[3] 典型案例 - 网红拉贾布·布特成为首个被重罚案例,其在婚礼上获赠幼狮作为贺礼[3] - 法院判其交出狮子,并连续12个月每月制作一期不少于5分钟的野生动物保护普法视频,面向其560万社交媒体粉丝播放[3]
方红卫督导检查生态环境保护、 野生动物保护工作
西安日报· 2025-06-25 10:33
生态环境保护 - 江村沟生活垃圾填埋场于2020年正式封场 此前主要负责西安市城区生活垃圾处置 [1] - 实地检查封场后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进展 要求利用数字化手段规范全过程闭环管理 [1] - 强调加密环境空气质量监测频次 严密防范环境风险 [1] - 在江村沟垃圾渗滤液处理三厂检查渗滤液导排处理工艺 强调科学运维管理和水质监测 [1] 野生动物保护 - 实地查看城东野生动物急救站点鸟类等野生动物救助收容工作 [2] - 详细询问救护流程 救治效果和后续放归计划 [2] - 强调提升野生动物救护科学性 专业性 规范性 [2] - 要求健全野生动物保护长效机制 营造全社会共同保护氛围 [2]
“小熊猫叫早”被叫停,野生动物不是人类玩物
解放日报· 2025-06-22 14:41
酒店行业与野生动物互动服务 - 重庆某酒店推出"小熊猫叫早"服务,允许住客与小熊猫在房间内互动,包括抚摸和共进早餐,该服务每晚售价2000到3000元,预订非常火爆[1] - 此类服务已成为酒店揽客的招牌生意,尤其受到带儿童入住家庭的欢迎[1] - 酒店和景区为迎合市场需求,纷纷推出与动物互动的特色服务,但潜藏的风险在营销中被淡化或忽略[2] 野生动物保护现状 - 小熊猫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等级(EN)[2] - 2022年新修订的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利用野生动物进行公众展示展演应采取安全管理措施[4] - 四川省2023年修订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实施办法明确规定展示展演需防止观众投喂或惊扰动物[4] 社交媒体与市场趋势 - 社交媒体上"网红动物打卡热"兴起,过分强调野生动物"拟人化"的一面,忽视其野性[3] - Instagram上2014-2017年与野生动物自拍照片数量增加292%,其中40%为不恰当互动[3] - 宠物经济火热背景下,消费者对与野生动物零距离接触的需求增加,特别是看似无害的可爱动物[2] 行业监管与法律边界 - 动物主题酒店等新场景是否属于法律规定的公众展示展演范畴仍需进一步明确[4] - 现行法律已对野生动物展示展演提出安全管理要求,但新业态存在监管空白[4] - 行业需要建立人与动物互动的明确边界,平衡游客体验与安全需求[4]
爱鸟护鸟 相关法律知识要知晓
人民日报· 2025-06-19 05:53
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框架 - 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将追究刑事责任 [1] - 违反狩猎法规情节严重者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罚金 [1] - 以食用为目的非法猎捕非保护陆生野生动物构成犯罪 [1] 行政处罚规定 - 危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不构成犯罪的行为将受行政处罚 [2] - 非法猎捕非保护陆生野生动物不构成犯罪的没收野生动物并处罚款1-5倍价值 [2] 鸟类保护升级 - 黄胸鹀升级为国家一级保护鸟类 [4] - 鹩哥、画眉等16种鸟类升级为国家二级保护鸟类 [4] - 人工繁育种群同样受法律保护 [4] 观赏鸟饲养规范 - 笼养雀形目观赏鸟多升级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3] - 未经许可猎捕、笼养、买卖保护鸟类可能构成刑事犯罪 [4]
赵一德在调研检查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并主持召开座谈会时强调落细落实保护措施健全长效监管机制 坚决筑牢生物多样性保护屏障
陕西日报· 2025-06-17 08:26
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调研 - 省委书记赵一德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野生动物保护措施并健全长效监管机制 [1] - 调研西安市城北野生动物急救站,关注救护流程、救治效果及放归计划,听取非法猎捕贩卖案件查办情况 [1] - 要求以"零容忍"态度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紧盯"捕、运、售、食、玩"环节,深挖线索并曝光典型案例 [1] 野生动物救护与管理机制 - 提出优化救护机制,提升科学性、专业性和规范性,构建"收容、救助、检疫、处置"闭环管理体系 [1] - 检查新城区长乐花卉博览园商户经营资质及进货渠道,要求加强监管并完善进销货台账 [1] - 强调通过专项检查、定期巡查、随机抽查等方式确保经营合规,实现来源可溯、去向可查 [1] 野生动物保护长效机制 - 指出野生动物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需落实法律法规和林长制要求 [2] - 要求健全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的长效机制,压实全链条责任 [2] - 全面排查保护管理薄弱环节,强化联合执法与日常监管,深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 [2] 社会参与与法治宣传 - 强调加强法治宣传和科普教育,发挥联防联控、群防群治作用 [2] - 鼓励群众举报违法行为,营造全社会共同保护野生动物的氛围 [2] - 省委常委、西安市市长及省市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与调研座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