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野生动物保护
icon
搜索文档
河北衡水湖:青头潜鸭自然繁育种群稳定建立
人民日报· 2025-08-05 08:43
本报石家庄8月4日电(记者邵玉姿)记者从河北衡水滨湖新区资源保护局获悉: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动 物园与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合作开展的青头潜鸭人工繁育与野化放归研究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 已成功建立稳定的青头潜鸭自然繁育种群。 "在繁育的过程中,研究人员积累了涵盖青头潜鸭繁殖习性、栖息地需求的宝贵数据,可为全球青头潜 鸭保护提供系统性'中国方案',为推动该极危物种濒危等级下调奠定基础。"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 伙伴关系协定青头潜鸭专家组主席、中国青头潜鸭保护与监测工作组组长丁长青表示,今后将继续探索 栖息地管理优化、人鸟和谐共生模式,为全球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衡水湖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全球极危物种青头潜鸭在全球范围内的重要繁殖地与越冬地之一。 2017年,在这里监测到308只青头潜鸭,这一发现为我国青头潜鸭保护工作提供了关键支撑,使衡水湖 成为推动该物种濒危等级改善的重要研究区域。 [ 责编:袁晴 ] 据介绍,2022年,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北京动物园、北京林业大学合作开展青头潜鸭就地保护研 究。2024年4月,从北京动物园青头潜鸭人工种群转运来9只成鸟,包括5只雌鸟和4只 ...
国道上多人“偶遇”同一东北虎 国家公园如何守住人虎安全边界?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02 08:34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人虎相遇事件分析 事件核心 - 吉林珲春多次发生编号170的2岁雌性东北虎与居民及游客正面相遇事件 [1][2][4] - 该虎为同一只个体,近期频繁出现在331国道及周边林区 [4][6][8] 虎类行为特征 - 170号雌虎刚独立生活,正寻找栖息地建立领地,活动轨迹覆盖国道及珲春河两岸 [8] -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雌虎倾向于在出生地附近选择未被占领的栖息地定居 [8] 人虎活动重叠原因 - 331国道横穿国家公园核心区,两侧存在农田和村庄,人虎活动轨迹高度重叠 [9][11] - 公园地势平坦、林道密集,缺乏明确人兽分界,村落与虎豹迁徙通道交叉 [11] 交通与安全管理建议 - 专家建议在虎频繁出没的331国道路段实施限速、增设减速带 [12][14] - 需在定居区域部署固定巡视人员,加强预警宣传,减少摩托车等低防护交通工具使用 [14] - 需根据虎豹行为特点及地理条件实施精准差异化管控 [14]
陕西对野生鸟类保护作出明确规定
陕西日报· 2025-07-31 08:09
野生鸟类保护决定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加强野生鸟类保护的决定》共18条 涵盖保护职责 禁止行为 栖息地保护修复 合理利用 宣传教育等内容 [1] - 陕西省野生鸟类资源达561种 为重要栖息地 繁殖地和迁徙停歇地 [1] - 全面禁止以食用为目的猎捕 交易 运输野外自然生长的野生鸟类 并规范观鸟 拍鸟行为 [1] 栖息地保护措施 - 依法划定并公布野生鸟类主要栖息地和迁徙通道范围 重点保护修复秦岭 巴山 黄龙山等区域的森林草原和湿地 [1] - 省政府需组织市县推进秦岭 巴山 子午岭等区域栖息地及迁徙通道的森林草原保护修复 [1] 监管机制 - 加强电商平台 社交网络和直播平台涉野生鸟类信息的动态监测 清理违法信息 [1]
【省司法厅】部署推进野生鸟类保护工作
陕西日报· 2025-07-10 07:51
野生鸟类保护工作部署 - 省司法厅全面部署推进野生鸟类保护工作 坚决筑牢生物多样性保护屏障 [1] - 聚焦制度保障 推动完善野生鸟类保护法规规章 提出立法建议并统筹协调起草单位 [1] - 科学合理确定立法项目 为野生动物保护提供有力制度支撑 [1] 行政执法协调监督 - 指导监督林业 公安 市场监管等部门依法履行野生动物保护行政执法职责 [1] - 加强基层执法人员专业能力培训 将鸟类保护等领域问题线索作为重点纠治内容 [1] - 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 细化案件移送 证据互通 联合督办全流程协作规则 [1] 司法鉴定与机构建设 - 加强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省动物研究所对接 将野生动物保护专家纳入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专家库 [2] - 鼓励支持科研院所 高校 专业检测机构等单位申请设立野生动植物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 [2] - 对野生动植物司法鉴定机构的场地设施 仪器设备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 [2] 普法宣传与公众参与 - 将鸟类等野生动物保护纳入普法宣传重点内容 [2] - 督促林业 公安 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普法宣传进社区 进村镇 进学校等活动 [2] - 营造全社会共同保护鸟类等野生动物的良好氛围 [2]
野生大熊猫有多少?种群如何分布?科研团队实地探秘
央视网· 2025-06-22 02:35
大熊猫国家公园白水江园区调查 - 大熊猫国家公园白水江园区占地18万公顷 是连接陕西和四川的重要生态廊道 [8] - 园区采用多种科技手段开展野生大熊猫等兽类野外调查 包括空气环境DNA和水样环境DNA技术 [3] - 工作人员设计334条兽类调查线路和87条大熊猫固定监测线路 [6] 调查方法与技术 - 首次采用空气环境DNA和水样环境DNA技术 对空气中和水源中留存的动物遗传信息进行收集 [3] - 通过粪便DNA靶向技术、咬节法和红外相机相结合的方式 更精准锁定大熊猫种群分布 [5] - 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 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6] 调查发现 - 大熊猫驯养繁殖中心是白水江园区大熊猫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 工作人员在调查线路上发现野生大熊猫粪便 [5] - 随着野外调查次数增多 发现更多有意思的野生大熊猫画面 [6] - 样本足够多时可判定大熊猫的性别、健康程度、不同个体间的亲缘关系 [5]
特朗普内政部:前美国总统拜登“在油田保护鸟类”的做法是错误的
快讯· 2025-05-30 03:33
美国司法部关于小草原鸡保护的立场 - 美国司法部在5月28日提交的法庭文件中主张取消对二叠纪盆地油田濒危鸟类小草原鸡的保护 [1] - 联邦政府认为最初就不应对小草原鸡实施保护 美国鱼类和野生动物管理局已承认保护决定错误 [1] - 美国鱼类和野生动物管理局在2023年得州诉内政部案中辩称 撤回保护是适当的 [1]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解锁“熊丁兴旺”的密码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5-21 15:04
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的核心工作 - 公司长期致力于珍稀物种、旗舰物种和明星物种大熊猫的保护工作 为我国大熊猫保护事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12] - 公司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初 是专业的大熊猫保护研究机构 [3][12] 人工繁育技术突破 - 公司攻克大熊猫繁育领域"发情难 配种受孕难 育幼成活难"三大技术难关 2000年后繁育成活率超过90% [5][19][23] - 通过人工繁育技术 公司大熊猫圈养种群从6只增长至380多只 实现种群自我维持 [5][23] 野化放归项目进展 - 2003年启动野化培训放归研究 2010年后关键技术突破 累计放归10只大熊猫 9只成活 [6][25][26] - 2012年放归的"淘淘"已在野外生存近13年 目前9只放归个体已融入小相岭和岷山山系濒危小种群 [26][34] - 2017年开展野外引种项目 4只雌性大熊猫成功产仔 12只具有野外血统的大熊猫存活 [29] 国际合作与文化交流 - 公司与美国 俄罗斯等17个国家地区的动物园建立合作关系 同时与国内37家动物园合作 [7][47] - 旅居马来西亚10年的"福娃""凤仪"回国 在海外期间成为当地明星动物 引发民众热烈关注 [7][43] 科研平台建设 - 公司建立四大国家级科研基地 包括大熊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等 搭建高水平科研平台 [40] - 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多个奖项 制定多项行业标准 [40] 文化传播与公众教育 - 公司通过"福宝"见面会 生日季直播 科普进校园等活动创新传播方式 提炼"可爱 暖心 舒适 和谐"的大熊猫文化内涵 [53] - 保护大熊猫被视为保护整个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举措 [50] 疾病防治与健康管理 - 公司建立应急与安全体系 包括巴贝斯虫流行病学研究 血库建设等 成功救治首例脑积水病例大熊猫"安宝" [37][40] - 推行饲养标准化管理 从环境 营养 饲养方式全方位提升大熊猫福利 [4][40]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破获一起非法捕猎致东北豹重伤案件
中国新闻网· 2025-04-09 10:11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非法盗猎案件 - 一名男子因涉嫌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非法布设猎套导致一只极度濒危的东北豹重伤而被检察机关逮捕 [1] - 犯罪嫌疑人杨某友于2024年11月在山林中密集布设钢丝套和捕兽夹 2025年2月3日发现东北豹被重创后隐瞒不报 [1] - 案件是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联合吉林、黑龙江两省林草部门开展的保护专项行动成果之一 [1] 东北虎豹保护专项行动成果 - 专项行动累计开展反盗猎样线巡护12099次 巡护里程达8.41万公里 [3] - 设立833个动物补饲点 投放310吨玉米及11吨盐引导东北虎豹远离村庄 [3] - 2024年受理野生动物致害报案3288件 赔付金额1103.55万元 [3] 未来保护措施规划 - 将优化"天地空一体化"监测系统 [4] - 设立举报使用猎夹、猎套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的奖励办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