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文化

搜索文档
11城龙舟劲旅击水风华!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东莞)龙舟邀请赛盛启
南方农村报· 2025-06-22 13:06
赛事概况 - 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东莞)龙舟邀请赛暨沙田镇龙舟巡游活动于6月21日在沙田龙舟公园举行 [2] - 活动包含18支粤港澳龙舟劲旅竞技和34支本土龙舟队巡游 [3] - 赛事为"湾区周末IN东莞"重磅活动之一,旨在为十五运会与残特奥会预热造势 [4] 参赛队伍 - 18支参赛队伍包括7支港澳队(如香港菁英龙、澳门独木舟会)和11支大湾区内地城市队 [18][19] - 香港土木龙龙舟队平均年龄68岁,体现龙舟运动的全民参与性 [20] 比赛结果 - 东莞沙田飞龙队获大湾区组冠军,东莞沙田港城队获亚军,珠海德晟龙舟队获季军 [22][23] 文化特色 - 沙田镇创下多项龙舟纪录:建造东莞首艘标准龙舟、组建中国首支女子龙舟队、自创站立式划桨技术 [13][14] - 龙舟精神"同舟共济、团结拼搏"深植沙田疍家文化,龙舟节始于1983年 [12][15] 配套活动 - 现场设旱龙互动体验区,推出五大主题活动:"沙田记忆"美食评选、"游购沙田"促消费、"龙舟文化"体验等 [25][26][27] - 东莞推出6条水乡精品游线及50多个沉浸式体验点,串联龙舟文化与文旅资源 [30] 城市品牌建设 - 活动展现"潮流东莞""户外运动之城"城市品格,强化大湾区文化共鸣 [4] - 东莞争创"广东省水乡文化生态保护区",推动龙舟文化与区域发展融合 [29][31]
300席龙舟宴开席!广州番禺板桥村千人共飨端午盛宴
南方农村报· 2025-06-06 10:30
龙舟宴盛况 - 广州番禺板桥村举办300桌龙舟宴,数千村民游客参与,延续500年龙舟传统 [1][2][3][4][5] - 宴席沿村道铺展,菜品包括金灿灿烧猪、热气腾腾盆菜、香脆龙船丁等传统菜式 [4][14][15][16][17] - 每道菜寓意美好:烧猪象征鸿运当头,九节虾寓意生猛,龙船丁寄望人丁兴旺 [15][16][17] 龙舟文化传承 - 板桥村龙舟文化有500年历史,融入村民血脉成为精神标识 [7][8] - 2023年成立龙舟协会,有序筹备活动并承担文化传承责任 [45][46][47] - 邀请番禺大石河村、海珠仑头村等兄弟村村民赴宴,通过竞渡和宴会维系情谊 [19][20][21][22][23] 乡村建设成果 - 板桥村投入1800万元进行和美乡村建设,新增3500平方米绿化和4个口袋公园 [67][68][69] - 河涌治理成效显著,水质达标,两岸环境整治后成为村民休闲好去处 [61][62][63][66] - 村容村貌提升吸引更多人租房生活,推动经济发展,获"中国幸福村"等称号 [71][72] 民俗活动拓展 - 除龙舟活动外,还举办波罗庙会、板桥村BA篮球赛等多元化文化活动 [52][53][54][55] - 波罗庙会期间村民游客选购传统手工艺品,活动强化乡村文化软实力 [54][55] - 村道旁打造岭南文化景观墙,展现千年古村新时代文化复兴 [79][80][81]
广州成为端午假期国内热门旅游目的地
中国新闻网· 2025-06-03 15:41
文旅消费数据 - 端午假期广州市共接待游客超630万人次,同比增长8 4% [1] - 全市实现文旅消费44 5亿元,同比增长35 3% [1] - 广州成为端午假期国内热门旅游目的地 [1] 民俗文化活动 - 广州江涌河道举办龙舟竞渡活动,吸引大量市民和游客参与 [1] - 2025年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举办,150多条龙舟探亲招景 [1] - 泮塘龙船景推出老龙会面、群龙巡游等活动,将荔枝湾系列活动推向高潮 [1] 景区特色活动 - 海珠湿地举办第七届龙船景系列活动,包括龙船景、龙舟赛、龙船饭及端午市集 [1] - 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推出"亲水探秘·康养童趣"自然嘉年华 [1] - 石门国家森林公园融合夏季花海与非遗展演,吸引摄影爱好者 [1] 文化艺术演出 - 端午假期广州举办60余场多元艺术演出 [2] - 广州大剧院迎来德国慕尼黑童声合唱团,演绎多元音乐文化 [2]
水清舟疾情更浓!番禺区南村镇板桥村扒龙舟吸引百里外亲友返乡
南方农村报· 2025-06-03 12:05
民俗文化活动 - 番禺区南村镇板桥村在农历五月初三举办端午民俗活动,吸引百里外亲友返乡参与[3][10] - 活动包括龙舟竞渡和"龙船饭"聚餐,10条"兄弟村"龙船参与,最远来自从化区[5][10][11] - 龙舟活动维系氏族宗亲往来,承载同乡情结,返乡亲友感叹家乡变化[2][12][15] 乡村建设成果 - 板桥村通过截污工程实现河涌水质持续稳定达标,并开展河涌两岸环境整治[16][17] - 因地制宜种植景观绿植,打造水清岸绿的河涌两岸风光带[17][18] - 计划启动河涌优化提升工程,绘就人水和谐的乡村新画卷[18][19] 文化传承平台 - 板桥村2023年成立第一届龙舟协会,为定期开展龙舟活动提供平台支持[21][22] - 龙舟协会旨在弘扬龙舟文化,带动村民强健体魄,承担文化传承重任[22][24] - 协会成员表示要让板桥村的龙舟"越扒越快,越扒越远"[24][25]
爆单!端午节,它彻底爆火!订单排到2027年→
新华网财经· 2025-06-02 13:26
龙舟产业现状 - 广东作为龙舟生产大省迎来最忙碌生产期 今年龙舟产业呈现明显增长态势 [1] - 广州市上漖村龙舟制造基地密集举行交付仪式 新龙舟订单量超往年 部分订单从去年就开始制作 [6] - 当地船厂普遍满负荷生产 部分新船订单被迫推掉 生产排期已延续至节后 [9] 市场需求变化 - 年轻群体对龙舟活动热情高涨 原有龙舟数量不足 多个村落新增龙舟需求 [7] - 上漖村8家船厂2025年已下水45条新龙舟 交付量同比增长20% 大型船厂订单排至2027年 [14][15] - 旧船翻新业务同步激增 日均处理4-5单 百年老龙舟经翻新可延长40年使用寿命 [13] 产品技术升级 - 新造龙舟采用纯手工打造 工艺繁复严谨 今年产品实现船身减重、结构强化和速度提升 [11] - 传统龙舟因耐用美观受追捧 长度达40米、重量3吨的大型龙舟需求旺盛 [3][11] - 龙舟制作保留非遗技艺 传承人黄剑挺团队年内已完成14条新龙舟制作 [7]
看,这就是龙舟的魅力!
新华社· 2025-06-01 20:36
龙舟文化的地域特色与创新 - 佛山叠滘龙舟因"水上F1"风格火爆网络,训练中展现"弹射起步""漂移过弯"等高难度动作,体现"宁可煲烂,不准扒慢"的奋进精神 [1] - 汨罗龙舟制造非遗传承人许桂生创新工艺,将玻璃钢薄膜用于木质龙舟,获国家专利,兼顾传统品味与性能提升(重量减轻、阻力减小) [1] - 湖南麻阳龙舟以"逆水行舟30里""陆上行舟40里"等独特方式展现竞技精神,41.8米长龙舟重近1吨,引发村民夹道欢迎 [5][6] 龙舟产业链与经济效应 - 湖南汨罗龙舟制造业年产值约2亿元,涵盖制造、配套产品、培训及比赛组织,产品销往国内及东南亚地区 [5] - 贵州镇远非遗传承人李启发结合传统工艺与现代力学改良龙舟制作,"吊、借、嵌"工艺展现千年技艺 [10] 龙舟赛事与文化推广 - 麻阳龙舟赛2025年首次纳入"中国民族民间龙舟公开赛"体系,分赛区赛事5月26日启动,体现"村村有龙舟、户户有划手"的盛况 [7] - 龙舟比赛入选2025成都世界运动会,兴隆湖为比赛场地,推动中外文化交流 [14][16] - 全球多地如德国法兰克福、南非开普敦、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举办龙舟赛,吸引外国民众参与 [17][19][20] 教育与非遗传承 - 湖南岳阳正则学校将龙舟纳入体育课,开设"龙舟课"传承文化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14] - 杭州蒋村龙舟胜会、佛山盐步老龙(593年历史)等非遗项目通过节庆活动持续活化 [9][10]
新华视点|龙舟“划”出新赛道 产业链整合打造新引擎
新华社· 2025-06-01 16:03
龙舟制造产业 - 福建闽侯南通镇方庄村有700多年传统龙舟制造历史 年产量超过200艘 年产值约600万元 [2] - 方绍晃团队每年生产100多艘龙舟 其技艺正在申请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5][6] - 龙舟制造技艺2018年入选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5] 龙舟赛事与文化 - 浦下河是福州传统龙舟赛事举办地 孕育了具有41年历史的浦下龙舟队 [7] - 浦下龙舟队依靠村民集资和村财政支持 维持运营并取得辉煌成绩 [7] - 福州龙舟主题公园开园 集运动、竞技、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 设有龙舟文化主题展示馆 [8] 龙舟产业发展 - 福州市整合龙舟产业链 开展龙舟休闲旅游和赛事活动 [10] - 举办中华龙舟大赛、国际龙舟联合会世界杯等多项大型赛事 [10] - 通过"龙舟寻福"研学、龙舟市集等活动 打造城市文化名片 [10]
快得千篇一律、玩法五花八门,地道“中国范儿”!盘点特色龙舟赛“名场面”
央视网· 2025-06-01 10:25
龙舟赛事规模与参与情况 - 2025年端午期间全国及地方性龙舟赛事活动达122场,参与人数多达570多万人 [1] - 成都、杭州、佛山等10个城市成为互联网上最火的"看龙舟赛"旅游目的地 [1] - 北京通州大运河龙舟嘉年华吸引30多支队伍参赛,包括一支全外国人组成的"国际友人龙舟队" [12][15] - 江苏宿迁龙舟赛有33支队伍、700多名选手参与,覆盖学生、工人、教师等各行各业 [16][18][20] 特色龙舟赛事形式 - 广东佛山叠滘龙船以"漂移"技术闻名,河道最窄处仅3米,需40名舵手默契配合 [5] - 江西新余分宜县"村舟"比赛采用特有"三连槌"鼓谱,每分钟击鼓72次精准控制节奏 [7] - 浙江杭州龙舟赛比拼划桨水花高度和龙头吐水气势,不以速度为标准 [10] - 山东威海龙舟赛设置200米和400米直道竞速项目,14支队伍激烈角逐 [25] 龙舟文化传播与国际影响 - 安徽望江莲花湖龙舟赛吸引外国友人参与,中外选手共同感受传统文化 [22][24] - 北京、宿迁等地赛事通过多元参赛群体(如国际队、行业代表)展现文化包容性 [15][20]
节日热→常态火 龙舟“划”出节日消费新赛道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6-01 06:44
龙舟文化消费场景拓展 - 龙舟文化通过手工模型、文旅路线、传统赛事和龙舟美食等多种方式融入生活并激活市场[1] - 广州番禺区上漖村龙舟模型工作室手艺人卢志棠年初至今已制作200多条纯手工龙舟模型,尺寸从30厘米至3米不等,客户包括珠三角和香港地区的单位与企业[1] - 龙舟模型因寓意吉祥(旗开得胜、龙马精神)成为热门礼品[1] 龙舟特色产业整合发展 - 多地探索将龙舟文化与赛事、文旅、非遗传承结合,推动龙舟经济从节日性活动转向常态化产业[1] - 广州番禺区洛浦街打造1.5公里龙舟主题City Walk路线,并开展龙舟文化进校园的非遗培训课程[1] 龙舟赛事带动文旅消费 - 广州南沙区龙舟赛吸引超6万观众,配套推出龙舟集市、龙船饭及商户专属福利(住宿五折、景区门票买一送一)[2] - 旅游平台数据显示5月以来"龙舟基地"搜索量同比上涨216%,"龙舟文化园"搜索量涨147%,"龙船饭"搜索量涨183%[2] - 广州、东莞、佛山、江门、杭州、深圳成为龙船饭热门搜索目的地[2]
笔绘龙舟启新智
人民日报· 2025-06-01 06:02
龙舟文化的历史演变 - 龙舟竞渡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融合民间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屈原的纪念[2] - 北宋时期演变为竞技性水上运动,宋代张择端《金明池争标图》是最早表现宫廷龙舟竞渡的画作[2] - 元代王振鹏《龙池竞渡图》采用白描法,构图更具动感,现存相关题材画卷约10件[3] - 明清时期龙舟竞渡成为市民娱乐活动,明代郑重《龙舟竞渡图》突出世俗趣味[3] 龙舟文化的艺术表现 - 南宋李嵩《天中水戏图》聚焦巨型龙舟,为研究宋代宫廷龙舟活动提供视觉资料[2] - 元代吴廷晖《龙舟夺标图》仅描绘3艘龙舟却展现非凡气势,人物刻画生动[3] - 明代龙舟题材绘画简化岸边景色,突出竞渡场景,如4条龙舟和1条凤舟同场竞技[3] 龙舟文化的现代发展 - 龙舟竞渡从传统民俗发展为全民健身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3] - 越来越多青少年通过亲子活动、训练营和锦标赛参与龙舟运动[3] - 龙舟运动强调团结协作和勇往直前的精神追求[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