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发展倡议
搜索文档
世贸组织成员高度评价中方关于特殊和差别待遇问题的重大立场宣示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08 09:42
中方在世贸组织的立场宣示 - 中国在WTO总理事会2025年度第四次会议上主动设置议题并提交《中国关于世贸组织特殊和差别待遇的立场文件》[1] - 中国强调其发展中国家地位和身份没有改变,始终是“全球南方”的重要一员[1] - 此举旨在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将发展问题置于世贸组织工作中心位置,并落实全球发展倡议[1] 国际社会对中方举措的评价 - 欧盟、瑞士、巴西、巴基斯坦、尼日利亚等45方代表超100个世贸组织成员对中方举措予以高度评价[2] - 牙买加、塞内加尔等成员盛赞中方立场宣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展现了对多边主义的坚定承诺[2] - 巴基斯坦、埃及、巴巴多斯等称赞中国立场展现了负责任发展中大国形象,维护了发展中国家团结[2] - 欧盟、澳大利亚、瑞士、挪威等欢迎中方决定,认为将为世贸组织改革注入动力[2]
体系化学理化研究 | 构建21世纪政治经济学的几点思考
搜狐财经· 2025-10-06 17:18
构建21世纪政治经济学的必要性 - 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刻重塑生产方式和交换关系,经济发展失衡、贫富鸿沟加剧、生态危机频发等矛盾日益尖锐复杂[1] - 西方主流经济学聚焦于抽象的市场均衡和个体最优,在解释和应对当今系统性、结构性的全球挑战时显得捉襟见肘[1] - 当代资本主义形态发生巨大变化,金融资本全球化、数字经济、平台资本等新现象使得价值创造、剥削形式、阶级结构都趋于复杂化和隐蔽化,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范式中的某些具体结论需要与时俱进地发展[1] - 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宏大历程,其规模之巨、变革之深、影响之远、特色之鲜明,具备了催生新理论的历史分量[4] 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核心地位 -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经济发展伟大实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理论总结[1][3] - 习近平经济思想深刻反映了对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认识、把握和运用,不仅是立足当代中国的经济理论,而且是面向21世纪的经济理论,不仅是指导中国发展的理论,而且是具有世界意义的理论[1] - 新时代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实践表明,习近平经济思想不仅能为中国发展提供科学指引,还具有回应时代之问、破解全球发展难题的世界性意义[3] - 当前亟须将蕴含在习近平经济思想中的原理性、规律性成果,进行系统性提炼、学理化论证和体系化构建,使之上升为严密的学术体系和知识体系,形成21世纪政治经济学[4] 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意义 - 构建21世纪政治经济学是打破西方话语垄断、形成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关键举措,长期以国际经济学界为西方范式所主导,限制了中国学术话语权的提升[5] - 构建基于中国实践、彰显中国特色、又能进行国际对话的政治经济学理论,是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5] - 这种理论建构不仅是对现实经济过程的反映,更是一种具有主体性和创造性的知识生产,能够重塑全球经济学的认知图景和价值取向[5] 21世纪政治经济学的关键研究议题 - 发展的根本目的问题:需要重新审视发展的价值导向和伦理基础,将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统一于经济发展过程,将经济发展成果转化为人民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5] - 发展的动力机制问题: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经济新形态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如何理解劳动、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的相对地位和组合方式,如何塑造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制度环境[6] - 经济与政治的关系问题:需要厘清政党在经济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市场与政府的边界和互补关系,探索国家在引导资本、规制垄断、防范风险、推动创新等方面的角色[7][8] - 国家与资本的关系问题:亟须从历史与制度比较的视角,分析不同类型国家处理资本问题的实践,提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与资本的良性互动经验[10] - 发展与环境的关系问题:有必要进一步深刻总结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经验,深入分析生态约束下的经济增长路径、绿色转型的经济社会影响等问题[11] - 经济全球化与全球经济治理问题:必须突破传统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西方中心论框架,深入分析中国倡导的多边主义、发展型国家角色以及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所蕴含的新型合作逻辑[12][13] 方法论与话语体系建设 - 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和基本方法,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原理,分析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和演变趋势[14] - 应具有深远的历史眼光和宽广的国际视野,打破西方中心论的历史观,强调多元现代性和文明互鉴,在人类知识谱系中定位中国道路的价值[15] - 应强化问题导向和实践意识,坚持从实际出发,聚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重大现实问题,深入研究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15] - 应着力构建标识性概念和易于传播的话语体系,提炼打造诸如"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新质生产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既准确反映中国经验、又便于国际交流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16]
和音:勇担大义 笃行大道
人民日报· 2025-10-04 09:02
中国外交理念与倡议 - 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作为对时代挑战的智慧回答和各国共同繁荣的方向指引 [2] - 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大力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 [1][2] - 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四大系统性国际公共产品 [1][3] 全球倡议的参与与支持 - 全球发展倡议已有13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其落实机制 [3] - 全球安全倡议获得130多个国家和国际地区组织支持 [3] - 全球文明倡议多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及各种双多边文件 [3] - 全球治理倡议在第八十届联大一般性辩论期间得到多方赞誉和支持 [3] 国际合作与治理实践 - 中央周边工作会议开启中国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新篇章 [2] - 同30多个国家共同建立国际调解院,推进国际法治领域创新 [2] - 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树立起该组织合作新的里程碑 [2] - 中国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为全球气候治理进程带来巨大推动力 [2]
新华时评: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贡献
新华社· 2025-10-04 09:02
国家发展成就 - 中国从建国初期无法制造汽车、飞机、坦克、拖拉机,发展到如今每天生产8万多辆汽车和340万台智能手机 [3] - 中国实现8亿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4亿多人民走向现代化 [3] - 中国是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 [3] 全球合作与倡议 -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遍及150多个国家 [3] - 全球发展倡议已动员230多亿美元资金支持全球南方发展振兴,并开展1800多个合作项目 [3] - 中国同30多个国家共同建立国际调解院 [2] 国际角色与贡献 - 中国是联合国维和行动第二大出资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第一大出兵国 [2] - 中国在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等热点问题上积极劝和促谈 [2] - 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及全球发展、安全、文明、治理等倡议 [1][4]
为完善全球治理提供合作框架(国际论坛)
人民日报· 2025-10-04 06:02
全球治理倡议的核心观点 - 全球治理倡议为国际社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个真正平等、互利共赢和可持续的治理合作框架 [2][4] - 该倡议旨在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回应了当今世界多边主义遭受侵蚀、全球治理体系面临挑战的背景 [2] - 倡议不仅是理念,更是切实可行的实践平台,为建立多极化、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指明了方向 [4][5] 全球治理倡议的核心理念 - 奉行主权平等,确保各国自主选择发展道路 [2] - 遵守国际法治,反对武力威胁和侵略 [2] - 践行多边主义,抵制“小圈子”和阵营对立 [2] - 倡导以人为本,把健康、教育与有尊严的生活置于优先位置 [2] - 注重行动导向,强调超越空谈、推动落地 [2] 全球治理倡议与其他倡议的关系 - 全球治理倡议与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各有侧重,都是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重要公共产品 [3] - 全球发展倡议聚焦减贫与可持续发展,全球安全倡议强调和平与安全,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尊重多样性,全球治理倡议为完善全球治理提供合作框架 [3] - 这些倡议相互促进、相互补充,体现了中国是当今时代的国际秩序维护者和国际公共产品提供者 [3] 全球治理倡议对发展中国家的意义 - 有助于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抵制单边主义 [3] - 通过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等合作倡议,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基础设施、能源、科技等领域取得长足进步 [3] - 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可以进一步加强与中国和其他全球南方国家的合作,在应对债务危机、气候变化等共同挑战时形成合力 [3] 全球治理倡议的具体实践与案例 - 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古巴与中国已经在基础设施、科技和生物医药等领域展开合作 [4] - 全球治理倡议为古巴提供了与中国深化合作的新机遇,也使其在联合国等多边平台拥有更广阔的合作空间 [4] - 该倡议被认为能为古巴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能为拉美乃至整个全球南方加强团结合作注入新的动力 [5]
天津峰会是上合组织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国际论坛)
人民日报· 2025-10-03 06:13
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成果 - 峰会签署并发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天津宣言》,批准《上合组织未来10年(2026—2035年)发展战略》[2] - 上合组织已成长为世界最大区域组织,具有广泛影响力和感召力[4] 全球治理倡议与合作路径 - 习近平主席在峰会期间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其原则包括奉行主权平等、遵守国际法治、践行多边主义等[2] - 全球治理倡议为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提供了合作路径,助力其构建更具包容性的国际秩序[2] 务实合作新举措 - 中方宣布将成立中国—上海合作组织能源、绿色产业、数字经济三大合作平台[3] - 中方宣布将成立科技创新、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三大合作中心[3] - 推进能源合作旨在为各国经济稳定增长与现代化建设夯实基础[3] - 加快绿色发展能够增强亚欧大陆的环境韧性与气候适应能力[3] - 推动数字转型有助于缩小国家间技术差距[3] 核心理念与未来展望 - “上海精神”在中国的全球发展、安全、文明、治理四大倡议中得到体现[3] - 上合组织国家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3] - 以天津峰会为新起点,上合组织将加强团结合作,增强应对地区及全球复杂挑战的能力[2][4]
新华时评丨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贡献
新华社· 2025-10-02 20:54
国庆纪念与历史意义 -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天安门广场摆放“祝福祖国”花篮体现“和平发展、欣欣向荣” [1]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赋予国庆厚重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1] - 中国在新征程上阔步前行,将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作出新贡献 [1] 和平发展与国际角色 - 中国是联合国维和行动第二大出资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第一大出兵国 [2] - 在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等热点问题上积极劝和促谈,同30多个国家共同建立国际调解院 [2] - 通过盛大阅兵仪式彰显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和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 [2] 经济发展与全球贡献 - 中国从无法制造汽车、飞机等发展到如今每天生产8万多辆汽车和340万台智能手机 [3] - 8亿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4亿多人民走向现代化 [3] - 中国是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遍及150多个国家 [3] - 全球发展倡议已动员230多亿美元资金支持全球南方发展振兴,开展1800多个合作项目 [3] 全球倡议与治理理念 - 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及全球发展、安全、文明、治理四大倡议 [4] - 为应对世界变局和破解紧迫难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4] - 肯尼亚广播公司网站评价中国贡献了全面的全球公共产品体系,在完善全球治理方面作用日益重要 [4]
勇担大义 笃行大道(和音)
人民日报· 2025-10-02 06:11
中国外交理念与倡议 - 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为各国实现共同繁荣指明方向 [2] - 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大力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 [2] - 在全球治理、发展、安全、文明领域提出四大全球倡议,作为系统性国际公共产品 [3] 国际合作与参与度 - 全球发展倡议落实机制已获得13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 [3] - 全球安全倡议已得到130多个国家和国际地区组织支持 [3] - 全球文明倡议多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及各种双多边文件 [3] 具体外交行动与成就 - 中央周边工作会议开启中国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新篇章 [2] - 中国同30多个国家共同建立国际调解院,推进国际法治领域创新 [2] - 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树立起该组织合作新的里程碑 [2] - 中国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为全球气候治理进程带来巨大推动力 [2]
公正、高效的全球发展方案
人民日报· 2025-10-02 06:03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埃及一直是全球发展倡议的坚定支持者。该倡议提供了公正、高效的全球发展方案,为全球南方国家提 供了新选择,尤其符合非洲国家的实际需要。各国无论大小,都有平等发展的权利。只有共同发展,才 是真正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全球发展倡议推动更加公平有效的国际发展合作,与一些西方国家的霸 权做法形成鲜明对比。这一倡议体现出中国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切实帮助与发 展新机遇。 (作者为埃及中国友好协会副会长、埃及外交部前副部长) 全球发展倡议基于平等、互利共赢原则,为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的合作平台。 中国通过建设道路、铁路、大坝等基础设施,与非洲国家共享发展成果,有效满足非洲国家的发展需 求,真正帮助非洲国家实现发展。中企承建的水井项目正是全球发展倡议的生动实践。 中企承建的埃及水井项目解决了当地水资源短缺问题,项目产出的部分农产品还将用于出口,显著改善 了当地民众的生活,堪称埃中合作的典范。两国在农业等领域加强合作,不仅有助于埃及实现粮食自给 自足,也将为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招待会在京举行
新华社· 2025-10-01 08:52
习近平指出,新中国76年来,党领导人民自力更生、接续奋斗,取得彪炳史册的辉煌成就。回望历史,中华民族 从濒临危亡走向伟大复兴,一路筚路蓝缕、充满艰辛,也一路豪情满怀、凯歌高奏。前不久,我们隆重纪念中国人民 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极大振奋了民族精神、激发了爱国热情、凝聚了奋斗力量。要继续用好历 史经验,把国家建设得更好,让老一辈领导人和革命先烈开创的事业不断欣欣向荣。 习近平强调,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形势,我们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 生,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下个月,我们党将召开二十届四中全会,研究制 定"十五五"规划建议。要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把"十五五"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战略举措规划好实施 好,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 新华社北京9月30日电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招待会30日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 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招待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 憧憬和挑战,都激发我们只争朝夕、永不懈怠的奋斗精神。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