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台独
icon
搜索文档
国台办:两岸同胞是一家人,理应常来常往
新华网· 2025-06-25 15:53
两岸交流政策 - 国务院台办宣布自2025年7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免收台湾"首来族"申办台胞证证件费 [1] - 政策旨在扩大两岸人员往来和交流合作 具体实施由出入境管理局负责 [1] 两岸交流活动 - 2025年暑期将举办多项两岸文化交流活动 包括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交流参访 两岸国学书院 陕台文化交流周等 [2] - 教育领域将开展京台教育交流周 青台教师研学 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基础教育交流等活动 [2] - 青年交流方面计划举办两岸青年峰会 海峡两岸青年发展论坛 渝台青年诗词会等 [2] 两岸交流成效 - 台湾网红"馆长"陈之汉大陆旅游直播后 部分台湾年轻人改变了对大陆的偏见 [3] - 越来越多台湾青年主动突破信息围墙 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大陆真实情况 [3] - 两岸深入交流有助于台湾同胞感受大陆的景美物美人更美 促进心灵契合 [3]
国台办评赖清德“团结十讲”第二讲:行“分裂”之实的“台独”自白
新华网· 2025-06-25 15:53
两岸关系 - 赖清德在演讲中重弹"台独"旧调,刻意曲解历史,妄图制造仇恨与不满,加剧岛内社会撕裂,营造"反中抗中"社会氛围 [1] - 赖清德炒作两岸"互不隶属"等"新两国论",刻意煽动挑衅,升高两岸紧张 [1] - 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同胞同为中国人的历史和法理事实从未改变,也不容改变 [2] - 台湾前途在于国家统一,台湾同胞福祉系于民族复兴 [2] - 赖清德顽固坚持"台独"立场,在岛内煽动"反中抗中",打压两岸交流往来,贴靠外部势力妄图"以武谋独" [3] 法律与政策 - 《关于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分裂国家、煽动分裂国家犯罪的意见》发布实施一年来,对震慑"台独"分裂、维护台海和平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2] - 国家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分裂国家、煽动分裂国家犯罪,是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应有之义 [2] - 惩"独"司法文件针对的是极少数涉"独"言行恶劣、谋"独"活动猖獗的"台独"顽固分子 [3] 文化领域 - 赖清德称台北故宫博物院将与美国博物馆合作,不打算与大陆故宫博物院合作 [4] - 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同根同源、血脉相连,珍藏着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瑰宝,承载着两岸同胞共同记忆 [4] - 民进党当局出于谋"独"本性和政治私利,一方面极力推进"文化台独""去中国化",另一方面又利用中华文化瑰宝大做文章 [4]
台海观澜| 赖清德开启“台独”十讲意欲何为
经济观察网· 2025-06-25 11:58
台湾地区政治动态 - 赖清德开启"团结国家十讲"系列演讲 首站新北市6月22日 第二站桃园6月24日 [2] - 该系列演讲被定性为"台独"言论 内容包含历史否认 两岸对立煽动及国际法挑战等5项核心指控 [3] - 国台办6月23日发表1200字回应 斥其言论为"谎言与欺骗的大杂烩" 并强调祖国统一的历史必然性 [3] 罢免选举背景 - 台湾选务部门6月20日公布首批罢免名单 涉及24名国民党"立委"及民众党新竹市长 投票定于7月26日 [4] - 赖清德演讲被视作为罢免造势 通过"台独"议题凝聚绿营支持者 目标提高罢免投票率 [4] - 现行选举制度缺陷使国民党面临压力 罢免仅需相对多数即可通过 [4] 政治格局潜在变化 - 若国民党丧失"立法院"第一大党地位 民进党可能推动法案修改 加剧"台独"政策倾向 [4] - 民进党已展现权力扩张迹象 如抓捕柯文哲事件 显示其对行政司法资源的掌控力增强 [5] - 2028年大选前存在"台独暴冲"风险 绿营支持者情绪可能形成政治裹挟效应 [5] 社会舆情演变 - 台湾社会对大陆敌意上升 案例包括大陆配偶拍摄视频遭刑事调查 本地居民因"亲中嫌疑"被举报 [6] - 民进党通过10次演讲强化"台独"共振效应 可能进一步刺激分离主义情绪 [6] - 大陆有关部门需关注舆情变化对两岸关系的系统性影响 [6]
述评|篡改历史 背叛民族——赖清德“台独”分裂谬论充斥种种谎言骗术
新华社· 2025-06-25 01:04
赖清德"团结国家十讲"内容分析 核心观点 - 赖清德通过"团结国家十讲"系统建构"台独"论述,其历史认知存在根本性错误,否认台湾自古属于中国的事实[1] - 试图通过考古学、人类学等领域的片面证据构建台湾"独立性",但学术研究证实台湾史前文明与大陆同源[1][2] - 全盘否定中国历代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历史,将郑成功收复台湾等事件歪曲为"外来政权"[3][4] 历史事实驳斥 考古学证据 - 长滨文化遗址石器与湖北、广西文物同源,圆山文化石锛起源于福建广东,凤鼻头陶器属大陆几何印纹陶文化[2] - 国际学术界确认福建8400年前古南方人群是南岛语系祖先,大陆东南沿海为南岛语族原乡[3] - 大坌坑文化实为大陆史前移民遗存,赖清德援引的孤证案例被学术界证伪[2] 行政管辖历史 - 中国对台管辖最早可溯至三国时期,宋元后历代中央政府在澎湖台湾设治[4] - 1662年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1885年改设行省[4] - 日本殖民时期台湾牺牲65万抗日民众,5万人赴大陆参加抗战,体现"救台湾必先救祖国"信念[5] 论述手法分析 历史篡改方式 - 对历史进行碎片化处理,刻意切割两岸文化联系,将爱国传统与"台独"挂钩[4] - 把抗日斗争包装为"保家卫国",扭曲台湾同胞"中国人"身份认同[5][6] - 操弄南岛语族概念搞"南向认亲",无视国际学界关于大陆东南沿海为起源地的结论[2][3] 政治意图 - 通过篡改历史剥夺台湾同胞的民族认同,为"大罢免"政治斗争造势[6] - 岛内舆论指出其史观片段化且与现代认知脱节,实质加剧社会撕裂[6] - 反映其在民心背离情况下的惶恐心态,"台独史观"违背历史法理终将失败[6]
赖清德篡改历史、歪曲事实,必将自取灭亡
人民日报· 2025-06-24 06:10
台独言论分析 - 赖清德在演讲中散布"台独"分裂言论,炒作"新两国论",煽动两岸对立对抗 [1] - 演讲内容包含大量事实错误、历史谬误和歪理邪说,挑战国际秩序和联大第2758号决议 [1] - 台湾自古属于中国,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共识,赖清德的言论违背历史和法理事实 [1] 政治动机与策略 - 赖清德以"团结"为幌子推动政治斗争,包括"大罢免"和"大清洗",延续"绿恐谋独"策略 [2] - 岛内批评指出"十讲"本质是政治动员,目的是制造社会分裂和政治清算 [2] - 赖清德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坚持"台独"立场,操弄"反中抗中"并制造"绿色恐怖" [2] 经济与民生影响 - 赖清德当局推动两岸经贸"脱钩"和产业"断链",损害台湾民众生计 [2] - 台积电被"奉送"给外部势力,出卖台湾优势产业和发展前景 [2] - 赖清德的政策可能将台湾经济和民生推向危机 [2] 历史趋势与未来展望 - 统一是历史大势,"台独"是逆流,注定失败 [3] - "台独"挑衅将招致反"独"惩戒,赖清德之流终将覆灭 [3] - 两岸统一进程不可阻挡,"台独"分裂分子无法改变大势 [3]
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陈斌华答记者问
快讯· 2025-06-23 19:01
6月23日,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陈斌华答记者问。问:台湾地区领导人22日展开所谓"团结国家十讲"第一 场演讲,请问对讲话中涉两岸关系内容有何评论?答:赖清德22日的讲话充斥着谎言与欺骗、敌意与挑 衅,刻意曲解、割裂历史,大肆兜售"台独"分裂谬论,妄图为其建构"台独"论述炮制拼凑依据,为其推 动"大罢免"政治斗争谋取政治私利进行文宣造势,是一篇赤裸裸煽动两岸对立对抗的"台独"宣言,是一 盘错漏百出的"台独"歪理邪说大杂烩,充分暴露其冥顽不化的"台独"本性。(央视新闻) ...
锐评|台独的“投名状”还少吗?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18 18:31
台湾出口管制政策 - 台当局更新"出口管制名单"将华为和中芯国际列入 要求岛内厂商出口前须取得许可[2] - 此举被视为对美国遏华政策的跟进 此前已禁止向大陆出口光刻机等关键芯片制造设备[2] - 2024年台湾对大陆及香港出口额达1506.19亿美元 占比31.7% 其中约六成为电子产品[2] 台湾科技产业现状 - 台积电等命脉企业被要求将先进制程和研发中心转移至美国[3] - 台湾芯片制造设备出口受限但未全面禁止大陆主要科技企业[2] 中美贸易关系影响 - 台当局选择在中美贸易谈判期间发布出口禁令 以显示与美国协作性[2] - 中美宣布削减高额关税后 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及"统一与和平"[3] 台湾经济依赖度 - 大陆及香港是台湾第一大出口市场 电子产品占出口总额近六成[2] - 台湾对美国战略价值有限 仅在中美博弈时具有工具性作用[3][4]
王英津:“拆桥断流”只会损害台湾民众福祉
环球网· 2025-06-18 07:15
海峡论坛大会 - 第十七届海峡论坛大会在福建厦门举行 主题为"扩大民间交流 深化融合发展" 邀请台湾各界人士逾7000人参会 [1] - 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率台湾青年出席 强调在两岸情势不确定时更需保持理性与冷静 以交流促进了解 [1] - 民进党当局阻挠两岸交流互动 与论坛促进融合的宗旨形成鲜明对比 [1] 两岸旅游交流受阻 - 台"观光署"拒绝大陆人员入岛举办"2025海峡两岸台北夏季旅展" 导致该旅展首次因非疫情因素中断 [1] - 台北夏季旅展自2018年设立大陆展区以来 一直是两岸旅游交流的重要平台 [1] - 大陆参展商缺席将影响两岸旅游资源展示 减少业界交流合作机会 阻碍旅游项目洽谈与推广 [1] - 旅展中断可能导致大陆游客赴台意愿下降 影响台湾旅游业及酒店 餐饮 交通等相关产业 [1] 科技产业合作受限 - 台"国际贸易署"将华为 中芯国际及其子公司列入出口管制黑名单 [2] - 此举切断了台湾与这两家全球科技重要企业在研发 技术交流 产业供应链等领域的合作 [2] - 台湾科技企业失去与大陆优秀企业合作机会 限制自身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空间 [2] - 华为和中芯国际在台有众多合作伙伴和供应商 黑名单将导致订单减少 生产经营困难 [2] 两岸交流全面受阻 - 民进党当局拒不解除赴大陆旅游的"禁团令" 阻碍台湾民众赴大陆旅游 [3] - 将北京理工大学等7所大陆理工科名校列入禁止交流清单 不承认暨南大学等3所高校学历 [3] - 提出研修10项法案 12项法规命令及近百项措施计划 企图全面阻断两岸交流合作 [3] - 这些措施增加了台湾民众参与两岸交流的成本和风险 许多民间交流活动被迫取消或搁置 [3] 两岸政策对比 - 大陆始终秉持开放积极态度 民进党当局采取封闭阻挠政策 [4] - 两岸博弈实质是"反独促统"与"谋独拒统"的较量 [4] - 民进党当局将两岸经济 文化 社会交流"泛政治化" 诬称"大陆用经济捆绑台湾" [4]
国防部:怂恿支持“台独”搞分裂必将引火烧身
快讯· 2025-06-13 20:09
台湾问题与国防部表态 - 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来干涉 [1] - 任何怂恿支持"台独"分子搞分裂的行径会破坏台海和地区和平稳定 [1] - 敦促有关国家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停止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错误信号 [1] - "倚外谋独"、"以台制华"的图谋注定失败 [1]
戳穿赖清德“民主”幌子下的“台独”本质
中国新闻网· 2025-06-12 18:29
两岸关系与台湾政策 - 赖清德以"民主自由"为幌子掩盖"台独"分裂本质,编造"民主对抗威权"虚假叙事 [1] - 民进党当局混淆"国家主权"与"地区治理"概念,将两岸关系歪曲为"制度对立" [2] - 推行"去中国化"政策,篡改历史教科书、删除中华文化元素、限制两岸学术交流 [2] 岛内政治与社会影响 - 民进党滥用"反渗透法"对主张两岸交流的政党、团体和人士进行政治追杀 [3] - 每年动用数亿元新台币豢养网军操控舆论,制造"信息茧房"垄断舆论场 [3] - 赖清德上台一年后,五成三民众不满意其施政表现,不满意度为近30年来最高 [4] 经济与民生影响 - 两岸"脱钩断链"导致岛内农产品滞销、旅游业萎缩 [4] - 台湾地区贫富差距持续扩大,青年世代面临"低薪化"困境 [4] - 为换取外部势力支持,提出对美"大采购大投资讨好方案",却遭美国加征高关税 [4] 军事与安全政策 - 将军费预算提升至历史高位,延长义务兵役期、推动女性服兵役 [4] - 妄图打造"全民皆兵"的战时体制,使台海成为全球高风险热点地区之一 [4] 大陆民主实践与制度对比 - 大陆全过程人民民主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等机制确保人民意志在国家治理中体现 [5] - 2025年全国两会通过的代表法修正草案首次将"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写入总则 [5] - 港澳地区"一国两制"实践保障高度自治权,香港社会秩序恢复,澳门居民幸福感指数全球前列 [5] 历史趋势与民族复兴 -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不可逆转的时代大势 [6] - 任何以"民主"为幌子的"台独"分裂行径都是对历史正义的公然挑衅 [6] -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