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两岸统一
icon
搜索文档
时到花就开,统一是中国人的责任
四川日报· 2025-11-21 03:50
两岸产业合作优势 - 大陆拥有广阔市场和完整产业链,台湾拥有优质技术与人才,两岸关系为互补共赢[2] - 大陆制造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从依赖进口到在水电装备等领域跻身世界领先,例如白鹤滩水电站的大型水轮机[2] - 大陆市场为台湾提供发展舞台,可使台湾的舞台扩大几十倍至几百倍[2] 科技产业吸引力 - 以北斗卫星、无人机等技术为代表的大陆新质生产力,成为吸引台湾青年的重要力量[2] - 大陆的科技突破让台湾年轻人感受到技术领先,增强其作为中国人的身份认同[2] - 台湾青年代表使用华为手机、大疆拍摄设备等大陆科技产品[2] 青年交流与文化认同 - 台湾青年通过互联网和流行文化接触大陆,不断突破信息茧房,对大陆的认知更为去伪存真[3] - 台湾青年在参访三星堆博物馆后产生强烈的文化归属感[3] - 亲眼所见和亲身所感比听说更真实,大陆的市场和发展环境为台湾青年提供高等教育、科研创新、就业创业等机遇[3] 政策支持与交流便利化 - 大陆将可签发一次有效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的口岸数量增至100个,进一步简化手续并降低出行成本[4] - 政策便利化预计将吸引更多对大陆满怀期待的台湾青年前来交流[4] - 川台交流成果丰硕,涵盖文化联谊、产业合作、求学就业和创业扶持等多个领域[3]
两岸统一进程不会被欺骗与仇恨阻挡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1-19 10:20
10月27日,美国右翼保守派媒体《华盛顿时报》刊登了哈德逊研究所中国中心主任余茂春的文章(以下 简称"余文"),称"中国'统一台湾'的口号是骗局"。10月29日,台湾《自由时报》马上跟进报道该文主 要观点,意图展示民进党当局"倚美谋独"政策得到美方支持。细读余文,发现其列出的"十大理由"错漏 百出、不足为驳,但鉴于很多台湾及美国民众深陷"信息茧房",极易被此类似是而非观点所迷惑,笔者 仍然愿意对其观点进行反驳。 余文称,"台湾从未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在政治、法律和军事上始终不受中共控制",这是老调 重弹,赖清德在讲不下去的"团结十讲"中就是这么说的。建议余茂春认真读一下今年7月23日《人民日 报》所刊登的中国人民大学王英津教授的文章,其中明确讲清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不同时期以政治 或军事、直接或间接、肯定或否定等方式,对台湾地区行使着代表权或管辖权等内容的主权权力;也讲 清楚了法理和事实的关系,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了对中华民国的政府继承,从法理上看,自 此以后台湾当局没有任何资格再对台湾地区实施管辖。但从现实角度看,由于两岸长期军事对峙和政治 对立,台湾当局仍以先前'中华民国'的名义对台 ...
沈伯洋会不会成为“台独烈士”
经济观察报· 2025-11-17 21:47
法律立案与追责程序 - 重庆市公安局对沈伯洋以涉嫌分裂国家犯罪立案侦查,并启动终身追责程序 [2][3] - 缉拿渠道包括通过国际刑警组织以及与有引渡条约国家合作,沈伯洋离开台湾后将面临被缉拿风险 [4] - 根据台湾2024年男性平均寿命77.42岁计算,43岁的沈伯洋预期还能活34年,若两岸在此期限内统一,其将面临法律制裁或流亡 [6] 涉嫌罪名与量刑分析 - 沈伯洋所涉分裂国家罪,对首要分子或罪行重大者可处无期徒刑或10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特别恶劣者可判处死刑 [7][8] - 根据其作为黑熊学院创始人的已实施行为,被定性为“首要分子或罪行重大者”的概率较高,量刑起点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 [9] 法律政策与从宽可能 - 最高法、最高检等五部门发布意见,规定“台独”顽固分子若主动放弃立场、如实供述罪行并接受处罚,可依法从宽处理甚至撤销案件 [11][12] - 法律程序强调宽严相济,为转变立场者提供了法律出路 [10][12]
朱枫烈士孙女朱容瑢:期待两岸统一后赴马场町告慰先烈
中国新闻网· 2025-11-13 14:00
朱枫烈士孙女朱容瑢:期待两岸统一后赴马场町告慰先烈 今年10月25日是国家设立的首个台湾光复纪念日。朱容瑢表示,1945年,两岸中国人携手打退日本侵略 者,取得抗战胜利,这再一次宣告: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尽管后来因复杂国际形势与分裂势 力阻挠,两岸暂隔,但"分裂是不可接受的,合而为一才是我们历史的本源"。 "吴石、陈宝仓、聂曦和朱枫四位烈士超越党派,为民族解放献出生命。"朱容瑢说,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是对烈士们最好的告慰。 "两岸都是中国人,流着一样的血,有着共同的祖先。我们会一直期待、一直努力,让两岸同胞更紧密 地联系在一起,回到本来就是一家人的状态,早日团圆,告慰先烈英灵。"朱容瑢坚定地说道。(完) 中新网北京11月13日电 (记者 李柏涛)"等两岸统一了,我最想去台北马场町纪念公园,看看牺牲的爷爷 奶奶们,告诉他们,他们的心愿完成了,我们的心愿也达到了。"朱枫烈士孙女朱容瑢12日在北京接受 中新网采访时,深情表达着对宝岛台湾的向往、对两岸统一的期盼。 由北京大学主办,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合办,北京大学台湾研究院承办的 第十一届中华文化论坛,于11月12日在北京举行。 电视剧 ...
国台办:“台独”是绝路,对抗没出路
新华社· 2025-11-13 08:09
两岸关系核心观点 - 台北论坛基金会荣誉董事长苏起呼吁台湾各政党共同面对百年未见的变局 协力开展两岸对话 认为这是台湾局势雪上加霜下的唯一出路 否则变局即成残局 [1] - 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陈斌华表示两岸统一的历史进程不可阻挡 指出台独是绝路 对抗没出路 唯有推动两岸关系朝着祖国完全统一的方向迈进 才能确保台海持久和平 共创中华民族绵长福祉 [1] 对话协商基础与呼吁 - 公司愿意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上 与台湾各党派 团体和代表性人士一道 就两岸关系和台湾未来开展广泛深入的民主协商 [1] - 公司希望岛内各政党和各界人士认清历史大势 坚守民族大义 共同维护台海和平稳定 携手开创民族复兴 祖国统一的美好新局 [1]
国台办:“台独”是绝路 对抗没出路
央视新闻· 2025-11-12 10:48
核心观点 - 两岸统一的历史进程不可阻挡 [4] - 推动两岸关系朝祖国完全统一方向迈进是确保台海持久和平的关键 [4] - 愿意在一个中国原则和反对"台独"的基础上与台湾各界进行民主协商 [4][5] 两岸关系立场 - "台独"是绝路,对抗没出路 [4] - 呼吁台湾各政党和各界人士认清历史大势、坚守民族大义 [5] - 目标是共创中华民族绵长福祉,携手开创民族复兴、祖国统一的新局 [4][5] 合作倡议 - 提出与台湾各党派、团体和代表性人士就两岸关系和台湾未来开展广泛深入的民主协商 [4] - 合作宗旨是为台海谋和平,为同胞谋福祉,为民族谋复兴 [5] - 希望岛内力量共同维护台海和平稳定 [5]
台湾各界秋祭白色恐怖死难者 呼吁携手推进统一大业
新华社· 2025-11-08 23:05
活动概况 - 一年一度的台湾50年代白色恐怖政治受难者追思慰灵大会于11月8日在台北马场町纪念公园举行,上百名岛内各界人士参会[1] - 活动主题为"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两岸同心 振兴中华",参与者包括白色恐怖幸存者、受难者家人和各界代表[1] - 全体与会者肃立、默哀、献花、行三鞠躬礼,并有"和平朗诵队"诵读诗文、"和平歌咏队"献唱歌曲[2] 历史背景 - 20世纪50年代白色恐怖时期,许多怀抱爱国情怀、追求国家统一的两岸进步人士被台当局逮捕,牺牲于马场町刑场[1] - 台湾地区政治受难人互助会于1993年在台北六张犁发现4个弃葬区,埋葬着当年英勇就义的烈士,之后连年在马场町公园举办秋祭[1] 与会代表言论 - 台湾青年代表陈竹音宣读祭文,表示烈士的理想将在两岸统一进程中实现,其历史将成为台湾青年觉醒的催化剂[1] - 台湾地区政治受难人互助会总会长周弘奇致辞强调,铭记历史、坚持两岸统一与民族复兴是对先烈最好的告慰[1] - 中国国民党主席郑丽文表示,必须牢记历史教训,促进两岸和解、还原历史真相,为政治受难者平反是一条必须走的路[2] 活动细节与外部声援 - 与会者在公园纪念丘上放下鲜花,鲜花旁铺展的条幅写着"人民忠魂"四个大字[2] -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从大陆发来祭文,呼吁继承先烈遗志,共遏"台独"冒险,共推统一大业[2]
国防部:彻底放弃“台独”分裂图谋,才能给台湾带来真和平
中国新闻网· 2025-11-07 21:31
核心观点 -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蒋斌表示,"以武谋独"死路一条,只有彻底放弃"台独"分裂图谋,顺应两岸统一历史大势,才能给台湾带来真和平 [1] 对台湾地区军事活动的评论 - 蒋斌指出,台湾地区陆军举行M1A2T坦克入列仪式,赖清德妄称强化防务是为维护台海和平稳定 [1] - "台独"势力大张旗鼓的作秀表演是想给自己壮胆打气,同时蒙蔽台湾老百姓 [1] - 解放军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和能力不是台军展示几件美制武器就能挑战的 [1] 对"台独"势力的警告 - "台独"势力的任何负隅顽抗都挡不住历史前进的滚滚车轮 [1] - 正告赖清德之流,"以武谋独"死路一条 [1]
郑丽文为什么愿意访问大陆100次
经济观察报· 2025-11-03 22:09
郑丽文就任国民党主席与两岸政策立场 - 郑丽文于11月1日正式就任中国国民党主席,任期四年 [2] - 就任前郑丽文公开表态,为促进两岸和平,愿意多次访问大陆,甚至100次也可以 [3] 台湾政坛对郑丽文的态度 - 蓝营内部态度不一,台北市长蒋万安出席就职典礼,但新北市长侯友宜和台中市长卢秀燕以公务繁忙为由缺席,卢秀燕被视为蓝营共主,极有可能代表国民党参加2028年大选 [4] - 绿营持续对郑丽文进行抹“红”,民进党指其对外发言与大陆国台办如出一辙,背离台湾主流民意 [4] 郑丽文对两岸关系的核心主张 - 解释愿访大陆100次的原因在于解决两大问题:化解两岸历史歧见矛盾,以及累积越来越多的善意,台湾需展现诚意和决心 [6] - 强调化解矛盾与累积善意是复杂过程,需通过所有可能的方式,见所有可能的人,不能靠一次访问解决 [6] 两岸关系发展对台湾政治人物的影响 - 文章指出台湾政坛存在特殊规律:反对“台独”且本身清廉的政治人物,访问大陆次数越多,其在台湾政坛地位越稳固 [7] - 原因在于两岸统一是大势所趋,大陆强势主导统一进程,与大陆保持沟通者比对抗者更主动,即使争取台湾“权益”也处于更有利地位 [7] - 民进党清楚此点,曾设置障碍延缓马英九访陆,但此方法对郑丽文已不适用 [7] 媒体与学者对两岸局势的观察 - 《德国之声》专访郑丽文时聚焦其访问大陆事宜,双方发生激烈争论 [5][8] - 台湾《联合报》社论指出“抗中保台”在台湾已无立足之地,未来一年台湾只有“备战与对话”两种选择 [8] - 高雄科技大学前校长吴建国认为两岸统一是潮流趋势,可通过政治谈判实现,不必恐惧谈判,但应在保有“台湾价值”前提下推动统一 [8] - 吴建国希望郑丽文在统一大道上义无反顾,以此区别赖清德“台独”立场,带给台湾人民务实清晰的前途 [8] 两岸关系对国民党主席政治前景的意义 - 对于郑丽文而言,只要在促进两岸关系交流发展方面展现魄力和成绩,2026年县市长选举和2028年大选结果无论胜负均无妨大局 [8] - 两岸关系才是中国国民党主席真正的主场 [9]
台海观澜 | 郑丽文为什么愿意访问大陆100次
经济观察报· 2025-11-03 18:31
公司核心事件 - 郑丽文于11月1日正式就任中国国民党主席,任期四年 [1] - 就任前郑丽文公开表态,为促进两岸和平,愿意多次访问大陆,100次也可以 [2] - 就职典礼上,蓝营重要县市首长如新北市长侯友宜和台中市长卢秀燕均以公务繁忙为由缺席,仅台北市长蒋万安参加 [3] 公司战略方向 - 郑丽文解释访问大陆的目的是为解决两岸历史歧见和矛盾,并累积善意,展现台湾的诚意与决心 [4] - 其策略是希望通过所有可能的方式,见所有可能的人来推动这一复杂进程 [4] - 台湾《中国时报》文章指出,两岸统一是潮流趋势,应在保有“台湾价值”的前提下通过政治谈判推动统一 [6] 行业竞争格局 - 绿营持续对郑丽文进行抹“红”,指责其发言与大陆国台办如出一辙,背离台湾主流民意 [3] - 台湾政坛呈现特殊规律:反对“台独”且本身清廉的政治人物,访问大陆次数越多,其在台湾政坛地位越稳固 [5] - 台湾《联合报》社论认为“抗中保台”在台湾已无立足之地,未来一年台湾只有“备战与对话”两种选择 [5] 行业前景展望 - 分析认为,只要郑丽文在促进两岸交流方面展现魄力并做出成绩,其政治前景将不受2026年地方选举和2028年大选结果的绝对影响 [7] - 两岸关系被视为中国国民党主席真正的主场 [7] - 郑丽文访问大陆的具体时间备受关注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