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关系
搜索文档
特写:重温民族记忆 凝聚和平力量
新华社· 2025-08-01 18:55
活动背景与核心主题 - 活动为“抗战胜地、三湘新貌——2025年海峡两岸记者湖南行”联合采访活动,于7月30日在长沙启幕 [3][4] - 活动旨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以及台湾光复80周年 [1][3] - 来自两岸及香港的40余名记者和特邀台湾青年自媒体人参与,进行为期一周的联合采访 [4] 历史回顾与遗址意义 - 长沙历经三次保卫战,中国军队在影珠山奋勇杀敌,重创来犯日寇 [1] - 影珠山抗战遗址公园包含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迫击炮阵地和石头掩体等历史遗迹 [1] - 97岁的抗战老兵余炳纯在陈列馆讲述历史,强调当时没有空军海军,拼的是肉搏,后卫队是最后一道防线 [1] - 日本殖民统治台湾50年中,台湾同胞牺牲逾65万人,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超过5万名台胞奔赴大陆投身全民族抗战 [3] 两岸交流与文化联结 - 影珠山遗址已发展为湖南省重要的对台交流基地,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有台湾团体前来瞻仰 [3] - 展厅内悬挂有台湾同胞留下的墨宝,如“中国崛起 世界大同”“情深润两岸”等书法作品 [3] - 今年国民党抗日老兵将受邀参加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相关活动 [4] - 共同回想80年前的伟大胜利,将感召更多人凝聚起早日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共识 [4] 媒体报道与青年认知 - 香港中评社记者认为影珠山见证了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勇事迹,是一块浸染英雄热血的历史之地 [1] - 来自台北的22岁自媒体人简中彦坦言,在台湾现行教科书中近代部分很简略,年轻一代对民族历史缺乏了解,直至来到大陆才真正理解民族精神 [3] - 铭记抗战共同记忆对两岸关系发展有正面效应,需要媒体奔走发声,让更多台湾年轻人了解历史 [3] - 7月开始,两岸陆续登场纪念活动,包括两岸抗战主题展、将军书法作品馆藏展、音乐会、青年合唱快闪纪实等 [4] 采访行程与内容 - 联合采访团将在长沙、常德、衡阳、怀化等地开展为期一周的活动 [4] - 活动内容包括走访抗战史迹体悟抗战精神,采访高新企业调研新质生产力发展成果,探访古城苗寨感受多彩民族风情 [5]
国台办:民进党当局一再兜售两岸“互不隶属”的谬论 只会给台湾同胞带来深重灾祸
快讯· 2025-07-30 10:32
核心观点 - 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指出赖清德及民进党当局关于两岸“互不隶属”的言论是缺乏历史法理依据且不符合客观事实的谬论 [1] - 该言论被认为会加剧台海形势紧张并给台湾同胞带来深重灾祸 [1] 法理事实 - 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法理事实明确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1] -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取代中华民国政府 这是在中国国际法主体未变情况下的政权更替 [1] - 中国的主权和固有领土疆域未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完全享有和行使中国的主权 包括对台湾的主权 [1] 对两岸关系的潜在影响 - 民进党当局兜售“互不隶属”谬论的行为被指会加剧台海形势紧张并破坏台海和平 [1] - 该行为被指无法改变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一部分的事实 也无法阻挡祖国统一的大势 [1]
(抗战胜利80周年)抗日烽火中的台湾伉俪
中国新闻网· 2025-07-16 18:02
台湾同胞在大陆的革命岁月 - 1946年除夕,一群台胞在张家口欢度台湾光复后首个春节,林天民母亲操办年夜饭,北方饺子和闽南菜摆满餐桌,闽南乡音不绝 [1] - 林天民父母生于日据时代的台湾,父亲牢记"我们是中国人"的教诲,后赴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学医并接受共产主义思想,1943年辗转至大陆参加抗战 [3] - 父母最初在太原医院工作,为解放区输送药品并掩护被追捕的台胞,后因暴露行踪改名换姓进入晋察冀边区,父亲林思平在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任外科医生 [3] 革命夫妻的工作与生活 - 林思平在解放区连续手术曾饿昏在手术台,以北方方言自嘲缓解紧张气氛,对手术要求极其严格,视手术台为战场 [6] - 林思平热爱摄影,为家人拍摄大量生活影像,包括子女"揪耳朵"模仿驴咬猪耳的滑稽场景 [6][8] - 母亲卢莉在后方教授妇女文化课、书写宣传标语,与丈夫互相扶持度过战争年代,新中国成立后林思平在北京军区总医院任教授至1991年离世 [6] 家族记忆与历史传承 - 林天民2016年整理父亲200余张老照片制成画册《百年林思平》,遗憾未详细记录父母婚期等细节 [7] - 1972年母亲收到台湾胞弟家书,提及"小学三年级后再未见二姐",反映两岸亲人分离的悲剧 [7] - 林天民录制家族影像供后代观看,批评台湾历史教育偏颇导致年轻人不了解两岸历史联结,强调"历史悲剧不能重演" [9]
大陆斩断8家涉“独”台军工链,台舆论:打在“七寸”上
中国新闻网· 2025-07-11 08:00
出口管制措施 - 商务部将8家台湾地区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名单 禁止对其出口两用物项 包括汉翔航空工业 经纬航太科技 中山科学研究院 仲硕科技 国际造船 中信造船 龙德造船工业 攻卫股份 [1] - 两用物项指兼具民事与军事用途或有助于提升军事潜力的货物 技术 服务 尤其可用于设计 开发 生产 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其运载工具 [1] - 管控产品主要涉及高科技 军工产业相关的稀土 [1] 被管制企业业务范围 - 汉翔航空主营航空器制造 [2] - 国际造船 中信造船 龙德造船是台湾造船业三大巨头 [2] - 经纬航太 仲硕科技以无人机生产为主业 [2] - 攻卫股份专注于抗弹防护装具制造 [2] - 管制领域覆盖台湾防务科技 军民用航空器 无人机 造船及防弹衣等防护装备主要生产企业 [2] 管制影响分析 - 台湾每年进口稀土材料达6000亿元新台币 部分来自大陆 可能被转为军事用途 [2] - 大陆通过斩断稀土供应 重创台湾军工产业发展 [2] - 此举是对台湾此前对大陆芯片设计 AI软件等技术封锁的反制措施 [2] 政策背景 - 措施旨在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维护台海和平稳定 [3] - 针对台独分裂势力谋独挑衅的严正警告 [3] - 参与分裂国家的企业 团体 个人将遭依法严惩 [3]
维护国家安全利益,打击“台独”势力帮凶,商务部出口管制名单震动岛内
环球网· 2025-07-10 07:07
大陆对台湾8家实体实施出口管制 - 商务部将汉翔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台湾实体列入两用物项出口管制管控名单 禁止向它们出口两用物项 [1][2] - 被列入名单的实体涉及台湾关键军工研发制造机构 涵盖航空、导弹、舰艇及潜艇等多个领域 [1] - 这些实体承接台防务部门业务的同时 还广泛参与民机、商船、消费级无人机等民品业务 具有军民两用的特点 [3] 被制裁企业的业务范围 - 汉翔航空工业研发了台空军"经国"号战斗机、"勇鹰"高级教练机等 并参与F-16战斗机的维护与升级 还承担台军无人机项目研发 [2] - 中山科学研究院研发了"天弓"防空导弹、"天剑"系列导弹、"雄风"系列反舰导弹等 [2] - 经纬航太科技和仲硕科技主要从事无人机研发 [2] - 攻卫股份研发军警用防弹衣、盾牌等防护装备 [2] - 国际造船参与研制台海军两栖船坞运输舰"玉山"号、油弹补给舰"磐石"号等 还承担自制潜艇"海鲲"号研发 [3] - 中信造船研发台当局巡防舰艇 包括"宜兰舰"与"高雄舰" [3] - 龙德造船是沱江级导弹巡逻舰等多型导弹舰艇的制造商 [3] 台湾企业的供应链依赖 - 台湾军工企业生产所需的零配件、原材料大量依赖大陆 [6] - 大至芯片需要的稀土 小到商用无人机螺旋桨马达所需的磁铁 都可能来自大陆 [6] - 虽然台当局采购合约严禁大陆制材料 但由于成本因素 仍有供货商使用大陆零部件甚至"贴牌" [6] - 改用其他地方的产品将导致成本提高 [6] 台湾企业的回应 - 汉翔航空称军用业务不涉及大陆供应链 但民用业务会受影响 [5] - 龙德造船称军用业务"不受影响" 民用业务的零件来自大陆但"可替代性高" [5] - 台防务部门宣称正在协助业者在台落地生产 达成"非红供应链" [5] 行业影响分析 - 大陆措施将对台湾"自研"军舰及其他军工项目的关键核心技术造成直接影响 [6] - 如果大陆扩大禁令 其他中小企业业者也可能受影响 [6] - 台湾经济与大陆"脱钩"可能要付出高昂代价 [9] - 两岸商业联系在过去数十年助推了台湾经济发展 [9]
国台办:只要回到“九二共识”共同政治基础上 两会对话沟通机制就能重启
快讯· 2025-06-11 11:04
两岸关系性质 - 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1] - 两岸关系不是"国与国关系",也不是"一中一台" [1] - 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不容改变也不可能改变 [1]
国台办:愿意同台湾各界人士就两岸关系和国家统一问题深入协商
快讯· 2025-05-28 11:16
两岸关系与国家统一 - 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陈斌华强调中国主权和领土从未分割,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 [1] - 完成国家统一是同胞夙愿和民族大义 [1] - 在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基础上,愿意同台湾各党派、各界别、各阶层人士就两岸关系和国家统一问题广泛交换意见 [1] - 将开展深入协商,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统一进程 [1]
国台办评赖清德一年来两岸关系作为:升高对立对抗
中国新闻网· 2025-05-14 21:03
两岸关系 - 国台办发言人指赖清德当局上台一年来升高两岸对立对抗、破坏台海和平稳定,是"两岸和平破坏者""台海危机制造者" [1] - 赖清德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坚持"台独"立场,宣扬分裂谬论,操弄"反中抗中",制造"绿色恐怖",阻挠两岸交流交往 [1] - 赖清德当局编造"民主对抗威权"虚假叙事,企图蛊惑岛内民众,误导国际舆论 [1] - 赖清德当局无视经济规律,图谋两岸经贸"脱钩"、产业"断链",损害岛内企业和民众利益福祉 [1] - 赖清德当局向外献媚输诚,妄图"倚外谋独""以武谋独" [1] - 赖清德将"中国"定位为"境外敌对势力",国台办指其把台湾推向兵凶战危险境 [1] - 国台办强调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统一才是维护台海和平稳定、增进台胞安全福祉的正确道路 [1] 台湾能源与经济问题 - 台湾高雄、台南等地近期多次停电,舆论质疑民进党当局"非核家园"能源政策导致电价频涨、停电增多 [2] - 台湾2024年4月仅桃园市就发生35起停电事件 [2] - 台湾电价"四年五涨",涨幅近五成 [2] - 台湾产业界和民众深受停电和电价上涨之苦 [2] - 民进党当局违背经济规律,罔顾民众福祉,无力解决经济、民生问题 [2] - 台湾经济发展结构性难题可通过扩大两岸经济合作、深化两岸融合发展解决 [2] - 大陆对两岸通电持积极态度 [2]
中美谈判后特朗普突然提“统一”,台当局紧急发声
中国新闻网· 2025-05-14 08:50
中美贸易谈判 -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记者会上提到谈判成果将有利于"统一与和平",引发外界猜测可能涉及台湾议题 [1][3] - 特朗普表示日内瓦会谈进展对中国、美国以及"统一与和平"都很棒,其中"unification"一词引发对台海和平与两岸关系的猜测 [3] - 特朗普的讲话时而看稿时而即兴发挥,难以确认"统一与和平"的发言是备好的讲稿还是即兴发挥 [3] 台湾当局反应 - 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办公室发言人表示,台当局目前未掌握中美经贸磋商涉及台湾相关议题的情况 [1][3] - 台湾外事部门发言人声称美方在日内瓦会谈中未涉及台湾议题,并称美方对台承诺依然坚定 [3] - 台资深媒体人黄扬明认为赖清德当局反应过度,特朗普的词汇不明确,台当局举动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4] 中美关税调整 - 中方宣布自2025年5月14日12时01分起,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由34%调整为10%,暂停实施24%的加征关税税率90天 [5] - 停止实施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5号和第6号规定的加征关税措施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