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关系
搜索文档
郑丽文、马英九,最新表态
财联社· 2025-11-08 09:34
两岸关系历史回顾 - 2008年至2016年在“九二共识”基础上两岸频繁交流 迎来“春暖花开” [1] - “九二共识”可带来两岸局势缓和与和平交流 国民党将继续坚持此路线成为和平缔造者 [1] - 两岸和平环境下台湾发展空间才能打开 经贸活动更加活络 [1] 当前两岸关系现状 - 民进党当局不愿接受“九二共识”导致两岸失去对话政治基础 [1] - 民进党坚持“台独”立场和“抗中”思维导致两岸缺乏正式沟通管道 [1] - 错误两岸政策使台湾陷入最不利状态 将台湾带向兵凶战危险境 [1] 两岸领导人会晤影响 - 2008年后在“九二共识”和反对“台独”基础上两岸互信叠加 促成领导人历史性会晤 [1] - 民进党上台后推行“抗中保台”政策导致两岸关系低迷 交流几乎中断 [2] - 赖清德发表“新两国论”与“境外敌对势力”说将两岸关系推入谷底 [2] 政策呼吁与展望 - 呼吁赖清德悬崖勒马 回到两岸共同政治基础 [2] - 希望民进党当局负起责任 为台海和平与台湾民众利益着想 [1] - 只有通过两岸交流才能迎向更美好未来 [1]
郑丽文:“九二共识”可带来两岸和平,国民党将坚定走正确路线
新华社· 2025-11-08 00:04
两岸关系历史与现状 - 2008年至2016年在“九二共识”基础上两岸频繁交流迎来“春暖花开” [1] - “九二共识”被证明能带来两岸局势缓和与和平交流 [1] - 当前民进党当局不愿接受“九二共识”导致两岸失去对话的政治基础 [1] 国民党政策立场 - 国民党会坚定地在正确路线上继续走下去成为主动关键的和平缔造者 [1] - 在两岸和平环境中台湾的发展空间才能打开经贸才能更加活络 [1] - 只有通过两岸交流才能迎向更美好的未来错误的两岸政策会使台湾处境陷入最不利状态 [1] 对民进党当局的批评 - 民进党当局坚持“台独”立场和“抗中”思维导致两岸缺乏正式沟通管道把台湾带向兵凶战危险境 [2] - 民进党当局提出不符合台湾民众利益不被主流民意接受的“抗中保台”政策导致两岸关系迈入低迷状态交流几乎中断 [2] - 赖清德发表“新两国论”与“境外敌对势力”说将两岸关系进一步推入谷底 [2] 两岸领导人会晤的意义 - 2008年后两岸在“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基础上互信逐渐叠加自然促成两岸领导人历史性会晤 [1] - 两岸领导人历史性会晤对两岸关系有深远影响 [2]
国台办:将继续多为台湾同胞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29 14:20
国务院台办新闻发布会回应 - 国务院台办发言人在脸书平台开设账号后收到许多台湾网友留言祝福与支持以及寻亲请求[1] - 民进党当局威胁通过脸书私信配合大陆悬赏通告的民众或面临7年以上有期徒刑[1] - 国务院台办发言人指责民进党当局威胁恐吓严重侵害台湾同胞基本权利暴露其言论自由的虚伪本质[1]
国台办回应民进党当局清查大陆证件:侵犯隐私 不得人心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29 14:20
台胞申领大陆证件政策 - 台湾居民自愿申领大陆身份证件是其享有的合法权利 [1] - 为台胞办理有关证件旨在提供更好服务和便利 广受台胞好评 台胞肯定其有用、实用、好用 [1] 对民进党当局行动的评论 - 民进党当局加紧清查岛内公务员持有大陆身份证件情况 [1] - 民进党当局采取手段威胁恐吓台湾同胞 制造"绿色恐怖" 阻挠破坏两岸同胞走近走亲 [1] - 民进党当局行为严重侵犯台胞个人隐私 不得人心 [1] 证件信息安全 - 台胞申领大陆各类证件情况及证件信息受到有关部门严格保护 外界无法获取 [1]
【乡音 乡愁】台湾律师高秉涵:此生愿见九州同
央视网· 2025-10-25 11:35
核心观点 - 报道通过台湾律师高秉涵的故事 展现两岸同胞间深厚的乡愁情感与历史联系 [1] 人物背景 - 台湾律师高秉涵现年90岁高龄 [1] - 高秉涵已连续三十多年帮助台湾老兵将遗骨带回大陆家乡 [1] 主要事迹 - 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 高秉涵已帮助百余位老兵完成归乡心愿 [1]
国台办:习近平总书记贺电为国共两党关系和两岸关系发展指明方向
新华网· 2025-10-22 16:23
两岸关系政策立场 - 习近平总书记贺电为国共两党关系和两岸关系发展指明方向 [1] - 大陆方面愿意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政治基础上与台湾各政党、团体和各界人士促进交流合作 [2] - "九二共识"被定义为两岸关系发展的共同政治基础和台海和平稳定的定海神针 [2][3] 对台交流与合作意向 - 大陆方面愿意加强与包括中国国民党在内的台湾各党派、团体和代表性人士的沟通联系、交流交往 [1] - 大陆方面愿在既有共同政治基础上同中国国民党加强高层往来巩固增进政治互信保持良性互动 [2] - 大陆方面对郑丽文女士表态愿意赴大陆访问交流持欢迎态度以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2] 对民进党当局的立场 - 由于民进党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对话沟通机制自2016年5月以来处于停摆状态 [2] - 民进党当局想要重启两会对话沟通机制就必须承认"九二共识" [2] - 民进党当局否认"九二共识"破坏两岸关系发展站在了台湾主流民意对立面 [3]
国台办:煽动“反中抗中”阻挠两岸交流合作 是对两岸关系的严重破坏
央视网· 2025-09-24 11:42
两岸关系现状民调 - 台湾议题研究中心民调显示70.2%的岛内民众认为近半年两岸关系变坏,仅有9.1%认为变好 [1] - 台陆委会称其民调结果与该结果相符,并将原因归咎于大陆飞机频繁活动 [1] 两岸关系变化原因分析 - 国台办指出2008年至2016年台海风平浪静,而2016年5月以来台海局势日益紧张 [1] - 将两岸关系变坏的直接原因归咎于民进党当局,特别是赖清德今年3月将大陆界定为境外敌对势力并抛出17项策略等挑衅行为 [1] - 认为民进党当局煽动反中抗中,阻挠两岸交流合作,是两岸和平破坏者和台海危机制造者 [1] 对积极民调数据的解读 - 国台办认为仍有9.1%民众认为两岸关系变好,是因为大陆方面积极响应两岸同胞要和平、要发展、要交流、要合作的共同愿望 [1] - 指出这是对两岸关系发展充满期待、敢于冲破民进党当局阻挠的同胞用实际行动换来的结果 [1] 对台陆委会的批评 - 国台办批评陆委会作为专责处理两岸事务的部门,主责主业本是推动两岸协商对话和促进交流,现在却成为煽动两岸对立对抗、阻挠限制两岸交流交往的急先锋 [1] - 认为对于近半年来两岸关系变坏,陆委会难辞其咎 [1]
赖清德宣称台湾 “绝不投降”,背后暗藏玄机
经济观察网· 2025-09-22 16:42
核心观点 - 赖清德在论坛上声称若大陆发起统一之战,台湾绝不投降 [1] - 台湾防卫部门出台新版安全指引手册并举办航天防卫展览 [1] - 分析认为赖清德此举旨在向大陆示威并对内恫吓、裹挟台湾民众以维护统治地位 [1] - 不排除其为赢得2028年大选在两岸关系上铤而走险制造危机 [1]
台湾社会这样对待大陆阅兵:民间沸腾、庙堂无声
经济观察报· 2025-09-04 20:07
台湾社会对大陆阅兵的反应分析 - 台湾社会对大陆9月3日阅兵的反应可概括为民间沸腾和庙堂无声 [2] - 民间反应热烈而多样化,庙堂方面则几乎保持沉默 [9] 民间反应 - 以《中国时报》和中天新闻为代表的媒体对阅兵进行了详尽报道,内容琳琅满目 [5] - 力主两岸交流和统一的网红名人情绪激动,表达了对阅兵的骄傲和对"台独"的批评 [6] - 邱毅教授称阅兵为最壮观、最震撼人心,并质疑"台独"分子的反应 [7] - 王炳忠在亲临现场后多次激动落泪,表达了对历史的悲愤和对现今中国的骄傲 [7] - 陈之汉(馆长)认为阅兵后世界无人敢欺负中国,并区分了民进党支持者和认同中国人的不同反应 [7] - 专家学者如郭正亮认为阅兵装备主要针对美国,展示的武器让美国有感 [7] - 张延廷指出阅兵展示的装备具有四大特点:无人化AI智能装备、预警机与低轨卫星搭配、隐身化发展、核打击能力显著提高 [8] 庙堂反应 - 庙堂方面几乎鸦雀无声,唯一例外是台湾当局领导人赖清德的两个表态 [9][10] - 赖清德顺应日本官方表态,将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称为"终战",受到蓝营批评 [10] - 赖清德未正面评论阅兵,而是通过社交媒体表示台湾人民热爱和平,不拿枪杆子纪念和平 [10] - 蓝营处境尴尬,很少有人发言 [10] 社会结构分析 - 在分析两岸关系时,以庙堂和民间来划分比统"独"或蓝绿白阵营更确切 [1][3] - 庙堂中的无论蓝绿阵营或拖"独"立场,都属于既得利益集团,包括绿营媒体 [1][3] - 庙堂阶层对统一有近乎天然的抗拒和恐惧心理 [3] - 台湾民间对两岸关系未来发展持越来越开放的态度 [4]
台海观澜 | 台湾社会这样对待大陆阅兵:民间沸腾、庙堂无声
经济观察网· 2025-09-04 10:37
台湾社会对大陆阅兵的反应分化 - 台湾社会对大陆9月3日阅兵的反应呈现民间沸腾与庙堂无声的鲜明对比 [2][4][8] - 民间反应开放积极 包括媒体详尽报道和网红名人情绪激动表达 [3][5][6] - 庙堂阶层包括蓝绿阵营对统一存在天然抗拒 仅赖清德有少数表态 [2][8][9] 民间媒体与评论员反应 - 《中国时报》和中天新闻对阅兵进行事无巨细的详尽报道 [5] - 邱毅教授评价阅兵为最壮观震撼 并质疑台独分子反应 [6] - 王炳忠现场观礼时数次激动落泪 提及抗日场景与山河告慰先烈 [6] - 网红馆长陈之汉认为阅兵后世界再无人敢欺负中国 [6] 军事专家对阅兵装备的评估 - 郭正亮指出展示装备主要针对美国 所有让美国有感的武器均展现 [7] - 张延廷提出战略拐点已到 总结装备四大特点:无人化AI智能系统作战、预警机与低轨卫星搭配模式、隐身化发展、核打击能力显著提升 [7] - 特别强调东风-61可能具备高超音速能力 导致拦截难度极高 [7] 庙堂阶层及政治人物反应 - 国民党籍立委划清与洪秀柱的界限 表明其不代表国民党 [2] - 赖清德两项表态:将抗日战争胜利称为终战顺应日本 以及通过社交媒体表示台湾不拿枪杆子纪念和平 [9][10] - 蓝营方面批评赖清德媚日且将抗战叙事权拱手让予大陆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