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传承

搜索文档
“书架上的博物馆”丛书(第二辑)首发
杭州日报· 2025-04-29 09:53
丛书发布 - "书架上的博物馆"丛书(第二辑)四册《秦始皇帝陵之谜》《青铜器上的神秘纹饰》《良渚玉器之谜》《万年稻种里的上山秘密》首发上市 [1] - 丛书追踪最新考古成果,揭示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有图有真相,有趣有"细料",好读又好看 [1] - 丛书实现了三个突破:突破了时空的界限,让沉睡千年的文物在书页间重获新生;突破了学科的藩篱,将考古发现、历史研究、艺术鉴赏融为一体;跨越了代际的鸿沟,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文明的故事 [1] 丛书内容 - 《万年稻种里的上山秘密》将读者的目光带回到一万年以前的长江下游,聚焦于世界稻作农业的起源地——上山 [2] - 一粒炭化稻米,见证了人类从狩猎采集走向农耕的伟大转折 [2] - 写作这本书的核心是将严谨但略显枯燥的考古报告,转化为青少年读者喜爱的内容 [2] 丛书制作 - 浙江摄影出版社特别聘请了考古、历史、文博领域的9位知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确保丛书考古知识的准确性、严谨性 [2] - 丛书的第三辑、第四辑正在有序地策划、撰写中 [3]
致敬守护!5位文保领域代表谈文明传承
新华网· 2025-04-29 08:37
文章核心观点 4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5位文保领域代表分享工作经历,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初心传承文明,各项文保成就凝聚着无数工作者的智慧与坚守 [1][3] 文保成就 -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全面开展,“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申遗成功,博物馆全年接待观众超14亿人次,7批次211件(套)流失文物艺术品回归祖国 [3] 代表人物事迹 王龙 - 梦想“丈量大地”,曾带队用一年时间走遍吐鲁番山水,调查1108条坎儿井 [3] - 作为吐鲁番区域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指导员,牵头组织天山孔道专项调查,新发现74处古墓葬、古遗址等 [3] 宋淑霞 - 讲解敦煌20多年,以“讲解员的素养决定文化遗产价值的阐释”为指引,未来将践行和弘扬莫高精神 [3][4] 夏格旺堆 - 从事文物考古工作近30年,参与近100个项目田野工作 [6] - 主持考古的西藏康马玛不错遗址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6] 刘汉兴 - 认为文物保护是文明交流互鉴重要渠道,文物援外工程项目道路越走越宽,为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贡献中国智慧经验 [6] - 足迹遍布亚洲,修复柬埔寨吴哥古迹王宫遗址等人类瑰宝 [7] 刘红岩 - 受舅舅影响成为长城保护员,每天走十多公里监测险情、清理石阶等 [9] - 见证从一人到一群人守护长城,认为人民群众是文化遗产第一守护人 [9]
加强文物保护 传承中华文明(权威发布)
人民日报· 2025-04-29 06:36
对文物保护的热爱,在他们穿越春夏秋冬、山地河谷的足迹里—— 4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5名文物保护领域代表围绕"加 强文物保护 传承中华文明"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文物事业发展的每一项成就背后,都凝聚着文物保护 工作者的智慧与坚守。他们或扎根田野,用脚步丈量历史,或心怀敬畏,用匠心守护遗存,以实际行动 诠释择一事终一生的初心。 "我们在工程修复中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无人机测绘、激光雷达等科技对建筑存在的问题'精准用药', 建筑修复过程中尽量使用原来的老构件。"来自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合作中心的刘汉 兴,长期参与援助柬埔寨吴哥古迹王宫遗址项目,在吴哥古迹修复工作中提供着中国智慧和中国方 案。"我们要继续与国内外交流,加强文物保护的合作利用,与国际上先进的文物保护理念和技术方法 接轨,进一步做好文物保护。"刘汉兴说。 20余年来,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扬部副部长、副研究员宋淑霞坚持为游客讲述敦煌文化。对她来说,讲解 是在搭建古今对话的桥梁。如今,前沿科技手段赋能敦煌文化的传播。例如"飞天"专题游览线路,在敦 煌数字化资源、虚拟增强技术等加持下,游客参观结束后可以在窟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