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传承

搜索文档
学习进行时丨传之后世、泽被后世
新华网· 2025-06-15 08:56
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 -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强调要世世代代传下去 [1] - 2024年北京中轴线、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 - 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提高保护能力和水平 [1] 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敦煌莫高窟,强调保护是第一位的,旅游是第二位的,不能过于商业化 [2] - 习近平总书记调研丽江古城、龙门石窟、大运河、殷墟、平遥古城、承德避暑山庄、武夷山、云冈石窟、嘉峪关长城等地,始终强调保护第一 [3] - 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八达岭镇石峡村乡亲们守护长城、传承长城文化 [3] 典籍资料保护与传承 - 习近平总书记推动编纂《宋画全集》并扩展为"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汇聚散落全球的国宝画卷 [6] - 习近平总书记批准建设国家版本馆,强调收集全、保护好典籍资料,传承未中断的文明 [8] 文化传承与历史记录 -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建设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强调建成神圣殿堂 [10][11] - 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为《复兴文库》作序,强调"述录先人的开拓,启迪来者的奋斗" [13]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强调要呵护好、珍惜好文化瑰宝,传承下去 [13]
记者手记丨让中华文明在交融互鉴中更加焕发光彩
新华网· 2025-06-09 07:12
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化发展 - 法国陶艺家开弥在景德镇进行创作,作品融合中西文化元素如穿运动鞋的武松和蓝发哪吒,体现艺术创新灵感来源于跨文化交融 [1] - 景德镇吸引全球陶瓷艺术从业者,高峰期"洋景漂"数量达5000人,当地设立服务站并提供政策支持,已有1位外国专家获中国政府友谊奖、20位获庐山友谊奖 [2] - 景德镇与土耳其伊兹尼克建立友好城市关系,两地频繁开展陶瓷文化交流,副市长艾哈迈德·卡亚强调文化碰撞对激发创造力的重要性 [2] 文化产业人才生态建设 - 景德镇实施人才服务专项措施,包括成立景漂景归人才服务局、搭建创业平台、设立专项基金,吸引海内外人才推动陶瓷文化创新 [3] - 中国古城老街通过再开发实现文脉延续与民生改善,案例涵盖北京胡同、常德河街、平遥古城及丽江古城,将静态文化遗产转化为动态文化资源 [3] 传统文化IP商业化突破 - 基于《西游记》的3A游戏《黑神话:悟空》获2024全球年度游戏"最佳动作游戏"奖,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进入全球影史票房前五 [4] - 中国新式茶饮品牌加速出海,马来西亚吉隆坡市中心聚集上百家门店,产品因融合传统与现代特质受当地消费者认可 [4] - 马来西亚文化研究者郭憓恩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产品成功关键在于触发受众文化共鸣,满足精神需求 [4] 文明价值输出战略 - 英国哲学家罗素评价中华文明为唯一延续至今的古代文明,认为其探索的文明路径具有独特吸引力 [5] - 中国通过"以文兴业、以文惠民、以文化人"策略推动文明创新,为现代化进程注入文化动能 [5]
加强文物保护 传承中华文明(权威发布)
人民日报· 2025-04-29 06:36
文物保护工作者的贡献 - 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镇石峡村的长城保护员刘红岩每天徒步十几、二十几公里的山路守护长城,并在暴雨天气组织保护员用塑料布苫盖长城墙体 [1] - 吐鲁番学研究院考古研究所负责人王龙带领队员调查了1108条坎儿井,并在北部天山新发现74处古墓葬、古遗址、古岩画、古建筑 [1] - 西藏文物保护研究所的夏格旺堆主持的"西藏康马玛不错遗址"项目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该遗址为西藏中部史前文化首次寻找到距今4000年前的"历史源头" [1] 文物保护技术的创新 -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合作中心的刘汉兴在柬埔寨吴哥古迹修复工作中使用三维激光扫描、无人机测绘、激光雷达等技术进行"精准用药" [2] - 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扬部副部长宋淑霞团队利用数字化资源、虚拟增强技术开发"飞天"专题游览线路,实现"窟内文物窟外看"的效果 [2] 文物保护的国际合作 -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长期参与援助柬埔寨吴哥古迹王宫遗址项目,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 - 文物保护工作者计划与国际上先进的文物保护理念和技术方法接轨,加强国际合作利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