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标准化

搜索文档
激发旅游消费市场内在潜力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两项旅游服务国家标准
中国证券报· 2025-04-29 06:41
旅游服务国家标准修订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发布新修订的《旅游信息咨询服务》(GB/T26354—2025)和《旅游餐馆设施与服务要求》(GB/T26361—2025)两项国家标准 旨在完善旅游服务标准体系 为旅游信息咨询和餐馆设施建设提供技术指导 [1] - 新标准将加快优质旅游公共服务供给 激发旅游消费市场潜力 满足人民群众旅游消费和美好生活需求 [1] 《旅游信息咨询服务》标准核心更新 - 适用范围调整为"旅游目的地各类机构提供的旅游信息咨询服务" 取代2010年版《旅游信息咨询中心设置与服务规范》 [2] - 强化线上服务方式 明确机构可通过线上或线下提供服务 大幅增加线上服务要求 [2] - 新增市场化要素 关注市场主体服务 将服务目的拓展至旅游目的地宣传推广 [2] - 完善无障碍和可持续要求 扩展线上线下无障碍服务 提出通过数据分析建立游客长期互动机制 [2] - 标准将于2025年7月1日实施 [2] 《旅游餐馆设施与服务要求》标准升级 - 明确旅游餐馆术语定义 对设施、菜品、服务、管理制度提出具体要求 重点更新文旅融合、智能服务、绿色消费内容 [3] - 新增五项基本要求:符合治安/消防等法规 诚信经营 节约用餐 低碳环保 弘扬餐饮文化 [3] - 标准响应时代需求 规范餐馆设施与服务 提升管理水平 发挥消费引导和文化传播作用 [3]
两项旅游服务国家标准发布 信息咨询、餐馆设施有了新规范
快讯· 2025-04-28 11:16
旅游服务国家标准修订 - 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发布新修订的《旅游信息咨询服务》(GB/T26354—2025)和《旅游餐馆设施与服务要求》(GB/T26361—2025)两项国家标准 [1] - 新版《旅游信息咨询服务》标准根据行业新变化修订 涵盖总体要求、服务内容、方式、人员、设施设备及改进等方面 [1] - 重点强化线上服务方式、无障碍和可持续性要求 反映数字化和包容性发展趋势 [1] - 新版《旅游餐馆设施与服务要求》标准明确定义术语 对设施、菜品、服务、管理制度提出具体要求 [1] - 新增文旅融合、智能服务、绿色消费等内容 体现行业转型升级方向 [1] 标准修订核心方向 - 《旅游信息咨询服务》标准突出线上服务能力建设 适应后疫情时代消费习惯变化 [1] - 旅游餐馆标准强调智能化与绿色化 包括智能服务设备应用和可持续消费引导 [1] - 两项标准均注重服务标准化与品质提升 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1]
商务部召开《关于促进家政服务消费扩容升级若干措施的通知》专题新闻发布会
商务部网站· 2025-04-18 12:53
文章核心观点 商务部会同多部门制定《关于促进家政服务消费扩容升级若干措施的通知》,围绕提升服务供给质量、促进便利消费、完善支持政策、优化消费环境4个方面提出12项重点举措,以推动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服务需求,各部门也介绍了相关工作及未来计划[3][4] 政策出台背景及考虑 -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家政服务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家政业办成爱心工程,李强总理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扩大多元化服务供给,去年8月国务院出台相关意见对发展家政服务消费作出总体部署[3] - 出台政策一是为更好服务“一老一小”,增进民生福祉,当前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突破3亿,65岁以上老年人达2.2亿,3岁以下婴幼儿超3000万,养老、托幼等家政服务是刚性需求;二是为更好稳定和扩大就业,助力乡村振兴,家政服务业就业容量大,是农村进城务工人员重要就业领域;三是为更好扩大服务消费,推动高质量发展,2023年全国家政服务业营业收入达1.16万亿元,2024年达1.23万亿元,服务消费将成经济发展重要内生动力[3][10][11] 《若干措施》重点举措 提升家政服务供给质量 - 扩大优质家政服务供给,鼓励企业拓展新兴服务领域,加强跨界合作,深化供需对接合作,打造特色品牌,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人才[5] - 推动家政服务品牌化发展,引导企业建立健全管理、培训、质量评价体系,培育龙头企业,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开展品牌展示推广活动[5] - 提升家政服务技能水平,将紧缺职业工种纳入指导目录,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培训体系,开展技能升级行动[5] 促进家政服务便利消费 - 优化家政服务消费设施布局,开展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和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鼓励企业创新服务模式,提供“微服务”[6] - 加快家政服务业数字化发展,利用数字技术提高供需匹配效率和消费者参与度,培育平台型互联网家政企业[6] 完善家政服务业支持政策 - 完善财政金融支持政策,支持企业为服务员投保保险,加大对小微企业金融支持,丰富保险产品供给[7] - 加大社保支持力度,推动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将符合条件人员纳入住房保障范围[7] - 开展家政服务促消费活动,支持各地将更多活动纳入“服务消费季”,创新消费场景[7] 优化家政服务消费环境 - 推进信用信息体系建设,优化全国家政服务信用信息平台功能和服务,强化信用核查,推行电子版“居家上门服务证”[8] - 提升家政服务规范化水平,修订完善合同示范文本,推广《家政服务公约》,推树先进典型[8] - 提高家政服务标准化水平,完善标准体系建设,加快制修订细分门类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8] - 引导家政服务市场健康发展,开展质量监测评价,完善举报、投诉渠道,建立纠纷调解机制[8] 各部门工作及计划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 指导各地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对企业吸纳重点群体就业和劳动者创业给予税收优惠、社保补贴等支持[13] - 持续深化实施家政劳务对接行动,健全对接工作机制,搭建供需平台,加大有组织劳务输出力度[13] - 加强家政劳务品牌建设,培育有特色、有规模、有影响力的品牌,开展宣传推介[13] - 加强家政服务职业化建设,推动相关意见落实落地,从10个方面提升从业人员职业化水平[22] - 开展家政服务职业技能培训,面向重点群体和企业职工组织就业技能和岗位技能培训[22] 国家发展改革委 - 提升家政服务质量,实施家政培训提升、信用建设专项行动,开展质量提升“十大行动”,印发产教融合、员工制转型发展政策文件[14] - 扩大家政服务有效供给,实施家政“领跑者”行动,培育领跑企业、社区和院校,印发推动家政进社区指导意见[14] - 以优化供给为抓手,鼓励企业拓展消费新场景,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加快配齐社区服务网点[15] - 以产教融合为引擎,扩大高素质人才供给,提升从业人员存量素质,优化职业素养和服务意识[15] - 以供需对接为载体,提高就业质量和能力,强化精准对接,畅通人才输送、培养、就业渠道[16] 商务部 - 开展家政服务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全国家政服务信用信息管理平台,开通核查渠道,归集信用记录供查询,推动信用修复,截至2025年3月底,收集2万余家企业和1670余万条服务员信用信息,访问量超2.3亿次[18] - 开发“家政信用查”移动应用程序和小程序,优化流程,连通多平台,提供在线技能培训功能,免费提供800多课时视频培训课程[19] - 指导完成《家政服务 母婴护理服务质量规范》和《0~3岁婴幼儿居家照护服务规范》两项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于2025年3月1日正式实施,协同推进国家标准应用推广,建设72个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示范[25] - 优化全国家政服务信用信息平台功能和服务,归集更多信用信息,推行电子版“居家上门服务证”,加快“家政信用查”全平台覆盖,互通地方平台,展示服务评价信息,加强宣传推广[19] - 会同相关部门完善家政服务标准体系,加快制修订“一老一小”等方面标准,加强宣贯和应用,总结推广典型经验[26] 全国妇联 - 培育扶持巾帼家政服务企业(机构)6000多家,帮助90多万妇女就业,2024年实施巾帼家政“五个一”行动,制定团体标准,统一品牌标识,建设数字化服务专区,举办全国巾帼家政服务职业技能大赛,开展系列宣传活动[20][21][22] - 激活家政潜能,开展供需对接,引导妇女转移就业,引导企业参与招聘活动,推进社区服务站点建设[23] - 聚焦素质提升,深化技能培训,加强部委合作,推动设立家政专业,支持企业与院校合作建立培训基地[24] - 立足提质增效,加强品牌建设,制定发布两个指南,开展培训和解读,选树3A级以上服务机构,维护从业人员合法权益[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