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家政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辽宁:加快培育优质家政服务人才队伍
新华网· 2025-07-31 09:41
图为技能大赛现场。(受访单位供图) "辽服到家"是由辽宁家政服务行业龙头企业、骨干院校联合打造,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会同相关行业部门联合培育支持的辽宁特色家政 服务品牌,涵盖家政、照护、托育、康养等服务领域,主要功能是汇集行业培训就业资源,完善行业标准化体系,发展行业新兴职业和服务模 式,提升家政服务从业人员队伍规模、技能水平和服务质量。 新华网沈阳7月30日电(记者白涌泉)29日,为加强家政服务职业化建设,提高从业人员培养质效和服务能力,进一步释放家政养老照护托育领域 就业吸纳能力,辽宁省首次推出的"辽服到家"品牌培育系列活动在葫芦岛市举行。 辽宁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人社部门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围绕创新打造"辽服到家"品牌,充分发挥辽宁家政服务行业人才培养联 盟重要渠道平台作用,实施家政服务职业技能提升专项行动,建设家政领域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开发推广统一的培训和评价规范,以品牌为引 领培育数量充足、技能过硬的家政服务人才队伍,将舒心、暖心、贴心的服务送到千家万户。 今年5月,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印发的《"辽服到家"品牌培育行动实施方案》提出,从今年起,辽宁省将实施"辽服到家"职业技 ...
青年整理收纳师捧上兴趣饭碗 政策需筑牢新就业群体防护网
证券时报· 2025-07-28 23:32
新职业正成为青年就业的新蓝海。 夏日清晨7时,空气中还带着一丝清凉,整理收纳师安然已开始忙碌的一天——在有限的空间里熟练地处理人、物与空间的关系,这份自由职业让她告别了青年旅 社店长的"枯燥"工作。记者跟拍发现,像安然这样的转行者不只追逐热爱,更在微光中照亮稳就业的新路径。 兴趣饭碗:从青旅店长到整理收纳师的跨界突围 见到安然是在北京甘家口地铁站,距离与客户约定的上门时间还有半小时。跟随安然的步伐,七弯八拐后,我们提前到达客户家。戴好手套、口罩,穿好一次性鞋 套,安然按响了客户家的门铃,一场全屋收纳整理"作战"即将拉开帷幕。 进门后,按照与客户沟通好的收纳方案,安然瞬间进入工作状态:铺上防尘袋,将数十件衣物按照材质、款式、季节、颜色进行折叠和分类,再用收纳盒装上其他 衣物并贴上标签,再整理书籍、药品、生活用品……忙活了8个小时,经过安然的手,房间焕然一新、物品格局井然有序。 在转行做整理收纳师前,安然曾是一位青旅店长,每天重复着服务旅客住宿的工作。对于追求自由的她,希望趁着年轻追寻职业生涯的更大可能。 "去年,有人给我推荐了整理收纳师这个职业,简单尝试后发现自己对收纳很感兴趣。这种处理好人、物与空间的关系的工 ...
挖潜扩容 夯实民生之本
辽宁日报· 2025-07-27 10:09
就业总体情况 - 上半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28.1万人,同比增长5.1%,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9.8% [1] - 帮扶失业人员再就业24.8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4.1万人,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 [1] - 就业局势总体稳定、稳中向好,"民生之本"更加夯实 [1] 就业工作举措 - 稳存量:迭代实施"春暖辽沈"系列行动,帮助企业解决用工缺口39万个 [2] - 扩增量:累计举办招聘活动8811场次,拓展就业增长点 [2] - 提质量:开展职业培训和岗位练兵51.1万人次,启动十大专项培训行动 [2] 政策支持 - 形成"1+19+X"全要素就业"政策矩阵",包括惠企减负政策"工具包" [4] - 上半年通过失业保险降费率等政策为企业减少用工成本13.05亿元 [4] - 聚焦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22个重点产业集群、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挖掘就业机会 [4] 创业带动就业 - 上半年全省扶持创业带头人7920人,带动就业5.9万人,分别同比增长1.1%、4.4% [5] - 探索建设"街创中心",打造项目能落地、初创有扶持的创业环境 [5] 重点群体就业 - "就来辽"融媒体平台青年活跃粉丝量近90万,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 [6] - 组织"百校千企"人才对接等活动,开展招聘546场,发布岗位22.3万个次 [6] - "舒心就业"服务站点上半年服务登记失业人员12.8万人 [7]
这些“不体面”工作,竟藏着高收入密码
36氪· 2025-07-25 16:18
01 "95后掏粪工" 的真实身份 潘浩男其实并非普通淘粪工人,实为浙江宁波慈溪粪便清运团队的经营者(自称"掏二代"),其父从事该行业20余年,家庭拥有拥有吸粪车、干湿分离车 等设备并雇佣工人,并且他所经营的公司不仅有淘粪业务,还有房屋修缮等业务。 据极目新闻报道,潘浩男今年28岁,大学学习的是影视编导专业,毕业后回家从事父辈的工作,"把掏粪发扬光大。" 在网上看到一个热搜——#95后掏粪工上班开粪车下班开奔驰 在大家的常规认知里,掏粪工的工作又脏又累,是不太"体面"的活儿,根本不太可能和奔驰联想到一起。 可你能想象吗,一位 95 后的掏粪工,上班开粪车,下班开奔驰,甚至还收获了幼师女友的青睐,为他辞职从亳州到宁波千里奔现!他就是潘浩男,一个 来自安徽的"掏二代"。 你有没有想过,那些被你随手扔掉的废品,其实是一座座"小金库"?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垃圾分类的推行,废品回收行业迎来了新的春天。 潘浩男表示相比其他行业,淘粪这个行业比较稳定,虽然也有竞争,但是没那么卷。 按照慈溪的行情,一般的粪便清运价格是每车300元左右,一辆3立方米容量的粪便清运车,一天正常工作可以装载十车左右的粪便,每辆车外出工作需要 一到 ...
赤峰市联手京东家政助力百姓就业
内蒙古日报· 2025-07-23 21:42
京东家政培训就业项目 - 全国首家京东家政培训就业基地于今年3月落地赤峰 为当地劳动者免费提供日常保洁 家电清洗 收纳整理等多元化家政技能培训 [4] - 赤峰市与京东家政联合推出"订单式培训" 采用"统一标准 分散培训 集中考核"模式 整合11家培训机构资源 形成立体化人才培育网 [4] - 项目实现"培训即就业 结业即上岗" 目前已培训学员330余名 有效促进劳动力供给与市场需求精准匹配 [11] 家政行业市场需求 - 家政市场需求向精细化 专业化升级趋势明显 健康 养老 保洁等领域从业人员需求量巨大 [6] - 部分从业者缺乏专业性技能 行业积极性不高 京东家政项目通过培训帮助增收致富 [6] 地方政府支持措施 - 宁城县对前40名入职京东家政的本地报名者每人发放2300元补贴 激发参与热情 [9] - 松山区借助社区网格化管理优势 组织网格员入户精准动员 重点推介求职意愿强烈家庭 [9] - 赤峰市构建四级联动宣传网 线下在车站 商圈张贴招聘公告 线上通过抖音 微信等平台推送岗位信息 [11] 从业人员案例 - 学员郭俊虎通过培训掌握空调滤网清洗等技能 入职后单日收入达1200元 对工作充满信心 [1] - 培训内容包括家庭基础保洁等实操技能 学员在基地进行系统性学习 [3][6][8]
价格竞争倒逼服务升级 家政企业进入新比拼阶段
北京商报· 2025-07-23 20:11
行业概况 - 京津冀地区90家家政服务企业参会并发布超6000个岗位 家政服务需求持续爆发 [1][3] - 1736名求职者与家政服务企业达成初步就业意向 显示行业就业吸引力 [3] - 62%的用户在58到家体验过两种以上服务 反映消费多元化趋势 [3] 市场需求 - 5月空调清洗服务需求月环比增长76% 年同比增长26% [3] - 7月京东家政空调清洗订单量同比增长110% 季节性需求显著 [3] - 北京地区保姆钟点工和育儿嫂需求同比增长43% 一老一小照护需求环比增长58% [4] - 夏季家电清洗维修 暑期搬家钟点工 年末深度保洁形成季节性需求高峰 [5] 企业动态 - 京东家政推出保洁次卡服务 空调清洗低至63元/台 洗鞋13元/双支持异地取送 [3] - 58到家提供家庭保洁9.5折优惠 美团开展"夏日清洗季"活动聚焦高需求品类 [3] - 圣贝拉启动IPO 58同城关联方GIMM参投 显示资本关注生活服务领域 [5] 行业转型 - 单一保洁服务面临盈利压力 企业需拓展医养等多元化服务提升客单价 [5] - 京东空调清洗师需80课时封闭培训 58到家2024年开展112场培训覆盖12万人次 [7] - 行业加速智能化 引入智能设备并加强人员培训以适应市场变化 [6][7] 政策支持 - 北京市出台方案鼓励"互联网+家政" 促进供需精准对接和数智化升级 [6] - 扩大省际劳务协作 健全行业信用体系 完善职业培训认证机制 [6] - 推动银发经济新业态 培育适老化改造 上门助浴等全生命周期服务 [5][6]
辽宁省地方标准累计总量达2215项
辽宁日报· 2025-07-19 09:43
标准强省战略实施进展 - 二季度共发布辽宁省地方标准32项 截至6月底今年新增84项 累计总量达2215项 [1] - 标准发布集中在林草产业6项 污染防治5项 气象服务5项 体育事业4项 [1] - 标准覆盖现代农业 商贸流通 文旅产业等10个领域 满足地方特色需求并补充国家标准 [1] 重点标准经济效益分析 - 《联合耙压机作业技术规程》预计使作业质量合格率提升15-20个百分点 亩均增产10%-20% [1] - 该标准可降低田间病虫害发生率 减少土壤失墒 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1] 工业与环保标准升级 - 《钢铁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设置16类污染物指标 新增无组织排放限值及移动源监管要求 [2] - 标准涵盖挥发性有机物控制和非正常工况管理 助力钢铁企业设备更新和绿色发展 [2] 新兴领域标准突破 - 《县域农产品电子商务经营指南》填补省级标准空白 推动农产品物流配送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2] - 《暴雨灾害普查与风险评估区划》为灾害预警和应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提升防灾操作性 [2]
新职业故事丨整理收纳师:分享生活技巧和“幸福密码”
新华网· 2025-07-18 15:40
行业概况 - 整理收纳行业在中国逐渐兴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升,对空间规划和收纳需求增加 [1] - 2021年人社部在"家政服务员"职业下增设"整理收纳师"工种,行业规范化程度提高 [2] - 2023年中国接受过职业整理收纳师培训人数超过7 3万,同比增长97 29% [2] 市场需求 - 客户主要痛点包括屋内空间规划不合理、衣物收纳困难等生活品质问题 [1] - 行业需求扩大反映消费者对生活品质与感受的重视程度提升 [2] - 该行业为赋闲妇女、农村务工群体等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 [2] 服务内容 - 整理收纳服务不同于保洁,核心是重新设计收纳空间并分类整理 [1] - 服务流程包括将房屋"掏空",根据客户特征和生活习惯进行空间优化 [1] - 需要具备空间美学知识,服务范围涵盖定制衣柜、软装摆设到装修规划 [1] 从业者发展 - 典型从业者路径:从家政行业转型,通过专业培训获得技能认证 [1] - 优秀从业者可参加全国性职业技能大赛(如全国巾帼家政服务职业技能大赛) [1] - 成熟从业者可建立服务团队,累计服务上千户家庭,形成稳定客户群 [1] 行业价值 - 服务具有教育属性,从业者会向客户传授收纳技巧和生活知识 [1] - 行业被视为传递"幸福密码"的载体,能提升客户生活幸福感 [2] - 为女性职业发展提供了新路径,展示多元化就业机会 [3]
88元三菜一汤,年轻人开始整顿“上门做饭”
36氪· 2025-07-18 10:56
行业概况 - 上门做饭服务正在成为年轻人发掘的新职业机会,90后和95后成为主要从业群体,兼具厨师和内容创作者双重身份 [1] - 行业服务边界从家庭扩展到企业需求,例如30人规模的团建订单 [4] - 中国懒人经济市场规模预计2026年突破13000亿元,为上门做饭等服务提供广阔空间 [6] 商业模式 - 服务定价采用阶梯模式:三菜一汤88元起步,四菜一汤118元,聚会订单可达500元/单 [2] - 50%客户自备食材,其余通过线上采购后与客户结算 [2] - 包月服务模式兴起,例如800元/月的定价在合租群体中性价比显著高于外卖 [6] 用户画像 - 核心客户为20-35岁女性群体,包括自媒体博主、宝妈和白领,共同特点是"长时间在家" [1] - 客户需求以家常菜为主,部分要求专业化定制(如低盐低油、高蛋白) [1] - 北京等一线城市用户反馈上门做饭成本低于外卖,两人分摊后日均成本约100元 [6] 从业者生态 - 从业者月收入呈现两极分化:起步阶段约8000元/月,成熟私厨可达1.5万-2万元/月 [1][9] - 工作强度极高,日服务6-8户客户,单日工作时长可超14小时 [1] - 从业者背景多元化,包括专业厨师转行和烹饪爱好者兼职 [9] 服务升级趋势 - 服务内容从功能性向体验感转型,通过短视频记录全流程展现专业性 [11] - 细分市场涌现,如健身餐、产后恢复餐等垂直领域服务 [11] - 互联网平台降低行业门槛,社交媒体成为主要获客渠道 [9][11] 行业挑战 - 社会认知存在偏差,从业者需通过"不谈恋爱"等声明规避误解 [12] - 服务标准化程度低,依赖个人能力且缺乏统一职业规范 [12] - 客户需求个性化程度高,存在洁癖、少交流等特殊要求 [12]
大学生入职助力家政服务业升级
经济日报· 2025-07-16 07:59
家政行业人才需求与教育发展 - 浙江省首个家政学本科专业第一届毕业生被多家机构"一抢而空",反映市场对高素质家政人才的迫切需求 [1] - 家政服务业传统从业者以四五十岁妇女为主,主要从事保洁、保姆等基础工作,难以满足现代家庭对健康护理、科学育儿等精细化服务需求 [1] - 行业细分催生母婴照护、儿童教育、老人护理、专业烹饪、整理收纳等多样化赛道 [1] 行业现状与政策支持 - 家政服务业面临2000万人的用工缺口,高素质专业化人才短缺问题突出 [2] - 教育部鼓励高校设置家政学、老年医学等专业,《关于深化家政服务业产教融合的意见》明确推动高校毕业生进入家政行业 [2] - 高校增设家政学专业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同时借助其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推动行业升级 [2] 人才培养与职业发展 - 高校需更新家政专业课程设置,通过实习实训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与专业技能,增强职业信心 [3] - 建议跨学科融合创新,培养复合型人才,避免专业设置跟风或淘汰焦虑 [3] - 需完善学历教育、职业培训、资格认证体系,建立职业发展路径和晋升机制 [2] 社会认知与行业变革 - 社会公众需转变对家政服务业的刻板印象,捕捉市场需求变化带来的机遇 [3] - 需平衡高学历年轻人与中老年基础从业者的就业权益,实现市场和谐发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