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

搜索文档
美媒曝光:波兰总统访问白宫,获特朗普高调赠礼
环球网· 2025-09-04 10:25
报道提到,此前,其他外国领导人访问白宫时,也被安排参观一个专门陈列MAGA商品的房间。 《野兽日报》称,最"引人注意"的礼物是一张巨幅打印的照片,照片上显示特朗普与纳夫罗茨基身处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微笑并竖起大拇指,照 片配文"你会赢"。特朗普还在上面签名留言,并为波兰访客准备了带有他签名的礼品袋。 【环球网报道】据美国《野兽日报》报道,波兰总统卡罗尔·纳夫罗茨基及其团队当地时间9月3日访问白宫,随行代表团被拍到带着特朗普周边 产品回国,其中包括"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帽子和印有特朗普签名的白色手提纸袋。 《野兽日报》提到,MAGA粉丝可选择的商品种类繁多,包括特朗普品牌手机、男女款香水等物品。然而,与他们的"爱国品牌定位"相反,其中 一些产品被发现产自中国。 ...
特朗普“驱赶”外企外资离开中国:欲效冬凤剥绨袍
搜狐财经· 2025-09-03 02:45
热衷于关税"大棒"的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之所以对这根大棒痴迷不改,很大原因是希望借 此逼迫外资从中国等海外新兴市场抽离,连同其所支持的产业链和制造业产能重返美国本土,从而兑现 其"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的政治承诺。 但如今许多美国专家和商界领袖均表示,"尽管特朗普言之凿凿,称其贸易政策将引发制造业从中国"迁 回"美国,但到目前为止,许多在中国运营的美国公司仍留在原地"。 当地时间8月31日,美国政治分析刊物《POLITICO》独家刊发由该刊专事报道特朗普贸易及关税政策 的首席记者德罗切斯(Daniel Desrochers)、该刊负责为全球安全团队撰写"印太"相关新闻的记者兼《中国 观察家》专栏主持人凯恩(Phelim Kine,中文笔名"老康")和该刊常驻白宫、专事特朗普政府国内政策及 联邦官僚机构改革主题文章撰写的记者梅瑟利(Megan Messerly)联合署名的独家文章,承认"特朗普 试图吸引企业离开中国,但结果适得其反"(Trump's attempts to lure companies away from China are backfiring)。 然而时至今日,约 ...
祸不单行!特朗普的两大“竞选支柱”正同时陷入僵局
金十数据· 2025-09-01 21:04
关税政策与贸易影响 - 美国上诉法院裁定特朗普全球关税制度非法 但审查期间关税仍保留[1][3] - 关税裁决导致美国国际贸易陷入不确定和混乱 8月份多数贸易伙伴关税税率刚确定[3] - 若裁决维持 特朗普将失去价值3.4万亿美元的税收削减法案资金理由[3] - 白宫贸易顾问称7票对4票判决存在强烈异议 为最高法院有利裁决提供路线图[3] 俄乌冲突外交努力 - 特朗普设定普京与泽连斯基会谈最后期限已过期 无会谈前景[1][3][4] - 克里姆林宫发动今年最猛烈无人机导弹攻击 击中乌克兰公寓楼致至少四名儿童死亡[4] - 欧洲领导人称普京耍了特朗普 对解决冲突尝试日益失望[4] - 特朗普曾指望三方峰会争取诺贝尔和平奖 并说服冲突国领导人提名其角逐奖项[5] 移民与国内政策 - 法院阻止政府对长期居住无证移民使用快速递解程序[6] - 另一法官阻止在没有正当法律程序情况下驱逐危地马拉儿童[6] - 特朗普威胁对民主党州长采取联邦行动 可能引发更多法庭斗争[6] - 7月份非裔美国人失业率飙升至7%以上 达疫情复苏后未见水平[6] 政治议程与国际关系 - 特朗普计划9月访问英国并在联合国大会发言 继续完全支持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7] - 解雇美联储理事库克的努力可能受阻 最高法院暗示解雇美联储官员较其他机构更困难[7]
欧洲密谋割地40公里:是保护乌克兰,还是向俄罗斯妥协让步?
搜狐财经· 2025-08-30 12:25
多国领导人评估乌克兰缓冲带方案 - 正在评估设立40公里宽缓冲带的可能性 作为促成冲突和平解决的路径 涉及在前线与后方之间划出中立区域 确保双方停止军事行动并为谈判腾出空间 预计辅以检查与监督机制以降低误判风险[1] - 该举措被描述为欧洲各国确保冲突以对乌克兰不完全有利方式解决的绝望尝试 反映欧洲领袖愿意尝试极端选项 属于多轨外交工具箱中的方案 包含安全监控核查与人道援助通道的同步设计[3] - 欧洲希望基辅提供大部分部队组建缓冲区并推动停火执行 计划将前线控制权部分移交给受监督第三方 但会引发主权领土完整与国际法的广泛辩论[6] 欧洲方面军事部署考量 - 讨论向缓冲区派遣兵力规模从4000人到60000人区间波动 执行层面涉及指挥协调后勤保障情报共享及平民保护安排 但该倡议在8月25日北约参谋长视频会议中未进入议程[7] - 美国高层军事领导人包括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及欧洲盟军最高司令参与视频会议 显示议题具有高度军事关注度与跨大西洋协同复杂性[6] 美欧立场分歧与政治动态 - 欧洲官员设想通过分割乌克兰部分地区实现脆弱和平 揭示北约成员国在寻求结束战争过程中处于绝望状态 美国未参与这些讨论 凸显跨大西洋分歧[3] - 前国防部副助理部长指出俄罗斯不畏惧欧洲压力 认为无论缓冲区部署英国或法国兵力 都难以阻挡俄军推进步伐[4] - 特朗普对乌克兰谈判进展迟缓感到愤怒 将不满情绪发泄在泽连斯基和欧洲身上 不愿深化美国参与度 担心破坏国内支持基础及MAGA运动政治承诺 重点在于结果而非过程[8]
美官员透露:特朗普认为乌克兰和欧洲所提要求“不现实”
央视新闻· 2025-08-29 22:33
人民财讯8月29日电,美国媒体28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认为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和一些欧洲领导人 对俄乌达成和平协议提出"不现实"的要求。 美国《大西洋》月刊援引不愿公开姓名的美国现任和前任官员的话报道,特朗普为泽连斯基和欧洲提出 的"不现实"要求而"感到沮丧",暗示乌克兰需"放弃部分领土"以结束这场冲突。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 报道还说,特朗普因担心会疏远其选民基本盘"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阵营,而不愿进一步介入俄 乌冲突。 ...
美媒:特朗普认为乌克兰和欧洲所提要求“不现实”
新浪财经· 2025-08-29 14:56
地缘政治观点 - 美国总统特朗普认为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和欧洲领导人对俄乌和平协议提出不现实的要求 [1] - 特朗普暗示乌克兰需放弃部分领土以结束冲突 [1] 政策立场 - 特朗普因担心疏远MAGA选民基本盘而不愿进一步介入俄乌冲突 [1]
经济“偷懒”,英语成英国“软肋”?
环球时报· 2025-08-27 11:03
语言霸权的外部干预风险 - 英语作为全球主导语言使英国政治和经济活动高度透明化 易受外部势力渗透和干预 [3] - 美国右翼政客和资源集团利用语言同源优势 持续关注并试图影响英国本土政治决策 [3] - 媒体集团通过英语媒介塑造舆论 对英国公共政策产生实质性影响力 [3] 移民吸引力与制度压力 - 英语语言成为核心移民吸引力 促使非法移民和留学生持续选择英国作为目的地 [4] - 语言优势导致英国面临结构性移民压力 现有法律和身份证制度难以有效调控 [4] - 英国因语言成为"移民磁铁" 需持续应对非法入境和法律体系边缘化问题 [4] 经济竞争惰性机制 - 英语霸权使伦敦保持欧洲 中东和非洲地区企业总部首选地位 吸引跨国资本入驻 [5] - 语言优势吸引全球优秀毕业生 形成人才流入缓冲机制 缓解制造业衰落冲击 [5] - 英国依靠语言特权维持经济运转 导致结构性改革滞后和增长动力不足 [5] 比较性经济缓冲机制 - 类似法国的旅游业缓冲机制 英国通过语言优势掩盖经济深层弊端 [5] - 与美国美元特权类似 英语优势使英国得以回避财政预算和债务结构问题 [5] - 语言特权形成经济"安全网" 但长期抑制产业创新和竞争力提升 [5]
马斯克“造党”急刹车,为何不敢撕破脸?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8-21 09:38
马斯克政治策略调整 - 马斯克放缓组建"美国党"计划 将精力集中于企业经营 避免疏远共和党权势人物[2] - 近期取消与第三党派运作组织的会议 理由是企业经营优先[4] - 未与公开支持新党构想的重量级人士接触 包括杨安泽和马克·库班[6] 与JD·万斯关系维系 - 着重维系与副总统万斯的关系 万斯被视为MAGA运动潜在继承者[1][2] - 近几周保持联系 担心组建政党会损害与万斯关系[2] - 考虑动用庞大财富支持万斯2028年总统竞选 参考2024年大选耗资近3亿美元支持特朗普[2] 与特朗普关系演变 - 早期公开闹翻 马斯克声称没有其支持特朗普不会入主白宫[4] - 近期达成和解 停止社交媒体争吵 特朗普希望马斯克企业"蓬勃发展"[6] - SpaceX可能受益于特朗普签署的火箭发射审批流程放宽行政令[6] 政治资金运作 - 旗下America PAC在宾夕法尼亚等摇摆州投入数百万美元助力特朗普2024年胜选[4] - 曾威胁对支持特定法案的共和党议员发起党内挑战[4] - 共和党顾问警告组建新党将破坏与特朗普盟友关系 难以雇用原顾问团队[7] 第三方政党互动 - 自由党试图劝说马斯克联手 声称具备获取选民签名的资源和经验[7] - 自由党全国委员会未收到马斯克团队消息 称州层面和基层都无实际行动[8] - 马斯克核心圈子未就组建政党事宜与政治顾问进行沟通[7]
美媒:涉嫌在美国进行儿童性交易被捕的以官员保释后逃回以色列,引美国人愤怒
环球网· 2025-08-21 09:04
事件概述 - 以色列网络安全高级官员汤姆·阿蒂姆·亚历山德罗维奇因涉嫌儿童性交易在美国被捕 缴纳1万美元保释金后逃回以色列 引发美国保守派人士强烈反应 [1][3][4] 案件细节 - 亚历山德罗维奇在拉斯维加斯参加2025年美国黑帽网络安全大会期间被捕 警方秘密行动中其与伪装成15岁女孩的"诱饵"进行含性暗示网聊并约定线下见面 [3] - 其面临利用电脑引诱儿童进行性行为的指控 但向警方声称认为聊天对象已满18岁 [3] - 被捕后未在美国受审 通过缴纳保释金获释后立即离境 [3] 美国官方回应 - 内华达州联邦检察官西加尔·查塔赫指责州地区检察官和法官未要求嫌疑人交出护照导致其逃脱 已联系司法部长和FBI局长要求立即遣返 [4] - 美国国务院声明强调亚历山德罗维奇未主张外交豁免权 否认政府干预指控 称其释放由州法官决定 [4] 政治反应与舆论动向 - 保守派意见领袖包括塔克·卡尔森和众议员玛乔丽·泰勒·格林公开质疑政府处理方式 要求特朗普政府向以色列施压引渡 [3][4] - 部分舆论将事件与"深层政府"阴谋论关联 指控以色列裔检察官查塔赫涉嫌放人 并联系爱泼斯坦案件 [4] - MAGA阵营在支持以色列问题上出现内部分歧 加沙局势加剧了相关争议 [4]
特朗普称万斯“极有可能”是接班人,英媒:是他最明确的一次表态
环球时报· 2025-08-07 06:37
政治动态 - 特朗普明确表态副总统万斯"极有可能"成为2028年共和党总统候选人[1] - 特朗普首次为2028年继任者背书 此前一直拒绝类似表态[1] - 特朗普同时点名国务卿鲁比奥 暗示其可能与万斯合作[1] 人物背景 - 万斯现年40岁 曾担任海军陆战队队员[1] - 在特朗普政府中扮演双重角色:关键外交官和主要政策代言人[1] - 与特朗普政策保持高度一致 涉及贸易/移民/企业等领域[1] 政治关系 - 万斯展现出极强忠诚度 与特朗普关系密切[1] - 对比前任副总统彭斯 后者因拒绝特朗普要求导致关系破裂[1] - 特朗普在共和党基层拥有重大影响力 其支持具有重要政治意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