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国原则

搜索文档
外交部回应“台独”分子萧美琴言论: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不会改变
快讯· 2025-07-18 16:00
两岸关系与台海局势 -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回应"台独"分子萧美琴言论,强调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 [1] - 林剑指出台海和平的最大威胁是"台独"分裂势力及其背后纵容支持的外部势力 [1] - 外交部重申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不会改变,国际社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大势不会改变 [1] - 林剑强调中国终将统一也必将统一的历史大势不会改变 [1]
国务院台办:正告民进党当局 闹剧不断上演只会自取其辱
快讯· 2025-07-16 11:08
国务院台办新闻发布会回应 - 明确反对建交国同中国台湾地区开展任何形式的官方往来 坚决反对有关国家为"台独"分子提供政治表演舞台 [1] - 中国外交人员遵守驻在国法律法规 所谓"攻击"事件无中生有 颠倒黑白 [1] - 民进党当局恶意炒作事件目的是煽动两岸敌意对抗 谎言不会成真 闹剧不断上演只会自取其辱 [1]
国务院台办:正告赖清德当局 “倚美谋独”枉费心机 注定失败
快讯· 2025-07-16 10:53
国务院台办对赖清德"过境"窜美的回应 - 坚决反对美国与中国台湾地区进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来 [1] - 坚决反对赖清德以任何由头、任何形式"过境"窜美 [1] - 敦促美方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 [1] 对"台独"势力的警告 - 正告赖清德当局"倚美谋独"枉费心机、注定失败 [1] - 强调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社会普遍共识和基本准则 [1] 对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呼吁 - 希望相关国家认清大势,慎重处理涉台问题 [1] - 呼吁早日加入中拉友好合作的大家庭 [1]
外交部:希望有关拉美和加勒比国家认清大势 慎重处理涉台问题
快讯· 2025-07-15 20:22
外交立场 - 外交部重申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社会普遍共识 [1] - 中方敦促巴拉圭政府顺应时代潮流 承认一个中国原则 [1] - 巴拉圭各界人士访华后普遍认为应改变对华政策 避免成为国际社会"异类" [1] 涉台问题 - 中方坚决反对赖清德以任何名义过境美国或窜访其他拉美国家 [2] - 要求美方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 谨慎处理台湾问题 [2] - 呼吁拉美和加勒比国家慎重处理涉台事务 加入中拉合作体系 [1] 地区动态 - 巴拉圭总统正为赖清德8月"访问"做准备 伯利兹可能成为另一站 [1] - 中方指出近期多国政要访华后对台湾问题的认知发生积极变化 [1]
第15届东亚峰会外长会在吉隆坡举行
快讯· 2025-07-11 20:01
东亚峰会外长会核心观点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出席第15届东亚峰会外长会并提出三点建议:回归对话、回归发展、回归开放 [1] - 峰会今年成立20周年 各方应增进理解信任、维护和平稳定、促进发展繁荣 [1] - 中方支持今年峰会发表关于成立20周年的纪念宣言 为峰会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1] 回归对话建议 - 峰会初衷是开展建设性对话增进战略互信 但个别域外国家近年偏离轨道 [1] - 有国家利用峰会平台炒作分歧、攻击他国、干涉内政 [1] - 希望各方相互尊重、善意沟通 集中精力增进了解与合作 [1] 回归发展建议 - 要聚焦发展这一最大公约数 通过务实合作改善东亚地区人民生活 [1] - 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是短视和危险的 各方应做大合作蛋糕共享发展成果 [1] - 中方愿同各方落实东亚峰会行动计划 激发区域增长活力 [1] 回归开放建议 - 东亚合作有益经验是践行开放的区域主义 [1] - 支持东盟主导的区域合作架构 捍卫多边贸易体系 [1] - 反对冷战思维、阵营对抗 反对搞封闭排他"小圈子" [1] 台海问题立场 - 台海局势紧张根源是"台独"分裂行径和外部势力纵容支持 [2] - 台湾和大陆同属一个中国才是台海最根本的现状 [2] - 希望各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反对任何形式"台独" [2] 其他外交活动 - 王毅就南海问题阐明中方严正立场 [3] - 同日出席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并继续同有关国家外长会见 [4]
德国总理默茨会见王毅
快讯· 2025-07-04 19:41
中德双边关系 - 德国总理默茨表示德中关系发展良好 政治经贸等各领域合作持续发展 德方愿同中方坚持开放互利 促进公平贸易 [1] - 德国新政府坚持一个中国政策 [1] - 王毅指出中德关系不针对 不依附 也不受制于第三方 有着强劲内生动力 展现高度稳定特征 [1] - 中方愿同德方密切高层交往 用好各领域磋商机制 推动中德关系持续健康稳定 [1] 经贸合作 - 中国致力于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愿同德方分享市场机遇 [1] - 中方赞赏德国新政府愿本着建设性态度和务实精神推动中德关系取得更大发展 [1] 国际事务合作 - 双方就乌克兰危机交换了看法 表示中德将为推动危机和平解决保持战略沟通 [2] 政治互信 - 王毅强调德国新一届政府应积极正面看待中国发展 坚持理性务实对华政策 切实尊重中国核心利益 [1] - 中方希望德方像中国当年无条件支持德国统一一样 支持中国实现国家统一 继续恪守一个中国原则 [1]
刚刚,外交部回应!信息量大
中国基金报· 2025-07-03 17:05
台湾问题与国际组织 - 中国外交部明确表示台湾没有任何根据、理由或权利参加联合国及其他只有主权国家才能参加的国际组织[1] - 中方敦促美方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停止推进"台湾非歧视法案"[1] - 中方反对美国支持台湾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行为[1] 东南亚无核武器区 - 中国坚定支持建立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愿意率先签署《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议定书[2] - 中国作为东盟的全面战略伙伴,将继续就议定书签署问题与东盟国家保持沟通[2] 国际贸易与关税 - 中方主张各方通过平等对话协商解决经贸分歧[3] - 中方认为有关贸易谈判和协议不应针对或损害第三方利益[3] - 中方对美国与越南达成的贸易协议中涉及中国商品的部分表示关注[3] 中欧关系发展 - 王毅外长访问欧洲期间强调今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具有承前启后重要意义[5] - 中方愿与欧方坚持伙伴定位,深化经贸合作,加大相互开放,协商妥处分歧[5] - 欧方表示致力于发展稳定、建设性的欧中关系以及互利互惠的经贸合作[6] - 中方希望欧方树立客观理性对华认知,确保中欧关系健康稳定发展[6]
刚刚,外交部回应!信息量大
中国基金报· 2025-07-03 16:57
台湾问题与国际组织 - 中国外交部重申台湾无权参与联合国及其他主权国家专属国际组织,强调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约束力 [2] - 中方反对美国众议院通过的"台湾非歧视法案",认为该法案干涉中国内政并向"台独"势力传递错误信号 [2] 东南亚无核武器区 - 中国支持建立东南亚无核武器区,并愿意率先签署《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议定书 [3] - 中方与东盟国家保持沟通,推动条约议定书的签署进程 [3] 贸易协议与第三方利益 - 中方主张经贸分歧应通过平等协商解决,反对损害第三方利益的贸易协议 [4] - 针对美越贸易协议中涉及中国商品的40%关税条款,中方强调协议不应针对第三方 [4] 间谍活动指控 - 中方否认所谓"中国间谍威胁",称其为无中生有,并强调中国是间谍活动的受害者 [5] - 中方呼吁停止炒作对立对抗和编造谎言的行为 [5] 中欧关系与王毅外长访问 - 王毅外长访问欧洲期间会见多位欧盟及比利时高层,讨论中欧关系发展 [6] - 中方提出坚持伙伴定位、深化经贸合作、加大相互开放等主张,强调中欧应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7] - 欧方表示致力于发展稳定、建设性的欧中关系,期待通过领导人会晤推动合作 [7] - 中方批评欧方部分人士固守冷战思维,呼吁树立客观理性对华认知 [7]
外交部:台湾没有任何根据、理由或权利参加联合国及其他只有主权国家才能参加的国际组织
快讯· 2025-07-03 15:40
中国外交部关于台湾参与国际组织的立场 -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强调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1] - 台湾没有根据、理由或权利参加联合国及其他只有主权国家才能参加的国际组织 [1] 中方对美方的敦促 - 敦促美方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 [1] - 要求美方遵守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停止推进有关法案 [1] - 呼吁美方停止借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停止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错误信号 [1]
打着“团结”幌子搞分裂、搞对立注定失败
人民日报· 2025-06-28 06:12
台湾历史与法理事实 -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人民是中国人,台湾当局是中国的地方当局 [2] - 台湾地区的制度调整和政党轮替不会改变其作为中国领土一部分的地位 [2] - 考古发现证明台湾"南岛语族"起源于8400年前的中国东南沿海,大坌坑文化由南岛先民跨越海峡传播至台 [3] - 宋元以后中国历代中央政府在澎湖、台湾设治,1684年清朝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改设台湾为行省 [3] 国际法与一个中国原则 - 《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法律文件明确规定日本窃取的台湾等领土归还中国 [4] - 1945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举行台湾省受降仪式 [4] - 联大第2758号决议确认一个中国原则,彻底解决包括台湾在内的全中国在联合国代表权问题 [5]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对台湾的主权具有法理基础 [4][5] 两岸关系与统一趋势 - 赖清德鼓吹"独立生态系""原民史观"企图割裂两岸历史、文化和血缘连结 [3] - 赖清德渲染"大陆威胁",操弄"反中抗中"议题阻挠两岸民间交流 [7] - 台湾同胞为大陆改革开放作出贡献并分享发展机遇,统一是人心所向 [7] - 赖清德企图"倚外谋独""以武谋独",推动两岸经贸"脱钩"损害台湾产业和民生 [8] 台湾经济与社会影响 - 赖清德对美奉送台积电等优势产业,无视传统产业受关税冲击 [8] - "台独"分裂图谋导致台湾政治内乱和对外"失血",危害经济社会发展 [8] - 台湾同胞福祉系于民族复兴,分裂行径将损害台湾民生 [7][8]